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衢州惊现双体龙窑

陶瓷文化:衢州惊现双体龙窑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7-08

陶瓷文化。

衢州惊现迄今最长双体龙窑。龙窑长70米,宽1.75米,周边环境较为原始,其遗址规模和完整程度在衢州地区独一无二,堪称古代龙窑的“活化石”。

双体龙窑位于柯城区缸窑村的馒头山上,整体呈东西走向,东端低处为窑头炉膛,西端高处为窑尾,窑体沿山坡15度角而设。两窑体之间间距3.9米。龙窑长70米,宽1.75米,窑室内高2米。遗址规模和完整程度在衢州地区独一无二,是研究浙西陶瓷发展历史的重要史料。

据《衢州地名志》载:缸窑村于清代就开始烧制陶器,其村名即由此而来。又据民国二十九年《京兆黎氏宗谱》载:黎族的一支黎乾宝、黎乾二两兄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从江西南丰兆溪槐花树村来此为普珠寺烧窑,已有十余代。

衢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昌华说,现存的两条龙窑建造年代虽然不太久远,但它完整地传承了古代传统龙窑的所有特点和功能,属于传统的龙窑结构,堪称古代龙窑的“活化石”。

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宜兴龙窑的特点


龙窑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的非凡创造,以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而得名。宜兴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到70米,顶端高度约12米,倾斜角8到20度之间,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约50多个,窑内部用土砖砌成,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龙窑的尾端一段不放烟囱,紧*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龙窑的烧窑操作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龙窑的优缺点优点: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缺点:劳动强度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第一对燃烧孔的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墙上,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仍烧坯体的上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了,以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龙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要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粘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侍冷却后即可出窑!

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山龙窑,还有浙江龙泉、广东潮安、广西西村、福建建阳、德化等地的龙窑;明、清时期有宜兴欧窑,还有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龙窑。

龙窑的长短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唐宋时,龙窑窑身较短,为20~30米。明清时逐渐发展到30~50。而紫砂窑开始时小的只有10余米长,后来也有发展到50米左右的。早期烧造青瓷的龙窑被坡度较小,约在4o~8o。后来烧造陶器的龙窑坡度增加加到10o~23o范围,一般是下段坡度大,上端较平坦。

北宋中期宜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这时的龙窑高1米左右,长50余米。因窑内还原气氛较重,无钵裸体,烧成后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如蠡墅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几件紫砂壶类器物。

明清时代,宜兴陶瓷普通采用龙窑烧造。专烧紫砂壶的龙窑,窑门有三四个,窑身较日用陶窑为高,约2.6米~2.8米。紫砂壶原来是套装在缸瓮间的,自明代万历年间紫砂艺人李茂林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紫砂壶烧成工艺从此向前迈进了一步。

烧窑的燃料用松枝、硬柴、烧成温度在1200oC左右。据青龙山北麓群窑古陶片的理化测定,吸水率为3.54%,气孔率8.5%,体积比重2.4,可见当时宜兴日用陶的烧结程度已经相当良好了。烧成的气氛,根据缸片的断面多呈灰黑色,缸釉多星蟹甲青、鳖裙等色,为弱还原气氛。估计一是与燃料有关,用茅柴烧成,升混缓慢,火势不旺;二是与龙窑坡度有关,有的坡度较为平坦,在15度左右。这样的坡度,易使窑内呈还原气氛。

龙窑的烧成可分为预热、烧窑和冷却三个阶段。预热阶段在窑头燃料室加热,使用煤作为燃料。烧成阶段是在窑顶燃烧孔投入燃料;燃料的种类可为松柴、块煤、煤粉三种。过去龙窑均习惯以松柴作为燃料,取其发热量高、火焰长和灰分杂质少的优点。自1958年中央轻工业部召开以煤代柴友窑改革会议以后,就普通采用块煤作为燃料。个别龙窑并试验以发生炉煤气燃烧,更加节约燃料,工人的操作条件也得以大大改善。

根据生产经验,预热又分成小火小中火中火大中火和大火五个阶段。在预热阶段内升温的范围从温室开始,到780oC~850oC时结束。所耗煤的数量和预热期的长短,应根据窑座的大小、冬夏气候的变化和泥坯干湿度及大小规格等因素来决定。以一般中小型窑座为例,耗煤红2.5公吨,烧成时间为20~25小时。

陶瓷文化:话说宜兴古龙窑


千百年来,龙窑是宜兴陶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无论是大缸、白绿货,还是瓮头、掇罐,乃至风流冠世的紫砂陶,千度成陶都得经过龙窑烧成。因此,龙窑在烧成前后,相应的窑务配套工作必须跟上,一些不起眼的杂活,都由烧窑师傅去完成。

龙窑烧窑工种相配套的杂务活,有掳窑、圆鳞眼、支户口三种,它有很强的时间性与契合点。

第一种是掳窑:窑内产品经开窑出清后,装窑一般在上午8时许,之前必须将窑内掳扫清爽,以便装窑。安排2名烧窑工进窑清理,因窑内尚有较高温度,需穿工作服和山袜草鞋,带椿锄和和竹簸箕竹扫帚,自窑梢头往下,用椿锄将窑梯(即窑床)上被高温粘结的脚石(呈斜方块状,选用黄龙山的黄石,高温后表面结焦,含砂性)削去,将脚石拾堆于两墙,供装窑刹卡使用,同时将散落窑梯上的缸刹(粗泥做成厚片状,用于缸口间隔离支撑)与砂尘用扫帚打扫耙入簸箕,清出窑外,通常工人在1小时内就可完成。当时因龙窑燃料松柴紧张,革新用煤代柴,把煤碾成煤粉,用鼓风机将煤粉鼓入窑内烧成,此举在那年5月份轻工部在丁蜀镇召开全国龙窑改革会议上得到推广,被冠以千年龙窑胃口改,昔食松柴今食煤的成功经验,但苦了掳窑人。记得有次一早掳兴隆窑,这本是条50米长的小窑,在我们进入窑内后吃了一惊,原来烧的煤粉落在两墙堆积足有尺把高,变成了灰黑色的焦炭了,到8点多,掳了个把小时仅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量,眼看要影响装窑,窑上管理员不得不临时抽调7个散工,突击1个多小时才把窑内的焦炭掳清,装窑才得以进行。

第二种是圆鳞眼:龙窑每次烧成后,窑背两侧有的鳞眼洞口经松柴、铁火叉磨擦,会出现破损或缺口,需及时修补。圆鳞眼前,先看有多少缺损鳞眼洞要补,再到河埠头堆场上挑一种田里深层处的泥料,俗称白土到窑上,一般有一担多就够,用适量水浸泡调和至粘糊状,就可圆鳞眼了。操作上,要补的洞口先用缸爿片刮平,缺损大的先用粗缸泥修圆整,洞口周边用水洒一遍,用手抓白土慢慢敷上,作环状敷抹,不时用水在面上抹平整即可,圆鳞眼一次可间隔烧2~3窑。同时,还要提前做一些覆盖鳞眼洞的坨子,用粗泥滚成圆球状,拎空向地上一甩,下面被压平,上面成半球状,平面处用拇指抠个洞,便于烧窑时铁火叉尖端挑住开启鳞眼洞。第一次使用泥坨子的平面盖向窑内,使其在高温时烧结坚挺,第二次就可平面朝外了。

第三种是支户口:大缸窑一般设进出产品的中户口与小户口,当装满窑后,户口即行封闭,需用户口砖似砌筑墙面一样的方法操作,户口砖也用粗缸泥,厚度在10厘米左右,呈3040厘米长方形,并配有小型砖块,累叠后用粗泥将砖缝空隙填实抹平,用掸帚将糊状白土在砖面上掸刷一遍。等值窑工将鳞眼洞全部盖上后,龙窑就可点火升温了。

而今,随着岁月的流转,时代的变迁,龙窑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有的活龙窑前墅古龙窑和均陶厂原址的前进窑,已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今天宜兴窑场而言,无疑保留了一份宝贵的陶都文化遗产。

陶瓷文化鉴赏-最后的龙窑


撑几墩矮而壮的柱子,那爿黛瓦顺着山坡一路堆叠而上,就像绿宣纸上匀一片墨色,是蓝天丽日下沉静而又气韵十足的一幅书法。这幅书法的下面,藏着一条龙,一条鲜活的龙。它腹装一窑窑尚未烧制的瓷,沿着山坡节节爬行而上,龙身隐约可见片片红土砖块,那是鳞片,粗糙而又鲜活,与大山肌肤相摩相擦,展示着最原始的生命力与亲密接触。当窑火烧起,屋檐的外面,最上方的龙尾便吐出红而猛的火舌,在碧蓝的天际深情而又热烈地舔过又舔过。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历史,那就是文化。作为千年古瓷都,德化的历史不在纸上,知道它的只有瓷,只有窑。瓷像德化的魂,窑是德化的心脏。龙窑是陶瓷窑炉的一种,在宋代德化一度盛行,为传统陶瓷业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其建造的窑炉至今仍称为“德化窑”。时至今日,由于科技进步,龙窑绝大多数已被现代化的窑炉取代,如今德化烧制瓷器的龙窑仅4条,其中烧制历史最为久远的是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的月记窑,已是近4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龙窑的活化石。一窑延续了数百年的炉火,就是一窑延续了数百年的陶瓷历史。当我们慕名来到的月记窑,“龙”懒懒伏卧,对我们理都不理。难以想象,400年前,是谁曾经肩挑背抬,用泥土、砖块和瓦片造就这座龙窑?是谁日夜守护窑口,让熊熊火光读取、记忆它乌黑红亮的脸?又是谁,一趟趟地把瓷器装进又掏出,像抚摸婴儿一般欣赏刚出窑的瓷?烧窑师傅告诉我们,龙窑一般是用土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长短不等,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而顶部则设有投燃料的孔;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节约能源,利于燃烧;龙窑的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我们看着黛瓦木梁之下那些泥土夯出的灶口、窑炉。据说一次完整的烧窑至少需要经过一天一夜。灶口边有些小小的观测口,师傅凭着多年练就的眼力,仅靠肉眼来决定烧窑熄火的时机,而一窑制品的成败,就全靠师傅的智慧眼光了,这不是火眼金睛是什么?正好是两批制窑的间隙,拾级而上,我们弯进龙窑的里面。这古老的龙窑,仿佛积累了400年的龙气,教人忍不住想入非非。在那些沉淀着历史的角落里,也许还躺着几百年前的碎瓷片吧?与历史同在,是不是也是指这样的时刻呢?一窑400年的火,不熄至今,古灶之外,人事皆非;窑里是不是还藏着一双眼睛,从炉火焰色中洞察秋毫,感受着400年前的某种生气与灵机?望着这条仿佛沧桑的巨龙,我的耳际响起一句话:因为鲜活,所以伟大。

陶瓷文化:宜兴古龙窑文化园开工建设 重现宜兴陶瓷文化


宜兴古龙窑文化园日前在该市丁蜀镇开工建设,经过修葺后的老龙窑将以鲜活的场景再现历史上的窑场风貌。龙窑是中国祖先的智慧创造,以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宜兴制陶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据宜兴县志载,西周时期,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向龙窑演变,其烧成过程也演绎成了预热、烧窑和冷却等诸阶段。前不久,宜兴古窑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前墅龙窑和此次列入古龙窑文化园建设项目的原均陶厂古窑是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老龙窑。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据当地城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建成后,范蠡制陶于台山村的紫砂雕塑也将出现在人们眼前,古龙窑将“烧”给游客看,让游客深刻感受宜兴陶瓷文化。古龙窑文化园所在的位置是丁蜀镇的青龙山和黄龙山,其中,黄龙山是出产紫砂土的名山,紫砂工艺品蜚声海内外,源头就在此地。前不久,由高级工艺师凌锡苟创作的大型紫砂雕塑《紫砂之源》已经完成。

陶瓷文化:宜兴紫砂壶古迹龙窑现状


龙窑是一种依山坡用砖砌筑成斜坡式的弯状隧道,因为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其长度为30-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为8-20度,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隧道两旁,每距1.3米开着投放燃料的小洞。龙窑是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省级文物。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令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博华凭烧窑工人的博熟练技巧,以目光华观测火焰温度物博与坯体的变化中博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中博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中物经验中物,因中物此人们也把龙中博窑的烧窑工艺称为中物火的艺中博术博。龙窑利用自博中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中物自然上升物中原理,故造价低,博物又能充分物利用余热物,但烧窑的劳博物动强度非华博常大!当物博预热中博阶段结束华物后,中博把窑顶第博物一对燃烧孔的泥垛物华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物站在窑背中博两墒中物上,物华投入燃料物!一般先烧坯体上博华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中变成鲜红色时中物,再开第物博二对燃烧博华孔,仍烧坯体的上中物部,博中而第一对燃烧华物孔则烧坯体的下部博华了。物华依此类推,逐博物渐向中物上烧去。因为烧龙中华窑只凭经验看火色物华,所以两边的工人物要经常交华中换对华物火的华物意见,使窑温博均匀,两博中边产品同时烧物博成,做到同时烧上华博一孔物中的要求!物中己烧博物好的博华燃烧孔仍华中用泥垛封好。华博并用中华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中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物,侍冷却后即可出博窑!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叫以前龙窑有所提高。

陶瓷文化:昙花一现的平定紫砂


无论前后两期,民国时的平定紫砂都体现出一贯的风格。一、素。平定陶器只有红、白两色,有别于宜兴紫砂的多彩缤纷。红泥南北都有,可是在平定工匠手中,被锻炼得油润发紫,宝光可鉴。白泥为南省少见,更成为平定陶器抗衡同列、取得优胜的利器。红白映衬,相得益彰。以白泥壶泡祁门红茶,以红泥瓯啜西湖龙井,个中风味恐怕正是平定陶器独步当时的秘密。平定陶器的造型,多为传统所有,少见当时流行的新奇样式,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的艺术价值。最简单的造型,却最能反映匠人的功力,圆器婉转流畅,方器挺拔劲朗,很好地体现了匠人的造型能力。平定陶器的装饰也崇尚绘事后素的审美观,抟泥塑形,略施刀工,绝少堆贴巧染的作风,却将泥土的本色发挥到淋漓尽致。二、雅。在改良的初期阶段,平民工厂就延聘名师,将宜兴紫砂的优良经验,以及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赋予到平定陶器中来,从而奠定了平定陶器良好的审美基础。无论器物大小,都有适合的装饰方法,所选装饰题材,很能与器物的功用相契合。小者如红泥瓶,瓶身娟秀小巧,红润可爱,饰以几只风竹,更觉清雅。大者如博古人物瓶,通体满饰图案,繁而不俗,诗画相配,可堪雅玩。受当时好古风气的熏染,平定陶器喜欢用金石古文装点器物,以增加对文人士绅的吸引力。民国年间,平定紫砂曾在陶瓷界占有一席之地,堪与宜兴紫砂媲美。然而考之文献,对当时平定陶业的记载十分有限,仅有平民工厂的一点消息;证之实物,流传下来的器物也难得一见,因此很难窥探到平定陶器全貌。诸多问题,如陶业衰落的时间和原因,制陶公司的性质和规模,制陶工匠的身份和籍贯,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陶瓷文化: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图]


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蔡径龙窑正准备烧制陶瓷

搬运茶壶上山进窑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

给茶壶上釉

近800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德化瓷器带回意大利,珍藏于威尼斯市的马可宝藏所。历史上,欧洲把德化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

千百年前熊熊的炉火已渐渐熄灭,但德化的蔡径村却幸运地保存着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蔡径龙窑,这是全国仅存的最完好、仍在使用的中国瓷器传统工艺活标本。

10多年前,德化县大量的龙窑都被封了,蔡径龙窑也差点被电气化。如今,德化瓷烧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的蔡径龙窑便成了“宝贝”。

双燕图案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双燕纹饰。双燕图案,多以彩画的形式出现,也有木刻、石刻、砖雕、瓷器图案。逢年过节时,民间也喜欢用双燕剪纸装饰门、窗。

燕子是候鸟,随着季节的交换而迁徙,而且多成双成对出入。燕子最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它们多在房梁上或者墙角上搭窝。燕子恋家,秋天飞走后,第二年春天还会回到原来的地方。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宫中的一位宫女曾经就此做过试验,第二年那只被作了记号的燕子果然又飞了回来。人们把这一与人为邻的鸟画入吉祥图案中,并成为常见的吉祥纹样。

那么双燕图案的出处是什么呢?《诗·邶风·燕燕》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的句子,可见燕很早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古人十分喜欢燕子,在古代诗词中,有不少与燕有关的诗词,这些词中有的表达惜春伤秋的情怀,也有的寄托对情人的相思,或者表达对物是人非的感叹等。

燕子春来秋去,是报春鸟,寓意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双燕图案寓意夫妻恩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