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红顶商人”壶有创意

“红顶商人”壶有创意

古代瓷器壶 瓷砖有哪些 瓷砖有辐射

2020-05-25

古代瓷器壶。

 眼前,一把油亮亮、光闪闪,色泽、造型都特别奇怪的茶壶(左图),黄褐色调中夹杂着少许奶油基色的茶壶,仔细品鉴这把茶壶的材质不是紫砂,不是瓷器,更不是用石头雕刻的。在场的几位艺术界朋友欣赏过后认为此壶的设计思路大有新思路。“这是我最近新创作的‘红顶商人’日本古陶茶壶。这与传统的紫砂壶有什么不一样?”上海著名抽象派油画家彭鸣亮说道。

噢!原来是中日艺术家最新结合的陶艺壶,它呈现出东方女性曲线美,富含西方抽象画的元素,这是一把极有时代气息、时尚风格的茶壶,使亘古不变的中国传统制壶艺术在此产生裂变,重新得到新生!

这把由中国抽象画家彭鸣亮与日本古陶备前烧陶艺家山根正章共同研制的日本古陶茶壶,壶式特别雅致颇有古意,但是,此壶创意的泉源却是来自彭鸣亮对于宜兴紫砂壶的突发灵感。此壶冠名为“红顶商人”,特点是打破了中国紫砂壶传统的重心在中间追求平衡,完美的方式,在不平衡中追求平衡,有向前冲的感觉,富有力量感,能呼应当代中国的大背景,代表了现代的审美趋势;它在体积上冲破一个球体或圆柱体的束缚,用一又二分之一球来增加容量;材质上抛弃了紫砂或瓷器的局限,用日本备前烧国宝级的陶土来调整水质;设计制作上更是史无前例的搭配:中国人设计,日本人制造。从中国传统茶壶出发,但不受到传统茶壶造型的束缚,这把壶也给专业制壶的那些工艺师们一个创作的启迪。我们见到中国许多制壶大师的作品,工艺虽然精湛,但造型实在是缺乏创造力,使得当今紫砂壶制作艺术的高度到了一个瓶颈口,我们在设计理念上要有突破,要有新思路,新样式,可能上海艺术家彭鸣亮设计的茶壶造型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国的陶艺家们也不妨走出国门与海外艺术家、陶艺术家们合作,可以碰擦出新的火花,新的气象!taOci52.Com

彭鸣亮在十余年前就喜欢紫砂壶,他曾无数次去过宜兴窑上。他与宜兴制壶大师吕尧臣、吕俊杰父子是好朋友。他们在探索艺术时也说到了中国的茶壶创新问题。吕氏父子曾调侃他说:“哪一天你按油画上那个饱满的弧线臀部设计一把茶壶,也许会很好看呐!”嘿!当年的一句笑话现在已经实现了。

小编推荐

陶瓷创意项目须注重特色


前不久,笔者曾走进一家正在进行陶瓷文化创意项目的园区,园区内除了与项目有关店面、展厅、作坊外,还有不少与陶瓷配套之类的模具生产、大师画室、艺术陶瓷展览馆等,给人一种还没有完全从靠租赁厂房设备的低级模式中走出来的感觉。

陶瓷文化创意项目在景德镇开展得如火如荼,一些改制后的陶瓷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少项目在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陶瓷文化底蕴。但要经营好这些陶瓷文化创意项目,必须注重景德镇陶瓷的特色。

一是手工制瓷技艺的特色。景德镇1000多年的制瓷历史,成就了景德镇瓷器“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点,使景德镇瓷器蜚声中外,景德镇也成了世界闻名的瓷都,这都是靠先辈们手工制瓷技艺所创造出来的.是流芳百世的。只是在陶瓷文化创意项目中,如何把现代的制瓷工艺和传统的手工制瓷技艺做到有机地结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其更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是柴窑营造烧成技术的特色。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术,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不可多得的活标本。景德镇人海纳百川,才能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景德镇现有始建于距今约300年的清朝乾隆初年的清代镇窑,出现于元代沿烧至清代的葫芦窑,也得以重建复烧成功,将来还要对一些古柴窑进行重建复烧。如果能在对古柴窑的保护和发掘中,科学地安排窑次,对外承接烧成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柴窑烧成作用,这样不仅挛窑技艺不会失传,也可以对让中外游客亲眼目睹柴窑烧成的壮观场面。

三是四大传统名瓷的特色。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经商标注册后,知识产权得到了保护。这一代表景德镇陶瓷传统特色的品牌,荣获了国内多种奖项.是景德镇人聪明和才智的结晶,是景德镇人的骄傲。应该成为陶瓷文化创意项目中的核心,成为园区特色的主体。因为四大传统名瓷,不仅仅是景德镇陶瓷的特色,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特色,景德镇人可以自豪地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果艺术瓷厂的“红店街”没有瓷工在画红,它就不能称为“红店街”;如果建国瓷厂看不到“三阳开泰”的瓷瓶,那就不能称为高温颜色釉的鼻祖;如果雕塑瓷厂看不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雕塑,更不能称其为手工雕塑的“王国”。当然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每个园区要有不同特色,每个园区要有不同品位,把原企业的陶瓷文化脉络延伸下去,让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在园区内进行传帮带,让那些陶瓷技艺的传承人在园区内办厂兴业,在保护好景德镇陶瓷的传统特色中不断创新。陶瓷文化创意园区与陶瓷文化创业基地不同,前者是要把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在器型、工艺上有创意,在材质、技术上有创新;而后者则是对从业人员陶瓷技艺的培训和提高、对陶瓷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孵化,虽然手段和措施的不同,但目标始终都是一致。

我们希望陶瓷文化创意项目脚踏实地,顺利地到达提升陶瓷品牌、弘扬陶瓷文化的彼岸。把多少年来,多少人创下的企业品牌资源利用好,开发一个、成功一个,一个园区一个特色、一个特色一个品牌。景德镇陶瓷的发展需要开发陶瓷文化创意项目,通过陶瓷文化创意项目的创新来重振瓷都雄风。

汉方壶记


2006年5月,我出差苏北,回来经过某市时,闲逛古玩城。这是个地级市,紧邻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商贾云集,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古玩城颇具规模,有古玩店,也有地摊。在这种地方闲逛,原也不指望能买到什么东西,只是看看玩玩。同行的还有南京藏友张成先生。

那天,我们闲聊着转了一圈,走进又一家古玩店。店在一个偏僻角落,没什么客人。货架上照例摆满了各类物件,照例是假货居多。有些东西虽老,却没有什么意义。我和张成各看各的,希望能发现点有价值的东西。其实,我只是对店面扫视一遍,便被一把紫砂壶吸引住了。这是一把汉方壶,通体光素,非常惹眼,器型硕大饱满,线条流畅丰美,气势非凡,看上去赏心悦目。我让店主拿下来,仔细观看,发现包浆润泽自然,梨皮样的紫砂面里,有点点金沙闪烁。拿开壶盖,壶内有不规则的茶垢沉积,却很干净,不像造假者故意涂抹得脏兮兮的。壶口内沿,有半个瓜子大的破损,不注意几乎看不出,盖上壶盖就更看不到。翻看壶底,有六个字的篆体款:“荆溪徐飞龙制。”这六字阳文款,像是用竹刀刻制而成,古雅而清秀,十分灵动。我那时对紫砂并无专门知识,只是凭感觉,认为这是个老东西,内心便有些激动。于是不动声色喊过张成,请他看看。张成多年来收藏研究瓷片,对瓷器有相当造诣,可是对紫砂缺少研究,但他凭收藏瓷器的经验,也感觉是个老东西。我决定和店主谈谈了。我装作漫不经心,把壶放下,问店主这把壶的来历。店主是个中年男子,一脸质朴,说是半个月前刚从乡下收来的。我没再仔细问。古玩市场编故事是常事,多问无用,关键还是看东西。我问他开价,店主犹豫一下,说2700块。我一听不算离谱,这么大一把壶,高21公分,壶把到壶流18.5公分,即便是新壶,买回家泡一壶茶也够喝半天的。我决定买下,几经讨价还价,最终以2200元成交。这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回到南京家中,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徐飞龙是生活在康熙、雍正至乾隆时的一位制壶名家,以汉方壶最有名,作品存世极少。之后,这把壶一直摆放在书房,我并没有真把它当成古董,但我从内心喜欢它。这把壶十分耐看养眼,大气挺拔,又静穆内敛。南京收藏界几位朋友来家中看过,都赞叹是把好壶,建议我请沙志明老先生看看。沙志明老先生是全国著名的紫砂收藏鉴赏大家,已经八十多岁。他一生收藏,独爱紫砂,几乎倾尽家产,天南海北寻觅紫砂踪迹,先后收藏紫砂壶器数千件,历代紫砂名家作品几乎都有,曾出版过几部紫砂图录专著。在南京著名的九十九间半“甘熙故居”,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长年展出他的藏品。我本也认识沙先生的,只是不熟。藏友们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多了一份期待和忐忑,万一被沙先生否定了,岂不失望?因此,壶在家摆放了一年多,我也没敢去请教沙先生。还是后来一次藏友聚会,沙先生听说了,主动问起,我才如实相告。沙先生说你拿我家来吧,我给你看看。2007年7月的一天,我终于携壶登门,心里已然平静:不论这把壶真假新旧,能当面请教,肯定会长些知识。沙老先生为我泡一杯绿茶,开始看壶。他看壶,我看他。沙老先生仔细把玩,内外上下看了个遍,脸色由平静渐渐变得赤红,显见是激动了。果然,老人家放下壶,用手指敲敲桌子,说:“恭喜了!赵先生。你收了把稀世珍宝!”我还不敢相信,老先生一一道来,从砂质、做工、型制、印款、品相、神韵、包浆等多方面,证明这把壶确是徐飞龙的作品。据沙老讲,徐飞龙以汉方壶闻名,已知存世仅有三把,故宫一把,南博一把,台湾私人藏家有一把,他都见过,这是他见到的第四把。沙老很激动,说我这么多年给人看壶无数,从不写鉴赏书,这次我要给你写一幅。果然,二十多天后,沙老用苍劲古朴的行书,在宣纸上写了一幅鉴赏书,亲自送来我家,并且一再嘱咐,要小心保藏好这把壶,千万不要损坏了,口气几近严厉,仿佛这把壶是他自己的藏品。那一刻,我真的感动极了。之后,沙老一番话,更让人感动。他说,紫砂器十分娇嫩脆弱,几百年保存下来,都是精灵,都是国宝,从我们手里经过,如果稍有损毁,就是罪孽。我终于理解,沙志明老先生一生倾尽家财,收藏那么多珍贵紫砂壶器,为什么即便在穷困时,也不肯卖出一件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