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 导航 >

古代瓷器:瓷之色——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古代瓷器:瓷之色——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

2021-07-12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陶瓷文明是中华文明最丰富的一支,千百年来,陶瓷本身从内在到外在都有着意想不到的变化。以陶瓷装饰来看,两大基本手段釉色与纹饰是陶瓷之美的左膀右臂,前者抽象,后者具象。釉色是陶瓷的外衣。古人的聪明才智让白作为起点,黑作为终点,五色杂陈其中。这一手段让陶瓷一天天地漂亮起来,也让陶瓷更加实用。换一种角度解释陶瓷的成因,并充分展示瓷之色带给人们感观上的神奇变化。<TaOcI52.cOm/p>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大约在北齐,古人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撑起了半壁江山;五代到北宋白瓷以邢窑、定窑为代表;凭借景德镇洁白如雪的高岭土,元代的枢府釉、明永乐的甜白釉,均领一时之风骚。17、18世纪,福建德化白瓷异军突起,大量出口欧洲各国,中国白之名对西方产生过巨大影响。黑 釉唐代黑釉贴花执壶黑瓷早在东汉就已出现。东晋的德清黑釉率先举起一面大旗,至唐代黑釉烧造已不再有技术障碍。宋之黑釉首推建盏,其原因在于宋代饮茶习俗的改良。在大环境影响下,辽金元的渔猎文化中也见黑釉。康熙一朝,景德镇烧造出著名的黑釉乌金釉。以质量论,乌金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 釉南宋龙泉窑莲瓣碗宽泛地说,商代已出现原始青瓷。唐代越窑青瓷被茶圣陆羽誉为如冰似玉,并最终成就了传奇的秘色瓷。从科学意义上讲,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钧都属青瓷;此外,北方耀州青瓷和南方龙泉青瓷堪宋代民窑青瓷之代表。清代青釉按色差由深及浅,可分为豆青、东青、粉青。单用一种色彩作为表现手段,青瓷在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无疑是魁首。酱 釉北宋定窑酱釉渣斗严格意义的酱釉在宋以前未见实物,仅见褐釉。宋代酱釉迅速崛起,定窑中有名为紫定的品种;耀州窑亦大量生产酱釉,与定州酱釉在颜色上近似,但略显清亮。明代酱釉少见。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烧造酱釉,因使用紫金土,得名为紫金釉。至此,酱釉获得了其历史上最高的地位。黄 釉明成化黄釉暗刻龙纹碗汉代的铅黄釉首开黄釉装饰之先河。隋唐黄釉分两类,低温以三彩为主,高温以寿州窑黄釉为代表。辽代尚可见黄釉,而宋金元时期少见。按传统说法,明代黄釉以弘治"娇黄"首推第一。明清各朝将官窑黄釉的标准烧造延续下来,成为皇家规范。内外普施黄釉的瓷器被尊称为"黄器",又称"殿器"。红 釉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红釉;宋代钧窑之玫瑰紫色在当时可算最红的颜色;而真正意义的纯正红色诞生在元代。明代红釉首推永乐的鲜红和宣德的牛血红。清代红釉除大名鼎鼎的郎窑红外,还包括祭红、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盖雪红、窑变红等等。绿 釉清康熙苹果绿釉梅瓶两汉及唐、辽重视厚葬,绿釉大部分充当了冥器角色。宋金绿釉首推定窑,称为绿定。元明时期对绿釉态度淡漠,直至清代康熙中期,郎廷极创烧著名的郎窑绿。清代绿釉包括瓜皮绿、湖水绿、苹果绿、葱心绿、松石绿等等。此外,孔雀绿釉属于一种特殊的绿釉,又称孔雀蓝,色彩独特。蓝釉清康熙霁蓝釉药钵唐代早期的三彩上首次出现了蓝色,入宋后则只有钧窑的天蓝釉可以贴近。元代景德镇重新以钴为呈色剂,烧造出纯正的蓝色。明代蓝釉以宣德朝的宝石蓝、雪花蓝最为著名。康熙时期的霁蓝、天蓝、月白,其釉色依次减淡。康熙朝复烧雪花蓝,雍正朝创新青金蓝,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官 釉清雍正仿官釉花口尊唐代邢窑之盈字白瓷与越窑之秘色青瓷,是官釉瓷器的开端。北宋汝窑与官窑出现的灰蓝色调,标志着宋代官方陶瓷美学形成,这一标准延续至南宋之官釉及宋末元初之哥釉。明清时期,景德镇以青花、彩瓷占据了官制瓷器的领地,宋以来形成的官釉理念就此基本终止,仅烧造少量仿制品,供宫廷怀旧。色 斑清乾隆桃花洞观音瓶唐以前,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作品,仅见点彩。入唐后色斑作品大增,统称为花瓷。宋金磁州窑在黑釉之上以大片色斑装饰,称为铁锈斑;钧窑的民窑系统亦出现大量色斑作品。元代龙泉窑发明以褐斑装饰青瓷,日本称为飞青。清代康熙时期的虎皮三彩、乾隆时期的桃花洞,均为创新品种。仿 生北宋绞釉钵唐代绞胎、绞釉陶瓷的诞生,使人工之器向着相反的自然美学追求迈出了一步。宋代之兔毫、油滴、玳瑁、鹧鸪斑,以其高度审美层次,为仿生瓷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清代乾隆时期是仿生瓷的高峰,出现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古铜,仿剔红,仿金银等等。乾隆朝的仿生瓷已由仿釉至仿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精选阅读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精美陶器欣赏


上朔远古时代,中国陶器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除了色彩纹饰的华丽,器形的造型比例和拿捏艺术也精美异常,带有一种大道至简奇异的精灵之气。

齊家文化陶罐約公元前2000至1000年高30厘米

鳥形陶器東周約公元前8至7世紀高33.5厘米,長36厘米

黑陶雙耳罐西漢高33.5厘米,寬38厘米

陶瓷代釉臥狗東漢約公元2至3世紀長23厘米瑞士JrgenL.Fischer先生舊藏

彩繪陶俑漢代高45.5厘米

彩陶朱雀玄武汉代54厘米

鴨形陶罐西漢高29.5厘米長46.5厘米

12345下一页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

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古代瓷器:[图片]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


柯玫瑰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前馆长以私人收藏来说,如今想要看到一批既可囊括在中国陶瓷史中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又同时拥有稀少、高质及丰富学术价值这三个条件的私人收藏已是难上加难。而奉文堂之珍藏正好全部具备,这也让笔者兴奋不已以提笔为其收藏撰写本文。奉文堂藏品中年代最早的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聚居在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出的精妙之器。笔者曾告诉自己的学生,若要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新石器时期一定是我的首选。因为这个时期所体现的陶艺技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最为丰富多样。

Lot252新石器时代彩陶网纹罐或齐家文化估价:HK,000-100,000Lot128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估价:HK0,000-1,000,000Lot129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估价待询自青铜器时代开始,大约于公元前二千年,中国南部的陶工开始烧制通体施釉的「青釉器」。至汉及晋代,便出现上釉并以氧化铁或绿彩装饰的器物。酱釉通常是用来仿青铜器效果,而大多数的绿釉兽形小件器物,则是受到当时大型雕塑、青铜器、漆器和彩绘壁画装饰的。中国北方的所烧造的青釉陶瓷在6至7世纪发展越趋成熟。有的采用铅釉,有的采用高温釉,多姿多彩。到北齐时期更有重大突破,烧造出以浮雕、模制及花纹为饰的青釉大瓶。其装饰深受从中亚和西亚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器物的影响,这包括音乐、舞蹈、时装和宗教的传入。佛教既是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到中国的。Lot145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估价:HK0,000-800,000Lot249辽绿釉贴花穿带瓶估价:HK0,000-1,200,000辽代时期仍流行使用铅釉装饰。但此时烧製的陶瓷亦开始在形制和装饰上仿制银器。公元10世纪之前,用以仿制金属器的模具还未出现,制作白瓷或青瓷器的陶匠在拉坯前都会在器壁上作凹线,使得器物在拉坯后呈类似银器的棱口。此种技法既是对金属器的模仿,而又并非完全复制。这种技法曾在邢窑白瓷中较多使用。Lot124五代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估价:HK0,000-600,000至公元10世纪,更精细的青釉瓷在中国南北方各窑址都有烧造。其中棱花口盌最为典型,其造形仿自金器、银器及漆器。这类器形在浙江越窑,陝西耀州窑及河北的定窑都有烧造。其中四瓣式盌常多见于唐代,五瓣式盌则为五代时期的产物,到北宋则出现六瓣式。Lot245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估价:HK0,000-250,000湖南省境内的所烧造的陶瓷则有不同的发展,沿湘江而上的窑场在7至10世纪已开始生产以釉下彩装饰的器物。他们不但为当地所用,亦被货船顺长江运至各贸易港口,并远销国外。埃及福斯塔特就曾出土大量长沙窑烧制的产品。而大约于826年沉没于西爪哇海域的Belitung号阿拉伯货船沉船中也打捞出57,000件陶瓷,其中大部份都是长沙窑器。Lot105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梭罐估价:HK0,000-1,200,000Lot158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估价:HK0,000-1,200,0001234下一页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照明工具中的烛台


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中,蜡烛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光明,人们也赋予了其牺牲、奉献的精神。而说到蜡烛,那就不得不说古代的一个黑科技烛台,烛台伴随蜡烛而生,二者相辅相成,就像鱼和水一样。

蜡烛在中西方的出现时间大致相同,大概是在汉代,最早发现是在东汉的墓葬之中。虽然蜡烛在当时并没有普及,但是已经进入到照明用品的行列之中,因此烛台这一黑科技也应运而生。

蜡烛的普遍使用,是到了晋代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烛台在这时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其仍有限制是因为价格关系决定了仅限于贵族使用,平民百姓是难以企及的。

南朝青釉覆莲座烛台伦敦艺术博物馆

而到了唐代,皇宫内还专门设置了专人管理蜡烛与烛台,地方进贡中贡品记录中就有蜡烛出现。宋朝时候,蜡烛已作为交换物商品出现在与西夏的贸易中,可见当时已经大量使用了。而真正到老百姓使用,则要到了明清时期。

唐永泰公主墓壁画

在这里,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蜡烛的价格在早些时候会偏贵呢?原来呀,蜡烛在当时是蜜蜡,称为黄蜡,这是蜡烛最早的雏形。这与东汉出现专业养蜂人有关,《高士传》记载: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从文献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养蜂的兴盛促使了蜡烛与烛台的发展。

蜂蜡蜡烛

在最开始的时候,蜡就像灯油一样作点燃用,《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中提到有黄蜡饼发现。至东汉晚期,在广州汉墓中最先出现烛台,黑科技的出现也证明当时细长柱状的蜡烛已经作为照明用具了,这得益于蜡烛熔点提高的原因。

南宋马麟秉烛夜游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代不仅出现了蜡烛,也出现了瓷器,实现了多个从零到一的突破。瓷器的出现也促使了烛台的发展,因此在当时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的青瓷烛台。陶瓷烛台在当时绝对是最新奇的事物,它的出现也标志着这一黑科技的问世。

三国青瓷羊烛台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们现在常见的主要类型有:中空管筒式烛台和孔穴式烛台。瓷烛台中,很多造型借鉴都是来自于动物,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狮形烛台、羊型烛台和骑兽俑烛台等。

目前呢,虽然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器型,但是并没有一个定论证明这些器物是绝对的作为烛台使用,学术上有很多见解,有的认为是烛台,也有认作是油灯或者水注。所以呢,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为它们佐证其真正的功用。

青釉胡人骑狮形烛台

西晋瓯窑青釉辟邪烛台温州博物馆

影响陶瓷烛台发展的其实不仅仅有蜡烛,其他方面的改变对其也是影响不少,毕竟黑科技的发展是越来越服务于生活的。那我们就继续来探究一下隋唐时期的烛台。

隋-唐早期白瓷象形烛台玫茵堂藏

唐巩县窑白釉蟠龙纹烛台大阪市立博物馆

高桌椅在唐代的出现影响来了烛台的发展,因此用于照明的烛台,底座变得越来越高。加之唐代佛教盛行,莲花瓣的烛台制作也越来越多,烛台的功用也得到了扩充,用于祭祀礼佛,婚礼宴会等。

隋-唐早期白瓷莲花人像烛台玫茵堂藏

唐三彩烛台

当然,黑科技进步的核心因素还是陶瓷生产的进步,隋唐出现了白瓷,三彩陶。就其颜色来说,白色烛台与三彩烛台无疑是紧跟时代潮流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尚。《津阳门诗》中有云:韩家烛台倚林杪,千枝灿若山霞摛。可想当时的千支蜡烛在烛台上点燃的盛况。

南宋影青烛台大肉庄旧藏

宋元时期,蜡烛的使用量较为以前越来越多,但材质的限制仍是价格不能下降的原因。改变影响烛台的发展因素还是陶瓷这一材质的进步。这时期的窑口增多,釉色增多,黑科技的外观设计也不断在进行创新。

宋至元龙泉窑青釉葵花口烛台成交价35万港币

蜡烛到了明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为人们学会了从腊树上刮白膜来制作蜡烛,称为白蜡。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腊树四时不凋,五月开白花,其虫打如虮虱,炎缘树枝,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腊树,俗称白腊树,历史上西昌等地建有许多白蜡树园放养白蜡虫,以取白蜡。自此,蜡烛与烛台携手渐渐走入到寻常百姓家。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纹烛台故宫博物院

蜡烛的解放,标志着其大量的使用,带来的影响就是烛台的空前发展。陶瓷以及其他材质的烛台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回归到陶瓷烛台这一黑科技来说,其颜色及其造型逐渐丰富,且每个时代有其独自的特征,这说明呀古人在注重黑科技的发展也对外观设计也很看重!

陶瓷烛台的大小形状往往不一样,既可以拿在手中当作手电筒,也可以放在桌子案几上,大型的还可以置于地上,就像"落地灯"一般。

蜡烛和烛台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像爱迪生一样,电灯的发明使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黑科技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与时间得到了延展,人们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出行也不再受限制了。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杯类


高足杯 杯式之一。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称"把杯"。因执于手中便于在马上饮酒,又名"马上杯"。用手佛前供奉者,称"净水碗"。有陶、瓷质之分。陶质高足杯以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最为著名。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成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器形。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霍县窑、介休窑等处都大量生产。元代的高足杯,垂腹多较浅,足高长,且有八方、转心、竹节柄各式。1980年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彩斑高足杯,杯底有上小下大的圆锥状榫嵌入圈足内,圈足上方有微内收的榫,能使怀旋转。明以后的高足杯又增加菱花口式。

把杯 见"高足杯"。

爵杯 酒具。夏、商、周时代盛行陶质或青铜质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曾烧制瓷爵,俗称"爵杯",器形仿青铜器式样,用于陈设或祭祀。

提柄式杯 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杯式之一。杯体近似直筒形,小口,折肩,腹下略大,平底下有足。一侧有方棱形曲柄,柄上部与肩相连后向外折,下端与腹底相连。东吴时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侧附竖式提柄,柄端高于杯口,造型秀美。

耳杯 亦?quot;羽觞",杯式之一。椭圆形,浅腹,平底,口缘两侧对称置新月形板耳,故名,为战国晚期创制的饮酒器。陶制品多见于汉、晋,造型、纹饰源于秦、汉时的青铜器与漆器,有的彩绘陶与绿釉品种,均为冥器,常与托盘配套。

鸽形杯 西晋青瓷杯之一。杯体呈圆形,一侧贴塑昂首、展翅飞翔的鸽子,另一侧有宽而上翘的柄,形状酷似鸽尾。

双联杯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杯式。杯作敞口,收腹,圆底,双杯并联,腹下部有孔相通,联接处有羊首纹饰,一侧附柄。

谋杯 流行于唐、五代时期,是仿同时期金银制品烧制的器形,因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1978年浙江省临安县晚唐水邱氏墓出土有白釉"官"字款海棠杯。器形平面近似椭圆,四瓣海棠花式敞口,腹部下收,喇叭形高圈足。

公道杯 又称"平心杯",一种杯形,始见于辽代缸瓦窑产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于明、清时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体内空心瓷管通于杯底底小孔,瓷管口端与杯沿等高;立人足下与杯衔接处又有一暗孔。当杯中酒位高于管口,酒即随杯底的漏水孔一泄而出。所以在酒宴中,进酒者只能给饮者注等量的酒,因此称其为公道杯。此杯系以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制成的,有提供满损谦益的教化作用。

压手杯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御窑厂创制、为皇室内廷所垄断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弧腹,圈足,足底外沿凸出一条棱线。手持时器口恰合于拇指指节,并因器壁自口沿而下胎体渐厚,托于手心有凝重之感,故名。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quot;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已久,价亦甚高。"压手杯因弥足珍贵,后世仿品甚多,传世真品寥寥,多为四字款识。

马蹄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敞口,斜削腹,内凹小平底。倒置似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时期烧制的数量最多。明代马蹄杯有洒蓝、回青、孔雀蓝、白釉等品种。清代多作斗彩。

铃铛杯 亦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成化、嘉靖、万历时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鸡缸杯 明代成化朝御窑厂创制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敛腹,卧足;外壁以斗彩绘雌、雄鸡相伴护雏觅食图,画面衬以山石、花草,色泽鲜亮而柔和。鸡缸杯曾十分名贵,据明《神宗实录》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明代嘉靖御窑最先仿制,庶几乱真,但署本朝年款。清代以康熙、雍正两朝御窑仿制最佳。乾隆朝杯身加高,画面中题有乾隆帝御诗《鸡缸歌》。

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卧足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套杯 多见于清代雍正至道光时期。撇口,敛腹,浅足。器倒置如同马蹄,大小10个为一组,依次套叠合成一体,故名。

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莲纹


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称芙蕖、芙蓉。《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芙蕖其总名也,别名芙蓉;江东呼荷;菡萏,莲华也。”千百年来,莲以它美丽的花形,芬芳的气质,不染纤尘的高洁品德深受世人的喜爱。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描写莲的诗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诗经·陈凤·泽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咏莲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清商曲辞·青阳度》);“千叶红芙蓉,昭灼绿水边”(《清商曲辞·读曲歌》)。一曲曲清新秀丽的民歌把江南水乡莲花盛开的美景描写的如诗如画。唐诗中也不乏赞美莲花的作品。“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清萍叶,随波东复西”(丁鹤年《采莲曲》);“看取莲花净,应方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更是爱莲成癖,他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段尽善尽美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我国用莲花作为装饰题材大约始于周代。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梁其壶”,壶盖四周饰有一周镂空的莲瓣作为盖钮。湖北京山出土的春秋早期“曾仲游父壶”,盖顶上也饰有类似的莲瓣钮。以上两件器物是我国早期以莲为纹饰的范例。这时的莲纹缺乏写实感,可以看出是由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铜饪食器和酒器上的波曲纹(旧称环带纹)演变而来的,属于较为抽象的莲纹。到了春秋中晚期,青铜器上的莲纹开始趋于写实。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一件装饰写实莲纹的代表作品。壶盖四周外侈的双层透雕莲瓣形象逼真,已经非常接近真实的莲瓣。与其相似的还有1955年安徽寿县出土的莲瓣方壶。河北易县燕下都十六号墓出土的陶方壶也装饰有类似的莲纹。战国陶器上的莲纹基本上延续了春秋时期的风格,但莲瓣数量明显减少。

东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经过逐渐的适应和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南北朝时已遍及大江南北。随着佛教的到来,佛教艺术随之兴起。莲花作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文化象征,是佛教偶像崇拜和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图案。传说釉迦牟尼降生前,宫廷中百鸟齐鸣,四季花木一同开放,池中开出大如伞盖的莲花。釉迦牟尼得道成佛后,每当他传教说法时,都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在有关佛教艺术的雕塑作品中,诸佛所坐的台座也多为莲花形。佛经中把佛所居住的地方称为莲华世界,“莲华世界,是卢舍那佛成道之国”(《华严经》)。佛教经典也有以莲花题名的。《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经的名称以“妙法”比喻所说教法微妙无穷,以“莲花”比喻经典的洁白高雅。就连僧众所披的袈裟也与莲花有密切关系,“袈裟又名莲华衣,谓之不为欲泥所染故”(《释氏要览·上·法衣》)。总之,在佛教艺术中莲花的图案造型随处可见,无论是石窟寺的柱础、藻井,还是佛像的台座、背光,都普遍与莲花有着不解之缘。莲花纹饰出现在我国瓷器上面,则首见于六朝青瓷。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的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与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互相融合,共同推进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三国、西晋瓷器上出现了佛像、忍冬等与佛教有关的纹饰。江苏金坛西晋墓和浙江平阳元康元年墓出土的青瓷谷仓,腹部均贴饰模印佛像。佛像身披袈裟,双手合抱坐于莲花台座之上。东晋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了简单的莲瓣纹。

东晋青瓷在质地和釉色上比以前有显著提高,“瓷”的特点更加鲜明。为突出青翠如玉的釉质,东晋青瓷一改早期繁缛的装饰,仅饰以简单的弦纹或褐色彩斑。东晋晚期,盘碗类器物开始装饰简单的刻划莲瓣纹。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的茶黄釉钵,外壁刻划简单削瘦的莲瓣十七瓣。镇江阳彭山出土的莲瓣纹碗,每个花瓣由数条极细的划线组成。以上两处墓葬出土的刻莲瓣纹器物与浙江萧山县上董窑遗址的盘碗残片非常相似。从现有资料看,东晋青瓷中饰有莲瓣纹的器物数量有限,品种也较少。一般碗类多装饰在外壁,盘类则装饰在内心。装饰技法也较单调,多属划花、刻花之类。

南北朝时期,佛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据史载,南朝梁代佛教最兴盛时佛寺多达两千多所,北魏末期僧尼多达两百余万人。随着民间信佛者的剧增和大量寺庙、石窟的修建,佛教艺术的影响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在各种工艺品中,莲花题材几乎无处不见。它从东晋时期的初露端倪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莲纹此时不仅大量装饰在盘碗类圆器上,也广泛用于罐、尊等琢器上。装饰技法大为拓展,更为丰富,除了延用重线浅刻外,还采用浮雕、堆塑、模印帖花等多种技法。

1977年浙江宁波发现两处南朝早期窑址(云湖窑)。出土的莲瓣纹盘碗与东晋上董窑十分相似,也是用流畅有力的线条在器物外壁或内心用重线刻出简单的莲瓣。但云湖窑的莲瓣有单瓣和复瓣、有筋和无筋之分,有的盘碗内外均饰以莲瓣纹。此外,还有少量刻成凸莲瓣,装饰手法比东晋时期有所发展。江西吉安齐永明十一年墓出土的青釉盘是南朝莲纹的典型式样。盘心浮雕重叠莲瓣,中心以弦纹构成的圆圈内每三个大小同心圆组成一个莲子,均匀排列,看上去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类似的器物在江西、江苏的同期墓葬中经常可见。莲瓣一般为四至十二瓣,中心以不同数量的同心圆象征莲子。

这一时期罐类上的莲纹尤具特色。河北平山北齐天统二年崔昂墓出土的青釉四系罐,上腹部塑覆莲八瓣,莲瓣肥宽,瓣尖凸出外卷,瓣内阴刻蕨草纹。造型丰满浑厚,稳重大方。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青釉仰覆莲带盖六系罐,肩腹之间覆莲一周,半球形盖面上堆塑两层立体斧仰莲,这种堆塑莲瓣纹与器形巧妙地融为一体,既美观又适用,具有北方制瓷工艺的特色。与南方盛行的刻划、浅浮雕莲纹相比,在装饰效果上似乎更胜一筹。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的四件青釉仰覆莲花尊,造型雄伟,装饰瑰丽,是代表南北朝莲纹装饰水平的典型作品。莲花尊除颈部堆贴两组飞天、兽面纹外,自肩部至足部装饰六层不同形态的仰覆莲瓣。第一、二层模印的双瓣覆莲贴在肩腹之间,莲瓣圆润舒展;第三层恰在器腹中部,莲瓣最长,瓣尖凸起微向外卷,每瓣还加饰一片模印的菩提叶纹;第四层仰莲贴在下腹部,瓣尖略微上卷。最底部的高足上堆贴两层覆莲。各层莲瓣分别采用印贴、刻划、堆塑等技法,华缛精美,仰覆呼应。山东淄博和庄北朝墓出土的莲花尊体形瘦长,腹上部堆塑一周双瓣覆莲,莲瓣凸起,姿态丰盈,瓣尖向外微卷。下腹部饰一组双层仰莲,每层十一瓣为一周。腹以下收缩为外侈的高足,足外堆塑一周十一瓣覆莲。南方同期墓葬中也有莲花尊出土。武昌何家大湾齐永明三年刘凯墓和南京林山梁代大墓出土的莲花尊在造型和装饰风格上均与封氏墓出土的极为相似。这种体形硕大、装饰华美的产品。标志着南北朝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南北朝瓷器的莲纹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尤其是封氏墓出土的仰覆莲花尊,每层莲纹的样式和处理手法各不相同,其丰富的变化与壮观的形制都是前所未有的。从众多的出土资料可以看出,此时的莲纹大多直接来源于云岗、龙门、响堂山等石窟的柱础,藻井图案,是以佛教艺术为母范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富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南北朝制瓷艺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富于装饰性的莲纹与我国传统的瓷器造型巧妙地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陶瓷的装饰艺术。

(二)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发展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成就的基础上,隋唐瓷器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繁荣昌盛的唐帝国对外来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魄,南北朝时期带有宗教色彩的莲纹此时已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现实题材而普遍为民间艺术所采用。

隋代瓷器的装饰风格与南北朝相比,显得朴素简洁,以罐类为例,北方生产的四系罐以腹部凸起的一道弦纹代替了覆莲纹;南方生产的六系、八系罐体形瘦长,大口丰肩,为适应器形特点,莲瓣纹上移到肩部。瓶类的莲纹也多装饰在肩部。

隋代莲瓣的瓣尖有圆状和尖状两种。合肥隋开皇三年墓出土的青釉碗,外壁刻划仰莲一周,瓣尖细长。同墓出土的青釉盘口壶,腹部刻一道凹弦纹,弦纹上下分别刻划尖状覆莲和仰莲。这两件刻划尖状莲瓣的器物与凤阳武店灵泉寺东山早期寿州窑遗址出土的瓷片非常相似,当为隋代寿州窑产品。

印花是隋代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安徽出土的一件青釉四系尊,上腹部由数道弦纹分隔为几个区间,分别压印莲瓣纹和卷草纹各两周。这种印花莲纹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随着手工业的发达和科学的进步,陶瓷生产呈现出新的局面。在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在南方,铜官窑发明的釉下彩绘为瓷器装饰艺术开拓了广阔的新天地。一直作为瓷器主要纹饰的莲花,此时已基本脱离了佛教的影响,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喜爱的装饰题材。莲纹装饰艺术开始进入了成熟阶段。

唐代以前,我国瓷器上的莲纹一直未能突破图案化、规格化的模式。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创的釉下彩绘新技法,将绘画艺术引入瓷器装饰领域。完整的莲荷图案、水禽莲池图案开始以国画的形式出现在瓷器上。铜官窑釉下彩绘的纹饰题材十分丰富,包括人物、动物、花草、云气山水等。其中花卉题材所占比例最大,而花卉纹饰中又以褐绿彩绘的莲荷图案最多。莲瓣饱满圆润,荷叶舒张自如,笔法流畅,形象生动。虽仅寥寥数笔,却尽得写意之妙。这种新的装饰技法突破了以往刻划纹、印纹的局限,突破了多年来图案化模式的框框,使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除了釉下彩绘外,铜官窑的釉下点彩也很有特色。扬州唐代遗址出土的黄釉褐蓝彩双系罐,以褐蓝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配置成云头和莲花图案。构思新颖,别具风格。此外,铜官窑印花、划花瓷器中也有大量的莲花图案。

尽管受到北方白瓷的挑战,青瓷在唐代仍占主要地位。此时越窑代表着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五代越窑大量使用莲瓣作为纹饰。1974年浙江宁波出土的越窑青瓷带托碗,碗身做成莲花形,碗托为边沿微卷的荷叶形,一花一叶,相映成趣,既美观又实用。1957年苏州虎丘塔出土的五代越窑青瓷莲花形盅,外壁刻三层宽厚的仰莲,盅托内沿和足面分别刻双层仰莲和覆莲。浮雕技法使莲瓣微微凸起,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越窑精美的莲纹对后代有很大影响,北宋初期许多名窑都仿烧过越窑风格的刻莲瓣纹瓷器。

唐代白瓷中也有不少装饰莲纹的上乘之作。西安东郊唐乾封二年段伯阳墓出土的白釉贴花高足钵,下腹堆贴圆肥的仰状莲瓣,喇叭状高足上贴覆状莲瓣,器腹装饰三组具有波斯风格的贴花图案,气势宏伟,装饰富丽。河南陕县出土的白瓷灯,底坐塑成莲花柱础形,构思巧妙,造型规整。

“唐代佛教盛行,陶瓷也用来烧制有印度风格的宗教器物。有一种塔形罐,用作随葬品,具有佛教特征”。塔形罐是唐墓中常见的器物,罐下腹一般均装饰一层或几层仰状莲瓣。如河北蔚县榆涧唐墓出土的绿铅釉塔形罐,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塔形罐等。佛教艺术发展到唐代,从题材到风格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幻想的宗教世界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把外来艺术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莲纹此时已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日益表现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民族风格。

唐代崇尚牡丹,周敦颐《爱莲说》中提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但牡丹图案在唐代瓷器上尚不多见。直到宋辽时期,牡丹才在瓷器装饰领域中大放异彩,并开始逐渐取代莲花成为花卉题材中最常用的纹样。

(三)宋辽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南北名窑辈出,官民窑竟相发展。无论是釉色品种还是装饰题材都空前繁荣。在花卉图案中,国色天香的牡丹后来居上,作为主题纹饰开始超过莲花。莲瓣纹在北宋早期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后来随着荷塘风光、莲池水禽、婴戏莲花等富有民间生活气息图案的大量出现。莲纹逐渐失去了长期以来在装饰领域中的显赫地位。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丰富精美的装饰是它的突出特点。北宋早期,定窑的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1969年定县北宋塔基出土的一百多件定瓷,绝大部分是定窑早期产品。其中高达65.5厘米的龙首净瓶堪称宋代莲纹层次最多、最精美的作品。净瓶从顶到底部装饰着五组连瓣纹,自上而下分别为单层、双层、三层、四层,上三组采用刻划手法,下两组采用浮雕手法,刀法犀利,立体感很强。从宋辽早期墓葬出土的定瓷看,刻划莲瓣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手段。北宋后期定窑刻划花和印花装饰达到成熟地步。“刻花器皿最常见的是莲纹,这种花纹在涧磁村窑址碎片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杭州北大桥宋墓出土的定窑划花盘,盘心装饰简洁的一花一叶,随凤摇曳的荷叶映衬着亭亭玉立的莲花,画面清新典型,刀法潇洒秀丽。这种一张荷叶托起一朵莲花的图案在宋代十分盛行。定窑莲纹千姿百态,布局富于变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刻花梅瓶,腹部饰两朵迎风开放的莲花和侧垂的枝叶,上下辅以菊瓣及蕉叶纹,主题鲜明,疏落有致。印花器皿也以花卉图案为多,常见的有牡丹、菊花等。印花在风格上与刻花迥然不同,构图严谨,讲求对称,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盘类的中心常装饰莲花水禽,四周辅以牡丹、莲花、萱草及飞凤等。层次分明,格调和谐统一。

磁州窑是北方民间著名的窑系。产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在观台镇窑址碎片中,划花的盘碗数量最多。纹饰均在器里,刻划深刻,线条明快流利,纹样的空隙部分多用篦状工具划出细密的线条。题材以花卉为主,尤以荷叶莲花最多。刻划技法熟练,构图随意性很强,莲瓣及荷叶往往自由地越出边框。这种不拘一格的作风,充分体现出北方民窑粗犷豪放的特征。釉下绘划黑花是磁州窑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敷好化妆土的胎体上用黑彩绘出黑花,再用尖状工具划出花蕊及叶筋,剔掉黑彩的部分露出洁白的化妆土,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这类作品的主题纹饰大多是缠枝牡丹,莲纹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下部。

耀州窑在北宋初期主要烧制越窑风格的青瓷,盘碗外壁多采用浮雕技法装饰双层莲瓣纹。中期以后刻、印花工艺日趋成熟,有时在一件器物上兼用刻花、划花、印花等几种手法,艺术效果十分完美。刻花青瓷以莲纹最为常见,刀法宽阔有力,线条粗放。印花瓷器除了单纯的莲荷图案外,还有水禽莲荷、婴孩戏莲等。耀州窑的把莲纹最有特色。“印花把莲多出现在小碗的碗里,以海水为地的稍多,主题以莲花、莲实、荷叶或茨菇叶四五枝为一把;印有两把莲纹的,用交错对称布局;印三把莲的,并印有‘三把莲’三个字,使我们由此得知这种纹饰叫‘把莲’,意为一把或一束莲花。”1972年甘肃华池县出土的耀州窑荷叶盖碗是一件器形与纹饰巧妙结合的佳作。盖碗口沿做出六个向下卷曲的缺口,俯视如同荷叶一般。碗盖状如荷叶,边沿有六个向上卷曲的缺口。上下缺口互相吻合,造型精巧,新颖别致。

龙泉青瓷是继浙江的越窑、欧窑之后兴起的青瓷体系。装饰技法以刻划为主。早期产品与欧、越两窑有许多相似之处,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宋中期以后,刻划花逐渐由纤细娟秀向繁密发展,器物外壁经常装饰一种带叶脉纹的莲瓣。南宋是龙泉刻花青瓷的全盛时期。此时其它窑系已不甚流行的莲瓣纹在这里仍作为主要纹饰盛行不衰。“外壁单面刻制莲瓣的装饰似乎已成为各类制品的共同花纹,几成一个时期的装饰风格。这种半浮雕式的刻花莲瓣纹,中脊显明而挺拨,瓣面自中脊坡向两侧,大小相间,形成双层仰莲,象一朵盛开着的荷花”。

南方其它烧制青瓷、青白瓷的瓷窑也有大量装饰莲纹的优秀作品。江西莲花山宋墓出土的影青带碗注子,温碗呈八瓣莲苞形,高圈足外壁环贴覆莲瓣。注子通体作六瓣瓜棱形,在颈部、流咀基部以及狮形盖的边沿分别贴塑覆莲瓣。制作精巧,造型优美。此外,象越窑烧制的青瓷仰覆莲花盒,福建烧制的青白瓷浮雕莲瓣炉,都是以莲花为装饰题材的精美工艺品。

莲纹自东晋出现在瓷器上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宋代已完全脱离了宗教影响,成为优美的纯装饰性题材。由于唐宋以来推崇牡丹,莲花已逐渐失掉其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深受人们喜爱的莲纹仍是宋代各大窑系中普遍使用的题材。

(四)自东汉晚期到宋代一千年间,青瓷一直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与之相适应的刻花、印花等"胎装饰"技法在应用上远远超过彩绘。元代以后,青花和釉上彩绘瓷器取代了青瓷的主导地位,制瓷工艺进入了以彩瓷为主的黄金时代。随着彩绘技法的迅速发展,装饰题材空前丰富,山水、花鸟、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吉祥寓意图案大量出现。莲纹此时已成为诸多装饰题材中的一种,比较长见的有缠枝莲、莲瓣纹和以纯国画方法表现的写实莲荷纹。

缠枝花是宋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宋磁州窑的缠枝花卉大花大叶,枝繁叶茂,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继承了这一特点,花体较大,花形饱满,瓣与瓣之间及花蕊均不填满色,留出一线白边,使花朵的结构清晰。经过变形处理的主叶呈葫芦形,这种特殊的叶纹装饰性很强,为元代缠枝花所独有。在结构布局上,充分注意了“青”与“白”的关系,青花与白地比例均匀,画面满而不乱。元青花瓷器的纹饰层次较多,一般由主题纹饰和多层辅助纹饰构成。缠枝莲大多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盘碗的内外口沿和瓶罐的肩、胫部,但有时也用作主题纹饰。

莲瓣纹是元代青花瓷器最常见的边饰,这种经过变形的莲瓣俗称“八大码”,外廓由外粗内细的两道线构成,线条转折生硬,显得棱角分明。瓣与瓣之间均留有空隙,瓣内绘制各种纹饰。其中以绘制火珠、火轮、银锭、珊瑚、犀角、双钱等图案的杂宝纹最有特色。

莲池鸳鸯和莲池鱼藻是元青花中的写实性主题纹饰。布局繁密,结构严谨,笔法遒劲有力,生动自然。莲花的花瓣状如饱满的麦粒,“荷花、荷叶、莲蓬都不填满色,鸳鸯、水藻都带几笔水纹,仿佛水在流动。”这类画工精湛的作品艺术效果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图案纹饰,是元青花中的精品。

宋元时期流行的缠枝花卉,到明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由于它变化无穷,用起来非常灵活机动,不论是作器物胸腹部的主体纹,或是在口沿、颈、肩、胫、足部作辅纹,都容易与器型浑然一体”。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官民窑瓷器上。其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明代缠枝莲布局疏朗,空间宽阔,花叶明显变小,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除了单纯的缠枝莲外,明代还有大量与莲纹合绘的图案。如龙穿莲、凤穿莲、缠枝莲托八宝、缠枝莲托梵文等。

变形莲瓣仍是主要的边脚纹饰。洪武时期的莲瓣纹保留有元代遗风,但轮廓转折圆润,瓣内纹饰不象元代那样复杂,仅见团花、云纹等简单的图案。永宣青花瓷器上的莲瓣纹更加简略,常在勾出的轮廓线内用青料平涂为地,以留出的空白形成图纹。正统、景泰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肩、胫以及器盖上常装饰一种双层螺丝靥形莲瓣,瓣内勾画叶脉纹的写实莲瓣也开始出现,成化以后,莲瓣纹逐渐趋于复杂,尤其是晚明珐花瓷器上的莲瓣纹,繁缛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民窑日用瓷器上的莲瓣纹向着高度简单和抽象发展,有的甚至简化成一排平行的竖线条。

明代鸳鸯莲池纹一改元代繁密的布局,画面疏朗有致。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盘心画三丛莲花,一对飞翔的鸳鸯雄上雌下,相互呼应,茨菇、芦苇、浮萍穿插其间。鸳鸯的双翅和水波纹用青花绘制,彩料部分先在胎上刻出浅细的轮廓线,施釉烧成后再按釉下轮廓线填绘彩料。荷叶用没骨法渲染,莲花先勾出花瓣轮廓,然后在瓣内填绘红彩。纹饰舒展,线条流畅,画面清新秀丽。成化斗彩器物上的鸳鸯莲池纹与宣德基本相似,但彩绘部分不在釉下预刻轮廓线。纹饰的线条柔和纤细,色彩淡雅。明代后期的鸳鸯莲池纹画工草率,构图凌乱,不能和早期相比。

清代是中国彩瓷艺术的最高峰,青花、斗彩、五彩、珐琅彩等各个品种五彩斑烂,争奇斗艳。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品类繁多,数量甚多。“吉祥寓意的图案在宋瓷上兴起以后,至明代已成为陶瓷装饰的重要内容,入清更是发展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地”。莲是花中君子,莲字与“莲”、“廉”谐音,因此许多莲荷图案被赋予了吉庆寓意。例如一茎莲花的图案寓意“一品清廉”;莲池鱼藻图案寓意“连年有余”(莲与连、鱼与余谐音);鸳鸯与莲花合绘的图案寓意“一路连科”(路与鸳鸯谐音)。莲是盘根植物,并且枝、叶、花茂盛,于是用莲花丛生的图案寓意“本固枝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缠枝莲仍是莲荷题材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纹饰。清代缠枝莲纹一改明代疏朗自然的风格,开始向繁密、规整、对称发展。经过美化变形的花头和枝叶姿态万千,装饰性很强。清中后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常加绘双喜字,莲叶细密繁杂,除少数绘制较精外,大多画工粗率。

清代莲荷题材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康雍时期的写实莲荷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彩加金莲荷纹凤尾尊,颈部和腹部满绘两幅完整的莲荷图。莲瓣丰腴饱满,荷叶舒张自如,莲丛中点缀着芦苇、茨菇、浮萍,水鸟鸣叫,彩蝶飞舞,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色彩浓艳的红莲绿荷与一朵用金彩描绘的莲花交相辉映,整个画面金碧辉煌,宛如一幅精美的工笔国画。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莲纹盘,“盘内壁粉彩绘出荷花纹饰,共画八朵荷花,三朵盛开,五朵含苞。这些荷花都是先用黑彩勾勒出花瓣的轮廓线,再填淡粉彩进行渲染,然后用深粉色在花瓣尖端略加点缀,使花朵明暗层次清晰,彩色秀丽温雅。荷花周围配几片荷叶,或肥硕碧绿,或残败苍劲,从而更衬托出荷花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高雅风姿”。清新的画面,纤巧的笔法,柔和的色彩,形成了雍正工笔花鸟图案清雅秀丽的风韵。

乾隆时期,瓷器装饰雍荣华丽,刻意求精。但过分追求规整和工细导致了繁冗和堆砌,艺术上的倒退使莲纹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在斑烂的色彩、华贵的外表下,隐含着僵化、呆板和滞气。乾隆中期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陶瓷工艺也开始由盛转衰。各种以莲荷为纹饰的器物虽然数量众多,但艺术上已远不能和前期相比。

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题材,在西周晚期的青铜纹饰中已开始崭露头角,春秋战国的铜器、陶器上普遍采用莲瓣作为装饰。但中国瓷器上的莲纹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从东晋的初露端倪到南北朝的鼎盛时期,莲纹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及至唐代、中华民族巨大的同化力已将外来艺术中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瓷器上的莲纹进入了成熟时期。宋辽金时期我国陶瓷器装饰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装饰题材日益丰富,加上牡丹花的异军突起,一直在装饰领域据统治地位的莲纹开始进入萎缩时期。元明以后,缠枝莲纹作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长盛不衰。乾隆中期以后陶瓷业日趋衰落,莲纹在艺术创新上无所建树,但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仍广为流行。建国以后,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并具有传统力量的莲纹又重放异彩。随着新中国陶瓷业的繁荣昌盛,流行了千年的莲纹必将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永不泯灭。

中国古代窑址概略


一 河北省

河北省是宋代著名白瓷定窑瓷器产地,北方民间瓷窑的代表磁州窑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河北省境内的瓷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有关单位并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一定收获。

1.河北省磁县贾壁窑

窑址在磁县北贾壁村。遗物有高足盘、碗、钵等标本。为隋代青瓷窑。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碗有大、有小,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微内凹。安阳隋卜仁墓出土的青瓷,有可能是该窑烧造的。

2.河北省磁州窑

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窑址位于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广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地黑花瓷最具代表性,装饰题材来自民间。展出的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3.河北省邢窑

唐代著名白瓷产地之一。窑址在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窑址出土了精、粗两种器物,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出土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此外还出土有唐代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金代在临城还烧制定窑风格的白釉印花器物。

4.河北省定窑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还烧造少量黑釉和酱釉瓷,绿釉瓷最为少见。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瓷器以刻划花、印花装饰较为多见,以印花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覆烧方法,器口无釉,称之为“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5.河北省井陉窑

窑址在井陉县。窑址调查表明,井陉窑窑址范围较大,烧造具有定窑白瓷印花风格的器物,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时期。井陉窑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一般采用盘碗里心刮釉叠烧法,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所烧器物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

6.河北省隆化窑

窑址在隆化县。元代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钧釉器物。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器物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钧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二 河南省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瓷器发源地,省内瓷窑发现较多,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全省共有18个县、市发现古陶瓷窑址,少的发现两三处,多的达上百处。已发现窑址年代最早者为隋代。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定窑四个窑系瓷器,其中以钧瓷、青瓷所占比重最大。

7.河南省巩县窑

窑址在巩义市(原巩县)的冶子村、白河乡、铁匠炉村。巩县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开元时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唐代还烧造三彩釉陶、绞胎、黑釉、茶叶末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瓷器。

8.河南省密县窑

窑址在密县窑沟窑、西关窑。唐代烧造品种有白釉、黄釉、青釉、黑釉及珍珠地划花瓷等。珍珠地划花品种以西关窑出现最早,该技法借鉴唐代錾胎金银器。窑沟窑为金元时期窑址,以烧白釉瓷为主,还有白地黑花品种。

9.河南省鲁山窑

窑址在鲁山县段店。该窑早在唐代就已烧造黑釉带花斑的器物,既印证了唐人南卓《羯鼓录》中所记载的“鲁山花瓷”,也解决了传世花瓷腰鼓的确切窑口问题。宋代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青釉印花、黑釉、钧釉及三彩。白釉划花复线纹瓶、三彩陶枕及浮雕莲瓣纹灯都是鲁山窑颇具特色的品种。

10.河南省登封窑

窑址在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残片也散落很多。刻柳斗纹钵也是该窑具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绿釉及三彩器物。

柳斗纹是登封窑颇具特色的瓷器装饰。系仿柳编器物烧造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深刻粗线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器物以小钵最为常见。

11.河南省修武窑

窑址在修武县。宋代瓷窑。窑址遗物中有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瓷等标本。白釉剔花瓷和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黑釉剔花品种制作精细,黑白对比强烈,与磁州窑同类装饰难分伯仲。

12.河南省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宝丰宋代属汝州管辖,故称汝窑。汝窑在北宋后期元?至崇宁间的二十多年里曾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器胎较薄,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三至六个支烧痕。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匀净滋润,多有细小开片。

13.河南省宝丰窑

窑址在宝丰县青龙寺(即清凉寺)。烧瓷品种丰富,有印花或刻花青瓷、白釉刻花及绿彩瓷、三彩釉陶、黑釉瓷、酱釉瓷、黑釉凸线纹瓷等。特别是有一种剔刻麦粒纹饰者异常别致。宝丰窑烧瓷时间在北宋、金、元,明显受到耀州窑、磁州窑的影响。

麦粒纹是宝丰窑在北宋、金时期所采用的装饰技法,其他瓷窑未曾见有。从标本上可以看到在黑釉瓶等器物上刻出类似麦粒状的花纹,颇具特色。

14.河南省鹤壁窑

窑址在鹤壁市盘石头村、水泉村、龙王村等处。创烧于唐,产品以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黄釉及黑釉短流执壶也有所发现。宋代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黄釉品种,以黄釉刻划花盆最具特色。就新发现的资料看,鹤壁窑是河南省北部烧瓷历史较早及烧瓷品种比较丰富的瓷窑之一。

15.安阳窑

窑址在安阳县。窑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善应、装货口、楼上坡、天僖镇等地。安阳窑隋至元代烧制瓷器。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钵、瓶、杯等。唐代有黑釉碗标本。善应等三处窑址为金元时期,主要烧制钧釉、青釉器物。青釉器物以碗为主,钧釉有盘、碗、罐、炉、瓶等,有的带有红斑装饰。

16.河南省内乡窑

窑址在内乡县大窑店。旧称邓窑或邓州窑。唐至元代瓷窑,宋代为其兴盛期。唐代烧黑釉及带斑点装饰的花瓷。花瓷有罐、瓶等器物。宋金时期烧造青瓷,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有光素者,也有印、划花装饰者。

17.河南省淇县窑

窑址在淇县黄洞乡、西渔泉、前嘴西坡。元代瓷窑。明清文献记载淇县产青瓷。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80年代曾派人考察该窑,采集的标本中绝大多数为钧釉器物,兼有少量白釉、黑釉器物。钧釉器物有碗、钵、壶、盘、炉、瓶、蒷等,有的饰以紫红色斑块。

18.河南省郏县窑

窑址在郏县黑虎洞、黄道等处。烧瓷时间为唐代到元代。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有白釉绿彩、黄釉、黑釉、白地黑花瓷等。在黄道窑遗址里曾采集到黑釉斑点壶、罐等标本,为解决传世同类器物的窑口提供了资料。

19.河南省宜阳窑

窑址分布在宜阳县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宋金时期瓷窑。烧瓷品种以青釉瓷为主,兼烧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划花瓷及三彩釉陶。青釉瓷标本较为丰富,器型以碗为大宗,有光素者,也有以印花、划花、刻划花等装饰,造型、纹饰风格与临汝、宝丰、内乡、登封、鲁山等窑同类器物相似,均属耀州窑青瓷系统。

20.河南省新安窑

窑址在新安县下孤灯。宋至元代瓷窑。已发现窑址10余处,多烧造钧窑系瓷器,亦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红绿彩及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刻花等品种。

21.河南省扒村窑

窑址在禹县扒村,1950年发现。金元时期烧制磁州窑风格的器物。主要品种有白地黑花、白釉、白釉划花、黑釉、黄釉、绿釉、三彩、红绿彩、孔雀绿釉,还烧制钧窑系的钧釉、青釉品种。其中白地黑花色调对比强烈,我院收藏的白地黑花折沿盆为该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2.河南省禹县钧窑

窑址在禹县(今禹州市)的八卦洞、扒村、刘家庄、刘家门、下白峪、黄庄、苌庄、大洞磨街等地,已发现窑址近百处。创烧于唐,终烧于元。以八卦洞窑为代表。八卦洞窑发掘出土了大量官钧窑瓷器标本,解决了大量传世底刻数目字的钧窑花盆、尊、洗的产地及宫廷用瓷问题。八卦洞窑除了烧造钧瓷外,还烧造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等民间用瓷。

钧釉是一种窑变釉。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因釉中加入氧化铜作着色剂,而呈现铜红窑变效果,有海棠红、玫瑰紫等名贵色釉。

23.河南省临汝窑

窑址在临汝县严和店、轧花沟、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刘家沟、东沟、大峪班庄、石板河、陈沟、黄庄、岗窑等处。烧瓷时间主要在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青釉、青釉印花、钧釉瓷器。烧瓷品种和装饰特征与耀州窑、钧窑有一定关联。此外还烧白釉、黑釉器物。

三 山东省

山东省目前已发现淄博、枣庄等窑址。

24.山东省淄博窑

窑址在淄博市磁村窑、寨里窑。出土物表明磁村窑始烧于唐,终烧于元,有六百年的烧瓷历史。唐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宋代改烧白瓷。装饰技法有剔花、划花、绿彩、褐彩等。金元时期除烧白瓷外,黑釉瓷占有一定比例,以黑釉凸线纹装饰最具特点。还新出现了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绘等装饰,似受河北磁州窑的影响。

凸线纹装饰主要用在黑釉瓷器上,盛行于金代,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瓷窑里均有所见。淄博窑所烧黑釉凸线纹瓷器,造型规整,线纹清晰,一般在罐的双系下方,饰有斜十字纹,颇为独特。

四 山西省

山西省瓷窑遗址较多,明清两代方志中多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仅发现3处窑址。1973年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山西省有待调查的窑址逐个进行了调查,方志记载的古瓷窑遗址中有二分之一得到了证实,并有新的发现。

25.山西省介休窑

窑址在介休县洪山镇。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和民国。宋代烧定窑系白釉,黑釉印花盘、碗等。白釉划花填黑彩、白地黑花与河北磁州窑有一定关系。白釉酱花品种富有介休窑特色,有桔红色彩者。金代盛烧褐釉印花器皿,装饰纹样以孩童荡船于莲池较为多见,而在其他瓷窑产品中这种图案则极少见。

26.山西省霍县窑

窑址在霍县陈村一带。创烧于金,而盛烧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霍县窑器物胎釉洁白,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五个小支钉痕。霍县窑即文献记载“彭窑”所在地。元以后烧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27.山西省大同窑

窑址在大同县瓦窑沟,这里就是《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磁窑”。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有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作风粗犷;划花线条较细,以复线水波纹稍多见,亦见有划花水波游鱼者。

28.山西省怀仁窑

窑址在怀仁县。金、元时期瓷窑。以烧黑釉瓷为主,器物有弦纹瓶、大口罐等。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釉面乌黑晶莹。大口罐的口较厚,与大同窑的口沿削平不同。釉有的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除黑釉外,还烧白釉、白地黑花、酱釉品种。

29.山西省浑源窑

窑址在浑源县。发现窑址3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度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造瓷器品种之丰富多样,在燕北地区是少见的。

30.山西省榆次窑

窑址在榆次县孟家井,孟家井旧属榆次县。宋至明代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釉色白中闪黄,因系叠烧,碗心有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还发现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31.山西省阳城窑

窑址在阳城县畔沟。金代瓷窑。烧造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装饰技法见有划花。器形有折腰盘、碗等。

32.山西省平定窑

窑址在平定县柏井村。唐代至金代瓷窑。平定窑的烧瓷历史历经唐、五代、宋、金时期。平定距河北较近,因此所烧造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邢、定两窑的影响。以烧白釉为主,兼烧黑釉,装饰有刻划花、剔花、印花。

33.山西省河曲窑

窑址在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为河曲窑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弦纹供器。

34.山西省盂县窑

窑址在盂县磁窑坡村。宋金时期瓷窑。该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器物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刻划花装饰者。白釉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不施化妆土。除白釉器物以外,还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品种。

35.山西省交城窑

窑址在交城县。唐代至元代瓷窑。唐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产量最大,还发现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以外,还烧黑釉瓷。

36.山西省河津窑

窑址在河津县北午芹。唐代烧白釉、黑釉瓷,白瓷有注子、碗等。宋代烧白釉折腰盘、盆、碗等,装饰技法有浮雕莲瓣纹、绿彩、印花、珍珠地划花、剔花等。

37.山西省长治窑

窑址在长治县八义镇。金代瓷窑。以烧红绿彩绘碗、塑像为主,兼烧少量白地黑花器物。红绿彩碗的里心、圈足上都有五个支烧痕,纹饰以花卉为主,另有少量鱼纹、题写的诗文。

金三彩

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瓷窑烧造的彩瓷品种之一。器物以小碗为主,一般在白釉器物上,以红、绿、黄三色,有的还加以黑色彩绘画纹饰,有些仅有红、绿二色(故又称红绿彩),与景德镇红绿彩有一定关系。

38. 山西省临汾窑

窑址在临汾县。烧瓷时间为元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兼烧酱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等品种。黑釉、酱釉瓷器中以直口碗数量最多,为典型的元代造型。黑釉漆黑光亮,还有油滴与兔毫纹碗。白釉中还有采用印花、划花、剔花、彩绘装饰的。

油滴釉

是一种结晶釉,以釉面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银白色圆点形似油滴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富集,冷却时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形成油滴。油滴釉瓷在宋、元时期瓷窑产品中比较多见,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省的一些瓷窑均有烧造。

39.山西省晋城窑

近些年发现的晋南地区瓷窑,窑址在晋城县境内。金元时期瓷窑。主要烧造钧釉瓷器,器形以碗最为常见。

中国古代精美陶器欣赏


上朔远古时代,中国陶器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除了色彩纹饰的华丽,器形的造型比例和拿捏艺术也精美异常,带有一种大道至简奇异的精灵之气。

齊家文化 陶罐 約公元前2000至1000年 高30厘米

鳥形陶器 東周 約公元前8至7世紀 高33.5厘米,長36厘米

黑陶雙耳罐 西漢 高33.5厘米,寬38厘米

陶瓷代釉臥狗 東漢 約公元2至3世紀 長23厘米 瑞士Jürgen L.Fischer先生舊藏

彩繪陶俑 漢代 高 45.5厘米

彩陶朱雀玄武 汉代 54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男僕陶俑 西漢 高60.8厘米

騎士彩繪陶俑 西漢 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 高 35.5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4.7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7.7厘米

唐代陶器用于冥器的很多,无论神像、人物与动物其形象都极为丰满和逼真写实,并带有浓郁的异国风情,这也是当时的国体所在吧。按理说,这类器物无论价值如何,都不可以用于府宅中的收藏,阴气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在阳间镇邪的。然而在西方欧美等国,可能基于艺术欣赏的口味不同,这类陶器上世纪早中期流于海外很多很多,因而自然也成了拍卖市场和古董收藏中的常客。

陶马 唐代 HEIGHT 35,5 厘米

騎馬仕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7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29厘米

綠釉青蛙紋陶瓷小壺 唐代 高9.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7.7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2.8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4.1厘米

绿釉陶罐 汉代 H13,2 厘米

陶瓷帶釉羊坐像 三國至晉 HEIGHT 12,5 厘米, LENGTH 14,4 厘米

紅陶男僕頭 宋代 高23厘米

陶胎彩绘马球仕女俑 唐 高36.5 厘米

来源:佛朗西斯高•玛利亚,塔里安利•得•马基奥侯爵(1887-1968)及马加烈特•奥地利-托斯卡纳女大公,塔里安利•得•马基奥女侯爵(1894-1986)伉俪收藏 于1939年9月12日购自北平古董商通艺公司

三彩双龙耳壶 唐 高44 厘米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体上施以黄、绿、赭三种釉彩,有的单色篮彩或黄、绿两彩,这些器物都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唐三彩”这个名称并非当时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此作品瓶口外撇,细颈内束,肩部丰满,下腹渐敛,平底,器形古朴,典雅大方。瓶口两侧各有一龙耳,龙口紧紧衔住口沿,龙颈大幅弯曲,龙身下垂至瓶肩,线条流畅,身形矫健。龙耳、肩部、上腹施低温彩釉,黄、绿、褐数色交融,斑斓绚丽,透露出浓厚的盛唐气息,勾起人们对远古盛世的向往。此瓶形制经典,釉色炫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缛华丽的元素,确实是一件唐代陶瓷制品的代表之作。

三彩長頸瓶 唐7~8世紀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唐三彩為唐代代表陶瓷器作品,為低溫鉛釉陶器的一種,因器表經常施黃、綠、白三色而通稱為「三彩」。事實上,三彩器上的顏色變化多樣,除黃、綠、白,也可見有褐、藍等色,且三彩器也不一定局限在三種顏色,也見有單色釉、二彩等,「三彩」只是個通稱。唐三彩最常見者為墓葬出土的鎮墓獸及各式人俑,尚有少許器皿類作品。受到中國唐三彩影響,日本奈良地區於奈良至平安時代曾有奈良三彩的燒製,傳世品以東大寺正倉院所藏之奈良三彩為經典代表。

三彩龍首角盃 唐代 516,500 美元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7至1985年(借展)

角盃,原為牛角或犀牛角製,飲用器,於中亞及西亞以銀或寶石製作,後傳至中國,最早於漢代已有所見,材質多樣,如陶、琉璃以及銀等。唐代角盃,多以波斯銀器為模本。本品角盃,器形優雅,珍珠地飾花葉紋,精巧細緻,當屬現存唐代角盃中精佳之品。

漆盘 汉代直径16厘米

三彩凤首壶 唐代 高29厘米

为经典的唐三彩作品,壶口呈凤首状,细长颈,圆形扁腹,高足外撇,平底,凤首凸显雍容华贵,整体造型丰润饱满,充分体现唐代审美的特点。通体施褐、黄、蓝等色釉,釉色鲜明绚丽。尤其是器耳上所施篮彩,为唐代稀缺彩料,更显出尊贵风采。一侧置曲柄,曲线优雅大方。壶腹两侧有开光,均内饰神鸟凤凰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画面刀工精美,刻画细致,具有极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且暗藏“有凤来仪”之兆,寓意富贵吉祥。

陶神兽 东汉

彩绘陶舞俑 西汉 53.3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2

这个陶俑形象生动地呈现汉代诗歌中描述的舞蹈节奏,捕捉到了一个精美的舞动瞬间。

绿釉禽舍 东汉 H. 9 1/4 in. (23.5 厘米); W. 14 3/4 in. (37.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Collection,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4

典型的冥器,为逝者提供丰富的财富供给。汉朝汉字的推广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说明权力是如何在皇权政治和贵族之外流传到更广泛的官僚阶层的。在汉初,儒学成为主流哲学,汉帝国依靠这一类的学者官员。他们希望自己和家人在来世依旧富贵,从而在这丰富的陶土模型中得到满足。塑造成这类原始陶器精美的琉璃器皿模型,是当时广大贵族社会阶层墓葬的理想媒介。

彩绘陶舞娘 唐代 38.4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Anonymous Gift, in memory of Louise G. Dillingham, 1978 陪葬品

彩陶乐俑 唐代 7th century 14.6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Rogers Fund, 1923

游牧民族彩陶俑 唐代 7th century 51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Barbara and William Karatz Gift, 2002

此陶俑是北方非汉族人物的一种罕见的表现形式,如他丰满的双眸与脸庞,双辫的长发,宽大的翻领,宽松的裤子,尖的靴子。他的腰带,一个三角袋,一把刀,一个圆形的盒子悬挂着,也反映了北方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彩陶镇墓兽 北魏-北齐 mid-to-late 6th century 30.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Ann Eden Woodward Foundation Gift, 1979

欧美地区形容它是一种梦幻般的生物

彩繪陶鋪首 唐代 高:28 厘米 寬:25 厘米

灰陶模製圓形獸面,銅鈴大眼突出,怒目聳眉,呲牙咧嘴,雙角突伸,大耳外擴,鬃毛飛揚。表面罩以乳白色層,再以黑彩點睛,橘紅彩線描出血盆大口。耳洞、嘴角外側及下巴中央均有穿孔,應為穿繩綁縛之用。漢代墓室門常見以鋪首裝飾,祈以猙獰獸面(或許源自上古青銅之饕餮紋飾)袪除邪鬼。

陶狮 唐代 17厘米

龟形陶砚 汉代 24.5厘米

陶加彩羅漢俑一組五尊 宋代

陶加彩女立俑 唐代

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