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成语故事 > 导航 >

成语故事:寸木岑楼的意思

成语故事:寸木岑楼的意思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动画 中国成语故事

2021-09-08

成语故事。

言简意赅的成语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每一个成语故事都需要我们牢记在心的,课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出得《{成语故事:寸木岑楼的意思》,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 寸木岑楼 寸的成语、楼的成语接龙

【拼音】: cùn mù cén lóu

【解释】: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成语故事】:

“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变化来,出自《孟子·告子下》。

有一位任国的人向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问礼与食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子随口答道“礼重要”。任人又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子答道:“还是礼重要。”

随后,这位任人便一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饿、甚至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行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亲迎礼,就能得到妻子,还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这一问,屋庐子没有答出来。第二天,便去邹国,转告了老师孟子。

孟子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那么一寸长的小木头也可能比顶端的高楼还要高。说金子比羽毛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车的羽毛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夺取了他的食品,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的墙去搂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子,那么他会去搂抱吗?”

后人用“寸木岑楼”成语来比喻差距悬殊。

其他人还在看

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意思


今天七小编分享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班门弄斧的成语意思】: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批评那种无知却又好卖弄的人。

【班门弄斧的故事/成语典故】

鲁班又名公输班,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传说他非常擅长木工,技艺全世界第一。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

传说长江边上的采石矶是李白不小心坠入长江、被水淹死的如的地方。正因为是李白在那儿淹死,所以采石矶有很多说法,也有很多名胜古迹,如李白墓、谪[zhé]仙楼等。这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像现在一样,古代的游客也喜欢在自己游览的地方刻字留念。因而,李白墓等名胜古迹上面被刻满了字。

有一次,明代的大诗人梅之焕,也来到采石矶旅游。他伤心地看到,那些名胜古迹上面被写满了字,刻满了诗。那些字写得歪歪扭扭,诗写得狗屁不通。他越看越生气,就拿出笔来写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抔[póu]土,李白之诗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旅游的人,诗写得这么差,就不要写诗,李白大诗人看了会发笑的。好像是有的木匠,自以为了不起,去鲁班祖师爷面前卖弄一样,鲁班会忍不住发笑的。请你们有自知之明,别自不量力。

【班门弄斧造句】我如果在老师面前指手画脚,那就是班门弄斧

成语故事:惟命是从的意思


【成语】: 惟命是从 惟的成语、从的成语接龙

【拼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

【解释】: 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大王不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请大王决定吧。”

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成语故事:爱鹤失众的意思


【成语】: 爱鹤失众 爱的成语、众的成语接龙

【拼音】: ài hè shī zhòng

【解释】: 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故事】:

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百姓怨声载道。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

成语故事:缘木求鱼的意思


【成语】: 缘木求鱼 缘的成语、鱼的成语接龙

【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成语故事】:

战国时,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

孟子说:“大王动员全国军队攻打别国,这是为什么?”齐宣王回答说:“为了满足我最大的欲望。”孟子问:“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齐宣王却笑了笑,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好东西不够吃吗?是因为好东西不够穿吗?是因为没有好艺术品看吗?还是因为侍候您的人太少?”齐宣王连忙说:“不,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我明白了。您是想征服天下,是不是?如果是,我看好比爬树捉鱼,是不能达到您的目的的。”齐宣王说:“会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树捉鱼,最多是捉不到,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以武力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成语故事:人琴俱亡的意思


【成语】: 人琴俱亡 人的成语、亡的成语接龙

【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解释】: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成语故事】:

“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曰......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

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

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

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

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成语故事:门可罗雀的意思


【成语】: 门可罗雀 门的成语、雀的成语接龙

【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解释】: 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成语故事】: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传记,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都尉”。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可是,由于他们太刚直了,汉武帝后来撤了他们的职。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了。结果门口冷落得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了。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程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责一贱,交情乃见。”

成语故事:牛衣对泣的意思


【成语】: 牛衣对泣 牛的成语、泣的成语接龙

【拼音】: niú yī duì qì

【解释】: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成语故事】:

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有一次,他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蓑衣一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牛衣里,冷得浑身发抖。

王章以为自己快死了,哭泣着悲戚地对妻子说:“我的病很重,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死去,我们就此诀别吧!”

妻子听了,怒气冲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当了官。他当官后,直言敢谏,有一次,他准备上书指斥大将军工凤专权。他的妻子怕他丢了官,劝阻说:“一个人要知足,难道你忘记当年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吗?”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说法,对她道:“这不是你们妇女所能懂得的事”他坚持控告王凤,结果反被王凤风陷害,获罪下狱死去。

成语故事:知难而退的意思


【成语】: 知难而退 知的成语、退的成语接龙

【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解释】: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它们为了争夺霸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战争。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它有时依附晋国,有时又不得不依附楚国。公元前597年,郑国投靠了晋国。不久,楚王领兵攻打郑国,将郑国都城围困了17天,郑国招架不住,和楚国讲和,降服了楚国。晋国听说楚国进攻郑国,于是派荀林父、士会、那克、先琅、赵朔、蔡书等人领兵前往救援。晋国大军到达黄河边时,听说楚国已经与郑国讲和,订立了盟约。晋军内部产生了分歧,以中军副帅先彀为首的一批人想要继续前进,与楚军大战一场;以中军主帅

成语故事:图穷匕见的意思


【成语】: 图穷匕见 图的成语、见的成语接龙

【拼音】: tú qióng bǐ xiàn

【解释】: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故事】:

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的命令,以燕国的地图作为礼物献给秦王,匕首就藏在地图卷里,试图伺机刺杀秦王,但最后失败。《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成语故事:出尔反尔的意思


【成语】: 出尔反尔 出的成语、尔的成语接龙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