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

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

陶瓷知识 陶瓷行业 瓷砖知识

2021-07-17

陶瓷知识。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前墅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燃烧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名词:龙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商代。明代以前,南方各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陶瓷知识: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


近800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德化瓷器带回意大利,珍藏于威尼斯市的马可宝藏所。历史上,欧洲把德化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

千百年前熊熊的炉火已渐渐熄灭,但德化的蔡径村却幸运地保存着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蔡径龙窑,这是全国仅存的最完好、仍在使用的中国瓷器传统工艺活标本。

10多年前,德化县大量的龙窑都被封了,蔡径龙窑也差点被电气化。如今,德化瓷烧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的蔡径龙窑便成了“宝贝”。

陶瓷知识:中国瓷器发展的时代特征——北方瓷窑的衰落与南方瓷窑的新发展


元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却提及甚少。元代瓷器发展与宋代截然不同,宋代民间瓷窑星罗棋布,一片兴旺景象。元代由于战争的破坏,北方陶瓷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南方尽管也受到不同程度战乱的影响,但元世祖以后,推出了一套统治全国的办法,经济文化得到相应的发展,南方瓷窑基本上未遭到损失,浙江的龙泉窑与江西景德镇窑还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另外,在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广东两省、除宋时所遗留下来的瓷窑外,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新窑。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窑的大量烧制,是这时期的重大成就。

宋代北方四大窑系中的定窑与耀州窑,已经衰败下来,尽管它们还有少量的生产,其质量更远不如前代。元代磁州窑在宋代的基础上还继续生产,虽然仍以烧制白地黑花瓷器为主,但质量普遍下降。除了河北省磁州窑外,还有河南省的汤阴鹤壁、禹县、郏县、山西省的介休、霍县等地的瓷窑。烧制器物除盘、碗外,还烧制各式硕大、浑圆厚重的大罐、大盆、长方形枕等。罐为大口、敛足、鼓腹。常见的纹饰有龙凤、花卉或云雁等,也有墨书诗句的。这类白地黑花大罐,在元大都遗址和北方墓葬中常有出土。除这类大罐外,还有白地黑花大盆出土。这种盆的胎体厚重、板沿、器深平底、宽圈足。盆里绘鱼藻纹,线条粗犷、形象逼真。汤阴鹤壁窑大量烧制这类鱼藻盆。器内盛水后,确有如鱼得水,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元代钧窑是北方产量大,地区分布广的一个瓷窑群。河南省的鹤壁、安阳、竣县、淇县、新安、临汝、禹县、郏县、宝丰、鲁山、内乡,河北省的磁县,山西省的浑源、介休等地的瓷窑场大量烧制钧瓷。烧制器物以盘碗等民间生活用瓷为主。瓶、壶、罐类器物较为常见。釉色多为天蓝釉,月白釉色者次之。也有带紫红色斑块装饰的器物,但较为少见。一般胎质粗松,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施釉不到底,碗内圈足内外无釉。这类钧瓷器皿在元大都居住遗址与一般元代墓葬中出土较多。在发掘出土的元代钧窑瓷器中也有一部分精细作品。如北京后桃园元代遗址出土的一对钧窑双耳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出土的一件元代钧窑堆花三足炉等。

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烧造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由于水陆交通的发展和元代对外贸易的需要,直接促进了当时龙泉窑青瓷的发展。龙泉窑由宋代交通不便的大窑和溪口迅速地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元代龙泉窑的窑址除在龙泉县的东部外,还在云和、丽水、永嘉、武义等县大量发现。

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器形高大,胎体厚重。这种大件器物的烧成,标志着制瓷技术的提高。较流行的器物有高足杯、菱口盘、束颈碗、环耳瓶、凤尾尊、蔗段洗、荷叶盖罐、动物形砚滴、双系小口罐等。瓷器的装饰出现了褐色点彩,并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采用刻划、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印花有阳文与阴文两种,特别阴文印花是元代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方法。贴花有满釉与露胎的区别。如果说南宋龙泉窑为成熟时期的话,那么元代无论在生产规模、烧造工艺和装饰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自古有瓷国之称,而景德镇则是中国的瓷都。由于其优越的原料和精美的产瓷,在宋代它虽为民窑,但已表现出高超的烧瓷技艺。元、明、清三代,朝廷相继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御窑厂,钦命朝廷官员监督,征调国内最杰出的工匠、画师,不惜工本,烧造出供皇室帝王、后妃玩赏享用的官司窑瓷器。民窑瓷的生产相应地得到充分的发展。景德镇瓷器生产更加臻于极盛,达到了中国古代瓷都艺术的辉煌巅峰,创造出一系列五光十色,美轮美奂,风靡海内外的新品种、新工艺,青花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青花瓷是景德镇创烧的一种新品种,即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用名称。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以瓶、罐、壶等大件器物居多。装饰常以龙凤、鹤鹿、麒麟、鸳鸯、莲花、牡丹、海水、鱼藻以及松竹梅纹等为主题纹饰,并辅以回纹、云纹、蕉叶、卷草、水波纹等,构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二字者高。《景德镇陶录》内已有枢府窑条目。

铜红釉瓷器与钴蓝釉瓷器烧制成功,也是元代景德镇的两个创新品种。铜红釉是将氧化铜掺入釉料之中,作为釉施于器物表面,在大窑内烧制而成的。铜红釉瓷器与釉里红一样不易烧成,发色往往为紫红色、褐紫色,鲜红色者很少见。因此,流传下来的铜红釉瓷器就不多见。另一种铜红釉加印花装饰的品种就更为罕见。传世的只有一种盘,盘里印龙纹、云龙纹装饰,制作精湛,器底一般无釉,俗称砂底。

钴蓝釉瓷器与铜红釉瓷器在制作工艺上完全相同,只是它们的着色原料不同。钴蓝釉是将氧化钴料掺入釉中,施于器物的表面,放入大窑内烧造而成。因钴蓝釉瓷器烧成较为容易,流传于世的较铜红釉瓷器为多。除了一种印花云龙纹器外,还有一种蓝釉上再描金花的做法,俗称蓝釉描金。

蓝釉白花瓷器也是这时期的重要创造。一种蓝地白龙梅瓶,蓝地白龙纹盘,其特点是蓝白色彩对比强烈,白龙细部用划花描绘使其具有立体感。它与青花瓷器的白地蓝花的做法正相反,别具一格,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龙窑有什么特点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龙窑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在明代以前南方各主要产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已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与地平线构成10-20度角形状似龙,所以称龙窑(也叫横焰窑)。窑容积一般在50-150立方米之间,窑长在30-80米之间,内宽1.5-2.5米,内高1.6-2米。沿窑长方向在两测开有若干投柴孔或窑门,燃料为松柴。烟囱极低(1米高),窑通道较矮小,上下温差较大,因此,龙窑的建造费用相当低廉。

龙窑的特点是:

1、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

2、由于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

3、由于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

4、窑的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5、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

宜兴陶土的种类


宜兴陶土,品种繁多。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种。白泥是一种以灰白色为主、颜色单纯的粉砂质铝质粘土。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嫩泥是一种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

宜兴陶土按其颜色、产地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涧众甲泥、西山嫩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等。

甲泥是深藏在地里的一种页岩,也称石骨。嫩泥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粘土,性质有软有硬、粗细以及耐火度不同。白泥、黄泥、绿泥和紫砂泥用水簸法精练后可单独制造陶器,其他各种陶土均需混合使用,方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紫砂陶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紫砂泥,包括紫泥、红泥和绿泥等。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其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很强,渗透性良好,是一种品质极优的陶土。和它同类的还有大红泥、乌泥、白泥、本山绿泥和墨绿泥。这些陶土深藏于岩石层下,杂于夹泥之中,因此被称为“岩中岩、泥中泥”。出矿时呈岩石质块状,经过摊场风化,成为豆状颗粒,再经研磨加水搅拌成生泥块。生泥块再经多次捶打,使泥料压缩粘韧,就可用来制坯。

龙山砂,阳羡壶,砂壶宜茶,茶道誉中外;

荆溪水,富贵土,水土利陶,陶艺冠古今。

紫砂壶故乡――中国陶都宜兴,在黄海和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和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城市。

宜兴古称荆溪,因苍山清溪得名。秦汉两代改称阳羡。三国时,孙权十五岁在这里做过阳羡长。后来,晋惠帝将宜兴改名义兴。唐高祖武德二年曾别名为鹅州。宋代,为了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义兴为宜兴,相沿至今。这个名城,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宜兴本是长江金三角西陲的物华天宝之地,人杰地灵之域。这里水土利陶,砂壶宜茶。明清诗人墨客写下了《阳羡茗壶赋》、《阳羡名陶录》等诗文赞美过宜兴。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尤以紫砂壶驰名天下。

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紫砂壶是一种特殊的品种。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它是一种实用与美高度和谐而又妙不可思的特种手工艺品。用以盛茶,“外类紫玉,内如璧云”;赏其风采,“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丽娴如佳人;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紫砂壶以素面素心的特征著称于世,古今往来,爱壶的人不一定嗜茶,但嗜茶的人十有八九钟情于紫砂壶的。明代李渔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壶成为名器名陶,它与宜兴地区产茶和饮茶风尚也有一定关系。明代中叶以后,它又见重于士林,于是逐渐形成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相兼于一体的紫砂茗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蜚声海内外。

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因此,纵观我国陶瓷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次窑炉革新的突变时期,也就是陶瓷发展的飞跃阶段。

我国古代陶瓷窑炉火焰运动方式的发展是从升焰式发展到半倒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由不能控制入窑的空气量过渡到靠竖立烟囱或窑体的坡度来控制入窑的水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焙烧陶器进展到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瓷器。

浙江是我国龙窑主要发源地之一,起于战国,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并为东汉浙江首先烧制成功瓷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221年),浙江绍兴富盛区就已出现龙窑。汉代以后,龙窑在浙江已广泛使用,仅上虞县境内就发现古代龙窑300处左右,其中有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0多处,三国(公元220年至265年)34处,西晋(公元265至316年)63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29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10处,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至1279年)118处。可见从汉以后,浙江龙窑发展迅速,而且连绵不断。

因此,对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使我们了解浙江古代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浙江古代龙窑

浙江自战国出现龙窑,至东汉龙窑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龙窑具有下列特点:

1. 龙窑利用山坡建造,形成一定的高位差,因而具有自然抽力,可以不设烟囱,也不易受地下水的影响。

2. 龙窑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可利用产品冷却时放出的热来预热空气,使烧成的温度可高达1300℃。

3. 龙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易于建造,适合当时于工业窑场的管理。

此外,浙江烧瓷的燃料采用松柴,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宜于烧还原焰和快速烧成。同时,浙江的制瓷原料含铁量较高,也适用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以减轻铁的二次氧化。而龙窑正符合这种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维持还原气氛的工艺要求。因此,二千多年来,浙江龙窑长期处于优势,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浙江古代龙窑数量多,分布面广,历史悠久,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一部分古代龙窑列入表1、图一,并作简要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升焰窑发展为龙窑,最初的窑长是较短的。绍兴富盛区的战国龙窑根据窑址现场推测窑长大约6米左右。上虞县的东汉龙窑窑长为10米,三国龙窑的窑长才13米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龙窑逐渐增长,到南北朝龙窑长已达40米左右。宋代,浙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龙窑的长度达到了50~60米。

龙窑的坡度也是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才逐渐趋于合理的。战国龙窑全窑坡度才16度。由于坡度小,抽力也小,而且温度上升慢,烧成时间长,产量就低,而且头尾坡度相同,尾部不易存火,燃料消耗也多。为了缩短烧成时间,提高产量,减少燃料消耗,必须增加龙窑头部的坡度,降低龙窑尾部的坡度。上虞东汉一号窑窑头坡度28度,窑尾21度;二号窑窑头坡度31度,窑尾14度。虽说这两条窑的坡度增加了,头尾坡度也有了差别,但窑头的坡度过大,抽力过大,不易控制,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温度升不高,而且也难以维持窑内的还原气氛,所以还须进一步改进。三国龙窑改为窑头坡度13度,窑尾23度,出现了低性高的现象,这样不仅不易上火,而且窑尾也不 存火,结构更不合理。到西晋以后,窑尾坡度才逐渐改为10度左右,窑头坡度改为20度左右,摸索到了窑体各部分坡度配置合理的规律。

随着龙窑结构的不断改进,烧成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烧成气氛的控制更是日趋成熟。从表2可看到,如还原气氛掌握得好的话,不同的胎釉也能成功地烧制出各种美丽的釉色。如浙江晋代的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的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的官窑和哥、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成为珍品,而闻名世界。

二、 浙江古代窑具

随着窑炉结构的不断改进,浙江古代各时期的窑具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窑具,作了化学分析、X-射线分析、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详见表3、图三,并对其主要形状的变化列入图二,以佐比较。

从图二可以看到,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也是经古代陶工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的。战国时期,尚未发现窑具,瓷坯可能就是放置窑底的沙层上烧成,由于窑底温度偏低,产品生烧现象比较严重。东汉后,浙江出现了窑具,主要形状为二足支丁垫座,园形垫饼,束腰形和直筒形喇叭入口垫座,制作都是粗糙。三国时,二足支丁座改为三足支丁垫座,置入比较平稳;园形垫饼变为盆形垫圈,制作比较规整了;束腰形喇叭口垫座由直立式改为倾斜式,插入窑底沙层中,斜度与窑底坡度相近,使火焰能顺着窑的坡度而畅通。西晋时已不见三足支丁垫座和盆形垫圈,都改为齿口圈形窑具,使用时齿口向下放在沙层中作垫座,更为平稳,较小的那种可作为小型器物叠装用。筒形喇叭口具又由倾斜式改为直立式,其用途已不作垫座,而是放在齿口窑具上装坯用,以起到调节窑底部分火焰流通的作用。从窑址中,我们看到窑内的齿形窑具排列很规则,窑头较密,窑中间较疏,窑具间距离交错排列,疏密有致。因此,窑内温差较小,遗留的产品质量多比较好,无生烧现象。

唐代,齿口窑具消失了,筒形窑具变为匣钵。于是由明火叠烧改为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叠装时的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所以龙窑的的高度也随之提高到1.6~2.0米,与现代龙窑的高度已基本相同,窑炉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匣钵的使用,使火焰和制品隔离开,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剌、变形的缺陷,使产品的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从表3看到,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一般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瓷石做成。但是在原料的选用,加工和制作上还有所不同。我们可把这些窑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垫座、垫饼、匣钵类。以垫座为代表,制作很粗,断面到处可见粗颗粒石英,吸水率较高,X-射线分析,除 α -石英外,还有相当多的方石英。化学组成与瓷石原矿相近,杂质含量较高,可能当时对这类窑具的原料,根本不采用淘洗、精选等工艺,很可能用的就是制瓷原料的下脚料,所以质地较差。二是垫圈类,以齿口垫圈为代表,制作较细,形状比较规整。断面也较致密,如同瓷胎一样,有的吸水率已接近当时的瓷器,烧结程度较好。X-射线分析的结果,除 α -石英和方石英外,还有相当量的莫来石。化学组成也同当时瓷器相近。这类窑具的原料可能已经淘洗、精选,也可能就是用制瓷原料做成,所以材质较好,可以反复使用。

三、 结语

1. 浙江是我国龙窑的发源地之一。战国龙窑的出现,为浙江在东汉首先烧制成功瓷器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由于龙窑适合于浙江制瓷原料含铁量高和燃料挥发分多所要的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工艺条件,因此,龙窑在浙江历史悠久,发展比较迅速。

3. 龙窑的结构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不断摸索,逐渐趋于合理,烧造技术也日趋成熟,因此,千百年来浙江名窑迭出,一直是我国青瓷烧造中心。

4. 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随着烧造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唐代匣钵的出现,是我国窑具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推动了窑炉的改革,而且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5. 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当是就地取材,但是各类窑具在原料加工和制作上还是有所不同,垫座类质地较差,制作也粗,垫圈类质地较好,制作也细,可反复使用

浙江古代龙窑结构一览表 表1

窑号

窑型

时代

保存情况

所在地点

窑长(米)

窑宽(米)

窑的坡度

窑头(度)

窑尾(度)

全窑(度)

1

龙窑

战国

窑头被破坏

绍兴富盛

残3.12

2.42

16

2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28

21

3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31

14

4

龙窑

三国

保存完整

上虞帐子山

13.23

2.1~2.4

13

23

5

龙窑

西晋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27

2.4

10

6

龙窑

南朝

保存较好

丽水吕步坑

39.85

1.7

10

12

7

龙窑

北宋

较完整

龙泉大窑

30

18.5~2.0

17.3

8

龙窑

北宋

只留中段

龙泉大窑

残12

2.48

9

龙窑

南宋

仅存窑头

龙泉大窑

残2.15

2.17

10

龙窑

南宋

窑头被破坏

龙泉大窑

残46.5

2.5

11

龙窑

只发掘中部

龙泉大窑

中8

2.25

12

龙窑

残存中部

龙泉大窑

残6.5

1.65

还原比值与釉色关系表 表2

时代

Fe2O3%

FeO%

还原比值

气氛性质

釉色

东汉越窑

0.30

1.26

4.20

较强还原

青绿

三国

0.45

1.78

3.95

较强还原

豆青

晋代越窑

1.71

1.54

0.90

弱还原

灰黄微绿

五代龙泉窑

1.23

0.50

0.40

弱还原

黄绿

北宋龙泉窑

0.62

0.71

1.13

弱还原

绿中带黄

南宋龙泉窑

0.23

0.77

3.34

还原

粉青

南宋龙泉窑

0.07

0.83

11.90

强还原

梅子青

明代龙泉窑

1.16

0.25

0.21

强氧化

深黄带灰

元代龙泉窑

0.23

1.13

4.10

较强还原

粉青带黄绿

浙江古代窑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X-射线分析表 表3

样品编号

名称

时代

化学组成(%)

体积密度(克/cm3)

汲水率(%)

开口气孔率(%)

X-射线衍射分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MnO

1

垫座

东汉

1.08

76.55

14.14

2.51

0.92

0.45

0.42

3.42

0.43

0.02

99.94

1.81

12.87

23.27

α -石英 方石英

2

垫饼

东汉

1.40

77.85

11.55

4.53

1.05

0.24

0.42

2.14

0.28

0.18

99.64

1.86

13.93

25.92

α -石英 方石英

3

垫圈

三国-西晋

0.28

76.21

16.75

1.76

0.81

0.35

0.55

2.57

0.49

0.02

99.79

2.19

1.79

3.9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4

垫包

三国-西晋

0.98

79.15

13.04

2.16

1.23

0.20

0.42

1.95

0.42

0.03

99.58

2.10

6.38

13.37

α -石英 方石英

5

垫圈

东晋-南北朝

0.61

77.02

15.13

1.78

1.28

0.28

0.42

2.68

0.65

0.04

99.89

2.13

3.02

6.4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6

垫座

东晋-南北朝

0.92

78.34

13.45

2.52

0.65

0.40

0.42

2.62

0.55

0.05

99.92

1.69

15.17

25.66

α -石英 方石英

7

垫座

南北朝-唐

0.62

79.52

12.92

2.26

0.74

0.23

0.35

2.65

0.68

0.04

100.01

2.06

7.76

15.96

α -石英 方石英

8

垫圈

南北朝-唐

77.59

15.57

1.82

0.83

0.28

0.44

2.60

0.75

0.03

99.91

2.14

0.77

1.6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9

垫圈

南北朝-唐

75.95

16.86

2.15

0.88

0.29

0.45

2.58

0.70

0.04

99.90

2.11

1.35

2.8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10

小匣钵

0.85

78.88

12.62

2.58

1.00

0.25

0.34

2.85

0.57

0.03

99.97

1.91

8.87

16.91

α -石英 方石英

11

大匣钵

0.75

79.60

12.43

2.67

0.98

0.25

0.38

2.55

0.65

0.04

100.30

2.12

2.56

5.43

α -石英 方石英

12

上虞越窑瓷片

南朝

微量

76.90

16.20

2.00

0.77

0.22

0.56

2.89

0.50

0.01

100.05

13

上虞瓷石

2.70

79.28

12.71

0.61

0.02

0.07

4.38

0.80

0.06

100.62

陶瓷知识:石湾陶瓷的特色


(1)陶泥与瓷土

石湾陶瓷所用的泥土,大致可分陶泥和瓷土两类。陶泥是本地所产,瓷土是从外地运来。石湾之所以称为陶都,是因为当地的泥土(陶泥)只能烧陶。石湾陶泥采自本镇东南北三方面的山岗和石湾东平河西岸磨苟岗等约四十多个低矮山岗,这些山岗下面埋藏着大量陶泥,千余年来一直取之不尽。此外,陶土亦来源于佛山澜石、南海、番禺等地。据研究,石湾陶土含铁量高于宜兴陶土,含铝量约为20~23%左右,受火度不及瓷土,须在1000℃~1050℃左右烧成,火候过高陶器则会烧歪变形。但若渗入适量的细砂或瓷土,其受火力则可适当增加。石湾窑除烧陶器外,从唐宋至今亦烧瓷器。早期烧制瓷器数量较少,明清以后逐渐增多。烧制瓷器的瓷土则从东莞、肇庆、英德等七、八个地方运来。东莞白土产于水稻田之下,以横沥及马步坳二地所产者为最佳。传世的明代刻有吴南石堂款的素烧刻花镂孔三足与四足香炉,即采用东莞瓷土制成。东莞白土须和以石湾山砂,始能成器。据抽样检查,东莞瓷土,其成分与宜兴紫砂土比较,宜兴土含铁、锰较多,故色红紫,受火度不及东莞土,须在l100℃左右烧成;东莞土含铁少,故色白,在800℃时色黄,过1200℃时色青。瓷土来自肇庆之莲塘及市桥、清远、中山等地的,以莲塘瓷土为最佳,成分直追福建德化,其土含铝、镁质多而铁少,为一种极佳之瓷土,可仿宋代定窑瓷器。过去石湾艺人取之加入本地红土,以冲淡红色及增加耐火度,若加入东莞白泥则成半陶瓷,用作女像之肌肉部分,则代表妇女白嫩肌肤。若塑老妇,则渗入少许红泥。明清以来石湾烧制的陶瓷数量极多,自成格调。凡艺术瓷,除仿古制品外,皆用半陶瓷土浆注模成品,以省工时,减低成本。

石湾山砂,产自大帽岗、小帽岗、显庙岗、宝塔岗、千秋岗等地。其色金黄,烧成则白,为其特点。山砂为构成石湾陶坯之必需原料。如东莞白土本身不能耐火成器须加入山砂20--30%,利用其熔点高以支持坯体,使其在1200℃左右不会变形。由于东莞土之收缩率大(约为15~18%)而山砂收缩率几等于零,故粗陶器用粗砂,烧成时砂露而土缩,摸之粗糙。凡缸瓦煲盆、下水道渠简等均掺粗砂,若艺术用陶,则经细孔筛筛去粗粒,始行掺入坯土,烧成后不觉粗糙。但若于艺术陶胎上,目力可见砂与泥有明显分别者,则非佳品。烧造者为掩饰此缺点,经常用星朱、石墨涂于器底,使人难以辨认,其实此系辨胎土优劣之一旁证。

石湾各种精陶陶土配方的原则,大致有如下几点:1.纯东莞白土,必须加入山砂、瓷土、红土等,以求耐火。2.纯瓷土必须加入长石,以操纵其耐火或透明度。但长石愈多,则可塑性愈减。3.陶土中加入瓷土,使其色变白,且增加耐火度。但过多则减少可塑性,使器物易裂及变形;红土加入瓷土则呈较淡之暗红色,有滑腻光泽感觉。依据上述原则,石湾陶器中之人物神仙、壁挂、花瓶、植物及精细之花瓶等,各有其特有的坯土配方。

至于石湾胎骨陶用之配方,也很重要。胎骨陶不施釉,目的在于表露陶塑精细之手工、胎土色泽美丽与感觉之细腻,故胎骨在石湾陶塑中占重要位置。各类配方大致如下:一般人面人手用白瓷土30%,红土60%,东莞土10%;茶壶等日用器物,用红土80%,白瓷土20%;石山人物用红土100%。但亦无硬性规定,如清代名工潘玉书雕塑的李铁拐、范蠡、苏武等历史人物,多采用灰褐色胎骨,以示其脸部之苍劲。雕塑的西施、贵妃等女像,则采用白色胎骨,示其皮肤之白嫩。黄古珍雕塑的人物,则喜欢采用明亮细腻的红色胎骨。可见石湾名师,对人物胎骨的配方亦各有别。总的来说,经过配方提炼的石湾陶泥,粘性很强,能耐高温,是理想的陶土。比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的瓷土可塑性大,能塑出迎风飞舞的衣裙飘带和复杂的线条。

12345下一页

陶瓷知识:陶瓷酒具的鉴赏


中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广泛流行,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那个时代,我们的先民已能作出带嘴的酒壶。今天,当把这些四五千年以前的酒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大家的心灵无不被其中体现的古人卓越智慧和创造力所震撼。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起来,此时酒具主要是青铜器,而且在青铜礼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现了酒文化本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中国最早的瓷器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称为原始瓷器,至东汉已发展成熟。《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在春秋时期,酒壶已普遍使用。从大量出土资料看,秦汉时期的陶瓷酒具流行非常广泛。汉初的酒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比较矮。到西汉中期,圈足更趋低矮发至变为平底,附耳做半环形,或贴铺首,或堆塑龙头。到西汉晚期,壶口已作明显的喇叭形,双耳常作铺首衔环。到东汉时期最盛行的酒具是盘口壶,它的口径较高,口内的盘面很小,口径交接处有明显的棱线,球腹平底,显然是由喇叭壶演变而来。汉代称圆形壶为钟,方形壶为钫,还有一种蒜头壶在汉代很流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共计360余年。江南瓷业讯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酒壶有鸡头蒜、羊头壶、马头壶等,但流传较广的主要还是鸡头壶。早期的鸡头壶多是小盘口,一面贴鸡头,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头为实心。东晋时,壶身变大,前装鸡头,引颈高冠,后安圆形把手,上端接壶口,下端接壶上的腹部。到东晋中晚期,一般把手的上端饰龙头和熊纹,器形优美。到了南朝,壶身变得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实用。除鸡头壶外,这一时期的酒器还有一种扁壶,因为它的腹部扁圆,故名。

隋代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出现了新的统一局面。隋代的酒壶一般分为带流和无流两种。带流者为鸡头壶,壶身较南朝更为瘦长,壶口更高,壶颈变细,中部多装饰弦纹。不带流的为盘口壶,壶身瘦长,盘口高而微撇,壶颈长而直,腹呈现椭圆形,多为条状。继隋而起的唐代,建立了一个更加昌盛的封建王朝。唐代诗人高适诗有床头一壶高,能更几回眠?之句。唐代的酒具为执壶,是由鸡头壶演变而来。根据唐人记载,其名称为注子,也叫注壶。这个时期的执壶,一般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弯曲的宽扁形把手,壶的重心偏在下方,北方窑多饰席纹,施釉不到底,长沙窑执壶别具特色,首创釉下彩绘。印模贴花、褐色彩斑等技法在制瓷装饰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在造型上也有别出心裁之作,如有一种造型生动的鸟形壶,栩栩如生,给饮酒活动凭添几分韵味。晚唐时期还和平各式小酒壶,有的形似盘口壶,有的又像球形小罐,肩部装一个外壁削成多角形的短嘴。还有的壶是一种喇叭口短颈,球腹平底,肩腹之间装短嘴和手柄各一。与酒壶一同使用的是酒杯。从唐朝诗人的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以说明当时饮酒是用杯。唐朝的酒杯有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等。五代时期,执壶的嘴变长而微曲,壶腹一般瓜果形,柄有所加长,壶的式样更加秀气,容量也有所增加,使用轻巧方便。

宋辽金元时期,我国的酒业规模已相当发达。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详尽记述了宋代的饮酒风俗。书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几乎人人饮酒,而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等酒店广告,更令人击节叹赏。宋代不仅酒广告,酒幌子比比皆是,而且酒瓶上书写与酒有关的文字,如酒、细酒、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等。还有的酒瓶上直书酒店或旅馆的名称,如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微行,饮于其中。可见仁和馆为酒店名称,仁和馆铭的四系瓶,为该酒店专门使用的酒瓶。宋代日常生活中的酒具,南北方各窑口普遍烧制,宋代的酒壶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瓜棱壶,形体多变,美观大方。葫芦式壶,以葫芦形做器身,两截壶体间中有束带形曲柄。还有一种提梁壶,小口,球腹,龙首流,半月形提梁壶,是耀州窑一种特有的形式。宋人喜欢喝温酒,于是一种碗和壶相配合的温酒壶便应运而生,碗装热水,壶装酒。辽代的陶瓷酒具都具有契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最常见的是鸡冠酒壶。它是摹仿契丹族传统使用各种皮襄容器烧制的,也称皮襄壶,保留着其人游猎生活的形迹。壶的式样大体有5种,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短身横梁式。其年代的早晚通常以壶身所保留的皮襄形式的程度来区分。元代的酒具仍然是执壶,它是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附在腹上,流比宋代有所加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嘴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连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壶口稍有外撇,盖扣其上。除壶之外,还流行多种器形较大的酒瓶和酒罐。为适应元代蒙古族游牧骑马的习俗,当时流行一种在马上饮酒用的高足杯,也称马杯。1984年江西高安县出土的窑藏元代瓷器中有一个青花高足杯,内心书写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千六百场,可以佐证高足杯是一种特制的饮酒用具。

明清两朝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官窑和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是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陶瓷酒具,通体满饰各种花纹,特别是众多花朵、海浪、莲瓣、瑞兽等占据酒具的主体。大器形方面仍沿了宋元时期的执壶、梅瓶等形状,只是由于元代以后,蒸馏酿造技术在我国普遍发展,随着酒精度的提高,酒具器形逐渐缩小。明代常见的酒具有梨形壶,龙柄壶、莲瓣壶、鸡心壶、亭盖方壶等。清代造型更为丰富,品种也越发多种多样,如倒流壶、温酒壶等。在材质方面,除了陶瓷和青铜器外,玉石、玻璃、紫砂。珐琅、金、银锡等多种多样,装饰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中国酒具的历史演变轨迹,不难看出,酒具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在获取和享受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焕发出来的精神文明的璀灿光华,具体而形象地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