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碗 > 导航 >

单色豆青碗

单色豆青碗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古代瓷器粙碗

2020-05-19

古代瓷器碗。

清代的瓷器,在继承前朝瓷器精华的基础上,可谓开创历史之先河,尤以“康雍乾”三代最为鼎盛繁荣。这期间不但器型精美繁多,且在造型创新上具有奇妙生动的构思。

陶瓷工业发展到乾隆时期,可以说是最为兴盛。因乾隆帝对名画瓷玩痴迷的程度是历代帝王都无法比的。他对窑务烧造十分重视,曾命宫廷绘画高手设计各种造型,要求非常严格,对一些有损皇家形象或稍有瑕疵的瓷器坚决予以销毁。所以,只要是宫廷御用品,都不惜任何代价而好中求精。故而可以这样讲,瓷器发展到乾隆早中期,无论是器型的设计工艺,还是用料的成本以及绘画的水平,胎釉精美细致的程度,都达到了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

从乾隆传世的瓷器来看,其胎骨釉面虽“坚不及康熙,细不及雍正”。但胎釉依然给人以精细规整,华丽脱俗之感。且在瓷器造型制作上有标新立异的大胆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乾隆时期除了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外,早年的珐琅彩也独具特色,既有皇家气派的庄重,又显清纯脱俗的潇洒。

在造型上除了大件的观赏器之外,一些精美灵巧的实用器也很耐人寻味,其在观赏把玩上也毫不逊色。

乾隆瓷器装饰一般是以绘画为主,辅以开光、雕塑、剔刻等工艺。内容除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外,“福、禄、寿”及颂扬“国泰民安”的吉庆题材也为数不少。色彩有单色、古铜彩、墨彩、斗彩等。

图为乾隆时期的“单色豆青碗”,直径12.6厘米,制作规整精美,胎釉沉稳滑润。虽然单色釉瓷器在乾隆时期不为主流。但其流传至今的如“豆青釉兽耳鼓式罐”、“霁蓝釉碗”等,虽为单色釉,但精美程度颇具特色。此“豆青碗”釉色纯正,胎骨肥腴坚密,匀净温润。釉面上偶有乾隆时常出现的轻微“波浪釉”。底铭“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款,书写规范有力,应属乾隆官窑。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代豆青釉瓷器价格


中国的瓷器文明和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的。在瓷器文化中出现了诸多令人赞叹的发明和创作,小编下面就即将为大家介绍这其中的一种,清新淡雅、宛如含羞女子的神秘瓷器——清代豆青釉瓷器。

豆青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属于青釉派生色之一。起初,它源于宋代的龙泉窑,与东青同属一类,后因各具特色而分开命名。

清代的豆青釉风格柔和淡雅,浅色的豆青釉淡若湖水,深色的豆青釉绿中泛黄,釉面凝厚。从侧光看豆青釉的釉面,会呈现均匀、涟漪状的小皱纹。清代烧造的豆青釉,会在釉上施各种色彩,然后入窑二次烧造,所以在淡雅的釉色衬托之下,豆青釉的色彩,显得更加妩媚艳丽。

清代中期,作为单色釉的豆青釉在瓷器的装饰形式有了一些改变。有些会在素胎上用青花勾勒纹饰轮廓,再填补豆青釉为装饰;有的会用豆青釉做底色,再加以青花开光纹饰等等形式。而且,豆青釉瓷器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古瓷生产的瓷器中,在颜色釉方面尝试的成功之作,其价值自然可谓珍贵至极。

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豆青釉瓷器的的成交记录来看,清代高端豆青釉作品价格非常高,目前至少有19件豆青釉瓷器的拍卖成交价已高于100万元。在2004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清雍正豆青釉双龙耳大瓶以1864余万元成交。

有史料记载,雍正朝制作的一种清代豆青釉花瓶,在汉族艺术上一直被称为汉族瓷器艺术珍品。它作为一种赏品之用,比例协调、外形俊秀、线条优美,深得清代君王青睐,艺术境界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之势。当然,这种价值的源泉来自于中国瓷器制作数千年的经验,景德镇天然的原料,工艺流程的管理,朝代经济的繁荣,以及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因为有了它们,中国的陶瓷史才会如此辉煌,清代的瓷器才会如此珍贵。

清三代的瓷器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上的价位都在稳步上升之中,无论质量、数量以及创意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充满淡雅青翠色彩,简单而不失大气的珍品,往往是最耐和最值得保存的,其超高收藏价值不言而喻。收藏界更是有句口号叫做“瓷器要玩就玩清三代”。可见,清三代的影响力之大,其价格当然自然不在话下。

如何鉴赏豆青釉瓷器


青釉瓷器分为多种,其中最为受欢迎的就是豆青釉,豆青釉堪称青釉瓷器中的上品,创少于明代,成熟于康熙年间,经过雍正朝代的发展,在乾隆朝达到了巅峰,可以说,豆青釉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也成为很多人追捧的藏品之一。

不过,广义的豆青釉瓷器可以追溯到高古时期,但我们现在研究和收藏的,多以明代早期从龙泉青瓷衍变而来的单色釉瓷器,这种瓷器价值有高有低,高的价值数千万,低的几百几千块钱,所以,收藏豆青釉之前,首先要学会鉴赏,这样才能收藏到真正有价值的豆青釉瓷器,否则收藏一堆还不如北京占地费贵的瓷器,那就没意思了。

从豆青釉的侧面观看,可以看到均匀、涟漪状的小皱纹,这是乾隆时期豆青釉独有的特点,是根据胎釉结合锯齿状仿制出来的,到现在为止,这种小涟漪纹都没有仿制出来,足见当时技术的高超,远超现代。

从豆青釉的形状来看,爬不如蹲,蹲不如立。在收藏界中,碗盘类藏品被称为爬件,缸罐类被称为是蹲件,瓶尊之类的被称为是立件。从这些瓷器的器型、大小就可以看出,后者肯定更贵一些。为什么呢?很简单,碗盘类瓷器,即使制作的再精致,也是大量使用的,所以存世量非常大,价格也相对低一些。以乾隆朝豆青釉碗盘为例,一个仅几千块钱,北京二环房价还是一平米六万,说是不如占地费,绝对不是夸大。

罐子、缸类瓷器虽然也是实用物,但是因为每家每户的用量少,而且这种东西比较结实,也极少有打碎的,所以,基本上数量不算太高,传世量也不多。瓶尊类瓷器为陈设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装饰品,这种豆青釉瓷器,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会有,且经济条件越好的家庭对此类瓷器的精美度要求越高,所以,传世量更少。

豆青釉官窑瓷器在乾隆时期还是比较稀有的品种,这种品种瓷器因为是仅供皇家或者是贵族使用,所以,烧制量很少,市场价格极高,仿品也非常多。不过,豆青釉的配方不同、柴窑烧制条件不一样,最终烧制出来的成品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乾隆时期的豆青釉市场价格贵的原因之一。

至于市场中出现的豆青釉仿品,收藏专家表示,只要时刻谨记小涟漪纹、是否均匀等特点,基本就能排除很大一部分。其他的则根据不同朝代的烧制特点去判断、鉴赏,鉴定就很容易了。

清代单色釉瓷器


清代单色釉瓷器继承了明代单色釉瓷器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仅从瓷器制作工艺层面来看,无疑是中国单色釉陶瓷制作史上的高峰。单色釉即色彩单一的釉,有时也被称为一道釉或纯色釉。瓷胚表面施以釉浆后送入窑内烧制,因釉中特定的化学组分而烧制出不同的颜色效果,也有些在烧制时会发生窑变,达到另类的色彩效果,此类呈现单一釉色的瓷器均属于单色釉瓷器。

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瓷器由于施加釉料中的成分不同,最终烧制出的颜色会有很大差异,如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铁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变为青色,被称为青釉瓷器。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铜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呈现出红色,被称为红釉瓷器。釉大致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但无论是高温釉还是低温釉,它们所呈现的色彩都是取决于釉中所含的金属矿物质,如铁、铜、钴、锰、金、锑、锡等着色剂。而釉中其他的成分,如石英、石灰、长石、硼砂、土、植物灰、溶剂等不同配料中所含的氧化矽、三氧化二铝以及坯土的成分,决定釉的亮度、透明度、浓度、耐高温度、膨胀收缩度等特性。理想的釉色除了制作和配方外,还取决于火的烧制过程,在烧制瓷器器物中,常常一个配方成分相同的釉,因为受到烧制温度、氧化气氛、燃料、气候以及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器物表面产生不同的颜色。下面选择几件精美清代单色釉瓷器以供大家欣赏。

清康熙郎窑红蒜头瓶(见图1),高41.5厘米,径长18.5厘米,形似蒜头但颈部细长,亦被称作虎爪瓶。该瓶的釉色鲜红浓艳,又不失莹透,具有明显的玻璃质感,光彩极为夺目。由于郎窑红釉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瓶身上方的颜色较为浅淡,而越往瓶身下部,越是色沉釉厚,红色也就越为浓重,如初凝的牛血一般,可谓“牛血红”。尽管釉垂流现象明显,但整体釉面十分匀称,色泽变化十分均匀,依然属于单色釉,不仅如此,垂釉恰好终止在底足周围,如刀削般整齐。瓶口由于垂釉而显露出粉白淡青的胎骨,与鲜红的器身相互依衬,具有郎窑红的独特风格,俗称“灯草口”。清早时期的红瓷釉分为好几种,如郎窑红、霁红、豇豆红等,以其中最为出名的郎窑红为例,该釉由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烧制而成,其名字便取自这位督陶官的姓氏。郎窑红釉的釉色极为鲜红,犹如红宝石一般,所以又被人唤作“红宝石”。

豇豆红暗刻夔龙太白尊(见图2),高8.8厘米,底径12厘米,口径3.3厘米。豇豆红釉太白尊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广腹,浅圈足。器內器底施白釉,浆白硬朗,底部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为文房珍品。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

清乾隆天蓝釉暗花花觚(见图3),高2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6厘米。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桶形腰,胫部外撇,凸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及底足暗刻回形纹。外底施白釉。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淡雅,釉面洁净光润,足边无釉。“天蓝釉”制作是在铁青的釉料中掺钴土矿经高温烧成,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淡雅悦目,呈色匀净。有的器身还有精细的暗刻花纹饰。

湖北省博物馆藏乾隆时期茄紫皮釉爵(见图4),通柱高10.9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4.9厘米。茄皮紫釉,低温釉之一,颜色似茄皮,故名。瓷爵敞口深腹,杯口左右两侧中心处立两柱,下承三个高撇足。釉质紫中泛蓝,莹润光滑。器形仿青铜器式样,主要用于祭祀或陈设。“茄紫皮”釉瓷器的出现时间较早,在明万历年间已经可见,其釉色为浓郁的黑色。而清代早期烧制的“茄紫皮”釉则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瓷器釉色如同鲜嫩的茄皮一般,釉面澄亮灼烁。这种独特的釉色得益于其釉料中掺杂的锰元素,正是由于锰的存在,才能使器物表面呈现如此美丽的紫色,该颜色釉的产生,应该说是中国陶瓷制作工艺上一次成功的发明。茄皮紫釉釉色工艺比较苛刻,若是普通的氧化锰,只能烧制出褐色,而茄皮紫釉的釉料中额外加入了一些碱分,因此能够呈现出奇异的紫色,并且所用碱分的比例要求十分高,太少或太多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碱分过多会降低釉对潮湿的抵抗能力,导致釉极易剥落。

湖北省博物馆藏康熙款黄釉大碗(见图5),通高16.4厘米,口径37.7厘米,底径16.2厘米,此碗大气磅礴,釉色艳丽纯正,胎土细腻白净坚实,拉胚精细。早清时期的黄秞瓷沿袭了明代工艺,并仿制宣德和弘治时期的风格,融合了暗刻、划、印、雕等高超的装饰工艺,具有鲜明的创新和突破性,成功甩掉了以往“素面朝天”的形象标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由于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而被皇室所垄断。

湖北省博物馆藏哥釉葵瓣碗(见图6),高5.6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4.5厘米,碗呈葵瓣花形。深弧腹,圈足。内、外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开片大小相错。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见图7),高21.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8.9厘米。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青釉是我国传统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贵青釉瓷器。

湖北省博物馆藏道光冬青釉盘(见图8),高34.4厘米,口径16.9厘米,底径11厘米。盘釉冬青色,釉层均匀,色泽温润。“冬青”色泽深浅适宜,青中泛绿,釉面均细润坚致,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就仿古方面而言,清代单色釉瓷器可谓成效卓然。有资料记载,当时官、民窑都热衷于仿制,主仿宋代的五大名窑,其中御窑仿品中不乏佳品。清代的仿古单色釉瓷器,采用二次以上施釉工艺,将各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的“窑变釉”。先将胚体经高温素烧,再施釉在低温炉火中烧成“炉钧釉”。清《南窑笔记》云“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还有仿龙泉窑“豆青”“冬青”与“粉青”的青釉。呈色剂为氧化铁,因铁含量各异固最终呈现的青色也不尽相同。

单色釉瓷器既有独特的釉色美外,又有独特的器物器型美。为了适应各种需求,清代单色釉瓷器不仅有碗、盘、盂、碟、茶壶、渣斗等生活用瓷器,还有各种造型的瓶、尊、罐、花盆、盆托、香炉等陈设瓷器以及笔架,笔筒、笔洗、印泥盒等文房用具等。清代单色釉瓷器,是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华丽侧影,目前馆藏和传世的清代单色釉瓷器,正是对该时期瓷器制作工艺最完美的诠释,也是我们赏析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最好历史载体。

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


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

天青釉

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官史请示烧造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设色,柴世宗答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采”。根据这一颜色创造出来的釉色叫“雨过天青色”,即是天青釉。有关文献中提到汝窑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来看。天青釉发展到清初巳达顶点。康熙时期的官窑产品,天青釉略带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无开片,民窑的青色较深,釉层较厚。到雍正时,釉色幽淡隽永,更是引入入胜,但到乾隆以后,由于青料质劣,釉色阴沉,被称为“鬼脸蓝”。

豆青釉

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到清代就纯近绿色。明正德年间的豆青,色浅淡而闪黄;康熙时则色深,釉面润泽,釉质剪影。这是各式器皿上的豆青釉,均施于表面,器里及底部仍为白釉。

粉青釉

粉青为石灰碱釉的一种。它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或钛。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挂釉,釉厚1—2.5厘米。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淡雅,有如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首创。宋代官窑和以后的景德镇都有成功的粉青产品。

秘色釉瓷

据《高斋漫录》记载,“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造,为供奉物,臣庶不得用,故曰秘色。”后来的文献都附和此说。实际上,秘色是青釉色调的一种,色泛灰蓝,釉面无光。秘色也并非始于钱氏,唐代已有,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元明时中断。宋时的余姚上林湖烧秘色瓷器,这时的釉色不再是那种青中微微闪黄的不成熟的还原色调,而是一泓清水般的湖绿色。因此国外也有将秘色称为翡色。

缥色釉

缥原为一种淡青色的帛。所谓“缥色”,就是指青瓷的如缥的釉色。瓯瓷的釉色就是缥色。其色淡青,在淡灰绿色中,青的成分较多。但由于火候不一,釉色也不太一致,有深灰绿,青绿,黄绿,甚至还有灰色和带烟焖暗红色。釉质分两种:一为透明玻璃釉,釉质较肥厚,多开片;一为不甚透明玻璃釉,经还原焰烧成。

青釉

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是出现于南方的青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我国历代的青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加了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焰才成为青色。另一方面,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成色有很大关系。如古代的越窑、婺州窑青瓷油料中铁的含量在2--3%,釉色较深,呈豆青色或艾色;唐代瓯窑青瓷釉的氧化铁含量为1.54%,釉作淡青色;德青窑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因此色黑如漆。

象牙白釉

即明代德化窑的纯白釉。因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的含量不特别高,再加上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釉色特别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欧洲人又称这种釉色为鹅绒白、中国白。

青白釉

青白釉釉又叫影青。它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的独创。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叫作映青、隐青或罩青的。

南宋时,采用覆烧方法,青白釉瓷器产量激增,以景德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南方青白资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也不象宋代那样清澈透亮。

甜白釉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甜白釉在清代还有烧造。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泽,白而莹润,无纹片,也称奶白。

白釉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来。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现于北朝。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最早的白瓷。

“暂得楼”单色釉瓷器


▲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

“皇朝盛世——宫廷御瓷萃珍专场”气象堂皇,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御瓷精品而成,首推曾多次出版、展览并广受业界推崇的“暂得楼”单色釉瓷器精品七件。

“暂得楼”专题为香港瓷器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旧藏,其私人珍藏清代单色釉官窑瓷器享誉海内外,素有“精、雅、美”之誉。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代表了景德镇瓷业的最高水准,而这段时期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窑中,往往烧制一两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单色釉成品,名贵非凡。胡惠春先生旧藏单色釉瓷器精华,曾于2005年至2008年间相继在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首都博物馆做巡回展览,轰动陶瓷界,是举世公认的古代陶瓷精品收藏。

其中“清雍正炉钧釉蒜头瓶”其尺寸、造型及釉色均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炉钧釉蒜头瓶近似,为传世至今的雍正朝低温釉名品。口作蒜头形,弧形长颈,溜肩,垂腹,高圈足外撇,通体光素无纹,只肩部及足端各饰一周凸棱,显得古朴而秀美。足端无釉处涂酱色料一周,足底刻“雍正年制”阳文篆书款。整器通体施炉钧釉,釉层肥厚,釉面滋润匀净,松石绿及浅紫红在垂流中变化万千,交融呈一体。釉中诸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妙不可言。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青金蓝釉蒜头瓶,其造型、尺寸均与本品相同。

另一件“清乾隆青釉夔纹瓶”造型挺拔秀雅,通体施以肥厚的青釉,“如冰类玉”的釉汁质感温润清雅,又有减地法雕刻而成的纹样饰于其身,颈部为蕉叶纹和朵花纹交错分布,肩部饰以与颈部相同的朵花纹形成纹饰带,肩部有一周如意云头纹,下团状夔纹均匀分布于腹部一周,胫部饰朵花纹及如意云头纹各一周款。瓶身各类纹样在浓郁的釉层下若隐若现,清新而含蓄,配以雅致的体态,实在赏心悦目。纵观国内外公私著录,不见有与本品造型、纹饰皆相似者,故该瓶当为海内外孤品,其珍罕程度自不言而喻。

豆青瓷器值多少钱


青釉的种类有很多,豆青釉只是其中的一种,它是青釉中的上品,因而深受现代藏家的喜爱,收藏者众多。青釉的成熟期是在康熙朝时期,后来经过雍正朝的完善,到了乾隆时期更是达到了精致顶峰,成为众人争相收藏的对象。

豆青瓷器收藏价值怎么样

清代豆青釉瓷器的色泽淡雅,给人一种犹如湖水般柔和的感觉。颜色深的豆青釉瓷器可以看到绿中泛黄的情况,釉面比较凝重。作为单色釉瓷器,在装饰上也与其他品种的瓷器有所不同。比如豆青瓷器会在素胎上勾勒一些纹饰轮廓,然后用豆青釉进行装饰,还有的以豆青色为底色,以开光纹饰为装饰。

清代在烧制豆青釉瓷器的时候,都会在釉上进行二次烧造,即以各种色彩进行描绘,然后入窑进行二次烧制,这种制作工艺可以让豆青釉瓷器的色彩更加艳丽,看起来更加漂亮。到了清中期的时候,工匠们还会通过一些手段使其经过烧制之后形成一些凸起的纹饰,看起来更加别致。

豆青瓷器在清三代时期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工艺水平也非常高。尤其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其非常喜爱,因而也推动了豆青釉瓷器的发展。很多迎合上层人士喜好的豆青釉瓷器不断被烧出来,比如寓意吉祥的瑞兽图案就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官窑纹饰,也是比较名贵的一种瓷器代表。这一时期出产的豆青釉瓷器,不仅品相完美,工艺精湛,且造型别致,因此在当今有很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豆青釉的透明度一般,因此豆青釉青花的效果不如釉上彩更好一些。

豆青瓷器值多少钱?

在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中,豆青釉瓷器的价格均超过了百万,有的还拍出千万的价格。比如在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雍正豆青釉双龙耳大瓶最后就以1864.3413万价格成交。一年后在香港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正豆青釉浮雕兽面饕餮纹天球瓶以1176.1760万元市场价格成交,震惊世人。

不仅如此,在2013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清朝乾隆时期的豆青釉浮雕瑞福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以780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从这些拍卖记录可以看出,豆青瓷器的市场价格逐渐爆发起来,很多原本只需要几十万或者是百万左右就能买下来的瓷器,到了如今,已经达到了千万水准。而即使如此,依然难以找到精品豆青瓷器,大部分人只能去博物馆或者是通过网络等方式欣赏,足见其珍贵。

豆青瓷器精品价格及鉴赏

1:清乾隆豆青釉印花仿青铜兽面纹尊,尺寸:高55.5厘米,估价:RMB 10,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0 ,成交时间:2011.06.08,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大清乾隆年制该件胎釉细腻,釉色纯正,釉面光滑,造型优雅端庄,十分难得。小口敞口,束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部刻划蕉叶纹,颈下刻划如意云头纹,腹部主体刻划兽面纹,兽面纹上下各刻划回纹一圈,圈足外侧刻划三角形叶纹,足底刮釉,足内以豆青釉为底,中心以青釉篆体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标识制作年代。该件雍容华贵,造型仿古,十分珍贵,气质古拙大方,工艺精细,画面颇具凹凸感,极具古韵古风,为难得之佳品。

2:清乾隆豆青釉弦纹蒜头瓶,尺寸:高28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9.5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0 ,成交时间:2011.12.18,拍卖公司: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蒜头瓶”。口状形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釉色青翠,色彩淡雅,艳丽妩媚。旋纹若隐若现,线条优美流畅。底款书“大清乾隆年制”。根据文献引证记载鉴定该瓶为乾隆早起制作,且制作稀少,是非常稀有的官窑品种。

3:清乾隆豆青地粉彩《瓜瓞绵绵》描金双龙耳瓶,尺寸:53.2厘米,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6,782,400 ,成交时间:2004.10.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4:清雍正·豆青釉瓜棱式葫芦瓶,尺寸:高17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5,175,000 ,成交时间:2017.12.23,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青釉葫芦瓶为清代官窑经典品种,器形仿自宋元时期制品。

葫芦瓶造型浑圆可爱,唇口外翻,下腹部五瓣瓜棱形,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沈静滋润,美不胜收。尺寸较小,既可陈设观赏,又适宜上手把玩,为雍正官窑之隽品。

本品施豆青釉,釉面失透,丰润肥腴,如初熟的葫芦,釉质匀净纯美,于至纯至净中彰显雍正皇帝之高雅品位和宫廷制器内敛雍容的气度。

5:清雍正豆青釉六棱式渣斗,尺寸:20.9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5,215,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外形简洁,豆青釉色莹润生辉,足见雍正一朝匠人的工艺水平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雍正帝风雅慕古,下令制作的宫廷御藏多不胜数。一如雍正朝所造的单色器物,本品外形和釉色皆承袭自中国文化的辉煌传统。其中外形借镜高古青铜尊,含蓄釉色则为仿宋龙泉青釉。烧制单色釉瓷,技艺须凝练,从高纯度的黏土和均匀的釉层,到拿捏精准的火候,稍一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6:清雍正豆青釉夔龙纹菊瓣盘,尺寸:直径50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7,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此式大盘为雍正一朝颜色釉瓷盘之最,口径宽至50公分,甚为少见。板沿弧腹,外壁雕双层莲瓣纹,下承圈足,器形尺寸较大,敦实厚重。足施酱釉,以仿宋器铁足之效。内外壁及足内皆施豆青釉,釉质凝厚如脂。盘心暗刻侧面立龙,龙体曲张,遒劲雄健,勇武异常,沿袭康熙御瓷冬青釉暗花海水龙纹萝卜尊(图一)上螭龙纹的风格,为雍正一朝所仅见。足内以釉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种大盘或为仿元明龙泉制式,多采用堆塑、暗刻手法装饰。此器较平常所见青釉色泽深沉静穆。

7:清雍正豆青釉莲瓣纹三系花囊,尺寸:宽18.1厘米,估价: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4,375,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成就登峰造极,成品卓越,宏观单色釉瓷中,青釉瓷器当属至臻之列。本品造形高雅,釉色莹润,比例大方,尤为悦目。当时年希尧及唐英先后担任御窑厂督陶官,二人掌管有方,恪尽职守以投圣意,其手下设计的瓷器充分反映雍正帝的个人喜好及质量要求。雍正帝对瓷器简洁典雅之造型及技臻完美的追求,藉由本品可见一斑。

8:清康熙豆青釉菊瓣瓶,尺寸:21.4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4,318,400 ,成交时间:2004.04.2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豆青釉瓷器的发展历史


宋朝时期,龙泉窑的制瓷工匠们创制了一个新的瓷器品种——豆青釉。它和冬青釉原本被归为一类,后来才慢慢区分来。

宋代制瓷工匠们烧制豆青釉,施以青黄的釉色,釉色偏黄一些,豆青釉瓷器釉面的润泽度不如粉青釉和梅子青。到了明朝时期,豆青釉瓷器的烧制技术愈来愈成熟,釉色依然以青黄为主要颜色,但是青色要比以往更加素雅。烧制于清朝时期的豆青釉颜色素雅温和,釉色或浅淡,釉面清透,宛若溪水;或醲郁,釉面厚润,宛若翠玉。这个时期的豆青釉,在烧制的过程中,还会在釉面上添上各种颜色,再次放进瓷窑中烧造一遍,重新添加的色彩在素雅的釉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妍丽活泼。在清朝中期之后,制瓷工匠们还在有的豆青色釉瓷器的瓷胎勾勒一些装饰性线条,并且施以豆青釉色,再次放进瓷窑中烧造,这样烧制出来的豆青釉瓷器上就会呈现凸起的图案。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仿古颜色釉瓷器中,豆青釉瓷器堪称佼佼者。其中,烧制于乾隆时期的仿古颜色釉瓷器,用精妙绝伦来形容也不为过,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将颜色釉瓷器的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豆青釉瓷器的颜色纯粹淡雅,正如清官公正廉明、两袖清风的宝贵品质,因此豆青釉瓷器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亦被作为赏赐给清廉臣子们的御赐之品。

清代乾隆年间,瓷器纹饰的发展越来越好,可以说是花样百出、色彩纷呈。这个时期里,瑞兽图案是官窑瓷器的首要选择。以上这两件瓷器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对瓷器名为:豆青釉地青花凤凰牡丹纹双耳盘口瓶瓷器。器型饱满大气,釉面端庄秀美,豆青釉色看上去晶莹剔透,就如同美玉一般。这两件瓷器的瓶身上描绘着玲珑石、双凤、折枝牡丹,线条极为流畅。瓶颈处有一对如意云耳,带着显著的乾隆官窑风格,这对瓷器品相完美,可以代表清朝中期烧制青花瓷的最高水准,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言而喻。

青花粉彩单色釉争艳


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宝相花绶带葫芦扁瓶

中国瓷器被整个世界关注着。青花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粉彩开始有了起色,是中端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对象;单色釉瓷也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中国瓷器被整个世界关注着。7月份结束的全球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中国瓷器成了伦敦拍卖市场的主角。

在海外市场赢得满堂彩的同时,国内市场也成绩喜人。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国内近1亿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比例居前,因此,未来几年内,瓷器价格将依然保持高涨的趋势,尤其在国内市场,瓷器投资正当时。

青花:一枝独秀

纵观这几年的拍卖会,青花无疑是藏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去年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的天价成交,带动了元青花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

在今年的伦敦亚洲周拍卖中,世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都推出了众多青花瓷器珍品。其中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推出的元四鱼戏水图青花罐,以3011.76万人民币成交,成为此次伦敦亚洲周拍卖中的最高价。

位列成交第二及第三的也都是青花瓷器,其中伦敦苏富比推出的一对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大瓶,以估价近三倍的990.38万元成交。这对青花大瓶出自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的收藏,因此它能以高价成交,除了瓷器本身的价值,买家对于其流传过程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清乾隆御制青花瓷“九龙”瓶则以879.84万元排列第三。目前与该瓶大小、形状、设计几乎完全一样的另一件瓷瓶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稀缺的存世量和独特的烧制工艺,受到了买家的青睐。

海外市场的强劲走势,实际上在内地已有所显现。如今只要是官窑青花,成交价格肯定不会低。即使是一片元青花的瓷片,也值好几万元。今年北京翰海春拍,一件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宝相花绶带葫芦扁瓶,拍出了1540万的高价。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元青花“鬼谷下山”青花罐创出天价后,青花瓷器的市场就开始走向全球,这无疑将成为今后市场的一大趋势。

粉彩:重拾强势

粉彩瓷器是此次伦敦佳士得亚洲周的另一大亮点。一件清嘉庆年间的胭脂红地粉彩通景双耳大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48.21万元。

不仅是清代的粉彩瓷器,民国早期的粉彩瓷器精品也受到了追捧。一个20世纪上半叶制作、22厘米高的婴戏瓶以25.5万元的价格拍出,远远高于3万至4.5万元的估价。二十世纪著名瓷画家“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在1928年创作的粉彩寿星圆瓶也拍出了9.75万元。

粉彩瓷器是受珐琅制作工艺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其特点是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粉彩瓷器开始于康熙时期,至雍正时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与青花瓷器拍卖相比,粉彩瓷器的启动时间相对较晚,但屡有佳绩。在今年的北京嘉德春拍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因此,如果说现在青花瓷器的市场已进入高端,那么粉彩瓷器,特别是清代晚期以及民国早期粉彩瓷器在海外受到追捧,则应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说不定会成为今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又一热点。

单色釉:厚积薄发

除了青花与粉彩,在此次伦敦佳士得拍卖中,单色釉瓷器也开始厚积薄发,显露山水。其中一只乾隆御制茶叶末釉双耳六方瓶估价不到50万元,成交价超过了百万元。

与青花、粉彩瓷器相比,单色釉瓷器虽然没有复杂的花纹、艳丽的色彩,但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

从目前市场的拍卖情况看,清代的单色釉瓷器无疑是拍卖市场的主力。清代单色釉瓷器烧造于被誉为盛世年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三朝的单色釉瓷器是整个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无论是仿宋五大名窑还是各式新创釉色产品,都使人感到精雅无比。今年北京匡时首拍,中国古代瓷玉工艺品专场的封面拍品———清雍正翠绿瓜棱瓶,引来多位买家追逐。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其以高于起拍价近4倍的418万元被拍走。

与青花、粉彩不同的是,单色釉在前几年不为投资者所重视,主要是由于其中许多珍品都为收藏大家所珍藏,市面上流通较少。但随着众多专题拍卖的进行,相信这些原先属于同一藏家不同层次的单色釉瓷器一定会在今后的拍卖会上出现,肯定也会引起不同类型买家的关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单色豆青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单色豆青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