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邢窑烧制瓷器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

陶瓷知识:邢窑烧制瓷器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

陶瓷知识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陶瓷行业

2021-07-22

陶瓷知识。

新华网石家庄6月11日电(记者白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近日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1996年,内丘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丘城关窑场以西关一带为中心,在西关村北、村西、村西北、村南等多处区域都发现有邢窑遗址,分别编号为14号。此次发掘地点就位于西关村南编号为4号窑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邢窑考古队于今年5月上旬开始进行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遗迹有瓦棺葬1座,灰坑3座,窑炉遗迹8座。

其中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不甚规则的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这种多窑组合在一个工作场周围的做法为国内罕见,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开凿方法、窑炉结构、工作场地功能以及烧窑过程行为等提供了考古资料。

同时,在窑前工作场下层和发掘区西部都发现了较早期的堆积层。从出土遗物看,堆积层形成的年代可上推至北朝。

taoci52.com延伸阅读

7501陶瓷追溯(三)_陶瓷知识


主持人: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7501瓷,数年来一直是陶瓷收藏市场关注的品种,自1986年起,就有陶瓷收藏家开始注意“主席用瓷”,并托友人在“陶研所”的职工中收购“7501瓷”。2002年3月,我国最大的一宗7501瓷在上海转让成功,更加吸引了广大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这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缘何流散民间的呢,它的市场情况又如何呢?请继续收看藏游天下关于7501陶瓷的探究。

会议邀请方综等八位同志,于2002年3月3日,在该单位的会议室,鉴定565件瓷器的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与2002年3月3日,在上海市复旦路2618号,第三会议室,在本公证员面前,签署了签名的声名书,签名书上他们的签字均属实,上海市公证处公证员吴晓燕,2002年3月4号。

解说:在鉴定会后,马先生近二十年收集的这批565件“7501”瓷器正式转让给张先生作为现代陶瓷艺术馆的重要藏品,马先生和张先生两个收藏家的手终于握到了一起。

从“7501”这几个字,引起我的注意,那么我去分析,这套瓷器的到底的,这个美美在哪里,价值在哪里,那么我先从它设计的角度上看,那么我觉得它,和历代的官窑相比较的话,有很多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是历代官窑没有体现过的,那譬如说第一它比较完整,从餐厅用具到书房用具,到茶房用具,它是整个一个系列的,第二个特点,从器型上来看,它所有的器型都是带盖的,那么第三个特点,就是从画法上看,它从陶瓷的角度上去看,它有几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它产生了一个釉下五彩,这是第一次出现的,第四个不同的呢,就是它出现了一个釉下对花,也就是说釉下对彩,在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那第五个特点,就是从烧制工艺上,这一套瓷器是1400多,因为他要体现这套高白透亮,建立一个博物馆,总是要有一个镇馆之宝的作品,那我觉得毛主席的“7501”瓷器,是近现代瓷器的镇馆之宝,所以我收藏了这套瓷器。

解说:1975年时“7501瓷”的进窑数为14103件,由于工艺难度大,要求高,平均合格率只有30%。烧制成功的4000余件里,当时北京曾有指示,要求除送京的瓷器外,其余的“7501瓷”应就地销毁,那么这本为数不多的毛瓷是如何流散民间的呢?

你比如说这个杆子,就是我们叫漏单,就是没花,有了这个就不能选上了,所以就把这个打下来了,所以我就把这个收藏了,一直留着做一个纪念。

当年75年啊,我就在这里精选,就是说出了窑以后选瓷,质量的检验以及保管,都在这个仓库,当时的检验的质量,是比较严的,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大家呢都很认真地,把这个任务完成,开窑以后我们就把这个选了,选完了以后就要包装,包装了第一批货,就先送我们江西省警卫处,我当时跟罗福荣副所长送过去的,那么后来的就是说,送过去以后剩下的一批,质量不是很好的,剩下的,就是说在八几年以后,所领导就发给职工,作为福利就,当时的时候是不能,按照当时省的要求,就把这一批东西要打掉,当时这批东西质量很好,瓷器很美,所以说舍不得打掉,所以然后就,作为福利发给职工去了。

解说:也有的职工因为日常使用这些瓷器,因为职工们还是把它们作为普通的生活用瓷来喝茶、吃饭用的,虽然仅过了3年,竟有一半的“7501瓷”已化为乌有。1983年时年仅28岁的马晓峰,第一个意识到这批“压仓货”的巨大潜值,从而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折。

1980年到1984年,我在江西省标准局工作期间呢,当时我的分工是分管,景德镇陶瓷质量工作,那么在我带队到景德镇,检查质量工作的同时呢,在部陶研所,我的老所长张凤奇家里,他请我喝茶的时候,拿出来两个很美丽的杯子,当时我一看,我就觉景德镇所有的工厂,都没有生产过这种釉下彩的杯子,我就问他,我说这是哪里生产的,怎么这么漂亮,那么这个老所长就告诉我,这是他们所里,当年为毛主席生产叫“7501”,那么第二天我到所里,正好检查工作呢,我就找当年的人员,了解“7501”的情况,我就这样的才发现了,“7501”毛泽东主席这批东西,发现了以后,因为我自己喜爱古陶瓷,所以我就从这个古陶瓷的角度,觉得就是这个属于,我喜爱古陶瓷的范畴,它属于官窑,那么不管从艺术价值,从经济价值都有很高的价值,当年没有人发现这个价值,那么我就开始逐步逐步地,一个一个从职工家里,把它收进来,当时我了解到他们这批瓷器,80春节前夕吧,是作为职工福利制,分发给每个职工的,那么这样子的,因为我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感觉到,也没有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所以收起来还是比较简单,也比较方便的,当然有的人因为他日常在用,我去买的时候他并不愿意转让,但是呢由于是朋友带去的,他们就是讲,可以买点瓷器来换走,所以一部分是用钱买来的,另外一部分是,以瓷换瓷的形式换来的,当然还有些退休职工,已经退休住到山里面去了,那么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也会走十几里山路,去他们家把它收过来,另外还有些领导吧,又调到其他的地区,去工作以后呢,我呢也会坐车或者是坐飞机,专门去远处去把它收回来,整个收藏过程,一般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解说:当时陶瓷研究所为“7501工程”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20万元,又经过8个多月的研制过程,再加其他成本近80万元。在1975年,这绝对是一个很吓人的大数字。

那必须要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把它整理出来,把它展示出来,让我们了解,我们现在的陶瓷工艺,热爱我们传统的中国陶瓷制瓷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要重复它是很难的,所以这个应该讲它是孤品,所以我认为保存它收藏它,价值是它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结晶,很有收藏价值的。

解说:时至今日,如果在拍卖行里露面,平均每件“7501瓷”的价格达到10万元以上,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7501瓷”身价飙升1万倍。

南北朝文化陶瓷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 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rrdquo;。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宋代鼎盛时期的瓷器


潮州是北宋的瓷都。瓷窑分布在东郊的猪头山,虎山、果子厂后山、印山和蟹山(这些山岗统称为笔架山),南郊的洪厝埠和竹园墩,西郊的凤山,北郊的田东园、瓮片山、竹竿山和象鼻山等,方圆范围约十五公里。其东郊笔架山窑址最为密集,窑具和瓷片遍地皆是,有百窑村之称。在这里发掘了五座龙窑,一座阶级窑。产品有碗、盏、茶托、盆、钵、盘、碟、杯、灯、瓶、壶、罐、盂、粉盒、香炉、人物、佛像、玩具等。全部瓷器采用瓷土制坯,瓷胎细密纯净。釉色有白釉、青白釉、青釉、黄釉和酱褐釉,青白釉数量最多。各种釉色并不单纯一致,有些即使在同一件器形上,釉色也有深浅的差别,如在花纹的凹处和器物转角的地方或器内,由于积釉较厚,釉色就深一些。白釉的白色并非全白,多数白中泛青或泛灰,也有白中泛黄。青白釉最浅色的近于白釉,只在积釉处显出淡青色(又称影青釉)。青釉和黄釉也各有深浅,青釉以青为主,最深的显青褐色。黄釉一般都是黄中泛青,亦称青黄釉。酱褐色釉也是深浅各异,多数是褐色。瓷器的纹饰以划花为主,其次是雕刻和镂孔,印花很少见。划花的划痕较浅,线条简朴流畅,内容以弦纹、卷草纹、花草纹、平行斜线纹为主,其次是篦纹、水波纹、云龙纹、莲花瓣纹等。雕刻主要是炉上的莲花瓣,刀法泼辣,刻出的棱角刚劲有力。镂孔仅见于一些炉的底座或器盖,有镂圆形孔或弧线三角形孔。印花很少见,只见到一种花瓣纹。总的来说,潮州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较精致的喇叭口或直口瓜棱腹长流执壶、军执壶、凸雕莲瓣炉、刻花碗、碟、瓜棱形粉盒、圆筒形刻花粉盒、莲花三联盒、玩具、人物和佛像等都是当年畅销海外的商品。其中有四尊完整的佛像是潮州窑的代表作,四座像分别刻有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佛像北宋高31.5cm广东省潮州水东窑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佛像北宋高31.5cm广东省潮州水东窑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惠州窑烧造的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也相当高超,各种瓷器的纹饰也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印花、划花、雕塑、镂孔等,都很精致。

南海窑烧造的一件《彩绘陶罐》(彩绘陶罐(南海窑)宋高32.0cm口径6.0cm广东省佛山澜石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彩绘瓷棺(明器)(海康窑)宋高26.0cm长62.0cm广东省海康县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宋代主要采用龙窑烧瓷,但也出现了阶级窑。龙窑系长条形斜坡式,依山势而建。以已发掘的潮州笔架山龙窑为例,全窑长度一股均在三十米上下,也有六十多米,或更长一些,这在古代的窑炉结构上是极为罕见的。窑炉总倾斜度为14至17度之间。龙窑的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能烧还原气氛,适于焙烧坯胎较厚的大件器物,也适于焙烧坯胎薄的小件器物。一般来说,龙窑烧的瓷器釉色晶莹,透明度高,抗压力强。值得注意的是,潮州笔架山四号窑属阶级窑。该窑特点是,从火膛进入为窑床,窑床内分四个窑室。每个窑室前端均有火厢(燃烧室)。火厢的隔墙是由下而上直砌至窑顶的,墙的下端有若干火孔,烧窑时火焰是从窑顶倒向窑底,经火孔进入窑室的。这种阶级窑外形与福建德化现代阶级窑有所不同,但其原理基本一致,它应该是从龙窑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升、降温时间较长,保温时间容易控制,能充分利用窑温,比龙窑节约燃料,又能烧还原气氛。过去潮州出土的刻有熙宁、治平年号的宋代瓷佛,就是用这种阶级窑烧制的。过去有人认为南方由龙窑改进为阶级窑,是在明代以后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是不能成立了。

邢窑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摸索探究出来,并在其主要产地临城县被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唐刑窑白釉唾壶

历史发展

唐代的陶瓷业,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陶瓷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整个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出现了大量瓷窑,而在所有的窑口中,以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今浙江余姚)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同时著称于世。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其质量是十分精美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如方响。同时,也因其数量增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 但是,长时间以来,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中外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李肇《国史补》中有“内丘白瓷瓯”的记载,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学者都认为邢窑的遗址当在内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从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邢台、内丘三县进行过七次考察,虽发现一些窑址,但唐代的窑址没有发现。到了1980年,又向北在与内丘相临的临城县进行普查,终于在这个县的祁村、岗头村、西双井村发现了唐代的窑址群。至此,为中外学者一

直关注的“邢窑之谜”终于破解了。所以,1992年出版的《中华文明史》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1982年至1994年底,内丘县文化馆业务人员在内丘县境内又查出邢窑遗址20多处。

唐代邢窑白瓷,作为传世品尚未见到,但作为出土文物,在全国各地唐代遗址中却发现不少。河北陶瓷学者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经过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高强度的焙烧温度,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8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学者认为,邢瓷的物测结果,为“硬质瓷”烧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个世纪。

从出土文物看,隋代陶瓷工艺没有显著进步,发展到唐代,陶瓷工艺在制工的精巧和造型与上色的艺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尤其到了唐末五代,有重要发展。五代历史虽然短暂,但新的政治中心出现和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工艺美术也有发展。江南吴越地区相对安定,陶瓷工艺尤其是青瓷在当时引起普遍重视。从明朝起流行着五代时曾出现一种所谓“柴窑”青瓷之说法,后周世宗指定烧制瓷器的釉色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明代记载柴窑的特色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古文献记载“柴窑”的名称来源于世宗柴荣,柴器之说尚无证论。

越窑的青瓷和刑窑的白瓷是唐代陶瓷中两大代表体系,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发出夺目光彩。绚丽的唐三彩陶瓷更是工艺史上的奇葩。陆羽的《茶经》中对越窑青瓷与刑窑白瓷做过生动的对比品评,说越窑青瓷象冰象玉,刑窑白瓷象雪。有观点认为青瓷,中国瓷器的开始。“嫩荷涵露”、“古镜破苔”是形容刑窑的颜色和动人的光洁。唐代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在于它对温度的控制,越窑青瓷三大进步还在于烧制原料“花石”的完美运用,以至陶瓷上色均匀、柔润。“嫩荷涵露”、“古镜破苔”用来形容越窑青瓷鲜丽之颜色和光洁之动人。越窑流行的装饰纹样有莲花、牡丹、宝相花及各类动物图案,还有波斯风格的联珠纹,体现出盛世唐朝的开创精神。

白瓷的发展起步较迟,而刑窑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洁,细如澄泥,釉色明净,据此可以证明刑窑白瓷同样是瓷器中之上品。唐代白瓷除刑窑外其他产地之白瓷质地制工也较优良,江西州窑也是当时白瓷的中心。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是从汉代单色釉(绿)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三彩釉陶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陶器,色彩绚丽,造型生动,在唐代釉瓷中是一个很特别的品种,俗称“唐三彩”。三彩陶器巧妙利用了釉色的变化达到富丽华美的装饰效果。色釉中蓝彩较罕见。唐三彩的烘造地点主要在长安及洛阳两地,唐三彩造型丰富多彩;有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偏和动物偏,还有房屋用器的模型。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


吴、晋、南朝和隋、唐、五代,广东的制陶工艺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从古窑址和墓葬出土的陶瓷观察,各地的陶窑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已转向主要烧制釉色晶莹的青釉陶器。几何印纹陶和陶屋、陶灶、家禽、家畜等模型器,在晋代还有少量出现,但晋以后已基本消失。晋代和南朝的青瓷器形有碗、盘、罐、盏、豆、灯杯、盂、盆、天鸡壶、唾盂和虎形器等。其中天鸡壶、唾盂、虎形器和青瓷砚,系晋代和南朝的新产品。施釉较厚,釉色一般青中带黄,闪闪发亮,均开片,是继承广东汉代釉陶发展而来.其胎质和釉色与福建、江西、浙江等同一时期的完全不同,火候也较低,有其一定的地方特色。广州、韶关、连县、始兴等地晋墓出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青釉瓷砚,制作也很精美,这和晋人重视书法艺术,书家辈出是分不开的,如王羲之、卫夫人、王献之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书家,同时学习书法也是晋人的一种风尚。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墓出土的灰陶犁田耙田模型、陶屋、陶井、陶盂、陶灶、陶釜、筛米俑、陶鸡、陶鸭、陶牛、陶马等小巧玲珑。鸡有笼,鸭有舍,牛有栏,马有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中有一件《水田犁耙模型》(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可见江南一带曾经成为剥削阶级逃难苟安之所。广州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和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墓出土的方格纹墓砖,印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士盛且丰;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等文字,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水田犁耙模型西晋长22.0cm广东省连县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隋代在历史发展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一时期的窑址,在广东境内迄今尚未发现,出土的陶瓷数量也不多,仅在广州、韶关、英德、封开、博罗、连县、始兴等地发掘过一批隋墓,其中有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墓。出土的青釉瓷器有碗、杯、盘、盂、灯、四耳罐、六耳罐等,也有陶塑砖雕等。其中青釉器造型别致,釉色精莹,碗内一般均有仿洪州窑的规整的印花装饰,看来广东制陶工艺水平,比前期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唐代广东烧制的日用陶瓷,仍以青釉为主。两晋、南朝流行的天鸡壶、虎形器和印花碗等,已不复见。这时已开始使用圆筒形平底匣钵装烧青釉器。器形有碗、碟、壶、罐、盆、坛等。器物胎质厚重,扣之作声不清脆,硬度不强,均属陶胎,吸水性大,施釉较厚,均开片,器物外壁均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数量极少,不少釉层剥落或脱尽,普遍有此种现象。广东唐代器物,碗一般均敞口平底,素面无纹,这类碗与潮州唐代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墓,和韶关唐代张九龄墓出土的同类器形基本相同。也有一种碗,敞口,碗壁约四十六度左右倾斜,矮圈足,外壁压印有四条直线纹,四瓣口,这也是唐代瓷窑中常见的一种碗形。壶一般均带把,短流,平底,附盖,并附有一至三耳,也有无耳的。这类壶潮州窑出土较多,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梅县窑烧造的圆形十足青瓷砚,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其圆径约四十五厘米左右,这种精致的大型青瓷砚,在国内均极罕见。佛山、南海、新会等地烧造的高身青黄釉《陶坛》(陶坛唐通高87.0cm广东省佛山新会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唐代广东主要流行馒头窑,这种窑型是受北方馒头窑的影响发展而来的。当时广东烧陶瓷和砖瓦均采用这类窑型。已发掘的潮州北堤头唐代馒头窑,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窑顶呈弧形,窑通长4.97米,分窑门、火膛、窑室和烟道等部分。由窑门进入为火膛,接着是窑室,后壁垂直,横剖面作半圆形,下端有三个长方形的烟门,其后是三个长方形的烟道。该窑的特点是窑门、火膛后壁与窑后壁均采用灰色耐火砖砌成,其余部分采用耐火土夯筑。另一种半椭圆形馒头窑,结构也大致相同,但整座窑均系用耐火土夯筑而成,极为坚硬。这类窑炉在广东梅县水东,增城朱村,南海奇石,新会官冲和三水,郁南等地,也有发现。这类半倒焰的馒头窑,按理至高窑温可烧至l300度,在还原气氛中可以烧成标准的瓷器。但从各地烧成的青釉器来看,火候一般约在900至l000度左右,严格地说还是属于釉陶,可见当时在掌握馒头窑的烧窑技术方面,尚未达到熟练的地步。

五代窑址,仅在南海官窑发现一处,该窑烧制大批彩绘陶瓷器,打破了广东隋唐时期陶瓷不绘彩的旧习。1954年在番禺石马村发掘了乾和十五年(公元957年)南汉第三个皇帝刘晟的昭陵,出土了近二百件陶瓷器,其中青釉四耳罐、六耳罐和夹耳罐,制作精细、造型美观、釉色晶莹,是同时期青瓷中所罕见的精品,也是广东制瓷艺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程中,所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批瓷器的出土,成为广东地区五代瓷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其中青瓷六耳罐和夹耳罐已先后被收入《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印度和阿拉伯等一些国家,贸易往来极为频繁,潮州、梅县、廉江、遂溪等地烧造的青釉瓷已成为出口的重要商品。近年来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阿曼苏丹国,也出土了不少五代南海官窑的彩绘陶器。说明广东在唐及五代时,陶瓷曾经大量外销。

陶瓷知识:张志忠讲述: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隋代透光白瓷杯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据张志忠介绍,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到了隋代开始出现更为精细的白瓷。其中的少量透光白瓷工艺更是达到了登封造极的程度。这种瓷器釉色洁白如雪,表面光润晶莹,瓷化程度极高。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张志忠告诉记者,透光白瓷之所以能够具有透光性,主要因为这种瓷器是采用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配方在高温下烧制而成,胎体和釉面融合充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接近透明的效果。透光白瓷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胎釉合一的先河。张志忠说。

张志忠邢窑作品《白釉皮囊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不过,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如此精细的白瓷却在之后的历史舞台中消声觅迹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河北省邢台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的隋代透光白瓷片,才让世人得以重新目睹这一白瓷品种的真身。而这一发现也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那么,为什么透光白瓷在当时没有被延续下来呢?据张志忠推断,这很有可能与隋朝后期国力日渐空虚有关。他告诉记者,隋炀帝登基不久,便命人在当时原料、工艺都很好的邢窑烧制透光白瓷,专供皇宫使用。可惜,这种不计成本的名贵瓷器成品率很低,产量也极少。后来,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修运河,征高丽,国力日渐空虚,透光白瓷的烧制也就被荒废了。

张志忠邢窑作品

此外,透光白瓷的烧制工艺难度之高,也是后人难以重新将其恢复的一大原因。据张志忠介绍,由于透光白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在制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破裂和变形。所以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艺,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而最终烧制成功的透光白瓷,厚度仅为1毫米,可谓精细之极。

现如今,作为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的张志忠,已经恢复了邢窑鼎盛时期的多种白瓷,未来他也会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研究和恢复透光白瓷上面。张志忠对记者说:透光白瓷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高超智慧,其胎釉料配方、烧制工艺至今都无法完全破解,而且越深入研究就越感觉到恢复难度之大。不过,作为张志忠与邢窑结缘30多年以来的一大追求,他也会继续不断探索,力争能够将透光白瓷在当代重新恢复出来。

张志忠,1963年11月生,河北省临城县人。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河北邢瓷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张志忠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临城第一瓷厂美术组、河北省邢窑研究组从事邢瓷的恢复研究工作。对古代陶瓷的原料配制、成型、烧成,特别是传统拉坯、利坯工艺技术娴熟,有丰富的制瓷经验。在古代陶瓷工艺与艺术方面亦有颇多成果,2013年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

张志忠的作品多次在省级和国家级陶瓷大赛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在邢窑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发表《邢窑工艺技术研究》、《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等二十余篇论文,还出版《千年邢窑》、《邢窑研究》、《中国邢窑》等多部著作,被誉为邢窑研究恢复第一人。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历史地位


石湾窑是民窑,非官府所办。尽管有悠久历史,但过去它并不为士大夫所重视,所以文献记载极为简略。如《广东通志》载:冶则佛山,陶则石湾,皆良工也,石湾金鱼大缸,两两相合,俯者为阳,仰者为阴,阴所盛水浊,阳所盛水清,诚之尽然。石湾所制陶器,似古之厂官窑,郡人有石湾瓦甲天下之谚,形制古朴,有百级纹者,在江西窑之上。《广东新语》亦说:佛山之冶遍天下,石湾多陶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

广州是一个很早对外贸易通商的口岸。石湾毗邻广州,由于产品通过广州不断远销东南亚等国,所以在本世纪初期,开始受到国外人士的注意和重视,并对石湾窑的陶器进行论述和介绍。

解放后,石湾陶业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介绍和研究石湾陶瓷的论著也逐渐多起来。在报上发表的有关石湾窑的文章更多了。

近年来美国历史研究工作者施丽姬女士,为了研究石湾古代陶塑艺术,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考察。在越南西贡、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等地的祠堂庙宇古建筑物上,发现了不少石湾窑烧制的琉璃瓦和花草禽兽人物瓦脊。瓦脊上有无数的身披戏服的立体塑像,故事情节极多。可见石湾陶塑,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亦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石湾陶瓷曾先后多次在广州展出。1960年至1979年亦先后在香港举办了四次石湾陶瓷专题展览。

总的来说,从1904年开始,国内外的学者,对石湾窑的介绍和研究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的在进行。从自发的到有组织的,其时间已将近八十年。石湾陶瓷展览,对加深各界人士对石湾陶艺的认识和推动学术界研究石湾窑,导向纵深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邢窑遗址


邢窟白瓷碗片(唐)

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及107国道以西氐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西双井以南,内邱冯唐以北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4°26'114°32',北纬37°15'-37°30',海拨高度为82-140米,1996年11月 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邱东起白家庄,西到西邱,北到瓷窑沟,南到冯唐,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窑址13处。采集、征集和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万余件,从瓷类上分为白瓷、青瓷、黑釉瓷、黄釉瓷,出土器物有盘、杯、碗、罐、盆、壶、钵、灯、盂、炉、砚、俑、佛龛、盏托等。

邢窑遗址地理位置图

邢窑遗址系唐代白瓷窑址,分布在河北省临城、内丘二县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的解村、程村、祁村、澄底、岗头、双井村一带。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典型邢窑特征,与唐陆羽《茶经》记载的邢窑白瓷“类雪”、“类银”相吻合,也与李肇《唐国史补》所记的“内丘白瓷瓯”相一致。窑址发现于1980年,经调查,证实了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一部分白瓷是邢窑的产品。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对其他瓷窑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窑址中未发现窑炉。窑具比较先进而多样,除一般漏斗状匣钵、桶式匣钵外,还有一种盒式匣钵,有盖有底,坯体置其中,然后放在漏斗状匣钵之上,专用于烧造高档白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邢窑烧制瓷器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邢窑烧制瓷器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