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康熙、雍正、乾隆朝瓷胎画珐琅历史档案资料

陶瓷知识:康熙、雍正、乾隆朝瓷胎画珐琅历史档案资料

陶瓷知识 陶瓷行业 瓷砖知识

2021-07-31

陶瓷知识。

《正文》

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其管理大臣无定额,设监造四人,笔帖式一人。

康煕二十八年,戸部广儲司、在原来的銀库、緞库、皮库、衣库之外、加茶库、瓷库成六库。

康熙二十九年增设笔帖式一人。

三十年奉旨东暖阁裱作移在南裱房,......其余別項匠作俱移出,在慈宁宮茶饭房做造办处。

三十二年,造办处设立作房。

三十五年奉旨设立玻璃厂,隶于养心殿造办处,设兼管司员一人。

康煕三十六年增设监造二人。唐英供奉养心殿。Taoci52.COm

四十二年增设笔帖式一人。

康煕四十七年奉旨养心殿匠役人等俱移于造办处。

康煕五十一年,郎廷極改任两江总督,又改漕運总督,五十四年亡。

康煕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广西巡抚陳元龙奏摺帝赐「御赐珐琅五彩红玻璃鼻烟壺一个」,「愓感涙零」。

康煕五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广東巡抚楊琳上奏摺:广東人潘淳能烧法藍物件,奴才業经具摺奏明,今又査有能烧法藍楊士奇一名,験其伎藝,較之潘淳次等,亦可相幇潘淳製造。奴才並捐給安家盘費,于九月二十六日,......法藍匠二名、徒弟二名,俱随烏林大、李秉忠起程赴京讫。再、奴才覓有法藍錶、金剛石戒指、法藍銅片画、儀器、洋法藍料、並潘淳所製法桃红顔色的金子攙红銅料等件,交李秉忠代进。尚有已打成底子未画、未烧金鈕杯,亦交李秉忠収帯,預備到日便于试験。

康煕五十六年三月,皇上开始非常喜歓欧洲珐琅画,尽力介紹珐琅画到宮中造办处。......命欧洲画家来画珐琅,......。。

康煕五十七年奏准武英殿珐琅作改归养心殿,増设监造一人。

康煕五十七年六月,广西提督総兵官左世永得到御赐珐琅鼻烟壺一个,「精工无匹、華美非常」。

康煕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本年五月十二日到,有法藍西行医外科一名安泰,又会烧画珐琅技芸一名陳忠信。奴才業会同巡抚公折奏聞,于六月十八日遣人伴送赴京在案。......。

康煕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曹頫報两水摺内硃批,谕曹寅:“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珐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数、到京之后送至御前览完才烧。今不知骗了多少磁器,朕总不知...。”

康煕五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康熙帝赐西洋使臣嘉楽,珐琅碗二个及其他。

康熙六十一年,进"鼻烟四瓶"(《宮中·进单》)

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管理造办处大臣:怡亲王、庄亲王。管理官员:郎中保德、李常,员外郎海望,司库常保,画样唐英。下设珐琅作,附大器作、镀金作。......漆作。.....。

「设六品库掌一人、奏准造办处立库...増设六品库掌三人、八品催総九人、筆帖式八人。」和碩怡亲王、交理総理事務...「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與修水利督领禁軍凡宮内府中、巨細皆王一人经尽料理。」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谕:尔等照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样式烧珐琅鼻烟壶几件。遵此。正月十四日怡亲王交来大小腰圆长方珐琅片二十七片。王谕:或配做紫檀木方匣,或做大小盒子,上俱嵌珐琅片,要做秀气些。遵此。于九月初八日做得嵌珐琅片紫檀木盒一件。于二月初四日做得铜胎画红蝠万寿黑珐琅鼻烟壶一件、铜胎玉兔秋香珐琅鼻烟壶一件。三月十五日又一件铜胎画红蝠万寿黑珐琅鼻烟壶一件。四月十一日做得铜胎岁寒三友法郎鼻烟壶一件、铜胎节节双喜珐琅鼻烟壶一件。四月十八日做得金胎鑋花五彩鼻烟壶一件。怡亲王呈进讫。四月廿九日做得铜胎黑地五彩瑶池王母珐琅鼻烟壶一件、红福百安珐琅鼻烟壶一件、莲艾中心珐琅鼻烟壶一件。八月初四日做得铜胎节节双喜珐琅鼻烟壶一件。郎中保德呈进讫。九月十二日做得秋英十锦珐琅鼻烟壶一件、福寿长春鼻烟壶一件。郎中保德呈进讫。九月廿二日做得铜胎画珐琅西番花鼻烟壶一件、莲瑞同心珐琅鼻烟壶一件。九月廿七日做得黑地画西番花铜胎珐琅鼻烟壶一件、黄地画西番花铜胎珐琅鼻烟壶一件。怡亲王呈进讫。《珐琅作,附大器作,镀金作》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二件,王谕:照此样烧玻璃的,亦烧珐琅的。遵此。至二年二月卅日共做得玻璃鼻烟壶三十六件、花玻璃鼻烟壶十四件、顶圆紫青玻璃鼻烟壶二件、各色玻璃鼻烟壶六十六件,都是镀金盖、象牙匙,怡亲王呈进讫。《杂活作》

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奉怡亲王谕:尔等总理造办处钱粮事,各作有柏唐阿、拨什库等精察匠役、督催活计等。再拨什库达亦系匠役出身,因手巧常命他们成造活计。嗣后尔等俱要各尽职分,不可怵忽,如匠人有迟来、早散、懒惰、狡猾、肆行争斗、喧哗高声、不遵礼法应该重责者,令该人员告诉尔管理官,启我知道再行责处。不许该作柏唐阿等假借公务以忌私仇,擅自私责匠役。遵此。《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三日:郎中保德交珐琅红磁锺大小十六件,奉怡亲王谕:著暂且放著。遵此。《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品官阿蓝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等散懒滑随事,启怡亲王。奉王谕:著沈瑜,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我知道。《记事杂录》

雍正二年

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磁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磁画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讫。《珐琅作》

二月初五日总管太监张起麟奉怡亲王谕:着员外朗海望管理造办处事务。遵此。《杂记》

二月初九日:新製珐琅管雙眼翎二枝、单眼翎十枝。

二月十二日:「...臣伏覩珐琅翎管製作精致、如有新製珐琅物件、赏赐一二、以満臣之貪念。」;硃批:「珐琅之物、尚未暇精製、将来必造可観、今将現有数件赐你...」。

二月三十日:「由驛斎到...又蒙恩赐各种珐琅器具一匣、臣...雍正二年三月初三日具。

四月初二日:太监刘玉交珐琅霁青盅二件、珐琅霁红盅四件。珐琅霁红有圆光团花盅二件、珐琅霁红碗二件。传旨:配匣,钦此。于四月初五日,将原交锺碗等十件配做的糊铈合牌匣四个盛装。首领程国用持去交太监刘玉收。《画作》

四月十一日:「由驛斎到御赐臣四団龙補掛蟒袍一襲、珐琅磁器五对...内製精品、人所不敢仰邀...」。

四月二十二日:御赐臣珐琅茶杯两匣,臣叩頭祇领讫,伏覩此种窯器,顔色清麗、製作精雅,實不譲前代之五彩佳品也!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五月十五日:奉事太监刘玉交红地五彩花珐琅碗十件。传旨:配做合牌匣二个,钦此。本日将珐琅碗十件配做合牌锦匣二个。钦此。《匣作》

六月:赏雲貴总督高其倬珐琅烟壺。

七月:赏福建巡抚黄国材雍正年製珐琅鼻烟壺。

十月十一日:年羮尭入京覲見「于十月十一日舞踏稽首于御座之下...」。

十一月二十八日:总管太监刘忠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配匣,又六件。《匣作》

十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木作》

雍正三年

雍正正月初五日怡亲王奉旨:着裕亲王管理造办处事务。钦此。《杂记》

正月十九日郎中保徳、員外郎海望交成窰五彩罐一件、黒玻璃用泥銀合烧鼻烟壺一件。传旨:嗣后烧珐琅并磁器俱照五彩罐上花样画。尔仿此样亦烧做几对。再照此黑玻璃用银合烧鼻烟壶样式亦烧做几件。钦此。于四月十三日做得仿宣窑青花白地罐一对、五彩花白地罐一对,怡亲王呈进。于八年十月三十日照样做得珐琅鼻烟壶四件,海望呈进。《珐琅作》

正月二十日:郎中保徳交定窰甜瓜壷一件,奉怡亲王谕:俟我来時再説。遵此。于二十二日,海望将此壷交珐琅作催総张自成持去,着倣此壷样做木样。记此。八月十五日做得一对并原样一件,海望呈进讫。《珐琅作》

九月初五日:郎中保德等奉怡亲王谕:凡有交下来的活计只写交活计人名,不可写上“交下”字样。遵此。《珐琅作》

九月十三日:員外郎海望启知怡亲王:八月内做磁器匠人俱送回江西,惟画磁器人宋三吉情愿在里边効力当差,我等着他在珐琅处画珐琅活計,试手芸甚好。奉王谕:尓等即着宋三吉在珐琅处行走,以後俟得閑之時,将宋三吉帯来見我。如其果然手芸精工、行走勤慎,不独此处給他銭糧食用,并行文該地方給他养家銀两。谨此。《珐琅作》

九月十五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来说怡亲王谕:着郎中赵元管理圆明园造办处事务。遵此。《杂记》

十二月廿一日郎中赵元奉怡亲王谕:着穆森管理圆明园造办处事务。《杂记》

雍正四年

正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沈瑜管理造办事务。遵此。《记事录》

三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持进黑釉金龙洋瓷靶杯一件。奉旨:将此靶杯照都盛式做西洋栏杆,将靶杯或十二只一盘,足子俱要下稳,盘子或做漆的,或做棕木的亦可。钦此。

四月十六日:员外郎海望奉旨:著照九洲清宴陈设的磁插款式烧做珐琅花插几件。钦此。《珐琅作》

五月:西洋国遣使貢各色珐琅彩料十四塊。

七月十六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太监杜寿交来珐琅花抹红地头等酒圆二十四个、珐琅花抹红地二等酒圆二十四个。传旨:著配匣子。钦此。《木作》

八月:年希尭之弟赐死八个月。年希尭奉命淮安関税管理官兼管景徳鎮、十二月到任。

八月十九日:司库常保持出有鎖青玉壷一件,奉旨;着照此壷样式烧珐琅壷一对,再比此壷収小些,做金壷一对。此壷把甚大,収小些,盖子做安簧的,鎖不必用。于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做得珐琅壷。于七年十二月做得金壷。奉旨:先前做過的三足珐琅馬蹄炉与通身花样对的不准,今改做四足与通身花样,其花样改画些亦可。

八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郎中海望奉旨:此時烧的珐琅活计粗糙,花紋亦甚俗,嗣后尓等務必精細成造。钦此。《记事录》

九月二十五日:郎中海望持出珐琅盘一件。奉旨:此盘外面淡红地深红色花样画得好。嗣後造珐琅器皿,照此盘套画顔色,不拘深浅,黄、藍、红、緑烧造几件。钦此。

十一月初一日:郎中海望持出四色珐琅四块,重一百十六两。奉旨:著配珐琅用。钦此。《珐琅作》

十一月初三日:怡亲王交......。五彩蟠桃宫碗十四件,,,,,珐琅炉瓶盖合(台北故宫藏品画珐琅包袱纹盖罐高12.1厘米口径3.6厘米)一分,,,,,。奉旨:收拾妥当,赏琉球国。钦此。《记事录》

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陈璜交来红地珐琅碗十件。传旨:著做杉木匣盛装。钦此。《记事录》

雍正五年

闰二月初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上谕:朕从前着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存留式样,若不存留样式,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甚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式。钦此。《记事录》

三月二十八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一日,郎中海望将黑退光漆画洋金金銭花磁碗一对、紫退光漆画喜相逢洋金蝴蝶磁碗一对呈进。奉旨:此晚款式不好、碗里釉水亦不好,著传给江西烧造磁器处,将无釉水好款式的碗烧造些来,以便漆做。钦此。八月二十九日张玉柱交来无釉瓷碗八十件。传旨:此碗系年希尧烧造的,着交海望。交柏唐阿苏七格持去漆做,讫。《油漆作》

三月初五日:太监张玉柱交来青花白地梵书靶碗二件、霁红靶碗二件、红地蓝花珐琅碗十六件、红地黄花珐琅碗八件。传旨:著配匣盛装。《木作》

闰三月:做玻璃珐琅鼻烟壶十六个。《珐琅作》

八月三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为造办处无写篆字的人启知怡亲王:今有写宋字人徐国正会写篆字,人亦老実,欲給徐国正工食食用,今其在造办处効力行走等語。奉王谕:尓等酌量料理。遵此。本日郎中海望、員外郎沈瑜,全議得毎月給徐国正工食銀五两。记此。《记事录》

十一月廿七日:郎中海望、員外郎沈瑜、为画珐琅人、并南匠告假回南一事写得汉字啓摺一件。内开:画珐琅人张琦告假六个月,为省亲搬取家眷来京事,系广東巡抚楊文乾养赡。画珐琅人鄺麗南、告假六个月为省亲定姻事,系两广总督孔毓珣养赡。《记事录》

雍正六年

正月初四日:各种匠人中珐琅匠石六等。????????

正月初九日:应招募匠艺人十三名。内务府员外郎沈瑜、唐英启怡亲王,拟定每月所食钱粮银一两,再月米折银一两,每月每人共给银二两,用造办处银两发给。怡亲王谕:准行。《记事杂录》

正月十六日:郎中海望启称:为造办处成造活计行取钱粮等事,关系甚重。奴才若往圆明园去时,京内造办处惟有沈喻一人画押办事,祈再派官员帮着沈喻画押办事等语。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唐英画押办事。《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七日:郎中海望奉旨:照先做的珐琅画九寿字托碟样再烧造二份、将腰圆形的亦烧造二份。尔等近来烧造珐琅器皿花样粗俗、材料亦不好,再烧造時務要精心細致,其花样著賀金昆画。钦此。《珐琅作》

二月十八日:太监王太平交来黄磁暗龙奶茶碗一件。传旨:照此碗口面做珐琅碗盖四件。钦此。于本月二十八日,做得珐琅碗盖四件,并原交来黄磁暗龙奶茶碗一件,郎中海望交太监王太平讫。《珐琅作》

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著烧炼珐琅,遵此。于本日員外郎沈瑜、唐英:説此系怡亲王著试烧珐琅料所用銭糧物料,叧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時再行啓明入档。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珐琅作》

三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著传催总刘三九、领催白老格带好手艺铜匠,各带小式家伙,珐琅处太监张廷贵、画珐琅人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明园来。遵此。《杂录》

三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正月二十六日,太监王太平交来大号磁茶圆一百八十件,小号磁茶圆一百六十件,大号磁盖圆一百二十件,大号磁酒圆六十件,小号磁酒圆六十件,磁盖圆五十五件,大号磁盖碗八十九件,俱系黑子挂釉,外无挂釉色。传旨:著交海望选好的漆做。钦此。《漆作》

四月十二日:太监胡全忠交来珐琅色磁锺碗二十件。说太监张玉柱传旨:著做有隔断木匣二个,一匣内盛十二件,一匣内盛八件。钦此。《木作》

五月二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王常贵交来.....。珐琅胭脂釉纸槌瓶四件,......钦此。《漆作》

六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八日,海望持出黄磁茶圆一件。传旨:此茶圆釉水,颜色甚好,但款式不好,尔造办处有朕交出去的无釉水磁锺,碗,茶圆等件,内有好款式的可照此釉水,颜色烧造珐琅几件。钦此。于八月初十日照样烧得珐琅酒圆二件,并原样一件,怡亲王呈进,讫。于九月十七日照样烧得珐琅酒圆四件,郎中海望呈进,讫。《珐琅作》

七月十一日:員外郎唐英啓怡亲王、为郎世宁徒弟林朝楷身有癆病、已逓過呈子数次、求回广调养、俟病好時再来京当差、今病漸至沈重,不能行走当差等语。奉王谕:着他回去吧!遵此。《杂录》

七月十二日:做得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烟壶一件。

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玻璃時照此样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样烧三百斤用,再烧珐琅片時背后俱落记号。聞得西洋人説: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収貯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給年希尭烧瓷用。

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緑色、深亮緑色、浅藍色、松黄色、浅亮緑色、黒色,以上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緑色、深亮藍色、浅藍色、松黄色、深亮緑色、黒色以上共八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緑色、亮青色、藍色、松緑色、亮緑色、黒色,共九样。新増珐琅料:軟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緑色、醤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收在造办处做样,俟烧珐琅片时背后俱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烧珐琅调色用多尔那们油,尔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查,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办处收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查明回我知道,給年希尭烧瓷用。遵此。于七月十四日、査得武英殿露房旧存収貯多尓门油十六斤十两二銭。西洋国来使麦徳罗进的多尓那门油四半瓶,連瓶浄重十二斤四两。从蒋家房抄来的多尓门那油一瓶,連瓶浄重一斤四两、共三十斤二两二銭。于七月十七日写摺啓知怡亲王。奉王谕:着拿一小瓶试看。遵此。《珐琅作》

七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黒达子持来,画珐琅人南匠譚榮具呈红紙摺一件、奉怡亲王谕:着照红紙摺内所开房屋数目査明、向房库人員説租給譚榮居住。遵此。于八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传、着西華门外平常人官房一所、行文給南匠譚榮住。记此。《杂录》

七月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谕:将造办处收贮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于二十七日,将珐琅处收贮的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柏唐阿赵老格持赴怡亲王花园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讫。《珐琅作》

七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白磁有釉无釉锺碗有多少件,再磁器库里收贮的有多少件,俱将数目查明送来。遵此。《记事录》

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抵景徳鎮。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尭总理陶务。《陶人心语》置題幕友画诗「雨窓題吴尭圃画山水歌」。

八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启称珐琅处画珐琅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广,前六月内已经回明。奉王谕:准其回广在案,今又据呈称:林朝楷来时,原系广东总督送来之人,蒙皇上赏赐伊本地安家银两。今若不知会总督,惟恐林朝楷在广难以居住。故此求转启王爷知会总督将林朝楷在广所食安家银两停止,俟林朝楷病好来内廷效力时再行知会等语。奉怡亲王谕:不必行文知会,而等将总督家人传来,说我的话,带信与总督知道:今造办处画珐琅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因身病告假回广养病,将伊送回广东。到广之日,将伊本地所食安家银两暂行停止,俟伊病好,照旧著人将伊送上京,来时将伊所食安家银两再行发给。遵此。《杂录》

八月二十日:郎中海望画得‘太平如意慶長春'瓶花祥一张,随桃式掛瓶样一张,呈览。奉旨:尓等酌量造辧。钦此。于九月二十七日,做得珐琅桃式掛瓶一件,随象牙茜色長春花一束。

八月二十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二十一日首领太监董自贵交来里有釉外无釉磁碗大小一百二十九件。说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传:著漆做。记此。《漆作》

九月初二日:首领太监吴书来説、奉怡亲王谕:今配烧珐琅用的红料,将玻璃柏唐阿着吴书挑選二名学配红料。遵此。《珐琅作》

1234下一页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康熙、雍正、乾隆盛朝时期的珐琅彩特点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瓷胎珐琅


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制作要求对两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与成熟时间较晚。宫内造办处在制作瓷胎珐琅彩瓷的时候,还制作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三者制作时间应大致相同。

如图2为清雍正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高4.4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3厘米。这只雍正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高4.4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3厘米,是根据清代宫廷画家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中的《闲庭对弈》图所绘。盘心绘五仕女围桌对弈,仕女的体态颀秀婀娜,眉目俊美端庄,裙衫华丽,鬓饰高雅,气质矜贵,可见是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在人物情态的表现方面,每个人的神情都围绕着棋局的进展,或沉吟犹豫、或欲言又止、或悠悠闲观、或悄声议论,都能各尽其态,生动而不失人物性格的娴淑温雅。人物后以多宝格为背景,格上书籍文玩陈设繁复,皆具透视与实感效果。室内摆设富丽堂皇,恰是一幅“镜户团圆清昼永,揪枰斜倚共敲棋”的闺乐图。瓷胎画珐琅器源自于铜胎珐琅器,创烧在康熙中晚期,终止于乾隆初年。基本上由清宫造办处掌握彩料、彩绘和彩烧工艺,制成品又局限于宫廷御用,“庶民弗得一窥”。 此盘胎质细腻,釉面光洁,釉色白中泛青。绘画工细,设色淡雅,人物、场景刻画精微。底部“雍正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为不可多得的瓷器珍品。

雍正、乾隆两朝御瓷的优劣


雍正、乾隆两朝御瓷的优劣:

乾隆早期御瓷比雍正差?

清朝康、雍、乾三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期,集历代古瓷工艺之大成,而三代中又以雍正朝为顶峰,到了乾隆朝初期则略有下降的趋势,那原因何在呢?我们先从被誉为“瓷中皇后”的画珐琅瓷中,探寻其内在的根源。有人说,这与雍正帝对官窑瓷烧制的亲力亲为有关,这只说到了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乾隆爷对官窑器烧造的重视程度也是事必躬亲的。我们从清宫档案不难找到此类记载:乾隆六年四月十二日唐英被责问“烧造上色之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内亦有破的,著怡亲王寄自唐英。”足见乾隆帝对御窑瓷的烧造过问亦十分细致,连上色和釉水都点到了。那为什么烧制出来的作品仍不及雍正时?以珐琅彩为例,雍正时画珐琅的画师都是当时风靡画坛的一流高手,如戴恒、唐岱、贺金坤、汤振基、邹文玉等,因此使绘在瓷胎上的画达到了蝶有绒毛,花含露珠之精绝。而乾隆时,这些高手竟移作他用,倒不是将这些宫廷画师贬谪了,而是将他们纷纷提升,以致“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画人张维奇情商进内当差,照例行取钱粮,每月工含银五两,二八月衣服银十八两,回明内大臣海望,监察御史沈瑜,员外郎三音保准行。钦此。”乾隆元年不但画珐琅缺人,在烧珐琅方面也换了新人:“乾隆元年三月十七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苏培盛、交小太监何德祿、王成祥、杨如福、魏青奇四名,传旨,着给珐琅作,与烧珐琅。钦此。”可见竟然将这些小太监也用上了,其烧制质量自然不能与雍正时同日而语。

乾隆下这样的御旨,是提升原班画珐琅画师后,突然发现画珐琅人缺了,故立即下旨着内务府招新人补充,在他看来仿佛画珐琅器不必非要全国一流的宫廷画师,只要有相当高超的水平即可。而事实上,如此一调换,直接造成瓷胎画珐琅器的水平下降。我们可以从瓶碗上看出,雍、乾之间珐琅器上绘画水平的高低差异。比如同样画奇石,雍正的宫廷画师运用国画的皴法和细笔勾勒,精细地表现出奇石的立体效果,而乾隆时的画师,只是将笔由山顶整片深抹下来,甚至用石青色简单地分出些浓淡而已。就是在诗词的钤印上,乾隆时也不及雍正时讲究,多用红彩代替了红料。一对比,立分高下。另外,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雍正时,珐琅彩瓷是先由景德镇烧好素胎后运京中,交由造办处,等宫廷画师绘成后,送如意宫,怡亲王府和颐和园小窑烧制而成。加之雍正帝亲自参与,任何人不敢草率为之。到了乾隆时,宫中珐琅彩瓷移交景德镇烧制完成。清宫档案中有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瓷器一百七十四件,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再五彩珐琅瓷五寸瓷碟一件,五彩珐琅暗八仙瓷碗一件收小些也烧造。”

弹劾追责之下乾隆御瓷又有惊世之作

移交景德镇,交唐英督烧,照例质量也不会下降多少。唐英艺术素养非常高,既是个绘画能手,又是制瓷高人,有学者说他是因为由员升为官后志得意满,业务上松懈所致,此观点值得商榷。因唐英在乾隆七年曾上书要朝廷免去其“九江关务”一职,希望自己专职督烧御窑,足见他并非将官职看得很重,骄怠一说经不起推敲!他一再遭到乾隆的查问,如前面所述的色和釉的问责外,同月又被更严厉的追查,“唐英钦奉硃批,不但去年,数年以来,所烧造者远逊雍正年间所烧造,且汝从未奏销。旨到可将雍正十一、十二、十三年等,所费几何?所得几何?乾隆元年至五年所费几何,所得几何?——查明造册奏阅备查,仍缮清单奏闻。”

用词之严厉快到弹劾追责的程度了。其实唐英哪敢懈怠?他做事历来谨小慎微,克勤克俭,这主要是由于御窑厂协造一职屡屡更换之故,而更为主要的原因,此时唐英主抓税务,陶务竟然为次了,一年只去景德镇两次。自己不能自始至终亲历其间,质量上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唐英再有能耐,靠遥向指挥必然不如心意。加之具体掌管烧造的人,即工厂的厂长一职,无固定人员,运作自然松懈,产品质量必定无法保证。皇帝的追责,唐英何敢申辩,只好强吞苦涩,直到乾隆六年十二月,一个名为老格的督窑员继承协造一职后,情况才有了改观。所以,乾隆八年之前的御瓷无论从形制或纹饰基本都参照雍正时的产品,少有创新之作,直到从乾隆八年至乾隆二十年唐英退休,在老格和另一帮手六十三的共同努力下,又创造出了很多惊世之作!将景德镇的官窑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饮流者说瓷》中提到的落“古月轩”款的珐琅彩瓷应该是乾隆八年后唐英、老格、六十三合力研烧的精品,不输给雍正时的瓷胎画珐琅器。

清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识特点


清朝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较好的吸收了前几个朝代先进精湛的技艺,跟明代相比,清代的瓷器主要还是以景德镇为生产中心。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后来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瓷器制造也开始走下坡路。从道光时起,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但是,也可以显现出古代人的那种大方,做事果断。

一、康熙

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写款。原因是康熙认为瓷器上不能写款,写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让写。但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写大量的寄托款。比如写"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这三个朝代写得最多。这在我们的想象中是犯大忌的。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汉人提出"反清复明",电视剧里常能看到。当时你要有一丝反清复明的倾向,就被杀头了。可瓷器上写的款,却都是前朝的款。如大明成化年制 大明嘉靖年制 大明宣德年制。

寄托款:明清瓷器中,有一些不题写本朝年款或堂名款,而题写前朝的年号款识,以表达对前朝曾达到工艺水平的一种崇敬和缅怀,称之为寄托年号款,简称寄托款。寄托款有两种:一种为完全模仿,一般用在仿古瓷上,字体、写法乃至用料完全模仿古代器物,也称后仿款;另一种则为古瓷新款,即后人在未署名古瓷器上题款,书写随意,不拘字体。

寄托款最早出现在明武宗正德年间(一五零六至一五二一),仿造明成化瓷,此后寄托款日益增多。明代寄托款以熹宗天启年间(一六二一至一六二七)为最,大多为寄托宣德款。清康熙帝认为,瓷器上写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由此康熙朝早期瓷器很少写款。但康熙官、民窑瓷器大量寄托大明宣德、大明成化、大明嘉靖等年号款识。从光绪至民国时期,青花、五彩、斗彩等瓷类仿康熙款最为普遍,仿款种类较多,但从字体的题写、款识的颜色上与真品都有差异。道光及以后各朝,也仿造雍正款

二、雍正

雍正正官窑瓷器底款的篆书年号,《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两字。此种篆体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种,字体皆方整,外无双框。那时官窑瓷器另有四字款《雍正年制》,除了青花,还有刻画与模印两种,分两行,每行两字。少数为四字篆书竖式款,分有框和无框。有少量四字篆书款乃分上下左右,如古钱文排列方式。其实,雍正官窑用篆书款不多,主要乃用楷书,中后期为宋体小楷。真款平整秀雅,亦圆润有力。至于行书、草书与隶书则绝少见。另有一些书《雍正御制》,也有官窑器乃依御令不书写年款。

三、乾隆

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

乾隆青花楷书款字体端庄,落笔利落,早期款字与雍正时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书款笔画平直,横竖粗细一致,转角熟练,不留停落痕迹。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晕散现象,中期为纯正蓝色,晚期则蓝中含灰。“大清乾隆年制”款双行多无边圈,三行则多双圈。“乾隆年制”款多双圈。楷书款有六字双行、三行双圈,也有四字双行双圈或双框。 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外销瓷一般都不落年号款。

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上述只是清三代瓷器款识的大体特征,并不能代表全部。

乾隆铜胎画珐琅釉真伪辨


此两碗均为铜胎画珐琅釉。前者为乾隆出品花卉纹碗,后者为仿乾隆人物纹碗。二者一真一仿,区别何处呢?

真品碗为直口圈足。图案繁密严谨工整,画工精致,外壁在明黄色珐琅釉的地子上作缠枝牡丹与芍药,近底足处加胭脂红花边,近口沿处加蓝料釉花边。碗内壁以白色珐琅釉作底,色如牛乳,口沿饰黑釉花边,往下饰有五只蝙蝠和五色云彩,碗心为仙桃中捧出一个“寿”字。碗的纹饰的画法大部分继承前代的传统特点与风格,而如花卉小边、小叶却受巴洛克绘画风格的影响。碗的珐琅质釉色温润细腻而厚实,具有金属的坚固性和玻璃的光泽感。碗的口沿及底足沿边作鎏金处理,金色淳厚泛黄。该碗的用料、工艺制作、图案等均反映了清代乾隆时期为铜胎画珐琅的最繁荣时期。

仿品在紫铜胎的坦口碗上画珐琅人物画“香山九老图”,九老旁还有三个童仆和松树山石作衬景。该碗在白地上施彩,着意渲染,色彩丰富,多达20余种。“香山九老”表现的是唐代白居易等九老集居香山吟诗论画、颐养天年均获遐龄长寿的故事,故画意有祝寿的含意。底有蓝色珐琅小花款。

将该碗与上述乾隆画珐琅的花卉碗作比较,仿品图案布局呆滞,人物分布相对平均,大小也几乎相同,这样主次、组合、重点也就没有了。同时衬景也太少,很难表达出“香山”的本意。在珐琅的彩色上温润细腻凝练不足,有细小的砂眼,白釉有苍白感如杏仁露,色彩虽丰富但单薄。底足边缘处的蓝料釉回纹花边结体松,色彩艳,与乾隆碗口沿处的蓝料釉花边相比差异很大。仿品的手感较轻,因其胎、釉均较薄。碗口、碗底处的鎏金亦色淡金薄呈黄铜色。综上所述,仿品系晚清广东肇庆地区所产。

陶瓷知识:元、明代景德镇官窑制作的历史资料


宋:

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近者,余安道献策榷饶州陶器,自监榷得提举,死焉。

元:

“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

“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土作盘、盂、碗、壶、碟、注、杯、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今货者皆别土也,虽白而垩*耳”

“尝议旧定器官窑皆不足为珍玩,盖予真有所见也。在家时表兄沈子成自余干州归,携至旧御土窑器径尺肉碟二个,云是三十年前所造者,其质与色绝类定器之中等者,博古者往往不能辩。”据此可知,元代御土窑既烧贡御器皿,又仿烧定窑大盘。

至元:

至元十五年,“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

明:洪武(31年):

“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

“凡江西烧造金黄并青绿双龙凤花,素,圆,扁,瓶,罐,爵,盏等器送内承运库交收,光禄寺领用。”

洪武二年: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

洪武三年:洪武三年,礼部言:“《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器用陶匏’,尚质也。《周礼·笾人》,‘凡祭祀供簠簋之实’,《疏》曰,‘外祀用瓦簠’。今祭祀用瓷,合古意。惟盘盂之属,与古簠璺簋登铏异制。今拟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仿古簠簋登豆,惟笾以竹。”诏从之。》)。

洪武二十年,瓷器有“青色及五色花者”。

洪武二十四年,窑冶课钞二千二百四十一贯。

洪武二十四年:“器用之禁: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盞金,餘用銀。三品至五品,酒注銀,酒盞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盞銀,餘皆磁、漆。木器不許用硃紅及抹金、描金、雕琢龍鳳文。庶民,酒注錫,酒盞銀,餘用磁、漆。百官,床面、屏風、隔子,雜色漆飾,不許雕刻龍文,並金飾硃漆。”。

“我朝洪武之末,始建御器厂,督以中官。”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匠人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建文(4年):

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二月,改陶厂为御厂。

“明惠宗建文四年,壬午,始开窑烧造,解京供用。”

永乐(22年):

永乐四年十月丁未:“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谴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磁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永乐七年,“天妃,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

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六月-十二月,改陶厂为御厂。

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梵宇,皆准大内式,中造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

“永乐十七年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现舍利光如宝珠”。

“......抄造纸,烧造瓷器,采办梨木板及诸品海味果子等项,悉皆停罢。......。”

洪熙(1年):

洪熙元年四:“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所在官司入库。”五:“往迤西撒马儿罕.失剌思等处买马等项及哈密取马者,悉皆停止,将给赐缎匹,瓷器等件,就于所在官司入库。十一:各处营造采办木植,如已起运者,随到所在堆垛,其未采办者悉皆停止。

洪熙元年:正月十五日,“......并江西饶州烧造瓷器官窑,仍前禁止外,其各处山场,......。”

洪熙元年:五月,仁宗朱高炽崩逝。

洪熙元年:九月己酉条:“命行在工部江西饶州造奉先殿太宗皇帝几筵,仁宗皇帝几筵白磁祭器。”

宣德(10年):

宣德元年:赐杨荣:“......赐公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磁酒器,茶钟,瓶罐,香炉之类。”

宣德元年:五月庚子谓:“命行在工部,凡用工,军民人匠,每月人与米五斗,钞四锭,盐一斤,如洪熙制。”

宣德二年:十二月葵亥条:“内官张善伏诛。善往饶州监造磁器,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同列。事闻,上命斩于市,枭首以殉。”《明实录》)

宣德三年:三月:“朕惟工部掌百工山泽之政令,度民力因地利顺天时以成国家之务......,今天下工匠数背祖宗之世,而畏避亡逸者多,当思抚绥爱民之道。”

宣德三年:三月十一日赉太监郑和等诏谓:“南京大报恩寺自永乐十年十月十三日兴工,至今十六年之上,尚未完备,......今特赉而等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俱限今年八月以里都要完成。”

宣德三年:七月,“己巳,使臣昌盛,尹凤,李相至,赉赐白素磁器十桌,白瓷青花大盘五个,小盘五个。”宪大王实录》)

宣德四年:三月:“官府但知役之,而不知养之,岂政理哉,凡工匠役内府者悉月给食米三斗。”

宣德四年:九月甲辰朔,赐杨荣:“......赐白金,珍珠,钞币,白磁器苏合香丸等物。”

宣德四年:十一月甲辰,“使臣金满来,赉曰:‘......兹谴内官金满来敕谕王,特赐白磁器十五桌。’”宪大王实录》)

宣德五年:二月丁亥:“上闻中官督江西泰和县采寒水石者,虐民特甚,命急召还,岁令民自采纳”

宣德五年:九月丁卯:“罢饶州烧造磁器。于行在工部奏谴官烧造白磁龙风纹器皿毕,又请增烧,上以劳民费物,遂命罢之。”

宣德六年春正月甲午条:“赐撒马而罕使臣卜颜耷法儿等钞,彩币表里有差。初行在礼部奏:‘卜颜耷法儿等进‘速来蛮‘石一万斤,多不堪用,今还,请薄其赏。’上曰:‘厚往薄来,怀远之道。撒马而罕去中国最远,毋屑屑与较,可加厚谴之。’故有是赐。”

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送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

宣德十年正月壬午条:“各处罢办诸色丝,纱罗段匹及一应物件并续造段匹,抄造纸札,铸造铜钱,烧造饶器,煽炼铜铁,采办梨木板及各处烧造器皿,买办物料等件,悉皆停罢。其差去官内外官员人等,即便回京,违者罪之。”

宣德中以营膳所丞专督工匠。

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

正统(14年):宣德十年即位

正统初:曾一度减免征役、造作。御器厂亦曾停烧。

正统三年: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違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戌口外。

正统六年:五月己亥“行在光祿寺奏……其金龍金鳳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饒州府造”。

正统六年: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龙缸。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

正统十二年: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

附:“正統元年,浮梁民進瓷器五萬餘,償以鈔。禁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諸瓷器,違者罪死。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龙缸。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景泰(7年):

景泰五年:减饶州岁造瓷器三之一。

天顺(8年):天顺元年:“仍委中官烧造”;

天顺三年:十一月乙未“光禄寺奏请于江西饶州府烧造瓷器共十三万三千有余,工部以饶州民艰难,奏减八万,从之”;

天顺八年:正月“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官差内官在彼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去官员即便回家”;

成化(23年):

本朝督陶中官:朱元佐......。

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

成化元年即位诏书“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光禄寺器皿及喂养牲口桶....等件,自天顺五年以前拖欠未完者悉与免。”

至三年,实录与其他书籍没有提烧造活动。

成化四年:成化四年奏准,光禄寺瓷器仍依四分例减造。

成化十六年三月:“以岁欠,减光禄寺供用物。”

成化十八年:闰八月壬申条记武臣后卫仓副使应时用建言六事谓:“饶州烧造御器,必命内臣监督,自后宜止降式,委诸有司,以免供给之费。”即成化十八年闰八月:“仓副使应时用请罢饶州烧造御器。”

成化二十年:正月“诏减贡献。”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崩,九月壬寅其子孝宗即位,发出停止“一切不急之务”诏书,命令“江西烧造瓷器内官回京”。

弘治(18年):

“孝宗初,撤回中官,尋復遣,弘治十五年復撤。”;

“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役,罢内官烧造瓷器。”;

弘治三年:十一月“甲寅,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近来工役繁兴与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化十四年被水冲坏……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造、未免扰人……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上曰:灾变叠见,朕深忧惧,思三月“辛未初八日,以皇太子礼成诏告天下”:“……各处额办派办物料除军需供应器皿外,其余朱漆,油麻、铜丝、铜青、铜铁等,……白墡、矾红、烧造缸釉等土……等项自弘治二年十二月以前拖欠未征者悉与蠲免,已征在官者仍解本部并本处收贮以备别用”。

弘治十一年:十一月“癸卯,礼科给事中涂旦等言……近者差内官往苏杭等处织造缎匹,陕西等处织造羊绒,织金彩、妆曳撒秃袖、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俱极淫巧,又取福建丝布追督甚急,况各处连年灾伤,边方多事,重以骚扰,百姓何以堪命?伏望一遵旧制,非常额一切停止,不宜停止者,责其进纳,所遣内官通行取回,庶可以宽民力……。上曰:讷忠言联当自处,王铖既用之边族,置勿论,其余令所司斟酌以闻”。

弘治十三年:四月癸丑,“礼科都给事中宁举等以灾异言十事”,其中一节财用谓:“近者屡差内臣往陕西苏杭织造驼绒缎匹,饶州烧造瓷器,凡诸工作动费不赀,况所差者假公营私,用一造百,……乞取回各处督造内臣,减光禄寺无名供应,以安民心……。上纳之”。

弘治十五年:三月“罢饶州督造瓷器中官。”;

弘治十五年:三月癸未,孝宗“命取回饶州府督烧瓷器内官”

“弘治十五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瓶坛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运,未完者量减三分之一”。

十六年:七月江西按察司佥事任汉上地方事宜,其中有:“一谓江西地狭产薄而科赋比常加倍,景德镇烧造瓷器所费不赀,卫所军士有半年不得支粮者,乞暂将解京折量银两并起解运,兑军粮未减半坐派多剩留以济军士,其军需颜料并瓷器之类亦暂停免二三年”。

弘治十六年:十一月,“罢营造器物。”;

同年十二月“已未,吏部尚书马文升奏……乞将弘治元年以来所派一应物料量为停免……工部复奏弘治十年以前及十三、十四年分派所宜蠲免停止者十七事疏上俱从之”。

正德(16年):“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陶有匠,官匠凡三百余,而复募;盖工致之匠少,而绘事尤难也;画役募人,日给工食。”;“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者,复用中官。”;

正德六年:“御器厂,即旧少监厅,在月波门外,宣德间创。每岁贡瓷,太监驻此检封以进。”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己酉命太监尹辅往饶州烧造瓷器。

“正德末復遣。自弘治以來,燒造未完者三十餘萬器。”;

嘉靖(45年):

“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給事中陳皋謨言其大為民害,請罷之。帝不聽。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瓷器三萬,後添設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

嘉靖二年: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为深矾红。

嘉靖八年:烧造瓷器2570件。

嘉靖九年:嘉靖九年,诏革中官,以饶州府佐二官一员,专督钱粮。

嘉靖九年:烧造青色瓷砖405块。

嘉靖九年: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

嘉靖十年:烧造瓷器12300件。

嘉靖十一年:春二月乙巳,逮饶州知府祁勒下狱,以稽圆丘瓷也。

嘉靖十三年:烧造瓷器6160件。

嘉靖十五年:降发瓷器样10件。

嘉靖十六年:烧造瓷器948件。

嘉靖十六年: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

嘉靖十七年:春正月壬午谪江西巡按御史陈褒为韶州推官,以烧造瓷器违限也。

嘉靖十七年:饶州府解到烧完长陵等陵白瓷盘、爵共1510件。

嘉靖十八年:降发瓷器二样,43件。

嘉靖二十年:烧造瓷器27300件。

嘉靖二十一年:烧造瓷器2830件。

嘉靖二十二年:烧造瓷器16410件。

嘉靖二十三年:烧造瓷器70950件。

嘉靖二十四年:烧造瓷器1920件。

嘉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二月戊子,停今年烧造,从光禄卿孙桧奏也。瓷器27300件。

嘉靖二十五年:烧造瓷器103200件。

嘉靖二十六年:烧造瓷器120260件。

嘉靖二十七年:烧造瓷器9200件。

嘉靖二十九年:烧造瓷器1000件。

嘉靖三十年:烧造瓷器10830件。

嘉靖三十一年:烧造瓷器44780件。

嘉靖三十三年:烧造瓷器100030件。

嘉靖三十三年:“嘉靖三十三年進貢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兩”

嘉靖三十三年:陶有料价,明时初系布政司公币支给,嘉靖二十五年,烧造数倍,十百加派合省随粮带征银一十二万两,专备烧造,节年支尽。三十三年又加派银二万两亦烧造支尽。

嘉靖三十四年:烧造瓷器1470件。

嘉靖三十四年:三十四年己丑,下饶州府同知杨锡文、通判陈炼子抚臣逮问,以瓷器不堪也。

嘉靖三十五年:烧造瓷器34891件。

嘉靖三十六年:烧造瓷器31580件。

嘉靖三十七年: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瓷器三萬,後添設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

嘉靖三十八年:烧造瓷器29260件。

嘉靖四十三年:南康通判陈学乾议一年一代。

嘉靖四十四年:添设本府通判,驻本厂烧造,后因停止取回,赴京别选。隆庆(6年):

“隆慶時,詔江西燒造瓷器十餘萬。”;

隆庆五年:都御史徐栻疏,题称该内丞运库太监崔敏题,为缺少上用,各样瓷器单开要烧造,里面鲜红碗、锺、瓯、瓶、大小龙缸、方盒,各项共十万五千七百七十桌、个、对......。

隆庆六年:隆庆六年,复起烧造。仍于各府轮选。万历(48年):

万历十年:万历十年,传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九万六千六百二十四个、副、对、枝、口、把。

万历十年:万历十年会议。本府督捕通判驻厂。

万历十二年:三月己亥“工科都给事中王敬民极言瓷器烧造之苦与玲珑奇巧之难。得旨,棋盘、屏风减半烧造。

万历十三年:四月乙卯“使持御史疏至阁传烧造瓷器内有屏风、烛台、棋盘、花瓶已造成者采进,未造者可停止。阁臣附奏云,臣等又闻烧造数内新式大龙缸亦属难成,请并停之、票入,上欣然从焉。”万历十四年:八月庚午“江西巡抚陈有年题减瓷器,上传谕票拟照旧烧,金辅臣奏言......鲜红等项器皿,从来烧无一成......”九月壬寅“巡按江西监督御史孙旬等题称,瓷器烧造难成者乞行减免,上命足敬者暂时停止,其余照旧烧解。”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壬午“江西巡抚陈有年请将难成瓷器尽行免造......从之。”万历十九年:“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復增八萬,至三十八年未畢工。”;

万历十九年:正月甲子“工科杨其休等题请停减烧造瓷器,不允。工部复疏称,午楼瓷器见贮甚多,供用未乏,烧造即不准停,亦当量减。大学士申时行亦以为言,不报。”

万历十九年:四月辛酉“请停江西数年烧造,以苏民困,依议行。”万历二十二年:二月辛酉“工部以江西土瘠民贫,连年灾侵,请停减烧造瓷器,不从。”万历三十年:二月甲申“江西税监潘相、舍人王四等于饶州横恣激变,致毁器厂。相诬奏通判陈奇可不能捕救,得旨系逮......”万历三十年:十二月甲申“大学士沈一贯等言......相又请添解送瓷器船只每府各造一只,每只当费万金,江西十三府当费十三万。”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己亥“江西矿税太监潘相以矿撤缺,望移住景德,上疏请专理窑务......从之。”万历三十五年:六月乙卯“工部右侍郎刘元震......言......查江西烧造自万历十九年,内丞运库止派瓷器十五万九千余件,已经运完,所有续派八万余件,分为八运,除完七运外,只一万余件,所当不多,宜行停止,或令有司如数造完......。”

泰昌(0年):

天启(7年):

崇祯(17年):

附录:

《明史.食货六.烧造》

烧造之事,在外临清砖厂,京师琉璃、黑窑沧厂,皆造砖瓦,以供营缮。宣宗始遣中官张善之饶州,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祭器,磁州造赵府祭器。逾年,善以罪诛,罢其役。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孝宗初,撤回中官,寻复遣,弘治十五年复撤。正德末复遣。古

自弘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馀万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给事中陈皋谟言其大为民害,请罢之。帝不听。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后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是时营建最繁,近京及苏州皆有砖厂。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馀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自后役亦渐寝。

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


图中酒盅口径6.8厘米,高4厘米,小巧大气,釉色青白,胎骨坚致,修足规正,器壁模印蜂房纹,花鸟图形顶天立地,画工生辣细腻,一派康熙瓷的风貌特征。其虽为民窑外销瓷,但康熙瓷胎画珐琅的贵相已可见一斑。

关于瓷胎画珐琅,藏界历来有不同见解。一说画珐琅只在故宫造办处制作,二说画珐琅系全部进口原料,三说画珐琅彩只出现在康雍乾三朝。加上乾隆曾说“庶民弗得一窥也”。这样更加使画珐琅瓷器局限化、神秘化了。笔者以为从康熙五彩到康熙画珐琅,再到康熙末出现的粉彩,其间并未有明显时间界限。三者经历了一个逐渐过渡,互相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诚然清宫廷御用的画珐琅官窑器是全部用进口原料,画工系宫内一流画师所作。然而越来越多的历史遗物证明随着国产珐琅彩料研制成功,景德镇瓷厂也开始逐步推广烧制该类彩瓷。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应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因此二者互通共存一体是不足为奇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民窑器中,特别是外销瓷中有些精美者往往五彩 硬彩 、粉彩 软彩 、珐琅彩兼而有之。由于该类彩瓷不是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正统制品,因此存在一定的边缘性,大家难以统一看法,通常将其划入粉彩瓷,而委屈了它具备部分珐琅彩的品质。

图中花鸟纹酒盅就是这类多种彩料“兼而有之”的范例。其中草绿、瓜皮绿、黑色等是五彩 硬彩 ,而胭脂红、天蓝色、土红色、赭褐色、杏黄色、孔雀蓝等均为珐琅彩。珐琅彩与五彩、粉彩的 首要区别是前者用油调,故有油光,而后者用水调,故干涩无光;其次珐琅彩易生龟裂纹;再者珐琅彩彩料品种多,色彩艳丽,易绘细腻图案。此酒盅即具备了两种彩料的品性,艳美细哲的珐琅彩描绘了红顶画眉、大红牡丹、熟透石榴,而透彻无光的五彩料填画了枝枝叶叶。尤为值得一书的是那只栖息枝头的画眉羽翼丰满、眸光闪烁、爪握劲健、喙啄刚猛,整个鸟体侧俯灵动,仿佛在窥视远处的虫蝶,也好似准备高声鸣啼。它双翼微张、尾羽翘动,脖颈绒毛整齐松逸,喙缘须刺稀疏刚硬。画眉用土红、赭褐、墨黑三色绘制,用笔工整奇巧,丝丝入扣。如此精功力作,非珐琅彩不能体现其效果。

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收藏与鉴定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清康熙山水青花瓷大盘

青花瓷的制作历史悠久,传世作品数量较多,尤以景德镇青花瓷传世作品为多,康乾三代的的青花瓷收藏价值不同,要看该瓷器的钴料、发色和艺术水平等方面。世博会礼品中,世博青花瓷作品也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典雅的风格,为历代收藏家所青睐。在每次拍卖会上,青花瓷器都可以见到,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高价位和热销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热捧。这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加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堪称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其次,“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所以民间极少流传,存世数量并不多,具备很高的升值潜力,市场价格十分惊人。2007年初,广州艺拍迎春拍卖会上,一只康熙朝的青花八美图瓶以121万元的价格成交。

此外,对于初涉收藏的投资者来说,“清三代”较其他藏品易于识别。简单鉴别的重点如下:

第一、看钴料。青花瓷钴料种类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几种。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高

青花瓷钴料的种类:

1、苏泥麻青,又称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青花的一部分和明代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雍正时期青花瓷器

2、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雍正时期青花瓷器

3、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雍正时期青花瓷器

4、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雍正时期青花瓷器

5、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6、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乾隆时期青花瓷器

7、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乾隆时期青花瓷器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而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更具收藏价值。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大多由当时算得上高级的工艺师创作,因此,艺术价值更高。本届世博会的世博会纪念品展出中,少不了当代大师的青花瓷作品,其收藏价值也很高,升值潜力很大。

乾隆时期青花瓷器

第二,看发色。釉下发色艳丽、“青花见五色”的青花瓷品种尤为珍贵。清康熙时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所谓“青花见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种青花颜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图案出现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例如,“康熙青花釉里红人物图棒槌瓶”就是“青花见五色”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时期青花瓷器

第三,艺术水平。这是决定青花瓷的一个关键因素。器型优雅、构图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显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康熙、雍正、乾隆朝瓷胎画珐琅历史档案资料》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康熙、雍正、乾隆朝瓷胎画珐琅历史档案资料》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