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导航 >

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

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元青花瓷器的真伪鉴别

2020-05-11

【www.taoci52.com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该元代青花梅瓶通高34厘米,口径5.6厘米,肩径22厘米,底径12.2厘米,重约4公斤。该器平口,短颈,丰肩,腹下部明显收敛,胎内壁有一圈接痕,用手细摸,仍有一种凸凹之感。胎骨呈灰白色,致密坚硬,釉色白中闪青,光滑圆润,晶莹锃亮。青花料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深入胎骨,细匀柔和,稍现晕化,青花发色蓝中带灰。浅底足,呈斜削状,砂底。纹饰分为肩上部杂宝纹,肩部为莲纹,腹部为盛开的牡丹花叶纹,对称工整,远近相生,胫部为卷草纹与变形莲瓣纹相隔,整个画面显得十分雍容华贵。

笔者对有关元代青花梅瓶的特征有所了解,现介绍一二,供收藏爱好者参考。造型:较凝重硕大,气派雄浑,呈上大下小,丰肩敛足,显得有些不大稳定之状;釉色:白釉闪青、厚薄不太均匀,手摸有泪痕、棕眼以及有分段拼接而成的感觉;胎骨:胎重而厚,呈灰白色,含有杂质,多砂胎底,同时因含铁量高,露胎处多呈现火石红;青花:多用进口苏泥勃青原料,其色相翠蓝,或多或少带有点灰色或紫色味道,色彩较晕淡;纹饰:除龙凤纹外,大多是折枝花叶纹、串枝花纹、如意莲瓣纹、八宝花纹,叶子多为葫芦形,花瓣多双勾,而且较大且尖。

元青花流传于世较少,收藏者在市场上可能会碰到各种“元青花”,要把好鉴定这一关。taoCi52.cOm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宋代梅瓶的特征


我国瓷器文化非常深厚,随着历代的发展,梅瓶的造型也在不停的完善当中。不同时期特点各有不同,她其实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以俊俏、修长优雅的瓶身最为流行,不同于唐代的肥硕或者元代的粗犷。从上往下看,梅瓶的形状由细小的瓶口,短短的瓶颈,宽厚的瓶肩,往内凹收的的腰身,逐渐变窄的设计感觉上是头重脚轻容易倾倒,实际上创造者在设计时增加了下面材料的重量,有效预防了这样的问题。瓶身线条直非全直,弧非全弧,线条在适当的地方外撇,内弧变外弧,尽情展现柔美的魅力。

因为她的独特而成为天下第一瓷型,因细小的瓶口只够容纳梅花的瘦骨而得名“梅瓶”。但其实梅瓶"这种得名的时间其实比较晚,它一开始因为拿来盛酒,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是因为在宋代皇家的讲筵(也叫"讲经")制度有关,结束之后吃饭时候要向授课老师敬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一开始其实是叫"经瓶",明代以后叫梅瓶多一点。梅瓶的小口虽然都是小口,但是各有特点。都是短束颈,但有“梯形小口”、“卷唇小敞口”、“出沿小口”等等,这些造型对后世的瓷器的造型影响都特别大。

作为传统名瓷,宋朝官窑烧制的梅瓶造型优雅古典、线条柔和,肩圆腰细,所以它的艺术鉴赏价值非常高。最惹人注目的是,钧瓷的秉性特殊窑变,使梅瓶仿佛一个穿着由绚丽的釉彩纺织成轻衫的妙龄少女,使得欣赏的人一眼便陶醉不已,还未饮酒便似醉非醉。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既照顾到了贮酒容量,还制作精美,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古人的智慧真是无与伦比的巧妙!

我想大家一提到瓷器,青花瓷器的模样都会浮现在眼前对吧。这就是梅瓶经典造型深入人心的厉害之处。特别是景德镇的青花梅瓶。

另外即使是在宋代,梅瓶也会由于南北地域上的审美或者制作瓷器水平的差异而各有不同。其实跟北方南方的人区别很相似,南方的梅瓶高度一般在二十到三十厘米,相对低矮,而北方的瓶身一般在五十到六十厘米,高低差异明显。

梅瓶从实用器皿到艺术佳品,经历了无数匠工的用心改变,可见历代人民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我国很多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外形轮廓线运用方面,体现在自由曲线是缓柔的,很少采用生硬的直线,故在形体上给人以委婉曲折、自由生动之美感。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在形体上主要强调静态的展示,各类造型都追求平衡和对称,不太强调动势,故都给人以隽永淡雅含蓄之自然美感。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纹饰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目录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介绍

2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视频展示

3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纹饰图案

4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发现

5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拍卖

6为什么只展示正面

7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

8沐英简介

9梅瓶简介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介绍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由景德镇窑烧制,高44.1、口径5.5、腹径28.4、底径13cm。景德镇窑烧造。瓷质,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透明度极高,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无盖,小口,口沿平厚,颈短而细,平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平底。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纹饰带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视频展示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纹饰图案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图案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元杂剧中对这段历史故事的演绎。作为汉家史学经典《史记》中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被元杂剧的创作者进行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受到蒙古、契丹等各民族的喜爱,并被援引到诸如瓷艺等众多艺术门类中。

纹饰依次为:仰莲瓣纹、中间绘火珠、犀牛角等杂宝;缠枝莲花纹、萧何月下追韩信画面,这是主体;卷草纹;大括号式仰莲瓣头纹;覆莲瓣纹、內绘宝相花纹。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不仅纹饰分布富有层次感,而且白釉润泽,青花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再加上富有力道并且干脆利落的线条,充分展现了画面的丹青之妙。由此看来,这件梅瓶被誉为中国古代青花的代表之作就不为过了。

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也不例外,该瓶每条装饰带都是呈横向分布,装饰按其分布位置及装饰作用主要分为主题纹饰和装饰纹饰。从梅瓶的造型来看,装饰纹饰主要分布在颈、肩及足部等面积较小的部位,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元青花装饰中的辅助纹饰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与主题纹饰既相互呼应又相互独立,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场景绘画相结合,布局错落有致,动静相宜。尤其是多层图案围绕烘托的人物绘画部分,与单纯繁密填加的装饰有着鲜明的差别,人物题材图案也是寄托着元人的情感以及可以反应社会现实的。

之所以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用多层图案纹样装饰带进行装饰不显杂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装饰带之间所空出来的留白设计,把空间分割出来。“水路”《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可见,器血、门窗有中空的地方,才有它们的作用。青花装饰里设计的“水路”,也就是“留白”,也亦如此。因此装饰虽然布满全身,但是层次、主次分明。

因为人物故事纹是主题,并且图画以平面构成,所以根据圆形立体的瓶罐上的装饰性要求,通常要表现的主题都是在瓶罐曲线变化最大之处,加强了前后的空间关系,这样,图中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景物之间就能够产生空间感。主体纹饰“萧何月下追韩信”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萧何策马扬鞭,于奔马之上身离坐骑的一瞬间,萧何头戴展角璞头,侧身回头左视,看向画面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中韩信牵马驻足,垂袖沉思于岸边;第三部分描绘河中一老艄公持桨立于船头。画面背景中绘有松、竹、山石、芭蕉、梅花等纹饰,丰富图画,亦作画面三部分之间的分隔。

由故事纹的构图分布,可以看出画面所运用的一些设计特征,其一,一般绘画表现立体构成,根据透视原理,运用前后、大小明暗、深浅、层叠和掩映等手法表现物体的存在形式,使人屏幕的绘画上获得立体、深度的空间感觉。

其二,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具有动感的,这与画面中人物的视觉引导也有一定的关系。势(动感)的变化,物理学中“力”的性质之一表现为一种定向运动,而设计艺术中的视觉力或心理力同样适用这一原则,这就说明“倾向性”在视觉感知运动及平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需要借助过多的联想,视觉经验就可以直接把握“力”的存在及其运动的方向。同时,这种潜在的力的方向,还能引导我们的扫瞄视线,从而以一定的“走势”把握整个设计作品形式及内涵的运动过程、势态及发展趋向。因此,一个指向性的动作或手势也能引导注意的视线走向,从而进入画面的情境。我们通过萧何侧身左视的视线引导,可以看到韩信牵马驻足和老艄公持桨而立,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当各种力的对抗达到了暂时的平衡状态,平衡中又蕴含着力的运动倾向时,整个画面就会充满动感。

其三,是整个画面设计里疏体密体手法之间的对比。密体是指造型准确,刻画细腻,线条或柔秀,或遒劲,画法严谨周密。疏体,则是指轻快潇洒的画法。疏密相间,收放自如,自然而然给观者人一种潇洒的感觉。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的绝妙之处,在于成功地将水墨画技法运用到瓷器绘画当中。工匠用苏泥勃青釉为墨,以白瓷胎为底,凭借娴熟的勾、皴、点、染的笔法,在干涩的瓷胎上尽情挥洒,巧妙地运用了青花所特有的清冷意境来表现月光如水的夜晚,浓淡晕染相宜,纹饰主次分明。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发现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就是沐英的陪葬物品之一。韩信是著名的军事家,其成就被历代武将所敬仰推崇,而这件青花梅瓶所描绘的,正是军事天才被帝王发掘重用、最终成就一世荣光的故事。这样的际遇,正暗合了沐英的事迹。将如此宝物赐予沐英陪葬,足见朱元璋对这位义子的重视和哀思。

1950年,沐英墓被盗,多件文物流落民间,“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就是被盗文物之一。当时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有人在南京市新街口附近兜售这件梅瓶,一眼认出此乃稀世珍宝,便出5根金条买下。后经文物专家鉴定,此瓶是一级国宝,由南京市博物馆保存。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拍卖

11月25日,在澳门中信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拍品编号为156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以8亿港币成交,创中国文物艺术品单件成交的世界纪录。

为什么只展示正面

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如今陈列在南京市博物馆陈列“镇馆之宝”的地方——“玉堂佳器”展厅最显眼处。在该展厅内,“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又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件,有保安专门盯守。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从2010年公开展出以来,这件梅瓶只对观众展出“半张脸”,也就是萧何跃马驰骋、策马扬鞭,焦急地追赶韩信的那一面。另一位“男主”韩信又去哪里了?

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的画面,其实相当于一幅连环画。在萧何的两侧,也就是展出时观众不可能看到的部分,是另外两位人物——韩信与艄公。韩信牵着一匹马,在岸边徘徊踟躇,犹豫不定。河中一叶扁舟缓缓向岸边靠近,船头艄公扶桨而立,悠然自得地等待韩信上船。

据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该梅瓶第一次公开展示以来,一直是以有“萧何”的“半张脸”示人。在网上搜索,也很难找到韩信、艄公那部分的画面。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如此做的目的,一是防止有人仿制这件国宝级文物,同时也是为了符合国宝文物的展示规定。

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

项梁兵度淮河,韩信带着佩剑追从,居住在戏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其归属在项羽的部下,项羽任他为郎中的官职。韩信多次给项羽提出计谋,项羽都没有采纳。

刘邦带兵进入蜀地的时候,韩信逃离了项羽,投奔刘邦的军队。开始时只是做了一个地位十分低微的小官。有一次他和另外十三人因犯法问斩,其他十三人都被处死了。幸好从小与刘邦友好的夏侯婴,,通过谈话觉得韩信言出不凡,便建议刘邦免了韩信的死罪。不久,刘邦让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也就是管粮食的军官,但认为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干,不肯重用。

虽然,辅佐刘邦的萧何很赏识韩信,几次向刘邦推荐,也未得重用。韩信一气之下,不辞而别,萧何得知,月下追韩信。萧何再度向刘邦举荐韩信,并对刘邦说:“要得到很多将士是很容易的,但像韩信这样这样的人却难以找出第二个。如果您只是想占领汉中地区,没有韩信也无妨;假如想争夺天下,没有韩信却不行。请您好好斟酌而定吧!”这样刘邦才开始重用韩信,并任命为大将军。

沐英简介

沐英自幼父母双亡,8岁那年,流浪至濠州城,被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收留。朱元璋见沐英机灵可爱,加之当时膝下无子,便认沐英为义子。沐英18岁时任帐前都尉,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被授镇国将军一衔。公元1392年,沐英病逝于云南,年仅48岁。朱元璋追封其为黔宁王,命令将其遗体运送回南京,赐葬南京牛首山,牛首山的别号“将军山”由此而来。

梅瓶简介

梅瓶最早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元、明之际,是我国古代一种盗济因其口部小巧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以小口、短颈、丰肩、长胫、上部丰满、下部欣长的造型在瓷器中独具一格。

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这是一尊别具特色的青花梅瓶,八边形的瓶身上绘着四条白龙,在以青花绘成的海水于火焰中升腾而起。繁缛的花纹与龙身留白的简洁使主体纹饰更加突出,体现了元代青花瓷器中非常有特色的表现方式。瓶肩部的云肩纹内,绘着象征富贵与吉祥的凤穿牡丹和麒麟穿牡丹的图样。近足处的如意云头纹里也画满了牡丹花叶。此瓶虽然纹饰布局繁密,但是主次分明,很有元代青花瓷庄重、饱满的感觉。

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有着“苍狼白鹿”祖先起源传说的蒙古族,对白色与蓝色有着特殊的热爱。“苍”是苍天的颜色——蓝色,蒙古人尊天敬祖,因而重的就是天的颜色。而在蒙古族早期信奉的萨满教里,白色则是善的象征,就像我们所见到的元代忽必烈画像,穿着的是白色衣服。因此,同样拥有蓝色与白色的青花瓷在元代异军突起,得到了特殊的宠爱。梅瓶的八边形称作“八方”,不仅体现了后来崇尚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对于八方世界的思想,也体现了蒙古人在迁徙生活中保留的习惯,八边形的器物显然要比圆形更易于携带与固定。瓶身上的云肩纹也是元青花中比较常见的装饰题材,它的范本是帝王仪卫服饰上的云肩,《元史·舆服志》里说:“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指的就是如垂云一般的披肩。至于云肩纹里的麒麟图案,更是作为一种祥瑞而受到贵族们的喜爱,在元代的瓷器纹样中频频出现,后来甚至成为皇家专用纹样。

元代的景德镇因为青花瓷而重放光芒,烧制成熟的元青花源源不断地随着对外贸易输送到伊朗、土耳其、印度、菲律宾、日本等地,青花瓷也成为了以后中国瓷器的主流产品。我们还不能确定元青花所使用的青花钴料的确切产地,但是,发色鲜艳、浓重处泛黑色疵点,并闪着金属般光泽的元青花用“明艳洒脱”四字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元朝蒙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这尊梅瓶,崇尚蓝白的他们将青花瓷做得如此浑厚朴实。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成吉思汗驰骋疆场的大气磅礴,正是在那个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时代,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元青花新老特征对比


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钟爱,导致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仿品发展。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下文介绍几种实际的元青花新老特征对比供大家参考。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现代景德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也就是说,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主要是由于元代泥料可塑性较强,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疏朗,气泡明亮。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间,不透亮。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的器物,还得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以致判断。

3: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浓艳是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相当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较深。至正型的元青花用的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苏麻离青料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元代使用的“苏勃尼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结晶斑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而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4:元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但大多数器内和器底见有釉斑。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合处有明显凸起。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器内壁一般不施釉有的呈浅淡的火石红色。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多数赝品器底的火石红做成深橘红,釉面稀薄,有过分晕散,画意呆板等,只要多看,便能辨别。

5: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见图十一)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还有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所以看到元青花出现修正内壁那就是仿品。

6: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7: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说是“满画”,七至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绘画文饰突出佛教、道教文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均是传统的中国传统纹饰。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人难及其项背。大气、豪放、潇洒、飘逸,显示了画师们非凡的功力。可见元瓷画工并非一般画匠,其中不少是当时顶尖画师,流落窑头作画。留下了这种大气庞然的不朽的作品。

元青花因传世少,因而身价很高,故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看假容易看真难。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结论。

梅瓶


简介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演变

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有的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

清嘉庆年间的梅瓶造型多样,有的向宽短型发展,有的向瘦长型发展,胎体与乾隆时期区别不大,釉色的白度较乾隆时高,而釉的质地较乾隆时有所下降。梅瓶花纹比较多样,但艺术品位较乾隆时期差。

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元青花有什么特征吗


在目前的古玩市场上,元青花无疑是众多收藏爱好者最爱的瓷器之一,因为相比较起唐宋时代的青花制品,它的视觉效果更加简明快感,同时还可以从中感觉到豪放气概。据悉,即便是后世的明清两代陶瓷行业得以发展与壮大,它们同样离不开在元代青花从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同样,由于古瓷器市场上真品元青花的高价,这也导致不少的赝品出现扰乱市场,给不少的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损失。那么,元青花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应该把握住哪些特征来辨别真伪呢?

一、青花瓷的纹饰选择上

据古瓷器专家研究证明,在元青花瓷器上,它的纹饰品种是非常多的,而且一件瓷器的纹饰最大能够达到十层之多。在瓷器不同的位置,它的纹饰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颈部,口沿下,人们应用最多的当属蕉叶钱纹,如意云头,缠枝花果,蕃莲等,而在瓷器的腹部则更多实用云龙纹,孔雀,牡丹,虫草,火纹等,在足部的纹饰上则多为莲瓣纹。

二、在器型的选择上

器型是判断瓷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古瓷器的器型是根据当时时代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元青花瓷器在器型的种类上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生活用品,其次是祭祀用品,还有极少部分是装饰用品。在具体的种类上, 它包括生活当中罐,瓶,壶,盘,杯,同时也有大小碗,碟子等。

三、在釉面的特征上

元青花的釉面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泛青色,卵白色特征。有些瓷器存在积釉处,此时的积釉处呈现的是水绿色,而且釉色肥厚凝重。釉面呈现沉稳,老旧等自然状态,上手触摸有柔和感,细看会存在使用的磨痕,棱角以及凸起等。

四、在瓷器的胎质上

元青花的胎骨是高岭土掺瓷石的,这样的胎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度,能够确保在高温下大件物品的成型成功率。也正是因为胎质的缘故,人们才能看到百斤大罐,日用大盘大碗能够保留至今。

此外,判定一件瓷器是否是元青花,还可以从材料,款识,瓷器器身的绘画技巧以及制造工艺等角度来判断。具体的判断标准可以找相关的书籍介绍,以及瓷器界的专家来了解一番。

元青花精品鉴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元青花花卉纹八方执壸,尺寸:高35.8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5,0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无论是以形制大小或纹饰画工而言,是次拍卖的八方执壸皆非凡品。这类带棱面的设计,在元代青花瓷及龙泉窑青瓷中较为常见。此类器物大行其道,或是因为当时中土对西亚(如伊朗、叙利亚及马穆鲁克时代的埃及)金属器的喜爱,或得益于唐代金属器再度流行,学者多持前一种见解。

本拍品的流口根部所绘龙首张口怒目,作衔流状,其布局在近似例中少之又少。此类兽首多以立体形象出现于白釉执的流底,间或也用于装饰柄(就此可参见三上次男前述著作《世界陶瓷全集》卷十三之「辽金元」图版42),像本执壸般绘于流底者极罕。本拍品配有鎏金铜流尖、铰盖及柄,其风格极具十七或十八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特色。流尖及柄可能是原件散失后所添置,若原盖乃瓷制品,用铰盖替之也较为合理,因为瓷盖一般较易松脱。物主不惜工本,为之镶制鎏金铜配件,可见对此何等重视。

2:元青花岁寒三友罐,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000,000,成交价: RMB 5,005,000 ,成交时间:2004.06.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春季拍卖会。

此器造型为元代青花罐的经典。直口、短颈、溜肩、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至足,器型曲线,近于圆弧之极至,兜转大度,充满张力,平底,口径大于足径,使之壮硕而不失挺拔韵致,为元代青花罐经典造型。口沿至足,逐层绘菊花、卷草、蕃莲、松竹梅、蕉叶、云肩等纹,构图疏朗,腹间勾双弦线,下绘的松竹梅,简率、野逸,有元人倪瓒“逸笔草草”之画意。“岁寒三友”为元青花流行图案,然岁寒三友纹青花大罐,存世与出土的完整器,甚少,此为仅见。此器由景德镇烧制,胎体为瓷石加高岭士的“二元配方”,质地坚实;釉色白而微青,光润透亮,青花用进口钴料,色泽青翠明爽,笔墨浓处有深斑。日本户栗美术馆有同题材的藏品。

3:元青花莲塘菱口折沿大盘,尺寸:39.8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4,920,000 ,成交时间:2018.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元瓷鼎新,尤青花盘轶群而出,别具一格。青花盘皆匠心独运,举世无双,全然相同二例未有所见。因工序繁复,且所耗钴料有赖进口,造价不菲,青花盘产量大为受限,陶匠故而逐渐从简,盘改作圆形,白地绘青花为饰,省时减料,以求增产。

此类瓷器外销亚洲各国,因经久耐用、宜供宴饮,中东对之搜求备至。成器魁硕有力,菱口沉厚,造形利落,又以钴蓝勾勒盘边为饰,犹如点睛之笔。器心纹饰取材天然,挥洒自如,个中神韵尽显中式风情,犹见南方园林,有奇石、竹薮、渚莲、牡丹等,潜荟葱茏。此类景德镇青花瓷首开食器审美之变,影响遍及亚洲,先为中东富贾所好,用其宴飨以博宾客叹羡,后得中土显贵青睐。

此盘乃第十二代从男爵 John Home(1872-1938年)旧藏。Home 爵士生于爱丁堡,1925年升任埃及国家银行行长,驻职开罗。Home 爵士自埃及获藏颇丰,上世纪二十年代捐献部分珍藏予伦敦大英博物馆。David Home 爵士(1904-1992年)后继其位,并于1942年加入东方陶瓷学会。

4:元青花云龙缠枝牡丹纹兽耳罐,尺寸:高39.3厘米,估价:RMB 3,6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950,000 ,成交时间:2006.12.1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拍卖会。

镶口、残。

5:元青花「百花亭」记人物图梅瓶(不全),尺寸:直径24.3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4,84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元 青花「百花亭」记人物图梅瓶 ( 不全 )。

器呈罐形,上丰下敛,镶铜扣口,缺底,器内涩胎。原乃梅瓶,惜残。器外通绘青花元杂剧《百花亭》中人物情节。故事描述俊俏小生王焕与娇妍艺妓贺怜怜之儿女情长。邂逅百花亭,一目倾情,奈何怜怜被迫嫁予达官高邈,幸得卖查梨条王小二之助,久别重聚,状告高邈恶行,终惩奸团圆。器上巧绘百花亭旁,柳荫下、栏栅前,贺怜怜身披丽服,右手持杖,左手半提,一脸凝重。侍婢盼儿怯立在侧,眉目清秀,手拈罗帕,看似欲语还休。二人发髻饰钗,末系细珠,彷佛步则轻摇。另一边见卖货郎,直襟大褂,双足绑腿蹬皮鞋,却俊朗潇洒毫无市井之气,乃为王焕乔装。昂首阔步,双手遥指百花亭,携篮置身旁,上插二旗,似曰:「风流行径」及「佶倬□庭」。钴青发色浓艳,脸容神态、衣饰细节、草木亭台,无不刻划入微、活灵活现,笔端精妙,犹如神来之技。

6:元青花缠枝牡丹兽耳罐,尺寸:高42.2厘米,估价: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价: RMB 4,704,000 ,成交时间:2010.05.1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青花罐,洗口,溜肩,下收敛,造型稳重大气。肩部装饰双兽耳,左右对称,极具立体感。通身上下八层纹饰,自上为卷草纹,几何纹,缠枝莲,卷草纹,云肩纹,缠枝牡丹,卷草纹,变形莲瓣纹,构图繁而不乱,观之赏心悦目。

此罐的青花发色明快艳丽,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浅淡之处晕散自然。胎体厚重,器底露胎,明显留有制胎时的螺旋纹痕迹,并且有部分釉浆罩挂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

元青花传世数量甚为稀少,如此大器更是难得一见。细观此罐,青花色泽不同于炉火纯青之类,而属淡雅有致之列。发色相近的青花双耳罐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造型纹饰甚为相近,惟尺寸略小且完整状态逊于此罐。国外则有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龙纹罐,不仅所用青花钴料近似,且肩部云肩开光中亦填画扁叶菊花等各类缠枝花卉,应是同时期烧制,可比较印证。

研究者指出,元青花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借鉴了元代丰富的织绣图案不无关联。如此罐所绘牡丹花,勾画各角度来表现花朵婀娜多姿的画法即来源于元代丝织品,而云肩纹也来自当时的贵族服饰,极具时代特征。相似画意的缠枝牡丹纹饰常见于各类造型的青花器物,如香港天民楼基金会收藏中的梅瓶等重要作品,可资比较。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它的出现,改变了两宋时期南北窑场百家争鸣的状况,开启了明清时期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相比明清官窑瓷器,元青花在市场上鲜有出现,而如此具有典型风格的立件大器更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

7:元青花垂肩开光如意「孔雀穿牡丹」图梅瓶,尺寸:高38.1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HKD 4,484,000 ,成交时间:2016.10.04,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本品盘口,细颈外撇,丰肩,弧腹,近足处外撇,其肩部装饰如意云头开光,共分四组,对称纹饰一致,分别为缠枝菊花纹和缠枝牡丹纹。此种如意云头纹饰与元代服装上的织绣花纹非常相似,当作借鉴之用。此类如意云头装饰,可参见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元青花龙纹梅瓶。

8:元青花满池娇纹花口折沿盘,尺寸:直径28.5厘米,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4,370,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本品为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沙底泛火石红色。盘心绘莲池图,莲花、荷叶摇曳多姿,生趣盎然。内壁绘缠枝灵芝纹饰,以八朵灵芝妆点内圆,折沿之上绘以卷草纹,外壁绘一周仰莲纹。纹饰繁复有致,与发色明艳的青花之色相得益彰,俊秀中见疏阔之气,堪称元青花之中绝佳。

本品有别于寻常此类纹饰盘,传世多见绘“满池娇”,雅绘荷塘鸳鸯于盘心,而本品仅以写实莲花为饰,于粗犷之蒙元时期,异显其清雅风骨。

梅瓶瓷器


如果说,梅瓶在古玩收藏里有一些女水妖的气质,我并不反对。

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故宫馆藏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用天生丽质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只是,唐朝的梅瓶似乎有点太丰满了。

还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说梅瓶是由契丹民族的鸡腿瓶演化而来,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灰绿釉鸡腿瓶首都博物馆藏

还有一种器型的鸡腿瓶,样子和梅瓶就更接近了——

褐釉鸡腿瓶首都博物馆藏

契丹民族的兴起,差不多在北宋时期,晚于唐朝,所以梅瓶应该和鸡腿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当然,也有另一派专业说法:梅瓶诞生于北宋时期。

我还是宁愿相信,北宋窑工们是根据鸡腿瓶的形状,激起了某种灵感,借以改造丰满的唐朝梅瓶......全部都顺理成章了。于是,宋朝的梅瓶瘦身成功,变女神了。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故宫馆藏

我们比较熟悉的宋代梅瓶,应该是磁州窑出品的——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故宫馆藏

地位与磁州窑并驾齐驱的耀州窑版梅瓶,也是女神范儿十足——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国家博物馆藏

契丹民族后来也开始迷恋梅瓶了,样子依然妩媚——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经过宋朝文人的定性,梅瓶的文化高度已经到位,剩下来的就是细节的改变。还有功能。元朝人普遍豪饮,梅瓶本来就是装酒用的,于是,元朝的梅瓶似乎实用性超过了观赏。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首都博物馆藏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首都博物馆藏

梅瓶在元朝之前,是使用木塞吗?还是由于时间太长,瓶盖无法完整保存?总之,从传世和出土的文物上看,元之后的梅瓶普遍都有一个大盖子。从观赏性上看,有破坏美之嫌。

明永乐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类似时装界的流行风潮,今天时兴垫肩,明天却又溜肩美了。梅瓶的细节改变,也是这样,最明显的地方也在肩部。

明嘉靖白釉暗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明永乐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

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后来,随着国力的衰弱,明朝的梅瓶也越来越不讲究了,细节不论,整体结构似乎都出问题了:万历时期的梅瓶,似乎有些站立不稳,摇摇欲坠......

明万历青花缠枝番莲纹梅瓶

明万历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到了清朝,梅瓶的天生丽质,似乎被人工的奇技淫巧所遮盖。像今天的网红脸铺天盖地,人们再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第二种美了。

清雍正粉青釉梅瓶

清乾隆松石绿釉梅瓶

青花梅瓶瓷器介绍及图片欣赏


敬请欣赏一件海外馆藏文物,定为明空白期的青花携琴访友纹梅瓶。这件梅瓶外方定为空白期,可笔者怎么看,都有嘉靖的影子在,是不是空白期,拿出来给大家探讨。

在此之前,先看一件典型的空白期青花携琴访友梅瓶,就是题图这件。瓶唇口,颈部为梯形,带有元青花的味道。肩部为海马波涛纹,腹部主题纹饰为高士手指远方,一童子捧琴跟随,主题纹饰留白较多。胫部纹饰为海涛纹,带有宣德遗风。青花发色较为蓝艳。

再看今天的春晚主角。梅瓶盘口,全器纹饰五层。颈部为折枝花卉加缠枝花。肩部为如意云肩纹配璎珞纹。主题纹饰为携琴访友。胫部纹饰为变形莲瓣纹。青花发色偏蓝黑,类似于石子青料发色。全器古拙感较强,主题纹饰和空白期流行的携琴访友非常相似。这或许是法国人把这件梅瓶也定为空白期的主要原因。底部都没有照片,只能根据胎釉和青花图案来判断了。

为什么我说这件所谓空白期梅瓶大量带着嘉靖青花的影子呢?请看这件嘉靖青花梅瓶典型器。和前器一样,这件梅瓶也是盘口,溜肩,器型带有女性化的S造型感。鉴宝也是如意云肩纹配璎珞,胫部也是变形莲瓣纹。

青花发色偏蓝艳,和前期的青花明显不是同一种青料。但也不是典型的回青发色。倒和后世的浙江料发色有些接近。您仔细对比看看这三件梅瓶,您感觉今天的主角跟第一件相似呢还是跟第三件更类?

瓷器鉴定,从大的角度来讲,器型比纹饰更具有时代特征和代表性。古代器型,非一朝一夕形成。一般而言,一种器型,代表着一种审美观念。而这种审美观念在古代往往几十年不变。所谓环肥燕瘦,盛唐气象有杨玉环之一丰腴为美。大汉天子有赵飞燕之轻盈为好。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袖,四方皆匹帛。说的也是这个事。所以收藏家鉴定包括瓷器在内的文物时,笔者觉得器型是最关键的。

而纹饰,虽然比器型看似更具有时代特点,但纹饰这个东西,几十年一循环,后代过了几十年又开始流行前代的纹饰,极为正常。后代仿前代文物也多模仿其纹饰。颇有极类者。

不过,正如西贤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以本器为例,虽然主题纹饰使用的是典型的空白期三朝携琴访友,但肩部的云肩纹和胫部的变形如意纹却显露了它的马脚。

如意云肩纹虽大量流行于元代,也一直使用到今天。但元代云肩纹内所绘纹饰却和本器完全不一样。再者,璎珞纹,学界基本肯定是明嘉靖时期开始使用并且大流行的纹饰。本器的这种云肩配璎珞,在元到明初的青花瓷器中从没有同类器。反而是嘉靖青花中多见此类。

再者,本器的这种变形莲瓣纹的画法,熟悉中国陶瓷史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绝非空白期所为,也是典型的明嘉靖到万历时期的绘画方式。

以此看来,器型还有辅助纹饰,都是典型的嘉靖器的特点,而主题纹饰则类似于空白期。笔者认为这件青花梅瓶,属于明代嘉靖时仿前朝空白期的可能性较大,而定为空白期青花瓷证据薄弱。(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是看图说事,而且看不到底足)

常有读者诟病,说读了你的文章,很多都是可能,大概,或许一类词语,你想说明什么。说句题外话,真正的研究者,几乎从不使用百分百肯定的语调来说事。反而是那些自欺欺人者,信誓旦旦,自信到了极点。那些所谓的国宝帮,他们哪一件东西不是百分百肯定自己是国宝?笔者写文,乃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没有百分百把握是不敢轻易下定论的。哪怕是国有馆藏,已经定性的文物,笔者也只是对某些有疑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拿出来供各位大行讨论和参考。摆事实,讲证据,在探讨学习中共同提高。

最后这件青花梅瓶是定为宣德的桂林出土梅瓶。也属于无款器。这件梅瓶和第一件空白期相比,器型极为相似,但画的人物远比第一件为精,胎釉也更类似于成化器。笔者认为,此器或为空白期后期的天顺官窑的可能性更大。也极有可能是成化器,因为天顺帝是成化帝之父。成化一朝青花器肥腴淡雅,跟宣德器比有天壤之别,这种风格恐非突然形成的。此梅瓶青花发色淡雅,釉质极佳,极类似成化,但器型仍是空白期特征。此器综合来看,或为成化早期官窑器。

细分,断代,乃是瓷器鉴定学问的高阶。有志于收藏者,千万不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多学习多看标准器并加以深究,长此以往,必有小成。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