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窑"的概念的形成

陶瓷文化:"窑"的概念的形成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疙瘩的形成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2021-07-12

陶瓷文化。

中国陶瓷艺术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品丰富多彩,众多的陶瓷艺术品的制作技术无与伦比,创造了人类奇观而引起举世瞩目。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而其发展到宋代,才逐渐形成了"窑"的概念,但是,宋人对瓷器的记载还比较零散。最早对宋代瓷器进行系统介绍的是明初人曹昭的《格古要论》一书,记录了包括高丽窑、大食窑在内的15个古窑,其中绝大部分是宋代的。明中后期以降,在文人学者的清赏类著作中,对瓷器的记载更多,更系统。清代,随着从宫廷到士庶对宋瓷的追逐、收藏,开始出现专门的陶瓷专书,也开始记述鉴定要点,并涉及到了一些制造工艺。从收藏的观点出发,开始形成官窑、私窑、大窑、小窑的不同观点。这类记载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大体上形成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观点。

吴仁敬、辛安潮于1936年刊出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说:"当时(宋代)瓷艺,即精进如斯,故官窑辈出,私窑蜂起,其间出群拔萃最著名者,有定、汝、官、哥、弟、钧等名窑。"

宋代的制瓷业有官窑、私窑之分,并且出现了御窑。官窑由监窑官管理,部分产品上交官府或宫庭,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产品供出售。私窑则由民间投资经营,产品供给的对象既有品官、士夫,也有平民百姓,因此种类丰富。御窑大约是在北宋末期才兴起的,其规模虽小,产品质量却非常高,全部供给宫廷或官府的大型仪式使用,不合要求的产品全部打碎,禁止流入市场。

划、刻、印花的单色装饰和素面单色釉器物等主要是以官窑御用器为代表的"雅器",造型庄重典雅,釉色单纯,尤尚青色。纹饰简洁,追求古铜玉器神秘庄严的艺术效果,既有纹饰,也是玄妙的弦纹或毫无生气的"规矩花"。这种幽玄苍古、趣味高雅的艺术风格,充分反映了宋代上流社会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趣味。

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两宋市民阶层的产生,因而瓷器的艺术表现体现了这方面的需求。彩绘装饰和彩釉瓷器多数是民窑的产品,与官窑迥然不同,造型灵活多变,讲究实用功能,如磁州窑生产的瓷枕和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装饰,颇受欢迎。而且,这些所谓"俗器"色彩强烈明快,纹饰丰满富丽,花纹图案多含吉祥寓意。这种清新的艺术风格,充满着浓郁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

御窑:体现皇权的威仪和神秘

官窑(御窑)是在北宋末期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窑口,由官府亲自设立并掌管,由为皇帝服务的内侍官、太监等兼职提举,其产品主要为宫廷和国家重大典礼使用,所以又称"内窑",与前述的设官监烧并将部分产品供官府使用的官窑概念不同,其生产方式规定为宫廷制场,内府制样,民匠造器,士兵供役。南宋人叶在《垣斋笔衡》中说:"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官窑共有3处:其一为北宋官窑,地点应在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或附近,由于黄河的淤理,开封城宋代的地面在今天地面以下的十余米处,所以致今还未发现这个窑址;其二为南宋初期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皇宫附近修内司范围内建造的窑,称"修内司官窑",即文献所说的"内窑"。大约是由于距宫城太近,出于防火安全的考虑,不久就停烧了;其三为修内司官窑停烧后,在郊坛下别立的新窑,称为"郊坛下官窑",由于在杭州市乌龟山发现了其遗址,也称为"乌龟山官窑"。

南宋前期由宫廷建造成的修内司官窑,产品相当单纯,全部是青釉瓷器。釉色有粉青色和灰青色两种,合格的产品都釉色匀净,光洁温润,釉面大多布满大、小不等的开片,尤其是小块开片,密集并程倾斜状开裂,称为鱼鳞开片。器物的组合除了日用的碗、盘、瓶、饮茶用的托盏外,还有仿古代青铜器的鼎式香炉、尊、觚等。工艺上的特点是器物的釉层均很厚,因此显得肥润,宝光内蕴。厚釉的工艺是在北宋末期首先在北方的汝窑、钧窑发明的。它要求先要将瓷坯在不施釉的情况下先素烧一遍,这使得坚硬的坯体上可以多次施釉,达到一定的厚度,然后再入窑釉烧。这种厚釉瓷器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革新,开后来官窑、龙泉窑等釉色极美之青瓷的先河。

御窑最重要的特点是官建、官管、官用,产品具有皇权特有的威仪和神秘性。又因其不存在商品化、需要谋利的特点,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捡选出供宫廷使用的优质器物后,其他器物一概打碎后就地埋藏,绝不允许流入市场。这一点即使前述之汝官窑也无法做到。老虎洞窑址所发现的24个瓷片坑,就代表了这种特点。被定为南宋早期修内司官窑的器物,很少出土于地层堆积中,而绝大部分集中出土于24个瓷片坑中,这些坑特意修建,集中埋放次品和废品瓷器。

以三号坑(H3)和二十号坑(H20)为代表。H3为一边长2米,深0.45米的正方形瓷片堆积坑,四边相当规整,上面用致密的黄土覆盖,质地非常坚硬。出土物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也有仿青铜器的礼器,胎的颜色和釉色有多种,以厚胎厚釉为主,薄胎厚釉少见;出土瓷片达一万余片,绝大多数可拼成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在发掘后的整理中发现,H3中出土的瓷片几乎都可以拼对起来,仅完整或可复原器就达400余件,20多种器形。H3中出土的部分器物釉色呈黄色,是因为窑炉中错误的出现了氧化气氛而形成的,显然是废品;H20平面近似长方形,长2.2米,宽1.14米,厚约0.06-0.15米,利用自然低洼处略加修整而成,表面覆盖一层碎瓦片和残砖。出土物以仿青铜器的礼器为主,有的器形非常大,也有日常生活用具,以薄胎厚釉为主。从窑址发现情况看,官窑在烧制时大体上就是一座龙窑和一、二个用来烧素烧坯的小馒头窑一同烧造。与磁州窑数百"窑家"一同生产的情况极不相同。因为官窑这种专门的御窑,只是为了生产专用的瓷器精品,并不需要利用集体的优势和规模生产来赢得声誉,占领市场。老虎洞窑址中发现的南宋时期的作坊都质量极高,全部用质地细密的灰砖砌建并铺地,房外还有防雨水的散水。这种砖用来建造官衙和宫殿。在全国各地发掘的窑址中,从未曾见过这样高质量的作坊,体现了皇家气派。

民窑:活泼新颖的艺术品味

私窑(民窑)是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属非官方经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销售地区极为广泛。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民窑的产品称客货,风格与官窑迥异,除去一些限制生产的花纹和器型,可以说民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题材更丰富自由。明代景德镇拥有为数众多的民窑,是我国陶瓷窑的主体,其制品粗细,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可见也有着雄厚的基础。比较著名的有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

物尽其用是民窑瓷器发展的基本原则,各地制瓷作坊将采来的瓷土,精细原料制作高档用具或陈设艺术瓷,粗料作粗瓷,下脚料则用来生产黑瓷,因为黑釉掩盖能力强。这些档次不同的生活用瓷,价格有高有低,能满足广大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这种物尽其用的作法反映民窑工艺能力的提高,因为不同品种的瓷器都要求不同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不费力就可以作出来。比如青瓷、酱色釉瓷和黑瓷在胎、釉配方和烧成气氛的控制上都有不同要求,都要求以科学技术作基础。随着岁月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各个品种都在提高。到东晋时期黑瓷已经不满足于用下脚料来制作,水平大大提高,和青瓷一样进入艺术瓷的领域。

元明清以后发展起来的官窑占有最优质的瓷土、配釉原料、技艺高超的工匠,同时宫延积累历代最好的工艺品和外国朝贡的艺术珍品可供参考。有皇帝最欣赏的艺术家来参与创作,包括器形设计和装饰绘画。不惜工本,瓷器作得豪华、典雅、新奇、甚至精美绝伦,代表了一个时代瓷艺的最高水平而备受人们的称赞。这些绝世的优秀之作也为民窑模仿。但是,官窑的发展方向是向宫延艺术的方向发展,代价很高,做不到民窑那样精打细算,物尽其用,而且高高在上的气势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精美富贵的品质庶民百姓不好使用,不可能在社会普及,其工艺很难推广。民窑则贴近庶民生活,质朴亲切,这些因素使民窑工匠受约束少,创作思路比较活跃,优良的工艺技巧能代代相传,民窑和官窑一样能体现民族工艺的精神。

民窑瓷器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浓郁的地方风情。民窑的地理分布宽广,长江以南、黄河流域的北方、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可以分出不同的窑系,产品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这些来源于民间的工匠就在当地生活学艺,一般不大四处流动,因此对当地制瓷原料的本质特点民众用瓷的情趣很了解,掌握的是当地的工艺传统。他们最知道作出怎样的瓷器才能有人买,符合市场销路。

各地区的原料品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信仰都不相同。这些因素造成各地瓷窑体系形成浓郁的地方风情,例如唐代浙江的越窑青瓷,河北的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窑的唐三彩釉陶和白瓷、黑瓷、湖南长沙窑的釉下褐绿彩,安徽淮南地区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宋人的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临汝窑、景德镇窑、德化窑、建窑、定窑、钧窑等窑区域性的特点特别明显。第二,粗料细作。就原料的开采情况来看,有的窑场能开采到精细优质的原料,如景德镇的湖田窑,福建的德化窑等。大多数民窑就地取材,开采的原料不会很精细。但工匠通过顽强的劳动,粗料细作,生产出美观实用的作品,不但好用,而且能美化生活。宋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用当地的大青土(即北方坩子的一种)作原料,它能学习定窑生产出一些细白瓷,但大多数是粗瓷,有白瓷、黑瓷、酱釉瓷和低温釉陶,广泛施化妆土,以划花、刻花、剔花、釉上彩绘、釉下彩绘、绿斑、褐斑、黑釉酱斑、白釉划花、黑釉划花、酱油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雕塑等技法,创造了许多纯朴、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有用精细如绣花针一样的工具线刻花纹;有在白釉层剔掉;有的一直剔到露出粗糙的胎面,使带釉的花纹部分和胎体色调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剔到露出洁白化壮土层,使主题花纹格外醒目,真是"以物写心,不为物障"。

第三,激情满怀的书画艺术。民窑工匠可以自由地在瓷器上绘画写字,最突出的是磁州窑,用黑彩在白瓷胎体上画画写字。这些书画艺术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的作品相比有文野之分,精粗之分,但有它的特色。由于工匠们平静单纯,生活根底扎实,视野比较宽阔,在瓷器上画的画,定的字都纯朴、浑厚,没有无病呻吟的病态。以绘画为例,题材广泛,有作边饰或辅助花纹的回纹、几何线条、波浪纹、卷枝蔓草等。作主题花纹的主要有牡丹、月季、菊花和闲花野草、游龙飞凰、禽鸟野兽、山林中的小雀、花塘溪流中的鸭鹅和游鱼等。绘画从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小景,到气势恢宏的高山瀑布,从农家茅舍到市井小民,从神仙故事到严肃的历史题材,这些紧贴人民生活的通俗的艺术领域是民窑的优势。

1970年河南省镇平县出土一件白瓷黑花梅瓶高49厘米,小口细颈,丰肩长腹,中腹饱满,下腹瘦长;胎施洁白化妆土,肩和上腹以黑彩绘锦土纹,衬以白色卷枝花;中下腹以黑彩绘茁壮的牡丹和多姿的莲瓣,上罩白釉,花纹壮实生动,与胎釉对比鲜明。挺拔高挑的造型结构,对比鲜明的花纹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说起梅瓶人们可以想象,在黄土高原,黄澄澄的大路从脚下延伸至遥远,广袤的大地点缀着村镇茅舍、酒肆小店。勤劳的人民祥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劳动,丰收之后他们也会置身酒店,村姑为他们抱出一瓶美酒,瓶就是磁州窑的梅瓶,抱瓶的姑娘健壮的体魄,红润的面孔,高高的胸脯,明亮的眼眸闪灼出青春的光彩。酒美、人美、瓶也美,让人陶醉,诗人情不自禁的写诗称赞:"欲把梅瓶比西子,横竖刚柔总相宜"。

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虎形枕,是山西地区金代磁州窑产品。枕塑成一个老虎形状,虎眼圆睁,竖耳,卷尾伏卧,满身用黑彩绘虎皮纹。在白色枕面上作画,开阔水面飘浮一物,上立一长尾鸟,天空双雁高飞,枕底墨书"大定二年(1162年)六月二十日"铭。磁州窑在元代还在继续发展,生产大量优秀之作。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一件横宽40.5厘米的长方形枕,主题花纹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图,唐僧师徒四人在山道中艰难行进。枕面四角绘折枝菊花,前壁绘黑竹,后壁绘猛虎,两端绘牡丹图案,枕底楷书"古相张家造"铭记。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僧人幺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决心到天竺取经,历尽艰苦,费时七年,来往走了几万里路,取回六百多部梵文(印度古文字)佛经回长安。

回国以后,奉旨主持佛经翻译,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后来慧立、彦宗又写《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内容为西域及佛教发源地见闻,一是佛教徒的传记都充满神异的色彩,二是唐宋以来民间有许多故事,神话广为流传,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明朝吴承恩汇集这些传说写成《西游记》影响极为深远。这件瓷枕对研究这部文学名著的成书过程有重要价值。明朝中后期景德镇生产大量的青花瓷器,不但内容极为广泛,而且画得诗意盎然。很多画面抽象、夸张、大写意,往往是工匠激情满怀一挥而就,真的达到绘画艺术追求的"无迹可寻,然后入神"的境界。

千百年来,不管是官窑还是私窑都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绘上了浓重的一笔,体现了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表现出中国古代人们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作为一种陶瓷文化,伴随着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交流而传播,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深渊的影响。

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调研古窑址


日前,“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等多处古窑址。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在其所承担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课题“中国古陶瓷遗存现状调查及古陶瓷烧造技艺传承教育研究”中,联合老窑瓷博物馆、中国文物网,选择“山西老窑瓷”为第一研究对象进入了课题调研。7月11日至21日,课题组在晋中学院和三晋出版集团的协助下,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次孟家井窑、介休窑(洪山窑)和交城窑等古窑址,走访了上述各窑口制瓷工艺的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师,以及民间收藏家和古陶瓷文化研究者,还在路经的一些市县,选择参观了当地著名的文物古迹,为深入研究体现在瓷器装饰上的文化元素做了有益的补充探索。

"瓷母"——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瓷母"。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原始瓷到唐宋秘色瓷,从未间断,唐代越窑青瓷成为皇室贡品,人们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

而法国人则用雪拉同的名字来称呼越窑青瓷,表明他们对青瓷这一艺术品的喜爱。

浙江绍兴实业家孙海芳先生二十多年来,钟情于越窑青瓷的收藏,并且颇有研究,曾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陶瓷部顾问、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对越窑青瓷的历史发展详为考证,颇有见地。孙海芳将其所藏珍贵中国古代文物创建了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并将越窑青瓷珍品裒集成册,名曰《中国越窑青瓷》,以宣传故乡的青瓷文化、越国风情。

据介绍,《中国越窑青瓷》共收录青瓷珍品305件,许多藏品系首次发表,其所收越窑青瓷的数量和质量,是至今为止所出版的有关越窑青瓷图录前所未有的。而藏品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一组唐代早期的青瓷兵马俑,其中有将军王、文臣武官、内侍太监、歌伎舞女、门卫厨子,最奇特的是一穿西服、腰悬匕首香囊的东洋使节俑,内政外交,一应俱全,堪称俑类之珍。

丰润800年前路屋"重现" 掀开河北金元考古新篇


两座房屋遗址,炕、灶、烟道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记者走进了丰润后冯各庄金元遗址发掘现场。遗址坐落在村东头200米处的一块台地上。广袤的绿色田野中,挖开了一大片赤裸的黄土,整齐排列着一个个或长或方的“坑口”,大小不一,深浅有别。同行的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李子春说:“这叫探方。布探方是考古发掘的第一步。”他又解释道,田野考古现场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就叫探方。

东北角上,两名技术工人正在进行考古作业。他们拿着手铲,仔细辨别着在常人看来根本没有区别的土壤颜色,对着颜色深的部分小心翼翼地铲下去,精心程度如雕似琢。在他们身后,三条蜿蜒的凹槽逐渐显现出来。“那是铺在火炕下的炕道,与灶台相连,用来取暖的。”李子春说。

负责现场考古工作的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峥介绍:“古路、房屋遗址在河北地区金代考古工作中,是第一次发现。”

我们行走在纵横交错的探方之间,探寻着那些800多年前的痕迹……

宽约10米的古道路上,密布着数十条车辙印……

那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宽约10米,上面遍布着数十条清晰可辨的车辙痕迹,宽窄不一,深浅有别,很明显是长期碾压形成的。李子春说:“根据这些车辙印,可以推测运输工具为双轮和单轮车。”站在那片黄土地上,触摸数百年前留下的痕迹,似乎可以看见步履匆匆的古人们,推着各种货物穿梭在这里。

“你看,这些痕迹又密又深。据我们分析,这条路在当时应该是经贸往来、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李子春说。丰润历史悠久,在古代属边陲重地,交通发达。现今从丰润通过的102国道,前身是无终古道,是金代联系中都(北京)至上京府的重要驿道。由此推测,眼前的古道路很可能就是这条重要驿道中的一部分。

半地穴式房屋,坐北朝南,火炕、灶台、烟道一目了然……

在遗址的中部和北部区域,还清理出了5座房屋遗址。所有的房址都坐北朝南,呈半地穴式。门口斜坡式向南,宽0.7米。房屋平面呈方形。最大的一座房屋基址东西4.2米,南北5.1米,深0.8米,门道处还有两步台阶。房屋内北侧都有火炕、灶台,炕面烟道尚存,走向清楚,烟筒位置明显。在一个较大的屋子里,火炕边缘用板瓦平铺保存完好,屋中间的地面上还遗留着取暖用的炕坑、烧土。

李子春指着一处房屋遗址说:“你看这座房子,规模比较大,最特别的是有西侧室,而且侧室里也有炕、灶设施。”对此,他解释道,这座房屋两个居室大小不同,相互连接,应该是古人随着家中人口或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善居住条件所建造的。

出土了大量陶、瓷、铜、骨、石等文化遗物,器形多样……

在考古队驻地,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清理、修复和陈列出土文物,一位专门负责修复工作的考古队员正忙乎着。在他面前,摆放着一堆已经清理好的瓷器碎片,他所要做的就是像拼积木一样把那些碎片重新拼凑起来,还原出最初的模样。他说:“干这个工作首先要对各类器物比较了解,才能凭着原始的残断痕迹把收集到的碎片拼起来。很多时候,所有的碎片都用完了,器物还没有成形,就得用石膏补完余下的部分。”

据介绍,发掘出的文物都要先进行彻底清洗,然后修复。修复结束后,还要进行绘图、照相,对文物的形状、尺寸、产地等进行全面描述。而这些出土文物,也正是判定遗址所属时代的最有力证据。

此次考古工作中,出土了陶、瓷、铜、骨、石等各种质地文化遗物,有瓷碗、瓷盘、瓷碟、陶罐、陶盆、陶盏、网坠、铜钱、骨笄、骨锥等等,种类繁多。也正是依据出土的残砖、鸡腿瓶、陶器、瓷器残片和“大定通宝”“洪武通宝”钱币等文物,最终判定此处遗址属于金元时代。

历史痕迹丰富,出乎考古队起初的预料……

其实,最初着手这个考古项目时,人们并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的收获。张晓峥介绍,2010年冬,为了支持张唐铁路的建设,考古队开始对张唐铁路建设施工区域沿线展开考古调查。当走到后冯各庄村东部边缘的这块高地时,考古队通过土壤的断层发现,这一片区域内保留着众多元末明初时期人类的生活遗址。于是,2011年4月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丰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了一支考古队,开始对这块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而随着挖掘工作的陆续展开,考古队员们惊喜地发现,这块看似平常的土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痕迹。

经勘探,遗址总面积达60000平方米,目前已揭露1200余平方米。期间,发现古道路一条,房屋遗址5座,露炊遗址5座,灰坑41座,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

张晓峥表示,古道路的发现,对廓清后冯各庄古人聚落的文化性质提供了线索,为探明当时古路的构筑方式和筑路流程提供了新的原始资料,是研究金元时期冀东乃至我国东北地区交通经济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而房屋遗址对于深入了解当时古人居住环境、生活状态、自然环境、民族融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采访结束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但考古队员们依然各自忙着手中的工作。张晓峥说:“时间有限,等挖掘工作全部完成,这里就要回填了,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多地留下些资料。”那一刻,脑海里忽然浮现出英国考古学家保罗·G·巴恩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去向何处,那我们就需要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这或许正是考古这一神秘工作的深意所在吧。

尽显皇家风范 "非遗"京彩瓷坎坷的复兴之路


靓丽繁复的图案、活灵活现的造型、凸凹有致的填彩、华贵典雅的花式、精致细腻的勾描……站立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京彩瓷作品丛中,不禁为大师们独具匠心的设计、精彩绝伦的手艺而惊叹;小心翼翼地轻抚把玩间,想象着古代帝王将相坐拥绝世精品,每日端详玩味时的赏心悦目、怡然自得。

如今,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继承前人传统,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使京彩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魅力。4月28日至5月10日,百余件“京彩瓷”陶瓷艺术精品将亮相北京爱家收藏品市场。“昔日皇家案上瓷,飞入寻常百姓家。”观众们可以借此机会近距离地欣赏、收藏到与古时帝王家才能享有的特殊技艺相比肩的瓷器精品。

|比肩官窑|

京彩瓷技艺尽显皇家风范

“京彩鉴赏瓷”曾经被称做“北京仿古瓷”。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之一,“京彩鉴赏瓷”专指延续前朝名瓷而烧造出来的瓷器品种,目前主要仿制品种则集中在明代及清代康、雍、乾三朝,清末至民国时期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今。其以粉彩、古彩、墨彩、斗彩和新彩为主,作品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恢宏大气,有着帝王之都的风度,不仅满足了人们好古赏旧、日用或其他需要,也在我国陶瓷行业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京彩鉴赏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随着官窑瓷器逐步流入市场,古玩店开始烧制出各种逼真的官窑精瓷,这种瓷器胎质、釉色、画面精细质优,比肩官窑,京彩鉴赏瓷的雏形就此出现。辛亥革命后,京彩鉴赏瓷工艺逐渐丰富,制作群体进一步扩大,在民间的认知度也不断提高,京彩鉴赏瓷行业逐渐形成。

主办方北京华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理籍华表示,从器型来说,京彩鉴赏瓷器型多样,涵盖瓶、罐、盒、碗、盘、花盆、鱼缸、箭筒、凉墩、瓷珠、文房四宝、人物、鸟兽、各种小摆件等诸多种类。而从工艺流程来讲,其生产有着一整套非常严格而复杂的过程,设计阶段要经历查阅资料、选胎、绘图设计、定稿、勾图几个步骤。生产工艺经历描图、拍图、研磨配色、彩画、填色、自检、互检、入窑烧制、烧成出窑和成品检验等阶段。从技法来讲,京彩瓷主要以摹仿前人古瓷的装饰手法,以古彩和粉彩技法为主。其中,古彩作品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装饰性强、极具民间艺术风格;粉彩则是在古彩基础上运用国画技法发展而来,颜色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画工细腻工整,形象生动逼真。

而经四代名家传承,京彩瓷得以形成一种特别韵味。其仿古意而不拘于形,承古法而不囿于器,釉色饱满亮丽,画工精致大方,呈现出浅浮雕的实体感,拥有皇城气概。

|三起三落|

京彩瓷几十年“坎坷”发展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彩瓷在统一管理下规范发展起来。1973年初,在原来小规模制作的基础上,建起了较大规模的专业生产厂家。

京彩瓷的第四代传承人――北京市陶瓷工艺大师白莉和王立,从十几岁就进厂学习京彩瓷技艺。当时厂子才刚办起来,她们这一干就是几十年,见证了本厂三起三落的发展历程。

据她们介绍,1975年工厂发展规模非常大,分几个车间,仅画瓷人员就有好几百人。上世纪80年代,京彩瓷产销非常红火,那时候基本上走外贸,一个品种走货就要一两百件。后来由于市场疲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京彩瓷的产销便随之下滑。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营活跃,京彩瓷产销量又有所回升,陶瓷、彩绘、仿古画等品种也日趋丰富,工作人员也有几百名,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当时市场整体状况不好,而人们对京彩瓷产品的认知度也有限,使其产销量再度下滑,车间进行合并,几百人的规模就缩减为二三十人,而且仅保留了仿古瓷的项目。进入21世纪,工厂进行了重组,领导下大力气发展京彩瓷项目,其产销再度红火起来。而几年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京彩瓷产销又逐渐面临收缩态势,当时车间仅剩下6位老师傅和一些学员,设计、生产人员总共不到20人。

目前,京彩瓷也和北京民间其他众多工艺品种一样,存在着发展上的种种困境。例如,工作室、创作环境与其大器的工艺、精湛的技术不甚相衬。同时由于京彩瓷技艺环节专业含量高,制作工艺复杂,传承难度也比较大。此外,由于京彩瓷制作技艺专业性强,传承人才的选拔难度大,加之工艺大师逐渐进入老年,新生力量又未跟上,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亟待得到完善的保护与传承。

|多方助力|

京彩瓷再度振兴蓄势待发

京彩瓷这项精湛的百年传统技艺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企业、工艺大师、专家学者、艺术界知名人士等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为其发展出谋划策;热爱这项事业的人们纷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继承传统、重振市场的工作中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2009年,京彩瓷接连申报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今年又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府也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重视和扶持,例如在多种重要的展览、展示中,都力推京彩瓷;其中部分产品,已被获准作为北京市的代表产品赠送给国外友人。

鼎盛陶琦(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副经理史琴表示,这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关注,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全力以赴,调配了全公司最精英的力量,来共同推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再度振兴。目前公司正在重新装修车间、扩大生产面积,并准备建立大师工作室。同时,还在摸索京彩瓷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但现在还需要很多的投入,需要条件的具备与改善。

白莉介绍说,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目前京彩瓷的销售局面也在打开,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不但继承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而且在不断创新。据了解,现在京彩瓷的主打产品粉彩百鹿尊和粉彩九桃天球瓶等,都是被排队订购的,而且大部分是回头客。为了保证拳头产品的稀有性,每年生产数量也是有所限制,例如百鹿尊,每年只生产20件。

不仅仿古瓷是拳头产品,精品瓷也是首屈一指。工艺大师们根据年代特色进行制作,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与韵味,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并且在国家级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屡获大奖。有精品,有拳头产品,再迎合市场的需要制作一些符合大众收藏取向的产品,同时开发一些日用瓷、礼品瓷、瓷板画产品等等,京彩瓷在生产方面日益丰富,产量也不断提高。

而总结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经验,白莉坦言,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同是搞仿古瓷,景德镇的仿古瓷就与京彩瓷的仿古瓷在色彩、工艺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总体说来,景德镇仿古瓷比较清秀,但细腻不足,而且缺少宫廷藏品的韵味。而京彩瓷的仿古瓷就比较厚重饱满,有皇家霸气的感觉,这是其他地方无法仿制的。京彩瓷的工笔花鸟、人物,每一个细处往往都要经过繁复的精描细刻。哪怕一件小器皿,都能独放异彩。

陶瓷文化:哥窑瓷器文物价值几何 "五大名窑"中谜团最多


近几年,拍卖市场上的康雍乾瓷器一次次地拍出天价,人们对青花、粉彩、斗彩等瓷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却少有现身拍卖行,一是因为大量新藏家的审美标准转向了艳俗与富贵,二是因为宋瓷稀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瓷就更是少之又少。宋代朝廷先是指令几个烧瓷质量好的窑场,如定窑等烧造贡瓷,后来嫌定窑瓷“有芒”,转而专门设立汝窑、钧窑等官办瓷窑。后来,人们把“汝、官、哥、钧、定”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的最高水平。汝窑最为珍贵,世界上收藏有汝窑的博物馆不足10家,馆藏汝窑传世物总计为67件。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窑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哥窑的存世量也很少,据专家估算,哥窑瓷器全世界也就几百件,台北故宫藏有190多件,北京故宫藏有几十件。

哥窑是存世瓷器中谜团最多的一个,窑址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在河南,有人说在景德镇,有人说在杭州,还有说在浙江龙泉。嘉靖年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都是在龙泉县烧造的。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瓷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称作哥窑;弟弟烧出来的青瓷不开片,被称为龙泉窑。但后来一些研究考证发现,二者的土质颜色不符,对哥窑窑址难下判断。

对残缺美的一种欣赏

哥窑瓷器上布满了黄黑相间的裂纹,即“金丝铁线”,金丝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的形成是因为瓷器在烧造过程中,由于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开裂。收藏家马未都曾举例说,自家的一件新仿制的哥窑瓷器,夜深人静时能听见嘣嘣作响的炸裂声,这声响一直能持续一两年时间。釉片炸开后,粗的开片会渐成黑色,而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了,气体进去后,就氧化成了金黄色。

哥窑的另一个特征是紫口铁足。明代曹昭在著名的文物著作《格古要论》中指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所谓紫口,是指口部由于釉厚,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色的颜色。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是哥窑瓷器的最显著特点。

哥窑还有一个最奇妙,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攒珠”指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聚球”比珠大,数量少,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

古代文人的审美中,追求一种病态的缺陷美,哥窑烧制过程中形成奇特的残缺,反而成了人们大加追捧的元素。哥窑虽是民间私窑,却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

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乎相同,有人也认为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属同类作品。很多瓷器,这本书上认定是官窑,到了另一本书上却成了哥窑。一些专家的认知也是一知半解,因为它太珍罕了,没有多少人真正上过手。

仿品价值也惊人

1970年10月,南京博物馆发掘了位于南京中央门的一座大墓,大墓的主人汪兴祖少时为朱元璋部将张德胜养子,改姓张氏,后又复姓汪氏。据墓志和《明史》等记载,汪兴祖是庐州(今安徽合肥)巢县人,生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死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他继承其父张德胜之职,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余年,在明帝国建立时,立下了许多战功,官至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食禄1500石,成为显赫一时的开国元勋。

汪兴祖墓室结构为罕见的阁楼式仿木建筑式样的券顶砖室建筑,里面随葬了大量金银器、玉带饰、瓷器等物,包括青花高足瓷碗,零星金饰等。光是哥窑的盘子就有11件,出土时有的叠压在一起,可分大中小三类,青釉葵瓣口盘也位列其中。汪兴祖墓虽不能与马王堆这样的豪华墓葬相提并论,但在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下,也算奢华。

对于藏家来说,拥有一件宋哥窑足以傲视同侪。1992年,佳士得(香港)拍卖过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虽然当时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1000万港元以上的价格。就算是清代仿品,如今的价值也十分惊人,2006年,一件清雍正“仿哥窑八卦纹龙耳宝月瓶”以23.2万英镑成交。随着亿元古董时代的到来,哥窑这种高古瓷的价值不可限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