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用紫光灯如何鉴别 > 导航 >

异彩纷呈说古灯

异彩纷呈说古灯

瓷器用紫光灯如何鉴别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0-02-04

瓷器用紫光灯如何鉴别。

灯,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之一,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灯的记载,唐诗中更有不少歌颂灯盏、吟咏照明的诗句。今天,当传统意义上的灯具渐渐退出人类生活的时候,收藏、展示、研究灯具,探究灯文化,就成为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中国人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灯具?目前还很难说清。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在战国更早的墓葬中还没有发现灯具,但到了汉代,随葬品中灯具就多了起来。

古灯所用材质很多,早期的有青铜铜灯、陶灯、石灯,随后又有铁灯、木灯、竹灯、玉灯、锡灯、鎏金的灯、镀银的灯,近代又有玻璃灯、景泰蓝灯、合金的马灯。各种材质,又能细分。如陶瓷灯可分为黑釉、白釉、青瓷、青花、五彩灯,石灯可以分为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多种,木灯的木料,有以楠木为框架的,也有以红木为主的。秦汉有青铜灯,唐代有三彩灯,宋代有青瓷灯,明清的灯具则花样翻新,每个时期的灯具都有各自特点和代表器物,总的趋势是越做越精巧、越用越美观、越来越实用。

古灯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但多数灯具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一般都由灯座、灯柱、灯碗几部分组成,底座与灯盘由灯柱相连,都有储油的容器,都有点燃的灯捻。古灯也有一些差别,如有一根灯芯的,有多根灯芯的,有单支烛台的,也有多支烛台的。

古灯根据实际需要有多种使用、摆放方式:有台摆式,有落地式,有壁挂式,有垂吊式,有携带式。从古灯的功能来看,有用来照明的实用灯,有用于宗教仪式的礼仪灯,也有用于祭祀或陪葬的冥器灯。

古灯所用燃料,也在不断演进。此前的火把、火烛,只是燃烧自身来照明,有了灯具才改变了这一状况。早期照明的燃料,可能有松脂,紧接着就是动物油、植物油,后来又有了蜡烛,近代又使用煤油等燃料。1882年,上海有了电灯公司,虽然电灯最初只有几百盏,但它们很快便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普及,各式各样的古灯也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taOCI52.COm

古灯发展总的趋势,造型上越来越精巧,功能上越来越完善。有的古灯,不仅有灯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亮度、风向;有的古灯,有多种装置,即可挂在空中,又可摆在台上;有的灯外加透气的金属孔罩,可以保证灯油采风燃烧,防止灯烟直冲出来。

我曾见过一个鼓状的陶瓷灯。这个鼓形灯,虽然只有成人拳头大小,但看起来很厚重,它的侧面有一个繁体“卫”字,上面有两个孔,一个是注油的,一个是放灯捻的。不用时,可将两个孔堵死,随身携带,相当方便,也不占多大地方。据分析,这个灯应该是军用品。

我还见过非常漂亮的青花瓷灯,堪称是环保灯。那个灯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件上面有完整的灯座、灯柱、灯碗;另一件则是灯罩,呈四方形,也是青花瓷的。这个灯是不需要吹熄的,只要把灯罩一罩,灯就慢慢熄灭了。

有种宋代的古灯,居然有个夹层,中间注油,夹层注水。水起降温作用,可节油三分之一左右。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艺术灯,陶瓷灯


艺术灯,陶瓷灯

小编感觉,我已经不懂这个世界了。好累,感觉不会再买台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小编就与社会脱节了。居然没有买陶瓷台灯,家里用的还是那种普通型号。真的,我真的对自己失望了。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是陶瓷台灯。灯罩你以为还是那种圆圆的玻璃罩吗?噢,不。现在已经流行陶瓷灯罩了,人家也已经不是圆圆的。其实事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啦,陶瓷台灯其实目前多用于装饰,也就是艺术品居多。

市面上的陶瓷灯主要是灯罩是陶瓷的,一般是薄胎陶瓷灯罩。这种质料的灯罩与玻璃有点像,因为陶瓷做得足够薄,灯光可以透出来。而且它的透光度会低于玻璃,所以光线柔和,适合晚上放在房间里使用,毕竟晚上太刺眼的灯光会影响视力。

陶瓷台灯走的是创意路线,所以大多注重造型的独特性。小编看过最可爱的陶瓷台灯是抱枕型的,上面的图案是身穿古代喜服的小夫妇。造型独特而且图案可爱,极具收藏意义,用来送给新婚朋友是很不错的礼物哦。

小编见到最丧心病狂的是,灯罩是一个穿着汉服的女子,青花瓷质地,美翻了。这样的台灯,无论是放在房间使用还是放在客厅用作点缀家居,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陶瓷台灯造型可谓是匠心独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出来的。其实是小编见识少所以才会觉得惊讶。陶瓷台灯除了中式的,还有西式陶灯。一般的中式台灯多用青花瓷或者是古典图案花纹,西式灯则以欧美雕花为主。

台灯,原本只是一些日常生活使用的小东西。但是放在陶瓷行业,就这样以艺术品的身份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么漂亮的东西,大家敢说没有收藏价值?没有观赏价值吗?不说了,小编要出去买灯去了......

鸡娃灯趣话


历史上,陕西民窑曾烧造出形形色色的瓷灯以供民间日用,其中有一种别致的灯具称作“鸡娃灯”。它一般长10厘米左右,可握于掌中,造型小巧可爱,酷似一只雏鸡,在装饰上多采用朴实无华的黑釉和酱釉,也有青花制品。其形状如同一只带流小壶,从壶口中注入灯油,在流状小嘴中放入灯捻。壶口有小平沿,有的还用长短不等、两端尖锐的细铁条缠绕成一个叉形把手。鸡娃灯壶口小、重心低,不易倾倒且便于携带,在陕西渭河以北的煤矿一带,除了农家使用外,小煤窑一直也把它用作矿灯,铁叉状的把手很方便插挂固定。渭北鸡娃灯的造型演变与用途通过近年来陕西铜川陈炉耀州窑考古调查得知,至迟在清代陕西渭北就已烧造黑釉鸡娃灯了。

清代的鸡娃灯形体饱满,形如雏鸡,腹部鼓圆,方唇敛口,口沿较窄,灯口形状与宋代梅瓶采用的蘑菇口近似。灯捻口的水平位置稍低于注油口,颈较短,平底内凹,施釉不及底。

民国时期,渭北烧造鸡娃灯的窑口增多,澄城、白水等县民窑也有烧造。陈炉窑烧造的黑瓷鸡娃灯曾见有“孟明堂制”款,有的还模印阳文“孟明堂”“天下第一”“孟”等款识。民国时期的鸡娃灯流部增长,口沿加宽,腹部略扁圆,灯捻口的位置与注油口平齐。

到了解放初期,灯流改为素面无釉并与壶口平齐以方便叠烧。灯腹呈长方形,造型显得方正呆板,底足也由平底内凹改为平足。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在农村普及,煤矿照明也改用电灯了,鸡娃灯遂告停烧。直到80年代以后,耀州窑复制厂又开始烧青花瓷及黑瓷鸡娃灯,但这时的鸡娃灯已不是实用灯具,而是作为民间工艺瓷烧造的。

2002年以来,铜川市文物考古部门在陈炉镇一带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古窑址调查及地层解剖,陈炉镇窑场包括上店、立地坡、陈炉三处,从新的考古收获可知,类似鸡娃灯造型的壶形瓷灯在金元时期并未烧造。

上店和立地坡发现的金代瓷灯有两种,金代前期为敞口、斜腹、平底,腹部由斜向微弧演变,金代后期出现一种厚壁、敞口、斜腹、圈足的灯具。蒙元灯与金代相类似,但灯腹较为圆弧,多沿用宋金以来的敞口、斜腹、平底灯造型。此种灯在蒙元还演变出一种敛口灯,腹部为斜腹略弧,到元代后期腹则更弧。金代后期出现的厚壁敞口斜腹灯到元代前期变为直口斜腹,元代后期又变为敛口、斜弧腹,还出现了平底灯。引人注目的是,元代后期耀州窑立地坡窑区还烧造省油灯。

明代瓷灯则有两种,一种沿用宋金以来的敞口、斜腹、平底,另一种胎体厚重,口沿有刻槽。明代早期未见,中期由斜腹向斜弧腹演变,口沿明代中期为敛口,晚期为敞口。

清代灯仅见于晚期,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敛口形,造型似高足杯,但较矮,中间有灯柱。另一种为鼓形,顶有注油孔和灯芯孔,这种鼓形灯在民间使用较多,俗称闷灯。

与渭北鸡娃灯相似的带流壶形灯在山西、河北等其他北方省份民瓷中也存在,有的还在壶流的两侧各贴塑上一只弯曲牛角,造型如卧牛,称之为“卧牛灯”。2005年笔者在新疆参观学习时,在吐鲁番的坎儿井遗址陈列文物中也见有黑釉鸡娃灯,当地称之为“靴形灯”,黑瓷、釉陶和铁制品均有。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使用这种瓷灯作为地下挖掘导水横井时的定向灯,在黑暗的地下挖掘坑道时,只要使用三盏以上的油灯,确保油灯排列为一条直线,就能保证挖掘坑道的笔直,与现代枪支“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鸡娃灯在新疆被用作挖掘坎儿井的定向灯,这也为我们重新认识渭北鸡娃灯的用途提供了新思路,鸡娃灯在陕西主要使用于渭北产煤区,除了煤矿中用作照明具,它们很可能也曾被作为挖掘坑道的定向灯使用。鸡娃灯与明清书灯的造型比较

鸡娃灯与卧牛灯造型大同小异,而与我国传统的浅盘、碗状瓷灯明显不同,渊源应是来自一种带流的壶形灯具。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都烧制过带流的壶形瓷灯,时人称之为“书灯”。“书灯”这一称呼在元代就已出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宣德官窑烧制的青花壶形书灯,通高12.7厘米,通体描绘花草图案,肩上横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灯制作精巧,造型为一扁腹小壶立于托盘之上,与此相似的青花瓷灯在清雍正时也曾烧造过。

把明清官窑烧制的青花书灯省去了高座、执柄和灯盖,不就是民间“鸡娃灯”的造型吗?这种壶形瓷灯的灯捻从流部放入油壶里,由于带有壶盖,油料不易挥发,并收美观、实用、省油、清洁之功。我国宋元时期南北方都烧制过腹部注水的“省油灯”,如四川邛崃窑、浙江龙泉窑都有烧造,笔者在藏友处还见过一件元至明初时期耀州窑烧造的黑瓷省油灯。这些宋元时期的浅碗形夹腹省油灯,制作费时费工,灯油在敞开的瓷盏中也比较容易挥发,虽然在夹层中注入冷水,“每夕一易之”,但节油效果一般也仅有百分之一二十。而明代开始出现的壶形瓷灯,灯油在相对封闭的壶体中很难挥发,效果优于此前的省油灯,因此敞口的夹腹注水灯最终被节油效果更佳、制作和使用更为简便的壶形瓷灯所取代。壶形带流灯与外域文化的关联民间鸡娃灯的造型源于明代御窑书灯,这一发现使人们对鸡娃灯不由刮目相看,也使人们对其造型渊源更产生了兴趣。在历史上,我国传统瓷灯多采用平底台盘状或浅碗形、杯形造型,不仅瓷器如此,汉唐时代常见的陶灯、玉灯、金属灯具也是如此,在我国明代以前的古陶瓷灯具里确实没有这种腹部封闭的壶形灯具。

明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把一批造型奇特的西亚阿拉伯风格金属器皿带回朝廷,因此永宣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仿照西亚金属器皿烧造出大量的青花瓷和白瓷,这些风格奇特的精美瓷器既可以满足宫廷使用,也可作为礼品与伊斯兰文化区交流。在此种背景下,永宣官窑烧造出造型与传统迥异的壶形瓷灯——“书灯”。上行下效,民窑遂仿效书灯,借鉴这种外来造型,并加以简化,烧造出了鸡娃灯。由于这种造型便于制作与使用,省油效果明显,遂在清代、民国时期流行开来。

壶形带流油灯历史久远,其造型来自西亚和北非,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科学》杂志中译本1983年第4期刊登有Fitch所著《科萨的油灯》,记载了罗马带嘴油灯的发展演变。该文介绍,在意大利罗马以北120公里的科萨古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罗马文化中主要的室内照明用具油灯的演变规律:“最初的油灯是粘土手制的浅钵,为轮制或手制,钵中装有半钵油,灯芯就漂在液面上。后来,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陶匠在陶灯烧制之前,把钵的边缘捏出一个小唇口,这样,灯芯的一头就可以高出油面之上。下一步的改革是把钵的边缘除了捏出的唇口之外均向里弯,以减少灯油被溅出的危险。再下一步,唇口消失了,手制的锥形陶嘴取代了它的位置。”2005年,笔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古罗马&汉长安——东西文明比较大展”上,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罗马油灯,展览陈列有数盏罗马陶制壶形油灯,还展示了一件庞贝出土的带人物雕塑的三嘴青铜壶形灯,庞贝出土的两盏红陶质壶形灯还装饰有鹰形及面具纹装饰。

罗马造型的壶形灯其实早在唐代就传人了我国。1959年新疆巴楚曾出土过一盏唐代壶形铜灯,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浅盘式灯迥异。此灯高度仅有7.1厘米,外形如同一把没有盖的长嘴小壶,铜灯由灯盏和灯座两部分组成,壶嘴中应是放入软灯芯,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件铜灯模仿自罗马灯具,甚至可能就是一盏罗马铜灯,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辗转传人的。

这种西方灯具的传入,对我国古代灯具的造型改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以前,我国油灯多为敞口造型,使用的灯芯大多是在台盘中央直立的硬质纤维。唐代以后,受到西方灯具软质灯芯的影响,逐渐盛行用软质纤维搭在唇沿上的灯具,这种变化与壶形灯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是一致的。明清、民国时期,无论大江南北,民间已多使用壶形带嘴油灯,壶口盖塞住后,既省油又便于端持,遂成为民间油灯的流行样式,而鸡娃灯就是壶形灯的一种变形。

通过分析比较,现代人看起来土得掉渣的民瓷鸡娃灯,应是模仿白明代官窑书灯,造型源自西亚阿拉伯金属灯具,很可能还可远溯至罗马灯具。鸡娃灯历史上曾借鉴了时髦的舶来品造型。一盏鸡娃灯竟然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宏阔背景,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民瓷真是不简单,其内涵和流变博大精深,小小鸡娃灯带给我们的启示可谓多矣。

说古道今话青花


自古青花是宠儿

青花瓷器历来是藏家的宠儿。2005年在拍卖市场上引起轰动的就是一件元青花。在伦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件被称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元代青花本来存世量就十分稀少,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

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仅有200多件,在北京等博物馆内各类元青花瓷器也仅存约17件,可见元青花的稀缺。

再加上这件瓷罐器型精美、工艺精湛且保存完好,特别是上面的图案,不仅故事来自《战国策》,画面还反映了元代民间杂剧表演艺术和民间绘画艺术的风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管怎样,这样的高价确实更加激发了藏家对青花瓷器的收藏热情。

不仅国人喜欢青花瓷,外国人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史料曾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18世纪初,奥古斯都二世非常喜爱中国瓷器,当他得知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手中有不少中国瓷器精品时,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他打听到威廉国王好武,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与威廉国王达成协议,用自己的4队近卫军换取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瓶。如今,这12个青花大瓶连同奥古斯都二世珍藏的其他瓷器,一起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

辨别真伪有窍门

民间收藏者对藏品的口头评价经常用“品相”和“路份”来描述和判断一件藏品的价值,“品相”即是指器物的造型比例,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胎质、绘图、款识等综合美学评价,而“路份”则通常是对器物是否属于高雅玩物的评价。

对瓷器而言,行里有句口头禅:买立不买倒,买大不买小。“立”则指用来摆设的器物,叫做“摆件”,“倒”则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就是说“摆件”瓷器的档次要高于生活瓷器。作为摆件,它本身就以艺术欣赏价值为主,这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所以摆件的制作工艺、胎质包括绘图、题款等更讲究、更完善。另外,大型器物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小型器物。大型器物制作难度大,承载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且不易保存,存世量也更少。当然具体器物还要具体分析,这里只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因为自古藏家就喜爱青花,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品相完好的器物大多已沉淀在藏家手中,如今市场上已难得一见,特别是在民间,要想找到一件高“路份”的官窑青花精品并非易事,就是见到了,价位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近几年民窑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且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做假做旧的也就出现了。过去以为民窑瓷器没人仿冒,这种观念也要改改了。因此,购买之前还要多掌握一些识别的要领。

虽然民窑瓷器没有款识,判断历史年限缺乏准确的依据,但一般来说,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古物,胎质、画工、器型等都是有据可依的。元、明的瓷器留存在民间的非常稀少,我们以目前市场上仿冒最多的清朝几个重要时期的瓷器为例:

顺治瓷器处于明清过渡期,造型、胎釉、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过渡特征,如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物外部釉色酷似卵青。这时期新出现的器型有短颈溜肩筒瓶、龙纹筒花觚、大口观音尊等。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显示粗犷豪放的特征,民间青花盘碗常画一片树叶或一多孔石,伴有题词。顺治瓷器款识,民窑多写干支纪年款,也有“玉堂佳器”等吉祥款识。黄釉口(也叫黄酱釉)是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器物的口沿或底部沿口呈现黄褐色。

康熙瓷器胎体厚重,同样大小的瓷器与清代其他时期瓷器相比更重一些。康熙青花以青翠的“翠毛蓝”为代表,主流是青翠浓艳,层次分明。

康熙瓷器绘画早期多是线条粗放,布满器物全身,中晚期受画坛“四王”影响,山水楼阁、诗文辞赋以及人物故事等大量出现。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雍正青花瓷器的釉面有白色和青白色,有的积釉较厚,有云雾状的效果,因此被称作“唾沫釉”。款识上民窑字体草率,多用吉祥话。这个时期兴起一种从器物外延伸到器物内的画法,叫“过墙花”。

到了乾隆朝,出现大量造型奇巧的新器物,如香熏、如意、转心转颈的瓶类琢器等,用于把玩。乾隆青花釉面均匀肥腴,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轻微的波浪釉。款识以篆书为主,也有楷书。民窑题款字体草率,有的只写半边字,叫作“草记款”。 @裏?@

收藏之前多读书,掌握一定的要领是必要的,但准确的断代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做到的,还需要大量的接触器物。一般来讲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特征,不至于买到仿品伪品就可以了。实在把握不好的就当新的侃价,在侃价的过程中也能从出价人的态度上做出判断。前不久有人带来一本某人近几年来收藏的藏品图片册子,号称都是钧窑、定窑等著名窑口的器物,这么多精品怎么可能在几年间尽落一人囊中?况且有的明显是某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不用看就知道是仿品。所以,有时候常识就可以帮助做出理性的判断。

收藏要有平常心

根据我自己搞收藏多年的体会,无论收藏什么器物,关键在于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趋利行为。趋利必然会患得患失,越是患得患失,越容易与宝物失之交臂;尤其不能有投机取巧心理,越是想捡便宜,越是容易吃亏上当。真正喜欢一门艺术品,就会下功夫去钻研,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或许不经意间就有了可喜的收获。比如,我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墩(见上图),就是五年前高出市场价格从一位老人手中购买的。因为真心喜欢,尽管当时价格较高,还是借钱买下,收藏至今,其价值已远远高出当时出价的几倍。另有一件民窑瓷罐,虽然器型不完整(瓶颈显短,估计是有冲口,被截去一部分),但胎质、画工都不错,可以判定是康熙年间的民窑精品,四年前花6000元买下,现在有人出价4万,没有舍得出手(见左图)。

总之,清花瓷器的收藏随着大势走热,行情越来越好,即使是民间器物,一件品相完好的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目前至少也要几万甚至十几万。要做青花瓷器收藏,除了多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外,更重要的还要多接触器物,积累第一手的经验。特别是对档次较高、价值贵重的瓷器,最好要有专业人士“掌眼”,切不可凭着感觉或者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盲目购买。

说古道今话瓷壶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162.41万港币,约合1200万人民币了。同期的龙泉窑青瓷执壶和景德镇的青花执壶大体也在300-500万元的价位上,甚至清代中后期的官窑瓷壶价格也要到10万元以上。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归纳起来大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晋南北朝到隋,瓷壶的造型尚保留有青铜器的许多特征,繁复,奢华,很美,也很别致。腹部呈圆形、椭圆形,盘口,长颈,弯曲的柄像人的耳朵,多有动物形象的贴塑之类的装饰,“流”(指壶嘴的整体部分)主要还是起装饰作用,但许多鸡首壶的“流”是通畅的,用来往酒杯里斟酒还是勉强能用的。近年来,仿冒的赝品多了起来,市场上从几百元到3000元左右的都有,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新仿的大多是铸浆胎,早年根本就没有这种工艺,所以必假。为了克服铸浆胎手头儿过轻的毛病,也有采用加厚底部的手法,可以用钢尺或者细木棒量一量内外高差。此外,高仿品的主要问题是做旧。自然形成的土沁像大理石那种感觉,自然、不规则,做上去的“土沁”要么通体像喷了层东西,乌蒙蒙的,很均匀,要么很僵硬、呆板,总是不像天然生成的。

市场上常见的唐代瓷壶大多呈竖立的卵形或瓜棱形,饼底的较普遍,还有一种圈足非常宽,行里称“玉璧底”、“玉环底”。“注”(指灌水的壶口)那个地方有盘口,也有侈口,五代以后才出现喇叭口式的长颈大口。

唐代瓷壶的柄仅容一指,“流”短于颈,置于肩上,不超过1厘米。这大体是北方诸窑产品的特征。也有四瓣瓜棱形的大壶,南北民窑都常见,还常带有贴塑和褐彩的绘画装饰。越窑的精细产品也偶尔能见到。但即使是南方诸窑口所产,壶的基本特征是不会变的,大壶多保留有系,柄仅容二指,早期的多为盘口,与魏晋流行的那种只有系的壶相仿,“流”多八角形,不超过2厘米。过去窑址附近常出土些没有釉子或脱釉的素壶,近年就有了后挂釉彩的,甚至出现了假的唐青花。但是,后挂釉的东西必须做旧,做旧多用酸咬,也搞些人为剥釉的痕迹出来,这些手法主要在较粗劣的仿品上出现,闻上去带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开片中也常保留着高锰酸钾的结晶,就是附着在器物边角上的土也是生土,只要随身带着个放大镜大体就够了。另外,当时民窑瓷器的瓷化程度多不很高,胎和釉面结合的不牢固以致久埋土中会出现剥釉现象。如果胎子的瓷化程度很高,胎釉结合得很好也出现剥釉现象,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浅说古代陶瓷灯具


以火为光源的灯具有着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人类所使用的第一堆篝火,也就是先民们发现的第一个照明光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先民们发现簧火不能移动,遂逐步发明了火炬。这种火炬严格讲,还不能叫灯,只能说是灯具的的前身。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有“瓦豆谓之登”,古代称灯为“镫”,“镫”、“登”通用。最早的镫由豆发展而来,豆是新石器时晚期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陶制餐具,上面敞开浅盘,中有高柄,下面为喇叭口形圈足。我们的祖先在豆的浅钵中置灯芯和油脂来照明,从此,这种“镫”流传数千年,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战国时期的灯具,结构完善,造型优美,主要是青铜灯具。故“镫”字从金旁,“登”字下部为“豆”、说明最早的灯为豆形。

两汉时期,灯具的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青铜为主的灯具无论在造型、装饰、工艺和制作上都已十分成熟,出现了像“长信宫灯”、“错银牛灯”等闻名于世的稀世珍品。这期间,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期的陶质灯多出土于汉代中小型墓中,主要流行于中下阶层,尤以豆形陶灯、俑形陶灯最常见。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青铜灯具基本消失,陶瓷灯具主要是瓷灯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整体造型上看,一是多带有承盘形座。二是人物器座减少,动物器座增多。三是用单休碗、盘和钵作为灯盏逐渐增多。四足出现了节能和防风灯具。陆放翁在《斋居记事》中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碗最省,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闻名中外的这种代夹层注水降温的省油灯,是宋代的一大发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门常生活中都注意点点滴滴的节能效果,显示出匠心独具的聪明才智。唐代制造了很多唐三彩灯、白瓷灯。并流行一种具有插置烛把和承托油盏的两用灯具,称之为灯台和烛台。这可从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看出这种蜡烛灯在唐代已广泛流行。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灯具和烛台的种类和质地更加丰富多彩。富丽堂皇的官窑灯具和宫灯的兴起,开辟了我国灯具的新纪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灯具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灯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仅是照明工具,同时也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

各朝代的灯具主要是以植物油脂为燃料的,延续了几千年。19世纪后期,煤油传入我国,20世纪初煤油灯在我园广泛流行。这期间煤油灯和植物油灯在我国并行。然而在广大偏僻的农村,仍以植物油灯发出昏黄的光亮。l882年上海首先安装了电灯,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电灯逐步取代了油灯。以火为光源的古老灯具,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领域,走进了博物馆。

风韵绰约话瓷灯


灯是古代日常使用的照明用具,在我国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早在大约一万年前即出现了陶灯。后来各种材质的照明用油灯不断的改进与变化提高,石灯、金灯、银灯、铜灯、玉灯、铁灯、陶灯与瓷灯等相继问世。我国古代陶瓷油灯造型端庄典雅,釉色绚丽多彩、艺术风格风韵绰约。它不仅广泛用于民间,也大量使用于宫廷消费,成为古代灯具艺术中最为耀眼的一枝奇葩。

我国各地名窑特色多岐、风格多样,大江南北几乎每个窑场都生产过陶瓷油灯。位于我国中原地区的磁州窑是著名的民间窑系,其产品注重民用特点,生产过许多丰富多采的瓷灯。磁州窑瓷灯造型种类甚多,均依据其使用场所而形成不同品类。有盏式灯、支柱灯、高台灯、牛头灯、多系灯、把手灯、三头灯、壁挂灯、长臂灯、省油灯等。它们被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庭用把手灯,旅社客栈用高台灯、三头灯,祭祀用小灯盏,及专供煤矿下窑挖煤用的壁挂灯、长壁灯等等,众多的造型满足了北方民众社会生活各方面需要。

磁州窑瓷灯除极具实用、美观、清洁、安全与节油等功用特点外,陶瓷匠人们还擅长将人物、动物、瑞兽雕塑与灯的造型相结合,制作成狮子灯、儿童灯、瓷猫灯、猴顶灯、牛头灯等富有想象的形状,使油灯造型更加传神生动,增加了丰富的美学与吉祥涵义。这类油灯通常还采用白、黑、黄、酱、绿、蓝等釉色进行装饰,呈现出流光异彩,艳美夺目的艺术效果,为油灯赋予许多审美情趣与观赏美感。

黑釉支柱灯系由灯座、灯柱与灯壶三部分组成。灯壶由灯柱支撑,属于燃亮部分。支柱上安有把手,便于手持移动,坐立在圆灯座上。圆盘形灯座可使油灯放置稳固,又起到可以承接上部灯壶偶尔流油的作用。整个造型既注意到照明效果又富有空间美感。三系油灯在釉壶的肩部按接有三个系子,既可穿绳提吊使用,又可手持或平稳放置使用,由于灯嘴较长,使用中又不会烧手,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磁州窑白地黑彩婴孩手托灯,是一微作蹲状、双手用力托着油碗的婴孩形象。油灯中的婴孩作裸身状,胸前带着绘有纹饰兜肚,脸部流露出稚气。这件富有想象与创造力的作品,反映出古时我国民间钟爱儿童,期盼人丁兴旺的愿望。

省油灯是我国古代陶瓷工匠的一大创造发明。过去灯油大都采用豆油作燃料。古人奉行勤俭,尤其是清贫文人最注重节油,磁州窑生产的省油灯即满足了这种社会需求。它的特点是盛油部位的油碗采用了中空的双层结构,以空气隔热。有的可注入凉水降低燃油温度,减少灯油不必要的蒸耗。此种类型的省油灯很受欢迎,宋代文学家陆游在《宅居记事》中曾评述道:“书灯勿用铜盏,唯磁盎最为省油”,对陶瓷省油灯赞美可谓溢言于表。

狮子形油灯则将赋予吉祥含义的瑞兽狮子,塑造成陶瓷灯具。狮子在我国民俗文化中,不仅象征着力量、能够驱魔辟邪,而且也象征着万象更新的含义。在油灯中威严的狮子不仅成为美好形象,也能发挥出照明的功用。磁州窑的三彩狮子灯,采用印坯成型,先素烧后再挂釉二次烧成。其中的绿釉与黄釉成色鲜艳秀美,突出了美好与吉祥的艺术内涵。

现在人类社会早已步入先进的照明时代,陶瓷油灯早被淘汰,风韵不在。不过磁州窑瓷灯在造型与装饰方面的创意和巧妙构思,为后人留下隽永的美感,它们已经被作为珍贵艺术品而由人们收藏与鉴赏。(刘志国)

说古道今话如意


如意,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一点的,作为高档的陈设和礼品,就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精工细作。可是谁知道上,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

如意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问世,用竹子制成,小玩艺儿一个,派的用场就是为人搔痒痒。出身可谓低微,有过替人搔痒痒能够恰到好处,尤其被老人喜爱,因此又得了个“老人乐”的别号。因为它能够尽如人意,所以就又得了一个雅称-----“如意”。

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如意日益走红,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手中的爱物,除了搔痒痒,还增加了许多功能。

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时还没有烟草,当然没有互相敬烟、点烟的动作,也没有一边滔滔不绝一边吐烟圈的潇洒劲儿。清谈家为了增加谈兴,有的手执尘尾(一种用驼毛制成的拂尘。据考,三国时的诸葛亮轻摇的不是鹅毛扇,应当就是尘尾),有的手持象笏(用象牙制成的记事备忘手板),再就是手拿如意,作为谈柄。尘尾后来谈柄的功能消失,被纯粹作为拂除尘埃的工具。如意的演变分化日益复杂,在各种场合的功能也不一而足。

《晋书·王敦传》载:王处士喝酒喝得高兴时,喜欢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铁如意敲打玉唾壶,意态朦胧之中竟把唾壶击个粉碎。这里,如意相当于打击乐器。

如意也是舞蹈用具,手执如意翩翩起舞称为“如意舞”。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咏舞诗句云:“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说宫女手腕上的玉饰随着舞蹈节奏的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美人们宽大的衣衫合着如意一起旋转,形成一阵阵有韵律的轻风。

亚朝竹林七贤,其中王戎不但善于清谈,还是个如意舞高手。南京附近接连三个南朝墓葬均出土了《竹林七贤图》砖刻,图中王戎都手执一个竹如意。出土的《竹林七贤图》砖刻现藏南京博物院。秦淮河一侧乌衣巷里的王谢故居,有仿刻的《竹林七贤图》。根据人物同竹如意的比例估测,这柄如意约有60厘米长,直柄,一端呈手指的形状。

南北朝及以后,如意进入了军事领域,被将领们用来指挥战争,成为威重的权杖。南朝有个韦睿,在徐州会战时,手持一柄竹如意,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屡战屡胜。晚唐李克用带兵讨伐叛将朱温,手持一柄铁如意,倜傥潇洒地指挥三军,大获全胜,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有赋赞曰:“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醉嗬。”(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除上述以外,如意还进入了佛门,成为神圣殿堂里的法杖。据《法苑珠林》记载,晋代敦煌的竺昙猷,是个高僧。一次,他前往浙江会稽赤城山,路上遇到了一群老虎,竺昙猷相信佛法能够惠及牲畜,于是他就为老虎讲经说法。听着听着,一只老虎竟睡着了,竺昙猷就用如意杖敲打老虎的脑袋,使它清醒。对此,唐人有诗句描述:“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竺昙猷向老虎说法,神乎其神,姑妄听之,但是故事中的如意杖则肯定是客观存在过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柄佛门如意杖,银质鎏金,柄是直柄,头部似卷云又似灵芝。此时僧人手中的如意,已经失去搔痒痒的功能,变成僧人手中的法杖。

如意广泛使用各种场合,清谈、舞蹈、战争、讲以说法。之后如意随着历史的演变,因为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它的功能、形制以及质地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唐诗人虞世南正家里推敲诗句,忽然觉得背痒难忍,急忙抓起一柄犀如意往衣领里一插,爬爬搔搔好一阵子,搔到了痒处,痛快是痛快了,可遗憾的是打断了构思,随口吟了一句“妨吾声律半工夫!沉吟片刻,自言自语说:”这倒不失为好句。“还是唐朝,信奉佛教的唐明皇,一天又要去功德院敬神礼佛,捐款施物,路上,背痒难熬,几个宫女连忙上前,伸出玉手直往龙背上摸,可就是挠不到痒处。正无计可施的时候,陪侍一旁的金刚三藏从袖中抽出一把七宝如意,唐明皇一见连声高叫:”好,好,好!“前些年,从五代前蜀王建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柄银如意,长45厘米,头部就是手,五指弯曲。日本的如意就是唐朝时传过去的,日本把如意叫作“孙の手”,听一听这名称就不难联想到如意的功能。

考之历史,如意的质地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始于唐代。上文提到的虞世南,他的那柄如意是犀角的,王建墓中的那柄是银质的,金三刚藏奉给唐明皇的是一个七宝如意,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不过既然镶嵌七宝,那么大概不会是竹子的了。随着如意身价的高贵,制作的材料也就逐渐高档起来,有玉石、珊瑚、金、银等等,好多还镶进了珍珠宝贝。宝物镶嵌越多,柄部就宽大起来,长度随之缩短,逐渐地衍变成灵芝。这时如意搔痒痒的实用意义渐渐被人抛弃,演变成厅堂上的一种陈设,一种祝愿吉祥而馈赠的礼品。

如意为什么会演变成为灵芝形状呢?

首先,如意的手指,弯曲呈半拳状,与芝的形状相似。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民间崇拜灵芝。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缺医少药,总希望能够找到灵丹妙药,医治百病。灵芝属于多孔菌,性温,味甘,能够举国精气理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等病症,对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特殊的疗效。下层百姓生了大病,患了绝症,求生无望,只能认命,假如得的是常见慢性病,总有求治的愿望,而灵芝正好对这些病症有效。于是,灵芝逐渐被神化,在民众心目中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内有一则戏文叫《盗仙草》。情节的梗概是: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许仙的劝说下饮了过量雄黄酒,现了白蛇的原形,吓死了许仙。白娘子酒醒后,决心救活许仙,冒险去昆仑山盗取录芝仙草。在山上,白娘子同看守灵芝的鹤童、鹿童进行格斗,使尽浑身解数,依旧败下阵来。最终感动了南极仙翁,赠给白娘子一株灵芝,救活了许仙。在这里,灵芝居然能够起死回生,我们不难想象灵芝在百姓心目中的神奇功效。

宋代是如意和灵芝渐渐融合,最后成为一体的时代。当时灵芝造型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器皿上。故宫博物院院藏许多宝物,上面多有灵芝。南博物院的“如意纹金盘”,上面的灵芝纹由八组正反“S”形组成,造型别致,方中带圆,形体丰腴,层次十分明显。仔细察看这种灵芝纹形,是由渐变的螺旋线延伸而成,这种螺线是一种富有韵侓美的曲线,说明宋人已经懂了形式美的法则。“如意纹金盘”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观赏宋人的工艺品,可以知道灵芝纹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之中。金盘内有突出的四个双钩小如意头组成盘心,“四四”与“事事”谐音,寄寓着“事事如意”的吉祥含义。

明清两代,如意造型的工艺品比比皆是。就连江南水乡原揽船石雕刻也多是如意,有直挺的,也有变曲的;有平雕的,也有立雕的;有单独的如意,也有装饰的如意。更多采用拟人化手法,塑造出的如意石雕犹如舞女,一个个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灵动潇洒,飘飘欲仙。有的石驳岸上连续出现九个如意,讨口彩“九如”,集中了人间一切美好的祝愿。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黄杨笔筒“东山报捷图”,是清初著名竹木雕刻家吴之璠(字鲁珍)的杰作。笔筒上雕刻的主要人物是东晋时的谢安,他正与人对弈,远处有两名信使高举小旗伏鞍疾驰而来,显然是为“淝水之战”的胜利而来向主帅报捷。值得一提的是,谢安身后有三位侍女,其中一女怀里捧着一柄如意。东晋时的如意应当是一个搔手,然而,吴氏却按照他身处的时代,把如意雕刻成灵芝形状。与其说这是吴氏的疏忽,不如说这是民俗风情的演变对吴氏的影响。

如意在明清时代是高档的礼品,赠送它固然具有物质意义,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是它所表达的美好心愿。清初,每逢年节,督抚以上的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进献如意,后来册封的皇后和妃子拜见太后,也进献如意。皇帝和太后赏赐的物品中也必有如意。这一习俗一自民间,经过帝王的倡导,民间纷纷效仿,遂成为传统的风俗。

如意作为吉祥物,尽管没有保留它原始的素质,不能尽如人意,却独占了“如意”的美名。那个竹制的搔手,原始的功能还在,能够尽如人意,但是它却不以“如意”为名。由搔手演变成身价百倍的如意,不难透视出劳动人民趋吉避凶的强烈愿望。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浅说古白瓷的起源。

唐玄宗因梅妃爱白而定邢窑为官窑

单色釉的白瓷最早出现在汉,湖南长沙东汉墓出土的就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原始白瓷。到了隋朝,白瓷生产已经成熟,可从陕西西安郊区李静训墓(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出土的白瓷得到见证,此时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泛黄或泛青的现象,当时生产白瓷不局限于陕西西安一带,附近很大范围均有生产。到了唐代,白瓷生产更是遍地开花,窑口林立,有史料可查的就不下于几十种窑口,如河南的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徽萧窑等等。

当然,唐代以邢窑为代表,始列唐代官窑,即“大邢库”的贡瓷。唐代以白瓷作官窑,据史料记载,唐玄宗一生最倾心三位女人:武惠妃、梅妃和杨贵妃。贵妃杨玉环名闻天下,却少有人知道玄宗帝王生涯中,长长的十年都与白衣天使般的梅妃江采萍朝夕相伴的故事。

最早被玄宗宠幸的妃子武惠妃过世后,玄宗伤心至极,终日不思朝政,精神恍惚,高力士为解皇上之忧,跑遍大江南北,终于在福建莆田物色到姿色超群,才压群芳的妙龄少女江采萍。玄宗一见采萍,恨晚相见,从此精神倍增,采萍也确不负圣恩,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能写一手清丽隽怡的好散文,更爱素雅脱俗的白色,整日白衣白裙,宛如凌波仙子,还随身携带一支白如羊脂的玉笛,兴来之时就吹奏一曲,常把玄宗送入飘忽如仙幻境中。她更喜白梅,说自己是白梅转世,所以,她闺房中的瓶子必须是白色,插上一枝怒放的白梅,玉笛声悠悠,白衣裙飘飘,是何等的圣洁。为此,玄宗赐她为“梅妃”,为博得采萍一笑,即钦定类雪似银的邢窑为大唐官窑!

传说如此,我信,因中国封建时代,往往由独尊天下的皇帝嗜好决定了那个时代审美标准,皇帝喜爱白色,那普天之下即以白为国色。例如宋徽宗喜青色,宋朝官窑即以天青为主色调。其实,邢窑在隋代的河北内丘、临城县的祁村一带,已大量烧造,现在该地均先后发现隋代的邢窑遗址,只是到了唐朝,宫廷将它钦定为御用品而已,加强了管理和人力财力的投入,开创历史上皇家督烧的先例。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以底划书“盈”字款为代表,以釉色“类银”、“类雪”著称于世。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老师曾专门对传世和出土的底书“盈”字和“翰林”款的邢窑白瓷做过研究。认为书“盈”字款者与唐代皇宫大明宫内的“大盈库”有关,“翰林”款与唐设置的“翰林院”有关,两者均为“大盈库”和“翰林院”烧造的贡品,常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

“邢窑”不但是开创皇家御用瓷先例,它最大的历史价值还在于为后世历代青花瓷、彩绘瓷的发展提供了最良好的载体基础,犹如书画家得到了最好的白色宣纸一样,只有在白色的底幕上才能书画出最醒目最动人的画页。当时,两分天下的是南方的越窑青瓷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素有“南青北白”之美誉。

定窑和枢府釉瓷是白瓷的高峰

到了宋代,发展成了鼎立瓷坛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其实,明朝是排为六大名窑的,即“柴、汝、哥、官、定、钧”,只是柴窑之色被千年误读,成了“世不一见”的稀罕之物,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五代名窑几乎全是以单色釉著称,除了钧窑的窑变紫斑之外,都以素雅、沉静、极简见长,最具一脉相承的当数“定窑”,与邢窑相比,定窑的胎质更白更细,还增添了诸多的划花、刻花、印花等工艺,使白瓷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到了元朝,元枢府釉白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宋定窑的烧制工艺,特别是在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讲到的“饶窑”更是与北方的定窑相似,无论从胎、釉的精细度都不输给定窑。饶窑还增添了用青花和釉里红绘制的内画工艺。清代的琉璃鼻烟壶内画工艺即继承了元饶窑的特点。遗憾的是饶窑较少,历来价高,世上难以见到。所以,元代除了军事上强悍,在艺术上也屡创高峰,元曲是历史上的顶峰期,元瓷同样在中国古陶瓷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元枢府白瓷、元青花、元彩绘瓷等均有惊世骇俗之作。因为有枢府釉的精美白瓷,才创造出了青白相映的元青花的迷人境界。

出身于游牧民族的元统治者,世世代代生活在蓝天白云下的茫茫大草原,碧绿无垠的草地上镶嵌着点点白色的蒙古包,蓝白相映,绿白相见的色彩深深地根植他们心底,他们灵魂深处喜欢白,酷爱蓝和绿。因此,钟情于枢府釉的白,迷恋于青花瓷的蓝白映衬和蓝釉白龙梅瓶的蓝白色泽是情理中的事。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审美情结是造就那时代艺术成就主要推动力。那种乳白色和蒙古包颜色十分接近的枢府釉瓷自然成了元统治追慕的对象,树立了单色釉白瓷的又一高峰。

永乐甜白釉瓷和德化窑白瓷堪称绝妙

到了明代,单色白瓷发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甜美内敛著称的永乐甜白釉瓷了。

永乐甜白釉可以说是集历代各白釉瓷众长于一炉,无论釉色,胎体,造型及制作工艺上的精细度都别具一格:刻、划、堆、塑等手法兼备。特别是那柔和温润的甜白色泽,真的会深深地沁入观者心底。无疑,永乐甜白釉瓷是单色白瓷发展的又一高峰,是古陶瓷史上树起的一块丰碑。如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宣德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胜”,那么,永乐绝对以“甜白胜”。其实说到“成窑”,并非五彩瓷一枝独秀。成化的脱胎暗刻纹白瓷也是独步瓷坛的。

我常常独自冥想:在薄如卵翼的白胎上如何刻上那么栩栩如生的动物纹饰的?仿佛吹之欲破的胎体怎么承受得了针尖的刻划,而且线条极为流畅!更奇的是,不迎光照映,根本发现不了纯净的釉色下还有生动的刻划画面。

这里必须一提的是产自福建的德化窑白瓷,自宋至清末一直在烧造,且大量外销,属民窑,但烧制的精品颇有定窑的神韵,特别是出自何朝宗之手的人物塑像,更是神韵独绝,虽是民窑,但少数精品不输给官窑。清代出现了很多仿成化窑的官窑佳器,其中单色釉白瓷是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品类。雍正时仿得最好,但很少有超过成化窑的。乾隆时也不乏仿得好的成功之作,我曾见过一件六棱型的素面开光的观音尊,每个开光的面全是无纹无饰的素面,素面之间的间隙中剔刻了极为精细的纹饰,有万字纹、回纹、如意纹、福在眼前纹等。虽众多纹饰,但通体极为协调,像一位仪态沉静、典雅的贵夫人。这也是唐英留给后世的一件“瓷魂”式的作品。

三代以后,单色釉白瓷就无甚可书的了。

总之,单色釉白瓷初创于北方,到了元代就移师南方,成为景德镇御窑的主要产品之一,一直延续到清三代。

​以上是由搜集整理的“浅说古白瓷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相关的知识,请持续关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异彩纷呈说古灯》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异彩纷呈说古灯》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用紫光灯如何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