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 导航 >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老瓷器的气泡就鉴别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2020-05-20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古陶瓷的釉中有气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器物的气泡特征十分明显,用肉眼即能观察清楚,形成很深的直观印象;而有的器物虽然有明显的气泡,但气泡的特征却不是很明显;也有的器物釉面无明显的气泡,甚至无气泡。

有关气泡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目前尚未处于探索阶段。有人认为它是由釉层中的水分子变化而来的。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内的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都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便形成为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则在釉表形成无数小坑凹(麻点)。气泡的形成与器物的窑口、釉质、釉层厚薄、烧成时窑内的温度变化、窑内气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

目前收藏界尚有不同说法,肯定者认为,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作为鉴别新旧和窑口的主要依据之一;否定者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气泡无规律可循,不具有区分标识的功能,因而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尽管不同器物的气泡在具体形态、疏密、多少、大小及层次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千差万别,有时难以用同一个标准去把握,但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由于釉的原料、配方、施釉方法、釉层厚薄、烧成时的窑内气氛、温度变化等方面都大致相同,因而烧成后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会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这种共性和规律,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有时也可以作为古陶瓷鉴定的依据之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相对于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等其他鉴定标准来说,气泡并不是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气泡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不能无限夸大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对于一些釉中无明显气泡或虽有气泡但特征不典型的陶瓷种类,不宜通过气泡特征进行鉴定。依据气泡进行古陶瓷鉴定,最基本的前提在于对被鉴定对象的气泡特征要了如指掌,这种了解应是在观察、上手大量真品实物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升华,而不能只是通过书本得来的未经对照实物检验的似是而非、众说纷纭的所谓气泡特征。

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TAoCI52.CoM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观察到不明显的气泡。唐代陶瓷如邢窑、长沙窑、邛窑等器物表面一般无明显气泡;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一般只在底足和口沿等局部釉厚处才有细密均匀的小气泡,也有个别器物全身均匀分布密集的小气泡;越窑青瓷的釉面浑身都均匀分布有隐约的密集小气泡,局部釉厚处则清晰可见。

宋代陶瓷中的定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一些属于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瓷器,釉面一般无明显气泡。此外,黑瓷诸窑,如建窑、吉州窑等器物的釉表面一般也无明显气泡,耀州窑黑瓷的釉中虽有密集的小气泡,但由于气泡是在黑釉之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宋代影青瓷,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气泡,部分器物的釉面有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气泡,仅有少数釉层较厚的器物或施釉不均的器物气泡较明显。宋代龙泉青瓷的釉面均有密集的小气泡,但因年代和釉质不同略有差别,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较薄,釉的润泽感不强,釉中的气泡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显得略大且稀疏;南宋龙泉青瓷由于使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肥厚滋润,釉中的细小气泡密集且均匀分布,粉青釉由于釉色纯正,施釉均匀,釉中气泡看起来不如梅子青釉明显。

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汝窑有多种釉色,由于釉色不同,气泡特点也有差异,除常见的稀疏较大气泡外,也有的气泡较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也有的釉中无明显气泡。

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却不明显,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

耀州窑瓷器的气泡可分为两种,一种气泡细小且密集均匀分布,看起来并不明显;另一种气泡较大,分布稀疏、有层次感,看起来比较清晰,此种气泡的特征最为典型。有的器物上同时有两种不同特征的气泡,也有的器物上只有其中一种气泡。

此外,元、明、清青花及单色釉瓷器,釉中有气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注意辨别现代新仿陶瓷气泡

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仿造者在注重胎、釉、造型、纹饰等主要特征的仿制时,可能忽略气泡这种非主要特征。因而,通过对气泡特征的分析、对比,可以大体知道一件器物在气泡特征上与真品是否相符。但是这种鉴定,仅适用于气泡特征比较明显的那类器物,如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对于气泡特征不明显的器物,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并不太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现代新仿器物的釉中也有气泡,有的新仿品的气泡甚至具有与真品相似的特征,这是因为做伪者对气泡特征进行了有意模仿,只要釉的成分和烧制工艺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能达到某种气泡特征。

古陶瓷和新仿陶瓷在气泡特征上的不同,与烧造使用的燃料及窑炉结构之间具有很大关系。古陶瓷在烧制时使用的是柴窑或煤窑,而现代新仿陶瓷使用的一般是气窑或电窑,它们的升降温曲线及对温度的控制存在巨大区别。现代气窑和电窑烧制的仿品,釉中的气泡一般大小均匀,在分布上缺乏层次感;而古代柴窑或煤窑烧制的陶瓷,釉中的气泡一般有大、小差别,在分布上有层次变化。

气泡鉴定古陶瓷的误区

关于气泡鉴定古陶瓷,目前流传着许多错误的观点,需要引起注意。有的文章认为,“凡宋代及以前的陶瓷釉中都没有气泡……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事实上唐、宋时期的陶瓷釉中有气泡的现象非常普遍,元代及明清陶瓷的釉中无气泡的也比较多。还有的观点认为,“新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旧瓷的气泡大而稀疏……当然,老的瓷器也可能大而密集,有的也可能小而稀疏,但绝对不会小而密集”。事实上,新仿品釉中的气泡有的也具有“大而稀疏”的特征,而古陶瓷釉中的气泡也有许多具有“小而密集”的特征。

有观点认为,气泡也有生死,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保存环境等对陶瓷气泡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影响。气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气泡自身破裂、釉面开片、腐蚀、磨损及自然老化等。死亡的气泡在高倍放大镜下一般呈黑褐色点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老的陶瓷器物釉面确实存在数量不等的所谓死亡气泡,新瓷的死亡气泡一般较少。但死亡气泡的多少很难量化,也有一部分老瓷器的死亡气泡较少,甚至无死亡气泡,而一些经过做旧的新仿器物,釉中的死亡气泡却比较多,还有的作伪者用尖而细小的利器将釉面的大气泡戳破,并填以脏物,观察起来与死亡气泡无异。因而,以釉中有无死亡气泡或死亡气泡的多少来判断器物的新老,这种鉴定方法并不完全可靠,至多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而已。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文化:对古陶瓷研究中窑系问题的浅见


我国的古代陶瓷,不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陶瓷这门独特的艺术,从来就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早已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使者”。由于陶瓷器特有的魅力,引得无数学者专家和雅人韵士的鉴赏与研究,不仅出现了不少言陶的专著,在古诗文中也多有反映。但是,古代对陶瓷的研究,多侧重于艺术欣赏和断代与窑口的鉴别方面。由于缺乏实地考查,往往只见一斑,难窥全豹,只能专注于一些名窑名品方面。有的沿袭归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识庐山真面目。甚有的以讹传讹,闹出“铁钉支烧”的笑话。对于制瓷科技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除《陶纪略》、《陶冶图说》等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简略记载之外,对其它窑址之技艺直是空白。从陈万里先生走出深宫,进行窑场考古;叶麟趾先生跋山涉水,广作窑址勘查;周仁先生以科学技术手段,作古瓷标本的化验测试,自此把我国古陶瓷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

建国以来,随着基本建设的蓬勃兴起,考古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陶瓷考古方面,不仅文物部门形成一支专业队伍,自然科学研究部门,陶瓷生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好者,也都加入了古陶瓷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以编写《中国陶瓷史》为契机,组织了一批研究力量,引起了各地对古陶瓷研究的注意。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的成立,历届全国性和国际古陶瓷学术会议的召开,把我国的古陶瓷研究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发展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古陶瓷科研队伍。当前的古陶瓷研究,有的从文物考古角度,侧重窑口、断代及发展规律的研究;有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测试对其成分、性能及显微结构等的研究;有的从生产着眼,着重实用技术的研究;有的从美术角度,专从造型、装饰方面研究;还有的是从边沿科学入手。如通过地质条件对窑址分布规律的研究。

由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古窑遗址的分布有了更多的了解,大部分名窑窑址找到了切确的地点,有的窑址进行了科学发掘,为断代及断窑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一部分古瓷的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及烧成特点等,做了科学的测试,进一步认清了古代陶瓷的技术成就,对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古瓷的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至有的仿制品可达到乱真的地步,对现代陶瓷生产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当前陶瓷考古的成果看,对正确认识古代陶瓷的本来面目如云开日现。另一方面也清楚地看到古文献记载中的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在当前的古陶瓷研究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影响着对古代陶瓷真实面目和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这就是近年流行的窑系说。

窑系说是把古文献中有记载的一些名窑作为代表,把其它地方发现的窑址或瓷器,分别纳入这些名窑之下,称为窑系。主窑系说者,对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围绕着这些窑系来研究,认为目前判明形成瓷窑体系的有越窑系、龙泉窑系、建窑黑瓷系、耀州窑系、定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并认为这是陶瓷考古的一项主要收获。从近年来反映在学术方面的实际情况看,为了强调某一窑址属于某一窑系,出现了很多割裂历史、本末倒置、牵强附会、自相矛盾的现象。

宋、元、明、清古瓷的“气泡鉴定法”


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相同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

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得出相关的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 

一、气泡的成因 

气泡,顾名思义是釉中的水分子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都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则在釉表面形成不少坑凹——叫麻点。釉中水分子多则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则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则釉下可能没有气泡。 

由于各朝各窑口因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故各朝代各窑口的器物釉下气泡情况各异。这一点的不同也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人工无法仿制的)有利条件。 

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 

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且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 

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

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有这些工艺特点,所以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

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

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 

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就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对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 

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官、哥、汝、均、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

【陶瓷文化】看气泡鉴古瓷


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

一、气泡的成因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

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

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

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

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

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

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

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成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去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

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的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

笔者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发现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

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

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

对于元青花也有如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真伪,惟独从“气泡”方面可以容易区别。因为元代造瓷工艺还沿用宋代的主要工艺,上釉是用干粉配方,撒布法施釉,所以在所有青花瓷中惟独元青花釉下不存在气泡,仅凭这一点足以肯定是或不是元青花。

在青白釉厚的瓷品中其青花上的白色气泡特别多,当青白釉薄时便见到青花上有不少被气泡冲破的麻面小坑(也只能在放大50倍时才可见到),这也是它的特征。

四、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的鉴别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

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

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

即使气泡鉴定很重要,但也该全面分析。笔者不主张“一点肯定论”,但赞同“一点否定论”。即有一点不对路,值得怀疑的地方就应该否决它,以免“走眼”。

开片原理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古陶瓷釉面开片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掌握开片的形成原理和各种陶瓷开片特点,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关开片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陶瓷釉面的裂纹。根据开片形状的不同特点,开片有着不同的称呼。小片细碎的称“鱼子纹”,大片稀疏的称“蟹爪纹”,开片纹路繁密较为细碎的称“百圾碎”。

一、 开片形成的原因

开片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按其特点可分两类。一种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者人为有意制作的开片,这类开片一般形成时间较短,较有规则性。古代的哥窑、官窑、明清仿哥釉瓷器以及现在新仿瓷器的开片即属于此类。这种开片是由于瓷器的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烧成冷却过程中产生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另外,有的研究者认为,瓷器在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到分子的排列,可能也是开片形成的原因之一。瓷器开片本来是瓷器烧制中的一种缺陷,但是当人们掌握了开片形成的原理和规律以后,人为地加以控制和利用,把它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开片釉,就是利用釉层与坯体冷热收缩率的不同来使釉层开裂,制造出各种纹路优美的裂纹。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的浆胎瓷器,用精细的泥浆制成的坯胎,由于胎体的粘性较弱,烧出的瓷器更容易形成开片。这种开片形似龟裂,开裂都在胎骨里面,开片的大小可以使用不同的釉料来实现。

另一种开片,是器物经历时间的洗礼,由于热胀冷缩和自然老化等原因形成的,这种开片称为自然开片。陶瓷的釉如果经过较长的岁月,它的弹性自然会变小,因而很容易发生裂纹。同时,在夏热冬寒的季节交替过程中,器物表面会发生伸缩变化,由于釉面和胎体的膨胀系数不同,器物表面也会产生开片现象。一件器物的开片与釉的成分、胎釉的结合紧密程度、烧成的火候,以及器物的保存环境有关。器物的开片形态差别很大,有的器物开片比较明显,有的则不明显,不能一概而论。有经过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仍不断发生龟裂的,也有的器物不开片。相对明清瓷器而言,高古瓷器有开片是较普遍的现象。掌握自然开片的特点,是鉴定陶瓷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开片不是短期间内所能形成的,在鉴定陶瓷器的新旧时,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 自然开片与新仿器物开片的比较

自然开片,形成时间长,是多次不连续形成的,一般十分自然,无规律可循,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自然开片往往大小分布无规律,有的器物的开片若隐若现,一般大开片中夹杂着小开片,大线条与小线条交错,有深浅粗细不同的层次感。有的开片里有沁色,沁色也有深浅层次的不同。

新仿器物的开片,形成时间短,往往是一次形成的。这种开片大多呈方格状或网状,有的太过于规则,有的又太杂乱,无深浅的层次感,缺少力度感和自然的美感。新仿器物的开片,有时也能人为做出沁色,但沁色往往深浅层次较一致。总体而言,新仿器物的开片让人感觉不自然。

三、 各种瓷器的开片特点

早期青瓷的开片,一般细密均匀,大小交织,纵横交错,无规律,无主次线条的区分,层次感较弱。这种开片的特点,与当时釉的玻璃质成分有关。

唐三彩的开片,一般细密如羽毛状或称蝇翅状,分布于器物全体。原因在于,以硅酸铅为主要成分的三彩釉,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后,由于釉质变化,最后会形成无数细小裂纹充满全体。而新仿制的唐三彩,由于釉质尚未发生变化,所以缺少真唐三彩那样的蝇翅状小开片,即使有开片,一般都是呈网格状的规则开片。所以,鉴定唐三彩,仅需通过对其表面开片的观察,即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值得说明的是,现在的一些唐三彩仿品,有的也能精心做出细密的开片,在鉴定时需要特别小心。

宋元影青瓷器的开片,一般以纵向开片为主,有的开片内有浸色,由于釉质较好,一般难以形成纵横交错的细密开片。新仿影青瓷的开片一般成网格状,线条无主次粗细之分。

哥釉瓷器的开片,以一次性开片为主,同时也有后生的多次不连续开片,往往会有两种开片夹杂的层次感或大小相间的特点。一般来说,后生开片较少、较细。现代新仿哥釉瓷器的“金丝铁线”,是在仿制瓷器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待器物冷却后,再用染色的方法做出所谓金丝铁线。哥釉瓷器开片的鉴定,一般比其他瓷器的鉴定难度要大一些,需要仔细观察开片的浸色、器物的磨损使用痕迹等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钧窑瓷器的开片一般大块较多,力度感较强,细小开片不多见(火候不够的生烧器物例外),釉面一般有较大的稀疏气泡。

青花瓷器一般不开片,但是从元代到明代中期的青花瓷器,由于烧成火候的原因,部分器物上的开片却较明显。这些青花瓷器的开片,一般是以纵向开片为主,交叉一些较短的横向开片,纵向开片一般是从器物的腹部拉到器物的底足。

明清单色釉瓷器的开片一般都不明显。观看这类器物的开片,需要对着釉面哈气,然后转换角度进行观察。因为开片的线条散水快慢与周围不同,在雾气散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隐约的开片。这时可以通过观察开片的形态,结合开片的规律特点鉴定陶瓷的真伪。

四、 开片规律的学习和应用

学习和认识开片,要从真器的开片入手进行观察(没有整器,瓷片亦可),熟悉认识不同窑口陶瓷的开片特点,对于断真伪,甚至断窑口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开片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具体而微的细节不可言传,只能在感性和实践中具体掌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开片特征不明显或无开片的器物,一般不宜采用开片原理进行鉴定。开片在古陶瓷鉴定中一般是作为一个参考依据,如能熟练掌握,有时也能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开片原理可以用于鉴定器物的真伪,但是对于器物断代的参考作用却较小。

【陶瓷文化】如何利用气泡鉴定瓷器


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

论文全文: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

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三、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笔者藏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来龙泉容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元青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下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干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变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笔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三足洗,宋定窑早期六辨瓜棱盖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斟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对所藏不同时代的瓷器进行了气泡对比鉴定,结果如下:

瓷器的气泡鉴定准则


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

高倍显微镜下的明清瓷气泡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藏友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下所示:

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陶瓷专家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

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

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1、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2、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

3、是受外因侵袭,如手触、空气等,环境如水浸、土泡等。

4、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

瓷器鉴定的方法千花百样,所以对于刚入门的藏友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瓷器气泡与瓷器鉴定


所谓用特殊的技术手段使瓷器没有瓷器气泡,就是指通过化学药物釉内控制、釉层浸浴、高低温焙烧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复合运用的技术手段,达到抑制瓷器气泡生成或外力破坏杀灭的目的,从而增加瓷器的沧桑感、岁月感,也就是古玩界的人为作旧、作伪、作弊。

尽管作伪也能部分地或全部地杀灭瓷器气泡,但如同谋杀作案不可能天衣无缝一样,同时也会损及釉面和胎体,并留下痕迹甚至气味,而且被化学药物等处理过的釉层镜下也绝无玉质感。

至于药物等方式控制瓷器气泡的生成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成功,也许50倍镜下已无瓷器气泡,但100倍下仍能看到极少也极小的瓷器气泡,而且镜下也无玉质感。

总的来说只要见过真的没有瓷器气泡的宋瓷珍品,现在的所有人为作伪手段就显得十分幼稚可笑。换言之,古今瓷器没有瓷器气泡的某些形态可能有些相似但决不会完全相同,尤其是手感、观感和美感则决不会一模一样。古瓷的沧桑、润泽、清丽、高雅、俊秀与完美是绝对不可复制、不能再生的。

2、瓷器气泡的大小

瓷器气泡有大小之分。不但不同的瓷器品种间瓷器气泡的大小不同,而且同一瓷器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窑口、不同的烧造手段、不同的燃料火焰氛围等前提下瓷器气泡的大小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窑甚至同一件瓷器由于在窑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朝向的不同也都足以导致瓷器气泡大小的不同。

瓷器气泡的大小对断定瓷器的年代和品质有一定的帮助和作用。总的规律大致是:大瓷器气泡的往往(而不是肯定、必定、一定!)早于也好于小瓷器气泡的瓷器。

这是有历史和科学依据的。瓷器中气泡的大小是与釉质的优劣、釉层的薄厚和炉膛温度升降的速度、幅度、频度及同温的持续度、持久度等因素紧密相关连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的细微差异,就都足以导致瓷器气泡大小的不同。一般说来,釉料越粘稠、釉层越厚、炉膛温度的升降幅度越巨大越频繁、同温持续度和持久度越短暂,瓷器的气泡就越硕大、越靓丽、越规矩、越完美,反之则气泡越细小、越不规则(有狭长型、三角形等变形气泡)、越丑陋。

纵观瓷器的烧造史,大致分烧柴、烧煤与气烧电烧三个层次和阶段:明中期以前以柴烧为主,釉层相对为厚,瓷器气泡相对硕大而明亮;明中期以后至1967年,以煤烧为主,釉层相对稀薄,瓷器气泡相对较小;当代则以电气烧为主,釉层更为稀薄,瓷器气泡已如痱点。不是说明中期至今就绝对没有柴烧瓷器,即使有但由于釉质及釉层与明中期以前大不相同,所以瓷器气泡的大小也相去甚远。

当然,瓷器气泡的大小是相对、相较的存在,既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不经比较的小。任何以某一特定的尺度丈量瓷器气泡的直径并以所得数据为标准参数去衡量、断代的行为和企图都是徒劳和荒谬的,因为瓷器气泡的大与小是一种动态的比较和动态的平衡。不是说今天就没有或烧不出大瓷器气泡的瓷器,也不是说小气泡的瓷器就一定不够老。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瓷器气泡大小的本身,而在于我们透过瓷器气泡的大小究竟能感知什么、把握什么、确定什么。我们不应该以个别的存在而否定普遍的规律和主体的流向,当然也不能够用普遍的规律去漠视或抹杀个别的存在。毕竟瓷器的新与旧、真与假、好与坏并不仅仅或者唯一取决于瓷器气泡的大与小,但瓷器气泡的大小却的确为我们辨识瓷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通道。

3、瓷器气泡的疏密

无论是大气泡还是小气泡都有疏与密不同分布的状况和问题,大气泡可能稀疏地排布,也可能密集列阵;而小气泡可以密集聚集,也可以稀疏地存在。

那么气泡的疏与密是否就与瓷器的新旧、真假、好坏便毫无关系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一般说来,新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旧瓷的气泡大而稀疏。当然,老的瓷器也可能大而密集,有的也可能小而稀疏,但绝对不会小而密集;还有的可能大小混杂,有的甚至大中小俱全,或疏或密、间疏间密,多姿多彩也多种多样。

总的说来,新瓷的气泡不但大小单一,仅有细小的气泡一种,而且瓷器气泡的分布也相对一致、呆板;而老瓷不仅瓷器气泡的个头大中小俱全,而且其分布种类和方式也千变万化、灵动自然。

我们也不排除造假者为了追求瓷器气泡效果相类而小窑柴、煤烧造的可能,但无论其如何努力,瓷器气泡的自然衰变的形态和过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人为控制和可以刻意仿造的(后面还有专门的探讨),而且在器型、比例、工艺、文饰、釉质、釉色、胎质、胎色、手感、比重、水头等诸多方面也都会留下蛛丝马迹而最终露出伪赝的狐狸的尾巴。

鉴定是一种综合的而非单一的工夫和工程,我们反对“一票否决论”是因为它过于草率、武断与卤莽,有可能会“草菅人命”、“乱杀无辜”,造成鉴定领域的无数冤假错案;我们当然更应该反对“一票肯定论”,因为它会使人肤浅毛躁、利令智昏而纵容伪赝盛行。

因为尽管伪赝者固然不可能做到面面惧佳、无处不精、无一不象,但至少也要有那么一点或几点相似、相若、相类,否则何以懵人眼力、骗取钱财?

4、瓷器气泡的多少

无论瓷器气泡是大还是小、是疏还是密,都有多与少的问题。“多少”尽管与“疏密”有密切的关连,往往多者自然密、少者相对疏,但毕竟一个侧重于瓷器气泡的数量一个着眼于瓷器气泡的间距,实际是相关而又绝不相同的事物的两个方面。

瓷器气泡的多少与炉窑温度升温的快慢、温度的高低、釉层的厚度和玻化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新瓷的瓷器气泡是多而小且密并匀,呆板而千篇一律;老瓷尤其是明代以前瓷器,无论是什么瓷器品种,瓷器气泡的大与小、疏与密、多与少的组合情形丰富多采、变化多端,既有大而多且疏而匀的,也有大而少且疏而不匀的,有小大间杂均匀排布的,也有大中小团絮状不均衡分布的,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5、瓷器气泡的生死

瓷器气泡也有生死,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存续条件等对瓷器气泡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影响。

瓷器气泡的整个生命周期由明亮鲜活期、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和死亡破灭期等几个生命阶段所共同组成。瓷器气泡的明亮鲜活期尽管各种瓷器品种各不相同,有的且相差很多,但总的平均来看都应在100年以上,也就是说,瓷器气泡的渐变衰变期的出现一般会在100年以上。

这就为我们给瓷器断代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证据。而实践证明,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人为控制和改变瓷器气泡的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的出现与进程。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人为地杀灭和清除瓷器气泡,但决无伪造瓷器气泡的渐变衰变期和衰变老化期的技术和可能。因此,观察、关注并关心瓷器气泡的生死及其整个的衰变进程和状况,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瓷器的年代、品质和品位有着十分可靠而可信的作用。

6、瓷器气泡的变化

瓷器气泡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

无论那种瓷器,鲜活的瓷器气泡都具有明亮性和通透性,形状也往往都圆润而规则;100年以上的瓷器则往往会开始出现瓷器气泡变色、裂变等现象,如果是铜红釉瓷器则往往开始闪现水银状针尖大小的小亮点,如果是透明釉瓷器则往往需要200年以上才呈现出明显的衰变迹象,有的或有些瓷器气泡开始变得浑浊失透,有发紫、发黄、发混的现象,且所有瓷器品种都呈现出年代越久远则瓷器气泡衰变比例越众多的线性升幂不可逆排列的总体趋势;400年左右的瓷器,会有相当一部分瓷器气泡变黑、破裂、畸变,而且其数量和程度也是与年代成正比地逐渐递增;800-1000年左右的瓷器,其瓷器气泡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地破灭死亡,只留下与瓷器气泡的直径和大小相吻合的黑洞与麻坑。

以上的年代判断并不准确更不可能精确,因为没有人可以或可能亲眼观察和记录这些演进与变化,这样的接力研究也尚属空白,所以我们只能依据已有可靠瓷器实物间的年代差异而做出约略的陈述和推断,以上的观察所得也仅仅源自极其有限的可靠瓷器实物的类比与比对,仅供同好者参考。

瓷器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与釉面的玻化度成反比,也就是说,瓷器釉面的玻化度越高、越致密、越明亮的话,瓷器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也就越缓慢,反之就相对而快;瓷器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与釉层开片的密度、深度、持久度呈正比,也就是说,瓷器的开片越密集、越深入、越持久的话,瓷器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也就越快速,反之结果亦相反。

尽管上述年代的究判不具有严谨性瓷器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瓷器气泡是瓷器釉层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其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也千姿百态。

面对着这些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死或活、或美或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瓷器气泡,众多的瓷器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以及鉴定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肯定论者全盘肯定,认为瓷器气泡在瓷器的鉴赏尤其是鉴定中是重要的、主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要素,推崇倍至,凡瓷器必谈气泡,似乎不谈气泡则无以论瓷器的新旧、无以分瓷器的真假、无以辨瓷器的好坏;而否定论者则对瓷器气泡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瓷器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既无规律可循,更无区分、标识的功能,相对于形、胎、釉、纹、工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而言简直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故而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看气泡 鉴古瓷


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

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

一、气泡的成因

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

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

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

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

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

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

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

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

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

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成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去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

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的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

笔者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发现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

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

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

对于元青花也有如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真伪,惟独从“气泡”方面可以容易区别。因为元代造瓷工艺还沿用宋代的主要工艺,上釉是用干粉配方,撒布法施釉,所以在所有青花瓷中惟独元青花釉下不存在气泡,仅凭这一点足以肯定是或不是元青花。

在青白釉厚的瓷品中其青花上的白色气泡特别多,当青白釉薄时便见到青花上有不少被气泡冲破的麻面小坑(也只能在放大50倍时才可见到),这也是它的特征。

四、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的鉴别

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

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

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

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

即使气泡鉴定很重要,但也该全面分析。笔者不主张“一点肯定论”,但赞同“一点否定论”。即有一点不对路,值得怀疑的地方就应该否决它,以免“走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