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诞生出梅瓶的上林湖越窑走向衰落是历史必然

陶瓷文化:诞生出梅瓶的上林湖越窑走向衰落是历史必然

陶瓷文化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什么是瓷砖

2021-07-06

【www.taoci52.com - 陶瓷文化】

梅瓶亦称“经瓶”,它形成于唐代,宋代起广泛流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梅瓶也由最初的贮酒器逐步演变为陈没、观赏器。近代许之衡所著的《饮流斋说瓷》中对梅瓶的造型、特征、使用功能及名称的由来等作出过较详尽的阐述。通过对梅瓶的演变过程和使用功能的转化,都反映出它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又一显著标志,同时,也显示了梅瓶在陶瓷器皿中的地位和髙尚的艺术品位。图为南宋越窑生产的刻花梅瓶。该瓶造型古朴、优雅,通体施青釉,瓶腹以刻划缠枝莲纹构成装饰主题。画面中的莲纹刻划技法娴熟,刀法运用自如,在莲瓣中以细密的篾划勾勒出经脉;近足处以双层仰莲纹作衬饰。精致的刻花图案与优美的器物造型相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上林湖窑是越窑的主要产瓷区,当时间进入南宋时,该窑因多种原因已处于废烧状态。然而此时在主窑场周边的寺龙口、低岭头等诸窑并来受到影响,它们仍以越窑传统的制瓷技术风格在生产。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对上述几窑的总体产品风格特征等现实状况将它们一并归类于越窑青瓷系列,所以史学界将它们共同称为越窑。而实际上它们与早期上林湖越窑产品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上列几窑的产品仅仅是反映出它们是越州主瓷窑制瓷风格与技术的一种延伸。上林湖越窑在长达千余年的生产历史后至南宋时消亡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以往的岁月里,它曾为书写中国陶瓷史作出过杰出贡献,也曾在各个不同时期创造过一个又一个辉煌,其中它所产的秘色越器至今仍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越窑的衰落除自身原因外,也与同地域的龙泉窑的崛起有关联。一向习惯于使用青瓷的人们对越窑单一的色调从审美的角度看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而此时的龙泉窑则为丰富的釉色变化和造型多样化打入了市场。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设计和色釉的多种多样性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龙泉窑青瓷逐步取代越窑青瓷而占领了南方青瓷市场,并且成为了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上林湖越窑走向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南宋时仍有寺龙口、低岭头窑在延续它的技术与风格,但出于国人审美意识的提髙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一代名窑的名落孙山,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编辑推荐

梅瓶的历史起源


“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但在目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尚未对其起源和造型的演变过程提出系统的看法。本文意在提出“梅瓶”的北方起源说,并通过宋、辽、金、元、明、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进行排比对照,阐述它的起源,对其逐渐南传的经过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梅瓶的造型也经过不断进化发展过程,直至清代末期“梅瓶”这个被文人雅士冠予的美誉,才成为人们对这种器物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一、梅瓶的起源

任何一种艺术品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演变进程,起初人类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制造出一些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器具,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才逐渐发展变化成被后人赏誉的艺术品。“梅瓶”是一种自宋代以来在陶瓷造型方面比较常见的器物。它以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圆、腹胫瘦长,形成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对其优美的造型,每当人们谈起时,无不津津乐道,赞口不绝。然而正是这种器物,它的产生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契丹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过着游牧生活。在《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有“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的记载。他们原居今内蒙、辽河一带,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因经济发展,“筑城而居”乘五代之乱“浮掠汉人”引起契丹族的内部分化,加之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影响,进入了初期文明阶段。在唐代就与我国北方汉族和人民多有交往,对唐朝有朝贡,也有冲突,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才又与唐朝恢复臣际关系。唐代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公元916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契丹建国之前,唐昭宗天复二年(902)秋,阿保机率领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夺汉人95000多人,驼马牛羊不计其数,都被赶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岸,这些人、畜全部成了契丹的财富。

陶瓷器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契丹人”正是运用了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也就是目前被陶瓷界经常称作“鸡腿瓶”的。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器身保留有成型时的沟痕,肩部有的刻有类似契丹文的文字。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契丹人”使用鸡腿瓶背水的画面。鸡腿瓶设计的初衷是契丹人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因此,它的胫部作成近似于楔形(倒梯形),口部为短颈的翻卷形式,这就为在瓶上系背带留下伏笔,口部的形式系结不会脱落,胫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带扣越往上提越紧。修长的瓶身也符合当时人们用于背水需要,小口装水不易外洒,长腹硕肩盛水较多。为了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鸡腿瓶的底足制作得比较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笔者曾经去过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的猴头沟乡,那里曾经是著名的辽瓷窑址,缸瓦窑的所在地。在它的附近,曾经发现有辽穆宗(耶律璟)应历九年(959年)辽驸马赠卫王萧婆姑(即萧室鲁)墓,墓室在缸瓦窑附近,墓中出土的瓷器多系此窑的产品,据此可以推知缸瓦窑的始烧年代大约为辽太宗(927年)或辽世宗(947年)间,早于北宋的建国时间(960年)。本人在缸瓦窑调查时,见到过许多鸡腿瓶的残器,这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辽代鸡腿瓶的出现要早于宋代的梅瓶。

二、梅瓶的演变

现收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

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的手工制瓷业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 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如在陕西西安市火烧壁出土的白瓷),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梅瓶”在北宋出现时,还保留辽代鸡腿瓶烙印,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刻划梅瓶,1974年河南省镇平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梅瓶,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它们的肩部虽然较鸡腿瓶隆起,但口部、胫部与鸡腿瓶十分相象。在宋、辽对峙时期辽代缸瓦窑生产的梅瓶与宋代的风格才十分接近,这就是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墓出土的白地褐彩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中晚期是陶瓷生产的繁荣阶段,在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后,逐渐形成了梅瓶的自身进化和发展,并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此时的梅瓶千变万化,口部变化也比较多,肩、腹的变化也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说此时的梅瓶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鸡腿瓶模式的束缚,成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造型品种,完成了演变过程。

金代的梅瓶造型继续保留了北宋初期的北方时代风格,其代表作有:1972年河北省献县出土的金代磁州窑“芦雁图”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金代磁州窑“清沽美酒”梅瓶以及金代扒村窑黑地白龙“正八”文梅瓶。

南宋的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这与梅瓶造型的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造型在被南方的各窑厂接受时,摒弃了北方粗犷伟岸的风格,给人以小巧精悍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梅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景德镇窑影青刻花梅瓶,1972年江西省吉州窑出土的黑釉剔花梅瓶,1979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墓葬出土的龙泉窑带盖梅瓶。

元代的梅瓶造型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特别是景德镇生产青花梅瓶为明、清梅瓶的造型延续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梅瓶又是恢复到北方梅瓶的原有风格,只是肩、腹、足等部位变粗,口部工艺细腻,这一时期的器物以江西省高安窖藏的青花梅瓶与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的青花八方梅瓶为代表,同时还有现藏江西省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造型的变异方面元末明初梅瓶出现特有的圆肩束胫式样,其代表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明代的梅瓶虽然在装饰上有釉里红、青花、红釉、祭蓝釉、白釉、龙泉釉、仿哥釉等,但是此时的梅瓶造型风格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一些变化,但总的风格还是统一的。它们包括1957年江西省江宁宋琥墓出土的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盖梅瓶、明正统青花梅瓶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款青花缠枝花梅瓶、现藏定陵博物馆的明万历青花龙穿花盖梅瓶等。明代梅瓶除了传世品外,有一大批是从墓葬中出土的,这些梅瓶无疑成为鉴定梅瓶的标型器。

清代的梅瓶基本上是以传世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此时的瓷器生产多以御窑厂形式生产,并带有皇帝好恶的色彩,此时的梅瓶造型基本上延续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有风格,给人以沉稳庄重,但略带浮华的感觉。清代的梅瓶一改明代梅瓶肩部圆垂的造型,多以丰肩平直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总之,梅瓶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紫砂壶茶器的创始与兴盛,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什么是“越窑”


所谓越窑,是指绍兴、上虞等地的早期瓷窑与唐宋时代的越州窑这样一个前后连贯的瓷窑体系。自东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阶段。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更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当时余姚、上虞一带属越州,故曰“越窑”。越窑烧造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釉色青中微带黄色,后改进到清水般的湖绿色。唐代瓷器胎较厚。中唐以后出现划花,印花装饰;五代时刻花大为盛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卉,草虫都有。越窑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厂,宋初时产量极大,吴越降宋后,越窑兴盛时期随之告一段落,此后走上了衰微的道路。

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这时的制品胎灰白,色较深,质粗而坚,釉色有灰青,青中闪黄、绿等色。釉泡大而稀朗,流釉显著,开片较少。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它始于唐,盛于五代,并被作为贡品。秘色釉的特点是青中泛灰蓝,无光。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而不重视纹饰。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刻花,贴花等;刻花多用细竹片,线条细而有力。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等。

越窑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地均有越瓷遗物发现。

历史悠久的越窑青瓷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其釉色类玉、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越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隋、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渐趋衰落。

东汉越窑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处处彰显着古拙与朴实。

三国越窑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

西晋越窑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越窑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隋唐五代越窑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晚唐时,秘色瓷的成功烧造,更是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宋代越窑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上林湖一带窑场兴旺起来,使濒临消亡的越窑一度起死回生,出现了一个短暂繁荣的时期,但好景不长,随着南宋朝廷在临安设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的同时,越窑终于停烧。

陶瓷文化:“海丝·寻踪”志愿者走进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


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考古现场

志愿者邹志华在拍照

昨天上午,“海丝·寻踪”系列活动中,宁波海丝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瓷窑址考古现场。该考古项目入选了“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次确认秘色瓷的产地就在此处。湖边山坡上布满了碎瓷片,发掘现场数个大小不等的探方里,考古人员正在骄阳下清理碎瓷。有志愿者形容现场“非常震撼”。

满山瓷片

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上

以前,越窑秘色瓷的模样只能从诗句中品味。直到上林湖后司岙发掘出了秘色瓷的一些残件,与西安法门寺地宫等地的考古过程中出土的瓷器形制相同,可以相互印证,确定了它们产自越窑。后司岙自晚唐时期开始烧造秘色瓷,唐末五代初走向兴盛,五代晚期逐渐衰落。这里的山坡上、正在进行发掘的探方内、树木根部等处,布满了大量碎瓷片。志愿者们乘轮渡到达发掘现场后,几乎是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上。

“越窑是宁绍平原一带,唐宋时期及其以前诸多青瓷窑场的总和。自东汉创烧以来,经过三国两晋,在南朝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的瓷窑体系。”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馨月,在现场为志愿者们讲起了脚下瓷片的前世今生,“越窑是唐代的贡窑,产品供应皇家、官府,也会向民间销售。”张馨月说道,“我们现在发掘的是当时的废品堆积地,因烧制失败等原因,一些残品、次品就被丢弃在这一带。窑炉和作坊区我们因为发掘完毕,已经把它保护起来。”发掘时间起于2015年10月,持续到今年1月,“因为五年发掘计划还没结束,所以我们想把研究做得完善点,从晚唐一直到五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再到北宋时期的窑址,还在继续发掘。”

远渡重洋

越窑曾有大量瓷器出口

张馨月介绍,浙江的古代窑址都是沿江、沿河而建,依赖水路运输,毕竟不便于陆上运输。“整个上林湖周边都是窑址,大概110处,可以看出当时产量非常大。越窑的瓷器,可以通过水路运往宁波的港口并出海,往北还能通过大运河运往国内其他地方,水路交通非常便利。”

20世纪末印尼附近海域的黑石号沉船,以及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瓷器。根据形制和烧制工艺等独有特征判定,其中部分产自越窑。“可以肯定,当时越窑瓷器不仅内销,而且有过大量出口。黑石号的越窑瓷器,可以确定是晚唐时期直接从海上出口的。”

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制瓷业的中心,先秦时期在德清的原始瓷,汉六朝时期上虞曹娥江流域的早期越窑,上林湖唐宋时期的越窑,宋元明时期瓯江流域的龙泉窑,都在沿江沿河。而灰胎、薄釉的越窑青瓷特点鲜明。“包括匣钵、垫饼、瓷质匣钵涂釉等一些独有的发明,促进了越窑瓷器的更新换代,也促进了秘色瓷的产生。”张馨月说,“越窑对后来的汝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惜的是,南宋早期之后,因为朝廷政治、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原因,越窑逐渐走向没落,最终荒废。“今明两年,我们会对几年来发掘的材料进行整理。有很多未知可以从整理过程中揭示。”

【观后感】

八旬“文保狂人”感慨

上林湖对海丝之路贡献很大

被网上图片吸引而来的邹志华,到了现场以后不停跟张馨月和其他志愿者探讨关于越窑的问题。“以前在网上看过图片,一片碧波的湖,岸上很多青瓷的碎片。今天来到现场特别震撼,看到现场很多考古遗址,听完讲解以后收获很多。”邹志华表示,作为大宗商品,瓷器与茶叶一样,很早便远销海外。“对于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有了非常立体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队伍中,有一名八旬老人特别显眼。顶着炎炎烈日,他仍专注于脚下破碎的瓷片,更时不时地向年轻志愿者们讲解越窑相关知识,他就是宁波“文保狂人”杨古城。

“这块窑址我是第一次来,很激动。附近的荷花芯窑址我来过十多次,那里大部分都已经破坏了,这里的窑址保护程度特别好,现在是封闭的,希望以后能够让更多的市民来参观。而且,后司岙窑址入选了‘2016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这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契合。”杨古城多年以来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林湖越窑遗址,对于弘扬中国宁波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贡献,对于中国瓷器的历史,都非常有研究意义。对广大市民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说明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光是书上写、嘴上说,它是靠大量的实物来印证文字的记录。”

陶瓷文化鉴赏-中华名窑-越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