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紫砂文化:浑然天成品名壶

紫砂文化:浑然天成品名壶

古代瓷器壶 陶瓷文化 宋代天圣瓷器鉴别

2021-07-15

古代瓷器壶。

4号井底槽清《金丝九龙壶》

4号井底槽清《平盖莲子壶》郭纪成简历

郭纪成,生于1964年,高级工艺美术师、世界艺术家联合会会员。1964年生于宜兴,自幼喜欢紫砂陶艺,世袭家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紫砂陶艺,同时与妻子佘蓉芬创办了纪成制陶艺术中心。擅长创作嵌金丝、泥绘、微雕、微刻等系列作品,风格独特,代表作有嵌金九龙壶、平盖莲子壶、石瓢壶等。其作品尤以用料见长,作品都是采用当地黄龙山四号井、五号井底槽清、本山绿泥、红皮龙等天然矿料制成,巧夺天工。1999年入编《中外名人辞典》(共和国卷),作品多次在《天地方圆》、《茶与壶》、《紫玉金砂》等海外专业书刊、杂志刊登,多次获得国内外展览大奖,并有许多佳作精品被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话在紫砂圈里也是如此。

前几年有关紫砂泥料中掺有化工原料的争论纷纷扬扬,却带来了紫砂壶行情这几年的更加高涨。有人看不懂,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紫砂壶中掺有少量化工原料毕竟通过1120多度的高温烧制下,有害物质是很难释出的,而且即使掺有的化工原料也是极其少量的,只是为了色彩更加统一而已。但是,天然矿料毕竟是紫砂壶艺的最高境界,而享有紫砂第一原矿的黄龙山原矿在开采了数百年之后资源匮乏,面临封山保护困境,则显得愈加弥足珍贵了。

郭纪成的最大优势在二十多年前,他一下子收进了大量珍稀的黄龙山四号井、五号井原矿。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二十年前用200多万收原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兴的紫砂陶艺独步天下,是因为它有一座神奇的黄龙山,这山上有一种天然矿石极其神奇

矿石长期浸泡在水中能自然风化,而且能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用这种粉末制成的壶不仅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有许多神奇的效果。

比如,由于黄龙山的矿料含有砂眼,具有透气性,放在紫砂壶里的茶叶即使在夏天也不会变质;由于它是一种含有丰富铁质的天然矿,不同的烧制温度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温度越高,颜色越深;由于含有砂眼,茶叶色汁能够透出,让茶壶变得滋润、柔和,甚至透出包浆。以上诸多神奇的效果是收藏者和品茗者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因此,紫砂壶的价格随着它的实用性和美感,愈发被人喜爱,被人追崇。

这也折出一个道理,谁拥有珍贵的矿料,谁就掌握了先机。

郭纪成深知这个道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是一个收集矿料的痴迷者。那时黄龙山的矿料已经很稀少,封山,不允许开采。黄龙山矿料开采历经数百年,早期一号井、二号井、三号井早已见底,只留下四号井和五号井,但四号井由于开采无度被水淹没,五号井也被宣布停止开采,只留下一个遗址供人观瞻。当然,世代以紫砂陶艺为生的当地人,手里还拥有些许原矿料,这些原矿料中,以四号井的底槽清、本山绿泥、红皮龙三种原矿最为珍贵。

老郭喜欢收集原矿料,甚至有点痴迷,他痴迷到什么程度?据他自己说,当时只要听说哪里有人有四号井原矿料,他就会马上赶过去,有时出售的人很小气,在他的缠绕下只肯给他几斤矿石,但老郭仍然很高兴,如获至宝。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他听说当地那个四号井矿料的最大收藏者因为债务缠身,债主又拼命催讨,那人急于抛掉手中矿料还债。他连忙赶了过去。郭纪成对那矿主说,你有多少原矿料我全要,讲个价钱。紧接着他四处筹款,花了200多万元人民币把矿主手中的矿料全部吃进,这可是1991年,那200多万款子,对一个紫砂壶人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老郭就有这个魄心。

坚持原矿创作

手中有原矿,心中不慌。郭纪成手中有了上百吨四号井五号井原矿紫砂,这就更提高了他的创作愿望,用好泥做好壶。

郭纪成很幸运,他有一个贤内助,夫人佘蓉芬出身紫砂世家,母亲是紫砂一厂的元老,是沈遽华的徒弟,沈遽华是顾景舟的女弟子,老公李昌鸿也是顾景舟的弟子,李沈两位老人是宜兴紫砂界的一对璧人。因此佘蓉芬在母亲那里学到了顾氏紫砂绝技。郭纪成说,他老婆佘蓉芬是他的紫砂老师,这话里有夫妻情分,更是肺腑之言。

二十多年来,郭纪成和佘蓉芬坚持原矿创作,不用化工原料,慢慢的,名声传了出去,许多收藏者都慕名而来,一些单位甚至下了礼品订单,一要就是一两百套。

如何鉴别原矿

在郭纪成家中,博古架上摆放了各种黄龙山原矿石,四号井的底槽清、本山绿泥、红皮龙,还有五号井的底槽清、本山绿泥、红皮龙;赵庄红泥等,都是名贵的紫砂矿料,不了解郭纪成的,还以为他是个搞地质的。

在旁人眼里,这些石头大同小异,只不过颜色有些不同,但郭纪成却能洞察秋毫,仔细分别。

在老郭的细心讲解和实物比照下,终于有了几分明白,宜兴原矿料最大的特征是含铁量高,石头有油性,有天然砂眼。而四号井和五号井的区别在于,前者油性更足,砂眼更多。

油性足就像人的皮肤,滋润柔和。郭纪成分别拿出四号井和五号井的紫砂壶,同样用茶水冲泡,抹布摩挲,滋润的效果显然不同,四号井的肤色显得更加滋润,天生丽质。此外,美人脸上会有些痘痘,四号井的更多,那就是天然砂粒。鉴别它的方法是,用手去抚摸,光滑的是天然的,浑然天成,有手感的是人为添加的,就那么简单明白。

精心而为不敢懈怠

郭纪成说:由于手中的原料来之不易,价值不菲,因此逼得我要精心创作,丝毫不敢懈怠,否则对不起这些优质矿料。特别是许多收藏爱好者都是冲着我的矿料而来,我不能砸牌子。

恕本人直言,在紫砂收藏圈子,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作者的名头而来,这也难怪,毕竟作者永远是收藏价值的第一标杆。当然也有些例外,像郭纪成的紫砂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次在南京经典紫砂壶拍卖会上,郭纪成两把壶分别被藏家以11万和19万拍走,那把嵌金九龙壶起拍价6万,最后19万元人民币成交,还要加上11%的手续费,到手价格超过了20万元,这个价钱让不少藏家始料未及。

郭纪成的紫砂壶以精致著称,他特别擅长嵌金。有了好泥料,再嵌金线,就更提高了作品品位和价值。在郭纪成的紫砂壶中有许多嵌金作品,什么金丝九龙壶、金丝得利壶、金丝济公壶、金丝马上封猴。其实金丝很吃功夫,一个九龙金丝壶,单单嵌金丝,就要花上二三十天,老郭敢于不惜工本,说明他自信,有底气。

好壶需好料,天然而浑成。

相关阅读

紫砂文化:相拥世博壶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宜兴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领衔设计了世博紫砂壶系列,共28件,分别以中国馆、日本馆、意大利馆、加拿大馆等国家馆造型为元素创意设计。其中,由他女儿葛菡禄设计的相拥世博壶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葛菡禄,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学生。她设计的相拥世博壶为一套壶,由一把主题壶和三个茶杯组成,茶壶造型大方稳重,颇有气势,壶把构思巧妙,酷似“世”字,与世博会会徽主题相贴切。以世博会会标“世”字为创意元素,将“世”字造型融入传统紫砂壶造型中,巧妙化为壶把,壶纽及壶嘴,代表了会徽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紫砂文化:说说紫砂纪念壶的民风民俗


“大灵豹壶”徐秀棠制

“盛世宝鼎壶”鲍志强制

以紫砂壶为代表的陶瓷文化,承载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习俗,同时又体现时代的发展和具有当代意义的创造。在紫砂壶艺领域中有一大类属于纪念意义的壶体造型,业内称之为“纪念壶”。它既融入了鲜明的民风民俗,又不停留于传统的层面,而是不断地将文化修养、社会活动、人生阅历充实到壶艺创作中,形成开放的心境、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用紫砂壶传递纪念的主题。

中华民族历来对佳节、寿喜、婚嫁和重大庆典活动等都有欢庆、志喜、祝贺的优良传统。从诗赋文章到书法绘画可谓根繁叶茂。而宜兴紫砂也同样如此,数百年来用喜庆文化元素创制的紫砂纪念壶就不胜枚举。如民间的“五蝠蟠桃壶”、“子孙满堂壶”、“高寿梅桩茶具”、“福泉壶”、“大吉壶”、“鸳鸯归春壶”、“龙凤吉祥壶”等,都是对福寿吉祥的祈愿。资料显示,清朝皇宫也同样喜欢这类的紫砂壶,例如为乾隆寿庆而定制的“荷莲寿字壶”、“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清嘉庆的“飞鸿延年壶”、“粉彩百果壶”等。可见喜庆元素在宫廷也深受欢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紫砂技艺人员为此创制了许多款式的“奥运壶”、“世博壶”以示庆贺,以紫砂的特质,铭记这重大喜庆带来的哲思和遐想。

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有好多东西可以纳入紫砂壶的创作范畴。俗话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许多带有企盼吉兆的象征语境和新年贺岁的十二生肖都可以创制紫砂壶的血肉之躯和鲜活灵魂,脉动着纪念意义。

紫砂壶的上乘境界是现实的提升、精神的载体。十二生肖是紫砂壶的不朽题材。作为中华民族的造化的产物和无穷的韵致。从古至今,许多贺岁的生肖纪念壶,都是把生活中的情趣变化为手下的壶艺,流露出生活景象的信息,而成为心灵与生命律动际遇的产物。今年是农历庚寅年,纪念虎年的紫砂壶可谓千姿百态,精彩纷呈,以虎虎生威、福运多多的寓意而特别受到属虎人的追捧。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的新品“五福临门茶具”,一壶四杯组成,壶、杯用紫泥和段泥制作,圆润浑厚、饱满丰泽,呈现两色,对比和谐,并装饰有如意和祥云纹样。壶体和杯子里都彩绘虎的或坐、或走,无不生动威武,形象逼真,犹如“四野传高啸,苍茫落照中,疾风思劲草,盛世待英雄”。这5只福虎出自“东北虎王”马彩华先生之手,而“五福临门”四字则由著名书法家都本基先生题写。“虎”、“福”谐音,故将紫砂茶具取名“五福临门”,以祈金虎之年,福进祥门。这是用紫砂塑成的雄健与祥和的祝福。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紫砂壶彰显了厚重的民间工艺元素,蕴蓄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是具有东方色彩和文化气息的张扬艺术神韵的高雅艺术品,因此经常被选做馈赠新朋好友的礼品,甚至是国礼。

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宜兴范家壶庄受博览会组委会之托,制作了11把紫砂壶,作为国家礼品赠与与会的11个国家领导人,成为一个亮点。这11把国礼紫砂壶,并分别取名为“和平”、“团结”、“平等”、“合作”、“共进”、“和谐”、“和顺”、“繁荣”、“丰硕”、“共享”和“持续”,造型柔顺优雅,设计灵秀精妙,而且蕴含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团结共进、平等合作、和谐发展的主题精神。

“和平壶”以圆润为基调,用段泥制作,呈梨皮色,绿色的橄榄枝贴在壶身,可爱的和平鸽塑在壶盖上,展翅欲飞,神态可掬,寓意着安逸祥和的景象。“共享壶”展示了天地方圆的大千世界中,我们共有同一个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合作壶”,壶体圆中有方,呈12个面,分别刻有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及其东盟10个国家元首的签名,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缅甸总理梭温、老挝总理波松等。壶上还镌有博览会的标志性互惠共赢的象征。

紫砂文化:十三行巨商开紫砂“私壶”风气


潘仕成的“海山仙馆”曾是广东清朝高官接见外交使者和商人的场所以其命名的“潘壶”将亮相广州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十三行巨商,他修建的“海山仙馆”不但是岭南园林建筑的杰作,更是人文荟萃的宝阁。他叫潘仕成。本月29日,“穿越紫砂文化时光之旅”展将在广州中山四路玉鸣轩艺博城举办,一批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壶将现身,而其中,这位兼具行商和收藏家双重身份的广东豪富当年创制的“潘壶”更少有地亮相了。

个人爱好催生出“标准形制”

潘仕成的“海山仙馆”中所藏金石、古帖、古籍、古画号称“粤东第一”,极盛之时甚至一度成为广东清朝高级官员非正式接见欧美外交使者和商人的场所。

而生于广州番禺的潘仕成,和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嗜茶。丰足的财富和高超的鉴赏能力,也让他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茶玩得风生水起。他所用的茶壶都是在宜兴订做的紫砂精品。这些壶形制相对固定,而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字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遂将这种形制称为“潘壶”。

潘壶的形制发展至今,大体可分为三种,壶腹作扁柿形者,称为“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为“高潘”。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潘壶是清中期很富代表性的一类紫砂壶。虽然器形变化并不复杂,也少装饰,但却呈现出大气、简练、明快的艺术风格,为藏家所赞赏。

著名紫砂收藏家李明为此次展览贡献了多件从明到民国的古董紫砂壶,其中便有一件“高潘壶”。他表示自己所藏虽多,但是潘壶却只有两三把。将近两个世纪以前烧制的“潘壶”,大多数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潘氏家族的迅速衰败而流散,目前存世数量不多,但是品质却非常稳定,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从中可以看出这位“红顶商人”极高的眼光。展览中展出的“高潘壶”器形端庄典雅,泥料讲究,做工简洁而浑然天成,从中可领略“潘壶”的独有神韵。

旧时闽粤嫁女多陪嫁“潘壶”

潘仕成成名后,他的祖籍福建莆田等地纷纷以潘氏为荣,因此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荣华富贵。所以多要求为宜兴潘壶,绝少用土产的汕头壶。通常这种随嫁的“潘壶”并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于梳妆台装发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后,多作为陪葬物。但能得到潘氏家族订制的“正版”潘壶的毕竟是少数,于是出现了很多仿制品,“潘壶”也就跳出了家用的范畴,而进一步成为宜兴紫砂壶中一种独特的形制。李明认为,潘仕成可说是紫砂文化在广东的一个有力推动者。自己收藏的潘壶中,有的是从日本购回,有的则是出土精品。潘仕成是十三行行商生意面向海外,又有众多外国客户、朋友,因此说他推动了紫砂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不是没可能的。

“潘壶”和“曼生壶”齐名

当代藏家“跟风”定制私家紫砂壶

史俊棠介绍,综观紫砂壶从明代以来500余年的发展历史,能够像潘仕成这样,让自己成为一种紫砂壶的“符号”的并不多见。较为有名的,恐怕只有清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名士陈曼生所制的那批“曼生壶”。此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迎来大发展的上海大码头上,一批收藏家和古董商人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与杰出的紫砂艺人们互动交流,创制出一批精品,更留下不少佳话。而这样的古壶,价位低则数万,高则可达数十万。

史俊棠表示,潘仕成、陈曼生等前辈名家的做法,起到了非常好的启发作用。近年来有一些紫砂藏家,也模仿他们的做法,按自己的想法、要求,寻觅杰出艺人订制“专属”紫砂壶。虽然这些壶的价值如今还不能同潘壶、曼生壶们相比,但是假以时日,不难推断其中会有经得起历史和市场考验的杰作。

“潘壶”高贵迷人

专家分析,烧制“潘壶”所用的紫泥,为较常见的典型紫砂泥,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一带。在约1180摄氏度的窑炉中烧制而成。这种泥制成的茶壶透气性好,热淋变色率高,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是茶具中的上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