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瓶 > 导航 >

贲巴瓶和瓶壶是干嘛用的,鉴赏清代乾隆粉彩贲巴瓷器

贲巴瓶和瓶壶是干嘛用的,鉴赏清代乾隆粉彩贲巴瓷器

古代瓷器瓶 金巴利瓷砖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2020-05-18

古代瓷器瓶。

贲巴瓶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法器,本为灌顶及盛圣水之用,贲巴为藏语音译,在藏语中即“瓶”的意思,也称奔巴壶。习惯上将无流者称为“瓶”,将有流者称为“壶”,此无流,故称“瓶”。奔巴是藏语“瓶”的意思。

清乾隆紫地粉彩八宝纹贲巴瓶

紫地粉彩八宝纹贲巴瓶通高25.5厘米,口径3.2厘米,腹径14.8厘米,底径9.8厘米;口部呈筒式扁罐状,敛口,粗颈,饰粉彩竖条凸莲瓣纹,鼓腹,上饰粉彩缠枝莲托八宝纹,圈足外撇,饰双层粉彩变形莲瓣纹,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红款。

清乾隆粉彩青花贲巴壶

粉彩青花贲巴壶通高19.6厘米,口径7.2厘米,腹径10.5厘米,底径9.8厘米;粉彩青花贲巴壶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微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通体白釉饰青花粉彩缠枝莲纹,洗口的上下口沿、流口沿、足沿饰描金连珠纹,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蓝款。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通高23.2cm,口径5cm,足径9.1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斗彩瓷

陶瓷造型: 壶

说 明: 清康熙

器形仿藏族银制贲巴壶形式,造型略如塔,口、流均有盖,新颖别致。壶直口,曲流,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通体以白色乳钉纹为界将纹饰分为不同的单元。用斗彩绘莲瓣纹、如意云纹、火云纹等,腹部兽面璎珞纹为主题图案。

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以在清内廷传播,也促进了汉、藏、满、蒙族上层间文化的交流。贲巴壶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而在清代皇家御窑厂内烧制的瓷质贲巴壶则是清朝皇帝给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这件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将藏族传统的器物造型与纹饰和汉族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清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清代包袱瓶鉴赏


瓷器从唐代开始,都是以表面光滑无比的形式出现,很少上面有遮盖或者附带什么东西的。但当看到清代的包袱瓶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包袱瓶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这样一来,器物反而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了。

包袱瓶又叫做布袋瓶,算是清朝人的首创,始烧于康熙年间,它的器型一般是在瓶身上装饰一凸雕的包袱带或者是束带。“包袱”和“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因其器型独特,纹饰优美,又暗藏美好寓意,因此,价格一直不菲。

黄地粉彩包袱瓶

上图所示这件嘉庆年间的黄地粉彩包袱瓶,高约29.2厘米、撇口、粗颈、溜肩、鼓腹、腹至胫部渐收,圈足外撇。器内施松绿釉,口沿和圈足边饰金彩;外黄釉地上满绘粉彩,口沿外饰如意云头纹,胫部饰莲瓣纹,颈部和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蕃莲纹,颈部有蝙蝠衔“卍”字绶带,腹部凸雕一红色包袱巾。底部施松绿釉,有“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字,当为嘉庆年间的御窑所制。整个瓶制作精美,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绚丽,富丽堂皇,当为皇家御用之物,因为除非皇家,一般人家是不敢用黄色的。

清朝的瓷器就像是清朝的历史一样。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造瓷业也日渐荒芜。清初,兵荒马乱,天下尚且不保,更没有闲暇顾及瓷业。到顺治年间,天下渐渐安定,造瓷业才慢慢恢复。不过,恢复之后,发现造瓷业劳民伤财,顺治皇帝体恤万民,恢复没几年之后,就停顿了。到康熙年间,国力渐渐强盛,造瓷业才开始完全恢复。加上康熙个人比较喜欢瓷器,造瓷业渐渐兴盛起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励精图治,清朝出现了盛世,造瓷业也十分发达,开始对瓷器进行再创造,继而是创新。彩绘纹也开始流行,这一时期,像“古月轩”、“胭脂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盛极而衰,是历史的常理,清朝的国力到乾隆后期渐渐衰落,嘉庆便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国家处于多事之秋,瓷器也渐渐呈现出衰微的气象。所以,嘉庆朝名瓷便不多了。嘉庆以后,更不待言。

粉彩是清朝彩瓷的重要品种之一,它柔和细腻,富于变化,和五彩强烈的光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也被称为“软彩”。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软材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均匀质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朗逸。”粉彩中掺入了铅粉,在绘制的时候使用分水法冲淡色调,使色彩具有粉润秀雅的艺术风格,比较善于表现所绘物体的质感,对枝枝叶叶、花朵羽毛的描绘更加精细,使图案具有错落有致、阴阳协调的艺术效果。粉彩的装饰图案极其丰富,不仅有山水花鸟,还有亭台楼阁,使瓷看起来比较明丽,更加漂亮。

现在,包袱瓶的价格一涨再涨,清朝官窑所制包袱瓶价格当在百万元之列,就连普通民间烧的包袱瓶也已经达到了六位数。故而,包袱瓶一直是拍卖会上的抢手货,藏家可细心留意。

清代乾隆青花八宝报月瓶瓷器鉴赏


报月瓶因瓶腹似圆月而得名,因为常用八宝纹饰所以也叫宝月瓶,但是我觉得报月这名字更准确,报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起源于金元少数民族的金银器。清代乾隆青花八宝报月瓶胎质洁白细润,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艳丽靛蓝,清新明快,纹饰布局疏朗。八宝纹与莲花相配作为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为清乾隆朝瓷器中常见的装饰纹样。

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胎体洁白,青花色泽艳丽,色重处可见细密的斑痕,为人工点染所致,以摹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浓重晕散的效果,高34.5cm,口径5.8cm,足径8.5×12.5cm。瓶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口沿绘回纹,颈部纹饰分两层,上部绘上仰的如意云纹,下部绘缠枝花纹。腹心凸起处绘宝相花,外以回纹、莲瓣纹环绕,中心绘八瓣宽体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八宝纹,腹体两侧各绘缠枝花四朵。足墙绘缠枝灵芝纹。足底施白釉,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青花八宝纹抱月瓶

青花八宝纹抱月瓶高49.7、口径8 、底径16厘米.这件抱月瓶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篆款,器身两面都描绘佛家八吉祥纹饰,分别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画工以点染的笔法涂抹青料,欲模仿明代永乐宣德朝青花使用的进口钴料呈色效果。

青花八吉祥宝月瓶

清乾隆青花八吉祥宝月瓶通高48厘米、口径8.3厘米.直口,扁圆腹,腹面微鼓,双螭耳,圈足。因圆腹当中凸出一圆月而得名。瓶口沿下和瓶周边绘回纹,颈与圈足绘缠枝花卉。瓶腹上围绕中心宝相花,绘8朵变形莲瓣纹,每个莲瓣内,分别绘轮、螺、幢、伞、花、瓶、鱼、长八宝纹。底足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款。

“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


江西九江 李训刚

这只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高21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6厘米,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宫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年(1755)《记事档》载:“四月二十六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着交唐英照从前烧造过三子、五子瓶,并今日所进瓶等样款式烧造五十件。要赶在七月初一日送到,赏人用。钦此。”该三子瓶应即档案中所说的这种瓶,乾隆朝生产三子瓶至少有过两次。

此瓶的可贵不仅在于人物造型的活泼可爱,充满生活情趣,还在于创新地把堆塑运用在制瓷中。堆塑与绘画完美结合,成就了此瓶成为传世之作。绘画与堆塑相结合是清代瓷器纹样装饰的一项创新技法,在整个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广为流行。此瓶雕塑手法细腻生动,色彩素净淡雅,堆塑的婴孩使瓶体分外新颖别致,颇具情趣。

观音瓶:观音瓶瓷器的寓意和由来


什么是观音瓶?

“观音瓶”造型是钧瓷常见的一个品种,其基本形体是喇叭口、脖颈内收、丰肩、圆腹、直腿到足,与观音菩萨所持净瓶特别相似。

观音瓶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禹州旱灾严重,恰逢观音菩萨下凡而来,便要布云施雨,拯救禹州人民。当观音菩萨要做法之时,发现手中无装盛用的器物。观音菩萨心想,听闻禹州盛产钧瓷,何不借这钧瓷瓶一用呢?此时,正有一女,手持钧瓷瓶而来。只见这宝瓷瓶,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特别适合用来装盛。观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大海里一股水柱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禹州上空,手捧宝瓶开端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滂沱大雨。禹州百姓为感谢菩萨的救命之恩,便将宝瓷瓶命名为观音瓶。这即是观音瓶外型的由来。由于观音瓶外型简练,线条流畅,对比适于钧釉的改变,加上与观音菩萨有必定的联系, 有吉利美好之意,所以深受我们的喜欢,到现在还盛烧不衰。

观音瓶图片

孔家钧窑炉钧釉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观音瓶的寓意

因“观音”同“官印”,常被寓意事业步步高升,加上与观音菩萨有一定的联系,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到现在还盛烧不断。

钧瓷观音瓶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的传奇故事上,更在于宝瓷瓶自身的魅力上。

钧瓷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器型上,观音瓶以细颈丰肩为基础特征。线条流畅,如流水瀑布顺山势而下,毫无造作之感。远观,好似“一个直立的人”,束颈、丰肩、修腹、敛足,线条比例之和谐如观音玉立,令人有不能妄加增减一分一毫之感。

中华钧窑钧瓷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钧瓷观音瓶

釉色上,钧瓷特有的开片纹理和窑变色彩,使观音瓶具有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而窑色多变,依靠工匠严格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才使得瓷器表面美不胜收。只有正宗的钧瓷工艺加上正宗的钧瓷窑口才能造就出似高山白雪,如红霞漫天的窑变美感。

神韵上,大宋官窑小观音瓶,釉面色彩高雅,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整体神韵天然意趣,每一处窑变色彩都自成图案,韵味十足。纵观小观音瓶,其浑然天成的高贵气质,独具一格的色彩变化,都让人眼前一亮,无法忘怀。

钧瓷观音瓶器型优美、釉色高雅,堪称珍品。窑火凝珍,凝结出火与人的艺术;求珍去凡,创作传世宝藏。

清代特色瓷器赏瓶


赏瓶在中国瓷器史上出现的比较晚,主要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瓷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器形。赏瓶是清代雍正时期新创的瓷器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

赏瓶的纹饰和寓意

赏瓶既然是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鼓励被赏赐者“为政清廉”。 所以赏瓶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青花瓷的颜色青色的“青”代表“清”,“莲”代表清朝臣子要“廉政”。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38cm,口径7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主体图案青花绘缠枝莲,辅以海水、如意云头、蕉叶、回纹、变形莲瓣和忍冬纹等边饰。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

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其器型有一定之规。此件赏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cm,口径10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回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缠枝莲纹,绘云龙纹者极为少见。

柳叶瓶和梅瓶的区别


柳叶瓶和梅瓶都是中国传统的经典陈设花瓶,相比之下,柳叶瓶比较少见,梅瓶比较多见,很多人都会把柳叶瓶和梅瓶混淆,但是同时见过两种瓶型的人应该就能看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柳叶瓶和梅瓶的区别

柳叶瓶以康熙豇豆红柳叶瓶最为出名,其他的并不多见,但柳叶瓶确实是一件很不错的观赏器型。

康熙豇豆红柳叶瓶

柳叶瓶和梅瓶区别

1、名称的区别:

柳叶瓶因型似柳树叶而得名。梅瓶因口小的只能插梅花枝而得名。

钧瓷天青釉柳叶瓶

2、器型的区别:

a、柳叶瓶口小而平,且口沿外扩较宽;梅瓶虽也是小口,但口内收,口沿非常窄。

b、柳叶瓶颈虽短,但比梅瓶要长,比梅瓶要宽一点。

c、柳叶瓶器身丰肩,肩向下斜切至足,体态瘦而纤长;梅瓶丰肩,但肩详细为弧度过度至足,体态丰满,具有一定的曲线美。

d、柳叶瓶底足直径要比梅瓶小,且梅瓶整体比较厚重丰满,柳叶瓶整体比较苗条消瘦。

钧瓷梅瓶

柳叶瓶和梅瓶总体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器型,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柳叶瓶瓶型一般都比较小,而梅瓶的瓶型却可以做的很大。

在陈设的器型中,柳叶瓶多以精致的小器型出现,大约高度都在18-25公分左右,而梅瓶多以相对较大的器型出现,高度大约在30-50公分左右。

豇豆红柳叶瓶

所以,在选择这两种瓶型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要陈设的位置,要达到的效果进行选择,柳叶瓶和梅瓶都是经典的器型,其陈设效果是非常好的。

乾隆粉彩花石雄鹰图天球瓶


本品为乾隆一朝极为珍罕的重要御制彩瓷,造型恢宏大气,但与传统乾隆御窑天球瓶之形制又有所区别,腹部线条向下斜收,口沿稍有外撇,曲线变化柔美,毫无臃肿生硬之感,身躯更显挺拔,于端庄敦实之中透出秀逸之美。

此瓶烧制于乾隆中期,器型比例适中,通景彩绘,用彩深沉浓郁,画面凝重刚毅,景绘翠色青松,所绘松树疏放苍劲,松针则浓密有序,一疏一密形成鲜明的对比。

松树是自宋代以后常见的瓷器、家具装饰纹样。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取其能顶风傲雪、四季常青的特征,寓意长寿。松也是君子的象征,《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荀子‧大略》则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之句,亦将松柏与君子并列。

肩腹部凌石绘高翔展翅两只,另有三只觅食之鹰,绘画笔触细腻,山石皴法逼真,雄鹰苍劲生动。整体画面予人动态之感,翠松花卉布局舒适,是乾隆时期之代表风格。卧足底书“乾隆年制”楷书四字双行双框蓝料款。

乾隆 粉彩花石雄鹰图天球瓶 尺寸:

口径:12.3cm

高:54.6cm

足径:17.8c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