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 导航 >

古代瓷器:马家窑文化的发现和半山类型彩陶概况

古代瓷器:马家窑文化的发现和半山类型彩陶概况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瓷砖类型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2021-07-09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马家窑文化属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57年开始经甘肃省博物馆等机构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说明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关系密切。虽然两者烧造工艺大相径庭,但在纹饰等方面有着颇多不同。考古界曾经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马家窑文化是否包括半山、马厂类型,有过许多争议和主张。经考古发掘临洮寺洼山遗址,直至1961年考古界正式使用马家窑文化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入马家窑文化;通过丰富的马家窑遗址文化内涵,藏界对马家窑文化及其分类认知度很快,公认该遗址包含有: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其中以马家窑类型最为丰富,半山类型最为精彩。

安特生晚年

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JohanGunnarAndersson)安特生,于1914年受北洋政府邀请来到中国,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地质矿产顾问,协助中国地质学家寻找铁矿、煤矿,主要负责调查北方煤矿的分布与储藏,并参与地质研究所的教学和陈列馆的筹建等工作。在得到北洋政府批准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田野考古调查活动,成绩斐然。

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遗址发现、发掘的序幕

1921年夏,安特生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并试掘: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又称猿人洞、通俗的称为:北京人遗址。自此,拉开了中国史前考古学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序幕。

1921年10月安特生在黄河中游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以遗址地名命名的考古遗址先例,并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沿用至今。继发现仰韶文化之后,为了寻找中国更早的古文化遗址,安特生考查队自河南出发,沿黄河逆流上行来到陕西和甘肃。

安特生在兰州购获的彩陶

1923年春天安特生考查队到达甘肃兰州,偶尔从地货摊上发现了一个装着烟叶的旧彩陶罐,并购买了一批出自洮河流域以半山、马厂类型为主的彩陶,并把这批彩陶相继写入了他的考古报告。1924年,终于在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首先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并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安特生著《甘肃考古记》六版配图

1924年安特生重返临洮县,6月26日在临洮县以西的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发现文化遗址并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安特生继续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文化遗址经试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安特生在广河边家沟发掘时绘制的发掘现场图

1924年安特生先生完成了他在甘肃、青海两地发掘考察工作,发掘的文物一共装了25辆马车。在此期间相继发现并系统发掘了:朱家寨遗址、卡约文化遗址、灰嘴遗址、辛店遗址、齐家遗址、寺洼文化遗址、沙井文化遗址、边家沟遗址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24年发表《甘肃省的考古发现》,文中涉及中国文化起源假说在中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受到考古界的驳议;

《甘肃考古记》左七版、右八版图选

1925年,即中华民国十四年六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安特生著《甘肃考古笔记》、乐森璕译。图文并茂的阐述了他在甘青考古发掘的情况,并在书中对之前的假说进行了修正。

安特生在瑞典陪同王储参观中国彩陶

安特生和中国北洋政府曾经签订过一个协议,先将器物全部运往瑞典初步研究,然后将一半退还给中国,据瑞典东方博物馆记载,截止1936年共计七次退还文物;安特生以中国文物为依托,于1926年创建了瑞典东方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约10万件,各类中国文物占到80%以上。馆藏中国文物总数在西方博物馆当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大英博物馆。其中,中文图书收藏量为北欧第一,仰韶陶器大概400件以上。不少藏品在中国博物馆也稀见。

到1943年安特生将长期研究的中国史前史工作做出了最终总结,出版了《中国史前史研究》,并作出结论:仰韶彩陶与近东无关。

安特生先生是中国史前考古学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学拓荒者,对中国考古学和马家窑文化的发现起到了先导作用。使马家窑文化在上世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载入世界远古文化史册,是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尽管从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到现在还不足百年,但在考古发掘和学术整理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

距今5000年左右,中原和沿海地区的彩陶文化逐渐衰落。马家窑彩陶依然延续发展了一千三百多年,并且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前未有的鼎盛阶段,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相对世界同期彩陶更显出类拔萃。

从考古发掘报告地层叠压情况和分布范围来判断,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半山类型属于马家窑类型的演变,马厂类型又是半山的延续,呈逐渐西移趋势

彩陶上记载着几千年来大地和泥土最原始信息。一件成功的彩陶,在完成造型成型工艺后,先用卵石等磨制工具对器表进行反复打磨、磨光,使器物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在陶坯尚未完全干透时进行彩绘,所需的颜料来自天然矿物,要经过筛选、研磨和稀释才能用于彩陶绘画;最后经高温烧制出器表光亮、色泽鲜亮、颜色牢固、经久耐用的器物。

其中,半山时期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35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经济生活与马家窑类型时期基本相同。常见的器物仍以:罐、瓮、钵、瓶、盆等饮食器和贮藏器为主,总体彩陶数量增多、体量变大。这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稳定和成熟,促使制陶业更佳发达。

从陶器彩绘颜色来看,早期以石岭下为例,多以黑彩单色较多;中期以半山为代表,多以黑、红彩相间居多,以黑彩锯齿纹为骨架构成的各种图案最为常见;晚期以马厂为代表,黑彩锯齿纹已很少见到,多见运用红、黑彩在红色陶衣之上描绘先民对大自然和生活所见、所思的题材。

从绘制题材来看,半山纹饰以继承马家窑类型几何图案为主,运用点、线、面平涂技法勾画出多姿多彩的纹饰。巧妙的将几何图形与抽象而夸张的纹饰进行有机的组合,传递着先民对生活的赞美、追求美感的炽热情感;常见纹饰主要有漩涡纹、葫芦纹、锯齿纹、菱形纹、弦纹、水波纹、网纹等纹饰。

最具代表性并且贯穿马家窑文化各个时期的典型纹饰为:水波漩涡纹和锯齿纹。它们在继承和演进过程中形态各异、变幻莫测。无论是旋转起伏、动感极强的漩涡纹,还是象锯齿一样排列有序、大气恢宏的锯齿纹,还是整体欣赏充满远古神秘色彩组合图案,总是给观者带来史前文化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受。

整体看半山时期彩陶,造型丰富美观、形体饱满、纹饰精美、器表打磨更为光滑。古朴恢弘的器物比较集中的反映出半山类型成熟完美的品质。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彩陶罐,罐高:43厘米,腹部周长:120厘米、泥质红陶。平视该器物,筒状直颈略向外撇,上部膨圆丰满的鼓腹近似于半圆型,下腹部逐渐收敛,小平底便于放置在地上,腹中下部两侧C型扁耳一对。

直颈绘带状弦纹和三角纹,颈与肩交接处带状弦纹;在肩、腹主题区域先用红彩绘制四个漩涡纹旋心,作为定位点,然后以红彩S小弧线相连四个旋心;

再绘多道黑彩锯齿纹与红彩相间带状弧形线条,利用转折点递进的变化,表述黄河波澜翻卷、奔流不息的动感美。

漩涡纹彩陶罐俯视图

俯视运动不息的黄河水,与腹部漩涡纹共同构成旋转急流、磅礴之势。这是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在C型扁耳跟部黑彩绘带状弦纹,空白处填充网纹,似在讲述先民不畏大自然,描述撒网捕鱼虾的生活场景,令人遐想万千;最后延黑彩弦纹底边绘常见的连弧垂幛纹。

该器物器表通体打磨光亮、手感光滑、柔润,属于彩绘后有二次磨光的工序。作为半山类型代表作品,整体构图熟练、纹饰设计动感强烈、线条流畅生动、彩饰浓重强烈,充分展示出了先民高超的制陶和绘画技巧,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

精选阅读

古代瓷器:马家窑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1.85传奇私服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

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流域与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均有分布。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700年。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的彩陶展现了新的辉煌,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占到20%50%。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马家窑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虽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更加实用。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 古代瓷器知识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

锯齿纹彩陶鼓马家窑文化,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彩陶鼓近鼓面处有一圈乳丁,以便蒙包兽皮。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其制陶业非常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

锯齿纹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1982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彩陶鼓近鼓面处有一圈乳丁,以便蒙包兽皮。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其制陶业非常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马家窑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1.85传奇私服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

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流域与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均有分布。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700年。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的彩陶展现了新的辉煌,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占到20%—50%。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马家窑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虽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更加实用。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 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古代瓷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绘双系陶壶新石器时代

 小撇口、削肩、鼓腹、平底。器身呈棕红色,为泥质红陶,口沿与腹部以红黑双色彩绘蛙纹图像,纹饰连续、清晰,虽有氧化褪色,但总体彩绘尚保存完好未有脱落。马家窑文化陶器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及其以西地区,上下延续千年左右。因其主要地域是在黄河流域沿岸,因此民间俗称其为黄河彩陶。马家窑文化按其地域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征来分类,又可细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五种类型,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或夹砂灰陶,以黑彩绘画为主要装饰,喜用水波纹、几何图型,器身饱满,韵味无穷。马家窑文化概念最早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提出。1923-1924年,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安特生到甘肃、青海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马家窑、齐家坪等多处史前文化遗址。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中,他根据当地考古资料,将甘肃地区的古文化分为齐家、仰韶、马厂等六期,并认定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的一个地方分支,称为甘肃仰韶文化。由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也沿用了这个概念。但是,有很多专家对安特生的这个观点提出异议,如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等根据河西地区考古发掘资料,认为马家窑文化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而非中原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正式将马家窑文化予以定名,现在这个概念已经普遍为考古学界所接受。因此,日后如果要再版《中国古陶瓷图典》,则应根据正确的概念来重新给予修订。由于黄河彩陶特殊的魅力,在海外收藏界深受欢迎,因此历来成为仿制的重点。主要的仿制方式有整器新做或者采用已经褪色的老器后加彩。整器新做的,鉴定相对容易,目鉴或者采用热释光都可以很容易地辨别,特别是器身内部的覆土,老器之中的覆土是长期自然叠压固化形成,新器之中的覆土则采用添加黏合剂以增强附和力,因此使用手碾或者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都可以区分。老器后加彩鉴定起来相对困难,过去主要看彩色是否自然老化、是否采用矿物彩料来进行区分,目前新彩做旧亦采用矿物彩料,表面老化则采用升温加速氧化法,仅凭彩绘色彩来鉴定也就相对困难。不过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仍然是有很大区别,此外,真正的黄河彩陶图案和上色并不是绘制而成的,因此只要用心观察,也还是不难鉴别。

古代瓷器: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代表——马家窑


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约十公里的洮河西岸,有个普通的村庄叫马家窑村。1924年7月,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文化遗存,其中以绚丽的彩陶为显著特征。从此,以该地命名的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闻名遐迩,迅速走进世界各地博物馆及历史、考古学领域。

网纹鸟纹彩陶罐

马家窑遗址的发现和命名

是什么机遇让一个外国人发现了马家窑?瑞典人安特生本来是个地质学家,1914年,受北洋政府之邀请,担任农商部的矿政顾问,协助寻找矿藏。后因时局混乱,在当时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改为寻找古生物化石和古文化遗存。1921年,他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了我国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我国第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勾曲圆圈网线纹彩陶盆

安特生当时认为:仰韶文化与中亚地区安诺和特里波列文化的彩陶有较多相似之处,可能存在自西向东的传播。因此,为了寻觅彩陶文化的源头,他不辞艰辛,在兵荒马乱的1923年,逆黄河而上来到甘青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在这里,他先后发现并发掘了临洮辛店、马家窑、寺洼山,广河齐家坪、半山,民和马厂、民勤沙井等著名古文化遗址,并惊喜地发现,这片黄土地埋藏了大量的彩陶。他在随后发表的《甘肃考古记》一书中总结说:甘肃考古,为期二年。足迹所涉,几及甘省大半。所得结果,颇出意料所及,对所获得的甘肃彩陶赞美有加,称之为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由于上述发现,甘肃成为当时考古学文化发现最多的省区,同时以确凿的事实从考古学上证实了甘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指明,彩陶是甘肃史前文化的鲜明特征。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自此步入了学术界的论坛,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当时虽然发现了马家窑遗址,但安特生囿于资料所限,并没有提出单独命名的问题。他认为马家窑、半山遗存应归入仰韶文化的范畴,据此,安特生将甘肃史前文化分为六期:即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1949年以前,学术界一般将马家窑、半山这类遗存称作甘肃仰韶文化。

神人纹彩陶壶

1945年45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洮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及发掘,在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填土中,发现甘肃仰韶的2片典型彩陶,据此认定:甘肃仰韶应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安特生关于两者之间的错误排序。1949年,夏鼐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中认为:马家窑文化便是安特生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但是它与河南的仰韶文化颇多不同,所以我以为不若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一名称,他首次提出,过去所称的甘肃仰韶文化,应单独命名为马家窑文化,这一观点,逐渐被考古学界认可并接受。自此,马家窑遗址发现以后,历经二十五年,被认定为马家窑文化的命名地。1961年,我国考古权威部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入马家窑文化。1988年1月13日,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分期与源流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又恰好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中,所以这里是探索和解决史前研究一些重大学术课题的关键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甘肃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包括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积累了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之上,历经近百年的探索,我们对马家窑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及六盘山,西至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茂县、汶川一带。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但马家窑文化的早中晚期分布范围略有不同。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河西走廊东部。中期分布范围已逐渐向北部、西部偏移。晚期的分布则更为向西,已达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目前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有人主张划分为四个阶段: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有的则认为应在马家窑与半山之间,增加一个边家林的过渡期。但多数人的看法是早中晚期,分别为马家窑期半山期马厂期,亦可称之为类型,但其主要文化因素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来源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认为这是甘肃中部独立起源的本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就目前来看,前一种观点尚缺乏大量考古材料的支撑,难以自圆其说。从两者的年代分析,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5000年;马家窑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4000年,两者年代紧密相连。仰韶彩陶的弧形三角纹、漩涡纹等因素,被马家窑彩陶继承发扬。至少可以说仰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源头之一。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齐家文化从东到西逐渐取代了马家窑文化,但这是两个各成系列的文化系统。比较清晰的是,河西走廊的马厂类型文化因素,被后来的四坝文化所继承。在甘肃的整个青铜文化时期,彩陶始终绵延不绝,马家窑文化对后世仍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马家窑文化的特征

马家窑文化的聚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靠近水源,台地宽阔平缓。因资料的限制,聚落的整体布局至今不甚明了。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屋,在东乡林家和永登蒋家坪遗址还发现了分间房屋。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三种,以长方形房屋较为多见。长方形、方形房屋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30平方米之间,屋内中部偏前有圆形火煻,门外常挖一小方形门道。房屋附近有存储粮食的窖穴。圆形房屋多为半地穴浅坑,进门有火煻,复原形状推测立面呈圆锥形。

旋纹尖底瓶

马家窑文化的墓地在住地附近,往往位于比遗址更高的山坡上。盛行公共墓地,大多为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以长方形居多。晚期发现有木棺等葬具。葬式因早晚及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为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等。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以陶器为主,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随葬品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并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甚至多达100余件,而有的却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距的增大,深刻表明社会的分化加剧。

马家窑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与采集为辅。1977年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了成捆带秆带穗的碳化稷及大麻籽等,许多遗址出土的大型瓮罐中,储藏有粟。由此看来,粟和稷应为马家窑先民主要的农作物,亦说明中国北方史前文化,粟作农业区包括了黄河上游地区。家养动物有猪、羊、鸡等,补充和扩大了食物来源。

马家窑文化尤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在仰韶文化的影响下,甘肃彩陶从马家窑文化开始,进入灿烂辉煌的鼎盛阶段,成就达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彩陶比例一般占陶器50%以上,有的遗址多达90%,除日常生活使用之外,还大量用作随葬品。器型繁多、陶质坚固、器表光亮,彩绘线条流畅细致、纹饰繁缛精细,风格绚丽而典雅,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波折纹彩陶瓶

早期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650年。马家窑彩陶多为橙黄陶,浓墨重彩,兼有少量白彩。大面积彩绘、通体彩绘及内壁彩绘较为盛行。纹饰以水波纹、漩涡纹最为多见,亦有网格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等,还出现了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蛙纹、蝌蚪纹、舞蹈纹等。以河流百川为描绘的主题,成为这一时期纹饰的突出特点。几乎每一件彩陶上都绘有浪花翻卷的纹饰,蕴含表达了人们对黄河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生生不息的黄河为世人瞩目的彩陶,注入了经久不衰、永恒的艺术魅力。

中期年代约为距今4650年4350年。半山彩陶胎体轻薄,器型浑圆饱满,图案富丽堂皇。不仅是甘肃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彩陶的最高水平。红彩与细密锯齿纹的大量使用,是半山彩陶的两大标志,也是将彩陶艺术推至巅峰阶段的重要元素。最为常见并极富特点的母题花纹为黑色锯齿纹带与红色条带相伴相依,勾画出四大漩涡或圆圈纹、葫芦网格纹、多层水波纹等图案,然后在主题图案中再填充辅助图案,形成多层次彩绘的装饰手法。其他纹饰还有菱形纹、网格纹、弧线纹及神人纹等。彩陶造型与图案浑然一体,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达到完美结合,无论平视还是俯视,美轮美奂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晚期年代约为距今4350年4000年。马厂彩陶又逐渐回归于单色黑彩,但却流行红色陶衣。器类较前复杂多样,纹饰图案多有创新。代表性纹饰有四大圆圈纹、神人纹、回形纹、折带纹、卐字形纹以及网格纹等。

马家窑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2018年10月16日,以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巅峰为主题的第二届马家窑文化国际论坛在临洮隆重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四川、河南、甘肃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家窑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位置、马家窑文化的特色研究、马家窑文化与以中原为中心的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洮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宽视角的交流研讨和解读分析,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局面。

2014年201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马家窑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齐家文化房址、灰坑、大灰沟等遗迹,出土陶、石、骨、玉上千件文物,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金属冶炼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性因素之一。早在1977年,东乡林家遗址发现了我国时代最早的一把青铜刀,属于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早期。1974年1975年,在永登蒋家坪遗址发掘中,不仅发现了马厂类型的陶窑及分间房址,而且也发现了一件青铜刀。2010年2017年,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了铜器、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上述发现表明,约在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先民就已与西方发生了频繁接触,率先从中亚引进了冶铜技术,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有些学者将马家窑彩陶与中亚彩陶作对比研究,发现有些纹饰图案非常相似,据此提出彩陶之路的说法,即在丝绸之路开通前,彩陶文化带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14年以来,外国学者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洮河两岸。这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人类学学者,对包括马家窑、齐家文化在内的洮河流域史前文化,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重新进行区域调查和考古发掘。2018年6月15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傅罗文,在北京的讲座上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技术而展开对制陶、制玉、农业、畜牧业的研究,指出东西方的技术交流,在距今4000年前后就已产生。

自1924年马家窑遗址被发现,至今已度过漫长的94载,我们探索古代人类历史的步伐从未停止。在中外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成果问世。

安徽地区古代窑址概况


繁昌窑

今安徽繁昌县柯家冲。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

特征:

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

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 A、平底内凹。B、圈足平切。C、圈足壁斜切。

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

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

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宣州窑(芜湖东门渡窑)

位于芜湖东门渡村小镇,西距县城湾沚镇 20公里。镇四周大都是圩田,仅西南方是属于敬亭山支脉的小丘陵,窑址就公布在这些小丘陵上,主要有小山、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和小竹园六处。烧瓷时间始于盛唐,盛于晚唐、五代,终于北宋。

特征:

1、器物有碗、钵、盏、灯、执壶、四系缸、双系小口瓶、缸、盆、各类俑、建筑饰件等。各窑所烧器物不尽相同,营盘山、康王山以烧注子、壶、罐为主;蛤蟆地则主要烧制碗、钵、碟等类器物;小竹园等专烧缸类器物。

2、因当地瓷土矿含铁量较高,同时又羼和大量赭红色粘土,所以产品胎质为灰黑、铁灰等色,露胎处呈铁红或褐色。釉色以青黄、酱黄、酱黑为基本色调,由于釉料中氧化亚铁含量不同,少数器物出现青灰、青绿、酱褐色。器物施釉前先上一层乳黄色石灰釉,似化妆土,然后施釉。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王山发现一批印有“宣州官窑”款的宋代瓷罐残件,制作粗糙,似为酒器。古代文献有宣州窑的记载。至于东门渡窑与宣州窑的关系,目前意见不一,主要以下观点:一、从广义上讲古宣州境内有两个窑系;一是泾县窑头岭、窑峰以及繁昌柯家冲、骆冲窑的青白瓷系;二是东门渡窑与琴溪窑的青瓷系。从狭义上讲,宣州窑应是专指东门渡窑。因为宣州窑是为完成特殊任务而设立的窑场,是官办,而其他几处窑是民窑,以烧日用瓷为主。二、东门渡窑为民窑,钤“宣州官窑”款的器物为官府监烧的专用器皿。三、东门渡窑是早期宣州窑发源地之一,琴溪窑是宣州窑工艺水平突飞猛进的鼎盛期;繁昌柯家冲窑是宣州窑的晚期窑场。四、宣州官窑为地方官窑。究竟如何定论,有待于窑址的试掘及更多考古材料的发现。

歙县竦口窑

位于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100米处。皖南唐、宋民间瓷窑。烧瓷年代始于唐,盛于五代到北宋。

产品以青釉盘、碗、盏为主。少数釉色为青黄色或灰色。该窑烧制的青釉器物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滋润,光洁度较好,釉层薄厚均匀。釉面有细碎开片,胎釉烧结程度较好。器内外满釉,仅足圈无釉。五代碗多大口、大足,腹部弧度小,有瓜棱及五瓣葵口的造型,釉色与浙江越窑、江西黄泥头窑接近,烧法也与江西所烧器物相同,都采用支钉垫烧。

绩溪霞涧窑

位于绩溪县城(华阳镇)西北约2公里霞涧村(又名花根村)南面的山坡及高地上。1984年发现,烧瓷时间为五代至北宋的民间瓷窑。

主要品种有青釉、酱黑釉、酱黄釉及绿釉器。其中以青釉为主,器形有各式碗、壶、盘等,釉质细腻、滋润,釉层薄厚均匀,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光洁,有片纹。酱釉器质地粗厚,釉面光洁度较差。绿釉器有罐、盆等。在窑址上还采集到一些酱褐釉拍鼓标本,具有唐代风格。

此外,还有寿州窑(淮南窑)、界首窑…

古代瓷器:中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


自从波普博士对大维德基金会那对至正十一年云龙纹象耳瓶的研究开始,元青花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建国后窖藏和墓葬等考古出土资料也成为元青花研究不断深入的催化剂,可以说,元青花研究的每一步深入和进展都与考古发现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资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窖藏、墓葬、遗址和窑址。

从总体看窖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光数量相对多而且也相对比较精美。窖藏是由于同一批文物由于特殊原因,被埋在一个像窖穴一样的地方,而这个出土文物的土坑就叫窖藏,出土的文物就叫窖藏文物。

窖藏具有一些特点:窖藏是在埋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性能良好的贮藏方法之一。窖大多建在土层以下,充分利用土壤的弱导热性和干燥土壤的绝缘作用以达到比较适宜的稳定的温湿度。由于窖可以自由进出,便于通风调湿,贮藏效果好,风险性相对较小。窖的种类很多,根据地势和贮藏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贮藏窖。一般有棚窖、井窖、窑窖等。窖藏自建国至今,元代出土有元青花的窖藏大致有16处,共出土元青花84件。

江苏丹徒:1962年9月,江苏省丹徒县大路公社发现一处窖藏瓷器。共出土瓷器26件,其中有元青花高足杯6件,5件绘梅月纹,1件绘松竹。

河北保定:1964年5月,保定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6件元青花,分别是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罐2件、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梅瓶2件、青花八棱玉壶春小瓶1件、青花八棱执壶1件。

江苏金坛:1966年4月,江苏金坛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一件青花云龙纹大罐,罐口盖一夹层大银碗,罐内藏各种银器50余件。

北京旧鼓楼大街:1970年,元大都考古队在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东发掘一处院落时,发现一处瓷器窖藏。出土青花10件,其中有1件凤头扁壶和缠枝石榴花盏托2件。

河北定兴:1972年4月,河北定兴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1件青花凤纹高足碗和1件青花梅月纹高足碗。

内蒙古林西:1972年10月,内蒙古林西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2件,其中青花7件,包括青花缠枝莲纹扁壶1件、青花鸳鸯纹盘2件、青花龙纹盘1件、青花菊纹高足杯1件、青花龙纹高足杯1件、青花凤纹高足杯1件。

新疆伊犁霍城:1976年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某团农场的农田中距地表30厘米之下发现一批瓷器,出土时多残破,大部分无法复原。瓷片中有龙泉、枢府、磁州窑、钧窑和景德镇的产品,其中有一件青花双凤纹高足碗。

内蒙古赤峰:197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青花龙纹高足杯5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保合少:1980年呼和浩特东郊保合少乡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瓷器40余件。其中有一件青花梅草纹高足杯

江西九江高安:1980年11月,九江发现一元代窖藏,共出土器物245件,其中瓷器239件,有19件元青花,计有高足杯10件,云龙纹盖罐1件,云龙纹荷叶盖罐2件,云龙纹带盖梅瓶3件,缠枝牡丹如意云肩纹梅瓶2件,蕉叶纹花觚1件。

安徽歙县:1982年3月,人民银行歙县分行在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处元代窖藏。窖藏出土54件瓷器,仅有1件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江苏句容:1985年5月,江苏句容县城东发现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出土青花云龙盖罐1件,青花云龙梅瓶2件。

江西萍乡窖藏:1985年9月,江西萍乡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瓷器29件,其中有青花瓷器10件,计有菊花纹双耳带座香炉1件、梅花纹带座香炉2件、奔兔纹匜1件、飞凤纹高足杯1件、花卉纹碗5件。

浙江杭州:1987年10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发现一座瓷器窖藏。共出土瓷器54件,其中青花1件,为笔架水盂。

四川三台:1992年1月18日,四川三台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有青花折枝菊纹象耳瓶2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双耳炉1件。

内蒙古集宁路:2003年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有三处窖藏出土了元青花。J19出土瓷器40件,其中有1件青花小盏。J24出土瓷器9件,其中有青花云龙纹高足杯2件,青花云凤纹高足杯3件,青花缠枝菊花纹高足杯1件。J39出土青花梨形壶1件。

另外,最近几十年我国十几个省市都先后出土的青花瓷器,有些是窖藏出土,有些是墓葬出土,还有些是元代遗址出土,至今发现铭文可考的元代青花瓷约有以下几件。

浙江省杭州市前至元丙子墓志墓葬出土三件元青花观音像。

江西省九江市延佑戊午至已未年铭地券墓葬,出土元青花塔式盖瓶。

江西丰城县墓葬出土一件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文的元青花红釉楼阁式瓷仓。

景德镇陶瓷馆藏有一件戊子年铭的元青花缠枝灵芝罐。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一件至正十一年墓出土的元青花双耳菊花纹三足连座炉。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一对至正十一年铭元龙纹象耳瓶。

从世界范围看,对元代瓷器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考古研究和证明,缺少对标准器的选择和判断,还有就是文献记载的缺失,元青花在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一点已是无法改变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考古资料的充实。现在的由于元青花市场价位在非理智的高度,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追逐和钟情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正中一些投机造假者的下怀,所以现在市场上满城尽是元青花。所以对元青花的判断要慎之又慎,要多参考出土瓷器,多对流传有序的文物进行研究对比。值得提出的是千万不要把判断依据放在所谓的科技鉴定证明上,如热释光、X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最多是做一个参考。现在社会上迷信科技鉴定的很多,不惜重金到伦敦,香港去测验,结果是只要是去的都是元青花,目前科技鉴定还有很多缺陷,一些参考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拿存在问题的数据去证明,结果可想而知。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

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

第3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第4处,安徽省蚌埠市明洪武28年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第5处,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12年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梅瓶,2006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座合葬墓,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栋夫妇。朱栋生于明洪武24年,卒于明永乐12年。

朱栋墓出土青花龙纹梅瓶

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发色较云龙纹梅瓶稍微显得淡雅一些。

朱栋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

第6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砂石厂明永乐14年王氏墓出土的元青花凤穿花纹梅瓶,1990年9月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王氏是明孝陵卫指挥使萧氏的妻子,这是一座分室合葬墓,萧氏墓已经被盗,墓中有精美的青花残片出土。

第7处,南京市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一件青花莲池鸳鸯纹碗,1960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碗高13.4、口径30、底径9.3厘米

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第8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应塘村明正统4年沐晟墓出土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沐晟墓出土青花牡丹纹梅瓶

第9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季桥乡颜刘村凤凰墩明成化6年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1980年出土,

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

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代表——马家窑


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约十公里的洮河西岸,有个普通的村庄叫马家窑村。1924年7月,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此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文化遗存,其中以绚丽的彩陶为显著特征。从此,以该地命名的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闻名遐迩,迅速走进世界各地博物馆及历史、考古学领域。

网纹鸟纹彩陶罐

马家窑遗址的发现和命名

是什么机遇让一个外国人发现了马家窑?瑞典人安特生本来是个地质学家,1914年,受北洋政府之邀请,担任农商部的矿政顾问,协助寻找矿藏。后因时局混乱,在当时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改为寻找古生物化石和古文化遗存。1921年,他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了我国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我国第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勾曲圆圈网线纹彩陶盆

安特生当时认为:仰韶文化与中亚地区安诺和特里波列文化的彩陶有较多相似之处,可能存在自西向东的传播。因此,为了寻觅彩陶文化的源头,他不辞艰辛,在兵荒马乱的1923年,逆黄河而上来到甘青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在这里,他先后发现并发掘了临洮辛店、马家窑、寺洼山,广河齐家坪、半山,民和马厂、民勤沙井等著名古文化遗址,并惊喜地发现,这片黄土地埋藏了大量的彩陶。他在随后发表的《甘肃考古记》一书中总结说:“甘肃考古,为期二年。足迹所涉,几及甘省大半。所得结果,颇出意料所及”,对所获得的甘肃彩陶赞美有加,称之为“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由于上述发现,甘肃成为当时考古学文化发现最多的省区,同时以确凿的事实从考古学上证实了甘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指明,彩陶是甘肃史前文化的鲜明特征。马家窑文化和甘肃彩陶自此步入了学术界的论坛,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当时虽然发现了马家窑遗址,但安特生囿于资料所限,并没有提出单独命名的问题。他认为马家窑、半山遗存应归入仰韶文化的范畴,据此,安特生将甘肃史前文化分为六期:即齐家期、仰韶期(半山、马家窑)、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1949年以前,学术界一般将马家窑、半山这类遗存称作甘肃仰韶文化。

神人纹彩陶壶

1945年4—5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洮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及发掘,在宁定(现广和)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填土中,发现甘肃仰韶的2片典型彩陶,据此认定:甘肃仰韶应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安特生关于两者之间的错误排序。1949年,夏鼐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中认为:“马家窑文化便是安特生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但是它与河南的仰韶文化颇多不同,所以我以为不若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一名称”,他首次提出,过去所称的“甘肃仰韶文化”,应单独命名为马家窑文化,这一观点,逐渐被考古学界认可并接受。自此,马家窑遗址发现以后,历经二十五年,被认定为马家窑文化的命名地。1961年,我国考古权威部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入马家窑文化。1988年1月13日,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分期与源流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又恰好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中,所以这里是探索和解决史前研究一些重大学术课题的关键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甘肃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包括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积累了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之上,历经近百年的探索,我们对马家窑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及六盘山,西至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茂县、汶川一带。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但马家窑文化的早中晚期分布范围略有不同。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河西走廊东部。中期分布范围已逐渐向北部、西部偏移。晚期的分布则更为向西,已达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分期,目前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有人主张划分为四个阶段: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有的则认为应在马家窑与半山之间,增加一个边家林的过渡期。但多数人的看法是早中晚期,分别为马家窑期——半山期——马厂期,亦可称之为“类型”,但其主要文化因素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来源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认为这是甘肃中部独立起源的本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家窑文化是继承仰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就目前来看,前一种观点尚缺乏大量考古材料的支撑,难以自圆其说。从两者的年代分析,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5000年;马家窑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4000年,两者年代紧密相连。仰韶彩陶的弧形三角纹、漩涡纹等因素,被马家窑彩陶继承发扬。至少可以说仰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源头之一。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齐家文化从东到西逐渐取代了马家窑文化,但这是两个各成系列的文化系统。比较清晰的是,河西走廊的马厂类型文化因素,被后来的四坝文化所继承。在甘肃的整个青铜文化时期,彩陶始终绵延不绝,马家窑文化对后世仍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马家窑文化的特征

马家窑文化的聚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靠近水源,台地宽阔平缓。因资料的限制,聚落的整体布局至今不甚明了。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屋,在东乡林家和永登蒋家坪遗址还发现了分间房屋。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三种,以长方形房屋较为多见。长方形、方形房屋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30平方米之间,屋内中部偏前有圆形火煻,门外常挖一小方形门道。房屋附近有存储粮食的窖穴。圆形房屋多为半地穴浅坑,进门有火煻,复原形状推测立面呈圆锥形。

旋纹尖底瓶

马家窑文化的墓地在住地附近,往往位于比遗址更高的山坡上。盛行公共墓地,大多为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以长方形居多。晚期发现有木棺等葬具。葬式因早晚及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为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等。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以陶器为主,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随葬品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并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甚至多达100余件,而有的却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距的增大,深刻表明社会的分化加剧。

马家窑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与采集为辅。1977年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了成捆带秆带穗的碳化稷及大麻籽等,许多遗址出土的大型瓮罐中,储藏有粟。由此看来,粟和稷应为马家窑先民主要的农作物,亦说明中国北方史前文化,粟作农业区包括了黄河上游地区。家养动物有猪、羊、鸡等,补充和扩大了食物来源。

马家窑文化尤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在仰韶文化的影响下,甘肃彩陶从马家窑文化开始,进入灿烂辉煌的鼎盛阶段,成就达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彩陶比例一般占陶器50%以上,有的遗址多达90%,除日常生活使用之外,还大量用作随葬品。器型繁多、陶质坚固、器表光亮,彩绘线条流畅细致、纹饰繁缛精细,风格绚丽而典雅,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波折纹彩陶瓶

早期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650年。马家窑彩陶多为橙黄陶,浓墨重彩,兼有少量白彩。大面积彩绘、通体彩绘及内壁彩绘较为盛行。纹饰以水波纹、漩涡纹最为多见,亦有网格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等,还出现了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蛙纹、蝌蚪纹、舞蹈纹等。以河流百川为描绘的主题,成为这一时期纹饰的突出特点。几乎每一件彩陶上都绘有浪花翻卷的纹饰,蕴含表达了人们对黄河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生生不息的黄河为世人瞩目的彩陶,注入了经久不衰、永恒的艺术魅力。

中期年代约为距今4650年—4350年。半山彩陶胎体轻薄,器型浑圆饱满,图案富丽堂皇。不仅是甘肃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彩陶的最高水平。红彩与细密锯齿纹的大量使用,是半山彩陶的两大标志,也是将彩陶艺术推至巅峰阶段的重要元素。最为常见并极富特点的母题花纹为黑色锯齿纹带与红色条带相伴相依,勾画出四大漩涡或圆圈纹、葫芦网格纹、多层水波纹等图案,然后在主题图案中再填充辅助图案,形成多层次彩绘的装饰手法。其他纹饰还有菱形纹、网格纹、弧线纹及神人纹等。彩陶造型与图案浑然一体,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达到完美结合,无论平视还是俯视,美轮美奂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晚期年代约为距今4350年—4000年。马厂彩陶又逐渐回归于单色黑彩,但却流行红色陶衣。器类较前复杂多样,纹饰图案多有创新。代表性纹饰有四大圆圈纹、神人纹、回形纹、折带纹、“卐”字形纹以及网格纹等。

马家窑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2018年10月16日,以“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巅峰”为主题的第二届马家窑文化国际论坛在临洮隆重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四川、河南、甘肃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家窑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位置、马家窑文化的特色研究、马家窑文化与以中原为中心的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洮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宽视角的交流研讨和解读分析,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局面。

2014年—201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马家窑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齐家文化房址、灰坑、大灰沟等遗迹,出土陶、石、骨、玉上千件文物,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为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金属冶炼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性因素之一。早在1977年,东乡林家遗址发现了我国时代最早的一把青铜刀,属于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早期。1974年—1975年,在永登蒋家坪遗址发掘中,不仅发现了马厂类型的陶窑及分间房址,而且也发现了一件青铜刀。2010年—2017年,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了铜器、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上述发现表明,约在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先民就已与西方发生了频繁接触,率先从中亚引进了冶铜技术,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有些学者将马家窑彩陶与中亚彩陶作对比研究,发现有些纹饰图案非常相似,据此提出“彩陶之路”的说法,即在“丝绸之路”开通前,彩陶文化带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14年以来,外国学者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洮河两岸。这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人类学学者,对包括马家窑、齐家文化在内的洮河流域史前文化,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重新进行区域调查和考古发掘。2018年6月15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傅罗文,在北京的讲座上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技术”而展开对制陶、制玉、农业、畜牧业的研究,指出东西方的技术交流,在距今4000年前后就已产生。

自1924年马家窑遗址被发现,至今已度过漫长的94载,我们探索古代人类历史的步伐从未停止。在中外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成果问世。(图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