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陶瓷文化】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7-15

陶瓷文化。

(l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510640)(2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香港)

摘要:中国古陶瓷是国际性的艺术收藏品,它的真伪判定是一个关键而且是首要的问题.传统的“目鉴”方法由于它的主观性,结论不容易取得共识,也不易对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制作的赝品做出准确的鉴别.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的科技方法鉴定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已取得重要的进展.热释光检测方法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它不依赖于数据库的建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热释光技术已从早期的常规方法发展出前剂量方法和高温峰测定方法,一种快速无损的二氧化碳激光加热检测法亦己取得重要的进展.

关键词:中国古陶瓷,断代方法,热释光技术

1引言

陶瓷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古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一件精美的古瓷,它的造型、釉色和工艺,均丰富地表现着古人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它不但以外在的美吸引着我们,同时展示着当时陶瓷工艺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凝聚着先辈的人文和科技的历史,一件古瓷的价值也就在于此.中国精美的轻、薄、透、亮瓷器从唐代开始就作为当时的高技术产品行销至世界各地.中国古陶瓷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收藏品是有如上历史渊源的.它已成为世界上各民族自身历史的一部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外的公私收藏机构会出天价收购中国古陶瓷精品.2005年秋季,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纽约拍出近2.3亿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第一高价.国外有财务分析师指出,艺术品投资在国际上己超过股票和房地产,成为增值最快的投资方式.

2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目鉴与科鉴

一件古陶瓷是真品还是赝品是买卖和收藏的首要问题.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仿制古陶瓷中的精品以充“真品”出售目前在我国己颇具规模,而且仿真度也越来越高,个别的已达到古陶瓷鉴定专家也难以辨别的水平.“目鉴”是古陶瓷传统的鉴定方法,它已运作了几百年。“目鉴”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断代(时间)断源(产地)方法”,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它实际上是鉴定者通过观察器物的胎、釉、彩、纹(饰)、工(艺)、型和头脑中已有的该类器件的知识相比较而得出断代和断源(窑口)的结论.这种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的标型学,在方法论上并没有问题.“科技鉴定”中的成分分析方法,同样也是通过比较来做出结论的.问题在于“目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受鉴定者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同一件器物不同的鉴定者的结论往往会截然不同,甚至同一鉴定者会先后给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古陶瓷进行准确的、客观的、数量化并可重复的科学鉴定就成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在世界上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古陶瓷的科技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比较成熟的为“元素成分分析”和“热释光分析”这两类.其中的“热释光”方法是目前较有成效并己进入商业运作的科学鉴定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方法.作为一个对比,我们先简要地介绍元素成分分析方法[1].

3元素成分分析:一种比较断代的科技鉴定方法

根据陶瓷胎釉成分进行比较断代的“元素分析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微量取样,然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无损辐射方法,它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去激发受测陶瓷样本的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再从谱线分析出各种主量、次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把它们和取自同样窑口古窑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就认为该窑址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就是被检测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反之,受测陶瓷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就不确定.因此,“成分分析”和“目鉴”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产地)方法”,是古陶瓷的“指纹学”.目前已被使用的成分分析技术有中子活化分析方法(NAA)、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XRF)、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方法(PIXE)以及同步幅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等[1]。

不难理解,用成分分析方法去断代,除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将取决于所采用的窑址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但是,除了历代官窑和一些著名的民窑制品外,标准件的选定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知道,在中国同一窑系跨越的地域是很广的,同一窑系不同产地的胎土和釉的化学成分亦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数据库,严格地说,应该包含所有的产地(窑口),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许多古窑口早已湮没,或被迭压,已再没有采样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同一窑口,同一考古发掘文化层,亦可能混有其他窑口的残片.它们纵然年代相近,但其元素含量也会很不相同.如这类混入的瓷片被误用为标准件,就会影响数据库的准确性.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建立起一个为“成分分析”方法服务的数据库,其难度和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如不动员和协调全国有关机构的力量,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恐怕是难以建立起来.而在某一个窑系完整可信赖的数据库完全建立起之前,这一窑系器件“元素成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就会有疑问.

4热释光:古陶瓷的一种绝对断代方法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Boyle首先报道了钻石受热发光的观察.在1960年,Kennedy和Knopff第一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在考古学和古陶瓷年代鉴定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3~6].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这些晶体在受到核辐射(如α,β和γ等射线)的作用时,在微观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并积累了相应的能量.因此若把陶瓷样本加热,可观察到物理学上的“热释光”现象,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正比.由于陶瓷器件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铀、钍、钾40等),它们的放射性剂量相对恒定,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一件古陶瓷在当年的烧制过程中,它胎土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晶体千万年原始累积的热释光能量都会因烧制时的900~1300℃高温而全部释放掉,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回零.从它烧成之日开始,该陶瓷器将重新积累热释光信息,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运转.在该器件进行热释光检测时测量得到的热释光信息,是与它的烧制后时间长短成正比的,热释光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所累积的辐射能,计算出该器件烧制后距离现在的时间,从而达到断代的目的,这就是热释光方法的基本原理.由于器件累积的受辐射信息完全储存在它本身中,只需在该器件上取样检测即可断代,而不必与相应窑址的出土样品数据进行比对,所以这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是很准确可靠的.

5热释光的微观机理

热释光的微观机理是很复杂的,通常均使用离子晶体缺陷模型来进行解释.显然这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古陶瓷热释光效应作出主要贡献的SiO2并不是单纯的离子晶体.由于硅和氧的电子亲和力不同,SiO2的4条Si—O键具有40%的离子性和60%的共价性.但离子晶体缺陷模型仍可以给热释光一个定性的微观解释[3~6].客观上离子晶体虽由正负离子晶格构成,但它并不呈完全理想的周期排列,而是存在各种类型的缺陷.最普遍的有,杂质原子的代位或填隙缺陷、局部位错或畸变等.但对热释光作出贡献的主要机理是,在核辐射的作用下,离子晶体的负离子离开正常的位置形成负离子空穴,使该位置成为电子的“陷阱”.当被核辐射激发到导带的电子扩散到“陷阱”附近时就会被吸引成为“俘获电子”.另一方面,核辐射电离形成的空穴也在价带中扩散,它可能被杂质离子所“俘获”,形成“释光中心”“俘获电子”处于导带下的新能级,而空穴形成的“释光中心”则处于价带上的新能级,这两者都是亚稳态.它们的数量显然和样品历史上所经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比例.热释光就是上述电离的复合过程.当取出的样品被加热时,晶格原子的热振动将变得剧烈,“俘获电子”从中获得离开“电子陷阱”的能量,重新在导带中自由扩散.当它扩散至空穴所在的“释光中心”与空穴离子复合时就发出所谓的“热释光”。.显然,热释光的色及强度与陷阱能级深度及数量有关,如在样品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连续地测量热释光的光强,就可得出一条温度一光强的热释光曲线.它是样品年龄计算的基本数据.图1中曲线a给出的是对一件明代瓷器实测的热释光曲线,它的热释光峰出现在300℃附近;曲线b是本底热辐射曲线.

热释光断代是需要对陶瓷器取样的,因此是一种有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机构取样的形状不同,一般为直径约3mm的圆柱形或边长约3mm、深亦约3mm的三角锥形.如果取样适宜,应不会影响到陶瓷器的外观.

6热释光方法的古陶瓷年龄计算

热释光信息一般是以“辐射当量”来表示的,测量方法是先用辐射剂量照射陶瓷样品,计算出能够引发同量的天然热释光所需的辐射剂量,此剂量就是天然热释光的“辐射当量”.将测得的陶瓷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代入下列简单公式中就能计算出它的年龄:

年龄=辐射当量/年剂量.

所以对每一件陶瓷器的断代,必需对光强度以及年剂量两个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如果能有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年代误差为10%至20%是可以达到的。

从热释光原理可以看到,年份较远的陶瓷,光的强度较强.相对地年份较近的陶瓷器(如明清瓷为100~600年,有效剂量是0.5~3Gy),它的光强会很弱,测试难度也相应地提高.所以为要成功地用热释光断代,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只熟悉热释光方法应用于地质学(地质样本准确度是5一10万年)或核辐射科学(有效剂量约300Gy)的技术人员是未必能适应古陶瓷断代的高精度要求的.

7热释光前剂量方法:线性法和饱和指数法

在20世纪60年代热释光被发展成为一项考古、测年的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检测对象的需要.就古陶瓷而论,上述的常规热释光测定方法对于唐代以前的高古陶瓷器断代是十分准确的,但对宋代以后的器物,特别是明清瓷,由于历史上累积的辐射当量较低,所以热释光的反应及灵敏度就变得相当低,它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准确地确定器物的年龄.针对这一类器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Fleming等人发明了前剂量技术[7、8].所谓前剂量就是用实验室后加的人工辐射去决定古剂量.他们的主要发现是,作为瓷胎成分之一的矿物晶体石英在110℃时峰有明显的前剂量效应.只要把石英(样本)加热到500℃左右,则下一次接受相同剂量辐射发出的热释光会大大增加,而且这增加线性正比于古剂量或两次加温到500℃的热激活间所加的剂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前后两次施加的试验剂量的热释光来估算古剂量.由于用这方法使石英110℃热释光峰能够被测量出来,因此它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宋代以后瓷器的断代问题.但大量实践表明,上述的线性正比关系只存在于年代较短的瓷器热释光性质中,对于明清以前的瓷器它往往会引起过大的误差.为了克服线性法的缺点,必需考虑热释光灵敏度和辐射剂量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这个目的,上海博物馆考古实验室发展出一个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来改进线性前剂量方法,并取得重要的结果.他们估计使用这个方法,瓷器的可测率及真伪鉴定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成绩[9].

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外检测机构从实践上发现对于相当一部分瓷器,例如宋代的磁州窑、龙泉窑和某些明清官窑,后加辐射并不能提高灵敏度.对这一类器件,前剂量方法并不生效.事实上,作为前剂量方法的开创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的stoneham在1983年就己发表论文,指出前剂量方法在古瓷检测中的局限性[8].stoneham现在是牛津鉴证实验室(oxfordAuthenticationLab,)的负责人,最近,她在一封致客户的公开信中承认,对某些器件,前剂量方法常常无法断代,并把原因归结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瓷胎的石英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0].另一方面,近年来,前剂量方法也面临另一种挑战,有些高仿瓷制造者对现代仿古瓷施加人工核辐射,以扰乱前剂量法的热释光曲线,以图令现代仿品混过检测成为“真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热释光方法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探索出一种比前剂量更好的方法.

8热释光技术的新进展—高温峰测年技术

过去人们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热释光高温区光强太微弱,因此不以它为研究对象.其实热释光高温峰虽然弱,但它同样包含着试样准确的年龄信息,问题只在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测量.热释光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的出现.这项技术和前剂量方法不同,它的关键不是重点测量和研究110℃附近的低温峰对剂量的反应,而是测量300一500℃的高温峰,并由此计算出样品的年龄.为了克服高温区光强较弱的困难,这项专利在取样技术以及检测方法上均做出重要的改进.在数据处理方面,开发出一套基于发光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所测得的热释光数据,系统地计算瓷胎中不同的矿物晶体对不同辐射源的反应,然后综合这些结果,计算出被测瓷器的年龄.使用这种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对一批前剂量方法未能得出结果的从宋代至晚清的瓷器,以及施加过外辐照的高仿瓷进行检测,结果都得出了与器件相符合的年代结论.

9热释光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热释光检测古陶瓷方法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整个技术仍在不断进步.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总是在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生产时间跨越几千年,生产地域跨越几百万平方公里.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展,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发现某一窑口或某一类型的器件是现有的热释光技术所无法准确检测的,就如同现在所知的前剂量方法对某些器件无效一样.这就要求热释光方法进一步改进.热释光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是一种有损检测技术.古文物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审美要求,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容取样研究的.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无损伤的科学检测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方面的探索已在一些研究组中进行.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由光纤导引的二氧化碳激光(10.6μm)的红外辐射直接对瓷器加热,利用激光的聚焦特性令试样在百分之一秒内无损地发出热释光.这种无损技术在原理和技术上均己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并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11、12].我们可以想象,一旦一个准确的、无损伤的、而且价格低廉的热释光检测方法出现,将会给现今赝品盛行的国内、外古陶瓷收藏界,从藏家、古玩商、拍卖公司直到仿古陶瓷制造者,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冲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人类几近无限的认知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期望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沙因主编.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会议文集.北京,2001.[EdshaYin.Proceedingofthesymposium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rchaeology.Beijing,2001(inChinese)][2]KennedyGC,KnopffL.Arheology,1960,13:147[3]AitkenMJ.ThemoluminescenceDatingLondon:AcademicPress,1985[4]MckeeverS.SThemoluminescenceofSoli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5]ChenR,MckeeverSS.TheoryofThemoluminescenceandRelaedPhenomena.SingaPore:WorldScientific,1997.[6]王维达,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WangWD.DatingstudyofThemoluminescenceandElectmnicSPin一resonanceTechniquesinChina.Beijing:ChineseMeasurementpublishingHouse,1997][7]FlemingSJ,ThomPsonJ.HealthPhys.,1970,18:567[8]StonehamD.PACT,1983,9:227[9]王维达.文物天地,2004(156):40[WangWD.CultualRelicsworld,2004,156:40(inChinese)][10]StonehamD.私人通讯[StonehamD.Privatecommunication][11]LawlessJL,LoD(罗荫权).JourmalofAppliedPhysics,2001,89:6145[12]LawlessJL,LamSK,LoD(罗荫权).OpticsExpress,2002、10:291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牛津大学热释光对瓷器的鉴定可靠吗


关于瓷器的鉴定,一直是业内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毕竟相差几年就可能出现翻天覆地的价格差异,因而,对瓷器的鉴定,藏家是十分重视的。那么,热释光对瓷器的鉴定可靠吗?听听业内专家马未都是怎么说的。

热释光对瓷器的鉴定可靠吗?

因为之前网上出现了热释光鉴定瓷器的说法,因而大家对这种鉴定方法都非常感兴趣,希望了解是否可靠。对此,马未都曾说过,在确定文物年代方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碳-14,另一种是热释光。

这两种方法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其中误差较大的就是碳-14,鉴定高古文物还可以,对近古文物则不使用。

热释光对瓷器的鉴定,误差大概在两百年左右,相对来说是比较精准的。在牛津大学就有这样的附属机构,如今这个机构已经从牛津大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机构。在国际著名拍卖会法律纠纷过程中,热释光鉴定报告是被采用的。

不过,为了确保热释光鉴定报告的准确性,这门鉴定法采用专家负责制度,以测试者签字为准。也就是说,每一个瓷器的鉴定都是由固定专家负责的,出了问题,谁鉴定的谁负责。

所有的瓷器都能通过热释光鉴定吗?

热释光鉴定瓷器的时候,需要取样才能完成。这就意味着在鉴定之时,必须要在瓷器上区两个切块,牛津大学会在瓷器的底部钻孔取样,一大一小,一个用来鉴定,一个用来备份。

不过,大型的瓷器可以这样做,小巧的瓷器是不能这么做的。所以,一些小巧精致的瓷器实际上是不能用热释光鉴定的,尤其是一些特殊重要的文物,不允许钻孔取样。

另外,热释光的鉴定是根据最后一次入火为准的,也就是说,一件商代的青铜器,如果在清朝遇到火灾,那么,热释光的鉴定结果只能是清朝仿商文物。

热释光收费多少钱?

任何文物的鉴定,只要是做热释光报告,费用都是一样的,一件收费是5000港币。之前有人曾传言,热释光是根据鉴定文物的报价百分比收费的。实际上这是误传,热释光对每一件藏品的收费标准都是一致的。

正规的古玩交易平台不会额外收费,因此,他们在项目罗列的时候,会将收费项目写清楚,通过项目罗列可以看出做热释光的费用。

总的来说,热释光鉴定瓷器的可靠度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瓷器如果发生过意外情况的画,热释光也很难确定出来,因此,除了要将热释光作为鉴定依据之外,还最好找一些专家看一看,避免因为特殊情况错过好东西。

陶瓷文化:中国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


欧洲人把中国青釉瓷器称为“雪拉同”。这个名词来源于是6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长篇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被子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穿的一件青色衣服极惹人喜爱,这种颜色一下就成为法国流行的颜色了。正巧中国的青瓷第一次传入法国,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国人为之倾倒。以至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名称呼它,只有雪拉同那件衣服的颜色可以与之匹敌,于是人们就称这种青瓷为“雪拉同”。直到今天,欧洲许多人还常常这样称呼中国的釉瓷器。

青釉瓷器是以铁质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品种。考古学家们说青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古人写出了“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脏赞咏青瓷。青瓷不但包括蓝、绿,而其质方面也有深浅不同。是因为釉层厚度和差别,烧成后呈现不同色调的缘故。

景德镇烧制青釉瓷器远在唐代即已开始。《中国青瓷史略》介绍,“离镇二十里,在湘湖田间,地名白虎湾的公路上,发现糖代烧造的青釉碎片极多,公路上,发现一般较厚,薄的较小,盘子底有釉,色泽极似长沙出不士的东西,青釉带黄。青的程度已接近越窑的艾色(即橄榄色)。施釉薄,有极细纹片,外面有凹痕,个一切制作显然是唐代的风格,后于湖田镇南入山约两三里,地名胜梅(俗称杨岭)的山坡,又发现当年烧造时成叠的窟底货之长,证实了当年景德镇也是烧造青器的“。

宋代,景德镇取各地名窑之长,在虾青、秘色以及白定的基础上创制了影青瓷,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面白而青,暗雕塑花纹,内外都可映光,故有人以叫隐青、或罩青。《竹陶说》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蝶,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白,微带青色也。

浅析钠长石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陶瓷生产中,按传统观点,长石质瓷坯中使用的熔剂原料是钾长石和钾微斜长石,虽然钾长石中有钠长石或钙长石伴生,但含量均低于钾长石,坯料配方中的化学组成要求kz0a20)3,因而钠长石被长期忽视,但是,随着钠长石质湘玉瓷的研究开发,传统的观点开始被打破,钠长石的作用重新被认识,到现在,钠长石以它资源丰富,低格低廉,能降低烧成温度减少能耗的优势而倍受青睬。

优质陶瓷用钠长石粉用途:主要用于陶瓷、电瓷、搪瓷原料及釉料,钠长石粉主要是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起助融的作用。也是陶瓷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钠长石(naalsi)是长石的一种,是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硅酸盐(naalsi3o8)。钠长石一般为玻璃状晶体,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有白、黄、红、绿或黑色。它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很多岩石中都有钠长石的成分,人们称这样的矿物为造岩矿物。钠长石矿物除了作为工业原料以外,在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以上,还广泛应用于化钠长石工等其他行业。

钠长石质湘玉瓷首先应用在工艺美术瓷方面,工艺美术瓷都是以钠长石或其风化物为主熔剂,加入量为30%-40%,烧成温度为1200-2800℃,接着,钠长石开始进日用瓷领域,湖南某大瓷厂,在原来生产配方的基础上引入钠长石,生产日用高级细瓷配套产品,使烧成温度从原来的1400℃降到现在的1280℃左右,已基本获得成功,其中十几家炻瓷厂生产的炻瓷杯,也加入20%-30%的钠长石成其风化物。

总之,钠长石在熔剂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陶瓷文化】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


中国彩瓷

在今天假古董泛滥时期,如何去研究和鉴定古陶瓷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鉴定是对象每个历史时期的新产品,以及后代仿前代的作品,在鉴定古陶瓷的过程中,鉴定是基础,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件艺术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自身的文化教育内涵,都有精粗,新旧之分。但如何去识别,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及收藏爱好者都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这里谈一点个人体会。

“悟性”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不可能在实践中一蹴而就地符合客观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才能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实践的目的也是通过反复地实践才得以实现的。“这一段哲学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古陶瓷,鉴定古陶瓷的过程。平日所说鉴赏古陶瓷要有一定的“悟性”或说要有一定的“品味”能力。而“悟性”、品味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实践中反复认识而得来的,传统的鉴定经验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反复认识总结出来的。因此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都要广泛、经常、反复地接触,以提高自己判别真伪和优劣的能力。每当在触摸和观察中要细致入微地“品味”每件器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工艺家和艺术家所赋予的灵气、知识和艺术素养,有了灵感也就能鉴别了同时要多看书,多参观博物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例如可以同时对一件清康熙青花瓷器、一件晚清仿康熙青花瓷器、一件现代仿康熙青花瓷器作多年的反复比较认识。观察的结果应该是康熙的釉面坚实青花色鲜亮、深沉.纹饰生动:光绪仿者地釉松软青花呈色“洋蓝”飘浮纹饰板滞;而现代仿品地釉洁白,青花呈色鲜艳纹饰精美漂亮。这就是一种灵感也就是“悟性”,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得出来的。有条件的年轻博物馆工作者,应系统地学习古陶瓷发展史掌握各个时代创新品种和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深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鉴定态度应科学审慎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市场的兴旺繁荣,各类古代艺术品的赝品应运而生。以古陶瓷为例,可以说从彩陶到明清、民国各朝各代的品种无所不仿,赝品已呈泛滥之势。凡是书本上介绍过的器物,谈论过的器物特征,仿品都能做,仿制者采用了多种手法及骗术,让人误入其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博物馆的工作者以及收藏爱好者都需要重新学习不仅研究老东西也要研究新东西.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相关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进步、提高,更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去鉴定例如彩瓷的“晕光”(俗称蛤蜊光)新老作品都有此现象我们要研究的是新老作品晕光的区别。彩釉表面的.光从唐三彩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直到明清两代彩陶的表面往往发现有“彩虹”般的晕光。老器物上的晕光是因为器物年久受空气中氧化作用,在彩面上出现的是金属氧化物呈色的光泽五颜六色犹如彩虹感光感柔和浅淡但也不是件件都具有此现象。现在仿品彩器中,彩面蛤蜊光有的鲜亮有的污涂,仔细观察可发现是人为所致。

现代作伪手法多多,我们要研究它,但前提是找机会多接触老东西。老东西给我们的感觉是自然随意、成熟的古朴美。掌握了这种感觉即使没见过的东西,也是不难区分新与旧的。假品、仿品再好,也是无法再现上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底蕴。切忌抱着赝品对粉书本与真品“共同点”。按图索骥。再听新编的生动的流传故事,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又怕失掉良机,从而上当。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搞鉴定。除新老器物都要研究外,还要注意考古发掘资料的累积,古墓葬、古窑址、古窑藏以及古代沉船中出现的文物,都是我们参考的重要实物资料因为这些都有确切年代,是鉴定工作国可靠的标志,也是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

目前鉴定古陶瓷的方法,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热释光测年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推广到文物鉴定工作中,但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鉴定结果。传统经验鉴定强调“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即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这种方法是几代古瓷研究者经过相当长的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是科学的。只有掌握了真品五大要素的特征,才能进一步去鉴赏.才能有很好的“悟性”。当今社会上造假仿古泛滥,目测手试法牢牢掌握极为重要。现代制作瓷器的生产条件、技术手段及工匠文化素养都较古代工匠更为进步,因此现代仿古瓷不仅在技术手段方面下功夫,同时还针对一些痴迷者的心态下功夫,达到诱惑人的目的。“五大要素”掌握不牢就会上当受骗。例如款识问题,有的收藏者很痴迷款识,凡有铭文的器物都收藏。制假者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查找资料,所以在伪品中写的铭文都是有据可查的。尤其供奉款的瓷器,上面不仅有供奉人的姓名、地址、还有供奉的庙宇。收藏者买到仿品,到图书馆、档案馆中核对资料“爬山涉水”去查找仿品中所书写的供奉地点、庙宇等,最后都核对上了但收藏者就是没有从器型、胎釉.纹饰等方面去研究就将仿品当成真的。这是作假者在款识上“作”的文章。“五大要素”的特征是鉴定古瓷的依据。中国至今有两千年的烧瓷历史加何掌握和熟悉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初到北京故宫.孙瀛洲老先生除传授经验外平日谆谆教导我们学习鉴定必须做到“三多”多看、多问、多比:“三勤”勤学、勤问、勤记“三心”细心、信心、恒心。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诀窍。多年下来.我们就可以积累下大量的鉴定知识,渐渐地都储存在大脑里。人类的大脑犹如一台活的计算机。平时不断储存信息资料一旦需要,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当然,如果脑海里储存的资料不丰富,就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反之,储存的资料越丰富,出现错误判断几率就越少。总之“五大要素”的特征是从事古陶瓷专业人员或收藏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武器掌握它才能搞好鉴定,不懂鉴定就无法谈鉴赏。要想熟练地掌握好鉴定,需要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还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要新旧全面研究,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收获。

陶瓷文化:古陶瓷鉴定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辩真伪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时代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陶瓷文化:鉴定明陶瓷的方法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窑场数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烧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可以与官窑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图:鹌鹑芦苇一路平安手工陶瓷茶具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明代陶瓷艺术的欣赏及鉴定,不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收藏品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必将成为提升全民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古陶瓷的釉中有气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器物的气泡特征十分明显,用肉眼即能观察清楚,形成很深的直观印象;而有的器物虽然有明显的气泡,但气泡的特征却不是很明显;也有的器物釉面无明显的气泡,甚至无气泡。

有关气泡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目前尚未处于探索阶段。有人认为它是由釉层中的水分子变化而来的。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内的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都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便形成为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则在釉表形成无数小坑凹(麻点)。气泡的形成与器物的窑口、釉质、釉层厚薄、烧成时窑内的温度变化、窑内气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

目前收藏界尚有不同说法,肯定者认为,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作为鉴别新旧和窑口的主要依据之一;否定者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气泡无规律可循,不具有区分标识的功能,因而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尽管不同器物的气泡在具体形态、疏密、多少、大小及层次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千差万别,有时难以用同一个标准去把握,但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由于釉的原料、配方、施釉方法、釉层厚薄、烧成时的窑内气氛、温度变化等方面都大致相同,因而烧成后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会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这种共性和规律,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有时也可以作为古陶瓷鉴定的依据之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相对于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等其他鉴定标准来说,气泡并不是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气泡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不能无限夸大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对于一些釉中无明显气泡或虽有气泡但特征不典型的陶瓷种类,不宜通过气泡特征进行鉴定。依据气泡进行古陶瓷鉴定,最基本的前提在于对被鉴定对象的气泡特征要了如指掌,这种了解应是在观察、上手大量真品实物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升华,而不能只是通过书本得来的未经对照实物检验的似是而非、众说纷纭的所谓气泡特征。

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观察到不明显的气泡。唐代陶瓷如邢窑、长沙窑、邛窑等器物表面一般无明显气泡;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一般只在底足和口沿等局部釉厚处才有细密均匀的小气泡,也有个别器物全身均匀分布密集的小气泡;越窑青瓷的釉面浑身都均匀分布有隐约的密集小气泡,局部釉厚处则清晰可见。

宋代陶瓷中的定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一些属于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瓷器,釉面一般无明显气泡。此外,黑瓷诸窑,如建窑、吉州窑等器物的釉表面一般也无明显气泡,耀州窑黑瓷的釉中虽有密集的小气泡,但由于气泡是在黑釉之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宋代影青瓷,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气泡,部分器物的釉面有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气泡,仅有少数釉层较厚的器物或施釉不均的器物气泡较明显。宋代龙泉青瓷的釉面均有密集的小气泡,但因年代和釉质不同略有差别,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较薄,釉的润泽感不强,釉中的气泡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显得略大且稀疏;南宋龙泉青瓷由于使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肥厚滋润,釉中的细小气泡密集且均匀分布,粉青釉由于釉色纯正,施釉均匀,釉中气泡看起来不如梅子青釉明显。

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汝窑有多种釉色,由于釉色不同,气泡特点也有差异,除常见的稀疏较大气泡外,也有的气泡较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也有的釉中无明显气泡。

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却不明显,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

耀州窑瓷器的气泡可分为两种,一种气泡细小且密集均匀分布,看起来并不明显;另一种气泡较大,分布稀疏、有层次感,看起来比较清晰,此种气泡的特征最为典型。有的器物上同时有两种不同特征的气泡,也有的器物上只有其中一种气泡。

此外,元、明、清青花及单色釉瓷器,釉中有气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注意辨别现代新仿陶瓷气泡

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仿造者在注重胎、釉、造型、纹饰等主要特征的仿制时,可能忽略气泡这种非主要特征。因而,通过对气泡特征的分析、对比,可以大体知道一件器物在气泡特征上与真品是否相符。但是这种鉴定,仅适用于气泡特征比较明显的那类器物,如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对于气泡特征不明显的器物,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并不太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现代新仿器物的釉中也有气泡,有的新仿品的气泡甚至具有与真品相似的特征,这是因为做伪者对气泡特征进行了有意模仿,只要釉的成分和烧制工艺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能达到某种气泡特征。

古陶瓷和新仿陶瓷在气泡特征上的不同,与烧造使用的燃料及窑炉结构之间具有很大关系。古陶瓷在烧制时使用的是柴窑或煤窑,而现代新仿陶瓷使用的一般是气窑或电窑,它们的升降温曲线及对温度的控制存在巨大区别。现代气窑和电窑烧制的仿品,釉中的气泡一般大小均匀,在分布上缺乏层次感;而古代柴窑或煤窑烧制的陶瓷,釉中的气泡一般有大、小差别,在分布上有层次变化。

气泡鉴定古陶瓷的误区

关于气泡鉴定古陶瓷,目前流传着许多错误的观点,需要引起注意。有的文章认为,“凡宋代及以前的陶瓷釉中都没有气泡……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事实上唐、宋时期的陶瓷釉中有气泡的现象非常普遍,元代及明清陶瓷的釉中无气泡的也比较多。还有的观点认为,“新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旧瓷的气泡大而稀疏……当然,老的瓷器也可能大而密集,有的也可能小而稀疏,但绝对不会小而密集”。事实上,新仿品釉中的气泡有的也具有“大而稀疏”的特征,而古陶瓷釉中的气泡也有许多具有“小而密集”的特征。

有观点认为,气泡也有生死,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保存环境等对陶瓷气泡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影响。气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气泡自身破裂、釉面开片、腐蚀、磨损及自然老化等。死亡的气泡在高倍放大镜下一般呈黑褐色点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老的陶瓷器物釉面确实存在数量不等的所谓死亡气泡,新瓷的死亡气泡一般较少。但死亡气泡的多少很难量化,也有一部分老瓷器的死亡气泡较少,甚至无死亡气泡,而一些经过做旧的新仿器物,釉中的死亡气泡却比较多,还有的作伪者用尖而细小的利器将釉面的大气泡戳破,并填以脏物,观察起来与死亡气泡无异。因而,以釉中有无死亡气泡或死亡气泡的多少来判断器物的新老,这种鉴定方法并不完全可靠,至多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而已。

陶瓷文化:古陶瓷鉴定秘要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将我对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像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文化】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文化】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