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 导航 >

陶瓷知识: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陶瓷知识: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

2021-07-21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黑陶

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wWW.TAocI52.coM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瓷知识: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红陶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黑陶 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的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磁洲窑与民间文化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和最著名的民间瓷窑。根据解放后多次文物的普查和考古发掘所知,窑址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处是以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址为中心,其中包括冶子、东艾口、申家庄、观兵台、南莲花和荣华寨一带;另一处是在邯郸市彭城镇峰峰煤矿一带,①窑址分布极为广泛。从出土器物和地层关系看,其始烧年代应在五代末年。但因各窑建造年代不同,其始烧年代也不完全一致。总之,早期器形显得单调,釉色单一。北宋中期以后有了很大发展,直至金代前期是它的成熟期。从出土器物看,有盘、碗、各式梅瓶、各式玉壶春瓶,及各式盆、罐、钵、香炉、薰炉、瓮、盒、水注、枕、盏托、人物、佛像、菩萨像、观音像、佛龛、佛座、塔等。此外,北京大学考古系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其中包括瓦件、鸱吻、宝刹脊座等。据清代出版的《明会典》称:“明代在彭城设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瓷坛堆积官坛场,舟运入京,纳入光禄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瓷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这说明磁州窑后期也曾为官府烧制过瓷器,据说这些瓷坛多属盛酒之物。除贡品外,都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特性。

从其胎质看,主要采用当地煤系中出产的高岭石质泥岩,当地人称它为大青泥,故胎质普遍较粗。从瓷片的断面看,多有细小颗粒,胎一般呈灰褐或灰黄色。瓷化程度与景德镇产品相比明显不同。为了提高烧成温度和产品质量,普遍采用装入匣钵用煤烧制。因胎质粗、釉面多不够光润,有的呈现有细小棕眼,这也是北方民间窑的普遍特点。为弥补这一缺陷,便于在器物表面彩绘和刻划各种图纹,多在器胎外壁施一层细白的高粘度化妆土,之后再外罩一层透明釉,从而为各种器物增添了美的效果。

从釉色和装饰工艺上讲,有青釉、白釉、黑釉、红釉、黄釉、绿釉、酱釉、白地黑彩、白地绿彩、绿釉黑花、白釉刻花、铁锈花、琉璃釉、宋三彩、珍珠地、凸线纹、兔毫纹、乳浊釉、油滴釉、鹧鸪斑等。其中窑变黑釉,所用原料是采用当地的黄土,因含铁量高,烧成后成黑褐色。又因施釉厚薄、窑温高低、火焰气氛的不同,往往在烧成后出现黑赭、黑褐、黑蓝、黑绿等不同釉色。还有绞胎、镂空、模印等。此外,还分釉上彩、釉下彩、高温釉、低温釉和仿定窑、仿钧窑、仿建窑等。清末和民国初年在彭城、富田两地还烧制青花瓷器。从已发现的器物中有各种盘、碗、瓶、罐、枕、盒、笔筒、帽筒、痰盂、绣墩以及书写“民国二十一年”、“民国二十三年”纪念瓶和“民国四年”纪年枕等。青花颜色一般偏淡,与清代前期青花瓷明显不同,均属民用瓷。

0制1瓷工艺种类极为繁杂,并且很多器物上书有各种铭款,为国内各地民间窑所少见。因此在宋、金、元时期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除河北本省外,外省如河南的鹤壁窑、登封曲河窑、修武窑、当阳峪窑和禹县扒村窑、山西介休窑等,特别是它的白地黑花绘画工艺,还影响到南方的四川、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东北辽宁的缸瓦窑等,形成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从考古材料发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出土,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大批磁州窑瓷片标本和许多完整器物。如元白地褐彩罐、白地褐彩四系龙纹扁瓶、白地褐彩鱼纹盆等。同是在元代窖藏出土文物中也常有发现,如1969年11月在房山良乡南关窖藏出土文物中,就曾发现一白地黑彩凤纹罐。同时在房山城里文物窖藏中也发现三件白地黑花罐及两件黑釉梅瓶。1975年3月在东城区鼓楼中学窖藏中出土一白地黑彩凤纹大罐,高44厘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前后在西城区白塔寺白塔的北侧二层台上一龛内出土一白地黑彩罐,上题有诗文:“夹岸苍苔蔽绿苔,红林黄叶画屏开,彩船遥指十洲去,一派韶音天畔来(游十洲)。”其出土地点和诗文内容均为过去所少见。资料表明,磁州窑瓷器当时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国外,解放后在我国明州(宁波)古港遗址中就出土过不少磁州窑瓷器,其中有罐、盆、碗、缸、瓶和瓮等。当时磁州窑瓷器大量出口,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就曾出土过白釉赭色菊花纹盘、碗、罐之类的器物。并与元大都遗址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日本九州福冈修建地铁时,在发现的大量中国瓷片中不少都属磁州窑制品,这在当时我国北方民窑中是不多见的。

磁州窑不仅因为它规模大、产量高和历史悠久而出名,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各种制造工艺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尤其是它各种器物上的绘画和题铭最具特色,完全摆脱了官府的各种规制,而按照民间习俗和需要自由发挥。装饰内容的选题,主要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以写实为主,重于创新,其纹饰内容多为自然界的山水、树木、花草、牡丹、荷莲、菊花、水藻、云纹、龙纹、凤纹、游鱼、老虎、奔马、奔鹿、跃兔、芦雁、鹭鸶、飞鹤等。并且还常以人物画来装饰各类瓷枕,如《童子钓鱼》、《童子竹马》、《二童比武》、《童子风筝》、《童子牧鸭》、《少女蹴鞠》、《柳荫读书》、《柳荫观鱼》、《马戏》、《拜月》、《望月》等。还有的把整个幼童雕刻成枕面,呈趴卧状、仰头、跷脚、两眼圆睁、手提绣球,下面再精雕一长方形座,把幼童托起,显得十分精美生动。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两件磁州窑人物枕,一为1980年在房山区出土的宋三彩人物枕,高13厘米、长42厘米、宽20厘米,主题画是西汉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周边纹饰为山石、花卉、祥云、垂柳。另一件为金代赭色人物枕,高136厘米、长39厘米、宽17厘米,主题纹为一男士与一妇女似在讲话,旁立一少年,山后有一老者目向前方呈观望状。周边画有山石、花卉、树木和房舍等,枕底题:“王氏寿明”款。每一件瓷枕上的画面,都充满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磁州窑的另一特点是以各种纪年、题句、姓氏、题诗款来装饰器物,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如纪年款的写法,与后来的官窑写法完全不同,官窑款识只反映朝代和皇帝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等,不加其它内容。民窑款的写法却另有一番风味,如一件白釉罐上所书:宋“阿弥陀佛天寿二年三月李吉泰叩敬造”罐的主人显然是位佛教徒,为敬佛而烧制的。又如1988年山东省城武县出土的一件瓷碗上所书:金“泰和三年十二月买二只”,但“二只”属何物没有说明,类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警句、吉祥语、俗语等,如“众人无语,无事早归”、“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姓氏款,均见于各式瓷枕上。常见有:“张大家造”、“吉祥张家造”、“张大家枕”、“张白家造”、“花瓶刘家造”、“滏阳陈家造”、“漳宾逸人造”、“赵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申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赵小奇”、“程三程小”等。以上可看出在当时可能都是为不同姓氏人家所烧制,但以张姓为最多,这说明张姓在本地属于大姓,同时也可看出当时民间用瓷枕作枕具也是一种时尚。考古资料表明,磁州窑烧制瓷枕的窑址已发现多处,并且延续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题诗款在各种器物上也可经常看到,但以瓷枕为多见,其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有的悲观消极,有的欢乐向上。如,一瓷枕上写道:“时难年荒事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十戈后,骨肉流离道途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时余游颖川,闻金兵南窜,观路两旁骨肉遍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二十有余。时在绍兴三年清和望日也。”瓷枕二,“左难,右难,莫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后悔晚。病患过,谁救得贪心汉”。瓷枕三,“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叫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另在一张白地黑花壶上又书道:“晨鸡初报,昏鸦早噪,哪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调寄山坡羊。”以上题文多反映了人们的遭遇和生活艰辛的消极心态。然而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瓷枕上题写的一首《小桃红》,曲却有所不同,曲曰:“幸奉佳诞笑声喧,喜贺今辰宴,馥郁响香小庭院,画楼前,祥祥冉冉分明现,南级老人持丹诏,寿赐一千年”,这应是一件为人所烧制祝寿求平安的常用枕。另一瓷枕上的题诗为:“寒暑难迁,名利萦牵,得禄时平地神仙,忙中光影,醉哀长年,也由人,也由地,也由天,千卷窗前,有时行,有时坐,有时眠”。还有的瓷枕上题写:“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这两件瓷枕上的题诗,反映了当时读书人自由安详的生活和潜心研究学问的心态。同时上述题诗也反映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其生活状况和心态的差异。另外也有在瓷枕上题写“福”“寿”“德”“禄”等单字,表示吉祥的。此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书有“仁和馆”款名的小口四系瓶,瓶上部施白釉,下部施黑釉“仁和馆”三字斜书在瓶肩上,属常见的磁州窑器型,山东博物馆也收藏一件与此相同的四系瓶,肩部斜书“太平馆”三字,两瓶造型完全相同,应同烧于一窑,近年在河北省彭城发现的宋代窑址中,常有斜书“馆”字瓷片的发现。根据史料记载,“仁和馆”似为宋代馆驿的名字,笔者收藏的一件小口四系瓶,胎质、釉色和造型与“仁和馆”瓶完全相同,只是肩部没铭款,而以几片草叶纹代之,这种小口四系瓶,在我国北方各地博物馆及旧货市场上常能见到,但带铭款的极为罕见。这种瓶当时属于一种盛酒或盛水的容器。

以纪年、题句和题诗等装饰在器具物上的工艺手法,始于我国湖南唐代长沙窑,常见的纪年款有,如唐“元和三年”(808年),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五月五日造也”等,题句款有如“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等。题诗款,有“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又知何岁月,得共汝同归”;“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亲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等。因此,磁州窑以各种题铭在器物上作装饰,应是在长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运用上更加广泛,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了。这在我国北方,甚至全国诸多民窑中,是极为少见的。元代,我国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后,北方各地绝大部分民间窑都停烧了,唯独磁州窑仍在继续烧造,并且还有新的发展,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从未停烧过,它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与它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广大人民的需要,因而深受人民大众之喜爱是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陶器有哪些种类


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的发明结果,是人类自己按照自我的意志创烧出来的一种新东西。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条件。那么中国古代陶器有哪些种类?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黑陶

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

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详尽地说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纪最早提出陶器发明的第一个人,即人们将粘土涂于可以燃烧的容器

上以防火,其后,他们发现只是粘土一种可以达到这种目的。因此,制陶术便出现于世界之上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汾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证。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于烹调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有:红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这七种陶瓷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虽然因为陶器的美观度不够,很多古玩收藏者并不是很喜欢,陶器收藏属于一个小众的收藏领域,但这并不会妨碍陶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的瓷壶及鉴定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162.41万港币,约合1200万人民币了。同期的龙泉窑青瓷执壶和景德镇的青花执壶大体也在300-500万元的价位上,甚至清代中后期的官窑瓷壶价格也要到10万元以上。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归纳起来大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晋南北朝到隋,瓷壶的造型尚保留有青铜器的许多特征,繁复,奢华,很美,也很别致。腹部呈圆形、椭圆形,盘口,长颈,弯曲的柄像人的耳朵,多有动物形象的贴塑之类的装饰,“流”(指壶嘴的整体部分)主要还是起装饰作用,但许多鸡首壶的“流”是通畅的,用来往酒杯里斟酒还是勉强能用的。近年来,仿冒的赝品多了起来,市场上从几百元到3000元左右的都有,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新仿的大多是铸浆胎,早年根本就没有这种工艺,所以必假。为了克服铸浆胎手头儿过轻的毛病,也有采用加厚底部的手法,可以用钢尺或者细木棒量一量内外高差。此外,高仿品的主要问题是做旧。自然形成的土沁像大理石那种感觉,自然、不规则,做上去的“土沁”要么通体像喷了层东西,乌蒙蒙的,很均匀,要么很僵硬、呆板,总是不像天然生成的。

市场上常见的唐代瓷壶大多呈竖立的卵形或瓜棱形,饼底的较普遍,还有一种圈足非常宽,行里称“玉璧底”、“玉环底”。“注”(指灌水的壶口)那个地方有盘口,也有侈口,五代以后才出现喇叭口式的长颈大口。

唐代瓷壶的柄仅容一指,“流”短于颈,置于肩上,不超过1厘米。这大体是北方诸窑产品的特征。也有四瓣瓜棱形的大壶,南北民窑都常见,还常带有贴塑和褐彩的绘画装饰。越窑的精细产品也偶尔能见到。但即使是南方诸窑口所产,壶的基本特征是不会变的,大壶多保留有系,柄仅容二指,早期的多为盘口,与魏晋流行的那种只有系的壶相仿,“流”多八角形,不超过2厘米。过去窑址附近常出土些没有釉子或脱釉的素壶,近年就有了后挂釉彩的,甚至出现了假的唐青花。但是,后挂釉的东西必须做旧,做旧多用酸咬,也搞些人为剥釉的痕迹出来,这些手法主要在较粗劣的仿品上出现,闻上去带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开片中也常保留着高锰酸钾的结晶,就是附着在器物边角上的土也是生土,只要随身带着个放大镜大体就够了。另外,当时民窑瓷器的瓷化程度多不很高,胎和釉面结合的不牢固以致久埋土中会出现剥釉现象。如果胎子的瓷化程度很高,胎釉结合得很好也出现剥釉现象,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五代时的壶,其不论直“流”还是曲”流”,一般为唐代同等大小壶的两三倍以上。当时最美的瓷壶是来自陕西耀州窑的倒流壶,后仿的颜色呈橄榄绿就不对了。耀州窑的产品釉子薄的地方微泛黄是北宋以后改用煤烧窑时二氧化硫在作怪。另外,胎子过于纯净细腻,五代的耀州还达不到,所以并不难分辨。

宋辽金元时期瓷壶的形态开始多样化,但”流“还没有低到腹部中线的。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都有些很精彩的瓷壶流传下来,民间却罕见精品。因为如前所述,不管酒壶还是水壶,它们首先都是日用品,流传下来自然异常的困难。

若仔细观察,宋元之际壶的变化最大。简单讲,北宋晚期开始,执壶柄、注、流三者的关系开始科学和讲究起来,已经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上,腹内亦涮釉逐渐成为固定工艺。但插入的“流”在内部并不修饰处理。也就是说,元代之前壶里面插入的“流”是不修的,所以”流“的管径插入的地方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明显地凸起和粗糙,拉坯和接痕清晰可辨。元代时壶的里面开始修饰,但远不及明代那么精心罢了。因为明代壶里面修饰涮釉,变得非常讲究,跟人们饮茶习惯的变化相关。明时人开始喝散茶,就有了专用的茶壶,为了使茶壶用后便于清洗,防止茶垢的积存,所以壶里面也变得光润起来。

明清两代瓷壶的断代与通常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的断代方法相通。只是在造型上,通常明早期的壶颇具元风,例如从玉壶春瓶发展出的那种酒壶,造型浑厚圆润,腹颈间过渡很快,柄与流相对也壮硕些,与元代的玉壶春瓶极其相似;明中后期则上追宋人意趣,造型反而修长挺拔了。

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家无瓷,饮茶之风也渗透到家家户户,尤其是民窑的茶壶,存世量相当大。前10年,假仿的民窑瓷壶倒不多。不在于不好仿制,而在于前几年这路东西卖不出价钱。常见的大多是民国景德镇的仿官器,包括有些做工相当细的料彩器。但近年不但仿“主席瓷”成风,有公开仿的,就直说是当年“毛瓷”的翻版;有私下复制的,号称来源于“7501工程”,更连仿民国浅绛彩、粉彩的也多起来了,而“洪宪瓷”、“居仁堂”款瓷仿冒的年代更早,因此玩儿家必须谨慎入藏。

中国古代陶瓷种类你知道几种?


中国古代陶瓷种类你知道几种?

红陶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是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它在陶器未烧之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毫米~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后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较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镂空等几种纹饰。

灰陶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特别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以灰陶和夹砂陶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而成。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不再烧造。

硬陶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

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整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瓶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传瓶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葫芦瓶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多角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盘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净瓶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玉壶春瓶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梅瓶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贯耳瓶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弦纹瓶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多管瓶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洗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琮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蒜头瓶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瓜棱瓶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花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皈依瓶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盘口长颈瓶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鸡腿瓶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凤首瓶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连座瓶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扁腹绶带葫芦瓶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天球瓶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四方倭角瓶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壁瓶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衘题诗句。活环瓶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筒瓶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胆式瓶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橄榄瓶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荸荠扁瓶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锥把瓶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油锤瓶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棒槌瓶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纸槌瓶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爆竹瓶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菊瓣瓶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柳叶瓶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观音瓶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灯笼瓶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藏草瓶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交泰瓶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转心瓶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双联瓶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碗类


平底碗又称实足碗,碗式之一,东汉至唐均可见到。其平底是在制坯过程中对碗足部采用平切工艺制成。东汉时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内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内敛两种,腹上部鼓,下部内收。三国时期的平底碗内有叠烧支钉痕。西晋碗口较大,腹浅,小平底。东晋碗底出现足台,平底宽大。南朝时足台明显,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于唐代中,晚期。碗足部为璧形,中心内凹,足圈较宽。足中心内凹处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烧造玉璧底碗的瓷窑有邢窑、定窑、巩县窑、越窑、长沙窑、浑源窑、柏井村窑等。

四出碗碗式之一,唐代比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处下凹而形成四瓣花边状。通常下凹处的腹内壁都有凸起的竖向线纹,好似花叶的茎脉。

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称斗笠式、凉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来流行的一种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顶斗笠,清康熙时期为宽口沿外撇,圆腹,圈足较大。

葵口碗碗式之一,北宋以来较为常见,因碗口沿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窑烧制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乐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诸葛碗又称孔明碗,宋、明时期常见的一种碗式,始见于北宋龙泉窑刻花器。造型为敛口,弧腹,圈足。底与碗心呈双层夹空,底面有孔与空腹相通。此独特造型,源于"三国"的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遭败绩,困守不出。亮修书遣使赠巾帼衣物以羞辱之。据使者回报,懿阅札受礼不怒,却详询丞相寝食办事之繁简,继言:"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为惑敌,乃于对方来使刺探时,用双层碗进餐,明示食可盈碗,实仅上层有饭。后世遂称此种双层碗为诸葛碗,亦称孔明碗。用途为供器。龙泉窑烧造数量最多,明、清景德镇也有烧制。

卧足碗碗式之一。金代开始流行。1980年北京丰台金墓出土有耀州窑刻花卧足碗,形式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内凹,底足无釉。

折腹碗俗称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为敞口,腹内削,腹底向内平折,小足。景德镇元枢府釉器较为常见。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种。

鸡心碗碗式之一,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敞口,深腹,内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鸡心状,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种多为白釉、青花两种。清代雍正、乾隆时多有仿制。

宫碗特指明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宽阔,圈足。这种器形多以青花作装饰,并历代相传。正德时烧制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宫碗"之称。当时民窑都竞相仿制。

盉碗亦称合碗,明宣德时景德镇窑已有烧制。器形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两道凸起的弦纹为饰,上覆圆顶盖,盖内与碗心有青花对铭款,字体有楷书、篆书两种。清代盉碗盖钮多作蹲兽式。

骰子碗俗称"骰盔子",碗式之一,因与旧时赌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器形为平沿敞口,浅弧腹,圈足,胎体厚重。器内素白,器外多为青花或洒蓝釉装饰,署款位置或于外口沿下,或于器内底。

攒碗明万历至清代流行的一种成套组合餐具,见"攒盘"。

净水碗佛教供器,为明末清初常见的器形。口微侈,圆腹下收,假圈足。净水碗常配有瓷质器座。座呈洗口,长颈,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预侧置对称兽耳。瓶与座相配,俗称"海灯",但传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据其器形式样称为"号筒尊"或"洗口兽耳瓶"。

盖碗带盖的小碗,茶具,流行于清。清康熙时期盖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两种。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盖径多小于碗口径,扣于碗口径,少数盖大于碗口,俗称天盖地式。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其他单色釉等品种。

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敛口二式,碗腹多内收。雍正时期有直腹内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质碗形制烧造的一种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较浅,拱壁足底,内外施木釉。为清代乾隆朝的独特造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秦陇文化—民间文化—中国古代陶器的种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