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历史地位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历史地位

陶瓷知识 石湾窑瓷器鉴别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2021-07-23

陶瓷知识。

石湾窑是民窑,非官府所办。尽管有悠久历史,但过去它并不为士大夫所重视,所以文献记载极为简略。如《广东通志》载:冶则佛山,陶则石湾,皆良工也,石湾金鱼大缸,两两相合,俯者为阳,仰者为阴,阴所盛水浊,阳所盛水清,诚之尽然。石湾所制陶器,似古之厂官窑,郡人有石湾瓦甲天下之谚,形制古朴,有百级纹者,在江西窑之上。《广东新语》亦说:佛山之冶遍天下,石湾多陶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

广州是一个很早对外贸易通商的口岸。石湾毗邻广州,由于产品通过广州不断远销东南亚等国,所以在本世纪初期,开始受到国外人士的注意和重视,并对石湾窑的陶器进行论述和介绍。

解放后,石湾陶业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介绍和研究石湾陶瓷的论著也逐渐多起来。在报上发表的有关石湾窑的文章更多了。

近年来美国历史研究工作者施丽姬女士,为了研究石湾古代陶塑艺术,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考察。在越南西贡、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等地的祠堂庙宇古建筑物上,发现了不少石湾窑烧制的琉璃瓦和花草禽兽人物瓦脊。瓦脊上有无数的身披戏服的立体塑像,故事情节极多。可见石湾陶塑,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亦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石湾陶瓷曾先后多次在广州展出。1960年至1979年亦先后在香港举办了四次石湾陶瓷专题展览。

总的来说,从1904年开始,国内外的学者,对石湾窑的介绍和研究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的在进行。从自发的到有组织的,其时间已将近八十年。石湾陶瓷展览,对加深各界人士对石湾陶艺的认识和推动学术界研究石湾窑,导向纵深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概述


我国南方的佛山市石湾镇,一向以制陶业而闻名于世。石湾陶塑(俗称石湾公仔),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冶则佛山,陶则石湾,皆良工地。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石湾的先民就已烧制陶器。唐宋时期,这里的日用陶器已大量发展,到了明代,石湾窑更注意采集我国各大名窑之精粹,熔炼提高,以古朴、传神、典雅、厚重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石湾窑这朵火里之花青春焕发,更呈放着动人的光彩。

石湾窑陶塑艺术的地位

石湾窑陶塑,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明清时代,石湾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产品中的美术陶瓷(包括各种陈设用陶塑、实用美术器皿、玩具等等),园林建筑陶瓷(包括各式琉璃瓦、造型花脊、色釉栏杆、花窗、照壁以及墙地装饰砖等)两类,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特殊用途,明清以来已遍销华南及远销国外。清初期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中已述及石湾之陶遍二广,傍及海外之国,可见它在当时影响之广。

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既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制作内容丰富多采。制品生活气息浓厚。塑造的人物、鸟兽,形神兼备,千姿百态;塑造的植物、山水,自然清新,生趣盎然;人物形象典雅传神,器物造型及釉彩古朴浑厚。几个世纪以来,形成了自己强烈的特色和风格,因而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并且出现了石湾陶塑的收藏家、鉴赏家及评论家,对石湾窑陶艺进行评论、介绍。

石湾窑陶塑,它与我国其他优秀艺术一样,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它不仅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而且影响越来越广泛。究其原因,主要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二是具有令人目注神移的艺术魅力,使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味。凡观看过石湾陶塑的中外人士,无无不赞叹艺人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著名作家郭沫若、肖三,曾先后写下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元均,艺与道俱进,品随岁更新;喜看佛山访石湾,石湾工艺不平凡,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等赞美诗句。

石湾窑陶塑的另一大类,是建筑及装饰用的琉璃制品。它是东方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它的地位。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建造的庙宇楼台、庭院别墅,多采用石湾琉璃制品。罗浮山冲虚古观、广州镇海楼、六榕寺花塔、陈家祠、佛山祖庙、伶仃洋赤湾天后庙、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等建筑物均采用石湾制的琉璃,人们不论从照片或实地观看,无不赞美这些建筑的壮观宏伟。琉璃瓦中的人物花脊是立体组画,它象壁画而优于壁画,似壁雕而胜于壁雕。佛山祖庙的琉璃瓦脊人物雕刻(琉璃瓦脊人物雕刻清广东省佛山市祖庙

解放后,石湾窑陶塑艺术,发展较怏。尤其是美术陶瓷,影响更为扩大,产品远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雕塑家刘传和美术家刘泽棉、庄稼、廖洪标等,均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才能,不断对石湾传统陶塑艺术进行挖掘、整理,进行新的创作;釉料艺人霍日增、吴灶生等对发展传统釉彩,多年来悉心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由于石湾窑陶塑艺术在继承传统中不断进步,它的成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许许多多到中国来的旅游者和归国华侨,包括不少的国家元首和各界的知名人士,他们都以到石湾一游为快事。

1234下一页

陶瓷知识:石湾陶瓷的特色


(1)陶泥与瓷土

石湾陶瓷所用的泥土,大致可分陶泥和瓷土两类。陶泥是本地所产,瓷土是从外地运来。石湾之所以称为陶都,是因为当地的泥土(陶泥)只能烧陶。石湾陶泥采自本镇东南北三方面的山岗和石湾东平河西岸磨苟岗等约四十多个低矮山岗,这些山岗下面埋藏着大量陶泥,千余年来一直取之不尽。此外,陶土亦来源于佛山澜石、南海、番禺等地。据研究,石湾陶土含铁量高于宜兴陶土,含铝量约为20~23%左右,受火度不及瓷土,须在1000℃~1050℃左右烧成,火候过高陶器则会烧歪变形。但若渗入适量的细砂或瓷土,其受火力则可适当增加。石湾窑除烧陶器外,从唐宋至今亦烧瓷器。早期烧制瓷器数量较少,明清以后逐渐增多。烧制瓷器的瓷土则从东莞、肇庆、英德等七、八个地方运来。东莞白土产于水稻田之下,以横沥及马步坳二地所产者为最佳。传世的明代刻有吴南石堂款的素烧刻花镂孔三足与四足香炉,即采用东莞瓷土制成。东莞白土须和以石湾山砂,始能成器。据抽样检查,东莞瓷土,其成分与宜兴紫砂土比较,宜兴土含铁、锰较多,故色红紫,受火度不及东莞土,须在l100℃左右烧成;东莞土含铁少,故色白,在800℃时色黄,过1200℃时色青。瓷土来自肇庆之莲塘及市桥、清远、中山等地的,以莲塘瓷土为最佳,成分直追福建德化,其土含铝、镁质多而铁少,为一种极佳之瓷土,可仿宋代定窑瓷器。过去石湾艺人取之加入本地红土,以冲淡红色及增加耐火度,若加入东莞白泥则成半陶瓷,用作女像之肌肉部分,则代表妇女白嫩肌肤。若塑老妇,则渗入少许红泥。明清以来石湾烧制的陶瓷数量极多,自成格调。凡艺术瓷,除仿古制品外,皆用半陶瓷土浆注模成品,以省工时,减低成本。

石湾山砂,产自大帽岗、小帽岗、显庙岗、宝塔岗、千秋岗等地。其色金黄,烧成则白,为其特点。山砂为构成石湾陶坯之必需原料。如东莞白土本身不能耐火成器须加入山砂20--30%,利用其熔点高以支持坯体,使其在1200℃左右不会变形。由于东莞土之收缩率大(约为15~18%)而山砂收缩率几等于零,故粗陶器用粗砂,烧成时砂露而土缩,摸之粗糙。凡缸瓦煲盆、下水道渠简等均掺粗砂,若艺术用陶,则经细孔筛筛去粗粒,始行掺入坯土,烧成后不觉粗糙。但若于艺术陶胎上,目力可见砂与泥有明显分别者,则非佳品。烧造者为掩饰此缺点,经常用星朱、石墨涂于器底,使人难以辨认,其实此系辨胎土优劣之一旁证。

石湾各种精陶陶土配方的原则,大致有如下几点:1.纯东莞白土,必须加入山砂、瓷土、红土等,以求耐火。2.纯瓷土必须加入长石,以操纵其耐火或透明度。但长石愈多,则可塑性愈减。3.陶土中加入瓷土,使其色变白,且增加耐火度。但过多则减少可塑性,使器物易裂及变形;红土加入瓷土则呈较淡之暗红色,有滑腻光泽感觉。依据上述原则,石湾陶器中之人物神仙、壁挂、花瓶、植物及精细之花瓶等,各有其特有的坯土配方。

至于石湾胎骨陶用之配方,也很重要。胎骨陶不施釉,目的在于表露陶塑精细之手工、胎土色泽美丽与感觉之细腻,故胎骨在石湾陶塑中占重要位置。各类配方大致如下:一般人面人手用白瓷土30%,红土60%,东莞土10%;茶壶等日用器物,用红土80%,白瓷土20%;石山人物用红土100%。但亦无硬性规定,如清代名工潘玉书雕塑的李铁拐、范蠡、苏武等历史人物,多采用灰褐色胎骨,以示其脸部之苍劲。雕塑的西施、贵妃等女像,则采用白色胎骨,示其皮肤之白嫩。黄古珍雕塑的人物,则喜欢采用明亮细腻的红色胎骨。可见石湾名师,对人物胎骨的配方亦各有别。总的来说,经过配方提炼的石湾陶泥,粘性很强,能耐高温,是理想的陶土。比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的瓷土可塑性大,能塑出迎风飞舞的衣裙飘带和复杂的线条。

12345下一页

陶瓷知识:建国以来石湾窑的创新与发展


过去在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剥削下,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一般陶瓷业都随着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崩溃,而愈趋衰落。石湾陶业也不例外,到了建国前夕已陷于一蹶不振的地步了。此时生产技术日益衰退,产量日趋减少,销路日益萎缩,陶窑仅存三十座。解放后,石湾陶工发扬了当家作主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使石湾旧貌变新颜。现在石湾不断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半自动化逐步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石湾镇已建设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不少外省瓷厂和外国陶塑工作者,不断到石湾学习陶艺和交流制陶技术。近三十年来,石湾各类陶塑,在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多次展览,受到了很高的评价。1981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约五、六十倍之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现在石湾按产品的种类分工,分设了工业、化工、建筑、园林、电瓷、日用瓷以及美术陶瓷、工艺陶瓷等工厂,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湾建国陶厂生产的釉面砖,填补了华南地区的空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美术陶瓷厂生产的各种美陶,以其工精艺美驰名中外。这个厂每天接待着数以千百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华侨和港澳同胞。

石湾陶塑的最大特点是能继承传统风格。塑造人物脸部一般总不上釉彩,以保持胎色和线纹的刻划。不论是大型的雕塑或是只有一厘米高的小品,都极讲究传神,即不但形肖,而且神似。过去石湾以制造陶器为主,没有细瓷。现在精陶和细瓷(新产品)已大量生产。釉色方面,石湾继承了我国青瓷传统,对宋代著名窑口的产品都有继续仿效,而且青山于蓝不断有所发展。石湾陶塑的釉色浑厚,富有质感,别具一格。现在经过陶釉工人的苦心钻研,已从原有的二十多种釉色发展到七十多种,其中结晶釉是石湾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釉色。器表施于这种釉色,经过锻烧,出现深浅相映、错落有致、疏密不同的放射性光芒和梅花形等晶体;形成五彩缤纷、百花怒放的美丽色彩,给人以诗的想象、画的美感,发人深思,百看不厌。

石湾陶塑,人才辈出,后续有人。刘传、庄稼、曾良、刘泽棉、廖洪标、刘锦、霍兰、霍英、马海、苏锡荣等,是当代老一辈的陶塑艺术家和工艺师。他们分别掌握了各种陶塑工艺和传统技法,创作过大批优秀作品。石湾陶艺之花,正欣欣向荣,越来越辉煌灿烂。

陶瓷知识:承古创新的岭南陶艺巨擘——石湾窑综述


广东佛山石湾镇的制陶史源远流长,唐代形成的石湾窑场更开启了千年窑火不息的辉煌之路。明清时期石湾镇手工艺和商业极度繁荣,为国内四大名镇之一,石湾窑也步入高速发展期,瓷土、釉药的调配技术和制器能力突飞猛进,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创发生产体系。工匠群体的工艺史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既善于吸收历朝名窑的优点,尤以仿宋代经典见长,传承古制;也极富变革创新精神,开发出一系列本窑风格的新工艺。

石湾窑陶艺是岭南艺术的重要代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广东人乐观进取、开放包容和勤劳务实的文化特质。自明代广州成为重要外贸窗口始,石湾陶也成为佛山最大宗的外销产品,远销海外,尤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广泛。

石湾窑集历代之技术大成,将颜色釉生产推到了陶史新高峰,尤以色彩斑斓的窑变钧釉类产品见著,世称广钧;也以造型、制作高超的艺术陶塑闻名于世。石湾制陶题材丰富,兼融文人品味、俗世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贴近大众民生,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雅俗共赏。其时民谚赞曰:石湾瓦,甲天下。后更进入宫廷,为广东朝贡特产名品,今天故宫尚存80余件清宫旧藏各色石湾窑的供摆件、文房器皿和造像等器物。

在南禅传播和岭南民俗文化的影响下,石湾陶艺具有浓重的宗教美术色彩,也展示了儒佛道和多种民间传统信仰的兼融共治。仙佛陶塑在石湾陶史地位重要。清宫就在紫禁城佛龛内供养36尊石湾罗汉像。广东省博所藏石湾窑藏品600多件中,宗教造像达60余件,如达摩、六祖惠能、八仙、和合二仙等形象。这类陶塑并不遵崇传统范式,富有世俗化和个性化特色,人物的脸和手、脚局部露胎,与作品中施釉彩的衣饰和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艺术感染力。

石湾手艺人的实践经验丰富,广钧釉、胎毛技法与山公微塑等独创工艺闻名遐迩。近现代更承前启后,中西合璧,古典与现代融汇。追求神韵至上的石湾公仔,百物百情,千人千面,传神描画了人生百态和社会风情。尤其对面部表情的精微处理,或见或觅,或瞄或盼,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人物内心世界和人格特质;瓜果翎虫的像生塑造则清新自然,生机焕然,深得岭南画派二居的神韵。既写实了时代,也开启了自由浪漫的新古典主义潮流,是传统陶艺向现代转型的先锋军。至今老而弥坚,继续绽放新时代的新风采。

一、石湾窑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1、石湾窑形成的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

著名的佛山石湾窑,自明清时期开始,以广钧为代表的丰富多彩色釉陶和卓越的陶塑艺术广受人们喜爱,石湾公仔几乎成了陶塑在广东人民心目中的代名词。石湾窑的制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为后期的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和技术基础。如在南海西樵山周围曾发现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76年在石湾大帽岗发掘的商代贝丘遗址;1977年至1978年,省博物馆等单位对河宕旧圩遗址进行了发掘等。

南海县北部的官窑和东部的黄帝岗(即广州西村),过去蕴藏着丰富的可制成釉料的原材料。镇内河涌交错,分布在石湾上中下三窑的大小河流汇入东平河,形成天然的水运网络,为石湾窑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佛山处于岭南地区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地方文化与民俗多元而包容。南海是古代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中国的海上要道,相传南朝时期,菩提达摩自印度经海路来到广州从南向北传播禅法。在唐代,广东新兴人六祖惠能回归南方弘法,广州地区成为南禅宗扎根散叶的重要基地。禅宗等佛教文化在广东的深远影响,对石湾窑艺术风格和题材体系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画艺术对石湾陶塑的影响深远,岭南国画与石湾陶艺几乎同时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可能是互为影响的,而岭南国画更多地融入到石湾陶艺的血液中。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绘画人才中,明初以花鸟画称的宫廷画家林良为著名,清代居巢、居廉兄弟,苏六朋、苏仁山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湾窑艺人。石湾陶艺亦曾受到佛山当地画家黎简、谢芝生等书画的感染而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貌。著名石湾陶塑艺人黄炳、黄古珍等亦擅长国画,因此他们的陶塑作品常借鉴国画的表现手法。

佛山是粤剧的故乡。明清时期粤剧兴盛,也熏陶了佛山陶塑,石湾艺人把舞台上的戏曲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引入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对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在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德庆龙母祖庙、三水胥江祖庙上的石湾陶脊中的粤剧题材多有体现。此外佛山秋色、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等,对石湾窑艺术也有所影响。

佛山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艺术活动,为石湾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其中无论是题材品种方面,还是在创作思想、技巧方面,石湾陶艺的制作都与佛山民俗紧密相关联,展现其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艺术气息。

2、石湾窑的历史分期

根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石湾部分窑址发掘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可以大致分析概括石湾窑发展的历史脉络。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及现当代的发展,世代相传,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特色鲜明、传承至今的陶窑。古代石湾窑的历史分期大致可分为唐代创烧期、宋元发展期、明清繁盛期、民国转型延续期等四个阶段,以下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简单论述。

唐代创烧时期:

晚清以来不少人对石湾窑作过研究,但其创烧时间,则众说纷纭。1957年,广东省文管所和佛山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组在石湾镇东部的大帽岗发现的唐宋时期的陶瓷堆积,主要是盘碗等日常用品残片,且多是次品,釉色主要是淡青釉和酱褐色釉。1962年的再次调查探掘,在山岗西部近岗顶处发现宋窑堆积和压在其下的唐代窑址。此处唐代窑址的出土物和石湾、澜石一带唐墓出土的部分器物相同,与高明唐窑窑址出土的碗、盘几近一致。

在1976年,石湾镇对大帽岗和位于南海小塘镇奇石村的奇石窑址调查,以及2010年于原名小望楼岗的陶器生产作坊遗址出土器物作对比分析得知,石湾窑唐代创烧期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胎壁厚,胎质疏松,烧成火候不高。器物外壁多施半釉,胎釉结合不牢,多有剥釉现象。釉色有青釉、酱釉和酱黄釉等,器物外壁多无施釉。多采用泥块垫烧的方法,少量坛、罐等肩部采用堆塑、捏塑的手法制作楼宇、人物、龙等装饰,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烧制。

宋元发展期:

大帽岗窑址、小望楼遗址和奇石窑址在宋代石湾窑仍是主要代表窑口,从出土标本资料看,三地的产品都是沿袭唐代而来,又有所发展。在大帽岗窑址宋窑堆积层里,与唐代出土物相比,这些瓷器大都施釉到底,釉色较均匀,采用匣钵烧制。此外还有不少窑具,如匣钵、渣饼、垫环、试片。考古人员还采集到一件刻有天禧叁造茶曹的茶碾残件,表明大帽岗窑址的烧制年份很可能在公元1019年前后。

小望楼遗址宋代器物较多,出现有鬲式炉、带系罐、粉盒、擂盆、卧羊、蟾蜍等陶塑制品等,部分盘碗亦凿有印款,大多器物的造型、釉色与大帽岗出土的标本基本一致。

奇石窑址宋窑堆积层中,多见印花、刻花器,四系罐类残片上凿印有政和元年等北宋年号,一件残片上印有奇石字样,断代、定性的参考价值大。还有太原、潘宅、大吉、清香等印款。还有划花、贴塑、彩绘等丰富品种,年份上比上两片遗址要稍晚,采用了容积更大、更为先进的龙窑,产品制作上旋削技术更为成熟。

大帽岗、奇石窑址都出土了釉色莹润的残片和手捏人物像、卧羊、蟾蜍等塑件,可能是最早的石湾窑艺术陶塑,但确切年份待考。2009-2010年间在鸡仔岗附近发现大量宋元陶瓷遗物,依然以日用品为主。

北宋时期大帽岗、奇石窑尚为地区陶业生产基地。但南宋后石湾窑总体开始衰落,生产的中心也转移至石湾镇,形成往后延续数百年的新中心区。据考南宋后,许多石湾外来人口中不乏陶瓷工匠,或带来了先进陶瓷技术。小望楼岗的窑火从宋代一直延续民国,其遗址元代地层出土物的品种更丰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延续了石湾的窑火。

明清繁盛期:

明代广州已为国内的对外贸易中心之一,石湾窑的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加强而进入繁荣时期。正德年间通过改变窑炉及煅烧技术达到在一窑内控制不同窑温以煅烧不同产品的需求和能力。石湾窑本土的釉药调配工艺也得到长足发展,为色釉创烧技术提供了保证。明中期后,石湾窑的生产组织结构更合理,分工更加细致。其时石湾窑有了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打破了传统生产日用陶器的旧格局,大量推出各类艺术含量高、风格多变的用品和陶塑。明代晚期,石湾窑还创新烧制园林建筑陶,如琉璃瓦、瓦脊及庭院陈设器等,大受欢迎。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石湾窑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器语》中载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乾隆时期,石湾的行业生产从明代的八行分为二十八行,各行业之间划分制器界限,内而厘定价列,以杜内部哄争,外以树立团体,以杜外界之滥入。清中后期鼎盛时代,全镇的陶窑共有一百二十多座,男工一万五千余,女工亦达三千,每年销货额约为九十七万两。可见此时石湾陶业盛景。这时期已有专门生产艺术陶塑的白釉行、花盆行等,涌现一批制陶名家,所作题材十分广泛,佛道仙儒人物、市井百姓形象、瓜果器皿、仿古供器与仿历代名窑产品等无所不包,艺术价值很高。清中晚期,花盆行逐渐成为专门生产园林建筑陶德行业,其生产的品种为各制陶行业之冠,尤其生产的大型人物瓦脊和专为庙宇制作的大型神像,融思想性、艺术性、装饰性为一体,达到石湾窑艺术陶塑创造的新高度,取得极高成就。

这时期的石湾窑开始大量仿造古名窑和古制器物,尤其善仿河南钧窑,烧制出三稔花色釉、翠毛釉、雨淋墙、雨洒蓝、钧红、紫变釉等多种以仿钧釉为基调的窑变釉色,确立了石湾窑以广钧为代表的色釉产品特色体系,畅销国内外,贡到朝廷。

民国转型延续期:

二十世纪初,处于对外交流前沿的广东石湾,艺人们汲取了清末民初富有革新精神的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的精华,使石湾陶瓷的面貌一新。石湾陶业在洋货的冲击下,一些新型陶瓷企业成立并进行革新。一些名师走出石湾,前往广州、景德镇、澳门等地交流,学习西方雕塑手法,使石湾人物塑像艺术达到新高度,摆脱了瓦脊人物模式的束缚,创作题材、形式和手法都极大发展。

清末民初,是石湾窑陶塑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石湾窑优秀作品以夸张和概括的陶塑作品为主,且以题材广泛、艺术平民化为主要特点。这时期石湾陶塑的巨大成就,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刘佐潮、潘玉书、霍津、温颂龄和梁华甫等,锐意求新,将石湾陶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38年,日寇入侵佛山后,石湾全行业生产濒临崩溃。

建国后:

得力于党和政府的扶持,石湾窑焕发新生,成为至今闻名中外的南国陶都。

二、石湾窑的产品类型

石湾窑产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四大类,其中以人物、动物等艺术陶塑为代表。

1、日用陶瓷

日用陶瓷一直是石湾窑的主要经济来源。石湾窑生产所涉及的日用陶瓷种类广泛,包括生活、文房、种植、玩具、明器祭祀类等,其中三煲一钵为石湾日用陶瓷的代表。石湾各个时期生产的日用陶瓷呈现出来的艺术气息浓厚,其艺术美多源自生活的美。

2、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包括了脊饰(如陶脊、宝珠、脊兽等)、鸱吻、壁画、琉璃制品、瓦、色釉栏杆、花窗、华表、龙凤陶塑等,其中陶脊和壁画是石湾窑建筑陶瓷代表。

陶脊又称花脊或瓦脊,是装饰在屋脊上的各种人物、鸟兽、虫鱼、花卉、亭台楼阁陶塑的总称。瓦脊上的陶塑题材多是情节复杂的历史典故、戏曲、宗教和神话故事等场景和民俗吉庆题材的缩影,如常见的题材有粤剧折子戏《姜子牙封神》、《穆桂英挂帅》等,瓦脊陶塑的釉色以蓝色、绿色、褐黄色为多见。

石湾陶脊自清代中叶以来畅销国内外,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地的庙宇建筑,多有采用石湾陶脊作建筑装饰。石湾壁画最早生产于明中叶,清末民初因社会变革、建筑潮流改变而日渐式微,佛山祖庙流芳祠和广州市场陈家祠等旧建筑群至今仍完整保存下大量珍贵的清代石湾陶塑佳作。

3、艺术陶瓷

石湾的艺术陶瓷,是世俗社会追求艺术化生活的产物。主要指晚明清初兴起的如花瓶、花盆、山子、文房用品和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摆设装饰功能的艺术陶塑制品。部分陶脊制品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可划归此范畴。除了本土釉陶器物和石湾公仔,仿古作品也是大宗品类。

在瓦脊塑件基础上产生的石湾陶塑摆件,大致在明代中期出现,开始是作为祭祀用器,后来渐渐作为陈设用品而走上商品化,到清晚期盛极一时。早期的陶塑人物都是观音、达摩、罗汉、寿星灯神仙人物类,其制作手法稚拙、线条简洁。清末民初,技术趋向成熟,所制作的题材亦遍地开花,仿生陶瓷的制作亦美轮美奂,形成鲜明的石湾窑地域风格。

4、工业陶瓷

佛山地区手工业兴旺,需要大量的工业用陶瓷,主要是一些盆、太平盅、酒埕、七斤樽、糖缸、大染缸等普通日用器物。三、石湾窑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1、陶土选配

石湾陶瓷的制作工序大体为:一般粗陶器,要经过配土、练土、制坯、干坯、施釉、烧窑、出窑阶段;精细艺术陶瓷要经过素烧、出窑、施釉、烧制、出窑等过程。

早期的陶泥和砂均取自当地的泥土和冈砂,后原料日渐衰竭。嘉庆22年,广东布政使开始禁止在当地挖土取砂。自此,石湾的陶泥原料主要来自外地,主要有南海、东莞和肇庆的白黏土,中山的黑黏土,清远的瓷土,花都的赤泥和当地的红泥等;所使用的砂来自河源、清远、肇庆等周边地区。尤以东莞白黏土与石湾本地砂混合而成的坯料为佳,黏力很强,可塑性高。石湾陶多烧成瓷化程度不高的缸瓦胎,早期的石湾陶胎,胎一般较粗厚,显黄赭色,胎偏红,晚期偏淡红色或灰黄色。

据史料记载,石湾镇周边蕴藏有大量含铁量高的陶泥,大多呈赤红色。附近亦含有丰富的白色黏土和黑土,周边的山岗上大量金黄色的细冈砂,经过煅烧后会变成白色。从其他地方取回的陶泥颜色不一,性能各异。为改善陶泥性能,石湾艺人们通常会根据人物陶塑烧成所需的温度高低和陶胎烧成后所需要的呈色,把两种或以上的陶泥、瓷泥、细砂按比例进行配制。如东莞的白黏土由于含铝量低,要加入瓷土和山砂提高耐火度;瓷土的加入会使陶胎烧成后的呈色纯白,因此制作年轻女性的脸和手以外,塑制人物露胎部位通常需要加入红泥。

石湾陶塑坯胎的颜色除了可以用多种色土调配以外,也可通过添加适量的金属氧化物来呈色,如氧化铬、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铁红和石墨粉等。石湾艺人们会按需配料,例如,潘玉书在塑造铁拐李、苏武等神话历史人物时,喜欢配制褐色的骨胎泥,以此显示人物脸部的苍劲;在塑造西施、贵妃等美人像时,则配制白色的骨胎泥。黄古珍和刘传则喜欢使用明亮而细腻的红色骨胎泥。经过调配烧制后的陶塑,性能会得到改善。缺少瓷土,使用含砂量极高的陶土仿制胎质细腻的宋代名窑非常困难,故石湾的仿古品往往会在生坯上涂黄石、星朱等护胎,以掩盖胎身的粗糙。

2、造型技法

石湾陶塑的造型技法,除了兼备雕塑技法外,还有贴塑、捏塑、捺塑和刀塑四种,这既是作品制作的工艺手法,也是表现四种流派的风格。

贴塑是塑造出基本坯体和器形后,用泥板、泥条或模印粘贴出艺术造型和装饰的技法。传统上这类手法多用于塑制与建筑结合的陶脊人物和装饰1、釉药以植物灰为主体,称水白釉,是石湾的地方釉,另外有一种糠灰釉,属于传统裂纹釉;2、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适合做全陶或者半陶制品的装饰釉;3、颜色变化丰富、单色釉、窑变釉等艺术效果强;4、采用天然矿物作为着色剂,增添特殊的效果。

以石湾仿钧为例,其釉料一般使用以下原料:1、提碱的桑枝灰;2、传统杂柴灰;3、稻草灰;4、河泥;5、玉石粉。

水白釉的传统配方一般为少量桑枝灰配上大量稻草灰,均匀混合成乳浊白釉作为基础釉。又可采用杂柴灰、稻草灰加氧化锌、白云石等或者河泥加白云石或方解石、氧化锌等制成,以上两种需要经过调配方可以做白釉使用。

钧釉一般在氧化气氛或者中性气氛中烧成,烧成在1200-1300摄氏度之间。硬质瓷类要在降低玻化温度和加厚坯体的前提下才可降低炸裂风险,废烧率较高。钧釉大多由底、面两层釉组成,一般有以下几种施釉方法:1、先浸或者浇底釉,局部再涂撒,面釉以笔涂上或者刷上。2、用熔融温度一致的其他色釉点缀于钧釉面上,以达到不同颜色的呈现。3、不同角度和压力喷釉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4、吹釉法使规则的大宗产品更具立体感。丰富多样的施釉手法,使得石湾窑仿钧釉达到瑰丽多变的效果。

石湾陶器胎质较粗,且桑枝灰、稻草灰的覆盖力有限,因此一般都施釉较厚以掩盖胎中浮现的砂粒。明代以前,石湾窑使用的釉较单一简陋,以酱黄釉、黄褐色釉居多。入明后,添加了贝壳类等高钙动物灰及玉石粉、石英粉和长石粉等熔融填充剂,使釉具有一定厚度和流动性。在这个基础上再改良金属着色剂,增加了黄石、星朱、石墨和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矿石。石湾窑工们开始能运用富含钾、钠等金属元素的天然矿物来创造更瑰丽的釉色,釉质成分的多样性和煅烧时龙窑内的温差变化等原因,陶器便产生了丰富多变的窑变效果。

18世纪前的明清石湾窑产品,釉色多仿钧蓝、钧红、青白、青绿、月白等色,且呈乳浊感,釉层较厚。胎质较厚重的器物一般不施化妆粉,早期仿钧釉多在素烧后再施釉,其露胎处多呈酱褐色。雕塑类的器物多是动物和人物,一般早期的人物或者动物才较多地满施釉,清代晚期到民国多出现有素烧器,人物类的雕塑脸部、手脚等多露胎不施釉。

四、明清石湾窑的主要成就和渊源考究

明清石湾窑博采百家诸长,善于吸收前朝遗珍和学习他山之石,也与时俱进的改良革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特色风格的产品系统和工艺特点,取得诸多重要成就。

变幻无穷的色釉技术

石湾窑掌握了高超、复杂的釉药配方和生产烧造技术,以丰富多彩的单色釉、杂色釉、混合彩釉、结晶釉类装饰见长。善仿历代名窑、名品的釉色,也开发出了本窑特色、结构丰富的颜色釉体系。主要品类有:

一)仿古钧窑的钧釉类及其创新品种

世人俗称的广钧,即广窑仿钧,它无疑是明清石湾窑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一书中说:石湾陶器上釉者,明时曾出良工,仿制宋钧红、兰窑变各色,而以兰釉中映露紫彩者最为浓丽,粤人呼之翠毛兰,以其色甚似翠羽也。窑变及玫瑰紫色亦好,石榴红次之,今世上流传广窑之艳异者,即此类物也。石湾窑仿宋金时期的钧窑,可以说是几乎面面俱到,从天蓝釉、月白釉、玫瑰紫釉再到钧窑带斑,石湾窑都成功仿制。既有同时仿其釉和形制的,也有融入自身特点的石湾窑窑变产品。广钧产品以青蓝色为基调,也有灰兰、灰青、月白等丰富色阶,基本可以分为单色釉、混合釉和斑毫结晶釉三大类,这三类也因为钧釉的釉药主配方基调,自身也都有或轻或重的局部结晶而呈现出所谓的窑变现象。按烧成釉相来分,则主要有乳浊釉和乳光釉两类。

1、单色釉类。仿宋钧窑、汝窑类的天蓝釉、天青釉、月白釉、钧红釉等品种。

a、天蓝釉和天青釉。这两类为石湾窑仿宋钧蓝调釉最为成功、数量最多的大宗产品。有极其接近宋钧窑变釉特征的乳浊类品种,天蓝釉中常见白点结晶点或斑的现象;也有高玻化、淌釉较活而接近汝类天蓝、天青、月白的乳光釉类,在此基础上更形成了蓝中透紫透绿,暗带淌釉结晶丝而晶莹变幻、犹如翠鸟羽毛般流光溢彩的石湾著名特色釉种翠毛兰釉。

b、月白釉。石湾窑仿古钧窑月白釉类中,以毫状结晶现象较重的乳浊釉类为主,效果极类元代钧窑月白釉。当白色结晶为主调时,它的烧成效果是元钧类月白釉;当蓝青为基调、白毫为点缀时,它便成了石湾窑特色产品的雨淋墙类的钧蓝釉。

c、钧红釉。钧红釉,又称石榴红釉,灿若玫瑰,又如熟透的红石榴,红中透紫,艳而不俗,别有一番古朴。石湾窑工将其广泛应用于日用器,也被大量使用于18世纪以后的陶塑人物、动物和堆塑器物上。这类产品施釉堆垛厚润,常有流淌垂釉现象,钧红釉多有开片,器物口沿、特别是造型复杂的陶塑类边棱凸起等位置一般有停釉不稳而造成的露白、黄或褐色以及棕眼明显等特点。

这类铜红的单色钧釉在宋元时期的禹县等河南钧窑中烧未真正成型,只是初见倪端。直到明早期景德镇仿钧窑红釉产品才定型,属于钧窑系红釉类,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高温红釉单色釉如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或霁红釉是不尽完全同属的工艺序列。石湾钧红釉主要是仿造这个明早期产品,以之为基础发展而来。而非仿宋钧。

2、混合釉类。这类钧釉工艺的渊源,最早出现北宋末期-金早期河南钧窑,金元时期才真正成熟、流行,属于二道混合釉的调配、施釉工序。

3、毫斑结晶釉类。这是石湾窑在仿制古钧窑的单色釉和二道花釉的实践中,参照和糅合其他古窑名品的风格,也逐渐开发和形成的最具本窑个性特色的大宗产品,也是广钧的代表性品种,即文献中所谓雨淋墙、青点釉之类。

雍隆时期的《南窑笔记》所称广窑亦有一种青白相间麻点纹者,皆瓶、钵之类的品种,即是此类,大抵类似古代兔毫类的结晶窑变釉。其以靛青、蓝类釉为基调色,上挂或夹杂白色、浅色的结晶毫,尤以琢器立件的烧成装饰效果为佳,通体丝毫毕陈,挂下千丝万缕,如瀑如雨。其中佳者,人们誉之为雨淋墙釉。冯素阁在《从石湾窑仿宋钧釉说起》一文道:所创蓝釉中流淌雨点状葱白色品种,俗称'雨淋墙',或称'雨洒蓝'是其杰作。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对此也有精确的概括:广窑之釉,扪之甚平,而中现蓝斑,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是广窑之特色也。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

其中圆器卧件类,因流动性和淌釉效果不类立件,一般以点、块状的结晶斑为主,也犹如雨溅地上,水点斑驳,幽青可爱,别具韵味,视觉装饰效果也很强。

类似的工艺装饰,早在唐代河南鲁山窑和郏县窑的花釉产品、宋元时期的钧窑、江西吉州窑、四川广元窑的器物上已有类似效果和现象。石湾窑则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工艺发展为一种烧成效果相对稳定却更富于变化的成熟技术和产品序列,发扬光大,成为自身标志性产品。清嘉庆蓝浦著的《景德镇陶录》记载了唐英督办的御窑曾仿广窑釉色及青点釉一种的陶事,这说明景德镇蓝调为基的雍乾炉鈞釉类,很可能就是受石湾钧蓝釉影响而仿造出来的名品。

二)石湾窑仿产或改良其他名窑的色釉

石湾窑除了以仿古钧釉闻名,也大量吸取和仿造前朝各窑的各种特色名品的釉色,品种极其丰富,几乎囊括了各类釉色技法,尤以仿宋代五大名窑的成就最大。

1、仿古名窑釉类

⑴仿宋哥釉

明末清初时期的石湾仿哥釉类,类近同期的潮州漳州的中低温陶瓦胎细碎开片纹理的乳白釉产品,以百垃碎为主,很容易搞混。至清中期以后,石湾则与景德镇一样,也开始出现各种色地哥釉器,即类似绿哥釉、蓝哥釉、黄哥釉等。晚清时期则进一步滥觞,仿哥釉类的高温玻化釉类瓷在石湾窑开始流行,并且开始广泛运用于人物陶塑的衣饰上。

⑵仿宋官釉

主要是仿官釉乳浊釉类,并采用高铁的褐黑护胎、边棱凸起部位停釉变异或釉药结晶等现象,仿出紫口铁足的效果。

⑶仿宋汝釉

通常是一种薄瓦胎的天蓝色乳光釉,釉药流淌较活,半玻化,时见有翠毛兰釉效果。存世品易与宜钧产品混淆,多争议。

⑷仿宋定窑白釉

乳白釉薄瓦胎产品。

⑸仿宋吉州窑

玳瑁釉、虎斑釉是宋代吉州的代表名品,同时代已经有其他地方的窑口受其技术的辐射影响,如重庆的涂山窑、四川广元窑、西坝窑等。石湾窑参照其工艺原理,仿造和发展了这种装饰。

⑹仿古窑的挂绿彩、三彩、琉璃彩釉

白釉挂绿是石湾窑一个常用的装饰手法和大宗产品,主要参照了隋唐的巩县窑、长沙窑等同类工艺;同时也多见仿造唐、辽三彩陶;其大量运用于建筑陶瓷如陶脊的琉璃彩釉技术,或仿元明时期的山西宗教建筑构件的琉璃彩釉和陶塑技术、或沿袭发展。

仿磁州系赭彩绘

石湾窑也有褐彩、赭彩或多彩以绘画装饰的技法,其彩头和风格更类似明代北方磁州系的风格,却并非业内讹传的所谓舒公窑的宋元吉州系特点。

2、其他杂色釉类

明清时期石湾窑除了大量仿产前朝名窑装饰特色的产物外,也敞开胸怀,摒弃门户之见,积极吸收同期景德镇、潮州、漳州等窑场颜色釉和施彩技法的精华,尚有相当数量的各类单色杂色釉品,如紫金釉、石纹釉、古铜釉、厂官釉以及孔雀蓝、秋葵绿、鳝鱼黄、蟹壳青、墨绿、开片碎白等釉类釉色,品类繁多,而其中有不少品类是本窑独有的。

精良高超的制器能力

石湾窑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对颜色釉的运用上,更体现在其精良高明的制坯和制范技术上。工匠群体富有工艺史修养,在对陶史深刻解读研究的基础上,模仿和继承古铜作、瓷作、漆作等类型的礼器、供器造型艺术,博采他山之石的成功品类;更善于创新发展,最终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独特风格和经典系列。

石湾陶匠和手艺人更普遍具备具备全面扎实的制器技术,能够熟练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拉坯、贴塑、模印花、模合成型、雕瓷、套色、彩绘等各种技术于生产中,并将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融合为一体。

石湾窑产品最大限度的利用色釉和陶塑的艺术装饰效果,以弥补胎体瓷化不足、粗糙的先天弱点,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成功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

出神入化的造型艺术

1、仿古制经典的设计

石湾窑的仿古风格,往往仿古釉色装饰与仿古器制同时施用于一器上。不止只有仿古风格系列;在吸收古制古法的优点基础上,也富有革新与改良。通常且将不同时代、地域和品类的前朝经典器物特点,予以交差融汇,将不同釉色和造型相互混用,创造出更多变化的艺术装饰效果,推陈出新。

同时,也多有异工同效,参考同期不同材质和门类的优秀造型艺术。

2、人物、动物和像生陶塑

石湾窑的陶塑造型能力、题材的丰富性、艺术水准和运用经验,均独步天下,遥遥领先群侪。

3、独创胎毛和山公技法

胎毛技法相传为黄炳首创,是石湾窑独特的陶塑技法,通常用于动物的雕塑。采用石湾本地的一种含铁成分很高的红土,经过沉淀去除杂质,再加入一些细瓷土和少量的东莞黏土混合,捏塑成动物的形象后,在陶胎八成干的情况下,以时钟的发条打磨成的小刻刀代替毛笔,在器物的表面一丝一缕地雕琢出鸟兽的羽翎、皮毛,通常不施釉,烧成后胎骨呈黄褐色或白黑泛灰黄。这类不施釉的陶器称为素胎或胎骨泥。如广东省博藏的黄炳款石湾陶塑素胎猫、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藏的黄炳款石湾窑黑猫等。

山公技法是石湾窑独有的一种传统微塑工艺。山公指的是盆景中人物、动物、亭台楼阁等装饰配件,尺寸虽小,却惟妙惟肖。相传最早出现于光绪年间,由石湾制陶老艺人刘来首创。早期只是单纯制作小巧配件以供山石盆景选用,至19世纪60年代,刘来之子刘辉胜继承发展了这门手艺,成为当时以山公制作著称的陶艺家。山公以红泥的原色为基调,当时称为胎骨,逐渐成为石湾一项传统产品。到20世纪20年代,刘辉胜之子刘伟棠创造陶塑山公盆景,山公陶塑成为独立完整的作品。

引领时代的技法创新

随着18世纪开始尤其是晚清时期,广州地区成为全国性的对外开放窗口和重要国际贸易出口基地,并成为世界经济、中外文化和新老时代的交汇中心,石湾窑也得天独厚,率先一步取得了划时代的变革发展。特别在其晚清之后的艺术陶瓷,更融汇中西文化特点,善于吸纳西方的近现代美术和雕塑艺术的成果,将自身传统的技法优势更进一步发展,突破了传统框架,融入贴近生活时代气息的表达,在题材上、风格上和技法上,开民族陶塑的现代风格之先河,开现实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新风,以陈渭岩、潘玉书、刘传等近现代大师为代表,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时代技术精神的优秀石湾陶塑艺术家。

如潘柏林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这件作品《回娘家》,融合传统民俗和日常生活为灵感来源的现代陶塑新路线,以市井风情为特色,反映老百姓的寻常生活。用色大胆,表情生动,细腻刻画新婚夫妇嬉闹的瞬间。其宜起不宜止的画面构造手法,也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如这件融汇了中西艺术特点、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当代石湾作品,已脱离了传统工艺和装饰美术的功能与范畴,成为新时代走向世界的优秀艺术品。

一、明清以来石湾陶瓷的重要商号

自明清开始,石湾窑产品开始较频繁出现店名或匠人的名字。其中,以晚明清初时期的祖堂居与文如璧最为著名。

a、祖堂居

祖堂居以仿唐三彩为最,主人姓名已不可考。从传世品看,多为日常用具,以黄、绿釉居多。置款一般以楷书阳文椭圆形印章凿印于器底,章下有附带集古、墨客、美玩林等印。明代万历年间霍氏祠堂拆下的陶脊仿三彩釉鳌鱼可能是祖堂居传世的建筑装饰制品。

b、文如璧

文如璧是顺德人,清代康熙年间的陶瓷名家,其店属于花盆行。以名为号,其子孙沿用至清末,民国初年分为两店,一为如壁生记,一为如壁。文如璧早期制作园林建筑及日用陶瓷制品,后期改制作陶脊并因此驰名。

文如璧早期制作许多文房用品,器物底部用竹刀刻行书款识如壁店造。现藏在石湾美术陶瓷厂及中山大学文物馆的清代书法家吴荣光在文如璧订制的笔架,底刻石涛诗句搜尽奇峰打草稿,钤有石云山人阳文篆书方章。其所制作的陶脊遍布两广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许多古建筑。如佛山祖庙灵应祠的三门瓦脊、陈家祠、胥江祖庙佛山关帝庙前照壁正脊等。嘉道年间,文如璧所制陶脊多为花卉、花鸟一类,道咸后人物形象也多了。到清后期,以制作陶脊驰名的还有奇玉、均玉、英玉、宝玉、美玉等店号,广州的陈家祠至今还保存有以上部分店号的陶脊作品。

有《石湾陶器考》墨稿显示,宋末有部分阳江陶瓷艺人迁到东莞开窑,陶塑以土质极佳的东莞土制成,有吴南石刻款或南石堂、吴南石堂、南石、南石罗玩雅造等楷书印鉴。但从现存南石款识的陶塑或素烧作品中看,更接近于明清器物特征。这类内容的真实性尚待商榷。

其他明至清代的著名店号还有粤彩正记、两来正记、大昌、来禽轩、刘胜记等。晚清民国时期,诸如袁湖记、冠华窑和裕华真记公司也是当时的著名店号。

二、历代名家

石湾历代制陶作者中,有几位是出类拔萃者,他们就是中外驰名的明代可松、清代文如璧、黄炳、和清末民初的陈渭岩、潘玉书和刘佐潮等名家,他们各有专长和卓越的艺术贡献,其传世珍品也较多,各自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都比较大。

1、明代名家:

苏可松,明代陶艺名家。苏可松是一位文化艺术综合修养很高的匠人,擅长器型的创作和善仿摹制窑变釉于器物上,他创作的器物造型多仿商铜器,作品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世之作主要有《仿商贯耳壶》和《仿周蟠螭瓶》,前者底款刻有仿商贯耳壶可松制手刻楷书,器表施仿钧翠毛釉;后者底款刻可松制楷书,器表施仿钧翠毛釉。此外还有翠毛釉陶洗及罗汉等。

2、清代至民国初期名家:

除了上面所介绍善于制作精美陶脊的文如璧,清代的制陶名家还有陈祖、黄古珍、冯秩来、刘辉胜、梁福、潘铁逵、廖坚和陈赤等,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位,现简单介绍如下:

黄炳,字云渠,号云屿、云渔,别署湾海居士。善书画,精制陶器、鸟兽、人物,尤以制作鸭、猫、猴子最为精美。所制陶胎鸭,胎骨细润朴实,毛羽毕露,独具特色,故有黄炳鸭之称。他将工笔画翅毛技法运用于陶塑动物上,创造了胎毛法和搓珠、镶眼、点睛技法,使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后人誉为陶艺一代宗师。有不少画作以及《鸭》、《鹌鹑》、《坐石罗汉》等陶塑现藏于故宫、香港艺术馆等机构。

陈渭岩,名胜,号惠岩,又号养云居士,长于仿古名窑器。潘玉书为其入室弟子。曾携潘到景德镇传艺和学习交流,融会了石湾窑与景德镇窑两地的陶瓷雕塑艺术特色,如《贾玉宝》、《观音大士》等传世佳作。陈处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林则徐》、《番鬼痰盂》、《巴夏礼夜壶》等作品,表达了石湾艺人对的爱国精神和对侵略者的谴责,富有时代精神。其后期曾在广东陶业公司从事陶瓷造型设计,他深入观察生活,善于表现人物典型性格的技艺高超。

传世作品曾用款识较多,多用篆书阳文方章,如粤东渭岩氏制、岭南陶隐、粤东陈渭岩章等,时人也有呼渭岩为渭南。但传世作品中有陈渭南制款识的,有不少明显是后人仿制之品。晚年,陈渭岩曾以壶隐老人别号印款。陈氏曾塑造六祖百身以谢神恩,六祖像钤有岭南陶隐居陈渭岩作于羊城诚一窑制篆书方印,诚为佳作。

潘玉书南海九江人,名麟,号玉书。自小随父学木雕,后跟黄炳、陈渭岩学陶艺。也曾向来穗的意大利艺术家学习西洋雕塑技艺,把民间传统技艺和外来雕塑艺术融会于石湾陶艺中,作品面貌清新,被艺术界誉为代表石湾陶塑发展方向的雕塑家。

潘玉书擅长塑造人物,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神佛、罗汉、道士、仕女和、百姓乃至伟人等,尤以刻画仕女见长。由于他以陈渭岩为师,兼学习西洋雕塑技法,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结构严谨,刀法明快,线条流丽、简洁,注重人物脸部表情的刻画,物法细腻,通过眉、目、唇角线条的变化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和神采;人物衣饰塑造手法独到,衣纹高度概括,简洁流畅,质蓄典雅,洗练脱俗,富于艺术魅力,造型既夸张,又富于写实,而仕女则端庄娟秀,婀娜多姿,《贵妃醉酒》为其杰出代表作,开创了石湾人物艺术的新面目。

但潘氏却不善釉药,多以胎坯售卖他人,由购得者或经营售卖人代以施釉煅烧后出卖。传世作品常见款识潘玉书制和潘玉书篆书阳文方章,前者款识用于卷筒原作,后者为模印半原作。

3、近现代名家:

部分晚清时期的石湾制陶家,到了民国时期仍非常活跃,同时更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名家,其中有霍津、霍子厚、温颂龄、林堂煜、吴灶生、廖作民、梁华甫、陈红、区乾等人。

霍津,,民国名家,以制作动物和人物闻名,擅塑牛的形象。中期以后,有的作品有加盖广州二沙头东源窑出品的篆书阳文圆形印章;后期,则使用楷书阴文圆形印章霍津造。曾受聘于冠华窑,专事仿制黄炳、陈渭岩、祖唐居等名家作品。

温颂龄,名奇,又名麟,清末民初陶塑名艺人,因左足残废,时人称为跛奇。平生耻于模仿,喜创新,工制人物。民初受聘于当地中窑冠华店,善陶塑花脊人物,名作品有《秉烛达旦》、《太白醉酒》、《关公夜看春秋》、《踏雪寻梅》、《达摩归西》等,于所作底部,常钤有温颂龄制篆书阳文方章。此外,还为佛山镇仁寿寺塑造三尊巨型三宝佛像。

刘传,原名刘永传,1916年生于石湾镇,广东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陶艺作品、艺术理论、实践带动了石湾陶塑艺术的现代发展。刘学习继承了前辈名家潘玉书等人的技法,技艺扎实全面,敢于创新,塑造了一批富有民族气息的杰作,如铁拐李、钟馗、达摩、水浒故事等人物形象,表现了除暴安良、扶正却邪的传统正气。大跃进时期进入广州人民美术社,他创作了《刘胡兰》、《志愿军》、《鲁迅》、《毛泽东》、《李白》等作品。刘传的贡献,在于他把写生和写实引进了传统瓷塑工艺,富有时代气息,代表作有东坡玩砚、武松打虎等。

刘氏的贡献获得了体制、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如在纯粹艺术价值层面做客观评价,也要看到那个年代部分艺人作品某种意识形态色彩过分浓重、样板化的不足。如其作品《贵妃醉酒》,创作意大众艺术和群众艺术。但是一个普通民间女子的纤弱清秀质朴的气质放诸杨贵妃身上,这与唐代富贵雍华、肥满丰润的女性审美观和后宫贵人的历史形象,显然格格不入。当然这种时代局限性,并不能抹杀其高超的技法和引领现代转型的贡献。

石湾窑瓷器发展历史与收藏价格


广东石湾窑,是典型的将平平资质发挥到极点而兴盛千年的一个窑口。石湾窑所处地区只有大量相对质量低一些的陶泥和岗砂,并且作为民窑也不具备官窑那种先进的烧造技术。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开始,就源源不断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种类繁多、形制多样的日用陶瓷器皿,在明代更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陶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陶艺界的一朵奇葩。

石湾窑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古窑址属于唐代,证明唐代是石湾窑陶瓷的始发期。作为创烧阶段,唐代的石湾窑陶瓷主要是碗盘、碟、坛等日用陶器,这些器物造型朴实,基本都胎壁厚重,胎质疏松,外壁多施青色、酱色或酱黄色的半截釉,胎和釉结合并不十分牢靠,出土文物中有很多都有剥釉现象。

宋元时期是石湾窑逐步发展的一个阶段,石湾窑陶作品的种类有了很大丰富,增加了执壶、香炉等器物;釉色也有所增加,青黄釉色和酱黄釉色占主要地位,青釉与酱釉次之,也新增少部分黑釉色、白釉色产品,甚至烧制了少量做工精美的瓷器。

这个时期的日用陶造型规整,表面平滑,底足平稳,这得益于其旋削技法的成熟。纹饰技法上,出现大量刻花、印花、彩绘、戳印花等手法加工的作品。宋元朝的发展期内,除了日用陶,艺术陶塑也开始崭露头角,石湾陶塑艺术正式萌芽和散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以后,石湾窑开始学习使用龙窑技术,加上元代中原窑工避乱南迁一事,对石湾窑生产造成了深刻影响,外来先进陶瓷技术与原有技法的融合,为后期石湾窑的繁荣兴盛奠定了一定工艺基础。

及至明清,石湾窑的发展已经相对很成熟,呈现出一派繁荣,到达鼎盛时期。一方面,明代时的广东恢复了对外贸易中心地位,海外贸易加强造成了巨大的陶瓷外销品缺口,为石湾窑提供了生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随着艺术陶塑的不断涌现,清代时石湾窑的艺术陶塑已经达到与日用陶比肩发展的地位,两者共同构成了石湾窑陶艺兴盛的局面。

明清时期的石湾窑制品,日用陶形制多样,器型变化多端,气质古拙可爱;另外还出现大量陈设器皿、文房用具、祭器等,其造型精巧多样,釉色明艳多彩,打破了日用陶长期以来的单调感。同时,艺术陶塑进入成熟阶段,其制品题材广泛,涉及宗教人物、市井形象、花鸟虫鱼、瓜果器皿等数个大类,作品釉色丰富,妙趣天成。尤其是人物陶塑造像,擅捕捉生活中的动态瞬间,题材俗而俏,釉色浑厚朴拙,以生动传神的形象、夸张活泼的动作表情而有“石湾公仔”之称。

它的艺术手法夸张而传神,人物富有动态美感,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味。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石湾窑已经较为成功地烧制出了仿宋钧窑、窑变釉和单色釉瓷器,也能仿烧很多名窑陶瓷,不仅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善仿、擅创的独特风格,更可见其陶瓷烧造技艺的成熟与精湛。

石湾窑目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各类作品自明清开始就远销海外,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一方面,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塑艺术品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良好研究史料;另一方面,品相好的石湾窑陶瓷藏品本身也是著名民窑精湛技艺的一个浓缩,经济价值不会太低。如东拍国际(北京)2013年拍出的一对清代石湾窑狮子像,最后成交价为28万元;2014年华艺国际(广东)拍出的一件清代陈渭岩款-石湾窑瓷胎观音坐像,拍得价12.65万元。大体来讲,明清时期的石湾窑摆件、文房具、人物像等,只要是品相好、保存度高的,基本都在近万到十数万不等。

同时,石湾窑生产状态至今良好,更不乏现代陶瓷工艺品翘楚现世,在早些时候的2009年,一件生产于2001年的石湾窑屈原立像,就由广州艺拍(广东)拍出了24.64万元的价格。

陶瓷知识:古代石湾陶器——概述


广东佛山石湾,古今一直烧陶,闻名中外。

石湾原来是一个村,属南海县佛山镇石州乡管辖,1951年佛山划归省辖市,1954年佛山市接管石湾村,并将其改为石湾镇。石湾位于佛山市之西南面,相距仅六公里。该镇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狭长地带,也是古代的冲积平原。其西南面临西江东平河,大小船只沿江河而上。西面可达肇庆、高要、德庆、郁南封开、梧州、南宁。北面可通清远、英德、曲江、韶关、乐昌。沿江河而下亦可通佛山和广州。陆路交通运输更为方便。石湾东南北三面有千秋岗、大帽岗、小帽岗等二十多个高矮不等的山岗围绕。这里发现的古窑址所在地,主要是在石湾镇之东的大帽岗一带。该地蕴藏着丰富的陶土和岗砂,依山傍水,是古今烧窑的好地方。这里的地形变迁很大,古代的江湾现在已成为陆地。本来大帽岗是近石湾东平河的,现在已相距有一公里之遥了。据《佛山忠义乡志》和《南海县志》载,大帽岗是石湾最高的山岗,现在已不是这样。查考该山前面的莲子岗丰宁寺莲峰书院内清代《禁挖岗沙印砖碑示》,及其附近五显庙岗南,明永历年间《禁挖岗沙碑示》,知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当地有不少陶工在这一带山坡及山顶大量挖掘岗沙和陶土,因而岗顶逐年变低。近年来在石湾西北面的奇石村,亦发现有与石湾窑同系统同时代的古窑址,扩大了研究石湾窑的范围。据《广东文物》记载,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有余。而衰落时期(民国年间),仅余陶窑六十余座,执业工人不及二万。又说石湾陶业订定行规,尚有簿籍可查者。仅传自明代天启年间,初分八行,后分二十三行,若析其细目,约有五十余行。可见其规模之大,制品之多,分工之细。石湾陶业历史悠久,需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不一一论述。

陶瓷知识:福建陶瓷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说过: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对研究福建陶瓷发展来说,我们不但要知道古代人民烧造了哪些陶瓷,也要探索他们是怎样来进行烧造的,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手段烧造。因此,对福建古代陶瓷发展的研究就有它重要的意义。

1954年发现的昙石山遗址,位于闽江下游的闽候县甘蔗镇恒心村昙石山,距福州二十二公里。经多次发掘,出土了不少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等,其中陶器尤为精美,而富有特征。这个文化的内涵,分为上、中、下三层;中下两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余年;上层属于青铜文化,相当于我国商末周初时期,距今约3200余年。因此,下层是我省已知的新石器遗址中年代最早的,这说明,福建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美的陶器了。当然,从这些陶器来看,它的起源可能还更早。值得引人注意的是这批陶器中,不但有比较粗糙的《陶鼎》(陶鼎新石器高17.5cm口径16.Ocm闽侯县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红彩陶杯新石器高8.0cm口径10.6cm闽侯县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昙石山文化的上层类型,是以几何印纹硬陶为特色,根据近年研究,它已进入青铜时代。这类几何印纹硬陶,火候高,胎质坚硬,在制怍时,用印模拍上,或用竹篦划上回纹、方格纹、菱形纹,篮纹、绳纹和其它编织纹等,作为装饰,这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同类文化中成为一种普遍的装饰,但各省并不完全雷同,而各有其特色,福建这种几何印纹硬陶遗址遍布全省各地,其发达情况,可想而知。除昙石山上层外,而以闽候县黄土仑遗址最为典型,出土了许多独具特色而别致的陶器,《带錾印纹陶鬶》(带鋬印纹陶鬶商高24.0cm口径12.0cm闽侯县鸿尾黄土仑福建省博物馆

陶豆西周高21.0cm口径20.Ocm闽侯县鸿尾黄土仑福建省博物馆

在我省与几何印纹陶同时出土的还有原始青瓷器。原始青瓷器在我国商代前期出现以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传播,根据考古资料,从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说明这种新生事物不是偶然而孤立的现象。《原始青瓷弦文簋》(原始青瓷弦纹簋西周高7.9cm口径13.6cm闽侯县甘蔗昙石山福建省博物馆

原始青釉弦文盂西周高5.5cm口径10.0cm福州市福建省博物馆

123456下一页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清代的陶瓷


清代广东主要采用龙窑烧瓷,瓷窑分布在潮州、揭西、大埔、惠东、梅县、佛山、高州、饶平、陵水、汀迈等地。其中佛山石湾窑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规模很大,全镇分上、中、下三个窑区,共有陶窑一百多座。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日用陶瓷、手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美术陶瓷和丧葬陶瓷五大类。制作一般都很精致,产品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各国。揭西,饶平、高州窑口烧制的日用青花瓷和大埔等地烧制的青釉瓷,也各有特色。大埔清初总兵官吴六奇墓出土的二百多件陶俑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陶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阴森恐怖的官府俑(44),一个个神气十足的衙差,在堂前两旁站立着;第二组是前呼后拥坐轿巡行的情形(1.掌握了广东局部地区古陶瓷窑址分布的一般规律。2.认识到广东古代烧窑技术和制瓷工艺方面善于吸取南北等地名窑的优点,并善于模仿和创新,使产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3.这批窑址(特别是唐宋窑址和明代仿龙泉青瓷窑址)的发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解决了广东部分传世陶瓷的窑口问题。

广东古陶瓷窑址分布范围很广,还未作全面普查,发掘工作也做得很少,我们手中掌握的材料还不足于说明广东省古陶瓷工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待今后的努力。至于广窑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特色问题,与南北各地名窑的关系问题,历代陶瓷业的兴衰问题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石湾窑的历史地位》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石湾窑的历史地位》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