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诗词 > 如何鉴别玉脂楼瓷器 > 导航 >

唐诗:玉楼天半起笙歌欣赏

唐诗:玉楼天半起笙歌欣赏

如何鉴别玉脂楼瓷器 古诗欣赏

2021-08-23

诗词是语文的启蒙老师,诗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语文,有没有值得大家深入专研的诗词?本站精选整理的《{唐诗:玉楼天半起笙歌欣赏》或许对你诗词释义学习有所帮助。

摘要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

《宫词》是唐代诗人顾况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专门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宫人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做,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诗笔触细腻精致,纯用客观描写,更显得意韵深远。

玉楼天半起笙歌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2)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

(3)天半:形容楼高。

(4)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

(5)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翻译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宫怨诗,别具特色。

前两句“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玉楼”指宫嫔居住的房子。“宫嫔”指后妃等。“笑语和”指相互寻欢作乐。这里用“玉楼”写出了环境的奢华,“笑语和”则展现了欢快之况,再现了宫妃与皇帝的奢靡生活,极写受宠宫女的欢声笑语,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月殿”即月下,意谓宫殿。“影开”指影子出来。“闻夜漏”是听时间。“漏”是古代计时间的铜壶滴漏。月光下,殿门半开,周围一片寂静,这里环境、气氛与首句中的“天半起笙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孤独的宫女听着夜漏缓缓地滴水的声音。此时的她只能是高高地卷起水晶帘,独自一人静望秋日的银河。“水晶帘卷”指卷起晶莹的门帘。生活也许并不贫困,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笑语欢颜,有的只是寂寞的煎熬,“近秋河”点明季节已是秋天,心中的悲凉又浓重了许多。

本诗表现宫怨,和其他宫怨诗大致一样,仍是不言“怨”,但是怨情却很明显地显露在外:这位宫女深夜未眠,静听着那边君王和嫔妃们的欢歌笑语,此时的她怎能不怨?也许不久前的自己也是这般生活,如今却只能独守宫苑,所以她的怨在这一闹一静,一枯一荣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极为精炼的语言、优美清丽的艺术形象,把宫女、嫔妃中两种迥然不同的遭遇鲜明地表现出来,并巧妙地把怨情寄寓在寂寞冷落的生活中。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顾况生性诙谐,常常嘲弄人,因此也常遭人嫉恶。但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也有很多传世佳作。

小编推荐

宋词:玉楼春解析


摘要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等。

[宋]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玉楼春

唐诗:长笛一声人倚楼欣赏


摘要

赵嘏,唐代诗人。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年间官终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40余岁。赵嘏诗与许浑同调,属于律切工稳、清圆流畅的一路,然较许浑稍沉着。

残墨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出处

唐•赵嘏《长安秋望》

原文

云物凄清拂曙远.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诸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

塞:边塞,塞北。

长笛一声人倚楼

赏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寥落残星挂在天空,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忽然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远处那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是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为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这一联是名句。据《唐诗纪事》载,诗人杜牧对这两句十分激赏,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这恐怕是由于诗句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赵嘏,唐代诗人。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年间官终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40余岁。赵嘏诗与许浑同调,属于律切工稳、清圆流畅的一路,然较许浑稍沉着。《全唐诗》称其“为诗赡美,多兴味”。“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秋望》),得杜牧激赏,呼为“赵倚楼”。实际上,他的诗风也多少接近杜牧,在词采风华之中兼饶俊逸疏宕之气,尤工起调,象“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齐安早秋》)、“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寄归》)等,皆发语挺拔,力振全篇。五言弱于七言。题献应酬之作过多,亦是一病。有《编年诗》2卷、《渭南集》3卷,《全唐诗》收录时合编为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辑入时,题作《渭南诗集》2卷。又有近人段朝端校补本,收入冒广生辑《楚州丛书》。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唐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欣赏


摘要

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