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青花碗 > 导航 >

明清瓷器:明 青花云龙纹碗 红釉暗龙纹高足碗

明清瓷器:明 青花云龙纹碗 红釉暗龙纹高足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粙碗

2021-07-13

古代瓷器青花碗。

明青花云龙纹碗

高9.4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8.7厘米

明:景德镇窑。永乐时烧造。撇口,丰底,圈足。胎薄体轻,釉面莹润,以苏麻离青料绘云龙纹,龙体浑圆,雄健有力,近足处绘莲瓣。器里口边绘忍冬纹,内底心青花双圈内,有两朵如意头式飘带形云,无款识。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红釉暗龙纹高足碗

高9.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4.2厘米

明:景德镇窑。口外撇,瘦底,高足,上窄下宽,足柄中空。白里暗云龙纹,内底心刻篆书永乐年制款,外围葵花,器外壁施以鲜艳光亮的铜红釉,晶莹明澈,为永乐时的新品种,称为鲜红。原为宫廷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小编推荐

古代瓷器:清代茶叶末釉高足碗


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高雅。

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清代茶叶末釉制品主要有碗、盆、盘、罐、瓶等。

高足碗,又称靶碗,有中空足封闭底印和不封底两种。造型为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造型与高足杯颇为相似,较之略大。这种纤巧的高足碗于元、明、清三代较为流行,品种有青花、斗彩、茶叶末釉等,以明永乐红釉、宣德釉里红、成化斗彩最为名贵。

明清瓷器: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高足器托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高足器托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高:7cm口径:6.6cm足径:8.6cm

说明:这件托子无底,上下相通。内壁施白釉,口沿饰回纹,腹部绘倒垂的变体石榴纹和花叶纹。托盘面有梅、莲、石榴、茶花等4枚折枝花卉纹,托盘的反面也绘饰折枝花卉纹。叶子以青花描绘,花、果用釉里红表现,釉里红的呈色有深浅的不同。它的圈足饰贯套如意云装饰带。青花釉里红,由于青花的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的着色剂是铜,它们对窑炉内化学气氛的要求不一样,况且在高温下,其化合价易起变化,对彩瓷的呈色影响较大,烧成就比较困难,产量也少。从雍正官窑开始,因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技术,情况大为改观。

清代茶叶末釉高足碗


图中这只清代茶叶末釉高足碗,应为供器,较为少见。古人称,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茶叶末釉是瓷器的釉彩名。它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高雅。

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清代茶叶末釉制品主要有碗、盆、盘、罐、瓶等。

高足碗,又称靶碗,有中空足封闭底印和不封底两种。造型为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造型与高足杯颇为相似,较之略大。这种纤巧的高足碗于元、明、清三代较为流行,品种有青花、斗彩、茶叶末釉等,以明永乐红釉、宣德釉里红、成化斗彩最为名贵。

明清瓷器:嘉庆遗珍粉彩花卉对碗


嘉庆遗珍粉彩花卉对碗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当时是专为皇室而制,其烧制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烧至而成。所需秋葵、菊花、兰花等九秋墨色绘花叶、叶脉,婆娑婀娜,色彩艳丽。边缘以白地展轮廓,花蕊、花心点绘出粒粒细斑,刻画细致入微。外底书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隽秀工整。

史料记载,雍正六年之前,珐琅彩多源于欧洲进口,故制作受到极大限制。雍正六年后造办处开始自炼珐琅彩料,在雍正皇帝的授意下著名工匠邓八格主持烧制,配制出硬度偏软的国产料,使得料彩更适合吸附于瓷胎,极大的改进了珐琅彩的品种。此碗纹饰源于康熙珐琅彩的同类品种,图案绘制工细,形神兼备,色彩妍丽,珐琅彩质感较强,与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嘉庆早期御制瓷器精珍之品,成对保存举世罕有,自嘉庆早期之后,珐琅彩便自宫廷御窑瓷器之中销声匿迹,这对瓷碗亦可视作珐琅彩之余辉,灿若晚霞。

明清瓷器:明清官窑龙纹青花瓷:左盘右蹙如惊电


明、清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中,有不少是精美的游龙、云龙、蟠龙、螭龙、海水龙、穿花龙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变化多端。有些收藏家有兴趣作为主题藏品;不过每件精品皆价值不菲。

青花龙纹圆盘

例如附青花龙纹僧帽壶、青花海龙纹高足盌、青花海龙纹渣斗等,乃继承前朝永乐青花龙纹器的精髓,进一步发挥。宣德青花龙纹显得豪雄威猛,线条苍劲富韵味,笔法流畅洒放。清代乾隆时期的青花龙纹皆没有这些优点,也没有那么生动灵活。宣德龙纹端的“左盘右蹙如惊电”,绘工精细有艺术感,乾隆的青花龙纹怎样也比不上。

建水窑青花碗鉴赏


图1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图2 青花折枝牡丹碗图3 青花牡丹纹碗

图4 青花菊纹碗图5青花“元”字碗、图6蒙自瓦渣地图7 青花菊纹碗图8 青花云纹碗、图9 青花花卉纹碗图10 青花鱼纹大碗图11 青花折腰碗图12 青花花草纹大碗

青花瓷碗是建水窑青花中存世量最大的器型,几乎所有青花遗址都有出土,如蒙自瓦渣地出土有17件,泸西和尚塔出土18件,个旧王林寨出土34件,元阳六逢出土74件等。器型多为敞口,深腹,也有浅腹、弧腹。外壁装饰纹样有牡丹、松树、蕉叶、太阳、莲花、菊花、杂宝、佛杵、鲑鱼等。在碗内壁装饰有人物、鱼、凤、蝙蝠、瑞花仙草等吉祥图案,清新明快,情趣盎然。现将其中的精品集中介绍与读者共赏。

青花山水人物花卉纹大碗(图1),云南省博物馆藏品。高22.6厘米,口径14.4厘米。敞口,深腹。胎为瓦灰色,釉色白中泛青灰,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艳蓝中有黑斑。碗外壁绘缠枝白边莲纹,花叶呈葫芦形,靠圈足部分绘仰莲。内壁口沿处绘雷云纹,下接折枝石榴、桃等花果纹。碗内心绘山水人物纹,一高士闲坐水边松干下,逸然自得。绘画手法简朴粗犷,布局合理,远山、近水与人物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敞口深腹碗是建水窑中数量最多、最典型的碗,大多口径在14厘米左右,造型敦厚稳重朴实大方,与景德镇明代中期的碗形比较相似。

青花折枝牡丹碗(图2)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通高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6.7厘米。圆唇,直口,斜直腹,平底,外底心有乳突。外壁饰云涡纹,下接勾云纹;内口沿饰一周花草纹,碗内底绘折枝牡丹纹。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略黄,青花蓝中发黑。元明时期建水窑青花折枝牡丹纹样均采用勾勒填涂的方法,线条纤细柔美,构图雅致。普遍绘在碗、盘的内心及瓶、罐的器身,一般一朵花数片叶,仿佛迎风抖动,充满动感,叶子一笔点划,简洁明朗,花朵有的细致勾画,有的简化成一圆圈内加一点,有的则画成一填实的圆点,有的折枝牡丹往往采用开光的方式,用花形边框圈起来,构图别具韵味。

表现正面开放的牡丹主要用于碗、盘的内心,如青花牡丹纹碗(图3),内心绘牡丹花朵,口沿饰一周花草纹,外壁绘青花缠枝牡丹,下接仰莲瓣纹等。

青花菊纹碗(图4),通高6.1厘米,口径14.3厘米,底径5.5厘米。内外壁均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晶莹玉润,有细纹开片。外壁饰折枝菊纹,间花草纹,内壁口沿饰弦纹一道,壁饰三瓣蕉叶纹间花草纹,碗心有6个支钉残留痕迹,正中饰折枝牡丹纹。此碗内壁的装饰图案与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的青花碗相同,应该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元”字碗(图5),通高4.5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6.4厘米。敛腹,收口,矮圈足,足部修坯草率,圈足内残留有鸡心突,碗内底部残留5个支钉痕。内壁饰两圈青花弦纹,正中饰一围双圈的“元”字,字体瘦削随意,有元代风格。外壁口沿饰一圈青花,腹部饰两道点纹。外壁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釉色灰青,有细小开片。此碗与(图6,TM15:4)出土青花“元”字碗十分相似,应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菊纹碗(图7),胎体灰白,敞口弧腹,矮圈足,内外壁均施釉,釉色灰青,外壁施釉不及底,内壁碗心残留有5个支钉痕。碗内壁口沿下饰双弦纹,内绘菊花纹图案,其周饰双弦纹。外壁口部绘双弦纹和带状点纹,下腹饰柳叶纹。通高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3.2厘米。此碗与泸西和尚塔火葬墓出土的青花碗(M66:1)、蒙自瓦渣地出土的青花碗(TM9:1、TM13:6)和元阳六蓬火葬墓出土的青釉青花碗(T0403)等完全相同。根据考古报告,泸西和尚塔火葬M66为三期墓,“年代大约为明中晚期”,蒙自瓦渣地“为明代墓葬”,故此碗为明中期建水窑产品。

青花云纹碗(图8),收口,弧腹,矮圈足,足部修坯草率,圈足内残留有鸡心突,内底有3个支钉残痕。内壁饰青花弦纹两圈,底部饰牡丹花朵,外壁饰云气纹和花草纹。此碗造型、纹饰与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墓出土的青花云纹碗(M18:4)相同,应为明代中期建水窑产品。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青花花卉纹碗(图9),敞口弧腹,圆唇,矮圈足。高7.3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5.4厘米。釉色青中泛灰,晶莹玉润,有细纹开片。外壁饰折枝菊纹,间饰花草纹,内壁口沿饰弦纹一道,下饰三瓣蕉叶纹间花草纹,碗心有6个支钉残留痕迹,正中底部饰折枝牡丹纹。

青花鱼纹大碗(图10),敞口,口沿外撇,深弧腹,矮圈足。通高9厘米,口径23.6厘米,底径9.8厘米。内壁施全釉,口沿下绘花草纹,碗心有4个支钉残痕,正中绘双鱼游弋于水藻之间,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周围饰双圈弦纹和蕉叶纹。外壁施釉不及底,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花叶片肥厚。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青花折腰碗(图11),撇口折腰,矮圈足,圈足内有旋切坯纹和鸡心突,碗内有5个支钉痕。通高4.5厘米,口径14.2厘米,足径7厘米。内壁素面无纹饰,外壁饰花草纹饰,简约草率。内壁施全釉,外壁施釉不及底,有明显的旋坯纹。釉色青润,胎釉结合紧密,有细开片。建水窑的青花折腰碗造型硬朗挺拔,与景德镇宣德时期的折腰碗比较接近,纹饰多装饰在碗外壁,有的仅饰宽带纹,内壁和碗心不饰青花纹。

青花花草纹大碗(图12),侈口,折腰,碗心有7个支烧残痕。高9.5厘米,口径24.8厘米,底径11.4厘米。口沿饰青花条纹,内壁饰青花花草纹,内底饰牡丹纹,矮圈足,现收藏于红河州博物馆。

建水窑青花碗造型沉稳、丰满,装饰题材丰富,布局灵活,既体现出与中原青花一脉相承的特点,又有粗犷、厚实的云南青釉青花特色,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异卉。(责编:雨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