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探秘唐宋玉堂古羌瓷窑群遗址(组图)

陶瓷文化:探秘唐宋玉堂古羌瓷窑群遗址(组图)

陶瓷文化 唐宋瓷器鉴别方法 古代玉堂氏瓷器

2021-07-09

陶瓷文化。

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闻名天下,但该市玉堂镇赵公山下的凤歧村古羌瓷窑群遗址文化,却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其实,早在千年前,古蜀国的先民们就已在这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陶瓷文化,制作出美轮美奂的陶瓷珍品,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这段历史亦愈来愈清晰。

玉堂古羌瓷窑群遗址属唐宋时期,遍布在都江堰玉堂镇凤歧村和中兴镇横山村一带。窑址的18座窑包有“上九堆、下九堆”之称,占地约2.5平方公里,窑高10余米,窑底直径上百米,犹如一座小山丘。窑堆及周围的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窑炉灰、窑具、瓷片及陶瓷器皿。成都市和都江堰市文物部门于1977年和1983年曾两次试掘罗家、何家和马家三座窑包,清理出陶瓷器皿上千件,有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及玩具等。仅青花瓷系列就有碗、盆、盘、碟、杯、壶、瓶、盒、盏、钵、灯、炉及纺轮、圆球、管饰、双耳罐、四分罐、提梁壶、座虎枕等22个种类,器皿上刻有反映北宋时代特色的“咸通”、“广明”、“淳熙”等字样。此外还出土了属于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北宋时期的“皇宋通宝”等钱币。

窑炉结构和器皿着色也很有创新和独到之处。炉内采用垫柱支撑、垫板承托、支钉间隔的双重敞烧法。窑形为斜坡式龙窑,由火堂、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窑场以散烧为主,装饰方法多为印花、划花和釉下彩。胎质以褐灰色为主,白土施表,釉为石灰釉。着色剂以铁青色调为主,依含铁量多少、火候不同而呈现出青、黄、黑、绿褐、本黄、茶黄等各式颜色。这种色调装饰和釉彩工艺,正好反映了唐宋时期陶瓷发展的特征,产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该窑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护之好,为国内外其他古瓷窑址少见。它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填补了四川及其西部无唐人陶瓷窑文物的空白,在中国“五大名窑”和“六大窑系”中应占有一席之地。它对研究唐宋时期的陶瓷发展,特别是在青瓷向其他颜色瓷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上,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例证,丰富了蜀西盆地陶瓷文化的内涵,证明了成都平原曾是西南地区陶瓷业的中心。同时,窑址对研究四川陶瓷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及川外地区当时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发展情况和汉、羌、藏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迁徙与演变等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史料。taOCi52.Com

都江堰沿山一带有汉代崇义的“环山窑址”、南朝至唐代天马山的“六马槽窑址”、唐代大乐乡蒲村的“高碑堡窑址”、宋代金凤乡的“瓦岗坝窑址”,这些充分说明都江堰市以赵公山下的凤歧、横山羌瓷窑址为中心的古窑群,构筑了我国西部的“陶瓷之都”,成为成都陶瓷业发展的中心,反映了当时该地区陶瓷业的兴旺发达。玉堂古羌陶瓷窑址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块珍宝。经成都市文化局推荐,1985年8月,原灌县人民政府竖立了“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玉堂窑址”的保护志碑。2002年该窑址又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地区的羌族先民以“水文化”和“火文化”著称,其中“火文化”就是以烧石灰、制陶瓷最为突出。其陶瓷经夏代原始青瓷石灰釉阶段(夏代都江堰羌市人最先发明和使用石灰,本地盛产釉料石英砂),至晋代青瓷工艺相当成熟,蜀中青瓷已名冠全国,宋代已发展有三彩光釉,并有如玉堂、中兴的大型窑群出现,供应全川及出口外销。

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图)


清凉寺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河旁台地上。地处伏牛山东麓、四面环山、窑址所处地势平坦,有小河环绕西、南,制瓷原料丰富,煤炭、高岭土、玛瑙石等制瓷原料就地可取,是个原料丰富的制瓷场地,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87年,经省文物研究所试掘,发现了作坊、窑炉、排水沟、灰坑、水井、澄泥池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汝官窑的典型器物及大量瓷片,因此,省文物局于同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保护意见》的文件,指示对该遗址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此后,又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大量的遗迹及出土文物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北宋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汝官窑遗址。汝窑系我国五大名窑之一,它作工精细,胎坚质密,釉层深厚,清澈蕴润,其精湛的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传世器极少,故其价值连城,国际市场上拍出天价。汝官窑的发现不仅为汝瓷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且为考古界寻找了半个世纪的汝官窑遗址之谜的悬案得以了结。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二十世纪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共分四个区域(用罗马数字表示)。清凉寺村南台地为Ⅰ区,韩庄村为Ⅱ区,小石桥西为Ⅲ区,清凉寺村为Ⅳ区。天青釉中心烧造区位于Ⅳ区西北部。1987年至2001年经过7次试掘和发掘,该遗址文化内函十分丰富。地表窑具、瓷片俯拾皆是,民窑区地层堆积一般在2—3米左右,最厚处达6米以上。官窑区地层堆积0.25米至1.2米,最厚处近2米。发掘出的遗迹和遗物:民窑区主要遗迹有窑炉、窖藏、作坊、灰坑、排水沟、水井等遗迹。主要遗物有碗、盘、碟、盏托、盂、器盖、三彩枕、炉、匣钵、支钉架、垫圈、印模等,同时出土的还有御用汝瓷鹅颈瓶、折肩瓶、细颈小口瓶、洗等。其产品类型有白釉、豆青釉和淡灰釉,黑釉和酱釉,钧瓷、三彩等。官窑区主要遗迹有作坊、过滤池、澄泥池、窑炉、灰坑、水井、排水沟等。主要遗物有瓷器、模具、窑具三大类,还有少量钱币。出土的瓷器据不完全统计,天青釉汝瓷占99%。器种有碗、盘、碟、盏、盏托、器盖、钵、洗、盆、套盒、瓶、炉、壶等。釉色以天青、淡天青、月白为主,青绿、淡青绿釉也占一定比例。出土的模具多为轮制,有花纹的刻制,花纹复杂的对合而成。分两型。A型,皆轮制,B型,莲花炉外模。出土的窑具有匣钵、支烧器座、试烧插饼、垫饼、垫圈等。出土的钱币主要有“元丰通宝”和“元符通宝”两种。文化层一般在2-3米左右,最厚处达6米,可划分为七层。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器物类型、胎质、釉色和装饰技法的发展变化,可划分为五期:第一期:以六、七层为代表。出土瓷片中白釉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豆青釉和淡灰釉,少量的黑釉和酱釉。代表器物有:豆青釉侈口印花小碗、豆青釉敞口小碗、豆青釉唇口盏、淡灰釉白口边碗、白釉外撒坦腹碗、白釉大口瓜棱罐、白釉直腹瓜棱注子、白釉敞口浅腹碟、黑釉颈白釉腹小瓶和酱釉双耳鼓腹罐。本期年代为北宋早期,即宋太祖至宋真宗时期。第二期:以五层为代表。白釉为大宗、青釉数量明显增多,黑釉较少,淡灰釉趋于衰落。代表器物有:豆绿釉牡丹纹印花碗、豆绿釉刻莲纹小碗、豆青釉团菊纹印花小碗、豆青釉花式口杯、豆青釉圆捉手器盖、白釉珍珠纹地划牡丹纹枕、白釉直口双耳瓜棱罐、白釉斜平沿喇叭座灯、白釉敞口斜腹碗。本期年代为北宋中期,即仁宗、英宗、神宗时期。第三期:以三、四层为代表。青釉数量猛增,几乎与白釉相等,其次为三彩釉,黑釉较少,淡灰釉消失。代表器物有:豆绿釉内印花外刻花碗、豆绿釉印花龙纹盘、豆绿釉六分凸线纹碗、豆绿釉刻牡丹花盘、豆绿釉象鼻钮刻花器盖、豆绿釉交枝牡丹小盘、白釉葵口深腹盘、白釉敞口曲腹碗、白釉双耳瓜棱罐、白釉喇叭口度长腹注子、三彩贴塑莲瓣纹深炉、三彩划荷花叶形枕、黑釉竹叶纹酱花炉、天青釉敞口圈足洗、天青釉筒形器、越窑划花小碗等。本期年代为北宋晚期,即哲宗、徽宗、钦宗时期。天青釉主要见于本期,这进一步证明了汝州烧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和徽宗时期的二十年左右。第四期:以二层的部分器物为代表。主要器形:青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碗、青釉印花交枝牡丹纹盘、白釉敞口浅腹碗、白釉浅腹碗、白釉浅腹圈足盘、酱釉唇口盏、酱釉白内腹碗、黑釉双耳凸线纹罐等。本期为金入主中原到金来亡这段时期。第五期:以开口于二层下的一水井中出土器物为代表。以青釉、白釉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钧釉,这期代表器物有青褐釉双耳鼓腹罐、青褐釉敞口深腹碗、青褐釉浅腹盘、天蓝釉红斑直口小碗、素胎深腹盘、白釉草书“青”字碗和白地黑花盘等。这期年代为元代。由此可见清凉寺汝瓷窑址创烧于宋初,北宋晚期发展至鼎盛时期,金、元继续烧造,停烧于元代末年。

陶瓷文化鉴赏-磁村古瓷窑址


位于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

(1)南北窑洼区,在村东约0.5公里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在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采集了大量标本,按器型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黑釉为主,次为青釉、酱釉、茶叶末釉,釉色较纯正,器物主要有碗、盆、瓶等。中期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并施护胎釉,白度不高。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很少白胎。以白釉加绿点彩的装饰居多,大都施在碗的内壁近沿处。出土器物以碗最多,次为钵、罐、瓶等;晚期以白釉为主,黑釉少见。出现了划花、剔花等装饰手法,出土的器物有碗、罐、碟、瓶等。从器物造型、釉色、及制造工艺看,南北窑洼区当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时期的窑址。

(2)苹果园区,位于磁村南部,窑址现存面积2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许多瓷片,以黑釉居多,青釉、酱釉次之,釉色不纯正。胎骨厚重,色为缸红、白、灰色等。器类主要有碗、盘、罐等。其年代约为唐代。

(3)华严寺区,在磁村南部,面积1.6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烧煤窑2座,料池1个,作坊遗址1处,并采集了大量瓷片标本。釉色以白釉最多,次为黑色、酱色、黄色。白釉的白度很高,釉面光洁。胎亦白色、质薄而匀。制作规整,装饰精巧多样,有划花、剔花、篾纹、白地黑花、加彩、绞胎等。器物有碗、罐、盆、杯、盘,以碗居多。该窑址年代为金代。

1984年,磁村古瓷窑址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瓷器的釉色(组图)


瓷器的釉彩开始比较单一,随着瓷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由开始的一种釉彩的素瓷发展到多种釉彩的彩瓷。详细区分名称很多,彩色分有釉下彩和釉上彩,现把主要釉彩介绍如下

1、一道釉——就是一种颜色

红:有祭红、虹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束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娃娃脸等。

青:有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

绿:有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黄:有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腊黄等。

蓝:有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等。

白:有牙白、月白、甜白、青白、鱼肚白等。

黑:有黑彩、墨彩、鸟金等。

紫: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

炉钩釉: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二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组成的。

茶叶沫釉:象茶叶颜色。

古瓷开片机理及艺术效果(组图)


我们从高空俯瞰祖国的锦绣山河,高山峡谷,沟壑纵横,阡陌交通,层层梯田,湖泊平滑如镜,江河九曲蜿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读者若将这类古瓷上的纹片与之产生联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发怀古之幽思,叹妙瓷之精湛。古瓷是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是藏家不要单纯追求其经济价值,应更多去发掘其无穷无尽的文化内涵。

古瓷开片的种类

虽然古陶瓷多数的窑口和相当部分的品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开片现象,多数是被看作烧造缺陷对待的。但也有一些品系却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效果,有些甚至可以作为鉴定古瓷真伪的特定要点。

“冰裂纹”开片:这是形容在冰晶玉洁的釉面上形成了象冰雪一样清彻的裂纹。这种裂纹十分致密,没有缝隙,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这是一件宋龙泉窑三足炉(图11),冰裂纹清晰可见。这件清康熙年间烧制的观音尊(图12),器形典雅,犹如亭亭玉立的南海观音。从上至下鲜艳如初凝的牛血般的釉色,显得雍容华贵。清代诗人许斋有在《郎窑行·戏呈紫衡中承》诗中写道:“迩来杰出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晴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郎窑红是冰裂纹的典型代表。这种开片以纵向为主,横向较少,与血丝般的牛毛纹内外呼应,奇异非凡。

“文武”开片:这是形容陶瓷器物上下左右,通体开片。其中呈大型的不规则开片,比喻为“文片”,当中又套有较小型的开片,比喻为“武片”。这是一件宋哥窑胆式瓶(图13)。自古以来就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比喻,以此来形容这类开片的形式颇为恰当。这种开片以宋官窑、哥窑特征最为显著(图14),也是这类瓷器除紫口铁足之外最大的特征,后世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仿哥窑制品多仿之(图15、16、17)。

“鱼鳞”状开片: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开片现象,主要集中在北宋汝窑、宋官窑和少数南宋龙泉窑制品上,其他品种未曾见过。形态是在肥厚釉层的层与层之间产生的层间开片现象。这是故宫藏北宋汝窑三足奁(图18)和北宋汝窑敞口洗(图19)。读者可以从图片上清晰地看出这种层间层层叠叠、晶莹闪亮、犹如鱼鳞状一般的开片。原因是这类瓷器釉层很厚,有些甚至超过了胎体厚度(图20)。如此厚的釉层是多次上釉形成的,每次上釉都要等干燥后再施,故各层釉之间薄厚不均,瓷器烧成后,层间应力不同,在层间产生断裂。目前河南汝窑研究所已掌握了这类工艺,不过仿品开片过于密集,显得刻意做作,不如真品那般酣畅自然。

“金丝铁线”型开片:《简明陶瓷辞典》解释为“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图21)。这种释义仅将开片的特征表述出来。这种开片属于人工二次开片,这在古陶瓷品系中是绝无仅有的。古代工匠利用哥窑出窑前骤然冷却的方法,釉面内应力急剧释放产生大的开片。然后将瓷器浸泡入含铁的溶液中,裂纹将铁物质吸附进裂纹内形成“铁线”效应。再将这种一次开片的瓷器放入窑炉内烘烤,不等釉面熔化,再进行第二次骤冷,使釉面再次在大开片中产生小开片,再将烧成的瓷器放入陈腐的茶叶水中,裂纹再将茶碱之类的色素吸附进缝隙中,就形成了大片套小片,铁线裹金丝的艺术效果。这种哥窑特有的工艺是自宋以来古代工匠人为掌控开片的典型例证,并被元、明、清继承与延续至今。当代仿品中也使用了这种工艺,但远未达到真品的古拙之气。

22

“百圾碎”开片:这也是哥窑开片的一种(图22),只不过是纹片更细碎而已,是出窑前降温过快,致使釉面四分五裂,裂纹密如攒珠。晚明天启年间的“煨瓷”(图23)釉面上被称作“鱼子纹”的开片也是这种效应,不过是名称叫法不同。《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器小开大片,器大而小片皆足贵也。晚近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这是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的标准。

“苍蝇翅”开片:这是唐三彩特有的现象(图24)。唐三彩是唐代盛行厚葬之风的产物,并吸收西域风情,塑造出了器型丰富、绚丽多姿的器物,充分昭示了盛唐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唐三彩属于陶质胎体,胎釉结合度不好,在千百年地下埋藏中,受到水气的侵蚀,器物裂析成苍蝇翅膀大小的细碎透明开片,四周微微翘起,如同干涸的池塘泥土四周翘起一般,属于历史性自然开片范畴,至今造假者无法仿制。这也是鉴别唐三彩真假的要领之一。

“芝麻纹”开片:这类开片形态与唐三彩釉面开片类似,细如芝麻颗粒,但因附着在瓷化胎质上,附着力相对强,釉层无翘起现象。唐长沙窑制品最具代表性(图25)。

不知藏家是否注意到一种有趣的规律性现象,不论是何种瓷器,不论是哪个朝代的瓷器,也不论是圆器或琢器,只要是用辘轳一次性拉坯成型的器物,其开片主要纹路的延伸方向均是从器物的底部自下而上,从左向右延伸倾斜。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拉坯时操作辘轳的旋转方向是自右向左转,也就是顺时针方向,这种旋转的胎体内部并不十分均匀,产生了一种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的密度差,内应力的方向差异正是这个方向。故施釉烧成后,其釉层开片方向正好与拉坯方向相一致。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胎釉之间开片方向是与其内应力的拉伸方向保持相同,顺着拉坯方向从下到上、从左向右延伸(图26、27、28),当然这种规律不包括那些异型器物,用贴塑方法,或捏塑等其他方式成型的,就没有这种现象(图29、30)。

“开片”产生的艺术效果

开片是陶瓷烧造过程中或是历史原因而产生的釉层断裂现象。一般认为是一种缺陷,对玲珑剔透、完整无损的各类瓷器的美观产生了影响,在或洁白如玉,或青翠欲滴,或碧蓝如洗,或鲜艳如血,或娇黄妩媚,或姹紫嫣红的釉面上产生的裂纹影响到瓷器整体美观。但是我们睿智的祖先正是利用这种缺陷,化腐朽为神奇,人为地制造出开片效应,产生了变幻莫测、鬼斧神工的艺术效果。

31

这件北宋年间官窑大口瓶(图31),在温润如玉、凝若堆脂的天青色釉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连或断的纹路,使人产生遐想。古陶瓷是静物,尤其是陈设器物,陈设在室内,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那条条纹路、块块纹片纵横交错,忽断忽连,目光沿着纹线追寻而产生浮想联翩,产生了跃动迷离之感。赋予了静置器物之生机,赋予了古陶瓷千年不朽、长青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这就是开片艺术的魅力所在。

我们从高空俯瞰祖国的锦绣山河,高山峡谷,沟壑纵横,阡陌交通,层层梯田,湖泊平滑如镜,江河九曲蜿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读者若将这类古瓷上的纹片与之产生联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发怀古之幽思,叹妙瓷之精湛。古瓷是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是藏家不要单纯追求其经济价值,应更多去发掘其无穷无尽的文化内涵。

这件南宋哥窑花口洗上的金丝铁线(图32),何其典型,何其明显。藏家欣赏它时一定会琢磨如何产生的这种艺术效果,古人是如何在坚硬的瓷面上穿针走线,勾勒出变幻莫测的各式纹片。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雍正仿哥窑弥勒佛鎏金像(图33)。可以看出古代工匠如何娴熟地掌握了开片艺术,将慈眉善目、笑口常开、憨态可掬的佛祖,塑造得惟妙惟肖,充分表达了弥勒佛“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雍容大度,普渡众生的宽宏海量。佛像的僧衣袈裟恰到好处地开片成佛家长老身披的“百衲衣”。而佛陀的面部及裸露部分却未见任何开片。这就是开片艺术出神入化之处。

古瓷“开片”艺术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加以认识研究和对待,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不应局限在对各类古瓷经济价值的分析与追求,更不必对目前拍卖市场屡创新高的炒作之风而产生虚幻的期盼与渴望。追风逐浪对大众收藏目的与宗旨并非是理性的选项,藏家莫将自己的藏品看作钱柜或银行。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地把握舆论导向,对收藏爱好者加以引导,力戒以功利躁动的心态对待收藏。笔者深信,收藏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对于藏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研究与鉴赏,这是藏品价值理性的回归。

陶瓷文化鉴赏-历代的瓷窑


定窑

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磁州窑

在磁州境内(今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一带),故名。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当时深受北方地区人们喜爱,曾对南北方不少瓷窑产生很大影响。

邢窑

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故名。建于唐代,盛产白瓷,与同代著名越窑所产青瓷齐名,陆羽《茶经》有“邢瓷类银类雪”记载,因质白如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烧制贡瓷。

《旧唐书·地理志》也有“邢州……天宝元年列名,土贡丝布磁器”记载。邢窑白瓷曾畅销各地和深受人们欢迎,李肇《唐国史补》载:“凡质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草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建国后,陕西西安地区唐墓出土有邢州白瓷;唐大明宫遗址也有不少胎釉洁白的邢窑白瓷出土。

龙泉务窑

在今北京门头沟龙泉务村,故名。建于辽代,所烧器皿、盘、瓶、壶和盂,碗盘所占比重最大;而以白瓷为主,青釉、黑釉次之。白瓷有粗细之分,有浮雕菊瓣纹碗,有葵瓣口盘、折腰盘,与邻近的河北、山西白瓷有类似风格。支烧方法与各地不同,盘碗里心或足部多数有四个支烧痕,此法仅见于山西浑源窑。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青瓷窑”,成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

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志》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白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陶瓷文化:郑建明:浙江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的特点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浙江又是瓷器的故乡,是古代越人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的出现深刻改变了古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模式,不仅是最普遍的日常用品,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撑浙江作为世界瓷器起源地的重要证据,是大量古代瓷窑址资料,尤其是大量先秦原始瓷窑址及汉六朝时期的成熟青瓷窑址,数量庞大,时代上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发展序列完整、制瓷技术高超,是探索世界瓷器起源、证明中国是瓷器的起源地的最重要与最直接材料。

先秦时期浙江原始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以德清县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东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发源于临安境内的天目山南麓,流经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一带,南北贯穿德清、湖州市中部,在湖州市区与西苕溪汇合后注入太湖。河流流经的区域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与东部水乡沼国的过渡地带,低山起伏,河湖纵横,既有山上制瓷的瓷土、燃料之利,也有舟辑运输之便,制瓷条件相当优越(图1)。

先秦时期窑址主要分布于东苕溪中游两岸(图2),可以划分成两个大的窑址群:一个是以德清龙山为中心的原始瓷窑址群,规模大、数量多,从夏商时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主体窑址群;一个是以湖州青山为中心的青山窑址群,数量相对较少,时代主要集中在商代。

整个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从夏代开始出现窑址,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诸时期,连绵不绝,是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商周时期窑区(图3)。

第二是窑址密集、生产规模大。从目前已掌握的材料来看,这一时期的窑址已发现近150处,占了全国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总数的90%以上(图4)。许多窑址,分布面积大、堆积层厚,产品产量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图5)。

第三是产品种类丰富。除生产日用的碗、盘、碟类器物外,还大量烧造象征身份与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仿青铜礼器和乐器,包括鼎、卣、簋、豆、壶、壘、罐、瓿、盘、盆、鉴、三足盘、镂孔瓶、提梁壶、提梁盉、匜、钵、镇和甬钟、句鑃、錞于、鼓座等。而这些大型礼乐器的生产,目前仅见于这一窑区(图6-图8)。

第四是产品质量高。本窑区的许多产品,特别是战国时期的产品体型硕大、制作规整、胎质坚致细腻、釉色青翠、施釉均匀、玻璃质感强,几乎可以与东汉以来的青瓷相媲美。

第五是龙窑的起源与发展。龙窑的出现与瓷器的烧造密切相关,东苕溪流域是目前最早的龙窑发现区域(图9)。窑具形态各异,装烧工艺成熟。春秋时期出现作为间隔具的托珠,形体小、制作精细,可有效地保护釉面。战国时期则涌现各种支烧具:有直筒形、喇叭形、托盘形和浅盘形等多种形式(图10、图11)。使大量高质量青瓷的烧成成为可能。

第六是独立窑区的出现。自夏代开始,本地区即形成独立的窑区而不再依托于遗址中,并且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制瓷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门类存在。

因此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汉代成熟青瓷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作者:郑建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