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石湾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石湾窑“雨淋墙”扁壶

石湾窑“雨淋墙”扁壶

石湾窑瓷器鉴别 墙瓷砖 瓷砖影视墙

2020-05-25

石湾窑瓷器鉴别。

笔者藏有一件带系扁壶,壶高27厘米,口径9厘米。圆口短颈,壶体扁圆形,腹面略平,圆形圈足,足际有凹沟,周边有四系,用以穿带绳结,壶为陶胎,胎骨暗灰。壶体流线优美,造型有北方游牧民族特征。该壶施钧蓝釉,釉厚而温润,壶身两面刻画有内外两圈精美的宝相花图案,图案与釉色相衬,斑驳灿烂。此壶施釉采用传统的“广钧”工艺,即在蓝釉上淋洒葱根白色的雨点状斑纹釉色,形成极为奇特、翠毛般的“雨淋墙”效果。此带系扁壶经专家鉴定,系十分罕见的明初石湾窑钧蓝釉作品,亦称“翠毛蓝”,存世甚稀。

石湾窑又称广窑,创于宋,盛于明、清两代。宋代在广东阳江县,明代转移到佛山石湾。明清石湾窑“广钧”声名远播,在广东和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喜爱。这种仿北宋钧窑的“广钧”工艺,以陶土为胎,造型浑厚朴实,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润,釉色有很多创新,如翠毛蓝、玫瑰紫、黑彩、云霞红、葱点白、花釉等,其中以“雨淋墙”品种最为著名,其特点是在蓝釉中流淌着雨点般的葱白色,宛如雨后彩虹,观之令人心旷神怡,不愧为“广钧”中令人百看不厌的名贵品种。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石湾窑陶塑艺术


很多人欣赏石湾陶塑艺术,自然就赞誉起它的传神特色来。

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人,对于石湾公仔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就像广州人喜爱粤剧一样,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民间艺术。世界上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把它视作珍品加以收藏和陈列。这里引用徐悲鸿先生50年前对石湾陶艺一段鲜为人知的评价:“北方的瓷器白白的,细细的,嫩嫩的,像女人的柔美;而石湾陶器则蕴含着男性的刚阳和粗犷。”在这里丝毫没有贬低瓷器之意,然而却不应像过去某些论著一样只为瓷器所独尊。

大家可以由以下几点认识和欣赏石湾窑艺术作品。

(一)造型

石湾陶塑用土是以东莞向泥加石湾本地砂混合而成的。可塑性强且耐火度高。故人物造型、衣摺较景德镇及德化的瓷塑更显飘逸。且瓷土特性多使其借助模具表达。唯石湾陶塑可以全手工捏造,所谓“原作”。

(二)表情

由于瓷土受限于本身的可塑性,表情往往庄严、细腻,然论及表情之多样性,当以石湾为首屈一指了。面部表情刻划乃石湾陶塑技师的拿手好戏。工具是木批,每一批下去,都留下力量的痕迹,有如油画笔触一般的质感,绝不拖泥带水。这种与瓷土造像,用水笔将线条拖滑修饰不同。

(三)釉色

石湾釉色以善仿著称。遍仿宋代五大名窑。其它还包括仿唐三彩、仿龙泉窑、仿磁州窑、仿建窑等等,其中又以仿钧窑见长。故有“广钧”一说。然而在钧窑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所谓“钧窑以胜紫,广窑以胜蓝”。另如《广东通志》记载:“石湾‘百圾碎’在江西窑之上”。

石湾窑用釉料,一般分植物灰釉及宝石釉两种。植物灰(稻草灰、桑枝灰、杂柴灰、松紫灰、谷壳灰等)加入玻璃粉即为玻璃釉。玉石或玛瑙、五金、石灰、蚬壳等研磨后混合矿物颜料的称宝石釉。

石湾人物陶塑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很多早期的陶塑人物作品都是全身盖釉的,但却掩盖了釉下的表情及肌肉线条。后来,陶工们逐渐把面部及四肢等皮肤的部分裸露出来。让陶土的温和与釉面的坚实形成一种强烈地对比。从而使作品更能体现出温情和人性。

石湾窑的点睛之笔


石湾窑的作品

 位于广东佛山的石湾窑,是有名的四大民窑之一,其中陶塑最为出众,以熟练的写实技巧塑造各种人物、动物等,题材广泛,形式丰富多彩。”景德镇的瓷雕主要从瓷的釉面、光泽度、画工上去欣赏,作品严谨、凝重、大方,石湾陶瓷则风格自然、豪放,保持了古朴的民风。

位于广东佛山的石湾窑,是有名的四大民窑之一,其中陶塑最为出众,以熟练的写实技巧塑造各种人物、动物等,题材广泛,形式丰富多彩。陶瓷鉴赏家刘天宝先生收藏有两件石湾窑艺术品,视若珍宝。

“这就等于是幅工笔画。”刘先生指着桌上的陶塑《僧一行》感慨道。僧一行是唐代天文学家,为古代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该陶塑抓住他抬头观察星象深思的瞬间,手执经卷,眼神深邃。刘先生认为它的“精”主要表现在细节上,对头像刻画细致入微,人物表情丰富,神态动作逼真。修长流畅的衣纹,衣上的褶子有层次而且飘逸,“好像这么一拉就能拉开的感觉”。而在他的手上,还能看见筋骨,甚至指甲盖。肩膀随着手执经卷的高低做出调整。僧一行手中所执的经卷也是一道难关,因为瓷板太薄,一不小心就容易烧裂,在烧制过程中需要很好的把握。刘先生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柄的这件作品“把细节做到了极限”,堪称精品中的佼佼者。

刘先生收藏的另一件作品是美术大师刘泽棉与刘柄合作的《过江罗汉》。相传跋陀罗尊者为普度众生曾跋山涉水,背负经卷乘船东渡传经,因此称为过江罗汉。罗汉除了身后所负经卷、草帽和包袱外,其余部分完全不挂釉,使胎体与釉色形成不同色泽的对比,风格独特。罗汉的衣物自然垂落,衣纹上没有太多的褶子。但这种简单却又不像宜兴的雕塑那样失去了肩架,“只是一件袍子,它能让你感觉到里头有骨头撑着这件衣服。”该作品的面部刻画恰如其分地抓到人物的神态,浓密的络腮胡子,栩栩如生地挑起眉毛,尤其眼睛,更是点睛之笔。“仔细瞧罗汉的眼睛,不论变换什么位置,它就像随着你在动。”

“好与坏就差那么一点点。”刘天宝强调,正是这一点细节,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失败。而这些尽善尽美的制作背后,是老艺术家们耗费心血的钻研,他们能清楚知道自己是在表达什么,从而在每个细节上锱铢必较。

佛山陶塑与景德镇陶瓷雕塑最大的不同在胚料上。景德镇以瓷雕为主,用的是高岭土,“高岭土就像面粉”。佛山陶塑用的是陶土,“陶土就像是棒子面”。刘先生形象比喻道:“白面细腻,能捏出包子饺子来,而棒子面粗,做工更难。”景德镇的瓷雕主要从瓷的釉面、光泽度、画工上去欣赏,作品严谨、凝重、大方,石湾陶瓷则风格自然、豪放,保持了古朴的民风。

【热播】石湾窑釉彩邀请展 釉彩斑斓


邀请展名师汇聚 共商石湾陶艺发展的路

古人作画墨分五彩。今石湾窑之釉彩,秀色可餐。4月12日,石湾南风古灶,名师汇聚,釉彩斑斓。

《流光溢彩—石湾窑釉彩传承与创新邀请展》现场请来了刘泽棉、霍家荣等本土陶艺界顶级大师,也有来自台湾著名陶艺家苏正立、林义杰等人。邀请展以交流、展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陶艺家、收藏家。两岸三地的陶艺界人士借此机会互倾学习心得与经验。

石湾窑釉彩原以单色釉为多,以淡雅明丽为特色。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发展了复色釉,她以多姿多彩、变化奇妙、斑斓浑厚显其特色。石湾窑釉彩与各类器形相匹配,与人物衣袍相融合相得益彰,有些更令人叹为观止。有诗云:釉彩之精英,窑变可称至宝,石湾之窑气,窑变可结奇珍。

社会各界代表参加邀请展开幕剪裁仪式

这一次的邀请展除了展出多个著名的石湾釉作品,也有很多新锐的作品被展出,现场交流探讨气氛浓厚。部分精彩作品吸引了不少陶艺家、收藏家驻足欣赏。

现阶段世界陶艺发展速度迅猛,台湾陶艺的市场培养、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有点力不从心,而台湾莺歌镇陶艺发展策略成功,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非常值得石湾艺术陶瓷届学习与借鉴。这一次的邀请展请来了台湾著名陶艺家苏正立、林义杰。苏正立大师专程从台湾带来了2件艺术品参加这一次的石湾窑釉彩邀请展。他表示,石湾窑釉彩丰富多变,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两岸三地的陶艺界发展程度和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很多方面是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的。在未来,台湾跟石湾的陶瓷艺术方面应该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共同提高。

石湾陶艺泰斗刘泽棉大师接受记者采访

石湾陶艺泰斗刘泽棉表示,陶艺的发展需要科技与艺术的进步,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希望我们石湾窑釉彩能够继续保持本土传统特色,推动与发展陶艺科技与设备,力求达到用釉更精确,造型更创新。

本土的陶艺人更喜欢把石湾窑釉彩简化读作石湾釉,听起来简单而明朗,也代表了石湾对这种釉彩的深刻意义。具有诱人魅力的石湾釉,为当今盛世升平之夜的焰火腾空,万彩千姿心花怒放。

带系扁壶


1986年浙江余杭反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贴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

壶式之—,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质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

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石湾窑瓷器的价格怎么样?


石湾窑瓷器的价格怎么样?在今广东佛山市石湾镇,明清著名民窑之一。以陶塑和建筑陶瓷著称。始于宋代(亦有一说始于唐),极盛于明清两代。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但仿中有创。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寂圆叟在其《陶雅》中盛赞石湾窑变釉色:"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石湾窑不仅善仿钧,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窑,宋代官、哥、汝、钧诸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梅建鹰评价曰:"石湾集宋代各大名窑之大成,仿钧而青出于蓝,独创石湾自已的艺术风格。"

历史上的石湾由于长期以来与中原联系较少,保留了很多岭南文化的特色。后来由于人口的迁徙,陶工也带来了中原的造像技术。所以,石湾公仔的技法,也较多地保留中国传统雕塑的遗存。如:陆羽品茶、刘伶醉酒、水月观音、钟馗、关公等。

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内,一个个生动形象,造型多样,细腻传神的“石湾公仔”正在静静的接受着游客们的欣赏。这是广东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行业博物馆。石湾,拥有着悠久的制陶技艺和文化,石湾窑和石湾工艺,也就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的日趋繁荣。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石湾窑,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的纪文瑾主任,接受了中国文物网记者的专访,向记者介绍了石湾窑和石湾的陶瓷发展及现状。

石湾窑瓷器成交记录:

明石湾窑秋叶洗成交价:135.04万成交日期:2016/04/28

清石湾窑关公成交价:220.68万成交日期:2016/01/20

清陈渭岩款石湾窑瓷胎观成交价:143.65万成交日期:2016/07/03

清石湾窑关公成交价:220.68万成交日期:2016/02/28

清石湾窑关公成交价:239.68万成交日期:2016/07/09

明石湾窑小琮式瓶海棠成交价:145.45万成交日期:2016/01/15

明石湾窑瓶(两件)成交价:168.68万成交日期:2016/02/01

明石湾窑小琮式瓶海棠成交价:163.45万成交日期:2016/06/05

明石湾窑瓶(两件)成交价:135.68万成交日期:2016/07/19

明石湾窑秋叶洗成交价:164.04万成交日期:2016/04/01

石湾窑陶瓷的三大特色品种


石湾窑,因位于广东佛山市石湾镇而得名,是我国传统民窑之一。石湾窑的发展与石湾当地的制陶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公认的石湾陶业始于新时代时期,而这种制陶业真正规模化、规范化乃至形成石湾窑这一窑口,则应当是在唐代。唐代石湾窑生产的基本都是实用陶瓷器物,多见青釉、酱黄釉陶瓷,也有部分黑釉或白釉陶瓷,装饰技法比较单调,多是贴塑、刻划一类。宋元之际,中原窑工大批南迁,加上石湾本地的陶瓷工业发展,这为明清时期石湾窑进入鼎盛奠定了条件。

从明代开始,石湾窑陶瓷日渐丰富,并且逐步形成一定的分类体系。而同时,明清之际也是石湾窑陶瓷艺术最繁荣鼎盛的时期这种繁荣鼎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一是石湾窑陶瓷的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数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二是石湾陶瓷中的精品被钦定为宫廷贡陶;三是石湾陶瓷大量出口海外,成为广东外销陶瓷的主要部分之一。而经过较为体系化的发展,石湾陶瓷此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三大特色品种。

①石湾窑陶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湾公仔,是一种陶制人物或动物塑像。石湾陶塑所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是石湾窑陶瓷对民间审美最集中化的反应。人物陶塑尤其多见菩萨罗汉造像、各类仙官造像、仙童仙女等,并且为了最大程度适应民间审美情趣,这些人物陶塑的造型、情态等均与民间神话传说很相近;而动物陶塑则多见具有吉祥寓意的造像或者生肖造型。

对于人物陶塑,石湾窑最注重的是面部表情和整体情态的塑造。因此,其面部及身体通常不施加釉料,而是以陶土本身表现人物的肌肤质感和颜色。对于动物陶塑,石湾窑最讲究表现动物皮毛,尤其是对翎毛的表现,采用直接在陶胎上刻画翎毛纹理的方式,充满纤毫毕现的艺术效果。

②瓦脊:属于建筑陶瓷类,是一种用在大型房屋建筑顶端装饰的陶瓷工艺品。瓦脊最小的可以是单独的人物塑像,最大的则可以到2、30米之长。瓦脊与人物陶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塑造的并非单纯的一个人物形象,而是一种人物状态。因此,石湾窑瓦脊常以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为表现对象,场面宏大。

③仿古陶瓷:石湾窑陶瓷仿古最著名的就是仿宋代钧窑瓷器的釉色,因此有“广钧”美誉。但是在仿古之外,石湾窑也还是有所创新的。最突出的就是将釉面分为底釉与面釉,有“于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的艺术效果,尤其以仿钧瓷翠毛蓝而闻名。

石湾窑瓷器发展历史与收藏价格


广东石湾窑,是典型的将平平资质发挥到极点而兴盛千年的一个窑口。石湾窑所处地区只有大量相对质量低一些的陶泥和岗砂,并且作为民窑也不具备官窑那种先进的烧造技术。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开始,就源源不断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种类繁多、形制多样的日用陶瓷器皿,在明代更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陶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陶艺界的一朵奇葩。

石湾窑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古窑址属于唐代,证明唐代是石湾窑陶瓷的始发期。作为创烧阶段,唐代的石湾窑陶瓷主要是碗盘、碟、坛等日用陶器,这些器物造型朴实,基本都胎壁厚重,胎质疏松,外壁多施青色、酱色或酱黄色的半截釉,胎和釉结合并不十分牢靠,出土文物中有很多都有剥釉现象。

宋元时期是石湾窑逐步发展的一个阶段,石湾窑陶作品的种类有了很大丰富,增加了执壶、香炉等器物;釉色也有所增加,青黄釉色和酱黄釉色占主要地位,青釉与酱釉次之,也新增少部分黑釉色、白釉色产品,甚至烧制了少量做工精美的瓷器。

这个时期的日用陶造型规整,表面平滑,底足平稳,这得益于其旋削技法的成熟。纹饰技法上,出现大量刻花、印花、彩绘、戳印花等手法加工的作品。宋元朝的发展期内,除了日用陶,艺术陶塑也开始崭露头角,石湾陶塑艺术正式萌芽和散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宋以后,石湾窑开始学习使用龙窑技术,加上元代中原窑工避乱南迁一事,对石湾窑生产造成了深刻影响,外来先进陶瓷技术与原有技法的融合,为后期石湾窑的繁荣兴盛奠定了一定工艺基础。

及至明清,石湾窑的发展已经相对很成熟,呈现出一派繁荣,到达鼎盛时期。一方面,明代时的广东恢复了对外贸易中心地位,海外贸易加强造成了巨大的陶瓷外销品缺口,为石湾窑提供了生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随着艺术陶塑的不断涌现,清代时石湾窑的艺术陶塑已经达到与日用陶比肩发展的地位,两者共同构成了石湾窑陶艺兴盛的局面。

明清时期的石湾窑制品,日用陶形制多样,器型变化多端,气质古拙可爱;另外还出现大量陈设器皿、文房用具、祭器等,其造型精巧多样,釉色明艳多彩,打破了日用陶长期以来的单调感。同时,艺术陶塑进入成熟阶段,其制品题材广泛,涉及宗教人物、市井形象、花鸟虫鱼、瓜果器皿等数个大类,作品釉色丰富,妙趣天成。尤其是人物陶塑造像,擅捕捉生活中的动态瞬间,题材俗而俏,釉色浑厚朴拙,以生动传神的形象、夸张活泼的动作表情而有“石湾公仔”之称。

它的艺术手法夸张而传神,人物富有动态美感,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味。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石湾窑已经较为成功地烧制出了仿宋钧窑、窑变釉和单色釉瓷器,也能仿烧很多名窑陶瓷,不仅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善仿、擅创的独特风格,更可见其陶瓷烧造技艺的成熟与精湛。

石湾窑目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各类作品自明清开始就远销海外,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一方面,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塑艺术品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良好研究史料;另一方面,品相好的石湾窑陶瓷藏品本身也是著名民窑精湛技艺的一个浓缩,经济价值不会太低。如东拍国际(北京)2013年拍出的一对清代石湾窑狮子像,最后成交价为28万元;2014年华艺国际(广东)拍出的一件清代陈渭岩款-石湾窑瓷胎观音坐像,拍得价12.65万元。大体来讲,明清时期的石湾窑摆件、文房具、人物像等,只要是品相好、保存度高的,基本都在近万到十数万不等。

同时,石湾窑生产状态至今良好,更不乏现代陶瓷工艺品翘楚现世,在早些时候的2009年,一件生产于2001年的石湾窑屈原立像,就由广州艺拍(广东)拍出了24.64万元的价格。

陶瓷知识: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概述


我国南方的佛山市石湾镇,一向以制陶业而闻名于世。石湾陶塑(俗称石湾公仔),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冶则佛山,陶则石湾,皆良工地。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石湾的先民就已烧制陶器。唐宋时期,这里的日用陶器已大量发展,到了明代,石湾窑更注意采集我国各大名窑之精粹,熔炼提高,以古朴、传神、典雅、厚重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石湾窑这朵火里之花青春焕发,更呈放着动人的光彩。

石湾窑陶塑艺术的地位

石湾窑陶塑,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明清时代,石湾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产品中的美术陶瓷(包括各种陈设用陶塑、实用美术器皿、玩具等等),园林建筑陶瓷(包括各式琉璃瓦、造型花脊、色釉栏杆、花窗、照壁以及墙地装饰砖等)两类,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特殊用途,明清以来已遍销华南及远销国外。清初期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中已述及石湾之陶遍二广,傍及海外之国,可见它在当时影响之广。

石湾窑的陶塑艺术,既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制作内容丰富多采。制品生活气息浓厚。塑造的人物、鸟兽,形神兼备,千姿百态;塑造的植物、山水,自然清新,生趣盎然;人物形象典雅传神,器物造型及釉彩古朴浑厚。几个世纪以来,形成了自己强烈的特色和风格,因而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并且出现了石湾陶塑的收藏家、鉴赏家及评论家,对石湾窑陶艺进行评论、介绍。

石湾窑陶塑,它与我国其他优秀艺术一样,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它不仅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而且影响越来越广泛。究其原因,主要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二是具有令人目注神移的艺术魅力,使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味。凡观看过石湾陶塑的中外人士,无无不赞叹艺人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著名作家郭沫若、肖三,曾先后写下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元均,艺与道俱进,品随岁更新;喜看佛山访石湾,石湾工艺不平凡,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等赞美诗句。

石湾窑陶塑的另一大类,是建筑及装饰用的琉璃制品。它是东方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它的地位。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建造的庙宇楼台、庭院别墅,多采用石湾琉璃制品。罗浮山冲虚古观、广州镇海楼、六榕寺花塔、陈家祠、佛山祖庙、伶仃洋赤湾天后庙、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等建筑物均采用石湾制的琉璃,人们不论从照片或实地观看,无不赞美这些建筑的壮观宏伟。琉璃瓦中的人物花脊是立体组画,它象壁画而优于壁画,似壁雕而胜于壁雕。佛山祖庙的琉璃瓦脊人物雕刻(琉璃瓦脊人物雕刻清广东省佛山市祖庙

解放后,石湾窑陶塑艺术,发展较怏。尤其是美术陶瓷,影响更为扩大,产品远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雕塑家刘传和美术家刘泽棉、庄稼、廖洪标等,均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才能,不断对石湾传统陶塑艺术进行挖掘、整理,进行新的创作;釉料艺人霍日增、吴灶生等对发展传统釉彩,多年来悉心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由于石湾窑陶塑艺术在继承传统中不断进步,它的成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许许多多到中国来的旅游者和归国华侨,包括不少的国家元首和各界的知名人士,他们都以到石湾一游为快事。

1234下一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石湾窑“雨淋墙”扁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石湾窑“雨淋墙”扁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石湾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