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上的胶 > 导航 >

瓷枕上的水墨花鸟

瓷枕上的水墨花鸟

瓷砖上的胶 全瓷的瓷砖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2020-05-15

【www.taoci52.com - 瓷砖上的胶】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比较丰富,品种有白地黑彩、白地划花、珍珠地划花、白地剔花、白地红绿彩及低温三彩陶器等。其中流行较广的装饰手法为白地黑彩,即在成型的器坯上施白色化妆土作地,然后用黑彩绘图案,再通体施一层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此种白地黑彩具有中国水墨绘画的装饰效果,画面活泼自然、笔法简练豪放、图案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此宋代磁州窑瓷枕高6厘米,长23厘米,呈八角腰圆形,通体上乳白色化妆土,枕面、枕身周边黑彩绘出宽细线条,自由洒脱的纹样增加了单调黑彩的美感。黑彩绘制一只鸬鹚栖息在芦苇秆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极为传神。几丛芦苇叶随风飘曳,那一株芦苇花的长茎挺拔有力,静中有动,鸟与芦苇、芦苇叶的自然组合烘托了环境的和谐,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的自然景观,犹如秋天里的春天。构图寥寥数笔,写实生动,鸬鹚栩栩如生,呼之欲飞,跃然瓷上,情趣盎然,神韵可人。可见匠师运笔用彩老辣,娴熟技法令人叹服。

此枕的绘画具有浓厚的水墨花鸟画风格,运笔奔放自如,轻松随意,简练挺拔,是古代烧瓷工艺与传统绘画技巧完美的结合。给世人留下一幅精美的艺术杰作。它虽然没有宋代文人画的气息,但它的生活气息又是文人画家所不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磁州窑的产品一般都比较粗糙,此枕造型、釉色、绘画都极为精致,实属难得。可以想见当年此枕的主人绝非一般庶民,这也从另一角度审视此枕是件名贵的艺术品。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枕


瓷制生活用具。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园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据说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谈瓷枕,离不开宋。我见过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形容宋枕,得用许多话,简单一点说,就是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造形……

宋朝有“张家造”,此外还有“赵家造”、“王家造”等等。今天看来,千余年前宋人生产的瓷枕仍可谓之“美不胜收”,比如一鹭鸶置身芦苇之中,双腿岔开,回首相望,用笔寥寥,一派生机;一孩童持竿垂钓,神情专注,几条小鱼欲咬欲溜,意趣盎然;两束萱草,丰满柔韧,舒展大方……

这些图案都让我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瓷枕发展总的来说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枕中常见不足一拃长(张开拇指和中指间的长度)的,人称脉枕,是否为号脉专用有待考证。宋枕尺寸适宜,辽金以后,尺寸加大,可达尺半,显得笨拙。瓷枕为生活用器,常随亡者下葬。因历史淘汰,极少见传世品。瓷枕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老子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这股俗气使后人得以窥见宋人的情趣。宋人图安逸,不尚浮华,干不出唐人那等辉煌热烈的事来。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鸟,无不流露宋人知足常乐的人生观。你可以想见宋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丰之际,陶醉于这种“小家碧玉”的气氛之中,自得其乐。

在瓷器中,再没有比文字装饰更能直接反映时尚的了。唐代的铜官窑,也就是长沙窑中,常有书写诗歌的,许多诗还可以在《全唐诗》中查到,显然,这与唐代诗歌兴盛有直接联系。而宋枕,却大量书写词曲,如磁县出土个瓷枕上写着“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你们听听:“烟波名利不如闲”,可见宋人有点儿看破红尘了。于是,大宋江山就成全了赵佶这位国政庸碌无为,艺术却颇有造诣的皇帝。

白宫珍藏 水墨海瓷


海瓷艺术的独特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此访系是2011年我国外交开篇之作。胡锦涛访美期间,专门将张志民《醉咏红梅》,陈世光《骏马》,赵金忠《春韵》,柴京津《六骏图》4件海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予美方。瓷瓶设计精美、制作精细,为增进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

海瓷艺术是在海洋贝瓷独特品质的基础上,由知名美术家利用釉中水墨七彩和绘画艺术技巧而创作的独树一帜的高端艺术品,集海瓷造型美、绘画色彩美、艺术文化美于一体,是陶瓷文化与绘画艺术的完美体现。海瓷艺术用陶瓷的语言表现艺术的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彰显当今盛隆和谐的时代特点,蕴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可替代的典藏性。4件海瓷艺术品充分体现了海瓷艺术的独特特性,也完美表现了水墨七彩的独特魅力。

《醉咏红梅》是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先生的作品,在张志民先生的笔下,海瓷上的梅花花枝繁盛,如火如荼,枝干入铁,繁花似火,千姿百态。

《骏马》是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陈世光先生的作品。骏马飞动如风,笔墨中黑白相间相符,虚实相宜,使骏马的形象富有力度分量和体积感;画面的置阵布势以马为主体,充满画面空间,在有限的画面上充分利用空白再现无限之深远博大境界,奔马之势有冲出画外之势。

《春韵》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赵金忠先生的作品。《春韵》整个画面充盈着旺盛饱满的郁勃之气,极富悟性和灵性,在色彩和墨韵的层次变化中,透出韧性和力量,整个画面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六骏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书画院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柴京津先生的作品。柴京津先生的作品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在立意、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大胆吸收民间艺术表现手法。《六骏图》充分体现了他的绘画风格,骏马在他的笔下描绘得那么仔细,那么入微,也不只是淋漓尽致展示了他多年习练而得的独到技法,更倾注了他自己的心情与志趣。

海瓷艺术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无棣这片土地上发散光芒,经过海瓷人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海瓷艺术品终于走出了国界。白宫珍藏,水墨海瓷更为海瓷艺术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中国海瓷集团董事长郭春森先生所讲,这是中国海瓷艺术发展史上的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无棣“水墨丹青”激活海瓷产业


一件画有“和风”的瓷器,售价1.2万元;一件画有“边塞秋风”画作的瓷器,售价4万元;一件画有“山高水长”画作的瓷器,售价8000元……8月8日,在无棣县的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记者望着琳琅满目的海瓷艺术精品,不觉陶醉其中。

院长曹爱华告诉记者,中国海瓷艺术是建立在国家技术发明奖“贝壳瓷”的基础上,汲取名家艺术创作之精髓,融合现代艺术而创造的中国独树一帜的高端艺术品。无棣珍贝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森对记者说,海瓷艺术是海洋贝瓷生命的延伸,书画艺术给了海瓷活的灵魂,激活了一个产业。

海瓷又名贝壳瓷,是无棣县独家生产的产品,目前年生产2000万件,共5大类5000余个品种。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减少50%以上。今年3月12日,在无棣举办的海瓷发展研讨会,提出了“中国海瓷艺术”的创意,并倡导成立了“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接下来的3个月内,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院院长唐勇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等当代国画大师,以及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赵先闻等20多位书画家先后来到无棣,一起进行海瓷艺术的试验探索。

记者在海瓷艺术研究院创作室,请教了正在进行创作的著名画家赵先闻、于泽海。赵先闻说,现在新开发的海瓷产品有200多种,融入文化元素的海瓷产品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无穷魅力。

宋定窑孩儿瓷枕


瓷枕的烧制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以后日渐增多,为古代寝具,古书记载“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大都为实用的瓶、罐、碗等,孩儿枕则是难得一见的器型,是被誉为“九大镇国之宝”中的其中一个。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件定窑孩儿枕,釉色牙黄,工艺精巧,先使用模具烧制成型,再加以精细的雕工,活泼可爱的孩童侧卧于榻上,双臂紧抱置于头下,两脚叠压稍稍抬起,孩儿神态栩栩如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件定窑孩儿枕不仅是宋代风俗的见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关于定窑孩儿枕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北宋时期,定窑已成规模。有一对夫妻,同为烧窑能手,虽然结婚10余年,生活幸福美满,但眼看两人都已近而立之年,却无子嗣。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习俗叫“栓(拴)娃娃”,也叫“抱娃娃”。是说婚后不孕的妇女到当地的天后宫,拜求送子娘娘赐子,然后用红线拴上一个泥娃娃,抱回家,再供奉起来,就能顺利怀孕。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就请了一个泥娃娃。但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夫妻二人仍然没有得子,妻子日日为此伤心,丈夫则一气之下将泥娃娃摔了个粉碎。但这一摔却将妻子的心摔了个粉碎,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怀孕生孩子的可能,在哭泣中蒙眬地进入梦乡。

睡梦中,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娃娃在草地上欢笑着奔跑,口中还不停的叫着娘。跑累了,小娃娃头倚靠在胳膊上,笑盈盈地躺在了地上。一觉醒来,她的心情好了许多,睡梦中孩子的笑脸也一直留在了她的心里。思来想去,她画了一个样子,挑了一块上好的坯土,描摹出了一个小孩样的瓷枕头。丈夫见妻子如此这般,就将妻子所描绘的枕头精心烧制。这只孩儿枕,精巧秀丽、栩栩如生,特别惹人喜爱,妻子枕着它睡觉,仿佛便能在睡梦中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娃娃。没想到过了半年,竟然怀孕了。夫妻二人喜出望外,认为孩儿枕起到了天后宫泥娃娃的作用。依照民间习俗,请回泥娃娃的妇女成功怀孕后,每餐要给泥娃娃安排碗筷,逢年过节还要摆上水果糕点,换上“百家衣”。于是,家里的孩儿枕便也有了同样的待遇。后来,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孩儿枕就成了孩子的大哥,还要按照民间的习俗,叫这瓷枕为“娃娃大哥”。

定窑孩儿枕不仅仅是文物,还寄托人们都没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代这所以这么流行,也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期盼有属于自己的额孩子。但是因为是瓷器易碎,流传至今的定窑孩儿枕几乎没有,价值也是很高,估计用价值连城这个词都没有办法形容它的真实价格。

当然这样的文物也不排除民间流传至今的,现在收藏也这么发达,倒出收藏文物的人也不少见,所以提醒大家一句,如果家中有这样的宝贝那就要找专业的机构进行验证,以免在价格好的时期没能销售到好的价格。

浅谈粉彩中的写意花鸟与工笔花鸟的艺术特点


粉彩作为一个陶瓷装饰的画种,在我国的陶瓷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并以其淡雅柔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

"粉彩"装饰从清代开始在原"古彩"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形成。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可说是到了兴旺阶段,装饰手法上绝大部分都是从中国画来装饰的,从大量的资料和实物样品中可以看出清代这段时期,粉彩已不是原有"古彩"的那种用线不分浓淡,用色单独,只靠几种颜色的表现形式,而是在造型上吸取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用线有浓淡变化,用色自然写实的表现手法,由原来古彩用线单调,无浓淡用色、无阴暗层次,演变成具有中国画用色丰富,阴暗层次强,用线有浓淡粗线之分。花叶用广翠加以打底色,分出明暗层次,花头也巧妙地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再用洋红、净苦绿、紫色等加以洗染,这种工艺操作方法完全是国画工笔画中的操作方法,其效果简直是中国画在陶瓷上的再现,不同的只是所用材质不同。采用中国画装饰的粉彩瓷,其工艺性更加和中国画表现技法溶为一体了,粉彩在这段时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有些精品在皇宫中才可享用。直到现在仿古瓷中的粉彩精品都要落上清康熙,乾隆年间制的底款,以示是代表当时粉彩的顶峰时期的象征,而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中国工笔画为特征的粉彩装饰纹样,其价值连城。

粉彩写意花鸟是借鉴、吸收国画写意花鸟的特征和技法,结合陶瓷材质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粉彩写意花鸟在技法上脱去了粉彩工笔花鸟那种线条勾勒轮廓,层层洗染的工序以及工致、细腻的刻求,拓展、发挥了笔触、料色痕迹的表现力,强化了笔触和料色在运转流动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并吸收了书法的用笔,融书画于一体。在形象刻画上重简洁、提炼,重神韵意向,而且易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粉彩写意花鸟的创作要做到胸有成笔、意在笔先。因为粉彩写意花鸟具有写意国画的特点,要求形象高度概括,笔法洗炼,追求神似和韵味,因此一般不打轮廓,这就必须做到从全局着眼,心中有数,从画主体开始,大胆果断下笔,每画一个局部都必须顾及到整体效果,边画边看,统筹兼顾,逐步完幅,最后细心收拾,臻于完善。

粉彩写意花鸟水点法以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可以较好地表现笔触和料色的韵致。一般用玻璃白打底,画花朵时往往在笔毫上先蘸较淡的料色,笔尖上蘸少许浓料色,施手法使料色产生由深及浅的色阶,然后进行描绘,自然分出层次,犹如国画中的没骨法。这样画出来的花瓣色彩层次丰富、滋润鲜活。所画的枝干也富有立体感,再以羊毫笔稍加皴擦,便产生出丰富的肌理效果。画叶一般用油性颜料,叶片不先勾线,先勾线的缺点是上料时容易被樟脑油榨开。

工笔花鸟画意在工整细致,从艺术的角度描绘了时花候鸟的景象。娄彩具备高度模仿工笔花鸟的优势特征,技法学习方便简单,因此可吸收借鉴很多式笔花鸟的章法、技法和画法,但它绝不应该是工笔花鸟的再现。粉彩艺术特点是画法生动多变,形象细腻逼真、颜色丰富、粉润柔和,其颜色粉质感强,是其它彩绘所不及的。我们要结合造型、釉色以及工艺材料,使它把工笔花鸟匠艺术溶化在自身的工艺技法和艺术处理中去,化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赋予自己的艺术精神。

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素材,好的素材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积累。粉彩工笔花鸟装饰创作和国画一样,也需要经常进行实地观察和写生,要求创造者熟悉掌握各种花卉树木、规律,生存空间及其风格特点。如柳树:冬枯春发,主干有枯老苍霜的特点,而枝条却给人软嫩的感觉。所以,在绘制中一定要刻划出主干纹路苍老、柳枝软嫩、柳叶细而长,特别是垂柳,要表现出轻柔飘摇的姿态的特点。粉彩工笔花鸟瓷画既继承了传统陶瓷彩绘的优秀技艺,又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技巧取豪夺。它不受工艺的限制,在配料、作画、用笔上,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创作,是粉彩瓷画的重要特色。

粉彩是根据题材和画面把画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见解贯穿于整个对客观事物的表现过程。正如李可染先生指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以思想感情的淘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将意境充分表达在瓷器上,以之感染受众,唤起他们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是粉彩工笔花鸟陶艺作品的又不艺术特色。同时粉彩也根据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把艺术创作和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把聪明才智运用到粉彩工笔花鸟技艺中的开拓创新里。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丰富多彩的创作形式。充分考虑表现自己的感受,呈现特定花鸟形象与人们精神生活的联系,以引发受众的联想与想象,由花鸟想到人,由自然想到人生,唤起有一定理想、道德和情操的人对于社会生活的体验,以传达特定花鸟给予观者的感受和触动。粉彩陶瓷工笔花鸟艺术作品的主题、画面的虚实、手法的运用,装饰技法的选择、技艺的掌握,都需要经过创作实践,才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在作画时表现出娴熟的造型能力,材质精、手法新、意蕴深的作品,才会产生令人神往的艺术感染力。

工笔花鸟作为粉彩花鸟的"源"而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粉彩花鸟发展,在现今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粉彩花鸟自身特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粉彩花鸟会有更一步的发展。


陶瓷寝具。分为生活实用器和随葬冥器。另有一类为医用脉枕。品种有低温釉陶和高温釉瓷器两大类。始见于隋,唐代至元代南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造型最初有箱形和兽形,进而演化出建筑枕和人形枕。箱形枕是贯穿各代的基木造型,多作长方形成圆角方形、无论方圆、均由枕面、四壁和枕底构成。枕面前低后高,枕体中空。为防止烧造时变形,一般在后壁或底部留有气孔。宋代瓷枕造型最为丰富,仅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等样式、枕面、枕壁常有白釉黑花、剔花、刻划花、印花等装饰,有的枕底有“张家造”等作坊戳记。定窑的白釉孩儿枕塑作伏卧童子状,以童子背为枕面;景德镇窑的青白釉童子荷叶枕、卧女枕则以侧卧人物为枕座,以人物手持的—片荷叶作枕面,这些都是人形枕的代表。兽形枕即把枕座或枕体做成写实的卧兽形,座上安装枕面或在兽背上开出枕面。典型器如江苏扬州出土的唐三彩犀牛枕、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金代雀鸟纹虎枕。元代瓷枕形体普遍加长加大,枕面有的宽出枕壁。建筑枕是元代瓷枕的独特品种。将枕座镂雕成宫殿、戏台等建筑形,内塑众多人物,可谓集建筑与瓷塑艺术于一体。典型代表如安徽岳西出土的青白釉建筑枕、山西大同的传世品广寒宫枕。(见图195)

民国瓷上的“文明装”


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后,人们长期禁锢的思想大为解放,一时大兴文明之风,提倡什么“文明戏”、“文明装”和“文明结婚”等。这也影响到了当时瓷器的烧制工艺,一时许多制瓷高手云集到景德镇珠山脚下,切磋琢磨、立意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像珠山八友的作品,用粉彩颜料创造出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瓷画,无论是青山绿水、花草虫鱼、亭台楼阁、文人仕女等,无不生动灵秀、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浅绛彩瓷器走向了衰落,随之大兴粉彩瓷。时代风貌的变迁与烧瓷工艺的巨变,无独有偶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对瓷画文明装的粉彩帽筒,就具有鲜明民国时期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该帽筒通高32厘米,径15.2厘米,上端写有“普陀山”三字行书。另绘有一对中年妇女带着一小孩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游览普陀山的情景,画面远处是层峦叠嶂。近处是青石台阶,拾级而上,有一凉亭立于茂林之中。一对女子和孩子身穿色彩鲜艳的“文明装”。两人似乎在称赞普陀山的美景如画。

所谓“文明装”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与“传统”相对而言的新式服饰,旧时亦指时兴的新式服饰为“文明装”。通过这幅瓷画“文明装”,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饰风尚以及时代特征。

德化瓷上的梅花装饰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栽种梅花,《诗经》、《山海经》和《尚书》中都有记载。南朝以后,特别是唐宋以来,梅花以它斗雪迎春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文学、艺术的作品上。在画家们的笔下,梅花还往往与松、竹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或以兰、竹、菊一起称为“四君子”。

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对梅花的钟爱之情和咏梅之风,不能不对陶瓷艺人产生影响。明清以来,德化窑把梅花作为一种传统的造型和装饰技艺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各种器物上装饰梅花,用浮雕、堆贴、彩画、模印等装饰技艺,形成德化窑瓷器的独特风格。现介绍几件器物供藏友鉴赏。

清代梅瓶。侈口、细颈、削肩、腹下渐收,足部外撇,形体轩昂,腹两边各贴一狮首耳,外壁堆贴梅鸟纹饰,简练生动,颇为传神,贴花与器物巧妙结合,显得匀称协调,生动可爱。

清代青花“岁寒三友”纹瓶。器物造型挺拔、秀美,梅、松、竹,人称“岁寒三友”,在画家笔下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其装饰与器物浑然一体,格调清新,另有一种典雅清新的韵味。

清代梅花纹碗。运用模印装饰技法,事先在范模上雕刻梅花纹样,压坯成型后稍作修饰,该器物便呈现出相应图案,另有一番风味。

清代粉彩梅鹊盘。主题鲜明突出,趣味盎然,以物寓意,物吉图祥,情、景、物融为一体。“牡丹花开,喜上眉梢”,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是德化粉彩瓷的上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枕上的水墨花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枕上的水墨花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上的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