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中国古代瓷器民窑 > 导航 >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二)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二)

中国古代瓷器民窑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鉴赏

2021-07-12

中国古代瓷器民窑。

明代青花,按时代早晚来看,装饰题材上由少到多,由简入繁。早期多云气,植物纹有牡丹、莲荷、菊、灵芝、松竹梅等,动物纹有鱼纹、水禽,碗心多以福寿字装饰,写法以草渐转正隶。小件器物上未见成群人物出现。明中期以后,题材逐渐广泛,动植物品种增加,植物纹主要有榴、瓜、萱草、秋葵、菊、莲荷、山茶、葡萄、芦苇、松竹梅、柳、蕉等,动物纹有鱼、雁、雀、龙、凤、犀牛、鹿、狮、马、鹤等。人物纹饰大量增加,婴戏图很有特色,多人物场景多见,且有山水,庭院作衬景,中期成化以后,款识的运用开始常见。明代晚期,装饰题材更为丰富,广泛。植物纹饰有牡丹、芍药、柳、蕉、松竹梅、桂、芝、兰、菊、鸡冠花、山茶、石竹、石榴、佛手、莲荷、桃、豆荚、葡萄、枯林幽篁等,人物纹饰中带有仙幻色彩,祈福降愿,或带有明确身份的人物大量出现,民间故事也大行其道,如青云直上、蟾宫折桂、高官厚禄、一路莲科、广寒秋月、魁星点斗、寒山拾得、达摩渡江、东方塑偷桃、吹箫引凤、二十四孝、八蛮进宝、八仙人物、群仙祝寿等。另外,高士图和婴戏图也是明晚期青花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动物纹饰除延续早中期的主要品种如狮、马、鹿外,小型动物大量出现,有鹰、鸬鹚、青蛙、螺蚌、猿、虾、蟹、松鼠、翠鸟、飞虫、蜻蜓、鸡、蟋蟀、蝴蝶等。明代民窑产品的青花色泽除早期洪武一朝多较灰涩外,永宣后一般均较为稳定、深沉,其中精者明亮青蓝、微泛紫光。中期后用陡塘青,精者平衡淡雅,粗者灰暗不清,带有杂质。晚期青花精者幽者可爱,掺回青者蓝艳泛紫,粗者则青色狼籍,深浅不分。四、清代民窑青花清代民窑青花瓷画的轨迹与明代颇有暗合之处,清早期笔势硬挺,不论精粗,大多笔力劲润,铁划金钩,爽利流畅,早期偏晚至中期则趋于润滑圆满,唯气势稍逊,晚期则多笔力呆滞,垂暮老笔,了无生气,光绪一朝,似有回光之兆,然而转瞬而逝。清早期一般用狼毫或兼毫,线条一气呵成,然长线多有接笔,雍正以后,狼羊毫兼用,笔速放慢,晚期青花,勾勒渲染,狼羊毫兼用,分水随意,时有弥漫涣散者,粗者也有似一笔点染法为主,然而绘画者往往神不守舍,气散神飞。总的来说,清代瓷画,顺治时期,精粗不一,粗者居多,然而气沉韵厚,主题突显,康熙至雍正,由粗放向精致秀润转化,视觉冲击逐弱,器物远观不如近玩。乾嘉以后,瓷画生气渐失,萎靡之感更盛,构图繁琐散乱,突出华饰,堆砌硬造,某些俗物几不能睹。清代一朝瓷画题材,早期除延续明代绘画题材外,出现一批贴近生活的题材,如渔家乐、耕织图、好古图、捕鱼图等,人物故事题材十分流行,刀马人物亦盛行。吉庆图案的出现远超于明代。经常出现的植物纹饰有牡丹、芍药、西番莲、菊、松竹梅、海棠、灵芝、万年青、月季花等。动物纹有螭、龙、凤、鹤、狼、狐、天禄、虎、鹿、松鼠、兔、鸡、犬、鱼等,人物纹饰基本与山水庭院场景结合,衣饰表现清晰,厅堂建筑变为主要衬景,体现了高士生活的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梅妻鹤子,体现传统故事的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杨家将等,体现现实生活的十八学士,四妃十六子等均频频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时期特别是中期以后瓷器装饰的人物均较大。早期的山水纹样也较特色,层次分明,气韵生动,一般均配有人物、船只,与明代山水纹饰相比,显得更为完整、具体,但略显拘束。清代中期以后,瓷画题材重复,以缠枝莲、折枝花、吉祥图为大宗,可赏可玩之处愈少。清代青花色泽可分四期,顺治一朝幽蓝与灰蓝兼有,前者一般在细瓷上。康熙至雍正朝,瓷绘发色由粗转精,由灰转正,特别是康熙中期以后所用的翠毛蓝彩分五色,可称青花发色的极致。乾嘉之际,青花发色浓艳、沉着、有些蓝艳泛紫。道光以后,青花瓷色泽飘浮无根,正色极少。只有光绪时期细瓷青花花色尚可远观,近看则亦是无木可缘,乏善可陈。纵观我国传统青花瓷画,可谓是源远流长,变化无穷。但细究瓷画的潮起潮落,无不是紧贴时脉。只要能深入了解历史,了解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了解历史上社会经济的真实情况,瓷画的创作理念和轨迹也就一目了然了,民窑瓷画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小编推荐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之清代青花瓷砚


瓷砚。属于实用品,是用来磨墨的。而当时却把精致瓷砚用作收藏品,基本上没有人再用来磨墨,从古至今瓷砚都是文房用品里不可缺少的品种。尤其是青花瓷砚在清朝的烧造最为广泛。

青花瓷砚,康熙时烧造最为精致,此时的青花大多使用国产的浙料,从色釉到胎釉都要经过窑工们的严格提纯,有时一窑出不了多少精品。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绘画上较富有实感,山水,人物,楼阁。无论是远山近水,层峦叠嶂。还是阴阳反面。既能表现粗犷的纹饰,又能表现淡雅纤细的图案,层次表现之多,是历朝之最。图中康熙青花瓷砚,就表现出这样特征,连体的云纹,深浅不一的青花色,非常有立体感,又不失古朴的风格。

瓷砚的口部为唇口,通过口部磨釉看到了胎为洁白细腻的瓷胎,口的里端为凹下去的圆圈槽,槽里施釉,釉色为康熙典型白中闪青,此种釉面的硬度较高。而浆白釉面就显得较为疏松,有易碎的感觉,总之,康熙时期的青花,呈多种深浅不一的青色,可达到数十种,只有多种色才能显出远山近水的感觉。此时的造型品种,达到了青花器制作的高峰,而青花瓷砚就是当时的一个品种,文房器里还有青花笔筒,青花笔架等等。这一时期的器物,大多带有本朝的年款,款式书写工整,到了清代的晚期,也就是光绪时期,仿制品大量盛行,造型仿,青花纹饰也仿。

另一件青花山水瓷砚,即为仿康熙时期的作品,但还是有本时代的特征,首先造型上,口里收,凹槽中不施釉,露出的沙地儿,较康熙时期的粗,没有康熙时细腻的感觉,青花色虽然很浓艳,但明显比康熙时期少了些层次感。青花绘画比较呆板,口部双蓝圈,接口处断断续续,釉面显得粗松,质软,光绪时期器物的圈足处理的也不规矩,有的棱角花浓艳,也有层次感,有时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青花的色泽层次还是没有康熙时期的多,胎体时薄时厚,所以手头也不均。注意光绪时期的款式书写,此时有两种书形式:一种为仿康熙年制款;另一种为本朝代款,仿款多字体较胖。本朝代款,官窑器规整,民窑器大多无款,即便有也很潦草,均为青花书写。光绪时期除了注意观察器形,胎釉和纹饰有何差异外,还注意一下底足的处理,往往仿品的二层底足处理的不规整。

青花瓷砚作为文房用具之一,已不局限于实用,而是用来收藏,用来欣赏,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瓷砚的价值也越来越高,拍卖会上也时有瓷砚出现,但精品还是越来越少,尤其是清三代的青花瓷砚,可以说少之又少,后仿者在一些市场上还是能见到的。

陶瓷文化鉴赏-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顶峰---马家窑文化陶瓷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古文化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人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据测定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余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湟水的中下游为中心,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多以泥条盘法制成,焙烧温度在1000℃左右。器物种类有钵、瓮、豆、瓶、盂、杯、壶等。器型特殊的有敛口深腹双耳罐、束腰罐、盆形双耳豆等。由于类型不同,器物造型略有区别。以罐类为例,马家窑类型的罐类造型结构均匀;马厂类型的罐腹部较粗,多侈口;半山类型的罐造型肥硕,腹径较大,底部较小,肩部丰满。如果说仰韶文化开创了彩陶艺术的先河,那么马家窑文化则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顶峰。马厂类型的彩陶,某些器物加涂红色陶衣,早期纹饰以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晚期纹饰以红色或黑色线条构成,常见纹饰有大圆圈纹、菱形纹、变体蛙纹、波浪纹、人形纹等。纹饰线条无论粗细,都描绘得非常规整,以折线、曲线、圆圈纹、回纹为基本纹饰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且某些器物上出现“卍”纹。半山类型的纹饰表现手法多样,以曲线构成的纹饰花样较多,如同心圆纹、螺旋纹、圆圈纹、葫芦形纹、网纹、连弧纹等。锯齿纹很常见,多用作镶边。还有一种最特殊的人形播谷状的谷神纹。在颜色上多见黑彩、红彩,同时有少数的紫红色彩。半山类型的纹饰构图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很多器皿平视与俯视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马家窑类型纹饰在马家窑文化中最为精彩,纹饰线条均匀柔和,波线曲线大量应用,图案以几何纹为主,还有动物纹和人物纹。一些纹饰如鱼纹、火焰纹比仰韶文化更加生动逼真。最具艺术特色的波纹和漩涡纹,其组织结构巧妙,线条优美,笔锋流利生动,委婉曲折。在漩心中央与交错相连的涡线空当处饰以圆点,象征着波浪上跳跃的水珠,整个图案奔腾动荡,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此外,某些马家窑类型器物通体布满纹饰,连器物内壁皆绘纹饰(俗称内彩)。内彩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突出的特征。

中国古代陶瓷


摘自《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沈从文谈艺术与文物》,沈从文/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沈从文

陶瓷发展史是民族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

中国有代表性的史前陶器,是三条胖腿的鬲。鬲的产生过程,目下我们还不大明白,有的专家认为是由三个尖锥形的瓶子合并而成的。当时没有锅灶,用鬲在火上烹煮东西,实在非常相宜。比较原始的鬲,近于用泥捏成,做法还十分简单。后来才加印上些绳子纹,并且起始注重造型,使它既合用,又美观。进入历史时期,鬲依然被广泛使用,却已经有另外两种主要陶器产生,考古学者把它叫做彩陶和黑陶。

彩陶出土范围极广,时间前后相差也很大。为便于研究,因此把它分作数期,但年代终难确定。河南、陕西、甘肃、山西黄河流域一带发现的,时期比较接近,但更新的发现还不断在修正过去估计。这是一种用红黄色细质泥土做胎,颈肩部分绘有种种黑色花纹,样子又大方又美观的陶器。工艺制造照例反映民族情感和气魄。看看这些彩陶便可明白,我们祖先的性格历来就是健康、明朗、质朴和爱美的。

比彩陶时代稍晚些,又有一种黑陶在山东产生,是1921年在日照县城子崖发现的。用细泥土做胎,经过较高火度才烧成。黑陶的特征是素朴少装饰,胎质极薄,十分讲究造型。同时还发现过一个旧窟址,因此把烧造的方法也弄明白了。有一片残破黑陶器,上面刻画了几个字,很像“网获六鱼一小龟”,可以说是中国陶器上出现的最早期文字。少数历史学者,想把这些东西配合古代历史传说,认为是尧舜时代的遗物。这一点意见,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考古专家的承认。

代表文字成熟时期的最重要发现,是在河南安阳县洹水边古墓群里出土的四种不同陶器(因为和大量龟甲文字同时出土,已经确定是3200年前殷商时代的东西):一、普通使用的灰陶;二、山东城子崖系的黑陶;三、完全新型的白陶;四、带灰黄釉的薄质硬陶。春秋战国时,燕国都城造房子,用瓦已大到二尺多长,还印有极精美的三角形云龙花纹。又有刻花的墙砖,合抱大陶鼎,径尺大瓦头,图案都十分壮丽。在长安洛阳一带汉代古墓里,还发现过许多印花空心大砖,每块约七十斤重,五尺多长,上面全是种种好看花纹,有作动植物的游猎车马图案的,有作矫健活泼龙形的。这些大砖图案极为精美,设计又合乎科学。

至于白陶的出现,实在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因此这种花纹精美,形式庄严的白质陶器,在世界陶瓷美术史中,占据了首席位置。它的花纹和造型,虽不如同时期青铜器复杂多样,有几种却和当时织出的丝绸花纹相通。重要的是品质已具有白瓷的规模,后来唐代河北烧造的邢瓷,宋代的定瓷,虽和它相去已2000年,还是由它发展而来。

另外重要的发现是涂有一层薄薄黄釉的陶器,明白指示我们,3000年以前,聪敏优秀的中国陶瓷工人,就已经知道敷釉是一种特别有发展性的技术加工。这种陶器的特征,胎质比其他三种都薄些,釉色黄中泛青,釉下有简单水纹线条,本质已具备了瓷器所要求的各种条件,恰是后来一切青绿釉瓷器的老大哥。

随后又有四种不同的日用釉陶,在不同地区出现。

第一类是翠绿釉陶器,用作墓中殉葬品,风气较先,或从洛阳长安创始。主要器物多是酒器中的壶、樽和羽觞,近于死人玩具的杂器,在楼房、猪羊圈、仓库、井灶有种种不同的陶俑。此外还有焚香用的博山炉,是依照当时神话传说中的海上蓬莱三山风景做成的。主要纹样是浮雕狩猎纹。这种翠绿色亮釉的配合技术,有可能是当时方士从别处传来的。在先或只帝王宫廷中使用,到东汉才普遍使用。

第二类是栗黄色加彩亮釉陶器。在陕西宝鸡县斗鸡台地方得到,产生时代约在西汉末王莽称帝前后,器物有各式各样,特征是釉泽深黄而光亮,还着上粉绿釉彩带子式装饰,色调比例配合得非常新颖,在造型风格上也大有进步。一切从实用出发,可是十分美观。两种釉色的原理,恰指示了后来唐代三彩陶器和明清琉璃陶一个极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三类是茶黄色釉陶器,起始发现于淮河流域,形式多和战国时代青铜器中的罂、罍差不多。其釉色、胎质,上可以承商代釉陶,好像是它极近亲属,下可以接长江南北三国以来青釉陶器,做成青瓷的先驱。

第四种极重要的发现,是一件浅绿釉色陶器,也可以说是早期青瓷器。是河南信阳县擂鼓台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8年)坟墓中挖出来的。这件陶器花纹、形式、釉色都和汉代薄铜器一样。胎质硬度已完全如瓷器,目下我们说汉代青瓷器,就常用它作代表。这些青绿釉陶启示了我们对中国陶瓷发展的新认识。两千年前陶釉的颜色,特别发展了青绿釉,实由于有计划取法铜器而来。可能有三种不同原因,才促进技术上的成功:一、从西汉以来节葬的主张到东汉社会曾起了相当作用;二、社会经济发展,铸钱用铜需要量渐多,一般殉葬器物受限制,因而发明用釉陶代替铜器;三、釉陶当时是一种时髦东西,随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而来。

从上面发现的四种釉陶器看来,我们可以肯定,陶器上釉至迟到西汉末年,就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生产。先是釉料中的赭黄和翠绿在技术上能正确控制,随后才是仿铜绿釉得到成功。但就出土遗物比较,早期绿釉陶器的生产价值,可能比同时期的铜器还高些。因为制作上的精美,是一般出土汉代铜器不如的。陶器形态也起始有了很多新变化,一切从实用出发。例如现代西南乡村中还使用的褐釉陶器,在信阳出土1800年前陶器中,就已经发现过。现代泡酸菜用的覆水坛子,宝鸡县出土2000年前带彩陶器中也有,并且有了好多种不同式样。

这些划时代的新型陶器,除实用外还十分结实美观,这也正是中国陶瓷传统的优点。这时节还有一种和陶釉有密切联系的工艺生产,即玻璃器的制作,同样有较多方面的展开。小件彩琉璃珠装饰品,在西北新疆沙漠废墟、朝鲜汉人坟墓和长沙东汉墓等都陆续有发现,其中做得格外精美的,是一种小喇叭花形明蓝色的耳珰和粉紫色长方柱形器物。仿玉色做成的料璧,即《汉书》中说的“璧琉璃”,也常和其他文物在汉墓中出现。又如当时最时髦的玉具剑,剑柄剑鞘用四五种玉,也有用玉色琉璃做的。至于各色玻璃碗,史传中虽提起过,实物发现的时代,却似乎稍晚些。

但是由汉代绿釉陶器到宋代的官、钧、定、汝窑四种著名世界的青白瓷器,中间却有约800年一段长时间,陶瓷发展的情形,我们不明白。它的进展过程,在文献上虽有些记载,实物知识可极贫乏。因此,赏鉴家叙述中国瓷器发展史时,由于知识限制,多把宋瓷当成一个分界点,以前种种只是简简单单糊糊涂涂交代过去。1700年前的晋代人,文件中虽提起过中国南方出产的东瓯、白坩和缥青瓷,可无人能知道白坩和缥青瓷的正确釉色、品质和式样。中国人喝茶的习惯,南方人起始于晋代,东瓯、白坩即用于喝茶。南北普遍喝茶成为风气是中唐以后,当时有个喝茶内行的陆羽,著了一部《茶经》提起过唐代各地茶具名瓷,虽说起越州青瓷如玉,邢州白瓷如雪,同受天下人重视;四川大邑白瓷,又因杜甫诗介绍而著名;到唐末五代,江浙还出产过一种秘色瓷,和北方传说的柴世宗皇帝造的雨过天青柴窑瓷,遥遥相对,都是著名作品,可是,这些瓷器的真实具体情况,知道的人是不多的。经过历史上几回大变故,如宋与辽金的战事和元代100年的暴力统治,因此明代以来的记载,就更加不具体。著名世界的收藏所如故宫博物院对于旧瓷定名,也因之无一定标准。问题的逐渐得到解决,是由一系列的新发现,帮助启发了我们,才慢慢搞清楚的。

中国古代陶瓷青花的创始之谜


青花是我国陶瓷最优秀的传统产品之一,它究竟始于何时,过去文献中均未有明确记载,所以后人说及青花历史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波普(J.A,Pope)以大卫德收藏的一件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瓷瓶为标准,从伊朗、土耳其传世的青花瓷中提取出一批具有类似风格的瓷器为元代青花瓷器以后,世界古陶瓷界卷入了中国元瓷研究的热流中。元代的青花瓷器是精美的,但是它是怎样出现的呢?毛文奇先生曾介绍香港有唐代北方窑的带蓝斑的白瓷三足缶复、扬州唐城遗址又有带蓝彩的瓷枕残片出土,浙江龙泉宋初建的金沙塔出土了蓝彩碗的残片,有此考古学者还称在吉州窑发现了可以确定为宋代的青花小碟。于是有些人认为景德镇的元青花来源于吉州,吉州来源于浙江。于是我国青花瓷器则是从唐而宋而元,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而景德镇的一些同志则认为元青花与上述遗物难以联系,很可能直接受波斯影响所致,这些争论刚刚展开,双方都还有待拿出更充足的证据。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著名官窑瓷器


定州白瓷孩儿枕。

官窑瓷器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定窑

定窑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这一区域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北宋中后期,定窑被选为宫廷用瓷,身价大增。定窑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产品称为“南定”,其中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官窑

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钧窑

钧窑创始于唐代,产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故名钧窑。钧窑极其珍贵,民间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钧窑釉色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色调之美,妙不可言。由于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瓷器的一大特色。

汝窑

汝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的器型简单,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汝窑瓷器由于釉中含铁,烧制成品呈现纯正的天青色。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汝窑大约共烧制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目前存世不足70件。

哥窑

哥窑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产地为浙江龙泉。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釉质纯粹浓厚,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区分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从纹形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具有“金丝铁线”的特征。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之隋唐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促使唐朝迅速败落,形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用“类银”、“类雪”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当成熟。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上也比较高超,从现有实物来看,没有变型、歪塌等缺陷,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端正,不失为一代名窑对产品要求之严格。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它另一个特点是朴素少饰,匠师的艺术表现多施于造型之中,器型简洁、质朴、端庄而大气。它所构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稳、使用方便。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器皿是执壶,据考证是由前代的鸡头壶演变而来,是一种酒具,唐人称为“注子”。此外,黄河流域瓷窑都多烧白瓷,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都以烧白瓷为主。

唐邢窑白瓷始于隋,盛于唐,衰于元。根据其胎、釉的化学分析,应属于高铅瓷胎,其釉的化学组成,属于CaO──AL2O3──SiO2系统范围。邢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个别的高达1370度左右,烧成气氛为还原焰。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还在于官方的介入,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操控,为统治者服务。这时的越窑青瓷也得到很大发展,引起许多文人骚客的瞩目,纷纷吟诗作赋对其倍加称颂赞美。其中陆羽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得体,他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认为是当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于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产品胎质细腻,釉层匀净,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釉色装饰为主流,以素面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刻划花装饰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多余之笔。这一时期在窑炉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为馒头窑型,一般为直焰馒头窑或者是在窑底上设置台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原始倒焰窑。这几种窑形都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使窑内温差大大减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南方则以龙窑为主,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倾斜度的办法,在浙江发现的唐初龙窑残长就达40米,宽1.7米,倾斜度10──12度。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白瓷双腹龙柄传瓶

隋朝时期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

此器两瓶身相联,联接处上伸一杯式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釉施及于腹部弦纹以下,有冰裂纹细开片,近底部分及底部露胎。高岭土(瓷土)含铁量较高,经过1300℃高温只能烧成青瓷器,经过控制而降低瓷土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干扰,即能烧制成白瓷。中国在北齐时已开始烧制白瓷,但当时烧成的白瓷普遍泛青,说明含铁量偏高,烧制温度偏低,烧制工艺还不够成熟。这件隋代白瓷器,胎、釉已完全不见白中泛青现象。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之色瓷


色瓷,即带颜色的瓷,胎体着色,透明釉,自然感好。我市瓷器生产所用高岭土,大部分是外省的,以山西、湖南为主。八十年代前,我国铁路运力紧张,因原料不能及时运进,常常影响生产。淄博瓷厂于1976年利用当地焦宝石试验成功了色瓷,呈奶油黄色。为了使色调柔和、稳定,泥料中加入少量钛白粉。我市焦宝石储量丰富,含有铁、钛,切塑性好,是生产色瓷的理想原料。1977年春季,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产品一展出,引起了轰动。特别是玉钟咖啡具,高装造型,红色圈和金银子母线装饰,倍受欢迎,客商称为"金色的春天"。因出口订货多,当年即大批量生产。1978年出口了660万件,1979年出口了1100万件,1980年出口1560万件,畅销不衰,与年俱增。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香港、新加坡等。色瓷咖啡杯,1978年进入美国市场,为以后炻器咖啡杯大量进入美国铺平了道路。

七十年代末,在利比利亚召开非洲国家首脑会议时,全部采用了该厂产的色瓷餐具、咖啡具,宽金边装饰,贴利比利亚国徽,产品庄重、大方、美观,深得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1984年9月,荣获国家银质奖,当时,在我国陶瓷行业中是最高奖。

其后,博山陶瓷厂生产的宝石牌色瓷,淡青色,迎合了国际上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倍受欢迎。特别是宾馆瓷,以量大、品种齐全、质量好著称,为中国的宾馆瓷生产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供应首都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宾馆。每年有三千万件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等地。厚胎旅馆瓷,被外商全部包销。

宝石牌色瓷,荣获国家银质奖。

张店陶瓷厂生产的湖光牌色瓷产品,浅蓝色,风格独特。继而研制成功了无光釉、无光星点釉、釉面硬度高,不易割裂,好似大理石切割出来的,独具特色,深受欢迎。

淄博瓷厂的昆仑牌,博山陶瓷厂的宝石牌,张店陶瓷厂的湖光牌色瓷,为我国陶瓷的发展、提高、创新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