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茶具 > 导航 >

英国下午茶和中国陶瓷茶具

英国下午茶和中国陶瓷茶具

古代瓷器茶具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0-05-25

古代瓷器茶具。

对于英式午茶的说法有很多,甚至于时间到底是我们口头惯常称的“三点三”还是英国俗语中的“四点”,都有不同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茶具为我们指明的方向是“四点”。

正统的茶具Www.TAoci52.com

“当下午钟敲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停止。”这是在英国流行的一句话没错,事实上,最开始,如此贵族风格的下午茶,却是在英国乡村兴起——农妇们为下午劳作的人们准备茶点小休。

因此英式下午茶才被认为是最人权的生活方式,无论贵族或农妇,都要享用这一刻。所以直到今日,最正统的英式午茶茶具,白底瓷胎上通常描绘着稻穗、果实的花纹,而不会出现人物或单纯的几何线条图案。这就是英国乡村传统的体现。

而一个完整的传统英式午茶,甚至包括白色蕾丝!要知道,最传统的英式午茶,男士会穿着黑礼服,女士则要穿着镶着蕾丝花边的丝绸裙子。

现代生活简化了礼仪,白色蕾丝镂空桌布,一小束鲜花,精致的三层点心架,是英式午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是否知道,一套完备的英式下午茶,必须要有多少标准配备器皿?

陶瓷茶壶、杯具组、糖罐、奶盅、七英寸个人点心盘、点心架点心盘、放茶渣的小碗,皆为白底描花瓷器。

此外,茶壶加热器、茶叶滤匙及放过滤器的小碟子、茶匙、奶油刀、蛋糕叉以及两层或三层点心架,这些器皿都必须是擦得锃亮的银器。

尽管瓷器发明于中国,但英式午茶却将瓷器茶具发扬光大,令全世界已想到英式午茶,必要配备最正统的英国产茶具。湖区、圣爱甫兹、爱尔兰等是英国历史悠久的陶瓷镇,那些耳熟能详的韦奇伍德、骨瓷名门斯波德、以典雅绘图风靡全球的皇家道尔顿都源自那里。

韦奇伍德

被称为“世界上最精致的瓷器”。1793年英国使团出使中国,韦奇伍德瓷器也是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之一。而它另一最为经典的典故,则是它以动物骨粉为主要原料,耐力惊人,1988年9月,在一次产品展示中,4只韦奇伍德杯托起了一辆15吨重的运土车。

当然,它的售价也极为昂贵,在中国的专卖店中,一只韦奇伍德瓷碗售价高达上千元。

皇室道尔顿

英国最大骨瓷出口制造商皇家道尔顿,曾被维多利亚女皇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瓷器的制造者”,以镀金的宴会餐具闻名,广受世界各王室喜爱,至今全世界的英国大使馆仍使用他们的瓷器。他们甚至有一项大胆的承诺,保证在两年内,如果瓷器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痕或瑕疵,将为顾客免费更换。“老镇玫瑰”系列怀旧的田园风光与英式典雅的代表之作,一套茶具至少要人民币4000元以上。

1751年成立的皇家瓦塞思为英国最古老的名窑。现在,大多数的皇家瓦塞思骨瓷仍然以独特的手工描绘图案展现优雅品味。

产自英国的明顿,属于皇室道尔顿旗下品牌,同样以骨瓷出名。拿破仑在他的日记中,也曾提到他有几套明顿的茶杯。其哈顿庄园“HAD-DONHALL”系列,主题取材于英国中世纪哈顿庄园的壁画及花毯,在日本尤其受欢迎。

除了最正统的陶瓷品牌,不少欧洲时装品牌,在推出家具产品的同时,都不会忘记茶具这个体现优质生活品位的极佳道具。时装化的英式午茶茶具,则未必要严守百年不变的传统,设计师们将品牌理念与茶具设计相结合,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贵族姿态。

范思哲茶具

要讲奢华,范思哲茶具当仁不让。将希腊神话中的“蛇发魔女”MEDUSA的图案演绎于餐具精品上,将他著名的Logo与英式茶具的贵族气息相结合,所有茶具都镶上了24K金,无论色彩还是图案都奢华精巧的无可挑剔。

据说,使用Hermes茶杯喝茶,只能选用贝诺亚红茶(benoist),因为这才能品味出真正英国皇家悠闲的下午风情。虽然这个说法的审美情趣大于实用建议,但Hermes一贯至精至美、无可挑剔的宗旨亦由此体现。

扩展阅读

中国茶具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世代不衰。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使用较普遍。

主茶具,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所谓的“茶室四宝”,即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

玉书(石畏)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瓷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也有用不锈钢壶的,用电,可保温。

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炉在现代亦使用较少。茶艺馆里,常有三种烧水用具。一种也是紫砂的小炉子,炉内可放置小小的固体酒精灯,配合大的紫砂壶烧水;一种是可保温电热器,不锈钢壶置电热板上;另一种则是磁感应烧水器,玻璃壶放在感应盘上。这三种用具,以紫砂炉配紫砂壶最有意境,合乎品茶之道。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即明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小壶非常闻名。壶的大小,因人数多少而异,一般是300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壶。

若琛瓯即品茶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水量约10-20毫升。现在常用的饮杯(区别于闻香杯),有白瓷杯和紫砂杯两种。

除了这四种必备茶具外,乌龙茶的冲泡中,仍用到其它名目繁多的辅茶具,如:

茶船和茶盘。茶船形状有盘形、碗形,茶壶置于其中,盛热水时供暖壶烫杯之用,又可用于养壶。茶盘则是托茶壶茶杯之用。现在常用的是两者合一的茶盘,即有孔隙的茶盘置于茶船之上。这种茶盘的产生,是因为乌龙茶的冲泡过程较复杂,从开始的烫杯热壶,以及后来每次冲泡均需热水淋壶,双层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层,不致弄脏台面。茶盘的质地不一,常用的有紫砂和竹器。

茶海。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

茶荷。形状多为有引口的半球形,瓷质或竹质,用做盛干茶,供欣赏干茶并投入茶壶之用。好的瓷质茶荷本身就是工艺品。

闻香杯。闻香之用,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

茶匙。多为竹质,如今亦有黄杨木质,一端弯曲,用来投茶入壶和自壶内掏出茶渣。

此外还有茶盂、茶夹、茶则、茶漏等辅助茶具,品种繁多,泡茶时并非一定使用。

陶瓷文化:普洱茶和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普洱茶最常见的形制莫过于砖、饼、沱,这几种茶型无疑是最经典、也最常见的。这几种形制的紧压茶,诞生的初衷是为了便于运输。

砖:砖茶是经蒸压成型,长方或正方型的,似砖块的茶叶成品。

砖茶是普洱茶常用而不独有的形制,以砖为形的茶制品可以前溯到唐朝;建国后,普洱砖茶的生产主要在昆明茶厂和下关茶厂,分生熟两种,昆明茶厂的7581和下关茶厂的边销砖,就是具有很长生命力的成熟产品。历史上,普洱砖茶多用于边销给川藏地区的少数民族,采用较粗老原料。

饼:普洱饼茶外型扁平呈饼状,又称圆茶。

一般以白绵纸包装后,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又名七子饼茶。传统的七子饼茶每饼净重357克,饼直径475px525px,中心厚度50px,边缘厚25px。这样的外形设置,一则是便于运输,二则是便于计算重量。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适合一匹马负重前行。另外,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寓意多子多福。饼茶的用料比砖茶相对细嫩些,历史上饼茶曾经作为贡茶上贡京城。

沱:普洱沱茶外型呈碗臼状,俗称碗碗茶,最早源自景谷姑娘茶,1902年被大理永昌祥茶庄发扬光大,成为名茶下关沱茶的前身。

沱茶多销往四川及康藏等地,川人旧谚:沱江水泡下关茶,可见其对沱茶非常有感情。传统制法每沱100克250克500克不等;90年代初,昆明有茶厂开发出3克和5克的迷你小沱。

在针对90年代至今的各种存储条件下的茶品进行的审评中,我们得出一些方向性的判断:紧压茶在水分保持、香气保持和熟化程度上都较散茶更好。而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形制的紧压茶陈化度是不一致的,沱茶香气保持最好,饼茶的平均陈化度最高,砖茶在香气与陈化度方面都次于前二者。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

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容积一般要比泡乌龙茶的大些。由于云南大叶种茶本身叶片比较大,大一点的壶有利于叶片充分伸展开、内涵物质的开释,而乌龙茶讲究小壶,逼出香气。所以壶不能大。泡普洱一般宜选择180亳升~200毫升左右的茶壶,当然也可选择更大一些的壶,视喝茶人数的多少而定。

紫砂陶艺家张燚朱泥作品《仿古如意》现展览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适合冲泡:普洱茶

适合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外形

其次,谈一下壶型。泡普洱茶宜选择脖大、耳桶丰满的壶型。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剑流最好,口盖一般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壶内温度披发,尤其是品饮新制作的生茶时,紫砂壶型中苦涩就会增加。口盖过大也不好,象虚扁一类的壶型,饮用过程中口盖过大,热量披发太快,茶香就不能饮满,常用的壶型推荐象景舟石飘、仿古、尺度水平、巨轮珠等。方型壶因为是方流,出水一般都较慢,不推荐。

紫砂壶的质地

再次,谈一下壶泥料。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喝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试茶仍是为了饮用。有时候我们喝普洱茶就是试一下茶质的好坏来决定是否有继承存放的价值。这时该用目数高的朱泥壶就好,基本上比较能如实地反映茶质的好坏。正常饮用的话选择朱泥段的泥料为宜,紫砂可以吸附一部门与普洱茶质中不好的苦、涩、抽烟味,用紫泥壶来泡渥堆味会减少良多,老的入仓茶也可以用紫砂来吸附一定的杂味。

还有就是烧结温度与壶壁厚度的题目。假如是泡干仓老茶,本身茶质就很好,苦涩度也低,水甜,就不必选用烧结温度低的壶,而宜选用烧结温度高、壶壁薄的壶,这样可以更好表现干仓普洱好茶的香、醇、滑、厚来。吸附异味就不是太重要。熟茶来讲,窑温低、粗砂壶壁厚吸附堆味的能力最强,熟茶因为要迅速降低茶的温度来减少清涩味、壶壁厚薄一点,烧结温度低一下为好,宜选用红泥本山绿泥、降坡泥一类泥料所制的壶。

喝不同的茶,在紫砂壶的器形大小上有哪些讲究?

紫砂陶艺家吴晓明作品《虚扁壶》现展览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适合冲泡:绿茶

1.扁壶型,如仿鼓壶、虚扁壶等,身筒矮,不易储温;口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就大也易散热,壶口大揭盖还便于观察绿茶在水中的形态美感。这种造型特别适合泡绿茶,使较嫩的绿茶不易泡老,可较好的展现出绿茶滋味清爽、鲜活的特点。

紫砂陶艺家张燚作品《西施壶》现展览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适合冲泡:铁观音

2.而类似于西施、匏尊、容天,莲子,掇球等等,肚大,口小,不易散香;壶深,易于保温。这种造型适合泡乌龙茶,铁观音,普洱等需要高温发茶的茶叶。它轻易表现出乌龙茶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甘甜的特点。泡普洱的亦是口感凸起,陈香不绝;潮汕工夫茶讲究壶的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由于乌龙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伸展,圆形的壶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跟能温润地将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发茶。

宋代南方民窑之斗茶与茶具


建盏这种茶具,要是为了宋代的斗茶之风。宋人的这种斗茶直接从茶碗就可以看出来了。蔡襄就说,"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我们也说不清颜色,因为咱们没活在宋朝,所以没看见到底青白和黄白有多大差异。但是他说的是汤水的颜色,决定汤花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它挂在茶碗边上的,挂的这个水痕快慢。水痕出现的早晚是决定胜败的,水痕出现得越早,茶就越不好,越晚就越好,所以晚者为胜。斗茶就是咱俩喝完茶一看,你这出了,我这还没出呢,你输了,我赢了。水痕如果咬住茶碗的边,久久不散就称之为“咬盏”,这都非常专业。啤酒的好坏跟这个好像有一点类似的地方,就是它如果有点挂杯,白沫,这是它的一个标准。

过去喝茶很讲究,要热杯,这个杯子事先就要热。我们现在是甭管多凉的杯子,把茶缸开水一冲,说怎么老不开,是你的杯子太凉。你的杯子先热一下,烤一烤热了。宋代人生活很讲究,他要把杯子先热了。所以这种黑盏保温性特别好,所以很久的就不凉下来,这对茶是有很大好处的。那么建盏下面有写“供御”的,有定“进琖”,那表明当时都是上供,给皇上用的。

南方民窑茶具的品种:“兔毫”,典型的建盏都是兔毫,里头跟兔子毛似的;再有就是“油滴”,一个一个像油滴;再有像玳瑁、鹧鸪斑等瓷器。

日本有一件著名的建窑,纹理特别奇怪,既不是油滴,也不是玳瑁,它叫“曜变天目茶碗”,视为国宝。日本人由于他们地域偏狭,过去的文化都是外来的,所以他对这个文化特别地尊重。

中国茶具历史文化之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字串7

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

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古已有。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偓《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烙(原字左为“火”字,右上为三个“力”字,右下为“月”字)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总之,我国的瓷器茶具品类很多,产地遍及全国,重要的亦有数十处,这里重点介绍几处。

瓷都景德镇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赵恒下旨,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当时彭器资《送许屯田诗》曾有这样的评价:“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淡雅滋润,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清时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尽人工之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福建德化瓷

宋朝福建烧制瓷器,有闽北建瓯、建阳和邵武、秦宁、建宁等地。茶具都以斗茶用的为多,形式也极不一致。宋末、元初在泉州德化开始建有瓷窑,所产瓷器洁白可爱(《福建通志》)。唐、宋时期景德镇白瓷茶具和龙泉青瓷茶具都由泉州出口,对福建泉州烧瓷影响很大,德化瓷可能是江西、浙江瓷窑传播过去的。

据福建考古工作队对德化屈斗宫窑址的发掘,德化瓷器种类很多,有碗、盘、壶、罐、洗、盅等十多种。造型雅致,色泽有黄有灰,色调宜人,丰富多彩。

德化永春所制瓷器成为泉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考证,德化瓷器舅高足杯、军持、执壶和花瓶.等.在日木印尼和印度等地均有发现。字串4

湖南醴陵瓷

湖南瓷器的特点是瓷质洁白,色泽古雅,音似金玉,细腻美观。醴陵的釉下彩瓷,更是誉满中外的传统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曾获一等金牌奖。如今醴陵群力瓷厂继承和发扬这里特有的生产工艺而制造的釉下彩茶具等,其画面犹如穿上一层透亮的玻璃纱,洁白如玉,晶莹润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这种餐具和茶具装饰淡雅,造型新颖,配套齐全,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

十多年来,这些餐具和茶具一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内使用,受到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誉为陶瓷艺术国里的明珠。1979年醴陵釉下彩茶具和景德慎青花瓷器一起,分别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金质奖。

字串7

龙泉青瓷

浙江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这里林木葱茏,溪流纵横,是我国历史上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南宋时,龙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当时皇朝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绎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文武片”,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白圾碎”,还有“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这本来是因釉原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疵病,但人们喜爱它自然、美观,反而成了别具风格的特殊美。它的另一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如翡翠。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尚无匹敌。器物的棱沿部分微露白痕,称为“出筋”,底部呈现朱红,称为“朱砂底”。有的不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有的却作巧妙装饰,如在瓶肩上饰一只虎、一条龙.或两只远眺的凤鸟,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将碗口沿做成荷叶状,中间伏着一只龟,或洗内刻双鱼,别有风韵。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不仅是国内畅销产品,也已成为重要出口商品,博得国内外群众的广泛喜爱。16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入法国,它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令法国人惊叹不已,不愿以俗名称呼它,时逢名剧《牧羊女》风靡巴黎,风趣的巴黎人认为,只有剧中主角——雪拉同的青袍,堪与龙泉青瓷媲美,于是他们把龙泉青瓷称为“雪拉同”,至今法国人对龙泉青瓷仍用这一美称。现在世界上所有著名博物馆,都珍藏有龙泉青瓷,仅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院就有1000多件,日本东京还设有专楼珍藏,只有高级外宾到来或樱花时节才开放.供人们观赏。如果博物馆举办陶瓷展览而没有龙泉青瓷,准会被认为不符合著名博物馆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