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寿州窑瓷器的特征及演变

陶瓷知识:寿州窑瓷器的特征及演变

陶瓷知识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2021-07-16

陶瓷知识。

寿州窑是目前安徽省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时代最早的一个窑口,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茶经》中,唐人陆羽将寿州窑列在当时名窑的第六位,居江西洪州窑之前,并指出:寿州瓷黄,以出产黄釉瓷而闻名。建国以来,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名窑相继被发现,而瓷黄、茶色紫的寿州窑,一直不知所在,发现这座窑场的窑址成为一个重要课题。1954年洪水后,在千里治淮工地上发现了大量唐代黄釉瓷器,考古专家不知其产自何处。上世纪50年代末期,淮南市博物馆周墨兵先生在上窑镇地区收集了大量窑址标本并做了初步考查。1960年2月,周墨兵和古陶瓷专家胡悦谦先生在上窑镇一带进行了深入调查,埋藏了一千多年的一代名窑寿州窑终于被发现和确定。

安徽省博物院隋寿州窑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

周口市博物馆唐代寿州窑黄釉乳钉纹瓷豆

寿州窑分布地域比较广,从目前发现被确认为寿州窑遗址的集聚点有10处。它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凤阳县和淮南市等地,是一个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延绵不断的大窑场。以淮南市上窑镇的窑河、高塘湖沿岸约2公里的地带上较为密集。寿州窑延续的时间长,它创烧于南朝,历经隋、唐的繁荣期,唐末开始衰落,大约350年左右。隋及隋以前的早期窑址有地属凤阳县的临泉寺、大刘庄和上刘庄及淮南市上窑镇的管家嘴地区。唐代窑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上窑镇的马家岗、高窑、上窑镇医院住院部、余家沟、东小湾、外窑及田家庵区的洞山、泉山一带。

安徽省博物馆藏唐寿州窑黄釉执壶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唐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

唐代时期,寿州窑和越、邢二窑齐名。有资料记载,在它历经的350余年间窑火不断,窑品普及大江南北。寿州窑文化的光芒曾照耀华夏大地,使淮河文化、汉唐文化流传深远。古寿州窑产品胎釉选用本地原料,由明火烧造而成。其器件厚重,胎质坚硬,色彩丰富而造型朴拙,以生活用品居多,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寿州窑到唐末以后渐趋衰落,烧制生产工艺也逐渐失传。

寿州窑黄釉四系罐

根据窑址出土遗物判明,寿州窑是一处较早的青瓷系统瓷窑。从南朝开始就烧造出了胎质坚硬、釉色莹亮的青瓷,此后一直延烧至隋。陶瓷研究者将这一阶段所产青瓷称为该窑的早期产品。从整体上看,早期产品器型比较单调,主要有瓶、罐、豆、碗、盏等生活用品;产品胎色普遍青灰,胎质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黑色斑点,胎泥由于未经淘洗,含有细小的砂粒;釉为透明的玻璃质,青色釉层因厚薄不同而有浓有淡,或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积釉处还有紫翠色的窑变釉;装饰技法主要有模印、堆贴、刻划,纹饰流行富有佛教色彩的莲花、忍冬纹等,这一切都表明了寿州窑早期产品的特征。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器型方面还是在胎釉及纹饰方面,均与同时期的北方青瓷特征相同,而与南方青瓷造型秀气、胎质致密、气孔细小、釉色青绿发翠的风格迥然不同。如烧制的盘口瓶,为长颈、鼓腹、平底,肩设两对复式耳,与山东枣庄同类器完全一样。碗的造型及腹上刻划的莲瓣纹,与山东淄博寨里窑所产同类器极其相似,因此,寿州窑早期产品属于北方青瓷系统。

寿州窑黄釉枕隋唐大运河出土

根据多次出土的器物标本,初步将寿州窑分为五个时期:南北朝时期寿州窑烧瓷规模小,器物的南方因素偏重,另亦蕴含中原北方文化因素,其造型与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佛教色彩;隋朝时期寿州窑烧瓷规模小于南北朝,器物的文化内涵南北参半,产品种类增多;唐早期寿州窑生产规模明显扩大,瓷器有了自己的独特制作方法,它摆脱了南北朝文化束缚,形成了成熟的地方文化。其产品类别有了新的增加,工艺类型形制均小,工艺水平不高,但造型粗犷古朴,颇具神韵;唐中期是寿州窑烧瓷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大于唐早期,产品种类更多,器物釉色纯正,造型浑厚大方,线条流畅,轮廓丰满,很有神韵;唐晚期生产规模较中期偏小,窑厂较为集中,但釉色却与中期明显不同,产品制作工艺不精。寿州窑瓷器的胎、釉都比较粗,因而普遍使用化妆土,并在未施釉以前先经过素烧提高质量。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五代寿州窑黄釉水盂

寿州窑由青瓷向黄瓷的转变,在中国陶瓷工艺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继北朝晚期白瓷出现以后,在单色釉方面兴起的又一新的品种,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寿州窑黄釉瓷之所以闻名,主要是以釉色取胜。唐代,如果白瓷以北方的邢窑最负盛名,南方的越窑青瓷代表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那么黄釉则以寿州窑最佳,并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唐代七大名窑之列。往往新的品种一经出现,便产生很大的诱惑力,很快便被其它瓷窑仿制。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北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鹤壁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和湖南长沙窑等,也多受其影响而生产黄釉瓷器。唐代瓷器生产的成就,与寿州窑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寿州窑作为隋唐时期的民间瓷窑之一,三百多年间,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唐代名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寿州窑黄釉葫芦瓶隋唐大运河出土

全国各地的主要博物馆均收藏有寿州窑瓷器。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等的陈列中都有显示。香港收藏家一次性捐赠给广州越王墓博物馆的200件瓷枕中就有10件是寿州窑产品。收藏比较集中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寿县博物馆等数十家收藏机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沿岸地区。建国以来,在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多的是1999年淮北柳孜大运河发掘的数百件寿州窑瓷器。在扬州唐城遗址、大运河工地、无为县隋代砖室墓、合肥隋代开皇三年墓、芜湖市唐墓、六安苏南乡唐墓、巢湖唐墓、长丰大柿园唐墓等都有寿州窑瓷器出土。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柴窑、煤窑、气窑的演变


中国是瓷器之国,瓷器是很多收藏者入门的品类,同时它在我们生活中也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但要真正了解瓷器的方方面面,还得下一番功夫。且不说它的鉴别断代,单瓷器的烧制方式,对瓷器尤其是仿古瓷的收藏价值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很多陶瓷收藏家发现,如今许多陶瓷作品言必称柴窑,并强调如何与古陶瓷相同、到位、逼真,但对于柴窑为何好?与煤窑、气窑的真正差别在哪里?却言语不详,或是移花接木只说些美轮美奂的空话。

说到柴窑在收藏市场上受到的礼遇,还得从它曾经一度的消失说起。曾几何时,景德镇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高岭土、漫山的松柴木、便捷的昌南河一举成为中国瓷都,在柴木窑火中,诞生了元青花、成化斗彩、珐琅彩等光彩夺目的陶瓷艺术品,

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的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需松柴25-40吨,小窑烧松柴的比例要高一些,当然成本就更高了,不是什么人随便砌个炉子就可以用几根木头烧瓷器的。

由此可见,柴窑的烧制一窑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而且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可以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柴窑高昂的成本吓退了很多人,亦促生出很多取巧之道,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搞假釉面,即用适合现代气窑烧造的釉水做点手脚,加点东西,模拟一下,然后还用气窑烧,但这种并不算高仿,随着时间的推移釉色会逐渐暗淡。

那是否柴窑烧制的瓷器一定比煤窑的好呢?并不一定。煤窑并非是现代的产物,古窑址发掘结果证明早在北宋以前河北省定窑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烧制瓷器,宋代遗存残片的微观结果已经达到硬质瓷的物理指标,氧化铁还原也已经达到品质要求,说明煤窑的烧成气氛完全可以满足还原焰气氛烧成的技术要求,因为温度高,瓷器的品质已经从软质瓷进化到硬质瓷,瓷器的品质,无论是胎体的密度还是釉面的透明度,大大超过柴窑烧造的瓷器,已经具备近代瓷器的品质,也正是因为如此定窑被誉为五大名窑之一。

景德镇因其保守传统,五十年代以前一直没有人敢于在景德镇建造煤窑,或者镇窑之外任何形式的窑炉,解放后生产恢复木材供应出现了问题,景德镇每年需要四十万立方米的木柴,如果生产继续发展需求量更大。50年代初开始窑炉改革,初期采用煤柴合烧,由于温度大大提高原来为柴窑配备的匣钵严重倒塌,产品破损多而宣告失败,可以看出这次失败主要因为匣钵耐火度不够。

1956年、1957年方形倒焰窑和圆形倒焰窑分别研制成功并顺利投产,到1959年圆形窑在景德镇已经非常普遍,至1965年已经拥有135座圆形窑,达到了解放初期景德镇全部柴窑的容积,柴窑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在推广煤窑的同时煤气窑也在研制,到1976年景德镇已经拥有15座隧道窑,19761984年期间各大瓷厂改用重油烧制瓷器,同时许多煤窑也在使用,1984年以后煤制气隧道窑开始推广,但由于煤制气的燃烧值不能保障,严重的影响窑内温度,因此发展缓慢,90年代以后液化气窑逐渐一统天下,其他种类的窑炉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短短的60年景德镇烧制瓷器的窑炉从柴窑到柴煤混烧、煤窑、煤制气隧道窑、燃油隧道窑、再到液化气窑,走完了窑炉进化的全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瓷器烧成技术变化对瓷器品质影响结果的完整记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窑炉的改变不会改变瓷器的品质,只是因为改变窑炉后烧成温度的提高造成瓷器品质的改变。多年来景德镇生产仿古瓷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使用液化气窑炉制作的仿古瓷并不比古窑博物馆柴窑烧成的仿古瓷效果差,因为他们使用柴窑釉按照柴窑的烧成曲线烧成,气窑稳定准确的烧成温度使得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但只要使用现代制釉技术无论使用何种窑炉都无法达到老瓷器的光感效果。

陶瓷知识:明清五彩瓷器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明万历五彩鸳莲纹提梁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已完全可以与青花瓷器平分秋色。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如日中天,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

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五彩也被称为古彩、硬彩。据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覆其上,微微凸起。其施彩方法,是勾线后平涂填色,以水或胶水作溶剂,按纹饰需要,在已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以多种颜色进行再度创造,在770-800℃的温度中焙烧而成。烧成后的色彩呈现玻璃质状,有坚硬质感。五彩瓷器是釉上彩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明天启五彩人物纹海棠式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釉上五彩

五彩一词,出现于明代晚期。明代天启年间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宣窑五彩,深厚堆垛。1984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器底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五彩碗,证明五彩瓷在宣德年间烧制已比较成熟了。从宣德到成化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这三朝时局动荡,政权不稳,在制瓷工艺上毫无成就,还没有发现五彩瓷器。直到成化年间才又出现了五彩。成化年间的五彩瓷十分稀少而珍贵,传世品也是极为罕见。到了明弘治年间,釉上五彩的烧制更加成熟。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开创了五彩瓷的新局面,出现了较大的罐、瓶类等。此时五彩的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备的境界。

明早期釉上五彩瓷器传世品不多见,因为当时景德镇延续元代制瓷主流,生产青花、釉里红产品。然而从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洪武釉上红彩可以判定,洪武时期的红彩瓷器已为五彩瓷的蓬勃发展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洪武釉上红彩已拉开了明代五彩瓷辉煌的序幕。特别要指出的是,用红彩描绘精细的龙纹、云纹等斗彩是用青花勾勒出全部或部分纹饰的轮廓线之后先挂釉,烧成之后再在青花轮廓线内填彩,青花在斗彩中所占位置很重要,起到了主导地位;青花五彩则是用青花绘画纹饰的局部或某一块、某一点,不用青花勾勒轮廓,青花只作为一种颜料来点缀一是器物形制大,追求造型高、大、奇、巧的特点。二是装饰华丽,青花不仅作局部色彩点缀,而且还当作主色调使用。并出现了青花五彩镂空工艺。装饰内容广泛,常用的装饰纹样达几十种之多,最常见的是龙凤纹,还有蟠螭纹、花鸟纹等。万历五彩以蒜头瓶、出戟花觚、洗口瓶、蟋蟀罐、笔管、洗等常见。但有的造型不太规整,有明显的变形和塌陷,甚至官窑也是如此。这与当时的制瓷工艺有关。

青花五彩在清初虽有制作,但不占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传世品中顺治朝有一些,康熙朝为多。顺治青花五彩器较多保留了晚明的古拙风格,青花翠蓝浓重,红绿彩鲜丽明快,俗称大明彩。康熙朝的青花五彩虽然没有釉上五彩的成就大,但它清新的色彩,优美的画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美作品。清康熙青花五彩的显著成就是对青花的运用。由于康熙中晚期青花成就显著,青花特点突出,对青花五彩的烧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花使用的是云南所产的珠明料,呈现出青翠艳丽的特点;彩绘工艺上运用了分水皴的技法,使得画面效果更加鲜亮。康熙青花五彩始终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一直烧制到晚清。

陶瓷知识:“梅瓶”的起源、称谓及历史演变


“梅瓶”在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领域中属于单一器型,延续时间有千余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一种造型秀美、受到颇多赞誉的器物。但在目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尚未对其起源和造型的演变过程提出系统的看法。本文意在提出“梅瓶”的北方起源说,并通过宋、辽、金、元、明、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进行排比对照,阐述它的起源,对其逐渐南传的经过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梅瓶的造型也经过不断进化发展过程,直至清代末期“梅瓶”这个被文人雅士冠予的美誉,才成为人们对这种器物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一、梅瓶的起源任何一种艺术品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演变进程,起初人类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制造出一些符合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器具,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才逐渐发展变化成被后人赏誉的艺术品。“梅瓶”是一种自宋代以来在陶瓷造型方面比较常见的器物。它以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形成近90度的硬折角,瓶腹鼓圆、腹胫瘦长,形成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对其优美的造型,每当人们谈起时,无不津津乐道,赞口不绝。然而正是这种器物,它的产生是与我国少数民族契丹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过着游牧生活。在《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有“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的记载。他们原居今内蒙、辽河一带,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因经济发展,“筑城而居”乘五代之乱“浮掠汉人”引起契丹族的内部分化,加之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影响,进入了初期文明阶段。在唐代就与我国北方汉族和人民多有交往,对唐朝有朝贡,也有冲突,到唐武宗会昌二年,才又与唐朝恢复臣际关系。唐代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公元916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契丹建国之前,唐昭宗天复二年秋,阿保机率领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夺汉人95000多人,驼马牛羊不计其数,都被赶到潢水南岸,这些人、畜全部成了契丹的财富。陶瓷器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契丹人”正是运用了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也就是目前被陶瓷界经常称作“鸡腿瓶”的。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器身保留有成型时的沟痕,肩部有的刻有类似契丹文的文字。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契丹人”使用鸡腿瓶背水的画面。鸡腿瓶设计的初衷是契丹人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因此,它的胫部作成近似于楔形,口部为短颈的翻卷形式,这就为在瓶上系背带留下伏笔,口部的形式系结不会脱落,胫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带扣越往上提越紧。修长的瓶身也符合当时人们用于背水需要,小口装水不易外洒,长腹硕肩盛水较多。为了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鸡腿瓶的底足制作得比较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笔者曾经去过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的猴头沟乡,那里曾经是著名的辽瓷窑址,缸瓦窑的所在地。在它的附近,曾经发现有辽穆宗应历九年辽驸马赠卫王萧婆姑墓,墓室在缸瓦窑附近,墓中出土的瓷器多系此窑的产品,据此可以推知缸瓦窑的始烧年代大约为辽太宗或辽世宗间,早于北宋的建国时间。本人在缸瓦窑调查时,见到过许多鸡腿瓶的残器,这就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辽代鸡腿瓶的出现要早于宋代的梅瓶。二、梅瓶的演变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的手工制瓷业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梅瓶”在北宋出现时,还保留辽代鸡腿瓶烙印,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刻划梅瓶,1974年河南省镇平出土的磁州窑白地黑梅瓶,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它们的肩部虽然较鸡腿瓶隆起,但口部、胫部与鸡腿瓶十分相象。在宋、辽对峙时期辽代缸瓦窑生产的梅瓶与宋代的风格才十分接近,这就是1974年在辽宁省法库墓出土的白地褐彩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中晚期是陶瓷生产的繁荣阶段,在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后,逐渐形成了梅瓶的自身进化和发展,并出现了自己的风格。此时的梅瓶千变万化,口部变化也比较多,肩、腹的变化也呈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说此时的梅瓶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鸡腿瓶模式的束缚,成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造型品种,完成了演变过程。金代的梅瓶造型继续保留了北宋初期的北方时代风格,其代表作有:1972年河北省献县出土的金代磁州窑“芦雁“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侧微束,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溯本求源,在辽史上目前尚未发现对梅瓶这种器物的记载,这就说明它只是一种极普通的日常器物,只有口口相传,没有被文字记录下来。时至宋代也没有梅瓶的专门的称谓,似乎只有宋人赵令畴的《侯鲭录》中“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意,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这种“经瓶”应该不属于梅瓶,应该是“辽天庆六年”张世卿墓后室南壁‘侍者进食’壁画箱桌上面与注壶摆放在一起那种酒瓶。我们从这幅壁画上看到的摆放在下面的“梅瓶”,只是一种不能上桌注酒的“酒坛子”,因此“梅瓶的称谓也就很难被史书记录下来。至于明代有关梅花的记载,如《梅史》,《瓶花谱》,《长物志》,《遵生八笺》等均没有提到梅瓶一词,明代梅瓶多用于陪葬,也就很难出现梅瓶这样典雅的称谓。看来这只是由于明代文人雅士对梅花的大加赞赏,才出现后来将梅花的清风瘦骨与“梅瓶”的造型相联系,引出了我们现在对梅瓶的称谓。综上所述,艺术品的产生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实践创造,梅瓶的出现与当时的民族生活习俗和生产力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与提高。因此,梅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实用器演变成艺术品转化过程,这也是艺术品形成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生活和劳动是创造艺术品的真正源泉。每当我们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时,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分析就会产生偏差,影响对这类器物的全面认识。

清代瓷器的特征_陶瓷知识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3、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5、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连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缚。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古装仕在高警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

6、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

7、清代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8、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滚圆泥鳅背形足等。

9、景德镇官窑多属皇帝年号款,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民窑款识多随意乱写,字体草率。

山西临汾窑瓷器鉴赏及特征


临汾窑又称为平阳窑,是山西南部地区最重要的窑厂,在唐宋朝时就已经开始烧造历史,其中烧制的黑釉油滴釉瓷器还进入皇宫进行供奉。临汾窑发展的重大原因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水源,附近有着丰富的瓷土资源和煤炭等资源,其交通十分便利,经济发展十分繁荣,是古代北方最为著名的瓷厂,也是山西省烧制水平最高的窑厂。以黑釉瓷器为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其成熟时期,有着釉色美、胎质细腻、品种多样、器型规整等特点,是临汾窑最大的成就。

临汾窑烧制的瓷器品种主要是以黑瓷和白瓷为主,还有烧制少量的钧瓷和青黄瓷等,其器型主要是以日常的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瓶、罐等用具,通过黑釉碗主要有两种最为典型的元朝时期的造型进行大量的烧制,一种是直口碗,烧制的数量比较多,其中在其直口的部分可以长达十多毫米,中间部分呈现为向内凹陷的形态,釉面上呈现为油滴斑,这些特征也成为临汾窑最为显著的特征,从其釉色的纯色上看,大多为纯白色,做工精细。

还有一种形态就是直壁浅式碗,胎足非常厚实,釉面的光亮度非常高,犹如滴加油一样的形态,加入了较多的装饰物件,例如:太阳形态的花纹、三周弦纹等样式,还有大量的瓶子样式也非常的多样,有葫芦瓶、梅瓶、玉壶春瓶等。而临汾窑装饰技法也是最值得后世所称赞的,有刻花、剔花、划花、彩绘等,通过其黑花的装饰技法较为的新颖,具有着浓烈的临汾窑风格,变化多样。

在其临汾窑烧制的瓷器上有着非常多的银灰色泽的小圆点,在其表面上有着大量大小不一的形态,大的高达数毫米,小的只有针尖那么大,足以可见其临汾窑装饰上的独特特征。虽然在宋、金、元时期发现了许多临汾窑的窑址,但是在其烧制出土的物件上看,不同的窑中有着许多不同的特色。在北宋时期临汾窑中,胎质大多呈现为细白色,黑釉的色泽如同上漆般的色泽,釉面的光润度都非常高,上手感也非常的好。

器型规整的物件是当时临汾窑称为精品的瓷器,其中在其油滴中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形态,有银色、红色等多种烈性,其瓷器的底部露胎处会呈现出大部分铁锈色的胎釉,主要是因为制作工艺而形成的,这也是临汾窑口茶盏的最大特色,收藏价值以及价格都是非常高的,存世量较少,所以现在市场上临汾窑瓷器较为少见。

山西临汾窑瓷器鉴赏:

1:明或更早临汾窑黑釉油滴盏,尺寸:直径9厘米,估价:RMB 2,000 ~ 3,000,成交价: 未提供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文博苑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拍卖会。

油滴斑为宋代建阳窑创烧的黑釉结晶斑纹,其它窑系也大量仿造,釉面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形似油滴而得名,宋代亦称之为“鹧鸪斑”。油滴斑的生成是因为釉中含铁量大,烧成时铁的化合物一群群富集,冷却时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释出赤铁矿和磁铁矿的晶体所致。一般釉厚处油滴较大,釉薄处油滴较小,这是因为釉层厚和粘度大有利于气泡长大,从而使汽泡周围能聚集更多氧化物的缘故。

2:明或更早临汾窑黑釉茶盏,尺寸:直径8.6厘米,估价:RMB 2,000 ~ 3,000,成交价: 未提供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文博苑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拍卖会。

盏略缩口,斜收腹,圈足,呈覆笠状。内外壁皆施黑釉,色泽黑亮,釉层凝厚,近足处露胎无釉,黄白色胎。该器造型古拙质朴,庄重大方。宋金时期盛行饮茶之风,《金史•食货志》载:“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因此这种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似铁的茶具流行一时。

3:明或更早临汾窑黑釉油滴盏(一对),尺寸:直径10厘米,估价:RMB 4,000 ~ 6,000,成交价: 未提供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文博苑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拍卖会。

此对茶盏敛口,腹较浅,下腹弧内收,下承小圈足,圈足较矮,削足规整。胎色黄褐,上罩一层极薄的紫黑色化妆土,似仿建窑黑胎,未施釉处化妆土多有脱落,胎色斑驳。通体仅施黑釉而无其他人为装饰,釉色漆黑光亮,细密银灰色油滴状斑点散布于釉面。外壁施釉至下腹部,近足处及圈足露胎。

4:元临汾钧瓷月白釉茶盏、贮水罐(四只),尺寸:尺寸不一,估价:RMB 8,000 ~ 12,000,成交价: 未提供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文博苑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秋季拍卖会。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河南禹县为中心,为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发达的重要产瓷区之一。由于河北、山西等地都有钧瓷烧造,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瓷窑系。临汾钧瓷也有自己的显着特点,与河南钧瓷不同,临汾钧瓷的美丽惊艳及其独特同样让人惊叹。通过与河南钧瓷的研究比较,凡河南钧瓷具有的釉色临汾钧瓷窑都具有,但临汾钧瓷却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特点,最具代表的就是一种藏有密密麻麻如蚂蚁卵大小白点的瓷片,让人粗看时温润质朴,细辨后却大有乾坤,釉面下密如雨点,形若蚁卵,亮似珍珠。

5:临汾窑黑釉盏,尺寸:口径14厘米,估价:RMB 5,000 ,成交价: 未提供 ,成交时间:2017.05.27,拍卖公司:山西晋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专场:山西晋德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暨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专场拍卖会。

吉州窑瓷器价格及特征


吉州窑是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最具创造力、题材最为丰富的民间瓷厂,在我国陶瓷厂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推动了古代瓷业的发展。吉州窑生产出的瓷器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士人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的大量体现,加上其吉州窑烧制出的瓷器品种较为的多样,造型千姿百态,装饰手法以及纹样丰富多彩,这些器物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以及形态,加上独特的贴花、剔花、印花等制作技艺之外,颜色上也变得较为多样,这也是吉州窑发展时间较长的原因之一。

吉州窑的烧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茶盏的发展,木叶盏就是当时吉州窑烧制时间较长、做工精艺较为精美的体现,在其茶盏中碗内的装饰有桑叶或者漏花装饰的特点,另一特点加入了士人文化的影响,对于其市民文化和审美需求融入至其茶盏之中。对于泥料的选择、温度的要求以及制作的工艺都是非常高的,通过采用龙窑和馒头窑这两种形态进行制作,其烧制出的物件有着较大的差别。

吉州窑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其丰富装饰特点和装饰的手法大大的加入了吉祥的图案以及美好的寓意,通过对于文化的融合以及对于瓷器样式的设计去大大提升自己的出品量以及价值。通过将桑叶的晒干放置到单一釉色的胚体内部进行烧制,其中烧制出的效果以及釉色上透露出浓重的简朴感以及质感,在加入独特的剪纸贴花的工艺,应用到雕塑和绘画当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吉州窑对于瓷器产品的颜色较为的单一,主要是以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以及黑釉等瓷器颜色的加入,改变了其色调,通过其丰富的装饰样式以及独特的装饰手法,使其烧制出的瓷器更为突出显著。宋朝时期的吉州窑在对于器物的形态制作以及装饰的技法上将黑釉诠释的更加深刻,引领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黑釉的出现第一是通过釉色对于其素胎的不足进行修复弥补,第二是由于当时斗茶文化的流行对于器物的形态以及装饰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三是吉州窑对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刻画展现出了当下社会环境对于宗教文化的认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民间窑厂,其装饰的技法以及器物的实用性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通过其丰富的种类加入以及普通的工艺特点和民俗气息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以及陶瓷产业的发展,收藏价值极高。

吉州窑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

1:南宋吉州窑仿豹纹釉梅瓶,尺寸:高21.5厘米,估价:HKD 250,000 ~ 300,000,成交价: HKD 2,242,0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梅瓶也称「经瓶」,唐宋时较为流行,既为酒具,亦为赏器。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吉州窑瓷虽以碗类为大宗,但南宋末年至元朝年间亦偶见少量立件。

此梅瓶唇口、短颈、丰肩筒腹,平底内削修成圈足。瓶外施黄色釉,配以褐色斑点纹饰,装饰效果强烈。吉州窑创烧于唐而终于元,品种繁多,是一个综合性的窑址。吉州窑瓷器地方特色浓郁,其中以黑釉瓷器上特有的装饰风格著称于世,除剪纸贴花外,还有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皆惟妙惟肖,对后世及其他窑口均产生较大影响。

2:南宋/元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尺寸:高22.2厘米,估价: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920,000 ,成交时间:2015.12.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仿剔犀纹梅瓶是吉州窑中罕见的品种。此一装饰是入窑前用浅黄色釉在黑釉上绘制出剔犀风格的图案后,再经窑烧而成。烧制过程中浅黄釉与黑釉交融,纹饰稍有流淌,并产生蓝色乳浊窑变,使装饰效果愈加丰富。

3: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尺寸:高22.8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1,8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4,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4月拍卖会。

4:南宋吉州窑仿剔犀四叶开光如意云纹梅瓶,尺寸:高20.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590,000 ,成交时间:2013.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二)。

瓶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敛,内凹足。外壁黑地褐釉纹饰,自肩至腹部饰二个四叶形开光,各由相连如意云纹组成,开光外间以涡旋纹。颈部饰回纹,口沿点联珠纹。此器表现吉州窑首创的褐釉装饰手法,为入窑前在釉面绘浅色图案,经窑烧后稍有流釉,图案因此出现模糊的轮廓。这种装饰仿效当时的剔漆工艺,产生悦目的釉面装饰。

5:南宋吉州窑玳瑁釉剪纸贴双凤纹长颈瓶,尺寸:高21厘米,估价:US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USD 1,085,000 ,成交时间:2016.09.15,拍卖公司: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9月拍卖会。

钤印款识:铭「飞鹤」。

6:南宋吉州窑木叶盏,尺寸:高5.2厘米;口径14.8厘米,估价:RMB 280,000 ~ 350,000,成交价: RMB 690,000 ,成交时间:2019.12.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此盏敞口,斜直壁,浅圈足,作斗笠式。内外施黑釉,碗底内有木叶纹,木叶呈青黄的暖色调,呈曲卷折迭姿态,充满着禅意,圈足及底露胎,胎呈深米黄色。木叶盏可能为禅寺僧人们订制的特殊专用品种,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理。木叶盏分为两类,一为斗笠型,二为束口型,是吉州窑最经典的品种,也是全世界各大藏家梦寐以求的宋瓷品类。同类器可参阅养德堂旧藏吉州窑木叶盏,亦是斗笠形木叶盏,2016年以220万拍卖成交。

7:南宋吉州窑黑釉梅瓶,尺寸:高19.7厘米,估价:HKD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HKD 684,400 ,成交时间:2018.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吉州窑制器,素以碗、盏类为大宗,又装饰多见窑变、剪纸贴花、剔花、彩绘等,如此单色梅瓶者实属罕见。梅瓶圆唇口,窄折沿,短颈微束,圆折肩,长圆腹下部斜收,近足处稍内曲,隐圈足。外壁满施黑釉,足心挂釉,足底涩胎。釉面平整,釉色如墨似漆,色泽纯正,不见泛红。釉面见网格状开片,乃吉州窑制品常见现象。吉州窑黑釉瓷器的发色不似建窑和北方诸窑,釉面无浮光,质感自然古朴。整器造型特征符合南宋时期梅瓶的演进,但又明显有别于常见的吉州窑梅瓶,气质更为端秀雅致,比例精妙,线条流畅,素黑釉发色绝伦,品相完整,属吉州窑传世精品。

8:南宋吉州窑奔鹿纹盖罐(一对),尺寸:高18厘米,估价:HKD 370,000 ~ 570,000,成交价: HKD 437,000 ,成交时间:2014.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季拍卖会。

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民间窑口,创烧于唐末五代时期,以烧造罐、瓶、盘、碗日常生活用瓷为主。吉州窑在制瓷业交流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兼采宋代南北名窑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宋代吉州窑器物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此拍品所应用的 “白釉彩绘”是在磁州窑的影响下创烧的,开后来景德镇青花瓷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此品为两件一对,外观基本一致。直口微敛,筒状深腹,下腹弧内收,下承圈足,上配圆盖,与罐口等大,盖沿曲线平缓,状似斗笠。胎色米白,胎体细密,胎壁较厚,但结构合理,均衡庄重,实用与美观兼具。内壁留有清晰的轮制纹理,外壁修刮相对平整,线条优美。内壁及口沿上无釉,外壁罩稀薄之透明白釉,白釉泛黄,白度很低但透明度较高,釉下以黑褐彩彩绘装饰。口沿外宽频纹及弦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双面六曲葵花形开光内绘奔跑的小鹿一只,脚下几笔添作草丛,整个造型动态十足,极具生活气息。图案仅寥寥数笔,但线条流畅,手法灵活。开光以外地子满绘缠枝卷叶牡丹纹,纹饰清晰,线条流畅纤细,颇具工笔画法精致之美。器盖亦以釉下黑褐彩宽频纹及弦纹装饰沿部,顶面绘折枝菊花。以开光形式组织纹饰并辅以地纹,使画面饱满又主次分明;白釉黑花装饰对比强烈,奔鹿、牡丹等吉祥寓意的纹饰充满浓郁的民间色彩,充分表现出吉州窑工匠们娴熟的瓷绘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9:南宋吉州窑玳瑁釉敛口盏,尺寸:高5.6厘米;直径11.6厘米,估价:HKD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247,800 ,成交时间:2019.10.07,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此盏敞口,口下微收,浅圈足。内外施玳瑁釉,足底露白色胎。黑色釉面上,棕黄色釉层自口沿向内外碗壁流下,形成水流状斑纹,由内观之呈放射状,色泽有如玳瑁,瑰丽润泽,协调而富于变化。玳瑁釉是吉州窑变色中极有特色以及富有美感的一种,以其色形似玳瑁而知名,其工艺为先施含铁较高的釉料,然后随意甩洒较浅色釉料,两种色釉入窑烧制过程中幻化融合,形成千变万化的色斑,传世吉州窑玳瑁釉器除盏外,还有瓶、罐、炉等。

寿州窑


寿州窑黄釉执壶(唐)详细介绍>>

寿州窑系我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后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泉山、三座窑、外窑村、马家岗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长约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延续约350年。

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寿州瓷窑的产品大致分为六期。以隋开皇三年(583年)例证,临泉寺窑烧造的淡青灰釉产品属第一期,时代约在南北朝陈至隋;以隋开皇六年为例,临泉寺窑烧造的青绿釉产品,以及管嘴孜、上刘庄出土青釉器属第二期,晚者属第三期,时代约在隋。以地层叠压关系推断,大刘庄和余家沟瓷址出土的残瓷器标本青釉属第三期,黄釉器属第四期和第五期,黑釉器属第六期,时代约从初唐至唐末。

1985年市文物普查时对保存较好的窑址,划分成五个保护区,即管嘴孜窑址、高窑窑址、柏树林东小湾窑址、上窑医院住院部窑址、余家沟窑址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周围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小组、有记录档案)。1986年,市人民政府在上窑镇兴建“寿州窑陶瓷博物馆”,198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唐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是唐代著名的黄釉瓷产地之一。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隋代产品

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

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单弦纹、波浪纹、莲瓣纹、复弦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

4)器形主要有高足盘、四系瓶、小口罐等

2、唐代产品

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

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

4)器形有杯、钵、碗、盏、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陶瓷知识:壶的演变史


古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匏壶

壶,古代也作康瓠[h],只是一种罐状盛器,其形状没有太大限制。陶制的壶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这时的壶,形态很丰富,有很多仿生的造型与装饰,如果去博物馆,很容易能见到这样的壶。有的也带把手,但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侧安把手,另一侧附有流',严格上应该叫做执壶的造型则极为罕见,据传只在江苏吴江九里湖出土过一次,距今四千年。那时壶的用处大致是细颈的盛液体,粗颈的盛粮食之类,有的还用作卫生用具。

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比较多见的一个是盘口壶,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南北朝印文唾壶

另一个是唾壶,造型与盘口壶略接近,只是颈很短,口很大如漏斗,也有的用盘口,没有系,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痰盂。三国两晋的青瓷多动物造型装饰,如蛙形的水盂、瓷塑的羊、狮子或辟邪形的虎子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首壶。

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从而成为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鸡首壶后来持续发展,越做越生动优美,一直流行到唐中期,才衰微下去。鸡首壶并不是古代的称呼,而是现代依据器形命的名,但它已具备了现代茶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唐中期以后,取代鸡首壶的是注子。由盘口变成了撇口,颈变得粗短,器身变高呈圆筒状,鸡头被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和把依旧安在肩部两侧,有的保留了系,平底沙胎,整个器形显得稳重端庄。

唐长沙窑青釉虹彩四瓣注子香港茶具博物馆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注子最为有名,有一个题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见当时称之为瓶。因为是用来盛沸水,所以注子也叫汤瓶。又有一个长沙窑的注子自铭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故又名小口。注子还有个别称叫偏提,大约是源自把手安于一侧,提法与穿绳于系时不同之故。汤瓶已经可以被列入茶具,这与晚唐时新兴的饮茶方式点茶有关。先将茶末置于茶盏内,以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把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沸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就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藏

抹茶点饮法延续至宋代最为鼎盛,后被东瀛学去,发展为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成书的《吃茶往来》中描写唐式茶会中的点茶仪式时道: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这里也提到了汤瓶。

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汤瓶继承了鸡首壶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的特点,所以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自唐至宋,汤瓶的流和把始终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宋代时流口已基本与瓶口平齐,并且流的安放点逐渐下移。

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代,流和把从肩部一直移到了腹部,流变成了细长外撇的管子,以致流与肩之间往往连以S形的饰物,用来加固防断裂。至此,汤瓶改了个名字叫执壶,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壶这才定了型。执壶中有不少是酒壶或水壶,壶身多高而细长呈瓶形。真正的茶壶出现还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供春紫砂壶国家博物馆

清陈鸿寿紫砂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叶茶取代抹茶带动了茶具在各方面的变化,也使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饮用成为时尚。茶壶的说法也就出现于此时。茶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易落尘的不足。形制基本上沿用元代,但立足于专门泡茶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明人冯可宾《茶笺》中道: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明代的茶壶虽然源自唐宋的汤瓶,也都是茶具,但因饮茶法的改变,功用完全不同。茶壶用于泡茶,汤瓶则用来煮或盛沸水以供点茶,类似于现在的开水壶。在叶茶泡饮法流行以后,如此单纯用来煮水的器物一般不再作为专门的茶具看待。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寿州窑瓷器的特征及演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寿州窑瓷器的特征及演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