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

陶瓷知识: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

陶瓷知识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古瓷器鉴别

2021-08-05

陶瓷知识。

近800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德化瓷器带回意大利,珍藏于威尼斯市的马可宝藏所。历史上,欧洲把德化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

千百年前熊熊的炉火已渐渐熄灭,但德化的蔡径村却幸运地保存着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蔡径龙窑,这是全国仅存的最完好、仍在使用的中国瓷器传统工艺活标本。

10多年前,德化县大量的龙窑都被封了,蔡径龙窑也差点被电气化。如今,德化瓷烧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的蔡径龙窑便成了“宝贝”。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知识:谁是景德镇第一座煤窑建造者?


一千多年来,景德镇都是用松紫作燃料烧制瓷器,每年要烧掉三十多万立方米的木材。由于长期的狂砍乱伐,燃料短缺,柴价猛涨,制瓷成本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均在设法谋求以其它矿物燃料来代替松柴,早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那时的德,法等国制瓷工业,首先以煤烧瓷;稍后,亚州的日本也相继使用煤来烧制瓷器,而在江西用煤试烧瓷器是在1904年以后的事,我国在清光绪年间,曾经选送学生张浩,邹如圭,舒信伟等,先后赴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堂窑科学习机械制瓷和煤窑烧制技术。

1904年张浩首先学成回国,即与当时景德镇瓷业界知名人士康达所办的江西瓷业公司合作,在饶州创办甲等工业学堂,培养新式陶业人材。这时邹、舒也先后回国,即在工业学堂执教,开始设计一座8m3燃烧室的倒焰式方形煤窑。这座煤窑,虽建在远离景德镇180华里的鄱阳,却为景德镇业利用煤炭烧瓷开辟了新纪元。以后,工业学堂主办者在景德镇御窑厂毕家弄南窑部分厂址设景德镇分校,继波阳建造方形煤窑之后,重新建造新的煤窑。当时人们都把煤窑叫做“洋窑”,但在当时由于当局的百般阻挠,煤窑工程并没有成功,不过“洋窑”的影响却遍及全镇。多少年来,景德镇人一直是把毕家弄乙种工业学堂叫做“洋窑”。

1925年前后,景德镇设立了陶务局,由张浩任局长,不久在莲花塘五龙庵侧,构建了一座方形煤窑,并聘有日本人中原燎之助为技师,教授景德镇瓷业工人烧煤窑技术,这是景德镇工人掌煤窑烧制技术的开始,每逢烧窑之日,张浩必亲临坐镇指挥,甚至三十余小时不休不眠的探索煤窑烧制瓷器方法,了解各种复杂的因素,而决定烧成条件。他一心想把改革窑炉作为增加瓷器生产率的基础。可是由于战事动乱及当局的腐败无能,由张浩主持设计修造的第一座倒焰式煤窑几经周折还是停顿了,所以,到解放时止,长期以来以煤烧制瓷器都未有起色。

景德镇迄今复建的大一座柴窑徐家窑复烧


11月8日上午,作为我市迄今最大的一座柴窑遗址,位于建国瓷厂内的徐家窑经过复建,在停烧38年之后成功点火复烧,传承千年的窑工技艺得以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市政协主席黄康明出席点火仪式并讲话。

黄康明指出,今天大家在一起共同见证徐家窑的复建复烧,既是对陶瓷先辈的心怀敬畏,也是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景德镇作为一座以陶瓷支撑千年的城市,积淀了很多文化、创新、工匠精神,陶瓷是火的艺术,普通的泥土经过能工巧匠的手,特别是经过窑炉的高温烧结和物理化学变化,被制成精美的艺术品和日用品,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中国陶瓷在向西方输出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产品输出,另一方面也是改变西方生活方式的文化输出。景德镇有文化自信的底气,陶瓷先辈们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元素,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一座窑址的恢复,是对文化的敬畏、传承、自信。

仪式由窑工宣读祭文、向火神敬香、点火开烧等环节组成。当天复烧徐家窑的点火仪式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

据了解,徐家窑可追溯至300年前,于1979年停烧,是目前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此次复建复烧完全按照原来的形状、工艺恢复,为了在复建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和留存整个工艺链,复建伊始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全程跟踪摄像记录。脱胎于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曾经代表了景德镇柴窑的最高水平,有“药不到樟树不灵,柴窑不到建国不正宗”之说。此次徐家窑的复建复烧,在再现古代工艺工序的同时,将进一步继承好、保护好、利用好柴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鲜活地演绎出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世人展示了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

景德镇 一座兴衰起伏的“陶瓷工厂”


景德镇,这座让人在第一时间想起陶瓷的赣东北小城,在1700多年陶瓷工业历史的深厚底蕴中孕育着新的商业繁荣。时光之中,我们穿行在景德镇悠久的瓷器工业文明和历史深处,追寻着这座千年瓷都的辉煌与荣耀,兴衰和起伏。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甚至繁衍了无数陶瓷工商业传奇。而且这些历史,还将(甚至永远)影响着景德镇乃至中国的陶瓷工业。

今起,本报推出大型专题策划“景德镇蜕变系列报道”,通过平静梳理、中性叙述来透视景德镇这座陶瓷“工厂”。我们不会对某项技艺过度赞美,也不会对一些人和事进行追问,我们更不会对本身进行过多的描绘。就像看一部纪录片一样,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地对工业进行客观铺陈。

而将景德镇看成是一个陶瓷工厂,这看起来挺新鲜,挺有意思。但当我们追寻的近代发展历程之后,却发现已经经历1700多年风雨的它仍然历久弥坚……

窑炉数据的变化

从数百座到100座,再到200座和后来的50座,这些窑炉数字的变化曲线让我们看到了所经历的兴衰和跌宕起伏。然而,这只是一个缩影,因为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景德镇还曾经燃烧着数以千计甚至无法统计的家庭作坊梭式窑(注:上述数据系不完全统计)。

康熙年间,有一位法国传教士曾写过一段描述景德镇的文字,大致为:昌江河两岸,日夜火光冲天,数百座窑炉昼夜不息地在燃烧……

从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当年已经非常兴盛,而事实上,明清时期的的发展的确是鼎盛时期,就像那位法国传教士所说的那样。据景德镇市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景德镇已经有10万人从事陶瓷及相关工作。解放初期,景德镇的窑炉大约不到100座,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窑炉数量又增加到200座以上。1995年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后,景德镇的国营瓷厂纷纷改制和划小承包,窑炉的数量锐减到50条左右。

“当然,这里所说的窑炉是指有一定规模的,并不包括家庭作坊式的梭式窑和小土窑。”该瓷局负责人补充道。

从这些不断变化的窑炉数据看,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确经历了几代兴衰和跌宕起伏。在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庞大的数据我们根本无法统计,那就是家庭作坊生产用的梭式窑。“这些占地面积小、效率低的梭式窑至少也有个三四千座吧,因为在景德镇绝大多数家庭都具备了原料调配、制坯、上釉、烧制甚至手绘的陶瓷整套制作技术,景德镇曾经遍地开花般诞生了数千个家庭瓷器作坊。”曾经是家庭作坊业主的熊师傅告诉记者。

两位老工人的叙述

两位在民间被分别誉为“活字典”和“死档案”的普通老工人,在多数人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时候,将记者领进家中,细述了窑炉建设、改造的进程,通过这样的进程向我们勾勒了工业发展、进步的简单曲线。

80岁的余昭玉和75岁的许英年是工业的两位普通老工人。但是他们在民间却被称为工业的“活字典”和“死档案”。因为前者是个记忆力超强的老人,虽然已经80高龄,但讲起他一生所经历过的景德镇生活,几乎不假思索,娓娓道来,而且层次分明。后者许英年老人则因为从1950年开始收集关于的所有文字、数据资料而在民间得名“死档案”,并多次被当地媒体、政府授予保护和传承历史资料的嘉奖。

在许英年位于江家下弄86号的那间破旧的老民房里,珍藏着数百本(件)关于发展的历史资料,小到当年的文件、通知、奖状和笔记本,大到早年的陶瓷年鉴、发展简史,细到当年所有陶瓷厂的年产值、利润率和员工数量等数据,许英年只要一打开用红绸子捆着的各类纸箱,基本都能找到。

生于1929年的余昭玉,10多岁开始在工地做建筑工人,25岁那年,他开始从事陶瓷窑炉工作,直到退休。余昭玉告诉记者:“我开始做窑炉的那一年,很多人都说我运气好,找到了一份技术活,而且可以做一辈子。”显然,一份窑炉工的职业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有地位的,那时的人们似乎把陶瓷产业看成了是一个非常吃香而且永不停息的大产业。

曾经出差到佛山、淄博等地考察窑炉建设的余昭玉虽然没有在数量上给我们介绍窑炉的变化,但他却在窑炉改造的进程上,给我们勾勒出了发展、进步的曲线:

1956年景德镇就已经开始做煤气发生炉,后来在1958年建设了约200多座圆窑(北方人称包子窑),但这些窑需要很多人工去维护和工作。1965年,景德镇开始大建隧道煤窑,并从此首次实现了节煤50%、人工减少2/3的效率增长。“这些窑炉起初是从日本、捷克引进,1970年以后各厂响应政府号召减少污染,开始在窑炉公司帮助下,将这些隧道窑的其中一段进行改造,从煤窑变成油(重油)窑,虽然污染小,但是成本上升了很多。”余昭玉说。1984年国家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轻工部开始鼓励产业推行“(煤)气窑生产”,并由此促成了景德镇焦化煤气厂的成立,集中供气给各陶瓷厂使用。

余昭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5年,光明瓷厂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先进煤气窑。余昭玉说:“那条进口窑炉无论从节能、高效和环保上都是国内窑炉所无法比拟的,不过它的价格很贵,大约是130多万美元,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上面要求所有陶瓷厂将出口退税获得的美元集中上交,帮光明瓷厂从德国购买窑炉,然后各个厂效仿该窑炉进行改造生产,这样便节约了很多钱。”

近代景德镇:两兴两衰

的鼎盛时期就是研发青花瓷的明末清初时期。此外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又一次兴盛时期,那时,曾经有人主动放弃在邮电部门的工作,选择到陶瓷厂上班。尽管这只是个案,但的确反映了陶瓷在那个时代对景德镇人就业和生活的影响。很多人说那时候陶瓷厂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了微型汽车大王昌河公司。

景德镇市经贸委副主任罗军告诉记者,青花瓷器是的骄傲,也是辉煌的一个重要缩影。而研发出青花瓷的时代就是明末清初时期,那时候的景德镇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法国传教士所说的那样:“昌江河两岸,日夜火光冲天,数百座窑炉昼夜不息地在燃烧……”后来随着清朝末年政府的衰败,工业的发展开始放缓,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和后来的八年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衰退周期。直到1949年建国以后,解放初期的工业开始得到了恢复,国家开始计划对工业的整合,像红旗瓷厂、光明瓷厂等十大瓷厂陆续筹建并投入运营,造就了的又一个兴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

景德镇市邮政局广告公司总经理刘敬波给记者讲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邮电部门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单位,但是却有一些职工主动放弃那份工作,要求到国营陶瓷厂上班。“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厂非常红火,福利好,名声大,几乎超过了很多职能部门。”刘敬波说。

12月20日,记者在景德镇市昌江河边的绿地上寻访老工人和老百姓的时候,多数人都表示,那个时代确实很辉煌,景德镇的街道、码头非常拥挤,各地的商人从景德镇批发瓷器,然后通过昌江河水道经鄱阳湖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一位姓张的师傅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在陶瓷厂的工资比多数单位都要强,很多人被分配到政府或职能部门都不太愿意,就连昌河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都不如我们陶瓷厂的福利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张师傅一脸兴奋自得的表情。但很快他话锋一转,“不过后来就不行了,到我退休的时候,我已经下岗好几年了。”

张师傅告诉记者他是三年前从一家国营瓷厂退休的,退休前的四、五年时间里,他也是一个下岗工人。但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下岗的时候,张师傅似乎自己也搞不清楚,一脸茫然和惋惜的表情。随后他咕哝了一句:“好像就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事一样,一切都很平静,但又很突然。”

记者后来从景德镇市经贸委了解到,张师傅的经历正好跨越了一个分水岭:国有企业转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辉煌的时候,张师傅享受了那一段福利好、荣誉感又强的国营瓷厂工人待遇,但是1995年开始,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一样,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对市场反映迟钝,未能融合市场需求,开始进入新一轮衰退时期。随后大规模的转制浪潮开始席卷全国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股权、资产和利益的再分配。张师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到最后,仍然逃脱不了下岗的命运,而像张师傅这样的工人,在行业更是数不胜数。

兴衰之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体制冲突

一个足以令普通工人在多年后仍然引以为豪的时代,一个曾经拥有产销产销两旺的十大瓷厂的,为什么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兴盛走向了后来的衰败?随着记者的采访深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冲突给了我们一个强有力的答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战乱中蛰伏了数十年的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大解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时候刚刚被设为江西省直辖市的景德镇开始将“振兴陶瓷工业”定为发展方向,在国家、省、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整合已经支离破碎的民间陶瓷厂,统一规划新一轮的发展方案。从1949年创建建国瓷厂开始的10年内,景德镇先后创建了光明、艺术、红旗、红光、建筑、东风等十大国有瓷厂。景德镇市经贸委副主任罗军告诉记者:“那时候是计划经济,这些瓷厂的先后创建,都是由国家计划好,哪些厂生产什么产品,哪些厂专供出口、哪些厂做内销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而且从产品的样式、生产、价格、销售渠道和用途等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轻易改变。”

老工人余昭玉告诉记者,计划经济时期,新华瓷厂、景兴瓷厂等工厂被国家计划列为民用瓷厂,它们生产的所有瓷器专门供应给国内的需求,而其它的一些工厂则专门负责出口产品的生产,这样一来,每个厂的赢利能力和机会都被“计划”好了,负责出口的瓷厂因为价格高和市场大,都非常红火,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国民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导致内销的企业业绩平平甚至亏损。“不过像新华、景兴等一些内销的企业是国家允许亏损的,因为它们的一切都是国家计划好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锅饭’,只要你按照国家计划去生产、按照计划好的供应渠道销售,工资、福利等照样享受,而不是看效益好坏来分配。这些亏损的内销企业将由赢利的出口型企业来填补资金空缺。”余昭玉说。

罗军告诉记者,计划经济中的陶瓷厂只负责生产,销售则是由江西省陶瓷销售总公司和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分别负责内销和外销,生产任务的安排则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统一下单。“这样一来,也决定了厂只是单一生产性企业的性质特征,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被计划分离到其他国有部门负责。以至于这批企业因为研发和销售能力不强,在后来的市场经济中出现‘水土不服’和衰败的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计划经济在上世纪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兴盛,并使之得以传承。”罗军补充道。因为当时国家的统购统销、统一生产规避了很多社会矛盾,特别是扩大了就业,在短期内使得到快速发展。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因为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体制较为固化,在社会经济取得重大发展之后,它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款式、花色甚至大小都有着不同的喜好,而“计划内生产”的模式正好违背了这一市场经济的需求,最终景德镇的陶瓷厂在1995年左右开始失去竞争力,特别是在靠近沿海地区的潮州陶瓷企业及时改制、迎合市场需求作出调整之后,已经深陷固化模式的企业更是受到多重压力和制约,总体规模和经济总量开始急剧下滑。

源 那么,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的出路在哪里?它能否在市场经济中扛起中国陶瓷工业的大旗?现在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又走访了景德镇市有关部门,本报下期将继续推出“景德镇蜕变系列报道”之《景德镇,重振瓷都雄风》。

陶瓷知识:宜兴龙窑的衰落


宜兴龙窑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型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据考古发掘资料,唐代有宜兴涧众龙窑;宋代有宜兴羊角山龙窑,明,清时期则有宜兴欧窑。其中涧众龙窑是最古老的,它位于丁山镇涧众村,现存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座可称为古董的明代龙窑,位于宜兴前墅村,是国内现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的明代古窑之一(另外一处是广东石湾)。前墅龙窑至今仍然活力旺盛,源源不断地烧制出一批又一批紫砂新壶。

前墅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紫砂壶坯体的变化中的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物理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的一对燃烧孔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着窑背,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再开第二孔,仍烧坯体的上中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或者烧下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的燃烧孔

在新中国成立后,宜兴地区尚有龙窑近百条,每日焰火熊熊,浓烟蔽日,年消耗松材达25万吨以上,是生产紫砂壶的主力窑场。而到了现在,因为政府保护环境的原因,目前除了个别龙窑还在使用外,紫砂壶的烧制主要采用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重油或电力做为燃料,只需几小时即可烧成一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品质量也较以前龙窑有所提高。虽然已经衰败,但龙窑作为中国古代紫砂陶艺工人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是永久得到保护的。

“中国瓷都”后古龙窑的百年守望


在“中国瓷都”福建德化县的蔡径村,古老的龙窑薪火已经传递了400多年,生生不息,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晶莹剔透的茶壶、陶罐。

走近这个古龙窑,窑炉其貌不扬,从外面看就是用黏土和红砖盖成的简陋房子。龙窑有7个门,可供装窑、出窑之用。窑身两边各分布着33个窑目,是添加柴火的地方。靠着柴火,窑炉可烧至1370℃高温,远销海内外的高温德化瓷就是从这里出炉的。

60多岁的冯清芳是古龙窑的“守护者”。30多年前,9岁的他就开始学做瓷、烧瓷。“我在古龙窑烧了半辈子瓷,陪伴炉火是一件幸福的事。”冯清芳一边在炽热窑炉口添着柴火,一边说。

据冯清芳介绍,古龙窑是传统烧陶工艺的活化石,也是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明清时期,龙窑是兴盛一时的名窑。上世纪80年代,德化仍保存有200多条龙窑,然而随着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现代机械的进入,龙窑逐渐退出了德化陶瓷产业的舞台。如今,德化现存烧制瓷器的龙窑仅寥寥几条,其中最为久远的便是蔡径村的古龙窑。

做钵、制坯、上釉、装窑、烧火、出窑、选瓷、包装……日复一日,老冯带着20多号人,延续着古龙窑的薪火。

一窑可以烧1.6万个茶壶,每个月可烧三窑。出窑后,老冯常常亲自检验一些成品的质量,由此判断整窑瓷器质量的大概水平。

“德化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不用木材烧制陶瓷了,改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我烧瓷用的柴火全是收购的废旧木料。”冯清芳说。

令老冯高兴的是,30多岁的儿子也加入了烧陶团队,成为老冯的得力帮手。“我年龄大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将古龙窑的炉火点亮下去。”

陶瓷知识:古窑的含义是什么?


有狭义及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讲,古窑指古代的旧式窑炉,最初指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四千年)的陶窑,形式可分竖式穴窑和横式穴窑两种,通常是用土坯砌的窑床。商周(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窑床由不固定到固定,烟窑也从窑膛上面转移到窑膛后面,但还只能烧造少量器物,火候或气氛无法控制。

到了东汉时期(公元61年前后),南方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一个从陶器跃升到瓷器,从陶窑跃升到瓷窑的新阶段。它也说明在窑炉技术上已能初步控制气氛,在窑炉结构上也渐趋完备。

隋、唐时代是我国瓷器发展时期,除了南方赿窑青瓷为瓷器的先驱外,出现了北方邢窑白瓷,与之并驾齐驱,盛行海内,驰名中外。宋代以来,由于积累了复烧和窑变色釉的丰富经验,各地名窑辈出,在北方以河北定窑和河南汝窑为代表,在南方以浙江龙泉窑为代表。红釉的创造,并发展到多种多样的颜色釉和空变花釉,此时为我国窑业和瓷器全面发展时期,给明清瓷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时期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集历代名窑之大成,由素瓷全面发展到彩瓷新阶段。特别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窑无论在新彩瓷、青花瓷和色釉等方面,其品质之精,造型之多样,釉彩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为后人所称颂。

我国古窑的结构及形状,据考证,由于我国南北地区制瓷原料,工艺,燃料,地形以及产品品种等等的差异,经过长期沿革演变,形成南北两地陶瓷窑炉的不同类型。南方窑炉由龙窑演变为阶级窑和景德镇式柴窑;北方窑炉则由马蹄形窑演变为馒头式平焰窑。

所有这些旧式窑炉的特点:结构简易,建造投资少,速度快,易于修筑,燃料损耗少,烧成成本低,产量大,品种多,周转快,质量较好,匣钵损耗较少。但缺点是装窑和出窑的劳作较麻烦。古窑,广义的则指陶瓷器的产地及其制品,例如邢窑定窑分别指唐,宋时邢洲,定州的窑场所制的瓷器。明清时还以封建帝王的建年命窑,如“宣德窑”、“成化窑”等。

山西古瓷窑的千年炉火


说起陶瓷文化,必称五大名窑,必称景德镇,殊不知,山西也有灿烂的陶瓷文明。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即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山西南北已出现许多瓷窑,从这些遗址中都有出土大量原始青瓷。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唐,它虽位于河北,此窑系却以山西窑厂最多。明代时,山西南部流行的低温釉陶器法华陶器,更是独具特色,并足以反映出当时制瓷业的兴盛与发达。

山西制瓷业的记忆碎片

山西制瓷业历史虽悠久,地位却不显赫,然而规模宏大,且遍布于全省各地。后人在平定窑、浑源窑、榆次窑等处,发现过大量隋唐时期属北方白瓷系列的白釉碗碟。

北宋时期,曾在太原设立过官窑。1936年,在太原坝陵桥一带曾发现瓷器仓库一处,内藏瓷器百余件,并伴有“大宋河东路窑厂”的铜印一颗。太原瓷家陈格曾制造出一种“交釉瓷”,其花纹搅拧,灰白相间,犹如木之年轮,故又曰“木理纹瓷”。此时,山西瓷窑已分属于定州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系统。元代霍州窑有匠名彭君宝,始效仿定州窑,后推陈出新,青出于蓝,终创出了“新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霍窑”或“彭窑”。这一时期,由于煤炭的普遍使用,为山西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遗憾的是,由于山西一带宋初仍为北汉辖治,赵匡胤三下河东,久攻未果,故在评审御窑时,不在范畴之内,使之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五大名窑皆布周边,而如介休洪山窑这样的出品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水平,毫不逊色于入围者。

进入近代,随着高岭土的不断被发现及窑口的相继设立,山西的瓷器产量有所增加。光绪三年(1877年),晋城县窑儿村发现瓷土,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瓷器已为该县大宗输出品。较之外省出产,山西瓷器多为粗瓷品,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其进步仅是数量上的。另外,山西的陶器窑口更是量大,除晋北右玉、怀仁两县的碗坛缸瓶等销往绥远外,其余均在本省。

到抗战前夕的1936年,全省有陶窑123户,分布于临汾、潞城等25县,资金总额1.1万元,工人530名,年产各类陶器263.7万件,产值9019元。瓷窑则有217户,分设于介休、平定等48县,其中保晋公司阳泉铁厂附属瓷厂、西北窑厂、工业专门学校三家为官窑。为鼓励细瓷生产,1918年,山西工业试验所窑业部设立了细瓷部,并由景德镇聘请两位技师前来指导生产。当时瓷土的来源地是太原西山冶峪、东山的孟家井,还有静乐等地的石英,成品是一些日用品。保晋公司阳泉铁厂附属瓷厂的细瓷产品曾于1929年在上海举办的国货展览会上获得优质奖。1933年,西北实业公司在太原大北门建立的西北窑厂,采用了先进的“倒焰窑”生产工艺,月产3万件日用细瓷,工人达400余名。1936年,全省瓷器生产总值为22.2万元。抗战爆发后,官办关门,民办窑厂相继停业。

山西瓷窑地图

大同窑在今大同境内,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青瓷窑”,距城23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在今怀仁境内,故名。《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的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在今浑源境内,故名。《大明一统志》中便有浑源产瓷器的记载。清乾隆《浑源州志》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2001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浑源县发掘一处古代瓷窑时,出土了大量的“镶嵌瓷”,该发现表明过去被认为是朝鲜独有的“镶嵌瓷”,在中国古代也有烧造。发现的镶嵌青瓷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碗、盘、枕,其装饰题材主要有牡丹、菊花、禽鸟、网格纹等,边饰有双线纹、回纹等,还发现有印花、刻花瓷器。浑源“镶嵌瓷”的出现,说明中国不晚于12世纪中叶就可烧造“镶嵌瓷”,不但为了解中国北方瓷器烧造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为探讨“镶嵌瓷”的起源以及研究中国北方与朝鲜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榆次窑在今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旧时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年)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榆次瓷窑始烧于金代晚期,元、明时期达到鼎盛,规模宏大,到清朝晚期逐渐废弃。孟家井窑址遗存有大量瓷片,主要有白釉(牙白、黄白、纯白)、黑釉(纯黑、灰黑)、青釉、紫金釉及绿、蓝琉璃,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瓷器的瓷形有碗、钵、盒、罐、盆、灯、印花、刻画瓷枕等,还有胎体坚硬的琉璃筒瓦、板瓦,其制作精细,烧造温度高,胎细质坚。瓷器花纹从简单的绳纹、松枝到精美高雅的菊花、莲花,还有生动活泼的动物图案,而兔毫、釉滴、绞胎器为孟家井瓷窑的典型代表瓷品。孟家井瓷窑历经1959年、1962年、2000年三次调查挖掘,为流散于民间及收藏于国内各博物馆的一些瓷器找到了归宿,也为明代晋王府、晋王陵所用的琉璃瓦找到了产地。其白釉印花碗之碗心一圈刮釉的特点,具有典型金代作风。因其对北方金、元时期瓷器的发展历史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65年被公布为省级保护遗址。

平定窑在今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见习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邢窑、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之处。

交城窑在今交城境内,故名。始烧于唐,以白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白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赭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赭彩有呈橘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介休窑在今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白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种也有发现,釉面光亮,与河南、河北同类装饰有别。金代烧黄褐釉印花器较多,器内多印花,尤以孩童荡船纹饰为多,富有介休窑特色。

霍县窑在今霍州陈村,故名。为山西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洁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窑仿古定器折腰盘,霍县窑遗址里遗留甚多,证实明、清两代文献中的彭窑就是在霍县陈村。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遗址有高足杯标本;明、清两代绘花卉者较多,有书写文字者。传世品有带纪年铭文者,故宫博物馆有墨书“明昌四年”(1193年)盘一件,是研究该窑烧瓷上限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长治窑在今长治县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有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此类碗晋南地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花多绘于碗内或罐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其他除上述著名窑址外,山西历史上出现过的窑口还有蒲州窑、阳城窑、广灵窑、长子窑、壶关窑、灵石窑、襄陵窑、岳阳窑、河津窑、吉县窑、乡宁窑、曲沃窑、翼城窑、夏县窑、赵城窑、沁源窑、静乐窑、寿阳窑、武乡窑、和顺窑、左权窑、昔阳窑、河曲窑、崞县窑、保德窑、繁峙窑、定襄窑、马邑窑、五台窑、盂县窑、临县窑、天镇窑、隰县窑、浮山窑、蒲县窑等等,可谓遍布于全省。

失传1500多年的古寿州窑瓷烧制技术研发成功


曾失传1500多年的古寿州窑瓷烧制技术近日在淮南八公山下被研发出来。10月13日上午,记者见到了首批出窑的100多件壶、瓶等工艺瓷器,盛唐名窑陶瓷的古风遗韵让记者眼前一亮。

早在民国时期,安徽、江苏等省有许多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葬出土了青、黄、黑釉瓷。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是寿州窑瓷。上世纪60年代,淮南上窑镇不少农民不断反映,自家耕种的农田里有大量的瓷器碎片分布,有的地方瓷片堆积很厚影响耕作。经文物部门数月实地调查,发现这里集中分布着寿州窑,是唐代烧制黄釉瓷器规模最大的窑场,于是进行了保护。2001年6月25日,寿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州窑是中国唐代六大瓷窑之一,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个以烧制黄釉瓷为主的瓷窑。寿州窑始烧于南朝,停烧于唐末,烧制技术在停烧后也随之失传。从目前出土的寿州窑瓷器看,无论是早期青瓷还是后来的黄瓷、黑瓷及绛红釉瓷,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其窑品器件厚重,胎质坚硬,造型朴拙,釉彩浓郁,以生活用品居多,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

今年年初,淮南市八公山区在开发旅游业产品上,加大了对寿州窑瓷烧制技术的研发,放弃了用化工原料做釉技术,改而采用传统土釉。经过多次试验,首批工艺瓷器于10月9日面世。

10月13日上午,记者在八公山下的寿州窑烧制作坊里,见到几位工艺师正忙着拉胚、修饰、上釉、晾晒。他们都为失传一千多年的寿州窑瓷器烧制技术的重生而高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蔡径古龙窑 一座400多年没断过炉火的古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