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文化 > 导航 >

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真假

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真假

陶瓷文化 瓷器鉴别 陶瓷知识

2020-02-03

陶瓷文化。

景德镇是中国瓷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圣地。自古以来,景德镇陶瓷发展迅速,官窑、民窑应有尽有,到了宋元明清时代,陶瓷瓷器大量盛产,为中国乃至世界遗留了大量的陶瓷文化,被称为是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景德镇陶瓷瓷器历史悠久,年份越长久其收藏价值也就越高,近年来随着“寻宝”节目的备受关注,形成了一股对于探寻陶瓷瓷器的全民热浪,其中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真假是很多收藏者所关注的问题。

景德镇康熙款青花瓷龙纹将军罐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构成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淡雅高贵的青花,还是华丽炫目的彩釉陶瓷,无不充斥着满身艺术与尊贵的气息。学会对于真假瓷器的鉴别,也算是对于陶瓷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尊重。

第一、要了解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文化

文化是陶瓷的精髓,也是历史文明的灵魂。文化的魅力,是经久不息的强国力量,也是能够提升国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动之气。学习如何鉴别景德镇陶瓷的真假,那么必须要先了解这里的陶瓷历史文化。Www.taoCi52.cOM

瓷都之国,是对于景德镇最好的美誉。从唐代开始,便有了景德镇陶瓷生产和使用的记载。洁白如玉的白瓷文化便是唐代的代表之作,宋代时期,景德镇陶瓷名震天下,尤其是官窑出产的陶瓷瓷器,更是作为殊荣赠予皇亲贵族,换句话说,清代景德镇官窑陶瓷瓷器,是身份的象征。后经过元、明、清的发展,让景德镇陶瓷彻底成为了天下陶瓷的圣地,清朝时期,陶瓷瓷器发展到了顶峰,为此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陶瓷文化。

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瓷器烧制的文化元素

在陶瓷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朝代的陶瓷构成是不一样的。比如唐朝时期,是陶瓷文化刚刚发展时期,此时期主要以白瓷为最。更是素有“假白玉”的美誉。而经历了宋代、元朝、明代、清代等历史朝代的发展,逐步的将书法、绘画、雕塑以及诗词与制瓷工艺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富丽堂皇、绚丽多彩的多彩艺术珍品。

而景德镇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是青花瓷,一种清新脱俗,淡雅浓郁的独特艺术魅力。鉴赏者只有了解了这些关于景德镇陶瓷瓷器烧制中的文化元素,才能够更好的去鉴别景德镇陶瓷的真假,培养独立的锐智的眼光。

第三、观其落款、年份、以及陶瓷艺术瓷器的色泽

在鉴别景德镇陶瓷真假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有查看其落款和年份的习惯。当然,这也是最为基本的鉴别景德镇陶瓷真假的基本要领。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如此去做出判断,其实困难度也是很大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如何去观察外形。外形包括瓷器的色泽和器型。对于历史悠久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品来说,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陶瓷器型,这是陶瓷文化时代的象征。而且不仅如此,出了器型之外,在加入元素和色彩纹理运用方面也各不相同。

但是鉴别陶瓷时对于外形的把握和鉴赏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在“寻宝”节目中,很多收藏者对于自己收藏瓷器信心满满的,却在经过专家鉴定之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其实收藏者这种“自以为是”的感觉,就是因为对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品的外形把控不足。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


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唐三彩以黄、绿、褐彩为典型色彩,始烧于唐朝,故称为唐三彩。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用氧化铜烧成红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唐三彩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被称为唐朝文化象征。那么怎么鉴别真假唐三彩陶瓷马呢?

一、制作工艺上,唐代工匠制作唐三彩陶瓷马需要很多步骤,先陶泥做成一完整器形,然后做陶花,然后陶花成型,一匹陶马被分成头颈、躯干、腿和尾巴等 部分,分开制成陶花,然后陶泥填入陶花,挤压结实后取出粘结塑形。从陶马的腹腔孔向里面看,能看到清晰的粘连痕迹,胎体也非常结实。而如今的 赝品胎体都比较轻薄,内壁也没有粘连痕迹,比较平滑。

二、唐三彩陶瓷马真品使用的原材是北方次生高岭土,经过多道严格的筛选制成陶泥,此外唐三彩器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胎体表面会出现粉化剥蚀现象,胎 体为白色且白度不高,白色中还微微泛着红色。而是用现代瓷土制成的唐三彩仿品,使用机器加工的胎体洁白,棱角分明,最终的是其没有时间堆积形 成的粉化剥蚀现象。

三、唐三彩陶瓷马马真品头部比较小,两眼上的眉骨粗大而隆起,颈部上细下粗,其背部、肚子、臀部圆润肥硕,且收得很紧,腿部上端粗短,下部细长,看 上去矫健有神。现代仿制品看上去非常逼真,但是其头部较大,身体骨骼线条不够清晰,肚子肥硕松弛,看上去没有矫健之感。

四、唐三彩陶瓷马真品釉色沉稳厚润,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后,其表面多有开片,开片纹理细,像是形成在釉下。仿制品釉层稀薄,有名啊颜色光亮刺眼, 偶有开片者,开片纹理也是又深又长。

清代景德镇陶瓷的特有魅力


清代景德镇独领中国瓷业风骚,充分展示了“瓷都”的特有魅力,如果将清代瓷器分成两个时期,那顺治(1644-1661)、康熙(1662-1722)、雍正(1722-1735)、乾隆(1735一1765)为第一时期。顺治在位的时间仅为17年,加上瓷业停顿,所烧瓷器不多。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亦未成。”顺治的瓷器纹饰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也有植物和山水等。人物多为仕女或文会图。动物多见瑞兽。如上海博物馆收藏有顺治时期的顺治十四年款的青花人物碗和顺治庚子年款的青花云龙纹瓶。从造型上看,顺治时期的瓷器以盘和瓶为多。盘为撇口、圈足。瓶以直筒瓶较为普遍。

康熙朝以后,由于“官搭民烧”、“督陶官”、“御窑厂”等制度的实行,瓷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康熙时期的主要器物有碗、盘、壶为大宗,还有杯、盒、洗、炉、笔筒、罐等。在民窑烧造的瓷器中能见到大件的瓶和尊等器物。尊和瓶的造型较顺治朝丰富,在器型上,也以仿前朝的为多,如仿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但较多见的还是仿宣德和成化。也有仿青铜器的造型。康熙朝瓷器的纹饰主要以龙、凤、花卉、松、竹、梅等为主,也有人物、民间故事和文字诗词等题材。人物图案主要有《八仙》、《竹林七贤》、《三国演义》、《水浒传》、《多子图》、《西园雅集》、《群仙祝寿》、《刀马人》等。

5斤八仙图陶瓷酒坛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珐琅彩瓷和粉彩瓷最为惹眼。雍正器型多沿袭前朝,也有一些创新。如瓶类,出现了多种造型,从感觉上看,总体显得比康熙朝的瓷器柔美和温婉。也比较多见仿前朝的器物,如仿哥窑、官窑、成化窑等。纹饰主要有人物、花卉、瑞兽、动物、窑变、云龙纹、缠枝纹、文字、山水等。如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雍正斗彩花卉纹扁壶,高26.7厘米,直口、圆扁腹、双耳、椭圆形圈足。满身装饰花卉,有荷花、桃花、菊花、牡丹、缠枝纹等,色彩艳丽富贵,做工精细,堪称上品。

有人将乾隆时期说成是中国瓷器的集大成时期,一点也不为过。乾隆时期,无论是器物的造型、釉色、制作工艺、纹饰、品种等,都达到了顶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器型来看,主要有各种各样的杯、盘、碗、盏、碟、瓶、罐、缸、盂、盒、尊、盆、觚、壶、各种象生瓷等,形态各异,数量巨大。纹饰也是丰富多彩,山水、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均发挥到了极致。装饰手法也综合了前朝的多种工艺:贴花、刻花、印花、雕花、镂空、堆雕、彩绘等。有些瓷器是多种装饰工艺的结合。

嘉庆以后是清朝瓷器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嘉庆(1796-1820)到宣统(1909-1911)的一百余年是中国瓷器的衰落期。嘉庆时期,国家太平,各行承袭旧制,不思进取。景德镇御窑厂已无督陶官,改由地方官员兼管,嘉庆后期开始,工艺日趋衰落,产品多显粗糙笨拙之象。嘉庆一朝经历24年,景德镇制瓷己明显不如乾隆朝。该朝留存下来的嘉庆官窑传世品数量相对减少,而且制作质量不十分高。嘉庆朝早期官窑均落款“大清乾隆年制”。直至嘉庆四年,乾隆“驾崩”。一切才从头开始。这是一种传说,嘉庆朝品种比前朝大大减少,各种品种风格基本与乾隆朝瓷器相似,创新之作极少,除传统器型外,奇巧华丽的观赏品也逐渐减少,缺乏创新。帽筒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器型,鼻烟壶及文具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行。

此时珐琅彩已停烧,粉彩装饰盛行“百花不露地”的手法,也称“万花锦”。单色釉比以前也减少了一些品种,风格上与乾隆朝瓷器相同。

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末叶明显开始走下坡路。道光时期的陶瓷业随着国势衰退,其生产规模也大大下降,产品质量亦不如从前。道光一朝经历30年。在清代景德镇瓷业历史上,道光朝经历了不少波折。道光二十年爆发“鸦片战争”。使景德镇瓷器业面临着潜在的战争威胁。御窑厂虽未停烧,但明显受到时局影响。道光二十年前后所烧的瓷器有明显的质量差别。无论是瓷器造型还是釉彩方面和制作方面,都有一种不尽人意的草率作风。不过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道光官窑依然有着其自身特色。同前朝嘉庆和以后几朝的作品综合比较,仍相当出色。不少作品甚至远胜过嘉庆朝瓷器。道光官窑分两种类型,一种六字款。“大清道光年制”。一种是“慎德堂制”款器。从制作品看,彩瓷质量高于颜色釉瓷器。这是因为颜色釉在嘉庆朝已趋衰落,此时已回天无力。而彩瓷则始终是乾、嘉以来主流产品。从工艺看彩瓷属于低温绘彩,相对易制作。因而理所当然地优于颜色釉。青花瓷在青料呈色、绘画等方面依然保存着前朝风格。有些作品可与乾隆瓷并驾齐驱。从整体看,“慎德堂制”款器制作质量普通较高。所以“慎德堂制”官窑款似乎更值得后人珍视。该朝烧造了许多“嶰竹主人”款。少量为“嶰竹”款的瓷器,绝大多数的彩瓷制作质量上乘,是道光民窑中较高档的瓷器。从传世品种看,多于嘉庆朝品种。彩瓷(尤其是粉彩)依然是道光朝官窑瓷器的主流。

道光瓷器的造型特点比较明显。一是外型比较笨拙,缺乏灵性;二是线形不够圆润,板滞生硬;三是足脊多不平整。装饰图案中的人物形象有形无神,构图零乱,线条纤弱。

咸丰时期,国力衰败至极,连年兵变,百业俱废。陶瓷业也难逃厄运,所以咸丰时期的传世精品很少。据清代有关档案记载,咸丰元年、二年,皇家所用官瓷均为单包釉祭器。三年至四年御窑厂恢复传统产品烧造。所以品种有青花、祭红、仿官、仿哥、天青釉等。传世的咸丰官窑瓷十分稀少。咸丰朝民窑传世品有款识的也十分少见。太平军曾一度占领景德镇,在瓷器上写过“太平天国”年号。传世品中有过这样的瓷器。但制作粗俗,质量低下。从总体看,咸丰五年前所烧的瓷器有着清代中期瓷器特征。与嘉庆、道光瓷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咸丰五年后作品,则多带有一点同治、光绪瓷器的味道。这一阶段,似乎可看成是清代中期与晚期瓷器的分野了。

同治一朝经历了13年。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多采用吉祥纹样以及龙凤。这个时期的产品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同时亦有仿古亦有创新。如荷叶式盖罐,加铜质提梁的茶壶等器型都为新创。青花精品极少见,多数以色调浮浅暗晦为特点,使用一种“洋蓝”,虽鲜艳却不美观,发蓝紫色,用线软弱散乱。青花加紫的装饰手法比较多见。

宣统是清代最后一朝。宣统一朝经历了4年。宣统朝距现代仅一步之遥。本朝烧造存量有限,品种也不多。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颜色釉器等。从传世品看,宣统官窑瓷烧造质量均较高,不管品种、样式、釉彩皆仿前朝。宣统朝瓷器无特别创新,但彩瓷新品种浅绛粉彩在光绪流行后,此时仍继续发展。还烧造了停烧已久的珐琅彩瓷器。光绪末年至宣统时期,景德镇按西方体制设立了陶瓷公司并设立分厂,研究新法,技术上有所提高,质量样式方面都有改良,但终因时局混乱、经费不足,支撑不了而归失败。所以这一时期所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至今成为稀品。

宣统瓷器量少,但比光绪要规整精细许多。其胎体选料上乘,胎壁轻薄均匀,坯釉结合好,烧结程度较高,叩击声音清脆。从技术角度而言,宣统瓷器的工艺水平较高,具有现代陶瓷工艺的特征。

总体上来看,清朝瓷器的造型归结起来有以下特点:①属于饮食器、盛器和日用器的主要有杯、盘、碗、盅、碟、壶、罐、洗、缸、盒、盆、烛台、桌、凳、枕等。②属于陈设和玩赏器的有瓶、尊、觚、插、屏、花托、鼻烟壶、蟋蟀罐、棋具、象生瓷和各种瓷雕等。③属于文房用品的有:水盂、笔洗、砚台、笔筒、印盒、笔架、笔杆、墨床等。此外还有一些祭祀用器和宗教用具等。清朝瓷器的纹饰,总体上看也可分成几大类:吉祥瑞兽图案——松鹤、牡丹、仙桃、蝙蝠、喜鹊、鹌鹑、龙凤、石榴、游鱼、鸳鸯、麒麟、狮子等。山水图案——主要吸收宋代院体画风和元代或清初“四王”等画风,也有西湖十景或园林景观等。人物图案主要是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婴戏图、耕织图等。花卉图案以传统意义上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松、竹、梅等为主。也有喇叭花、牵牛花、缠枝花等。此外,常见有书法诗文,显示出文雅风流之韵。诸如《圣主得贤臣颂》《出师表》《滕王阁序》《赤壁赋》《兰亭序》等均可在瓷器上找到。

如何鉴别真假珐琅器


有朋友说很喜欢珐琅器,但不识真伪,希望能介绍一下辨识方法。为此,笔者采访了我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丁元海。他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一看特征:明代珐琅器由内廷御用监烧造,有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两种,有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仅见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年号。清康熙时期的掐丝珐琅分为粗丝淡釉和匀丝浓釉,掐丝比明代细密均匀,釉色虽不及明代,但胎骨厚重坚实,器形以杯、碗、盒、盘、炉等小型器为主。

珐琅器资料图片

二看铜胎:珐琅器的铜胎主要有两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铜胎是锻打铜胎,另一种是錾胎。真正的珐琅器讲究胎薄平光,当前市面上的高仿珐琅器如果是锻打铜胎,可以达到胎薄体轻,须小心对待,如果遇到的是铸胎器,胎体厚重,拿在手中便知真伪,容易判断。

三看包浆:区别老珐琅器与高仿器皮壳的新老,要先看老光是否自然,再看包浆是否一体,最后看手感有无生涩之感。

新做珐琅器的釉面多用细砂纸或研磨砂、研磨膏揩磨,先研去贼光,再用酸与高锰酸钾、松香水或其他混合溶液强化咬蚀处理。所咬蚀旧色比较容易辨别,仔细看上去:一是色不正,二是不均匀,三是手摸生涩。

四看款识:珐琅器的款不是随意题写的,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定。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年号的款识,藏家可以根据字形、字体等方面加以鉴别。目前明代见到的官方纪年款识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如遇到有其他纪年如成化、弘治年制的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如何鉴别真假“火石红”


收藏古陶瓷的朋友,都会对“火石红”在鉴别元、明、清瓷器真赝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近年来随着人工仿制的火石红越来越逼真,如何区别真假火石红也就日益为收藏古陶瓷的朋友所重视。

(1)真火石红的特征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2)假火石红的特征

假火石红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经高温析出二次氧化而成,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垫片等所含铁质经二次氧化而附着于瓷器露胎处的,它是现代仿烧者在瓷器烧制前用富铁浆涂抹或者用含铁质较多的细沙、谷壳垫在器底烧成后而产生的。色彩浅淡,分布散乱。

(3)真假火石红的不同点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应该强调的是,火石红不是鉴别古陶瓷真赝的唯一标准,一定要整体观察、综合分析器物的全部信息资料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真假“毛瓷”的鉴别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毛瓷”绝大部分是赝品,而且一些赝品在销售时还出示了制作者个人签发的鉴定证书,因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市场上的假“毛瓷”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用“7801”冒充“7501”。所谓“7801”是1978年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陶研所为中南海烧制的一批瓷器。区分“7501”和“7801”可从下述两方面进行。1、从品种着手。比如人们在拍卖会上见到的痰盂、大号茶杯圆形烟灰缸、酒具等都是“7801”产品,“毛瓷”中没有这些产品。2、比较它们的彩绘图案。首先“7501”画工严谨、细腻,“7801”画工粗糙。其次两者画法也不有所不同,仅以釉下彩茶杯为例,观其梅花图案中向左伸展的梅枝,“7501”向上收笔,“78012”向下收笔,区别较为明显。又如“毛瓷”中的釉下彩双面绘芙蓉花碗和用白线勾出花头的技法在“7801”中绝对没有的。再有“7501”的彩绘用料也比“7801”考究,无论是细度还是艳度前者都比后者好。

第二,利用制作“7501”时剩余的白瓷胎进行“后加彩”。此种赝品均为釉上彩产品。由于釉上彩产品要经“高温釉烧”和“低温彩烧”两步完成,因此在完成第一步“高温釉烧”后,必然要将其中有质量问题的白瓷淘汰后再进行彩绘。“毛瓷”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只有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达到特级和一级的白瓷胎才可进入后道彩绘工序,其余全部淘汰。被淘汰下来的白瓷胎最初是入库封存,以后就陆续处理给内部职工。得到者又请人依葫芦画瓢仿造了一批,进而又仿造成“7501”。鉴定这类瓷器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点,就是凡白瓷胎上有质量缺陷者,如黑点(铁点)、针孔、缩釉、吃烟、变形、橘釉等均为赝品。有的赝品为掩盖瓷胎上的质量缺陷,在彩绘过程中有意用桃花枝干等图案进行遮盖,须细观察才能看出。

第三,私窑新仿品。近两年,景德镇一些私营陶瓷厂看中“毛瓷”带来的丰厚利润,网罗人才研制仿品。这些新仿“毛瓷”无论是胎质、造型、色彩以及画工都不及“7501”。以“水点梅花”茶杯为例,图案中梅花的色彩真品鲜艳,仿品暗淡。这主要是由于彩绘用料的不同,真品是使用德国进口的金红料为主料,仿品使用的是国产料。杯盖造型也不同,真品造型挺拔端庄,做工考究,仿品造型显得绵软无力,做工粗糙。如果观其实物恐怕破绽就更多了。真品足圈四周胎壁较厚处略呈翠绿色,仿品则呈暗红色。这一方面说明仿品的烧成湿度和瓷化程度不及真品,另一方面也说明仿品所用陶瓷配料与真品存在差异。

由此可见,“毛瓷”这个特定时期的产物,自出世至今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要想仿造绝非易事。

定位景德镇当代收藏级陶瓷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廖敏)10月24日,南宁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正式成为南国早报收藏联盟首批会员之一。

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专注于景德镇当代收藏级陶瓷精品、陶瓷艺术品收藏与经营,是一家具有12年历史的专业“老字号”。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负责人汪和飞介绍,早在2002年,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还是南宁民族大道花鸟市场经营景德镇精品陶瓷的一个小店铺,2004年成为广西文物商店陶瓷专营部,2006年成为南宁昌南陶瓷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更名为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

经过10年的沉淀和积累,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由一个小店铺,发展到收藏和经营景德镇当代收藏级陶瓷,为喜爱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广大藏友和爱好者提供了专业的服务和陶瓷艺术品。并且多次组织景德镇的制瓷大师到南宁来,为南宁市民举行现场制瓷的展示、交流活动,同时还提供企业、团体纪念陶瓷艺术品的定制服务。此外,和飞陶瓷收藏艺术馆还为市场人士提供专业的陶瓷收藏咨询服务。

景德镇陶瓷九大类


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

分类共九类:青花瓷、粉彩瓷、斗彩瓷、颜色釉瓷、珐琅彩瓷、变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雕塑瓷

第一类:青花瓷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第二类: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第三类:斗彩瓷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这个名称,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使用“斗彩”这一名称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认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图案的称为斗彩。

第四类:颜色釉瓷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二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第五类: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第六类:变色釉瓷

亦称“异光变彩釉”。釉色随光源不同而变化。以高级细瓷的白釉釉料作基釉,以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及铈、镨、镱等混合稀土氧化物为着色元素,经一定工艺处理,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在适当的烧成温度下,产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生成一种新的固溶体。

第七类:古彩瓷

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在800-900度之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

第八类:新彩瓷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旧称洋彩,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因当时采用进口彩料,画面具西洋风格,故又名“洋彩”。先用五彩颜料在白瓷表层绘以各式画面或图案,再入彩炉烘烤,这种瓷器,称新彩瓷。

第九类:雕塑瓷

雕塑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立体陶瓷的艺术品,简称瓷雕。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自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

景德镇仿古瓷揭密


景德镇自五代至今,历代产瓷不断,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史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灿烂与辉煌,为中外古今的陶瓷爱好者所折服、倾倒。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的制瓷来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少大中型的国营瓷厂由产品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技术设备落后,成本高;体制问题不顺,管理不善;人才外流,负债累累……,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一人个厂子不得不相继改组,分割承包,甚至倒闭,其处境十分苦涩。而制瓷的乡镇企业和私人作坊却渐渐地多了起来,并替代了大厂的销路,填补了市场的缺口,他们由于是手工作坊,“船小好调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社会需求什么他们很快就生产什么,当社会上兴起玩古与收藏风时,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手工作坊就兴起了制作仿古瓷,不胫而走地摆到了全国各地文物旧货市场的货架上,摆进了爱好者或收藏者的家中,使不少人为之高兴,为之懊悔……

景德镇现在制作仿古瓷始于80年代,在当时是正常有序规规矩矩的,属景德镇瓷业产生的开发项目,其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景德镇艺术瓷厂(系有1000人以上职工的老厂)生产的260多件仿清代同治皇帝婚礼瓷,为黄地粉彩绘嶂琊海水五爪龙凤纹,料好工细,制作精良,为同治期的官窑器。当时厂方很是重视,曾派技术人员赴故宫描样、绘图、打色稿,回景德镇试烧,攻破道道难关,终于烧制成功。其产品在广交会和外贸出口中,销路很好,供不应求。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艺术瓷厂制作仿古瓷的成功之举。他们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销售上以新仿品售人,开门见山,没有做旧,没有欺诈,卖者坦然,买者称心,虽然价格不菲,但订货者仍源源不断。当时除艺术瓷厂外,景德镇其他几个瓷厂都生产出不少精良的仿古瓷精品,在国内外陶瓷界都有一定影响,这种生产、销售和影响是其他陶瓷产地所无法替代的。

进入90年代,景德镇的国营瓷厂由于种种原因举步维艰,个体瓷业蓬勃兴起,不少私营者以家庭为主体,业主一般开始时不太懂制瓷专业,更不懂古瓷鉴赏,他们没有什么制作仿古瓷的标准,但凭低价雇来的成型和彩绘的师傅制作,做成什么样就认可什么样,所以一时间,景德镇瓷器市场到处都有“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嘉靖年制”、“万历年制”、“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甚至“至正某某年制”等款识的各种瓷器,怪诞不已。更有甚者(到后来发展成普遍使用),有的用泥土调胶糊于仿古瓷的器表器里,将它扮装成出土器物;有的用氢氟酸、草酸、高锰酸钾、机油、沥青等调和对瓷器作表面轻度腐蚀,以除去新瓷的光泽,达到懵人或者“促销”的目的。今天景德镇生产的仿古瓷以这类大路货占大多数,粗制滥造,所仿无据,乔装丑扮,令人望而生厌。这类“仿古瓷”由于相对售价不高,还有一批人靠肩扛手提将这类瓷器贩卖到全国各地,摆摊设点,对顾客有的连哄带骗,有的钱赚就脱手。他们经常往返于景德镇,成为推销这类仿古类的“常规军”。所以,这类瓷器虽然制作无度,不伦不类,但销路却一直不衰。

比生产上述大路货仿古瓷业主高出一两个档次的是另类业主,他们有一定的资金和实力,还有一定的制瓷知识和古瓷鉴赏能力,他们会注意到仿古瓷的大致时代特征,其产品比较细路和规整,而且会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制瓷的水准。但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亦会做出不少使购买者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比如仿一支民国粉彩“居仁堂”的人物瓶,他们用高价请高级画师绘主要人物的头像,而衣纹和背景则雇一般价位的画工绘制,烧出来的产品使人幌一看好像高师绘制,如再做旧,在外面就充是“民国”货了。但懂美术的行家细细一看便能分出经纬来了,而对一般未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就难免会上当受骗。

再一类就是有的文物商店,由于货源枯竭,他们会在库房里挑出一些晚清和民国民窑精品的有损瓷器到景德镇瓷厂或作坊去照样定烧定做,并在专业行家的指导下,限额专利生产(一般一件仿制10件或20件),作坊不得自行外销。这类仿古瓷尽量做到从胎、釉、彩料、纹饰、外型等处处到位,不得马虎。在销售时亦说明是新仿,不搞所谓的作旧,不搞假冒欺骗,明买明卖,不高抬价位,这类仿古瓷质量较好,销路也不错,不少收藏者愿意购买。

最为“尖端”的是有的私营或合伙坊和私厂,他们瓷金雄厚,高薪聘用专业人材,秘密专仿明、清官窑瓷器,从陶土、胎釉、成型、彩绘、原料、窑火等都一一进行研究,甚至用景德镇珠山龙珠阁出土的明、清官窑各式破残瓷片实物作对比试验,再行生产,直至满意为止,真正做到“假冒不伪劣”。烧成的产品亦进行严格的挑选,以十选一或几十选一的作法,落选者亦决不示人和入市。选中者再进行人工的、化学的、机械的作旧处理,其手法当然比前所述的作旧法要“先进”、“科学”得多,也保密得多,有的还会在其口部、底部做出“旧的”伤口来,以示该器的岁月沧桑。待所有手脚做完后,始出“闺门”密而售人。由于成本高,其售价刀就可想而知。更为逗人的是将这类打扮好的瓷器由外地人秘密带出,几经辗转就成为某某的藏品,再转入一些拍卖行成为拍品,并屡屡拍出天价。对这种不惜工本由“系统工程”制作的仿古瓷,其鉴别的难度的就非同一般的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应该说景德镇所生产的各类陶瓷,不论是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现代瓷还是仿古瓷,从广义上讲都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陶瓷文化,当然也包括陶瓷的传统文化在内,它们在生产无论是大是小,是粗是精都应有它的特性,有它的品味,有它的文化内涵,有它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应该有制作者的匠心、才华及水准,正因为这样景德镇的瓷器(包括仿古瓷)才会人见人爱,流传久远。制造艺术品要是掺杂着不良的商业抄作,不讲商业道德,伪劣假冒,弄虚作假,坑人害人,那将是对艺术的亵渎,这样在人们心目中一直看得很重的景德镇陶瓷便会失去它的份量。几年前一位日本朋友曾对笔者说:“我们对中国景德镇古代陶瓷是跪着读的;对景德镇现在产的瓷器是昂着头瞅的。”话虽苟刻,但……

景德镇的产瓷业对此不知做何感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