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粉彩花蝶活环壶鉴赏

【陶瓷文化】粉彩花蝶活环壶鉴赏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鉴赏

2021-07-14

陶瓷文化。

时代:清窑口:干隆窑

高:13.4公分深:11.8公分口长:6.2公分口宽:4.9公分足长:6.5公分足宽:5.1公分粉彩是由康熙时期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彩釉配方,粉彩事实上就是把西方的珐琅釉中的硼元素,换成我们中国釉上彩的铅元素而配出来的。由于三氧化二砷在铅釉中会起白色半透明的乳浊作用,若再加上发色剂便有失透明感,使色彩似有加白粉的效果,所以称为粉彩,也有人俗称「软彩」。粉彩由于彩中有砷白的关系,色料凸起很高,较有立体感。干隆时期在釉彩方面也有特殊的作法,如此件以深红彩为地,细线剔划卷草纹,再绘以四季花卉、蝴蝶,色彩繁多,充分表现出花蝶逼真的姿态。

本器的造型源自青铜壶,双耳附带活环,胎薄而圆正,双耳、环及缘口饰金彩,内壁及底涂湖绿釉,器底中以青花书「大清干隆年制」篆书。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粉彩花蝶纹盘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3.5cm,口径17.5cm,足径10.5cm

生产时代: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粉彩

陶瓷造型:盘

说明:清康熙

盘撇口,弧腹,圈足。盘里外粉彩装饰。内底绘一折枝果,旁有一只飞舞的蝴蝶。内壁绘折枝四季花卉纹3组,一组为牡丹、玉兰花,一组为海棠花、梅花,一组为折枝桃花果。盘外壁绘折枝花果纹及蝴蝶纹,以墨彩、红彩勾绘纹饰轮廓线,内填其他彩料。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粉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彩瓷。康熙粉彩瓷器处于初创阶段,造型有盘、水丞等。此盘用平涂法绘画,画笔简练,施彩较厚,色阶不够丰富,显示出粉彩瓷器初创阶段的特点。此种盘也见署楷体“大明成化年制”仿款者。

【陶瓷文化】紫砂竹型茗壶鉴赏


宜兴既有“陶的古都”之称,亦有“竹的海洋”之说。太华、省庄、茗岭山区有无边无际的竹海森林,品种有毛竹、刚竹、淡竹、圆竹、黄枯竹等等。宜兴城乡居民家中亦喜用竹器所制成的竹海茶具、竹床、竹椅、竹篮、竹席、竹箩等,也许前人认为种花不如种竹“修竹虚心万年绿”之缘故,形成陶都竹乡人们日常生活与竹有着密切的关联。竹的题材被广泛引用于紫砂茗壶的创作,这亦就不足为奇了。

竹型茶壶的造型形式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比较写实的手法,用数节竹竿组成壶体,再装上竹枝形的嘴把,在壶体及壶盖上点缀几片竹叶,使人感到非常自然贴切;另一类是在几何形的壶体上,使用其装饰手段,以竹为题材进行装饰,或塑、或贴、或堆、或画、或描、或彩绘塑结合,体现竹型茗壶的形态。这两类造型形式自然大方,布局一体,触觉舒适,把玩实用,塑造了竹型茗壶形制款式的独特体系和风格。紫砂艺人制作竹型茗壶有一套独有的工艺手法,几乎全靠手工捏制。比如壶嘴壶钮,制作时先用陶坭挽成一圆条形,再弯曲成合适的形状,稍干后再做出竹节、芽苞、水槽等。至于小竹枝及竹叶装饰,则是在成型时直接堆贴上去的,因此胥出自然,生动飘逸。

在宜兴紫砂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中,都有以竹为题材的紫砂作品出现。清乾隆年吴骞著《阳羡名陶录》中即有《竹节壶》的记载,谓:“竹节之清,清贞莫比”。虽不见真迹原状,却见于文字记载。竹型茗壶现存传器中最早面世的为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此壶壶底刻款二行揩书“万历癸丑陈仲美作”(万历癸丑即为1613年),造型为仿自然形的一束竹柴,形制以年久风残的竹柴抱成一团,参差错落,自然有状,形态各异,粗细有别。竹节物状无一相同,壶体腰间用竹篾状绞缠成束。壶嘴由壶身的竹枝自然胥伸,把手亦拗枝制成。壶钮从竹节丛中突兀中央显现,于平实中见优雅,器形象真而悦目。材质取紫砂团泥,呈米黄色,砂质隐现。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称陈仲美作品为“神品”,《束竹柴圆壶》可见一斑。

清乾隆年面世的《双竹提梁壶》为竹型茗壶的传统经典之作。作者为陈荫千,壶艺出众,风格高雅,从面世品中可见壶艺家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功力。《双竹提梁壶》以竹为题材,壶身为竹段状,凝重端庄,朴实无华,腹部堆塑竹枝纹一圈束腰,细部造型自然生动。肩部以壶生变,夸张得法。壶流擅塑成三节竹枝,挺劲柔韧。盖钮和提梁成双竹相纹状,虚空间强,空间与实体的变化恰倒好处。构思别出心裁,不失为清早期竹型茗壶的精品佳作。处于同时期的清初作品《玲珑八竹壶》,由八个筒形竹节镶接组成。筒形竹节等分匀衡,安排合理,周身镂雕竹之竹叶,玲珑剔透。壶盖处理如同壶身,亦为镂空雕塑竹叶,使壶体壶盖均衡协调。曲流、耳状把、桥竹枝钮,均取竹节状,棱角分明,造型奇特,手工泥塑技艺技法难度颇高。胎质精细、色泽红润,可谓巧工、巧形、巧色于一体。《双竹提梁壶》现藏南京博物院。《玲珑八竹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清中期影响最大最擅长制作竹型茶壶的名手为杨凤年。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被后人称之为“杨氏竹段”的《竹段壶》,因其竹型茗壶造型独特,手法细腻,工艺精湛,而成为竹型茗壶的经典之作。《竹段壶》取材紫砂清水泥材质,紫润可爱、砂质细密,呈暗红泛紫色。壶身由几节抽象体竹节化作一段毛竹,壶身夸张变化,造型简练大方,处理上疏下密,符合自然规律。壶流三弯圆润,扭曲多姿,攀枝竹叶自然过渡。壶把寓方寓圆、粗细得当。壶钮由春笋嫩枝作饰,笋痣清晰可辨,逼真自然,宛若天成。壶底钤阳文籇书“杨氏”圆形小印,为名手杨凤年之代表佳作。差不多同时期的制壶名手邵大亨,以《八卦龙头一捆竹》的形制开创了紫砂竹型茗壶与易学哲理巧妙结合的新风。作品以六十四根细竹围束成形,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壶底四周由腹部伸出的八根竹子做足。壶盖微凸伏義八卦方位图,盖钮为太极图式,壶流饰以飞龙形象。制技精美,含意深邃,严谨对称,均匀协调,构思巧妙,自然贴切而为后人赞叹。

民国时期,紫砂竹型茗壶名品名作不断涌现。制壶名手范大生的《四方隐角竹鼎》,以饱满圆湛的结构,底肩口盖呈塔叠砌的形制,自下而上贯通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变化,浑成一体的气韵,刚劲有力的竹节处理,使壶成为民国初年的佳作。制壶好手冯桂林创制的《四方竹段》和《五竹壶》,形制以竹变异演化,呈高风亮节之态,寄寓圆于方之势,竹姿奇特,竹韵自然,竹叶飘逸,竹体清秀,古朴韵致,骨肉停匀,得体圆顺,稳重大方,一直成为紫砂竹型茗壶之上品。

紫砂花货塑器大师巨匠朱可心,在民国期间一直以竹型茗壶好手的声誉名满壶界。无论是《竹节壶》、《竹段壶》、《上圆竹节壶》、《笑樱竹节壶》、《竹节提梁壶》、《圆竹段壶》、《圆松竹梅壶》等等,凡涉及到竹的题材形制,均悉心钻研,巧妙构思,用竹来寄寓高尚的情操,用竹来表达坚贞气节,将竹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亦用竹来修身养性,寄情于茗壶之中。朱可心对竹的偏爱,使紫砂竹型茗壶的创作有了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朱可心所制竹型茗壶,取材自然细腻,色泽红中泛紫,色润可亲。竹节挺秀刚劲,顺畅自然。竹枝竹叶点饰得当,疏密有致,布局合理,恰倒好处。壶体以夸张手法提炼竹之生态形象,简练大度,绝不繁琐。竹叶清薄,光润而玉气,便于手感摩挲。塑形曲之有致,劲道十足,致变异扭曲于自然之间。布局适匀,功夫老到,爽朗而清丽,简洁而明快。以竹造型,虽角度各异,却风格统一,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壶以简为贵,但简中见情趣,形简而意不简,“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壶钮呈扭曲拱形,随手捏制,随意而不刻意。壶嘴呈“之”字形三弯式,额平而恭。把呈曲变耳状形,角度变异,姿态不一,颇具动感。此乃朱可心竹型茗壶壶体、壶身、壶嘴、壶钮、壶把特有之风格。加上竹节、竹枝、竹杆、竹叶的处理特点,可谓是首屈一指,无人可比拟。朱可心从古代画谱“高松竹谱”中领悟画理布局,以书画家论述中体会塑竹之妙,从紫砂陶花货塑器茗壶制作中品味最佳结构,并施以拈泥贴饰的技巧。所制竹型茗壶款色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姿态不一,丰富多彩。对紫砂竹器茗壶的发展创新起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辈艺人,可谓一代宗师,影响巨大,十分深远。

当代壶艺大师汪寅仙,乃是制作竹型茗壶器具的佼佼者之一。汪寅仙的《斑竹提梁壶》、《古簧幽罄壶》、《蝉衣斑竹提梁壶》堪称竹型茗壶中的创新名作。其《蝉衣斑竹提梁壶》以一段秀丽的斑竹为壶身,凝重端庄,浑朴雅致。饰数处斑纹,与残竹自然纹相呼应,以简托繁,自然生动。局部蛀斑和裂痕是生活中的残缺美,显示出手捏手塑的工艺特性。壶流似竹枝丛生,顺胥延伸,刚劲有力。壶盖竹叶秀丽,飘逸洒脱。壶钮为支竹小段上栖息的一只高飞远走而遗存的知了壳,俗名蝉衣,十分醒目,引人入胜,起到画龙点睛之神笔。壶把竹枝遒劲刚健、劲道十足、凌空飞渡、攀出自然、气势挺拔、节节高升。寓情寓理,寓丰富哲理,生动而富有灵性。该壶造型新颖别致,构思巧妙奇特,寓意深邃,立意鲜明,创意明了,工艺精湛,在竹型茗壶中耀眼夺目,独树一帜。

当代壶艺大师何道洪,亦是制作竹型茗壶的佼佼者之一。何道洪的《大型竹提壶》、《提梁岁寒三友壶》、《大竹段壶》、《双色竹趣壶》、《宜竹壶》、《提梁竹寿壶》、《梅竹合璧壶》、《容竹壶》、《岁寒三友壶》、《梅竹双清壶》、《新竹桃园壶》等等,以竹为造型题材创作的茗壶款式丰富而广泛。作者寓寄情感于“竹”,发人深思于“形”,感慨万千于“意”,将大度能容之特征,虚怀若谷之心境,虚心劲节之象征,君子所好之心态,毫无保留地谱写在竹型茗壶创作中,极其细腻地把“胸中丘壑”透彻见底地表现在竹型茗壶上。在塑造竹型茗壶时,何道洪十分注意泥质、泥色、泥性、泥相的协调配置合成,与竹的特性做到浑成一体。他所创制的紫砂竹型茗壶,泥质滋润可人,泥色艳而不媚,泥性柔刚相济,泥相淡不浮而浓不暗。古朴雅致正是修竹、翠竹、黛竹、青竹的共同秀色。宜竹、宜壶、宜人,壶人合一,壶竹合一,人竹合一,心境神态与容姿肌理合一,这是一般紫砂艺人所达不到的精神境界。他所创制的紫砂竹器茗壶,造型如流畅写意,淙淙自如,符合规则,别出心裁。壶体线面简洁明朗,行云流水且圆润如一洗晴空,穹窿尽虚。所饰竹雕精纯爽利,杆、枝、叶、节既有龙筋虎骨之刚健,又有吟霜傲雪之魂魄,还兼有春花带露之娇妍。心手合一的制作技艺达到“沉而不凝,逸而不浮,复而不杂,稳而不飘”之至高境地。盖与口的特点为增加层次,使壶体跳跃涉险,由静入动,饶有情趣,吞吐壶盖,藏拙而露巧。钮与把的特点呈“倒曲”之态势,取精蓄锐,劲韧不屈,含而不露。壶嘴的特点为粗犷奇特、圆润似玉,犹如飞来之物,向上收敛成势,内蕴劲力,粗犷不俗,仪态逼真。整体茗壶以妙色天成的材质入壶,简练酣畅的造型入艺,雄浑精纯的雕琢入手,拟喻独到的装饰入意,把竹的“神、生、节、品”刻划得可圈可点,神韵交加。何道洪的竹型茗壶,贵在意韵,难在寓意,妙在通灵,有巧夺天工之艺,宛若天成之势,泱泱古韵之风,浑成天趣之度,星月争辉之美,达到了紫砂竹型茗壶的新高度,亦为紫砂竹型茗壶谱写了新的乐章。

紫砂竹型茗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在于紫砂竹型茗壶形制款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在于探索传统精华的同时不断有所进取。或古雅、或飘逸、或灵秀、或端丽、或曲折变化、或姿态万千、或寄寓于高尚情操、或表达于坚贞气节、或热衷于情景交融,或抽象于陶艺特征,但万变不离其宗,应以继承传统为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有生命力。苏东坡爱竹,留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名言,为世人所敬仰。郑板桥画竹,传神写影、千变万化,各尽其妙。人们赞美竹,因为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竹,性坚韧,中空,直而有节,”这是自然形态。节,表示坚韧长青,坚贞操守。枝,表示连气恩爱,里外衬托。叶,表示君子风度,潇洒飘逸。这是精神形态。要成功设计创制一件紫砂竹型茗壶,一是在立意上要下功夫,在精神形态上刻意孜孜追求、立志明志、胸有成竹。二是在制作上要下功夫,在材质上选配合成,贴题贴意,造型上展示风采,切题切意。新颖的构思要由精湛的技艺表现来完成,只有掌握熟练的工艺技巧,才能体现最佳的表达形式,才能使作品达到完美的境界。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壶类


扁壶又名土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制容器。瓷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江苏金坛白塔乡惠群村出土的一件,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镇外严西晋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划"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当时的名称。上述两件均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铜质器及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铭"土甲"、"钾"或"柙",只是根据质地的不同,偏旁从"土"、从"金"或从"木"。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

背壶土甲壶式,84年出土于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窑青釉刻花盘口式四系壶。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壶式有扁圆等多种式样,有黄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等。

匏壶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quot;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值纳隙耸瘟缀托芪疲餍斡琶馈?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见"凤首壶"

龙首壶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陶瓷文化】粉彩小结


粉彩是清康熙末年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上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通俗来说,就是在彩色颜料中加铅粉,然后在瓷器上绘画,使图案更有立体感。粉彩的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低温烧成。粉彩瓷器充分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运用各种丰富的彩料,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瓷面光泽透亮,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粉润柔和,秀丽雅致。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多达数十种,每种彩料根据不同的画面需要又可派生出多种色调。在海潮的陶瓷艺术珍品中,具有色彩丰富、粉润柔和、晶莹明亮,五彩缤纷,美观雅致的粉彩瓷又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成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粉彩瓷装饰非常广泛,它既适用于高级陶瓷工艺品,也适用于一般日用瓷,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个品种,逾千个花面,大过巨人,小不盈指。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有抽象的也有巨象的万事万物,技术之精真乃巧夺天工。当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颂道:“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这就是最好的佐证。(一)粉彩的特点1、风格突出(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很少。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只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有的甚至是孤品。2、形式多样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随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2)开光装饰。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随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二)粉彩的发展梗概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据有关文记载,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作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初创时,彩绘方法与古彩很想似,多沿用古彩的彩绘方法,仅在红色的染色中运用了珐琅彩中才能见到的胭脂红,光彩较足。白花朵和枝干有粉质感,但淡绿和翠绿色仍是采用古彩中的平填法。

粉彩壶上牡丹争艳


粉彩器于清康熙时始有,它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品种。其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纹饰绘制前先在胎坯上施一层含砷的“玻璃白”底釉,然后再在这层底釉上绘制图案;二是绘制纹饰所用的呈色剂多为进口料,其中一种红彩名叫“洋红”,我们称之为“胭脂红”。

这是一只“黄地开光粉彩花鸟纹壶”,高13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11厘米。直颈、斜肩、直筒身、玉璧底。

壶盖表面制有两对称的河蚌形浅槽,是为便于手抓,在这两浅槽空隙处,以金彩绘有图纹。肩与身交接处有两相对称的双耳,此耳是为连结金属把手所设,这种把手称“软把”。壶流从壶底往上腹部三分之二处向上延伸,嘴口和壶口齐平。壶身两面都开有大小一致的梅花形光圈,光圈是用金彩勾绘,里面施“玻璃白”底釉,各绘不同形态的花鸟纹饰。壶身以黄彩为地色,在肩与身交界处施一圈玻璃白釉。

此壶纹饰为牡丹和喜鹊,在茂叶中有两朵笑逐颜开的牡丹花,其中粉红色就叫“胭脂红”彩,它与白底色、蓝牡丹和黄、绿、花叶及墨色枝干、红色花朵、壶身黄地、喜鹊身上之色和谐相融,红而不艳,淡中显雅,给人以温和柔丽之感。

在乾隆之前,粉彩瓷器上的花卉是采用大笔涂染的绘制手法以表现艺术感染力。乾隆之后改为勾茎法,涂色由深到浅,具有中国工笔画的艺术效果。此壶就是采用勾茎这一技艺,花瓣、花叶茎纹清晰,色彩层次分明,如现实中真花一般展现在人们眼前。综合判断,此壶应为清晚期制品。

陶瓷文化:明代陶瓷鉴赏感悟


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下面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对明代陶瓷的一些感悟。首先,明代陶瓷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它不是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专家认为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产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潮州“绿环”:陶瓷垃圾变废为宝


日前,在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宽敞的厂房,猪年第一窑绿环牌洁具正在出炉。一批精美的瓷器,正从“庞然大物”———隧道窑徐徐推出,利用陶瓷废渣批量生产跃上新的台阶!

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废瓷制瓷奇迹的创造,缘起一次偶然的对话。广东四通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镇城、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所长陈史民相聚在一起。一位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一位是潮州陶瓷界的技术权威,虽然互相慕名,但却素昧平生。这次的不期而遇,因久悬而未决的难题使他们谈到一块:近几年,潮州陶瓷业飞速发展,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瓷都,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废瓷严重污染环境,既占用土地、堵塞河道、污染农田、影响景观,又成为老鼠等的活动场所,构成环境安全的隐患。与此同时,由于瓷土大量开采和浪费,再过10年,瓷都可能出现无瓷土的尴尬局面。环境污染、资源缺乏,成了制约陶瓷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难题。

共同的难题,共同的命运,两人心心相连。他们决心联合创造“双赢”:陶瓷研究所有人才,有技术,多年来对废瓷回收利用有了一定的研究;民营企业有资金,有实力,渴望打出一片新天地,因此,他们一拍即合,科企联姻破解这一全球性的难题。2003年3月,他们联手成立了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瓷都的一场“革命”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经过几年的不懈实验和摸索熏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

绿环让废瓷神奇再生,不仅构筑了陶瓷生产新的循环经济模式,而且实现了陶瓷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陶瓷业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潮州不少企业前往取经,作起了陶瓷废渣回收利用的大文章。据有关部门估算,潮州一年的废瓷就达10万吨以上,绿环可消化2.8万吨。

陶瓷文化:汉代瓷器鉴赏


中国真正的瓷器生产于东汉。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致,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

汉代瓷器之绿釉鼎:原始瓷器,敛口,弧腹较深,上腹部有折棱一道,圆底,承以三足。口部两侧有长方形耳,耳上部外撇,口上附有圆弧形盖面,盖面附三纽,施绿釉,仿青铜器造型。

绿釉鼎

汉代瓷器之绿釉印神兽纹奁:直口,方唇,圆形深腹,平底,三足。外腹中间凸印神兽纹装饰,纹饰线条流畅,满施绿釉,釉彩深沉。

绿釉印神兽纹奁

汉代瓷器之双系罐:原始青瓷,罐敛口,平翻沿,圆腹,腹下渐收,平底。肩上两侧安铺首耳,器身上半部突起双弦纹三道,施青釉至腹,腹以下无釉,露出紫褐色胎骨。器表青釉亮泽滋润,自然向下流淌。腹上有两层云气,飞鸟纹装饰,画面生动优美,配有木屋。

双系罐

这些原始瓷器收藏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深刻变化。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文化】粉彩花蝶活环壶鉴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文化】粉彩花蝶活环壶鉴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