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古代瓷器:宋代湖田窑观音像鉴赏

古代瓷器:宋代湖田窑观音像鉴赏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古代龙泉窑观音瓷器 古代瓷器鉴赏

2021-07-15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宋代湖田窑观音像

去年11月,笔者赴浙江武义参加婺州窑文化研讨会期间,在武义收藏协会副会长吴樟红家中见到一尊宋代湖田窑烧造的青白瓷自在观音坐像。

这尊观音坐像高14.5厘米,身材颀长纤细,宽肩细腰,高梳发髻,头戴佛冠,脸型清秀,五官妩媚,相貌温和;着薄裙,身披广袖通肩外衣,袒胸露腹,璎珞飘带环披,腰腹间有飘带作结缠绕;右腿翘起,右臂自然斜搭膝上,闲散自在,悠然潇洒,端坐在一只上仰下覆倒扣相连自然而成的重瓣莲座之上。整座佛像及莲座均施青白釉,釉色莹润似玉,积釉深处色呈湖水深绿之色,细观釉面隐现冰裂之纹。此自在观音坐像,堆塑精细,端庄娴雅,神情慈穆,品相老气开门,系北宋湖田窑青白瓷精品之作。

在此,我们对此尊北宋湖田窑青白瓷自在观音像的时代造型风格特征、胎、釉及制作、烧造工艺特点,以及造像的服饰时代特征等讨论鉴赏点评如下,以飨读者。

在中国民间神谱当中,观音造像是一个数量最多、工艺品种最全、造型形象最为丰富的神祇。不同时代的观音艺术形象既打上了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印记,又集中反映了中国民间造像艺术的智慧,表达了不同时代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宋代的观音造像在唐代的发展基础上,造型已完全跳出了程式化的格局,或坐或立,姿态自然,婉转多变。这一时期的观音造像的基本特征为:体态丰满,慈眉安详,开脸清晰,端庄大方,流露出一派自在安详的少女清纯秀丽的气韵。细品这尊青白瓷自在观音坐像,其堆塑精细,造型端庄娴雅,神情自在慈穆,具备宋代观音造像的时代风格特征。

其次,再讨论这尊青白瓷观音像的胎质、釉色以及制作烧造之工艺特征。这尊青白瓷观音像,胎质细腻,胎体薄可透光,釉面滋润光洁,色泽青白,积釉深处色呈青绿湖水色,器表釉净光洁,如同青白之美玉。佛冠之云纹,衣饰及飘带、璎珞之堆贴捏塑,手法洗练,生动准确,极具神韵。此自在观音像之服饰装饰刻画极其精细,不仅在外表直观表现之上追求细节精致之美,而且在目光所不能及的细节处理上亦十分讲究。如在其广袖通肩外衣之底部就刻画有服饰皱褶之纹路(图3),实属难得,可谓独具匠心。如图4所示,为该观音坐像之底部垫烧痕迹。宋代湖田窑青白瓷之烧造工艺,采用匣钵装烧,在器足或器物之底部以垫饼或立柱支烧,故其圈足或器物之底部均留有酱褐咖啡色之垫烧痕迹,此为鉴别青白瓷古旧新老之重要标识。此尊观音坐像之底部垫烧痕迹酱褐咖啡之色及深褐痂状之垫痕自然清晰,老气开门,符合宋代景德镇青白古瓷烧造之工艺特征。

其三,我们再分析这尊观音坐像之服饰时代特征。任何艺术的创作均离不开产生这一艺术作品的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任何艺术形象的创造均或多或少地保存着产生这件艺术作品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印记。宋代妇女有头上戴盖头之俗。当时的这一宋代妇女的盖头佩戴风尚是在唐代风帽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其形式与唐代的风帽相似,宋人李嵩《货郎图》和《市担婴戏图》中绘有其样式。这种盖头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即用一块帛巾,将覆盖头部的部分缝制成一个风兜,戴时套在头颅上,露出脸面,多余的则作结披搭在背后。宋人《耕织图》中的农妇,江苏泰州森森庄宋墓出土的女木俑,均戴这种特点的盖头。如图5所示,此为这尊观音坐像之后背,注意其头部特殊佩饰显然亦有这种宋代妇女普遍流行的盖头装饰的特点。这一细节,也进一步说明了这尊观音造像的时代特征,为鉴定此尊宋代自在观音的烧造年代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综上所述,这尊青白瓷观音像是一件反映宋代湖田窑所烧造的青白瓷人物堆塑艺术成就的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鉴赏和收藏价值。

(本文作者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本刊总编辑)

扩展阅读

古代瓷器:宋 影青加彩观音像


宋影青加彩观音像

高25.6厘米

南宋:景德镇窑。胎质洁白,衣襟、袖口及部分璎珞处施青白釉,釉面光润。面部、手、冠、衣、裙等部皆涩胎无釉,用胎色来表达观音的脸和手,以使更接近肤色。冠、衣及裙等露胎处则加绘红、蓝等色彩或贴金,因未经焙烧,大多剥落。观音端坐,头戴发冠,右臂曲肘,掌心向上,左手抚膝,穿左衽袒胸宽袖长衣,着裙。胸前及手腕饰璎珞,形象沉静肃穆。底墨书大宋淳祐十一年辛亥楷款。现藏上海博物馆。

古代瓷器:明德化窑何朝宗观音像——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高48厘米。观音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含蓄端庄,温顺静雅,栩栩如生。背面隐隐约约镌刻有何朝宗印。

明德化白釉釉色偏黄,呈乳白色,质感丰润,曾很受欧洲人欢迎,美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中国白等。明初德化瓷通常还呈肉红色,灯光下能透见,放大镜下呈现细腻晶莹的糯米光泽。

何朝宗,又名何来,中国明代瓷塑家,为福建省德化县人。此地的陶瓷烧制业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德化县境发现的宋、元、明、清的古窑址多达237处。生于陶瓷产地的何朝宗,早年跟着父亲为寺庙制作各种泥塑的神仙和佛像,在雕塑的技艺上打下极为深厚的功底。后来,何朝宗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将泥塑和石雕的技艺用于瓷塑,塑造了大量的神仙、菩萨,特别是观音佛像均为传神之作。他继承了泥塑的传统,糅合石刻、泥塑的不同技法于一体,巧妙结合瓷器材料的特性,师古而不泥古,刻意创新而求工,着意追求纯朴典雅,力求造型新颖,注重在神态个性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独特的瓷塑艺术风格。

何朝宗以超群的技艺把瓷塑造形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成为后代瓷塑艺人仿效的楷模。他塑造的观音,既是神,也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艺术品市场上,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世界最精良的瓷器,为各国大博物馆竞相求藏;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更是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

古代瓷器: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图文]


宋湖田窑兽首壶

湖田窑是景德镇著名古窑场。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湖田窑影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烧法,烧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简单,瓷胎较厚,釉色偏灰或米黄。多光素无纹饰。这一时期的产品,尚不具备影青瓷的基本特征。

宋湖田窑菊瓣纹盒

北宋中晚期,选用表层风化最佳的瓷石原料,淘洗澄湛工艺逐渐完善,拉坯成型技艺日趋成熟。尤其采用旋坯工艺,用铁刀在阴干的毛坯上旋削修整,使瓷胎薄腻至极,造型规整秀美,其实大批量烧造的斗笠碗,口径20厘米有余,面碗壁厚度尚不足0.2厘米。如此大口径薄胎器,即便明、清两朝造瓷技艺发展至巅峰,也无法大规模再造。

宋湖田窑影青双螭龙纹斗笠碗

这一时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音乐旋律绎如心灵的美感。

南宋湖田窑刻花玉壶春

棕眼是影青瓷釉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坯胎用的是生料,高温烧结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通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未被及时填平,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棕眼不光凹馅面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也有差异。多数只是釉表面的凹痕,一些却有针管样细孔穿透釉层,连通瓷胎。经近千年土浸,釉层下的胎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放射状扇型土浸斑。灯光照射影像明显,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佐证。

宋湖田窑葵口高足杯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近看湖面水波涟漪,远眺江水激流翻滚,寥寥数刀轮廓线勾勒出的娃娃,头大体腴,生灵活泼,嬉戏于河塘水际看似纷繁的画面,其实自然有趣。整个画面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仅此一点,足以想像当时匠师是何等胸有成竹之高人。

宋湖田窑娃娃碗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

明德化窑何朝宗观音像——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高48厘米。观音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含蓄端庄,温顺静雅,栩栩如生。背面隐隐约约镌刻有“何朝宗印”。

明德化白釉釉色偏黄,呈乳白色,质感丰润,曾很受欧洲人欢迎,美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中国白等。明初德化瓷通常还呈肉红色,灯光下能透见,放大镜下呈现细腻晶莹的糯米光泽。

何朝宗,又名何来,中国明代瓷塑家,为福建省德化县人。此地的陶瓷烧制业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德化县境发现的宋、元、明、 清的古窑址多达237处。生于陶瓷产地的何朝宗,早年跟着父亲为寺庙制作各种泥塑的神仙和佛像,在雕塑的技艺上打下极为深厚的功底。后来,何朝宗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将泥塑和石雕的技艺用于瓷塑,塑造了大量的神仙、菩萨,特别是观音佛像均为传神之作。他继承了泥塑的传统,糅合石刻、泥塑的不同技法于一体,巧 妙结合瓷器材料的特性,师古而不泥古,刻意创新而求工,着意追求纯朴典雅,力求造型新颖,注重在神态个性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独特的瓷塑艺术风格。

何朝宗以超群的技艺把瓷塑造形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成为后代瓷塑艺人仿效的楷模。他塑造的观音,既是神,也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 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艺术品市场上,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世界最精良的瓷器”,为各国大博物馆竞相求藏;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更是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

古代瓷器:宋代定窑瓷器鉴赏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产白瓷而驰名。宋代是定窑的发展时期,产量、质量及制作工艺较五代又有明显提高。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宋代白釉颜色偏黄,唐代定窑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线转折变化的积釉处,常呈现较明显的青白色。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酱釉、褐釉、黑釉、绿釉等品种,在定窑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传世收藏品更是稀少,故收藏价值较高。定窑颜色釉品种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系白胎,即与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样,只是外罩色釉不同。这是紫定、黑定、绿定与其他窑口区别的重要标志。

定窑刻莲花纹盘:敞口,圈足,芒口覆烧。盘心及内壁刻莲花纹饰,造型生动,布局疏朗典雅。刻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法,北宋定窑刻花以其线条纤细流畅、刀法娴熟精湛而为宋代刻花之冠。花纹轮廓线的一侧呈单线,另一侧呈双线,双线由外粗内细的线条组成,这种以复合线组成的刻花是定窑刻花器的一大特征。

宋定窑龙纹浅口盘:器型古朴,盘心暗刻龙行纹饰,边沿暗刻云形纹饰,通身施白釉,釉质较佳,胎质细腻,晶莹可人,牙白色自然顺畅,是河北曲阳窑的典型器物,较少见。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


宋 湖田窑兽首壶

湖田窑是景德镇著名古窑场。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 湖田窑 影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烧法,烧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简单,瓷胎较厚,釉色偏灰或米黄。多光素无纹饰。这一时期的产品,尚不具备影青瓷的基本特征。

宋 湖田窑 菊瓣纹盒

北宋中晚期,选用表层风化最佳的瓷石原料,淘洗澄湛工艺逐渐完善,拉坯成型技艺日趋成熟。尤其采用旋坯工艺,用铁刀在阴干的毛坯上旋削修整,使瓷胎薄腻至极,造型规整秀美,其实大批量烧造的斗笠碗,口径20厘米有余,面碗壁厚度尚不足0.2厘米。如此大口径薄胎器,即便明、清两朝造瓷技艺发展至巅峰,也无法大规模再造。

宋 湖田窑影青双螭龙纹斗笠碗

这一时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音乐旋律绎如心灵”的美感。

南宋 湖田窑刻花玉壶春

棕眼是影青瓷釉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坯胎用的是生料,高温烧结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通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未被及时填平,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棕眼不光凹馅面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也有差异。多数只是釉表面的凹痕,一些却有针管样细孔穿透釉层,连通瓷胎。经近千年土浸,釉层下的胎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放射状扇型土浸斑。灯光照射影像明显,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佐证。

宋 湖田窑葵口高足杯 (一对)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匠师根据构图需要,刻痕深浅、斜线坡度、斜面宽窄等等都富于变化。每根线条都明显起顿,犹如中国书法之提、按、顿、捺。细线条则以深浅宽窄变化,表现花、叶、水波、娃娃等范围轮廓。流畅有力,有韵律美感。线条的起顿衔接,准确而自然。匠师专业而有自信,手法娴熟,正可谓“庖丁解牛”。匠师们还就地取材,创制刻、划花的专用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取得了超乎想像的艺术效果。一种竹制成用以划花水波纹的扁平斜口面竹笔,形似排笔,宽1~2厘米,笔端削成阶梯状排列的一根根细竹丝。通过手腕的提按顿捺,划出长短不一、粗细变化的同心水波纹。这些同心水波纹,自然而有序地排布在粗线条的轮廓内,与复刀主线、单刀轮廓线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图案。律动的线条变化,赋予莲花荷叶风中翩然,莲子荷包欲出:近看湖面水波涟漪,远眺江水激流翻滚,寥寥数刀轮廓线勾勒出的娃娃,头大体腴,生灵活泼,嬉戏于河塘水际……看似纷繁的画面,其实自然有趣。整个画面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仅此一点,足以想像当时匠师是何等胸有成竹之“高人”。

宋 湖田窑娃娃碗 (两件)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珍品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