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金银器与瓷器 > 导航 >

古代瓷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

古代瓷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

中国古代金银器与瓷器 唐宋瓷器鉴别方法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1-07-12

中国古代金银器与瓷器。

皇朝秘宝--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国宝

鎏金双狮纹菱弧形圈足银盒唐代盒体呈菱弧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内以联珠组成一个菱形,与周边呈相斗的布局,内菱形中部錾两只腾跃的狮子,四周衬以莲与缠枝蔓草,内外菱形的角隅饰背分式西番莲纹样,腹壁上下均錾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圈足饰一周简莲瓣。盒底外壁竖錾4行33字: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臣李进。鎏金镂孔五足朵带铜香炉唐代通体鎏金,由炉盖、炉身组成,盖、身以子母扣开合。盖面镂空。壶门高圈足座银香炉唐代出土时其盖面贴一墨书签封,铭为大银香炉臣杨复恭。香炉置于地宫中室的白石灵帐后,其下叠压装有秘色瓷盘碗碟的漆盒,根据这一现象,有学者便断言,此炉与茶具有关,将其定名为煎汤烹茶的风炉臂钏唐代臂钏为阿阇黎修法用具之一。在举行修法灌顶仪式时阿阇黎臂饰宝钏。也是密教造像中的八庄严之一。以前仅见于敦煌壁画中这是首次出土实物。鎏金鸿雁纹壶门座五环银香炉唐代通高14.5、炉盘口外径23.6厘米盘底外壁有五十两臣张宗礼进鎏金双蛾纹银香囊唐代直径12.8cm,链长24.5cm,重547克系唐僖宗所供奉。系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囊盖、囊身各作半球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相扣合,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则以勾环相连。香囊外壁錾饰十二簇分布均匀的团花,团花内分饰四只或两只飞蛾,纹饰鎏金,香囊内有一个钵状香盂及两个平衡环,香盂用短轴铆接,内、外平衡环间也以短轴铆接,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运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完全相同,这种陀螺仪原理,欧洲17、18世纪才掌握,而我们的祖先,早在8世纪之前,已熟练的运用了这种技术。香囊两件均为鎏金银质,一大一小。二者构造相同,以两半球扣合构成囊体。囊内铆接二持平环和香盂,持平环之间及内环与香盂之间成直角相互支承,使香盂保持平衡。囊体镂空,供香气溢出。香囊在当时是一种熏香用器,其钵内放置香料,点燃后香气从镂空处外飘,以改善室内的空气。香囊以前出土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发现,英国的哈克期美术馆,日本的正仓院也均藏有我国唐代的银香囊,不过以前人们都称其为熏球,而法门寺地宫《物帐碑》明确记载其为香囊,则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错误。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让高力士到马嵬坡寻找杨贵妃尸体时,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丝织物缝制的香包,而是以金银制成的熏香器皿。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唐代系唐僖宗供佛用品。浇铸成型,盆壁分为四瓣,每瓣内錾两个石榴团花。团花中有一双鼓翼鸳鸯立于莲花之上,两两相对,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鸳鸯团花之间衬以流云纹。盆底模冲、锤打出一对互相嬉戏的鸳鸯和阔叶石榴组成的大团花,四周施鱼子纹地,形成浅浮雕效果。盆壁内外的装饰花纹完全相同,犹如透雕而成。盆外两侧各铆接两个额刻王字的天龙铺首,口衔饰有海棠花的圆环,环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饰莲花。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浙西为唐代的浙西道。是唐代后期南方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大银盆集浇铸、模冲、煅打、錾刻、鎏金、铆接等先进工艺于一体,制作精美,造型宏大,纹饰工整细腻,线条舒适流畅,构图丰满。特别是盆壁内外的錾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艺水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不可多得的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

精选阅读

古代瓷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


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

侈口秘色瓷碗共3件,器形相同,以其中一件为例:

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

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

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这种金银装饰瓷器的工艺做法是:

先按照设计要求镂刻出雀鸟团花纹银箔纹样并鎏金;

再把此纹样粘贴在黄秞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盖住纹样;

最后,研磨推光直到雀鸟团花纹样显露出来并与碗壁黑漆厚度平齐而融为一体时,即为金银平脱。

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就有金平脱犀头匙筋、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叠(碟)子及金平脱装(妆)具玉合(盒),金平脱铁面椀(碗)等物品。

又有《唐氏肆考》记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棱碗。

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这就证明金银平脱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了。

日本正仓院收藏有我国唐代的金银平脱铜镜、木琴、皮箱等,但就是没有金银平脱瓷器。

所以这两件出土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它们独具匠心,完美地将金银平脱装饰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装饰工艺创新,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中也属首次发现。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纹饰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为《物账碑》记载秘色瓷之遗漏之物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出于地宫中室内。

其造型十分优雅,端庄规整,釉色晶莹,胎质细密。

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

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周,呈阶梯状。

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

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

高21.5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口径2.2厘米、颈高11厘米,重615克。

在发掘时,瓶口覆有一颗大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宝珠。

遗憾的是这么精致的瓷瓶在《物账碑》中竟没有记载。

后经专家鉴定,瓷瓶的釉色、胎质与其他秘色瓷完全相同,应该算在秘色瓷的行列之中。

再从佛教的仪轨看,此瓶出土时内有宝珠,应属于密教的供养器五贤瓶五宝瓶之类。

用它盛上五宝、五药等以消除烦恼、去除尘垢,系为佛家宝物。

《物账碑》不知何故当时没有记载,成为瓷秘色账上之遗漏之物。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陆龟蒙《秘色越器》诗和实物证实秘色瓷产于越窑并且烧造工艺先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xi),共嵇中散斗遗杯。

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盛赞秘色瓷的传世七绝《秘色越器》诗,也是迄今发现对秘色瓷最早的文献记载。

首句越窑开说明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

越窑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东汉年间,这里从陶器到原始青瓷,后来又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发展到青瓷的历史过渡,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于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晚唐、五代时达到鼎盛,衰败于北宋中期。

陆龟蒙所谓的越窑则主要是以今天的浙江余姚上林湖为中心的上虞、宁波等地,此范围中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

法门寺出土的这批秘色瓷从造型、胎釉特征和装坯方法上,都表明应是产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窑。

并且,这一地区也有类似的瓷片出土。这批秘色瓷应是上林湖生产的青瓷精品,当时作为贡瓷呈献给唐宫廷,再由唐懿宗供奉给佛骨舍利,密封于法门寺佛塔地宫。

《全唐诗》中记载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

夺得千峰翠色来,生动描绘了越窑秘色瓷的青釉色泽。

诗人所描述的秘色瓷釉色为千峰翠色,这种郁郁葱葱、青莹滋润的色泽不同凡俗,浑然天成。

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器中,除2件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内壁施青黄釉外,其余器物均施湖绿、青绿、青灰色釉。虽然都是青绿色调,但也很难保持一个标准色釉,这也说明秘色瓷的色釉烧造很难把握。

所以,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夺字,画龙点睛地传达出工艺之巧,也点化出了秘色瓷色釉有巧夺大自然千峰翠色的灵性,让人读之浮想联翩,余韵延绵。

越窑秘色瓷的装烧技术也是十分先进的。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釉面光滑,釉色纯净,器物底部有糯米状支烧钉的痕迹,表现出唐代越窑在装烧工艺方面的革新,即使用了匣钵,实施单件烧。

秘色瓷打破了窑内明火叠烧的传统工艺,避免了因瓷器叠烧而出现的釉面烟熏、火刺、落沙、粘釉和内心留有支烧痕等缺陷,有效杜绝了明火叠烧的不足,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对以后的烧制工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与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的相互印证,完全证明了秘色瓷为晚唐时越州窑烧造的产品。

唐代越窑青瓷为当时全国青瓷之首,秘色瓷又是其中的上乘之作,所以秘色瓷也就成了青瓷中精品的代名词了。

法门寺曾是唐代皇家寺院,大唐皇帝曾多次迎奉佛骨舍利到京城长安供养,其中地宫所供奉的大量金银器、丝绸、琉璃器、瓷器等都是千挑万选的宝物。

如今,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的大唐珍宝作为文物在法门寺博物馆陈列。

在这绚丽多姿的展品中,笔者对其秘色瓷的探析和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

其目的在于引发更多的人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法门寺晨曦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

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据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当时称“阿育王寺”。

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

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

1987年4月3日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

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

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

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

以至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

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

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

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

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

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五代人徐夤[yín]赞叹曰:"捩[liè]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wān]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半壁坍塌的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

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

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

秘色瓷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瓷器呢?

为什么这么神秘呢?

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时间回到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

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

于是发掘工作开始了,4枚至高无上的佛骨舍利和大量奇珍异宝的出土立即轰动海内外,

人们将目光不断投向法门寺,期待更多的发现。

秘色瓷出土场景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从法门寺传出:

14件精美的瓷器从地宫中出土。

据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

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经专家核实考证,它们居然就是消失世间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的秘色瓷!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

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6件及瓶1件。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物账碑》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具体说明了这批秘色瓷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炉之下

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呈现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

秘色瓷最为神奇之处就是“无中生水”,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为其典型:

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

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

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

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

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

最令人惊叹的是:

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真像盛着一泓清水,令人叹为观止!

唐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呈现“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秘色瓷还有: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

其它的秘色瓷器隐约也有水感,但相对较弱。

通过细致的观察对比,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

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

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当看到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时,第一感觉是碟子底部整体亮于碟子腹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无中生水”的视觉差。

原因是碟子底部近似一个“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以观察到的最亮处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着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层展开,直至碟子底部与腹壁相接处,使碟内有了波光粼粼之感。

唐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相反,其他非凹底的侈口秘色瓷器则不具备器底凸面对光的发散效果,光线很难形成器底和器腹的层次感,所以水感很弱。

更为巧合的是:地宫还同时出土了20件琉璃器。

其中一件蓝色素面琉璃盘的造型也是凹底。

此盘通体蓝色,半透明,在光的照射下,它也有着与凹底的秘色瓷同样的“无中生水”的美感,且水感很强。

这也再次证明了设计巧妙的凹底器形是秘色瓷“无中生水”的真正原因。

正如五代诗人徐夤对秘色瓷的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唐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侈口秘色瓷碗

侈口秘色瓷碗共3件,器形相同,以其中一件为例:

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

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

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

碗通高6.8厘米、腹深6.2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1厘米,重902克。

这些碗最大的特点就是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

此图在造型上注重写实。

仕女发髻高耸,脸形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富态,亭亭玉立;

穿着大袖纱罗衫,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盛世大唐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手法上采用游丝细线勾勒,均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仕女所穿着绫罗绸缎服饰的飘逸风致和细腻柔软的质感。

同时,在其他的秘色瓷器上也发现有仕女图,这些仕女图案是怎样留在上面的呢?

这还得从发现秘色瓷现场说起。

当时,考古工作者在地宫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后面先发现了一个壸门高圈足银香炉,下边藏有金银包边的圆形檀香木盒子,里面有一个丝绸包裹,打开之后惊奇地看到秘色瓷均被绘有仕女图案的薄纸包裹着。

原来,秘色瓷作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宫时,为了减少瓷器之间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图墨迹的纸来包裹。

没想到历经千年,纸张已成灰片,但纸张上的仕女图案印痕却保留下来,这不但为研究唐代绘画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侈口秘色瓷碗外壁仕女图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显示出高超的瓷器装饰创新工艺

在地宫《物账碑》中又提到了“内二口银棱”,它们到底是指哪两件秘色瓷呢?

地宫中出土的秘色瓷,12件为素面青釉秘色瓷器,只有两件为样式、纹饰相同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其中一件碗口沿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

碗内壁施青黄釉,釉质滋润,开片细碎。

碗外壁髹深蓝色漆,并有平脱雀鸟团花5朵,纹饰鎏金。

两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

高8.2厘米、深7.1厘米、口径23.7厘米,重596克。

此两碗无疑就是“内二口银棱”碗了。

碗外壁的雀鸟团花纹饰纤细繁缛,刻划精细入微,外观雍容华美,富丽堂皇。

其中,每朵团花上的雀鸟比翼双飞,富于自然情趣,一副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景象跃然在眼前。

其图案设计大气饱满,寓意祥和,工艺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纸技艺。

虽是平面设计,却在碗壁的曲线映衬下巧妙而富于变化,显得动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

像这种以花卉雀鸟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妇美满幸福之意。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这种金银装饰瓷器的工艺做法是:

先按照设计要求镂刻出雀鸟团花纹银箔纹样并鎏金;

再把此纹样粘贴在黄秞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盖住纹样;

最后,研磨“推光”直到雀鸟团花纹样显露出来并与碗壁黑漆厚度平齐而融为一体时,即为“金银平脱”。

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就有金平脱犀头匙筋、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叠(碟)子及金平脱装(妆) 具玉合(盒),金平脱铁面椀(碗)等物品。

又有《唐氏肆考》记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棱碗。

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这就证明金银平脱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了。

日本正仓院收藏有我国唐代的金银平脱铜镜、木琴、皮箱等,但就是没有金银平脱瓷器。

所以这两件出土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它们独具匠心,完美地将“金银平脱”装饰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装饰工艺创新,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中也属首次发现。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纹饰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为《物账碑》记载秘色瓷之“遗漏之物”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出于地宫中室内。

其造型十分优雅,端庄规整,釉色晶莹,胎质细密。

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

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周,呈阶梯状。

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

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

高21.5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口径2.2厘米、颈高11厘米,重615克。

在发掘时,瓶口覆有一颗大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宝珠。

遗憾的是这么精致的瓷瓶在《物账碑》中竟没有记载。

后经专家鉴定,瓷瓶的釉色、胎质与其他秘色瓷完全相同,应该算在秘色瓷的行列之中。

再从佛教的仪轨看,此瓶出土时内有宝珠,应属于密教的供养器“五贤瓶”“五宝瓶”之类。

用它盛上五宝、五药等以消除烦恼、去除尘垢,系为佛家宝物。

《物账碑》不知何故当时没有记载,成为“瓷秘色”账上之“遗漏之物”。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陆龟蒙《秘色越器》诗和实物证实秘色瓷产于越窑并且烧造工艺先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xiè),共嵇中散斗遗杯。”

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盛赞秘色瓷的传世七绝《秘色越器》诗,也是迄今发现对秘色瓷最早的文献记载。

首句“越窑开”说明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

越窑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东汉年间,这里从陶器到原始青瓷,后来又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发展到青瓷的历史过渡,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于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晚唐、五代时达到鼎盛,衰败于北宋中期。

陆龟蒙所谓的“越窑”则主要是以今天的浙江余姚上林湖为中心的上虞、宁波等地,此范围中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

法门寺出土的这批秘色瓷从造型、胎釉特征和装坯方法上,都表明应是产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窑。

并且,这一地区也有类似的瓷片出土。这批秘色瓷应是上林湖生产的青瓷精品,当时作为贡瓷呈献给唐宫廷,再由唐懿宗供奉给“佛骨舍利”,密封于法门寺佛塔地宫。

《全唐诗》中记载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

“夺得千峰翠色来”,生动描绘了越窑秘色瓷的青釉色泽。

诗人所描述的秘色瓷釉色为“千峰翠色”,这种郁郁葱葱、青莹滋润的色泽不同凡俗,浑然天成。

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器中,除2件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内壁施青黄釉外,其余器物均施湖绿、青绿、青灰色釉。虽然都是青绿色调,但也很难保持一个标准色釉,这也说明秘色瓷的色釉烧造很难把握。

所以,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夺”字,画龙点睛地传达出工艺之巧,也点化出了秘色瓷色釉有巧夺大自然“千峰翠色”的“灵性”,让人读之浮想联翩,余韵延绵。

越窑秘色瓷的装烧技术也是十分先进的。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釉面光滑,釉色纯净,器物底部有糯米状支烧钉的痕迹,表现出唐代越窑在装烧工艺方面的革新,即使用了匣钵,实施“单件烧”。

秘色瓷打破了窑内明火叠烧的传统工艺,避免了因瓷器叠烧而出现的釉面烟熏、火刺、落沙、粘釉和内心留有支烧痕等缺陷,有效杜绝了明火叠烧的不足,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对以后的烧制工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与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的相互印证,完全证明了秘色瓷为晚唐时越州窑烧造的产品。

唐代越窑青瓷为当时全国青瓷之首,秘色瓷又是其中的上乘之作,所以“秘色瓷”也就成了青瓷中精品的代名词了。

法门寺曾是唐代皇家寺院,大唐皇帝曾多次迎奉佛骨舍利到京城长安供养,其中地宫所供奉的大量金银器、丝绸、琉璃器、瓷器等都是千挑万选的宝物。

如今,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的大唐珍宝作为文物在法门寺博物馆陈列。

在这绚丽多姿的展品中,笔者对其秘色瓷的探析和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

其目的在于引发更多的人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法门寺晨曦

古代瓷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炉之下

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在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从地宫中出土了14件精美的瓷器。据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经专家核实考证,它们居然就是消失世间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的秘色瓷!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6件及瓶1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物账碑》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具体说明了这批秘色瓷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五代诗人徐夤曾对秘色瓷有过这样的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呈现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秘色瓷还有: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其他的秘色瓷器隐约也有水感,但相对较弱。通过细致的观察对比,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侈口秘色瓷碗壁外的唐代仕女图案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侈口秘色瓷碗共3件,器形相同,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碗通高6.8厘米、腹深6.2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1厘米,重902克。

这些碗最大的特点就是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此图在造型上注重写实。仕女发髻高耸,脸形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富态,亭亭玉立;穿着大袖纱罗衫,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盛世大唐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手法上采用游丝细线勾勒,均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仕女所穿着绫罗绸缎服饰的飘逸风致和细腻柔软的质感。同时,在其他的秘色瓷器上也发现有仕女图,这些仕女图案是怎样留在上面的呢?这还得从发现秘色瓷现场说起。当时,考古工作者在地宫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后面先发现了一个壸门高圈足银香炉,下边藏有金银包边的圆形檀香木盒子,里面有一个丝绸包裹,打开之后惊奇地看到秘色瓷均被绘有仕女图案的薄纸包裹着。原来,秘色瓷作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宫时,为了减少瓷器之间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图墨迹的纸来包裹。没想到历经千年,纸张已成灰片,但纸张上的仕女图案印痕却保留下来,这不但为研究唐代绘画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炉之下

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正在进行一项古代佛塔的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在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从地宫中出土了14件精美的瓷器。据地宫出土的《物账碑》记载: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经专家核实考证,它们居然就是消失世间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的秘色瓷!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6件及瓶1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物账碑》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具体说明了这批秘色瓷的来源、件数以及唐人对其称谓。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五代诗人徐夤曾对秘色瓷有过这样的描绘:“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呈现“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秘色瓷还有: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其他的秘色瓷器隐约也有水感,但相对较弱。通过细致的观察对比,发现“无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侈口秘色瓷碗壁外的唐代仕女图案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侈口秘色瓷碗共3件,器形相同,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碗通高6.8厘米、腹深6.2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1厘米,重902克。

这些碗最大的特点就是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此图在造型上注重写实。仕女发髻高耸,脸形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富态,亭亭玉立;穿着大袖纱罗衫,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盛世大唐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手法上采用游丝细线勾勒,均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仕女所穿着绫罗绸缎服饰的飘逸风致和细腻柔软的质感。同时,在其他的秘色瓷器上也发现有仕女图,这些仕女图案是怎样留在上面的呢?这还得从发现秘色瓷现场说起。当时,考古工作者在地宫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后面先发现了一个壸门高圈足银香炉,下边藏有金银包边的圆形檀香木盒子,里面有一个丝绸包裹,打开之后惊奇地看到秘色瓷均被绘有仕女图案的薄纸包裹着。原来,秘色瓷作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宫时,为了减少瓷器之间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图墨迹的纸来包裹。没想到历经千年,纸张已成灰片,但纸张上的仕女图案印痕却保留下来,这不但为研究唐代绘画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显示出高超的瓷器装饰创新工艺

地宫中出土的秘色瓷,12件为素面青釉秘色瓷器,只有两件为样式、纹饰相同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其中一件碗口沿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碗内壁施青黄釉,釉质滋润,开片细碎。碗外壁髹深蓝色漆,并有平脱雀鸟团花5朵,纹饰鎏金。两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高8.2厘米、深7.1厘米、口径23.7厘米,重596克。

碗外壁的雀鸟团花纹饰纤细繁缛,刻划精细入微,外观雍容华美,富丽堂皇。其中,每朵团花上的雀鸟比翼双飞,富于自然情趣,一副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景象跃然在眼前。其图案设计大气饱满,寓意祥和,工艺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纸技艺。虽是平面设计,却在碗壁的曲线映衬下巧妙而富于变化,显得动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像这种以花卉雀鸟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妇美满幸福之意。

这种金银装饰瓷器的工艺做法是:先按照设计要求镂刻出雀鸟团花纹银箔纹样并鎏金;再把此纹样粘贴在黄秞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盖住纹样;最后,研磨“推光”直到雀鸟团花纹样显露出来并与碗壁黑漆厚度平齐而融为一体时,即为“金银平脱”。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就有金平脱犀头匙筋、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叠(碟)子及金平脱装(妆)具玉合(盒),金平脱铁面椀(碗)等物品。又有《唐氏肆考》记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棱碗。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这就证明金银平脱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了。日本正仓院收藏有我国唐代的金银平脱铜镜、木琴、皮箱等,但就是没有金银平脱瓷器。

所以这两件出土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它们独具匠心,完美地将“金银平脱”装饰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装饰工艺创新,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中也属首次发现。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出于地宫中室内。其造型十分优雅,端庄规整,釉色晶莹,胎质细密。瓶颈细长,直口,圆唇,肩部圆隆,腹呈瓣瓜棱形,圈足稍外侈。在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有相应的八角凸棱纹三周,呈阶梯状。通体施明亮青釉,有开片。足底露胎,胎色浅灰而精致细密。高21.5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口径2.2厘米、颈高11厘米,重615克。

在发掘时,瓶口覆有一颗大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宝珠。遗憾的是这么精致的瓷瓶在《物账碑》中竟没有记载。后经专家鉴定,瓷瓶的釉色、胎质与其他秘色瓷完全相同,应该算在秘色瓷的行列之中。再从佛教的仪轨看,此瓶出土时内有宝珠,应属于密教的供养器“五贤瓶”“五宝瓶”之类。用它盛上五宝、五药等以消除烦恼、去除尘垢,系为佛家宝物。《物账碑》不知何故当时没有记载,成为“瓷秘色”账上之“遗漏之物”。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盛赞秘色瓷的传世七绝《秘色越器》诗,也是迄今发现对秘色瓷最早的文献记载。首句“越窑开”说明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越窑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东汉年间,这里从陶器到原始青瓷,后来又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发展到青瓷的历史过渡,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得名。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晚唐、五代时达到鼎盛,衰败于北宋中期。陆龟蒙所谓的“越窑”则主要是以今天的浙江余姚上林湖为中心的上虞、宁波等地,此范围中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法门寺出土的这批秘色瓷从造型、胎釉特征和装坯方法上,都表明应是产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窑。并且,这一地区也有类似的瓷片出土。这批秘色瓷应是上林湖生产的青瓷精品,当时作为贡瓷呈献给唐宫廷,再由唐懿宗供奉给“佛骨舍利”,密封于法门寺佛塔地宫。

古代瓷器: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宋代定窑瓷器珍品


静众院出土龙首莲纹大净瓶出土时情形

净众院塔基地宫是宋代的寺院塔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各自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也都于1982年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众院在北宋初年曾是居民李敬千的菜园,后施舍给僧侣,在仙林寺讲经沙门演上人的主持下建造寺院;北宋雍熙三年由宋太宗赵光义赐名净众院,端拱元年建成;净众院塔是为葬义演等僧人的舍利塔,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安葬时当时定州的上层人物都有施舍,善心寺等寺院也随葬了一批器物;据探测塔基西部有砖石旧基,并发现铁铃一枚,可能用于悬挂大殿檐下或塔角上的,因此判断此处即净众院旧址。

该塔基中共清理出瓷器55件,全部是北宋早期定窑瓷器,有盒、罐、瓶、壶、净瓶等多种。据铭文记载,这批瓷器是专为寺院烧制的精品,实为罕见,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白釉龙首流莲纹大净瓶,高60.5厘米,器身刻有莲花瓣賚尔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这里所谓的澡罐,指的就是净瓶,这种器物细颈粗腹,粗腹容量鼓大以盛水,细颈防浮尘虫蚊入内而护净。净瓶的渊源,或可追溯到佛法初传时代,唐法琳《辩证论》载:僧祗等律云,应法澡灌咽细腹粗护净,便易生善长道,最为要用,是以为佛所叹制。以净瓶作为饮水器具,主要还是为了生善长道。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唯斯净瓶及新净器所盛之水,非时合饮。余器盛者,名为时水。中前受饮,即是无愆。若子午后饮,便有过。这里是说瓶有净、触之分。按佛教有午后不食的戒律律,午后即是非时,净瓶之水可以过午而饮,触瓶之水只能在午前饮用。另外义净撰《受用三水要行法》又云净瓶须是瓦,非铜澡罐。由其瓶内有铜青不净不得灰揩故然五天之地,五将铜瓶为净瓶者,一为垢生带触,二为铜腥损人。若以铜铁类材质制作净瓶,则瓶内易生垢出锈,而这种细长颈的器物不可能予以从内擦拭,所以当时僧人所用的净瓶,都以瓷器为主,出土物也证明这点,静志寺静众院两地宫所藏净瓶,都为定窑白瓷,只有一件为铜净瓶。

白釉刻花长颈瓶北宋高19.3、口径6、足径8.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圆唇,侈口,长直颈,广肩斜折,圆鼓腹,大圈足;瓶口配卷枝钮覆叶纹鎏银盖,并以鎏银片包镶圈足。胎质细白、坚硬;卵白色釉,透明莹润,积釉处微泛黄。颈饰弦纹,肩刻菊纹;腹刻仰莲纹三重,花瓣修长,富于立体感。是北宋前期定窑瓷器中的高档产品。

白釉刻花官字款盖罐北宋通高11.5、腹径14.6、底径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盖为斗笠式,宝珠式钮,盖面饰弦纹;罐直口,矮领,广肩下折,鼓腹,下腹急收,隐圈足。胎体薄俏,色白质坚。釉色白中微泛黄,凝厚透明,略有垂釉痕,饰满釉,沿口无釉,盖内露胎。底心划刻官字款,肩刻覆莲二重,腹刻三层仰莲瓣。造型凝重,纹饰美观。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白釉盖罐北宋通高18.6、口径6、底径6.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罐为圆唇,敛口,圆肩,上腹鼓、下腹内收,隐圈足;器盖如覆置浅盘,上有宝珠钮。瓷胎色白而细腻,质坚硬。釉色白略泛灰黄,透明莹润,略见垂釉痕,施满釉,内壁无釉。器口周围凸起一周带纹,腹饰弦纹二组。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黄褐釉弦纹小口瓶北宋高9.7、足径5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圆唇,小口略呈曲腹盘形,短颈、斜肩,肩上布满凹糟,垂腹,圈足。胎质粗疏,呈浅褐色。外表饰黄褐釉,光洁明亮,口沿部和底部略带绿色彩釉,施满釉,圈足内无釉。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窑北宋白釉刻花莲辦纹长颈瓶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瓷净瓶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瓷净瓶

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宋代定窑瓷器珍品

古代瓷器: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的一处千年圣迹。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因修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砖塔,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意外发现了唐代真身宝塔地宫。在这批发掘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中,共有13件唐代越窑青瓷。在同时出土的石刻《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文中,将这批精美绝伦的越窑青瓷记载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这里所谓的秘色瓷就是越窑青瓷。这14件瓷器表面呈现为有差异的两种釉色,其中12件为青绿色或湖绿色,另外两件为青黄色。从釉色品质上看,釉质晶莹润泽,色泽非常纯正,看上去仿佛湖水一般清澈洁净;从器型上看,造型独特,轮廓线条自然流畅、大方得体;从制造技艺上看,作工非常精巧,器物的口、腹、底各部浑然一体。如此数量多、质地优良、制作精巧的唐代皇室秘色瓷的出土,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它不仅揭开了唐代秘色瓷的身世之谜,使中国陶瓷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为今后秘色瓷的鉴别提供了真实的实物标准。因此,研究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特征,对于全面了解法门寺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法门寺秘色瓷在造型上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著名陶瓷艺术家杨永善先生将中国古代瓷器造型成就归纳总结为四条:一是通过象形取意来塑造器形方法;二是器形工整的求全造型方法;三是造型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的方法;四是造型生动富有诗意的方法。这四条对于评价瓷器造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法门寺秘色瓷来说,造型上的艺术特征还表现在三个结合方面。

抽象与自然的结合,体现其原生性。瓷器的造型艺术,包含了多重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理念。艺术的抽象是一种传统的造型方法,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由再现到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也就是说,依据自然现象和实际物体,通过简约化或提取其中特征的手法,从而构成另一个简洁的、概括的形象。秘色瓷的碗、盘、碟、瓶中就包含了不少荷花、菱形花、葵瓣的造型。出土的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盘的沿口呈现出五曲花瓣的形状,线条生动流畅,造型高雅清秀,宛如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体现了象形取意、抽象与自然结合的造型特征。它不但具有较好的美感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传达出唐代宫廷贵族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流露出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功能与审美的结合,体现其装饰性。尽管审美文化是一种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但它终究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如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交往频繁,宗教信仰自由,所以唐代的饮食文化、茶文化十分盛行。在唐代名目繁多的饮食瓷器中,生产各式各样的碗、盘占据了日用瓷的首位。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作为唐代宫廷的贡品,完美的诠释了器物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法门寺秘色瓷器中的葵口造型始见于唐代,是瓷器碗和盘的花口形式之一,主要是在圆形瓷器口沿上做了等分的连弧花瓣状,形似秋葵花,故名葵口。常见的葵口有四瓣、五瓣、六瓣之分。法门寺出土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它的造型简约,干净利落,设计新颖巧妙,满足了宫廷贵族对瓷器的艺术审美追求和实用需求,不仅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风范,而且体现了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体现其神圣性。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密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尤其在唐代,与密宗有关的文物,多来自皇室的供养,也表现出唐代皇室对密宗的优宠。法门寺作为佛教密宗供养圣物的圣地,地宫中各类文物的形制、文饰和布局,在精神内涵上都与密宗密切相关,可见密宗在唐代对皇室的影响深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瓷器制造者自然而然地按社会不同阶层的要求将佛教艺术的内容表现在瓷器上。于是,莲花瓣、莲花或荷叶、佛像以及佛祖身上的特征在瓷器上体现的越来越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地宫中八棱净水瓶没有放置在叠装的秘色瓷漆盒之内,在《衣物帐》碑文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它的釉色、釉质和特征上分析,与其他的13件秘色瓷大体相似。这件瓷器出土时瓶内装有五色宝珠共29颗,瓶口上覆盖着一颗大宝珠,陈列方式显然与密教仪式有关。它的外形具有小口,圆唇,长细颈,八棱瓶身,圈足,颈下有三条平行凸棱的特征。整体造型优美、刚劲有力,瓶体各部分比例匀称,给人一种玉立多姿,挺拔秀气的感觉。

唐代越窑青瓷以美丽、淡雅的釉色著称。从中国瓷器发展史看,到东汉时期制瓷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到了唐代可以说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出现了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代表、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秘色瓷的釉色艺术风格与特征在瓷器中也独树一帜。

千峰翠色。唐代越窑青瓷的釉色摒弃了过分的艳丽和豪华,突出了幽静和淡雅的意趣。瓷器的釉色呈现温润的青绿色,犹如雨过天晴的天空,被世人誉为千峰翠色。如出土的侈口秘色瓷碗,高6.8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9.5厘米。瓷器通体施青釉,釉层薄而莹润,釉色雅而柔和,如美玉般青翠秀丽,给人以恬静柔和的感觉。

釉质细腻。如冰似玉是人们不断追求和向往的瓷器釉质,法门寺秘色瓷体现出的正是瓷器青釉的玉器质地。地宫出土的五瓣葵口小内凹底秘色瓷碟,通高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是13件秘色瓷中口径最大和器形最矮的器物。瓷器釉质如半透明的青玉,薄而莹润、细腻如脂、温润厚重、深沉含蓄,完美地再现了青瓷冰肌玉骨的艺术风格。

陕西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问世,为秘色瓷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绝好的实证。同时,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始终是越窑青瓷发展过程中的精髓与亮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宋代定窑瓷器珍品


静众院出土龙首莲纹大净瓶出土时情形

净众院塔基地宫是宋代的寺院塔基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各自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也都于1982年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众院在北宋初年曾是居民李敬千的菜园,后施舍给僧侣,在仙林寺讲经沙门——演上人(又称义演)的主持下建造寺院;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由宋太宗赵光义赐名“净众院”,端拱元年(988年)建成;净众院塔是为葬义演等僧人的舍利塔,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安葬时当时定州的上层人物都有施舍,善心寺等寺院也随葬了一批器物;据探测塔基西部有砖石旧基,并发现铁铃一枚,可能用于悬挂大殿檐下或塔角上的,因此判断此处即净众院旧址。

该塔基中共清理出瓷器55件,全部是北宋早期定窑瓷器,有盒、罐、瓶、壶、净瓶等多种。据铭文记载,这批瓷器是专为寺院烧制的精品,实为罕见,为研究北宋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白釉龙首流莲纹大净瓶,高60.5厘米,器身刻有莲花瓣图案,端庄秀美,纹饰精细流畅,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件老窑定瓷佳器,属“国宝级”文物。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瓶口配卷枝钮覆叶纹鎏银盖,并以鎏银片包镶圈足,雍容华贵,是北宋初年定窑瓷器中的高档产品。白釉刻字舍利瓶,圆鼓腹,子母口带盖,腹部刻行书题记多达59字,是定窑瓷器中刻铭最长的器物,为佛教信徒专门定做施入地宫盛放舍利的奉佛品,其中的“至道元年(995年)四月日弟子于岩记”铭文,为净众院塔基地宫的建造年代提供了准确依据。与静志寺塔基中的定瓷相比,这批定瓷制作更加精巧,釉色更加莹润,渐渐摆脱仿金属器形的窠臼,采用了刻、划、贴塑等手法,器形较为高大,纹饰复杂。此间,由于经济的恢复,定瓷制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定瓷珍品。

白釉刻字舍利瓶 北宋 通高13.6、口径5.6、腹径12.4、足径6.6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瓶为子口,直领,圆溜肩,鼓腹,圈足稍外撇;平顶折边盖,断面略呈梯形;胎体较厚重。白色胎微泛黄,细腻坚致。白釉泛灰,光润匀静,施满釉,圈足露胎。肩饰弦纹;腹部刻有行书题记13行共59字,谓;“舍利主僧□□两瓶舍利西草土住人男弟子□□□妻张氏姪男陈□男弟子陈知绪妻□ 氏女菩萨女□□□□佛□至元道年(995年)四月日弟子岩记”。此瓶是定窑瓷器中刻铭最长的器物,为佛教信教徒专门定做施入地宫盛放舍利的奉佛品。

白釉竹节纹筒形盒 北宋 通高10.8、腹径7.1、足径4.7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盒为仿竹节式高筒形。拱形盖顶,折边;器身呈竹节形,近底部折收,圈足,整齐规矩,璧薄,采用旋削技法制成。白色胎,细腻坚硬。釉色白中泛黄,光泽莹润,有垂釉痕,施满釉,足底无釉。造型端庄质朴,纹饰简洁大方。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白釉执壶 北宋 通高14、腹径13.9、足径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卷枝蒂钮壶盖,曲拱盖面,饰弦纹三周,子口,壶敛口,斜折肩,肩部有短直流,宽带环形把手,肩饰弦纹二周;鼓腹下收,圈足。瓷胎白细坚硬。釉白略闪青,光洁润亮,施满釉,足部露胎。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白釉刻花龙首流净瓶 北宋 高60.9、腹径19.1.底径10.1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瓶直口,细长颈,颈上部刻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圆肩,鼓腹,肩塑龙首短流,龙前额突耸、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绺龙须;龙头高昂,颈短粗,长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隐圈足。瓷胎细白、坚硬。釉色乳白泛灰,莹润光洁、略有垂釉痕,施满釉。肩部刻覆莲纹三重;上腹有缠枝花卉纹一周,下腹刻仰莲瓣四重。体形特大,器身修长秀雅,纹饰精细流畅。是宋初定窑瓷器的代表作。

肩部刻覆莲纹三重,其下为缠枝花一周,下腹刻仰莲四重。

龙首莲纹大净瓶肩部及鼓腹细部

龙首莲纹大净瓶肩塑龙首流细部

肩塑龙首流,龙首高昂、前额突耸、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绺龙须,器形修长秀雅,纹饰精细流畅,可谓是千年定瓷的代表作。

静志寺静众院两座舍利塔地宫出土定瓷中有多件净瓶,那何谓净瓶?这种瓶子又有什么作用,为何出现在佛塔地宫中?

净瓶为僧人饮水器具,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云:”賚尔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这里所谓的澡罐,指的就是净瓶,这种器物细颈粗腹,粗腹容量鼓大以盛水,细颈防浮尘虫蚊入内而护净。净瓶的渊源,或可追溯到佛法初传时代,唐法琳《辩证论》载:“僧祗等律云,应法澡灌咽细腹粗护净,便易生善长道,最为要用,是以为佛所叹制。”以净瓶作为饮水器具,主要还是为了生善长道。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记:“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唯斯净瓶及新净器所盛之水,非时合饮。余器盛者,名为时水。中前受饮,即是无愆。若子午后饮,便有过。”这里是说瓶有净、触之分。按佛教有午后不食的戒律律,午后即是非时,净瓶之水可以过午而饮,触瓶之水只能在午前饮用。另外义净撰《受用三水要行法》又云“净瓶须是瓦,非铜澡罐。由其瓶内有铜青不净不得灰揩故……然五天之地,五将铜瓶为净瓶者,一为垢生带触,二为铜腥损人。”若以铜铁类材质制作净瓶,则瓶内易生垢出锈,而这种细长颈的器物不可能予以从内擦拭,所以当时僧人所用的净瓶,都以瓷器为主,出土物也证明这点,静志寺静众院两地宫所藏净瓶,都为定窑白瓷,只有一件为铜净瓶。

白釉刻花长颈瓶 北宋 高19.3、口径6、足径8.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圆唇,侈口,长直颈,广肩斜折,圆鼓腹,大圈足;瓶口配卷枝钮覆叶纹鎏银盖,并以鎏银片包镶圈足。胎质细白、坚硬;卵白色釉,透明莹润,积釉处微泛黄。颈饰弦纹,肩刻菊纹;腹刻仰莲纹三重,花瓣修长,富于立体感。是北宋前期定窑瓷器中的高档产品。

白釉刻花“官”字款盖罐 北宋 通高11.5、腹径14.6、底径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盖为斗笠式,宝珠式钮,盖面饰弦纹;罐直口,矮领,广肩下折,鼓腹,下腹急收,隐圈足。胎体薄俏,色白质坚。釉色白中微泛黄,凝厚透明,略有垂釉痕,饰满釉,沿口无釉,盖内露胎。底心划刻“官”字款,肩刻覆莲二重,腹刻三层仰莲瓣。造型凝重,纹饰美观。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白釉盖罐 北宋 通高18.6、口径6、底径6.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罐为圆唇,敛口,圆肩,上腹鼓、下腹内收,隐圈足;器盖如覆置浅盘,上有宝珠钮。瓷胎色白而细腻,质坚硬。釉色白略泛灰黄,透明莹润,略见垂釉痕,施满釉,内壁无釉。器口周围凸起一周带纹,腹饰弦纹二组。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黄褐釉弦纹小口瓶 北宋 高9.7、足径5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圆唇,小口略呈曲腹盘形,短颈、斜肩,肩上布满凹糟,垂腹,圈足。胎质粗疏,呈浅褐色。外表饰黄褐釉,光洁明亮,口沿部和底部略带绿色彩釉,施满釉,圈足内无釉。为河北定窑北宋早期产品。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窑北宋白釉刻花莲辦纹长颈瓶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瓷净瓶

静众院地宫出土定瓷净瓶

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宋代定窑瓷器珍品

古代瓷器: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宋代瓷器珍品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博物馆遂于7月清理了这座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宝。

地宫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宫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距东壁0.81米,距西壁0.76米。当初,宫门口外底部用砖平砌四层,上面立放一方形石板,直过券顶。塔基全高2.34米,墙高1.1米。墙壁上部为砖砌斗拱式样的构件,四角砖砌圆形砖柱,并有彩绘,突显雕梁画栋的感觉。砖砌覆斗式封顶,顶口盖一石雕歇山式屋顶。

静志寺地宫入藏瓷器最引人瞩目,共计115件,几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窑产品,其造型端庄秀美,胎质平薄细腻,釉色柔和洁净。其中白釉波浪纹法螺,浑然天成,十分精巧;白釉官款对蝉纹碟,纹饰工整纤细,外底墨书太平兴国二年(977)的题记,这件瓷器为静志寺塔基的建造年代断代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依据。益运居现选取部分静志寺地宫出土精品瓷器做一简单介绍,以飨众多读者。

黄釉鹦鹉形壶北宋高15.8、足径6.3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壶作鹦鹉形,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模制加刻划的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侈,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片状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微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贴附泥钉;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胎呈黄褐色,质粗松。通体施黄釉,釉色黄棕,莹润亮泽。在定窑遗址发掘中有三彩器残片出土,该遗址近旁五代墓也出土两件三彩器,因此可推测为河北定窑产品。

白釉花式口渣斗北宋高10.3、盘径14.7、足径8.1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上部做成盏形,尖唇,五曲尖瓣花式口,腹璧斜敞,玉璧底;下接水盂形腹,略呈覆钵形,斜溜肩,垂腹,大圈足外折。胎质细白坚硬。釉色洁白,透明莹润,外壁垂釉痕闪黄,施满釉,高足内壁无釉。扣内用细线划花出五瓣莲花,与刻出的瓣口一道表现花口;高足饰弦纹。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五足熏炉北宋通高24.3、炉口径16.3、盖径17.6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为佛前供武器,器分盖、炉两部分。盖为盔形,上有受花宝珠式炉顶,盖面双曲拱形,上部分有六个圆形烟孔交错排列,折沿下斜,边部坚折;炉身盘口、宽沿、斜直璧、平底;腹饰弦纹两周,附五个兽面衔环足,兽足踏环形平托。瓷胎色白,质细腻坚硬。釉莹润透明,略泛黄色并有垂釉痕,盖内、口沿、托底露胎。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刻花龙首流净瓶北宋高25.1、腹径10.7、足径6.7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直口,细长颈,中部突出相轮状圆盘,断面略呈棱形,相轮上饰弦纹;圆肩,肩塑龙首短流,龙贴塑双目、双耳及角,张口,上唇尖翘向上;鼓腹,下腹斜收,矮圈足稍外撇。瓷胎细白、坚硬。釉色白泛灰,有垂釉痕,施满釉。瓶腹刻仰覆莲瓣纹。为河北定窑净瓶中的佳品。

白釉葫芦流净瓶北宋高30.5、腹径11、足径6.9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小口,长径,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圆形相轮状圆盘;圆肩,肩部堆塑葫芦形流与瓶腹相通,流上有圆盖,盖边塑一圆环与流上所塑圆环可相系,以稳定流盖;鼓腹,下腹内收,圈足稍外撇。瓷胎色白细腻。釉色洁白,透明润泽,垂釉痕呈青色;施满釉,圈足底部露胎,有窑粘。相轮及肩划饰弦纹,其余部分光素无纹。器形修长秀美,纹饰素朴。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刻花长颈瓶北宋高19.3、口径5.8、足径8.9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尖唇,侈口,细长颈,圆折肩,圆鼓腹,腹璧较直,底部内收,矮圈足。白胎,细腻坚致。釉色白泛青,匀净润泽。颈部饰凸弦纹两道,肩部刻刻蕃莲纹,肩与腹相交处有一道凸弦纹,腹部用浮雕法刻三重仰莲纹。应属于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划花法螺北宋长19.3、口长8.4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造型仿天然海螺;壳为螺旋状,中心耸起锥形体,喇叭口;尾端有吹孔,发音洪亮;螺侧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胎白而厚重,质地细腻。釉色洁白透明,垂釉泛青,尾部无釉。通体划饰波浪纹,形态逼真。此器是定窑承做的特种产品,与共出的五钴铃同为佛教法器。

白釉瓷塑龟北宋高3.8、长8.8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龟首上扬,缩颈;龟身做成椭圆形,鼓腹中空,隆背;短尾曲卷,四肢为片状趾蹼,均贴附与龟身上;双目挑作栗粒状;龟口留有烧制所需出气孔。瓷胎色白质细。釉白灰微泛黄,凝厚莹润;腹部无釉,划画波浪纹;龟背双勾六角纹龟甲;整体可浮于水上。瓷龟形像生动,纹饰朴实。为宋初定窑工艺瓷的佳作。

白釉黑彩轿北宋通高15.8、方座边长10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轿身方形,下有方形平托;轿顶六角攒尖式,顶饰受花宝珠,六片弧形顶檐翘起;轿门挂半遮短帘,内跪坐一少妇;后帏有镂空垂叶纹窗;四名轿夫抬轿,其一头戴花冠,躯体残缺;另外三名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瓷胎细白,坚致。轿顶施褐黑色釉,局部泛棕黄,其余部位施白釉,釉肥厚透明,有垂釉痕。轿体加点黑彩。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刻画简洁、生动。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绿釉划花净瓶北宋高18、足径5.2厘米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相轮形圆盘,圆溜肩,肩侧塑盘口流,与瓶腹相通;瘦长腹,圈足稍外撇。胎色黄灰,质疏松。绿色釉,釉面满布小开片,积釉处呈深绿色,施满釉,足底露胎。颈下半部刻斜线弦纹,肩部戳圆圈状花纹并饰弦纹,腹部以跳刀法刻饰回旋的波浪纹,河北定窑北宋初期烧制。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宋代瓷器珍品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博物馆遂于7月清理了这座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宝。

地宫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宫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距东壁0.81米,距西壁0.76米。当初,宫门口外底部用砖平砌四层,上面立放一方形石板,直过券顶。塔基全高2.34米,墙高1.1米。墙壁上部为砖砌斗拱式样的构件,四角砖砌圆形砖柱,并有彩绘,突显雕梁画栋的感觉。砖砌覆斗式封顶,顶口盖一石雕歇山式屋顶。

静志寺地宫入藏瓷器最引人瞩目,共计115件,几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窑产品,其造型端庄秀美,胎质平薄细腻,釉色柔和洁净。其中白釉波浪纹法螺,浑然天成,十分精巧;白釉“官”款对蝉纹碟,纹饰工整纤细,外底墨书“太平兴国二年(977)”的题记,这件瓷器为静志寺塔基的建造年代断代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依据。益运居现选取部分静志寺地宫出土精品瓷器做一简单介绍,以飨众多读者。

黄釉鹦鹉形壶 北宋 高15.8、足径6.3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壶作鹦鹉形,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模制加刻划的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侈,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片状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微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贴附泥钉;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胎呈黄褐色,质粗松。通体施黄釉,釉色黄棕,莹润亮泽。在定窑遗址发掘中有三彩器残片出土,该遗址近旁五代墓也出土两件三彩器,因此可推测为河北定窑产品。

白釉花式口渣斗 北宋 高10.3、盘径14.7、足径8.1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上部做成盏形,尖唇,五曲尖瓣花式口,腹璧斜敞,玉璧底;下接水盂形腹,略呈覆钵形,斜溜肩,垂腹,大圈足外折。胎质细白坚硬。釉色洁白,透明莹润,外壁垂釉痕闪黄,施满釉,高足内壁无釉。扣内用细线划花出五瓣莲花,与刻出的瓣口一道表现花口;高足饰弦纹。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五足熏炉 北宋 通高24.3、炉口径16.3、盖径17.6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为佛前供武器,器分盖、炉两部分。盖为盔形,上有受花宝珠式炉顶,盖面双曲拱形,上部分有六个圆形烟孔交错排列,折沿下斜,边部坚折;炉身盘口、宽沿、斜直璧、平底;腹饰弦纹两周,附五个兽面衔环足,兽足踏环形平托。瓷胎色白,质细腻坚硬。釉莹润透明,略泛黄色并有垂釉痕,盖内、口沿、托底露胎。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刻花龙首流净瓶 北宋 高25.1、腹径10.7、足径6.7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直口,细长颈,中部突出相轮状圆盘,断面略呈棱形,相轮上饰弦纹;圆肩,肩塑龙首短流,龙贴塑双目、双耳及角,张口,上唇尖翘向上;鼓腹,下腹斜收,矮圈足稍外撇。瓷胎细白、坚硬。釉色白泛灰,有垂釉痕,施满釉。瓶腹刻仰覆莲瓣纹。为河北定窑净瓶中的佳品。

白釉葫芦流净瓶 北宋 高30.5、腹径11、足径6.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小口,长径,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圆形相轮状圆盘;圆肩,肩部堆塑葫芦形流与瓶腹相通,流上有圆盖,盖边塑一圆环与流上所塑圆环可相系,以稳定流盖;鼓腹,下腹内收,圈足稍外撇。瓷胎色白细腻。釉色洁白,透明润泽,垂釉痕呈青色;施满釉,圈足底部露胎,有窑粘。相轮及肩划饰弦纹,其余部分光素无纹。器形修长秀美,纹饰素朴。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刻花长颈瓶 北宋 高19.3、口径5.8、足径8.9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尖唇,侈口,细长颈,圆折肩,圆鼓腹,腹璧较直,底部内收,矮圈足。白胎,细腻坚致。釉色白泛青,匀净润泽。颈部饰凸弦纹两道,肩部刻刻蕃莲纹,肩与腹相交处有一道凸弦纹,腹部用浮雕法刻三重仰莲纹。应属于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白釉划花法螺 北宋 长19.3、口长8.4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造型仿天然海螺;壳为螺旋状,中心耸起锥形体,喇叭口;尾端有吹孔,发音洪亮;螺侧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胎白而厚重,质地细腻。釉色洁白透明,垂釉泛青,尾部无釉。通体划饰波浪纹,形态逼真。此器是定窑承做的特种产品,与共出的五钴铃同为佛教法器。

白釉瓷塑龟 北宋 高3.8、长8.8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龟首上扬,缩颈;龟身做成椭圆形,鼓腹中空,隆背;短尾曲卷,四肢为片状趾蹼,均贴附与龟身上;双目挑作栗粒状;龟口留有烧制所需出气孔。瓷胎色白质细。釉白灰微泛黄,凝厚莹润;腹部无釉,划画波浪纹;龟背双勾六角纹龟甲;整体可浮于水上。瓷龟形像生动,纹饰朴实。为宋初定窑工艺瓷的佳作。

白釉黑彩轿 北宋 通高15.8、方座边长10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轿身方形,下有方形平托;轿顶六角攒尖式,顶饰受花宝珠,六片弧形顶檐翘起;轿门挂半遮短帘,内跪坐一少妇;后帏有镂空垂叶纹窗;四名轿夫抬轿,其一头戴花冠,躯体残缺;另外三名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瓷胎细白,坚致。轿顶施褐黑色釉,局部泛棕黄,其余部位施白釉,釉肥厚透明,有垂釉痕。轿体加点黑彩。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刻画简洁、生动。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绿釉划花净瓶 北宋 高18、足径5.2厘米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低温铅釉器。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相轮形圆盘,圆溜肩,肩侧塑盘口流,与瓶腹相通;瘦长腹,圈足稍外撇。胎色黄灰,质疏松。绿色釉,釉面满布小开片,积釉处呈深绿色,施满釉,足底露胎。颈下半部刻斜线弦纹,肩部戳圆圈状花纹并饰弦纹,腹部以跳刀法刻饰回旋的波浪纹,河北定窑北宋初期烧制。

古代瓷器:唐代陶瓷中的珍品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通高12.5cm,口径2.2cm,底径12.5cm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书体刻划工匠名称徐六师记四字。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庭抗礼,陆羽在《茶经》中以类银、类雪赞美其釉色之白。它不以纹饰取胜,而注重造型与釉色的相互衬托。唐白瓷以河北邢州所产最负盛名。这件精雕细琢并带有工匠名款的器物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彩烛台高29.8cm,口径7cm,足径12cm

烛台分上、下两部分,上盘小,下盘大,中间承以起弦圆柱,圈足外撇,上盘中心立杯形烛座;通体施蓝、黄、绿、白彩釉,底素胎无釉。

烛台的使用早见于春秋时代,《楚辞》中引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战国时已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时,青瓷烛台便已出现,造型颇多。这件唐三彩烛台造型实用古朴,施釉均匀,色彩深沉雅致,又在三彩中点以蓝彩,更增添了器物的华贵韵致,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高41.3cm,口径19.3cm,足径10.2cm

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此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这件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鲁山窑花瓷腰鼓长58.9cm,鼓面直径22.2cm

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7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显现出片片蓝白色斑块,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

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木腔乐器,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烧制成陶瓷腰鼓,别具特色。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根据唐人南卓撰《羯鼓录》中有关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的记载,赴河南鲁山调查窑址,发现了黑釉花瓷腰鼓残片,其特征与传世腰鼓完全一致,从而证实了这件黑釉花瓷腰鼓确系河南鲁山窑制品。

此腰鼓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通体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蓝白色釉斑相互衬托,如云霞飘渺,似水墨浑融,装饰效果很强,堪称传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

三彩马高76.5cm

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障泥,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此件唐三彩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出昭陵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邢窑白釉点彩子母狮塑像高10.8cm,底边长6.3cm

唐代瓷器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此件白釉子母狮姿态雄健,浑厚古朴,为唐代瓷塑艺术的一件杰作。母狮昂首,两眼凸起,双耳直立,张口露齿,长须卷发,前腿直,后腿曲,尾上卷,伏卧于台上。

母狮两前腿间有一小狮趴卧。狮身皆施白釉,母子双狮眼睛及母狮腿部均点以褐彩。台为正方体形,四周施褐色釉,浓重处呈黑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