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陶瓷文化鉴赏-浅谈宋代湖田窑影清瓷的工艺特色

陶瓷文化鉴赏-浅谈宋代湖田窑影清瓷的工艺特色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陶瓷文化 瓷砖的工艺

2021-07-16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别。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五代时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胎色青灰,白瓷洁白,产品以盘、碗为主。北宋早期普遍使用仰烧法,烧造青白瓷唇口、葵口碗。造型简单,瓷胎较厚,釉色偏灰或米黄。多光素无纹饰。这一时期的产品,尚不具备影青瓷的基本特征。北宋中晚期,选用表层风化最佳的瓷石原料,淘洗澄湛工艺逐渐完善,拉坯成型技艺日趋成熟。尤其采用旋坯工艺,用铁刀在阴干的毛坯上旋削修整,使瓷胎薄腻至极,造型规整秀美,其实大批量烧造的斗笠碗,口径20厘米有余,面碗壁厚度尚不足0.2厘米。如此大口径薄胎器,即便明、清两朝造瓷技艺发展至巅峰,也无法大规模再造。这一时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音乐旋律绎如心灵”的美感。棕眼是影青瓷釉面的一个重要特征。坯胎用的是生料,高温烧结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通过釉面逸出,有些釉表面未被及时填平,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棕眼。棕眼不光凹馅面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也有差异。多数只是釉表面的凹痕,一些却有针管样细孔穿透釉层,连通瓷胎。经近千年土浸,釉层下的胎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放射状扇型土浸斑。灯光照射影像明显,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佐证。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娃娃纹、莲纹、水波纹等等,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匠师根据构图需要,刻痕深浅、斜线坡度、斜面宽窄等等都富于变化。每根线条都明显起顿,犹如中国书法之提、按、顿、捺。细线条则以深浅宽窄变化,表现花、叶、水波、娃娃等范围轮廓。流畅有力,有韵律美感。线条的起顿衔接,准确而自然。匠师专业而有自信,手法娴熟,正可谓“庖丁解牛”。匠师们还就地取材,创制刻、划花的专用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取得了超乎想像的艺术效果。一种竹制成用以划花水波纹的扁平斜口面竹笔,形似现在的排笔,宽1~2厘米,笔端削成阶梯状排列的一根根细竹丝。通过手腕的提按顿捺,划出长短不一、粗细变化的同心水波纹。这些同心水波纹,自然而有序地排布在粗线条的轮廓内,与复刀主线、单刀轮廓线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图案。律动的线条变化,赋予莲花荷叶风中翩然,莲子荷包欲出:近看湖面水波涟漪,远眺江水激流翻滚,寥寥数刀轮廓线勾勒出的娃娃,头大体腴,生灵活泼,嬉戏于河塘水际……看似纷繁的画面,其实自然有趣。整个画面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仅此一点,足以想像当时匠师是何等胸有成竹之“高人”。纵观出土实物,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优质湖田窑产品,多用匣钵垫块仰烧法烧成。当时已经普遍推广使用的多数垫钵匣钵内覆烧技术,以及定窑发明并广为运用的垫圈组合式窑具装烧芒口碗盘的技法,虽然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但优质湖田窑产品却很少采用,最重要的原因是芒口影响品质。匣钵垫烧产量虽受制约,但可以最大限度保持产品的优良品质。其实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窑工能娴熟掌控强还原焰,使瓷胎烧结致密,透光度愈加良好。釉熔融透彻,焕发出影青釉白里带青、温润如玉的迷人魅力,而且,胎釉结合极紧密,透明度和硬度都达到近代硬质瓷器的标准。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影青瓷制作工艺发展到历史巅峰。产品以碗、盘、壶为主,还出现花瓶、香炉、雕塑等新品种。湖田窑、湘湖窑最具代表性。南宋中晚期,表层优质瓷石资源匮乏,社会动荡不安,熟练工匠大量流失。为片面追求产量,广泛推广使用垫圈组合式窑具,窑内湿气难以及时排出,不利于窑内升温,易造成釉面阴黄。此时模印图案花纹的芒口碗铺天盖地,成型单调呆板,纹饰繁缛琐碎。不过,模制成型的产品更周正:垫块组合式窑具也大幅度降低产品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这一时期也有少量垫块仰烧产品,纹饰构图简化,刻、划花线条流畅,但明显纤弱乏力,且不注意线条的衔接连贯。南宋末至元代,仍有影青产品烧造。特别是元代中期,不少产品的胎釉造型等特征,明显具备优质影青瓷的基本要素。

延伸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湖田古窑址


湖田古窑址

坐落在我国宋代著名窑场、雄居青白瓷生产魁首地位的湖田窑遗址上的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9月25日正式揭牌。此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建的湖田窑陈列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修,调整补充藏品,完善景点布局后,改为现在馆名对外开放的。在湖田窑遗址约40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至1644年)制瓷历史的丰富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700多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我国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是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艺术爱好收藏者和中外游客的朝圣之地。

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生产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次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标本,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场景。在民窑博物馆目前确定的12处26万平方米的保护区范围内,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它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使湖田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海内外。

陶瓷文化:宋代哥窑特色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是哥窑众所周知的特点。除此之外哥窑也以釉色取胜,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同时期的哥窑也略有不同,今天瓷库中国小编为您介绍的就是宋代哥窑特色。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图:龙泉青瓷瓷器—哥窑青瓷全手工拉胚扁茶壶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图:龙泉青瓷哥窑开片束腰小口瓶

哥窑瓷器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60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品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传世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烧练时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钉,而目前发现的龙泉哥窑是不用支钉烧成的。这一闻名世界的传世哥窑的产地迄今还未发现,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吉州窑古陶瓷的工艺特色


吉州窑为综合性窑场,民窑生产随意性大,现就基本的最具本质特色的器型发展趋势、制作工艺和画风画法作简单分析比较。

1.器型发展趋势。时尚决定器型发展,器型决定制作工艺。

早期的吉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雍容、矮胖的风格,入宋以后逐步向挺拔、俊俏发展,到南宋中后期达到顶峰,元以后向肥硕、厚重发展,明代以后则转向轻薄、规整。这与同代各窑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

2.工艺特征。吉州窑因地制宜,制作工艺受胎土、施釉方式以及生产习惯影响。

以基本器型碗、盘、壶的底足为例,唐末五代的底足以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到了北宋前期则发展为高圈足、大圈足,中后期又为矮圈足;至南宋早期演变为假圈足,中期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元中期以后,除黑釉盏继续保持上述形状外,其余底足又向厚壁、大圈足发展;至明代再向薄壁圈足发展。这个发展趋势,经过了一个循环往复、沿袭改革的变异发展过程。这个规律为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

以黑釉瓷施釉为例,受烧造技术的影响,北宋以前的黑釉瓷为防止釉粘连,保证成品率,均施半截釉。南宋前期,由于窑钱(垫圈)的出现,固定了叠烧器物之间的间隙,能较好地防止釉粘连,形成了除圈足外略显稍许胎,即釉不及底的形态;南宋中期以后,由于较准确地掌握了垫圈厚薄规律,形成了除圈足内无釉,器内外施满釉的形态。这些都是吉州窑产品“多露胎骨”的原因,也是其断代特征之一。

以时尚习惯为例,吉州窑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瓷土无法改变含砂量高的事实面前,窑匠们扬长避短,形成了“重釉不重胎”的时尚,即在坯胎制作方面较为草率,而刻意追求釉色变化以弥补坯胎不足。其结果形成了釉色百花纷呈、千姿百态,坯胎粗糙随意的显著特征。虽然随着烧造技术的进步,施釉方法从半截釉,发展到釉不及底,再到施满釉,表现了窑匠力求完美的愿望,但其重釉不重胎的观念始终占了上风,并且形成了生产习惯。因此,除少数极品外,绝大多数黑釉瓷的圈足内外的刮刀痕或跳刀痕均较明显,成为其鉴别窑口的显著特征。

3.画风画法。吉州窑古陶瓷装饰,无论是剪纸还是彩绘,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寥寥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图3),绝无文人骚客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即使同画梅花也别具一格。其图案均源于自然,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为对象,如菱花(图4)、团花、梅花、梅枝、蕉叶、奔鹿(图5)、彩蝶、波涛、猫、狗、虎(图6)、马(图7)、虫、鱼,常见“金玉满堂”(图8)、“长命富贵"、“龟鹤齐寿”、“儿孙满堂”、“多子多福”、“金桂玉兰”等吉祥语剪纸,还有马上猴(寓立刻封侯意)、凳上猴(图9)等彩绘泥塑瓷。这些装饰图案质朴明快、童趣盎然,民俗理语特点鲜明,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