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有哪些 > 导航 >

窑变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有哪些品种?

窑变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有哪些品种?

瓷砖有哪些 黑釉瓷器的鉴别 如何鉴别碗盘瓷器的好坏

2020-02-04

瓷砖有哪些。

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内含有多种成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釉面色彩斑斓,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本出偶然,由于呈色特别,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经窑中焙烧变化而得,所以自古称为“窑变”。清代以前景德镇的窑变釉瓷都不是认为烧制的,偶尔烧制的窑变釉瓷也未流传下来,这与当时人们认为窑变釉瓷是“怪胎”,出现窑变即预示不祥,多将其捣毁有关。到了清代,景德镇的窑变釉才开始作为著名色相而专门生产,虽然也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釉色,但已经能够人为地配制釉料、控制火候,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成功地烧制出大批窑变釉瓷。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清代窑变釉品种主要是仿钧釉和炉钧釉。这个时期茶具盛行,也与当时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经常江南巡游有密切关联,各地方官员均呈仿钧釉即仿宋代钧窑的釉色的茶具、瓷器。炉钧釉始于雍正朝,最低温釉。制作时,先高温烧好涩胎瓷,再施釉,最后入800°C~900°C的炉内,两次烧成。因它的釉是二次入炉烧成的,且釉面仿宋代钧窑窑变,故名。炉钧窑瓷多见于清雍正、乾隆两朝。指在坯体上施两次含铁钴呈色元素的釉料。清雍正时景德镇窑仿钧窑的新品种。清《南窑笔记》说:“炉钧一种,乃炉火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传世的炉钧釉瓶、尊等器中青蓝色者居多,红点者较少见。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兔毫釉是如何烧制成功的?


瓷器釉色名,黑釉名贵品种。结晶釉的一种,又称建盏,因其产于建安窑之故。在黑色釉面上透出尖细的棕黄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釉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盒少量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剂。

兔毫亦称“兔毫花”、“丝毛釉”、“玉毫釉”、“异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丝釉”等底色为较深的绀黑色,并带有赤褐色的毫光,丝毛状的筋纹为黄褐色的咖啡色为底色衬托,非常协调。

兔毫的形成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将其中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C高温下,釉层流动时,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这些细条纹都闪银灰色光泽,是冷却时析出的赤铁矿小晶体所致。所出的“兔毫盏”,为茶具上品。底部刻有“供御”、“进盏”等款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所指即为兔毫盏。除建阳窑外,宋、元时期福建其他地区也烧这类瓷盏,但均不如建阳窑产品美观。

兔毫天目釉中仍是以铁为呈色剂,因其含有少量的磷酸钙,当烧成湿度升高1000℃左右,一部分釉料开始熔融,与坯体密接着的釉层,有力地同坯体结合,表面上没有和坯体接触的釉料,因熔融流向下方,因而同时产生失透和结晶两种作用,并导致釉面产生兔毛型的丝条纹,很受人欣赏。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山酒"就是对兔毫天目釉的赞赏。

釉上彩瓷器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在陶瓷釉色上添加彩色,通过各种彩料在已经烧好的瓷器上绘制纹饰、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的瓷器,就是我们常说的釉上彩瓷器。釉上彩瓷器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的釉上彩瓷器价格也是不一样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釉上彩瓷器的主要品种,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釉上彩瓷器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陶瓷釉彩发展过程中,最开始是无釉彩,后来是有釉彩,再后来从单色釉彩发展到多色釉彩,釉下彩到釉上彩,最终形成釉上釉下结合的混合彩:五彩和斗彩。彩瓷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做法是现在胎坯上画好图案,然后进行烧制,这种叫做釉下彩,烧制完成之后,再进行绘画,然后烧制,这样叫做釉上彩,元代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的一种,而明代烧制的斗彩属于釉上彩。

明成化年间创烧的斗彩是现代人追捧的藏品之一,在嘉靖、万历年间,烧制瓷器并不需要先用青花勾边,而是直接用彩色描绘,这对工匠的技艺和灵性要求极高,只有工匠大师才能做到。这种烧制方式烧出来的彩瓷都是非常着名的珍品,也是贵人使用的瓷器,普通人很难接触到。

到了清朝时期,釉上彩瓷器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继承明代釉上彩瓷器烧制技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和发展,让制瓷技术达到了更加辉煌的境界,康熙时期的素三彩、五彩,雍正皇帝在位时的粉彩,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都是举世闻名的釉上彩瓷器精品,如今的市场拍卖价格更是达到了天价。

不过,在釉上彩瓷器品种分类中,明代烧制的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方式烧制的彩瓷也被称为是斗彩,而清代的珐琅彩则被称为是料彩,在收藏这类瓷器时,要注意其名称的转换。

釉上彩瓷器到底值多少钱

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的拍卖记录,对其有了大致的了解。2014年,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一件程门浅绛彩四季山水挂屏,以218.5万元价格成交;2017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年清雍正时期的粉彩三多盃以1929000英镑价格成交;同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朝乾隆时期的洋彩月白地锦上添花开光篮花图茶盌以85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虽然相隔仅仅几年时间,但是釉上彩瓷的价格变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釉上彩瓷深受现代藏家的喜爱,争相收藏者众多,拍卖次数更是屡次增加,因此,这几年的价格也是不断翻新。

釉上彩瓷器价格参考:

1:清乾隆斗彩加粉彩三多双蝠耳抱月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10,120,000 ,成交时间:2018.12.12,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瓶撇口,束颈,肩处饰对称双凤形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本品完美揉合釉下、釉上彩,营造和谐悦目的画面。口沿下侧绘斗彩如意纹一周,颈部绘蝠纹,腹部描绘寿桃、佛手、石榴之组成三多图样,整瓷处枝叶、花卉以斗彩描绘外,果实另取各色粉彩填涂,颇为繁复。瓷匠先于素胎上勾画间断釉下青花图案,再经上釉、窑烧,最后施釉上彩完成整个构图。如此繁复制作,除明代五彩瓷外,近乎见所未见。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2:清康熙素三彩雉鸡花卉纹罐,尺寸:高21.5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2,42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楷书款。

罐直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通体三彩纹饰。颈饰云海螭龙纹;肩四个开光内饰杂宝,以朵花相间;腹部绘洞石上立一对雉鸡,点缀以牡丹、玉兰、海棠、修竹,足墙绘回纹。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3:清康熙五彩鹤鹿同春描金祝寿纹大花盆(一对),尺寸:直径60.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8,050,000,成交时间:2016.05.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康熙本朝。

此件五彩花盆通体呈圆形,折沿外翻,板沿宽厚边缘起阳线,造型委婉有刚性,做工精致富有力度。盆身外壁以五彩为饰,为红、黄、黑、深绿、浅绿、碧绿、翠蓝、茄紫八色,为鹤鹿同春图等,以黑彩勾勒轮廓,线条挺立,乱石崚嶒以各式绿彩设色,色阶丰富,立体感强,其绿彩鲜澈透明,在洁白的釉面映衬下葱翠欲滴,而矾红纹饰则于浓妍华丽中显端庄稳重之质,细观之,其矾红颗粒饱满且富质感,是为康熙朝矾红所特有。所谓“五彩华贵,青花幽靓。”康熙五彩冠绝一时,为世人所重,画法独特,风格一绝,均令后世难以企及,诚如《匋雅·卷上》所评“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如斯情态,由此瓶即可窥见一二。

4:清康熙五彩加粉彩五伦图棒槌瓶,尺寸:74.7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4,900,000,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本品工艺始于清初,尺寸硕大,纹饰富丽,彰显十八世纪早期制瓷工艺之卓绝,对新进釉色之探索推陈出新,在五彩基础上添饰粉红,属当时创烧雏例。

此瓶见粉红彩、釉上蓝彩及绿彩晕染,乃属康熙晚期制作,时五彩渐为粉彩所替,其遂得名五彩加粉彩。关于清代引入粉红彩之来源及深远影响,以及不透明白、黄色彩之发展,历来学者讨论颇多。诸上种种,使得景德镇所制瓷器面貌发生显著改变。学者 Nigel Wood 对此类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此类不透明白、黄彩或源于珐琅器,而粉红彩则可能从欧洲经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

5:清康熙五彩芙蓉花花神杯,尺寸:直径65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4,280,000 ,成交时间:2015.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康熙年制》款「赏」字。

诗文: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6:清雍正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尺寸:19.2厘米,估价:HKD 35,000,000 ~ 45,000,000,成交价: HKD43,80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7:清乾隆粉彩婴戏图罐,尺寸:高15.3厘米,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14,46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罐撇口,短颈,溜肩,圆腹,圈足。罐身外壁以釉下青花加粉彩描绘庭院婴戏图,一红衣童子头束发冠,一手持鞭,身跨竹马;一旁童子或举旗挥舞,或敲锣打鼓,形象生动活泼,场面喜气洋溢。寓意吉祥,蕴含皇室厚盼多子多福的愿景。罐小巧精致,釉彩圆润饱满,十分讨喜。

8:清雍正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尺寸:直径6.3厘米,估价:HKD 40,000,000 ~ 50,000,000,成交价: HKD40,8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蓝料四字宋体字款。 著录:著录

敞口,深腹,圈足内收。外壁施珐琅彩料,胭脂红为地,近圈足处画梅枝一株,随杯形而生,上绘两只小蜜蜂嗡嗡飞舞,枝头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绽瓣盛开,枝底生矮竹几丛。内壁平素无纹,底书蓝料「雍正年制」宋体字款。

什么是窑变瓷器?窑变瓷器如何收藏鉴赏


什么是窑变瓷器?窑变瓷器如何收藏鉴赏。

说到窑变,大凡收藏者都会想到珍藏在日本的曜变“天目”碗、钧窑瓷器上的彩斑、景德镇的“三阳开泰”窑变瓶等著名的窑变瓷器品种。事实上,全国各地唐宋窑口的窑变瓷器残片也早已被收藏者所关注。如建窑、吉州窑、乐山西坝窑、重庆昌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残片等,已经在市场上很热销。

然而,倘论对窑变的理解,今人恐不如古人理解得宽泛。今人所理解的窑变,常常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因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和美化。但在古人眼里,瓷器的窑变不仅是指釉面的色变,还包括瓷器器型的变异。

明代晚期的野史《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这种“非人力之巧所能加”之的同质同色的形态变异通常是由于瓷胎的干湿度不均匀或烧窑时窑内发生坍塌、挤压所造成。瓷器烧成后成为“异物”、“怪物”。

笔者所言这类古瓷器的“异物”、“怪物”,往往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君不见,在绘画史、雕塑史上那些起源于西方的所谓“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作品,不是也大有市场吗?再说那些形态变异的瓷器,放在古代就是被窑工淘汰掉的“废品”,而即使出现在当时的市场上,往往价格也十分低廉。然而,这却是当今古玩市场上可以捡漏的对象。

十多年前,我在一古玩店看见一件邛窑绿釉执壶,敞口被压塌了,一边高一边低,钮带状执耳也歪歪的,腹部也有窑疤和窑粘,但整个器物完整,釉色也较匀润。乍一看,竟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于是我决定把它买下来。古玩店老板也是一个有文化的资深文物商,一番交流之后,竟然曾是我所开培训班的学员。他在介绍这件器物时,也主动提到了这件瓷器的“自然美感”和特别内涵。这真是知音识知音,赏物心连心。询价之后,我当即照价买下来,并且一藏就是十多年。

当乐山西坝窑瓷器的艺术成就被更多收藏者认知的时候,西坝窑窑变瓷器价格飞涨。笔者对西坝窑的认知较早,也是最早在收藏类刊物上介绍西坝窑瓷器的作者之一。当初,在第一次考察西坝窑遗址时,满山遍野的窑变瓷器残件还无人问津。当时,我和藏友一行四人,足足捡拾了一麻袋。其中就有一件窑变“茶瓯”。这件“茶瓯”,是由于制坯、装匣和烧窑的多种因素导致其变形;底部一则厚一则薄,一边高一边低;内底黑、白、蓝釉交织熔融,极像海边的海浪击拍海岸之景;窑变的外腹部釉面被烧成蜂窝状态,与蓝紫色流釉和窑斑杂陈在一起,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厚重感。这件藏品,虽是在遗址拾到的残次品,但每每欣赏把玩它,都能引人无限遐想一番。

一次,乐山有位藏友来我家交流,看见这件西坝窑“茶瓯”,爱不释手,再三恳请我转让给他。他说他在日本看见的现代陶瓷艺术茶杯就是这种风格,但比日本看到的更独特而富有韵味。因为我对这件“茶瓯”也是情有独钟,根本不想出手。为了让他放弃购买的念头,我便给出了很高的报价。殊不知他一口答应了。无奈之下,只好割爱。不久,他再次来到我家,要求我把上面提到的歪口歪流的执壶转让给他。一人乐不如众人乐。就一件藏品而言,每位收藏者也只是暂时的保管者和保护者,能有知识相近、情趣相投的藏友,继续藏之护之赏之,这当然是藏品极好的归属。

故事讲到这里,笔者强调一点:古玩艺术品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只有首先认知古玩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成为真正的收藏家,否则,就只能是仓库保管员而已。

什么是黄釉? 黄釉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黄釉?黄釉有哪些种类?

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故又称铁黄,分高温、低温两种。高温黄釉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其中寿州窑瓷器的玻璃质釉透明光润,开小片纹,釉色以黄为主,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

娇黄

明弘治时期,黄釉的烧制技术纯熟,釉面光亮平整、色调纯正,色彩淡雅又显娇艳,似一泓清水,又像鸡油一样娇嫩欲滴,故有“鸡油黄”或“娇黄”之称。以浇釉法施釉的弘治黄釉,又有“浇黄”之名。浇黄釉呈色稳定,釉面匀净,透明度较好,传世品的弘治黄釉罐、碗、盘等陶瓷日用品的灿色几乎没有差异,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

蜜蜡黄

蜜蜡黄因釉色与蜜蜡相似,故名。康熙时蜜蜡黄釉层透明,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色釉厚,浅色釉薄,有细小开片。蜜蜡黄大多用来绘制瓷器上的图案。

蛋黄釉

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问,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腊黄、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薄,滋润无纹片。康熙时黄釉色泽微重,釉层透明。雍正时的蛋黄釉为浅淡含有粉质的乳浊釉,是最成功的黄釉品种。到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淡。

鳝鱼黄

鳝鱼黄为结晶釉的一种。配釉时用长石少许,并加少量的镁,经1300℃的高温氧化焰烧成。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像鳝鱼的皮色,故名“鳝鱼黄”。明代就有鳝鱼黄的名称,《陶雅》说“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说明宋已有之。清代前期的官窑也有意仿造,康熙时臧窑有蛇皮绿、鳝鱼黄等品种。

什么是红釉? 红釉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红釉?红釉有哪些种类?

釉里红

瓷器釉色之一,属高温颜色釉器种,首创于元代。因以铜为呈色剂的釉(含铜0.3%0.5%)施于坯体,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故又称“铜红釉”,是我国颜色釉中的名贵品种。由于铜在高温下易挥发,对窑室烧成气氛非常敏感,烧成技术不易掌握,故而初创阶段红釉呈色不够纯正,发色暗红。明初烧成永乐“鲜红”与宣德“宝石红”名贵品种,质料细腻、红而深沉、釉汁莹厚,器口一周洁白宛如玉带,为后人所重,有“以鲜红为宝”的评价。嘉、万时期,鲜红器多以矾红代之,这是由于铜红釉难以烧成所致。

钧红

宋代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是最早的陶瓷红色釉。当时的釉料配置不够精细、准确,除了铜以外,还混杂着其他金属氧化物。因此钧红釉具有红里泛紫的色调,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红色,义被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钧红制品中,还常出现红、蓝、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明代的宝石红、霁红,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及一些窑变釉的出现,都与钧红有关。

霁红

铜红釉的一种,创烧于康熙后期,盛于康、雍、乾三代。是一种纯粹的深红釉,特点是:釉汁凝厚,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如同桔皮;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所以得到了“霁红”这一得意的名称。

抹红

抹红属于低温红釉,为珊瑚红的一种。它不是采用吹釉法上釉,而是刷抹釉,故称“抹红”。抹红釉层不均匀,并有刷痕,但色泽清丽、温润。抹红出现于明代,而以清康熙时的成就最为突出。

豇豆红釉

豇豆红是清康熙时的铜红品种之一,品种名贵。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这种绿色苔点本是烧成技术上的缺陷,但在浑然一体的淡红中,掺杂点点绿斑,反而显得幽雅清淡、柔和悦目。由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烧成后呈色各异:有的在匀净的粉红色中泛着深红斑点或红点密集成片,有的则在浅红色中映露着绿斑或色晕。

鲜红釉

成书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王世懋撰《窥天外乘》载:“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贵。”但明末以来的谈瓷之书在谈及永、宣高温铜红釉瓷时,名称比较混乱,计有“宝石红”、“祭红”、“霁红”、“宣烧”、“宣德宝烧”、“积红”、“济红”、“鸡红”、“极红”、“醉红”、“大红”、“牛(鸡)血红”等,名目繁多,实为一物,现在统称为“红釉”。曰“宝石红”,是因这种红釉闪闪发光,具有天然红宝石般美丽的色泽;曰“祭红”,是因从明代典章制度看,红釉、蓝釉、黄釉、白釉瓷器等均可派作祭祀用;曰“霁红”,盖因其釉色颇似雨过天晴之霞霁;曰“宣烧”或“宣德宝烧”,是由于宣德年间这种产品尤为突出,或因以红宝石人釉烧造。

郎窑红釉

清康熙时期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所烧的一种红釉。因康熙时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故以其姓氏命名,又称郎红。它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以下的高温还原焰烧成,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器价格在当时就很昂贵,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郎窑红器的特点是色泽浓艳,犹如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又称牛血红。而红釉过薄,则会出现色如鸡血一般的鲜红器。郎窑红釉泡小而闪闪发亮,釉色极润,常有小白点,釉面开裂纹片,釉清澈、透亮有垂流现象,底足内呈透明的米黄或浅绿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底,也有较少的本色红釉底。口部因釉层较薄,铜分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和氧化,多露胎骨,呈现粉白、淡青或浅红色的“灯草边”。越往器体下部,红色越浓艳,这是由于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集聚器下之故,但底足旋削工艺高超,流釉不过足,不会出现粘釉的缺陷,有“脱口垂失郎不流”之称。郎窑红釉色鲜艳夺目,釉面有大片裂纹,并有不规则的牛毛纹。

矾红釉

矾红釉是以青矾煅烧后得到的氧化铁加入铅粉和牛胶配合,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色泽略显橙红。清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卷三载:“矾红釉,用青矾炼红加铅粉、广胶合成”,因此称“矾红”。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以900℃左右温度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故又称“铁红”。矾红釉虽没鲜红釉呈色浓重艳丽,但其最大特点是呈色稳定,容易烧造。

火焰釉

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出的一种仿钧釉。仿钧釉中的窑变花釉,是用多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之上,经高温焙烧后,呈现出火焰状的色彩和图案。火焰红的出现,说明花釉的颜色发展到了十分丰富的程度。故宫博物院陶瓷展出的一件雍正窑变耳瓶,就是一件杰出的成功之作。釉里散着闪红的紫斑。瓶颈至圈足,都是以火红颜色为基本釉色,其间闪青、闪黄、青白、青蓝等颜色呈针状由上向下放射,整个瓶子就像燃烧得极为旺盛的火焰一样瑰丽。

胭脂水

雍正时创烧,胎体极其薄、里釉极白,因外釉映照能发出一种美丽的粉红色,娇嫩欲滴,状如胭脂水,故名。

什么是绿釉? 绿釉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绿釉?绿釉有哪些种类?

绿釉是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明代烧成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明成化年问,烧成色如孔雀尾翎上翠绿羽毛的"孔雀绿"釉,绿釉掩映着黑蓝色鱼藻纹样的装饰,别有情趣。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孔雀绿釉薄匀、呈色鲜艳,最为名贵。清康熙时孔雀绿釉制品丰富,釉色深翠,光泽强。同时期又烧出秋葵绿、水绿、葱绿等新品种。明嘉靖时,在瓷坯上挂含铜釉料,经高温氧化气氛烧成翠绿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绿釉刻凤纹尊,绿釉深翠、透体明亮、纹饰清晰、十分美观,是将含铜的铅釉施于素器上,再以低温氧化气氛烘烧而成。

松石绿

松石绿又叫秋葵绿,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二次烧成的低温色釉。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柔和悦目,故名“松石绿”。它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乾隆时期产量最大。

瓜皮绿釉

瓜皮绿釉是玻璃质的低温铜绿釉,因其色泽绿似西瓜皮而得名。瓜皮绿是在涩胎上施釉,于低温中二次烧成的绿釉。始见于明代初期,清康熙时期烧造最为成功,尤其是用这种釉色装饰造型为瓜状的器物,更是弥足珍贵。雍正时期所烧制的瓜皮绿釉比康熙时期的釉厚而润,淡淡的绿色略泛黄,似春天的柳叶。乾隆时瓜皮绿颜色较深,略逊于雍正釉色。瓜皮绿有深浅两色,深色者为浓绿,无纹片,多用在颜色釉的瓶、罐、盘、碗、洗上;浅色者为嫩黄瓜色,常用来装饰高约六七寸、式样精巧的细颈瓶。瓜皮绿除作为颜色釉,还广泛用于彩瓷图案中山石、树木、枝叶等纹饰的涂梁。

苹果绿釉

苹果绿釉又名“郎窑绿”、“绿郎窑”、“苹果青”等,是郎窑红的“窑变”品种。郎窑红制品在窑内烧成的最后阶段,因铜红釉误被氧化,使釉中的低阶铜氧化变为高阶铜,里外釉面均呈现浅绿色。郎窑绿是康熙年问郎窑烧制出的,釉色有的呈色浅翠,显玻璃光泽,有的微绿而泛五色光,器身布满极细小的纹片,釉色莹润,又有“绿哥瓷”之称。郎窑绿比郎窑红更为名贵,因而仿制品很多。郎窑红还有一个窑变品种是“反郎窑”,其是因铜红釉的氧化、还原不一,形成器里釉为红色,器外釉为浅绿色,类似绿郎窑而名。

鹦哥绿釉

鹦哥绿釉又称哥绿,是清代康熙年问瓷器上的一种低温装饰釉。用氧化铜呈色剂配人釉中,颜色比豆绿釉深,像鹦鹉身上的绿色羽毛一样碧绿青翠,器身布满仿哥窑青瓷器上的片纹,纹理比哥瓷细密均匀。哥绿为单色釉,施于已烧成的白瓷上,再以800℃左右的温度烘烧;由于釉料中加入了大量的铅灰,釉面明亮娇媚,很有特色。

什么是抛釉砖 抛釉砖的优点有哪些


抛釉砖是瓷砖产品中的一种,很多业主都喜欢用它来代替抛光砖。那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抛釉砖抛釉砖的优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抛釉砖

抛釉砖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新工艺瓷砖,抛釉砖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同时其釉面花色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但因为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价格也相对比较高。

抛釉砖的优点有哪些

1、全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一种特殊配方釉,施于全抛釉的全抛釉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

2、其釉料特点是透明不遮盖底下的面釉和各道花釉,抛釉时只抛掉透明釉的薄薄一层,而透明凸状花釉作全抛釉是唯美陶瓷马可波罗的杰出之作,其凸釉通过丝网印花于砖面成间断的凸粒状釉,烧成再抛釉,效果更是别具一格。

3、从技术的角度讲,全抛釉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原来生产微晶玻璃的一些企业采用的工艺,采用的是先印花后堆釉的工艺,表面的透明釉比较厚,因此立体感更强、透明性更好,且容易抛光;除此之外,由于其釉面较厚,因此容易抛。另一种是原来生产仿古砖的企业采用的一种工艺,即无论是釉下的花纹还是表面的熔块,都是印上去的,这种工艺逼真度高、成本低,但抛釉时很容易露底。

窑变釉的魅力


单色釉瓷器近来成为颇受藏界关注的品种,市场走势也逐渐强劲起来。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目前,成交价过百万元的窑变釉瓷已达到12件。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它本出于偶然,由于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称为“窑变”。明代时,人们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曾被认为是不祥的“怪胎”,尤其是官窑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此后,随着窑变的时常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其独特的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窑变釉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钧窑的窑变、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据《南窑笔记》记载,清代生产窑变釉,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一种色泽,但基本已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

2004年,在中国嘉德推出的“飞鸿阁藏瓷”单色釉专题拍卖中,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莲蓬口瓶获价165万元,是该专题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成交价达258.4万港元,是目前窑变釉瓷器中的最高价。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牺瓶拍得224.8万港元的高价。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单色釉瓷器逐渐被藏家所看重,窑变釉这种独特的单色釉瓷也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窑变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有哪些品种?》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窑变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有哪些品种?》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有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