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

陶瓷知识 陶瓷行业 古代陶瓷器

2021-07-26

陶瓷知识。

吴、晋、南朝和隋、唐、五代,广东的制陶工艺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从古窑址和墓葬出土的陶瓷观察,各地的陶窑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已转向主要烧制釉色晶莹的青釉陶器。几何印纹陶和陶屋、陶灶、家禽、家畜等模型器,在晋代还有少量出现,但晋以后已基本消失。晋代和南朝的青瓷器形有碗、盘、罐、盏、豆、灯杯、盂、盆、天鸡壶、唾盂和虎形器等。其中天鸡壶、唾盂、虎形器和青瓷砚,系晋代和南朝的新产品。施釉较厚,釉色一般青中带黄,闪闪发亮,均开片,是继承广东汉代釉陶发展而来.其胎质和釉色与福建、江西、浙江等同一时期的完全不同,火候也较低,有其一定的地方特色。广州、韶关、连县、始兴等地晋墓出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青釉瓷砚,制作也很精美,这和晋人重视书法艺术,书家辈出是分不开的,如王羲之、卫夫人、王献之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书家,同时学习书法也是晋人的一种风尚。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墓出土的灰陶犁田耙田模型、陶屋、陶井、陶盂、陶灶、陶釜、筛米俑、陶鸡、陶鸭、陶牛、陶马等小巧玲珑。鸡有笼,鸭有舍,牛有栏,马有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中有一件《水田犁耙模型》(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可见江南一带曾经成为剥削阶级逃难苟安之所。广州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和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墓出土的方格纹墓砖,印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士盛且丰;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等文字,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水田犁耙模型西晋长22.0cm广东省连县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隋代在历史发展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一时期的窑址,在广东境内迄今尚未发现,出土的陶瓷数量也不多,仅在广州、韶关、英德、封开、博罗、连县、始兴等地发掘过一批隋墓,其中有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墓。出土的青釉瓷器有碗、杯、盘、盂、灯、四耳罐、六耳罐等,也有陶塑砖雕等。其中青釉器造型别致,釉色精莹,碗内一般均有仿洪州窑的规整的印花装饰,看来广东制陶工艺水平,比前期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唐代广东烧制的日用陶瓷,仍以青釉为主。两晋、南朝流行的天鸡壶、虎形器和印花碗等,已不复见。这时已开始使用圆筒形平底匣钵装烧青釉器。器形有碗、碟、壶、罐、盆、坛等。器物胎质厚重,扣之作声不清脆,硬度不强,均属陶胎,吸水性大,施釉较厚,均开片,器物外壁均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数量极少,不少釉层剥落或脱尽,普遍有此种现象。广东唐代器物,碗一般均敞口平底,素面无纹,这类碗与潮州唐代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墓,和韶关唐代张九龄墓出土的同类器形基本相同。也有一种碗,敞口,碗壁约四十六度左右倾斜,矮圈足,外壁压印有四条直线纹,四瓣口,这也是唐代瓷窑中常见的一种碗形。壶一般均带把,短流,平底,附盖,并附有一至三耳,也有无耳的。这类壶潮州窑出土较多,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梅县窑烧造的圆形十足青瓷砚,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其圆径约四十五厘米左右,这种精致的大型青瓷砚,在国内均极罕见。佛山、南海、新会等地烧造的高身青黄釉《陶坛》(陶坛唐通高87.0cm广东省佛山新会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唐代广东主要流行馒头窑,这种窑型是受北方馒头窑的影响发展而来的。当时广东烧陶瓷和砖瓦均采用这类窑型。已发掘的潮州北堤头唐代馒头窑,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窑顶呈弧形,窑通长4.97米,分窑门、火膛、窑室和烟道等部分。由窑门进入为火膛,接着是窑室,后壁垂直,横剖面作半圆形,下端有三个长方形的烟门,其后是三个长方形的烟道。该窑的特点是窑门、火膛后壁与窑后壁均采用灰色耐火砖砌成,其余部分采用耐火土夯筑。另一种半椭圆形馒头窑,结构也大致相同,但整座窑均系用耐火土夯筑而成,极为坚硬。这类窑炉在广东梅县水东,增城朱村,南海奇石,新会官冲和三水,郁南等地,也有发现。这类半倒焰的馒头窑,按理至高窑温可烧至l300度,在还原气氛中可以烧成标准的瓷器。但从各地烧成的青釉器来看,火候一般约在900至l000度左右,严格地说还是属于釉陶,可见当时在掌握馒头窑的烧窑技术方面,尚未达到熟练的地步。

五代窑址,仅在南海官窑发现一处,该窑烧制大批彩绘陶瓷器,打破了广东隋唐时期陶瓷不绘彩的旧习。1954年在番禺石马村发掘了乾和十五年(公元957年)南汉第三个皇帝刘晟的昭陵,出土了近二百件陶瓷器,其中青釉四耳罐、六耳罐和夹耳罐,制作精细、造型美观、釉色晶莹,是同时期青瓷中所罕见的精品,也是广东制瓷艺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程中,所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批瓷器的出土,成为广东地区五代瓷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其中青瓷六耳罐和夹耳罐已先后被收入《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印度和阿拉伯等一些国家,贸易往来极为频繁,潮州、梅县、廉江、遂溪等地烧造的青釉瓷已成为出口的重要商品。近年来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阿曼苏丹国,也出土了不少五代南海官窑的彩绘陶器。说明广东在唐及五代时,陶瓷曾经大量外销。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元明两代的瓷器


元代由于贵族的残酷统治,民间手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广东瓷业相对衰落。这一时期的窑址仅在潮安、遂溪、汀迈发现十三处,其中有十处分布在海南岛汀迈偏僻的山区。从调查材料和文献记载来看,当时主要采用龙窑烧瓷,但也有采用馒头窑的。潮安窑规模不大,产品不多,主要系仿制浙江龙泉窑青瓷,胎质较厚,火候极高,釉色晶莹,开片和不开片的均有。器形仅见碗、碟、洗、杯、壶、罐等类。其中出土的一件《荷叶盖罐》(第一种是以梅县、廉江、遂溪为代表,大量烧制粗糙的民用青釉素面瓷器。第二种是以惠阳白马山和惠东新庵窑为代表,大规模仿烧釉色晶莹如玉的龙泉窑瓷器。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灰釉和黄釉,同时还有极少数的白釉。青、灰、黄釉碗、碟、杯外壁均刻有水波纹、花瓣纹或直线条纹环壁一周,均敞口圈足。碗,碟内中心有些刻印有文字和符号,如福、寿、宁、仰、青、卍等,字体有正草两类,均为阴文。第三种是以揭西河婆窑、博罗角洞窑和饶平九村窑为代表,大规模烧造青花瓷器。碗、碟、杯等多侈口平唇,深腹,圈足。青花蓝中带灰,白地,器外壁分别描绘梅、兰、菊、竹、荷、莲、蕉叶、麒麟、龙凤、人物、山水、游鱼或题诗。有些碗、碟内底写有福、禄、寿、雨香斋和大明成化年制等文字。此外,东莞县明墓出土大量各种类型的青花瓷罐,直口,圆腹,圈足,器外壁彩绘花卉,有不少罐是在器坯未干时,将二个大碗仰覆倒置捏合而成,然后将一方碗底挖去,变成罐口,胎质很厚,火候极高。这些青花罐未见其它省区也未见本省各县市出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可能就是东莞的产品,但其窑口至今尚未发现。第四种是以佛山石湾窑为代表,大规模仿烧南北各地名窑瓷器和商周铜器,其中仿钧器最多,器形和釉色都很逼真,极为成功。同时还大量烧造装火化骨灰的黑釉陶坛。

明代烧制瓷器的馒头窑,以惠阳新庵窑为代表。该窑平面为半椭圆形,通长5.23米,只有一个窑门,门顶收缩成弧形状。分火膛,窑室和烟道三部分。火膛低于窑室,后壁垂直,正视为半圆形,高1.75米,下端有十二个横排小烟门。整座窑均系用耐火土夯筑而成。这类窑主要系烧制仿龙泉窑青瓷的窑灶,在广东惠州、河源、惠东、惠阳等地均有发现。但窑后壁烟门数量有所不同,有五至二十五个不等。明代龙窑尚未正式发掘,但石湾正德年间改建的龙窑则从原来30米增长至40米,增加了产品的容量。

中国陶瓷历史三国两晋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陶瓷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可见在三国、两晋时期,我国的陶瓷业已经迅速发展,并且被大量运用到日用品及文具中了,这一时期的陶瓷器具形式已经开始丰富多样化了。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清代的陶瓷


清代广东主要采用龙窑烧瓷,瓷窑分布在潮州、揭西、大埔、惠东、梅县、佛山、高州、饶平、陵水、汀迈等地。其中佛山石湾窑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规模很大,全镇分上、中、下三个窑区,共有陶窑一百多座。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日用陶瓷、手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美术陶瓷和丧葬陶瓷五大类。制作一般都很精致,产品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各国。揭西,饶平、高州窑口烧制的日用青花瓷和大埔等地烧制的青釉瓷,也各有特色。大埔清初总兵官吴六奇墓出土的二百多件陶俑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陶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阴森恐怖的官府俑(44),一个个神气十足的衙差,在堂前两旁站立着;第二组是前呼后拥坐轿巡行的情形(1.掌握了广东局部地区古陶瓷窑址分布的一般规律。2.认识到广东古代烧窑技术和制瓷工艺方面善于吸取南北等地名窑的优点,并善于模仿和创新,使产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3.这批窑址(特别是唐宋窑址和明代仿龙泉青瓷窑址)的发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解决了广东部分传世陶瓷的窑口问题。

广东古陶瓷窑址分布范围很广,还未作全面普查,发掘工作也做得很少,我们手中掌握的材料还不足于说明广东省古陶瓷工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待今后的努力。至于广窑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特色问题,与南北各地名窑的关系问题,历代陶瓷业的兴衰问题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隋、唐、五代陶瓷


(一)隋代瓷器及其特征

隋代时间短,瓷器制造业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显著成就,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南北)启下(唐代)的过渡阶段的作用,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但其特点仍然十分鲜明,比较容易识别。

隋代的瓷器,青瓷较南北朝时更加发展,生产中心虽然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渐向北转移的趋势。白瓷生产已较多,质量有较大提高,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

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盘口壶、鸡头壶、带系罐、瓶、高足盘、俑等,其造型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鸡头壶:盘口较南北朝时更高,颈更细长,颈部加饰几道弦纹。腹部更为瘦长,鸡头却趋向写实而且又较靠近颈部。龙柄、带系。

盘口壶:体形较南北朝时高磊,盘口更高,颈较长较直,腹更瘦长,有四至六个条状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为四系,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园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南方流行的罐,多为六系或八系,直口、无颈丰肩,罐 身瘦长。

瓶:小盘口,颈较细长,腹略呈椭园形。

高足盘:有些文献上称做浅盘圈足豆,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浅盘,口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线圈纹,并留有几个支烧痕。高足呈喇叭状。

隋代的白瓷俑,面部清瘦,身体细长,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显区别。

从上述几种主要器形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隋代的壶、瓶、俑等体态细长是其明显的时代特征,高足盘则是典型器物。

隋 代瓷器的花纹也很具时代特色,主要原因是模印花纹:用瓷质印模在未干的胎体压印朵花纹、草叶纹、几何纹、尤以朵花纹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划花: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凭瓷器的典型纹饰,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是否为隋代器物。

(二)、唐代青瓷的特征

1、 越窑:

唐人陆羽(字鸿渐)在《茶经》一书中列为第一大名窑,推崇备至,虽难免失之偏颇,却反映了越窑在唐代兴旺发达,瓷器质量很高为天下人喜爱的历史实际。

越窑在唐代,地域更加扩大,除宁波、上虞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有烧造越器的窑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多成荷叶形、海棠式、葵式,通称花口若悬河。荷叶形口为五、六出,海棠口四出,葵口多出,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使碗腹曲折起伏。

壶:初唐时的壶,大体上还保留了隋壶的一些特点,仍为鸡头壶式,盘口较小,颈较细长,颈部一般有两道凸棱。鸡头较扁而稍靠近颈部,肩上有两个双复式系。圆饼形足。柄与颈间空隙较小。腹较瘦高。

执壶:大约从唐代中期开始,鸡头壶大体消失,不再多见,执壶出现,器型特点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时代越早嘴越短,。腹部肥大饱满。宽扁形把。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椭贺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

盘:唐代中期以前很少见。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用器大多做得体形比较高大,如隋代的高足盘。中唐以后,桌椅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适应人们生活习惯、条件的改变,盘这种装饰品在中唐时代产生了,其造型时代特征是:

中唐稍早为翻口斜壁平底。

中唐稍晚为撇口斜壁(一般壁线呈45度角)壁形底。

晚唐五代多倭角圈足方盘,葵口盘等。

罂::实为六朝,隋代的盘口壶。唐代的盘口壶更大,喇叭形颈,渐高,有的颈上堆塑有舞龙或蟠龙。耳较多,且大部分为环状,耳的位置由肩部向颈部靠近直至紧贴于颈下部。晚唐五代时耳渐消失,代之以双柄,有的柄塑成蟠龙状,成为有名的双龙柄。壶体逐渐加高。

作为一代名窑,越窑在唐代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器形:

瓷墓志:有长方形、罂形、罐形,钵形等。前二者唐代中期较多,后者多为晚唐五代时物。

枕:瓷枕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器形,但直到唐代中期才较为多见。唐代瓷枕体形较小,长表般 不超过15厘米,大多为圆角方形,腰圆形。晚唐五代有极少数为兽座。

粉盒:多为直口,盒径较小,腹较深,盒面大多无纹饰。圈足较矮,有少量足外撇。

瓯:唐人诗中有许多 赞颂瓷瓯的诗,越窑 的瓯 名气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光亮,呈半透明状。釉开细片。初唐时期,岳州窑的瓷器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一大特色。岳州窑从唐代中期起即开始衰落,可能受临近兴起的长沙窑的影响。

5、 长沙窑:

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一带,发掘报告初发表时曾名铜官窑。这是一个其产品在国内外大量出土,影响很大,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窑。

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灰色。胎质坚硬但不太细,火候在1200--1270℃之间。

釉:以青中泛黄釉为主,有少量 黑,白,褐,绿釉,普遍使用化妆土。

纹饰:长沙窑的纹饰十分丰富,而且对唐代以后全国许多 窑,许多装饰形式影响深远,其主要形式有:釉下彩绘声绘色,模印贴花,雕塑镂孔,诗文。又以釉下彩绘和诗文装饰最有特色。

器形:品种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具,以壶 ,碗样式最多;文具,及小型俑。

洪州窑:

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但产品质量不太高,胎黄白色,灰白较少,比较坚硬但粗糙。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另有褐,青绿等色调。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青瓷则是其主流,窑场众多,南方几乎各省区皆有,尤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盛,北方的青瓷也得到发展。青瓷器仍然是唐代居民最钟爱,使用最普遍的瓷器。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了。请有兴趣的读者,寻找有关窑的 发展报告、专题研究的文章阅读,求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多更准确地去鉴定各地传世、出土瓷器的窑口。

唐代有一种绞胎瓷,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重迭,搓揉成型,为唐代陶瓷又一"绝"。

(三)、唐代白瓷的特征

我国的白釉瓷器,在经历南朝晚期初创,隋代发展之后,到唐代已经十分成熟,终于能与青瓷并驾齐驱,相提并论,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把我国瓷业推向多品种,多地区的高峰,唐代的主要白瓷窑有下列几个。

1、邢窑:经陶瓷考古学家们多年辛勤劳动,近些年在河北省内丘县李阳河、小马河沿岸一带及其相临的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磁窑沟等地,发现一大批唐代邢窑 窑址这些地方唐代均属邢州,故名,这也与文献所记相吻合。邢窑在唐代烧造白瓷、青瓷、还烧三彩陶器,但以生产高质量的精美联社白瓷最有名,这里我们只介绍其白瓷的特征。

胎:邢窑白瓷分粗、细二种。粗白瓷的胎一为灰白色,较粗糙,二为白中泛黄。坚致、较细,上化妆土。细白瓷的胎洁白纯正,细腻坚致,断面都有平滑有光,扣之发清脆金属声。部分细白瓷精品胎体很薄,仅厚0.1-0.25厘米,透光性极好。

釉:粗白瓷釉呈灰白或乳白色,透明度强,部分瓷器的釉开冰裂纹片。细白瓷釉呈纯白色,细腻,透明度很强。大多细白瓷器皆上满釉,壁底的孔内也上釉。

讲到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唐代邢窑白瓷从胎、釉的技术水平上看,即使用现代细瓷标准来。也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瓷器的骄傲,更我国制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反映。

纹饰:邢窑白釉瓷器也是重胎质釉色不重纹饰的,所以纹饰很少,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都很精。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器、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砚、盒、盂、盆等等。

在工艺上,特别要指出邢窑在隋代即已使用匣钵装烧。唐代邢窑的白瓷精器,大量使用匣钵,才能烧出那类似似雪、无瑕无疵、细润莹泽的细白瓷来。

2、曲阳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这个窑场,在宋代名气更大,称为定窑。为使该窑的研究前后连贯,有人又把唐代曲阳窑叫做唐代定窑。

胎:曲阳窑的白瓷胎有粗细之分。细者胎色白中微微泛黄,多使用化妆土;粗者则呈灰白或灰黄色,均较坚硬。

釉:细白瓷釉中泛黄,比较滋润,粗白瓷釉白中泛青,较厚而且有细片纹。一般都是器外壁上半釉。

器形:曲阳窑的器形中,品种较特殊的是白瓷玩具较多,器型有特点的是碗为唇口。

a) 巩县窑:窑址集中在河南的巩县小黄冶、白河乡等地。这是一个生产多品种瓷器窑,以生产白瓷为主,还生产青花、三彩器等。其白瓷的胎为黄白色,较粗松。釉白中泛黄。据文献材料,巩县窑在唐代有些白瓷作为贡品,必有十分精细的一类白瓷。生产的白瓷多为日用器,以白瓷枕最有名。

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地在五代时亦烧白瓷器。但白瓷数量不大,是烧青瓷时兼烧的。白瓷胎较白,釉白中略泛青,器形也少,以碗为多。景德镇窑在五代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于大邑窑:诗人杜甫写有《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场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后代人们从中认为唐代四川有一生产精美白瓷的大邑窑。可至今未找到窑址,也未识别出跟随杜甫诗中描述的特征相合的四川产的唐代白瓷。大邑白瓷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新石器时代至西周的陶器


龙川出土的西周《双耳陶罐》(0cm口径11.5cm广东省龙川遗址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商周时期,南方是百越部落聚居的地区。在《尚书泰誓》、《逸周书王会》、《诗经大雅》等文献和中原出土青铜器铭文中有南夷、仓吾、南瓯、南国、南海等词,指的都是南方百越部落。南方百越部落同商周王朝经常有交往,有时也发生战争。在这过程中,逐步扩大了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上述发现的印纹陶,大口圆底尊和彩绘陶器等,它对进一步研究当时广东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和年代上,无疑是增添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宋代鼎盛时期的瓷器


潮州是北宋的瓷都。瓷窑分布在东郊的猪头山,虎山、果子厂后山、印山和蟹山(这些山岗统称为笔架山),南郊的洪厝埠和竹园墩,西郊的凤山,北郊的田东园、瓮片山、竹竿山和象鼻山等,方圆范围约十五公里。其东郊笔架山窑址最为密集,窑具和瓷片遍地皆是,有百窑村之称。在这里发掘了五座龙窑,一座阶级窑。产品有碗、盏、茶托、盆、钵、盘、碟、杯、灯、瓶、壶、罐、盂、粉盒、香炉、人物、佛像、玩具等。全部瓷器采用瓷土制坯,瓷胎细密纯净。釉色有白釉、青白釉、青釉、黄釉和酱褐釉,青白釉数量最多。各种釉色并不单纯一致,有些即使在同一件器形上,釉色也有深浅的差别,如在花纹的凹处和器物转角的地方或器内,由于积釉较厚,釉色就深一些。白釉的白色并非全白,多数白中泛青或泛灰,也有白中泛黄。青白釉最浅色的近于白釉,只在积釉处显出淡青色(又称影青釉)。青釉和黄釉也各有深浅,青釉以青为主,最深的显青褐色。黄釉一般都是黄中泛青,亦称青黄釉。酱褐色釉也是深浅各异,多数是褐色。瓷器的纹饰以划花为主,其次是雕刻和镂孔,印花很少见。划花的划痕较浅,线条简朴流畅,内容以弦纹、卷草纹、花草纹、平行斜线纹为主,其次是篦纹、水波纹、云龙纹、莲花瓣纹等。雕刻主要是炉上的莲花瓣,刀法泼辣,刻出的棱角刚劲有力。镂孔仅见于一些炉的底座或器盖,有镂圆形孔或弧线三角形孔。印花很少见,只见到一种花瓣纹。总的来说,潮州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较精致的喇叭口或直口瓜棱腹长流执壶、军执壶、凸雕莲瓣炉、刻花碗、碟、瓜棱形粉盒、圆筒形刻花粉盒、莲花三联盒、玩具、人物和佛像等都是当年畅销海外的商品。其中有四尊完整的佛像是潮州窑的代表作,四座像分别刻有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佛像北宋高31.5cm广东省潮州水东窑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佛像北宋高31.5cm广东省潮州水东窑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惠州窑烧造的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也相当高超,各种瓷器的纹饰也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印花、划花、雕塑、镂孔等,都很精致。

南海窑烧造的一件《彩绘陶罐》(彩绘陶罐(南海窑)宋高32.0cm口径6.0cm广东省佛山澜石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彩绘瓷棺(明器)(海康窑)宋高26.0cm长62.0cm广东省海康县墓葬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宋代主要采用龙窑烧瓷,但也出现了阶级窑。龙窑系长条形斜坡式,依山势而建。以已发掘的潮州笔架山龙窑为例,全窑长度一股均在三十米上下,也有六十多米,或更长一些,这在古代的窑炉结构上是极为罕见的。窑炉总倾斜度为14至17度之间。龙窑的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能烧还原气氛,适于焙烧坯胎较厚的大件器物,也适于焙烧坯胎薄的小件器物。一般来说,龙窑烧的瓷器釉色晶莹,透明度高,抗压力强。值得注意的是,潮州笔架山四号窑属阶级窑。该窑特点是,从火膛进入为窑床,窑床内分四个窑室。每个窑室前端均有火厢(燃烧室)。火厢的隔墙是由下而上直砌至窑顶的,墙的下端有若干火孔,烧窑时火焰是从窑顶倒向窑底,经火孔进入窑室的。这种阶级窑外形与福建德化现代阶级窑有所不同,但其原理基本一致,它应该是从龙窑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升、降温时间较长,保温时间容易控制,能充分利用窑温,比龙窑节约燃料,又能烧还原气氛。过去潮州出土的刻有熙宁、治平年号的宋代瓷佛,就是用这种阶级窑烧制的。过去有人认为南方由龙窑改进为阶级窑,是在明代以后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是不能成立了。

唐,五代瓷器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凤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子比前更致密,灰白色,釉子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

长沙窑主要生产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俑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子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青釉弦纹执壶 唐 高13·5厘米

估价:RMB2O00一5000

执壶在唐代最为常见,普遍为撇口,圆柱形颈,略高,肩部有六方或八方小短流,相对处有小泥条或扁平执柄。流、柄之问有二,四不等的泥条系,假圈足,造型矮胖。秘色八棱净水瓶 唐 21.7X2.3厘米

瓶为圆口,长颈,圆腹,颈底部饰三周台阶形八方弦纹。肩腹部竖向凸饰八条棱线,圈足。秘色瓷因其烧制技术、配方、工艺秘不传人,其瓷器真品传世也极少,更增添了一釉神秘之感。"秘色瓷"一名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清楚地点出了秘色瓷为越窑所产。青釉瓶 唐 8.5X14.5厘米

估价:RMBlO00一3000

瓶为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的青釉瓶工艺精细,釉色纯正。越窑青瓷莲花盏托 五代 高13厘米

盏托连为一体,为唐至宋时期典型茶具。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光洁如玉,系五代吴越国钱氏秘色窑烧造,奉至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供佛。通体饰大莲瓣纹,花纹与器型达到完美统一。

唐五代瓷器


唐五代时期,除了主流的“南青北白”之外,另有其他釉色的瓷器,如黄釉、黑釉和花釉等等,上一节提到的部门瓷窑如巩县窑等实在也生产其他釉色的瓷器,在相应章节里也作了先容。本节重要先容黄釉和黑釉瓷器。

寿州窑的黄釉瓷器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纪录“(寿州)瓷黄色紫”,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1960年以后经多次观察发现,窑址重要分布在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外窑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长约80公里,重要会合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至唐末,连续约350年。

早期寿州窑产物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到了唐代,由青釉改为黄釉形成了唐代寿州窑的期间风格。唐代寿州窑固然以烧黄釉为主,但是到了唐代中晚期也兼烧黑釉和少量绛红釉。寿州窑陶瓷器为高温石灰釉,含氧化钙量比力高,着色剂为氧化铁,由于烧造接纳还原、氧化和先还原后氧化等差别氛围,使釉色形成青、黄、黑与绛红四种。

早期青釉色不纯净,是由于釉层的薄厚不均,烧造技能的不稳固,窑膛气温不匀称,形成产物釉色的不均,青釉的色调出现为青灰、青黄和青褐等。到了隋代由于烧造技能的进步,窑温控制适中,釉色就比力匀净,呈青色。淮南市博物馆藏有隋代管家嘴窑址出土的为数浩繁的青瓷片标本可以作为佐证。

唐代寿州窑改烧黄釉瓷后,技能上有所创新。盛期产物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范唐代风格。产物装在匣钵中入窑烧造,从而制止了窑中高温烟火对胎釉的直接熏染,使釉色纯净光亮,极大地进步了产物质量。寿州窑是较早利用匣钵的窑口之一。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利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平凡产物直接入窑叠烧,受到窑中高温烟火的熏染和打击后,造成釉与胎的色泽不匀净。釉色出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差别几种,每每在器物转角积釉较厚的部位,出现翠青色的窑变釉。

寿州窑在唐代中晚期,用还原焰烧成了黑釉和绛红釉。寿州窑的黑釉产物有些烧造得非常乐成。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寿州窑黑釉瓷注、黑釉盂口胆式瓷瓶及黑釉瓷枕等,不但造型雅观凝重端庄,而且釉色纯净匀称,被国家文物判定委员会确以为一、二级藏品。黑釉盂口胆式瓷瓶照旧初次发现的寿州窑新品种,堪称寿州窑黑釉瓷器的代表之作。

黑釉瓷器

铜川窑唐代的很多窑口都生产黑釉瓷,此中可以陕西的黄堡镇铜川窑为代表。

陕西的黄堡镇铜川窑,宋代时是为耀州窑地点地。唐代以烧制黑瓷与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碗、盘、盒、灯、盆、壶、盖罐等。

碗有两种式样:一种五花瓣口圈足碗,胎骨薄,色灰质细,釉色黑而光亮;另一种为唇口平底碗,胎质粗,釉色不甚光亮。盒有3种造型:有的为扁圆形,盖与底的高度相称,平底;有的盒较高,盖面隆起如馒头状,盒底高于盒盖,有圈足与平足之分。壶为喇叭口,腹长圆形,流很短,双带形柄,平底。双系瓶式灯座,盘形口,短颈,长圆形腹,盘口与肩部连以双带形系,盘口内凸起3个乳钉状物,似为放灯盏而设。灯油储存于座内,用时方便,既能系绳提吊,又能手执安放,计划奇妙,实用雅观,为铜川窑独有的器物。三足带盖罐的造型别致,罐直口,腹部上下有弦纹两道,中心四周各有一条凹入的直线,使腹部呈瓜棱形,底部坦平,下承以三小足,盖为子母口,盖顶有钮。

别的,1972年黄堡镇曾出土了1件黑瓷塔式罐,造型近似唐三彩陶器,但又不尽雷同。罐椭圆腹,下部模印堆贴叶纹一周。下承以多边形底座,座上镂雕佛像人物及花草。罐盖为七级宝塔形,盖顶塑一小猴,形象生动,器形端正,尤其难得,是唐代北方黑瓷的一件良好作品。从胎质、釉色特性看,应为铜川窑的产物。

淄博窑山东淄博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从窑址规模之大来看,它的黑瓷产量比河南、陕西多。但器形比力单调,以碗为最多,瓶、壶、罐、炉较少。器皿均为平底,有的底部中央微凹入。这种作法遗存着隋代风格。淄博窑的黑瓷除具有平底的特性之外,釉质晶莹润泽、色黑如漆是它的特色。器物的底部一样平常比同期间瓷窑产物为厚,乃至有的厚达2厘米以上,占器高的三分之一还多,给人以慎重之感。

花釉瓷器

花釉瓷器是一种底釉上洒刷花斑釉装饰而成的瓷器,即唐代文献中纪录的“花瓷”。“花瓷”之名,泉源于唐人南卓《羯鼓录》中的“鲁山花瓷”一语,多出土于河南地域,由于烧制工艺与宋代钧窑的窑变釉差不多,故一度把它称之为“唐钧”。

20世纪60年代,故宫博物院根据《羯鼓录》中“鲁山花瓷”的纪录,对河南鲁山古代窑址举行了观察,未发现“花瓷”标本。后在观察河南郏县黄道窑时,却发现了“花瓷”标本,国外把这类瓷器称之为黄道窑。70年代,对鲁山举行了第2次观察,在鲁山段店窑址中收罗到了“花瓷”壶、罐之类的残片,同时还找到了“花瓷”腰鼓残片多件,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腰鼓在胎色、薄厚、凸起弦纹及斑点装饰等方面均完全雷同,仅在釉色上稍有差别,从而相识了《羯鼓录》中“鲁山花瓷”的正确寄义。70年代以后,河南的内乡、禹县的上白峪及山西交城等处又发现了4处烧“花瓷”的窑址。这些窑烧制的“花瓷”,就釉色及斑点特色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玄色或黑褐色釉为底釉,上施以月白色或灰白色彩斑,器物有腰鼓和壶、罐。另一类以玄色、月白或钧蓝釉为底釉,上饰以天蓝色细条纹彩斑,器物有壶、罐等。前者在河南鲁山段店、禹县上白峪二处均发现有腰鼓标本,其釉色、斑点及形制等根本同等。山西交城发现的腰鼓残片,与河南的两窑略有差别,形体较小,胎也较薄,彩斑的作法也不尽雷同。后者在河南郏县黄道和内乡二窑均有出土,以壶、罐为多,形制上大要雷同,未发现有腰鼓残片。

开国以来,河南郑州、泌阳、郏县、三门峡市等地的唐墓中都出土过不少花瓷,当时代皆在唐代中期,与《羯鼓录》成书的期间相符合。河南禹县是宋代钧窑的故乡,钧瓷的出现当与“花瓷”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花釉瓷器的出现是唐代北方陶瓷生产上的又一庞大成绩。其艺术特色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的斑点。这种釉上彩斑点是用与底色差别的釉料随意洒刷上的,有的作有规则的分列,有的纹样不定形,烧成后天然流淌、幻化多端。由于都装饰在深色釉上,便于烘托出另一种色彩斑块,显得格外夺目。花釉瓷器常见的器形有各种情势的巨细罐、双系壶、花口或葫芦式瓶、四足小盘、腰鼓等,此中以壶、罐为多。罐类多双系,以黑釉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者居多,黄褐釉饰以月白色斑点者较少。壶多双系,一面为短流,一面为曲柄,平底,壶体饱满,表面线圆润,也以黑釉上饰以天蓝色斑点者居多。另有一种花口执壶,壶口呈三瓣形,细颈,硕腹,口与腹连以曲柄,平底。这类执壶除花釉外也有白釉的,在三彩陶器中尤为多见。腰鼓较稀有,鼓形为两端大,中腰纤细,鼓身凸起线纹装饰,整器为玄色釉,饰以月白色大斑点,气魄庄严,为唐代花釉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唐代花釉瓷器的烧制技能比力复杂,由于差别的釉料在高温下会有差别的热膨胀系数,在冷却时同样也会产生差别水平的紧缩,因此,一种釉料覆盖在另一种釉料上,必须要求两者之间热胀冷缩的系数同等,才气到达完善的艺术结果。同时,在洒刷花斑釉时,还要留意到底釉的干湿度是否相宜,否则也会造成局部釉层卷缩。花釉瓷器的烧制乐成,阐明唐代制瓷艺人已把握了调配釉料和复杂的施釉技能,为宋代钧瓷的出现及花釉成品的烧制,打下了精良的技能底子。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