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南定瓷器鉴别特点 > 导航 >

各窑口青瓷特点

各窑口青瓷特点

南定瓷器鉴别特点 石湾窑瓷器鉴别 钧窑瓷器鉴别

2020-02-04

南定瓷器鉴别特点。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

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而不同的窑口青瓷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越窑青瓷: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 

一般,清澈碧绿。

龙泉窑青瓷:早期烧造的青瓷,胎体厚重,原料淘炼不纯,釉层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黄。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受越窑的影响较深。器物造型多模拟自然界物象,如瓜棱壶。尤其是在胎面上的刻划花装饰,变化多端,生动自然。进入南宋,以釉色取胜,釉层肥厚如凝脂,纯如美玉,以无纹片者为贵。北宋时以碗、盘、壶器为大宗,有少量的钵、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规整,器底旋削平滑。南宋晚期的器物种类更加丰富,除了日用器皿外,还增添了文房使用的砚、笔筒、笔架、水注、滴、模子和佛前供用的各式香炉及八仙塑像等。这时期纹饰也发生了变化,早期那种刻划花装饰已消失,代之而起为堆点、浮雕装饰。

官窑: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

青瓷的形制、胎、釉和支烧工艺都与北宋汝、官窑青瓷特点相类,确为“袭故宫遗制”。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二次烧成的厚釉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层叠错的冰裂纹片,有说不尽的奥妙。明清两代,仿制宋官窑青瓷成风,以清代雍正朝景德镇御窑仿官品为最。Www.TAOCi52.Com

汝窑青瓷:汝窑特征是胎色呈香灰色,釉色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釉面较光亮。一般都有细密的开片,犹如蟹爪;无纹片者极少见。汝窑一般都是小件器,器物种类有盘、碟、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葵瓣盏托、椭圆形水仙盘等。盘的圈足较大,圈足外卷呈八字状。大多数满釉支烧,器物通体满釉,仅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多*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呈白色。少数器物有铭款,所见有器底刻“奉华”和“蔡”两种。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唐宋青瓷哪个窑口更值钱


众所周知,青瓷的发展在唐宋时期是一个巅峰,尤其是宋朝。一方面,这得益于唐宋时期瓷器艺术的长足进步,在这个时间段之中,国内不仅有很多的瓷器烧造窑口,同时很多瓷窑的烧造水平也非常之高。另一方面,唐宋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底蕴的丰富多彩,也是唐宋瓷器发展和昌盛的根基。虽然唐宋时期有很多出色的青釉瓷作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具体到唐和宋两个朝代,哪些窑口又是最为主要、兴盛的呢,哪些窑口的作品又是最具有价值的呢?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先说唐代,唐代生产青釉瓷的窑口主要有越窑、瓯窑、耀州窑、婺州窑和邛崃窑。越窑是唐代烧造青釉瓷水平最高的窑口,尤其是它烧造的秘色瓷,转供皇家使用,密不外传,无迹可寻,数千年来依旧为人称道、赞叹。唐代越窑青釉瓷的制作偏重造型,初期具有青中闪黄的特征,釉色追求如玉一般的效果,纹饰则相对简练,以划花为主要装饰技法且线条较粗,兼有少量印刻花或者镂雕。瓯窑的工艺水准和作品效果仅次于越窑。在唐早中期,瓯窑青瓷的釉色常带黄色或淡黄,晚唐则变得更加纯粹,整体装饰都显得较简单,主要是弦纹、莲瓣纹及褐彩一类。

耀州窑则是北方瓷系开始在青釉瓷上初露山水的代表,其釉层上厚下薄,釉色普遍是深沉的青中泛黄,这一特征发展到宋朝则变为青中泛绿。唐朝是,其釉面上常出现露胎褐斑,是一大特色。它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划花、印花、刻花、及模印刻划相间,其中尤其是刻花技法,为北宋时期最为优秀。此外,婺州窑也是唐代青釉瓷的典型窑口、六大青瓷产区之一。婺州窑生产的青釉瓷,釉色青中泛微黄,还带些许灰或紫,一般是用作民间生活器具,因此品种相对较少。婺州窑青釉瓷有一独特之处,即在其釉面开列处出现星星点点的奶白色晶体的析出,此为其他青釉瓷所无。邛崃窑的青釉瓷主要是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褐绿彩绘等品种,属于民窑,传世精品较少。

上述窑口在宋代皆有烧造,此外,宋代还新增一些烧造青釉瓷的窑口。其中排名第一的当属龙泉窑,其北宋时期的作品多见淡青釉,中期也见青中泛黄的作品;南宋时期的作品多见厚釉,以柔和淡雅、清润开片为主要特色,末期烧造出梅子青、粉青二色,后世难以复制。在龙泉窑之下,南宋官窑也不少泛泛之辈,其讲究单色釉的纯美,釉色根据胎釉厚度搭配的不同而呈紫灰、青灰、粉青、青中泛米黄等,少见纹饰。在接下来就是汝窑,它是纯正的天青色釉瓷的代表,也烧卵青和粉青等青釉瓷,釉面光亮且多见细密开片。同安窑之名现在不太常提起,实际也是烧青瓷比较好的窑口,其青瓷釉色青中偏黄,但是“珠光十足”。临汝窑烧造的青釉瓷,釉色青中闪绿,装饰主要采用印花技法,但是技法水平比耀州窑稍逊。另外还有景德镇窑、吉州窑、德化窑等,此三者都主要烧青白瓷,兼烧青瓷。

这么多窑口,谁的传世作品更具价值呢?不考虑青瓷传世数量的情况下,根据目前的拍卖记录来看,笔者认为,当以龙泉窑和南宋官窑两个窑口的作品为最佳选择。其次,汝窑和越窑的作品是上佳之选。再次,是耀州窑、景德镇窑和瓯窑的作品颇有价值,景德镇窑主要选影青釉。然后再酌情选择其他窑口作品。但是需要注意,物以稀为贵,如果有某个窑口存世器物极少,那么它的价值是会有一定上升的。

磁州窑系的主要窑口及其特点


磁州窑系的主要窑口及其特点。

磁州窑系以位于河北磁县境内的观台镇、鼓城镇的磁州窑为代表,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南为多、为早。它们的早期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烧制白瓷的诸民窑,如河南的鹤壁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的曲河窑都创烧于唐。禹县扒林窑的白地黑花,以黑彩醇厚、画笔粗放简练见长;山西介休窑的白釉黑绘划花、白釉褐彩绘花,以深浅咖啡色、黑褐色、桔红色和多变化的色调为特点。洁白的化妆土底色托起桔红色的花纹,鲜明美观、独具一格,是磁州窑系中的精绝之作。

1.修武当阳峪窑

当阳峪窑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属于磁州窑系,是北方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虽不及磁州窑丰富,但有些品种如白地釉下彩绘划花与剔花装饰,在磁州窑系中可谓名列前茅。修武当阳峪窑的代表作品是白地釉下彩绘划花,其纹饰流利洒脱、制作精美为,以强烈的黑白对比而独具一格。胎色以赭灰居多,多施用化妆土,在白土上画黑彩纹饰,再刻划轮廓及花蕊叶脉,最后再罩以透明玻璃釉,并在主题纹外剔刻方块组成的几何图案。

2.禹县扒村窑

禹县扒村窑位于河南省禹县扒村,烧造年代由唐至元,属磁州窑系,以白釉釉下黑花瓷最具代表性。主要烧釉下彩绘瓷,胎有深灰或黄白色,白釉乳黄,纹饰笔调粗放、简练,有写意画的风格。黑彩浓而醇厚,使图案更加鲜明突出。有“白如淀粉、黑如油漆”的说法。除了白地黑彩以外,也有绿地绘黑彩器,如大海瓶“绿如翠”,很鲜艳,为其他窑所不及。

3.登封曲河窑

登封曲河窑又称登封窑,位于河南登封县曲河村,始烧于唐末,北宋时为繁盛期。烧瓷品种丰富,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等。最能代表本窑特征的为珍珠地划花瓷器,在灰白胎上施一层化妆土,再戳上细密的小圆圈,就成为珍珠地,然后在珍珠地上划各种图案,罩上釉人窑烧成。珍珠地划花瓷器是我国宋代有名的装饰精美的高档瓷器。造型有瓶、罐、洗、碗、枕等,如宋代登封窑的鹿纹枕。所产剔花柳斗杯也有一定特色。

4.介休窑

介休窑元代以后又受磁州窑影响,可纳入磁州瓷系,主烧釉下彩色,品种有:白釉釉下黑彩、褐彩、黑褐彩、桔红彩等,尤其以咖啡色、桔红色最为难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介休窑的釉下彩瓷纹饰丰富,部分画面凸其,形象生动。

5.吉州窑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也称“东昌窑”、“永和窑”,为北宋沦亡后部分磁州窑工匠迁移至此继续烧造而成。其中比较突出的成就为彩瓷烧造。有些产品源自磁州窑而又有自身的独特面目。其瓷器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艺术特色。按其釉色的不同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黑釉瓷、白釉彩绘瓷、绿釉瓷和瓷塑等几大类。

吉州窑釉下彩绘对景德镇青花瓷有较大影响,元后期景德镇瓷器中的蓝地白花画法和元青花、釉里红瓷器边饰回纹的画法都借鉴于吉州窑。

吉州窑的白釉彩绘瓷又是南宋时受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的影响,白釉彩绘瓷的胎质、釉色与同时期的乳白釉瓷十分相似。当时,磁州窑瓷器是在白色化妆土上用黑彩绘画,而吉州窑彩绘瓷是直接在白色或米黄色胎面用铁质涂料绘画,其纹饰题材有花卉、虫鱼、云涛、波浪、人物、动物、山水及回纹等,大多是表现吉祥如意的图案,生活气息浓郁。彩绘图样变化多姿、画工精巧、运笔酣畅、刚柔兼具、色泽鲜明,纹饰多取材于自然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杰作。开始时器型仅有盆、枕、鼎炉、盘、粉盒等,到元代则增加了罐、瓶、执壶、碗、杯、器盖、香熏盖等器类,产量有了很大增长。

吉州窑生产的瓷塑作品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种类很多。人像类有骑驴小人、骑牛牧童、老寿星、抱小孩的妇人、顽童,神像类有观音、罗汉、弥勒等仙佛,动物类有牛、马、犬、猫、鸭、鸡等,此外还有象棋子、瓷珠等,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创意性,形象生动、神态毕现。

6.鹤壁集窑

鹤壁集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烧造年代由唐至元。唐代开始烧白釉、黄釉、黑釉器物。宋、金、元时期,增加了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白釉印花、内白外黑釉、钧釉、红绿彩,很多产品与磁州窑相似,以白地黑花和褐黄釉划花最具代表性。黑釉凸白竖线纹罐,即是此窑所独有的。内施褐黄釉、外施黑釉的折沿大盆也很有特色。通常在器内刻划有鹅游、莲荷、兔子等纹,在纹内施一层很薄的化妆土,然后施釉,深褐色底子上衬托出褐黄色纹样,为其他瓷窑所未见。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

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艺术品中一个小的分类,古越窑青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东汉后的三国时期的古越窑青瓷胎质坚硬细腻,釉水纯净以淡青色为主,少数烧成温度不足。釉色中黄釉或青黄釉色很少见,釉层均匀并且釉水与胎体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釉层脱落现象,这说明当时已经成熟掌握高温还原技术,而且控制高温烧制的时间温度点已经很稳定。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赵士岗四号墓出土的青瓷虎子,提梁采用堆塑手法制作成一只奔虎,背部弯曲更显造型有力。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羊,身躯肥硕,昂首张嘴,四肢卷曲伏地形态安详,青釉色泽清亮透彻。还出土的一件刻划“甘露元年”铭文的熊形灯,江苏吴墓出土了器形复杂的谷仓青瓷等,都代表了这一时期青瓷烧造的成就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晋时期,因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制作更加精湛,品种益加丰富,由此青瓷可以满足更多阶层的需求。尽管青瓷窑场的增加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扩大,青瓷也因市场的因素变得不再高昂。但是,对于动荡社会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没有条件享用的。那些造型复杂,刻画精细且形状独特的青瓷器物,制作困难,费工费时,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便拥有的。西晋时期的小件青瓷,精巧玲珑,形态优雅的笔筒、瓷砚及各种明器,是为文人和世家子弟专供的产品。因此,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很明显的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东晋时期的青瓷产品,基本沿袭西晋时期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只是在产品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丰富了很多,说明青瓷逐渐向市场更加迈进,呈现普及化的趋势。三国、西晋时期,曾经大量烧制的明器基本停烧,说明世俗文化里厚葬之风,正在经历一场因观念的变化而逐渐改变。常见青瓷器形如罐、壶、碗、盘、钵、盆、洗、碟、灯、砚、水盂、香炉、唾壶、虎子、动物造型烛台等,适用对象向普通生活需要贴近。釉装饰方面,西晋后期出现的褐彩点釉青瓷效果,在东晋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南朝时期,青釉瓷烧造方面没有过多突破性,基本仍保持之前的制作工艺标准,胎质细密,胎色呈灰白色,通体施以青釉。主要产品有碗、盘、盏、盏托、壶、罐、鸡头壶、唾壶、虎子等日用青瓷器。较前期不同之处,是南朝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特别是对南朝时期青瓷造型风格和装饰题材内容影响深远。

佛教自东汉传入,至东晋被梁武帝定位国教,南朝造佛像皈依佛门之风更盛。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可以反映佛教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青瓷的装饰纹样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了以佛文化为主的题材。由于佛教文化在古代的中国本土属于新事物,很快吸收融合了本土文化艺术形式,由经变题材逐渐过渡到以描述本生故事题材的造型风格中,对后来佛教文化样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文化运用到青瓷的装饰题材,出现了佛像、飞天等造像艺术内容。忍冬纹、连珠纹结合莲瓣纹等佛教故事中常用题材成为了新装饰题材,经过长期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独特艺术风格的式样。其中,莲花纹样最为突出。莲花纹样在佛教故事中代表了吉祥、圣洁的寓意。

无独有偶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认识里,该题材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这种深层次的认识上的共识,拉近了精神世界的距离,促使两种不同的文化很快迸出默契的火花,为文化的快速融合注入了增进剂。

越窑青瓷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 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 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 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 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龙纹在各主要时期的特点


龙,是一种幻想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等许多方面。在封建时代,又将它与佛教、道教的神话结合起来,赋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宫廷艺术中,更是充满了龙的装饰。

自古帝王多以龙种自居,而民间百姓则将龙当作喜庆吉祥的化身和播云降雨的神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的形象自在商代形成后也开始了其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各时期又有不同的特征。

纵观瓷器龙纹,其造型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东汉至唐为早期。龙的形体带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形制取决于器物的装饰需要,着重龙首的艺术效果,所以龙角卷曲,嘴部刻画细腻,但身躯较呆板,颈、腹、尾变化不大,龙爪似蹄。

五代至元为中期。龙身多数披鳞,身、尾界限清晰,体格有强壮的也有纤细的,龙首有角、发,却无双须,龙爪一般为三趾。

明清为晚期。龙作蛇形,龙首之鬓、发、须齐全,身躯矫健、爪以四五趾为主。

龙纹的演绎,深刻着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底蕴,亦不乏帝王的君主意识,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的龙纹。总体而言,三代龙纹的外观可概括为元秀、明狞、清庄。

元龙头小,身躯长,常被绘作细脖、细腿、细爪和尖尾形,体态轻盈,屈躯蟠舞,给人一种“昂首举爪、遨游在天”的感觉。

明龙凶猛威武,胸前大多饰有曲折的绶带,身披火焰纹,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以示主宰权势。

清龙气宇轩昂,后脑勺丰满,身躯硕壮,以其庞然大物之态,行震撼天地之威。

这三个朝代的龙纹,虽于不同时期受国体盛衰影响略有差异,但各自的时代特征又是分明的,主要表现在发、睫毛、须和爪。

发:元,光头无发或脑脖处飘1—3绺长发;明,一蓬清晰可数的长竖发,造型如火炬,有的竖发作垂直状,有的略偏斜似不规则的三角形;清,长披发或多撮短耸发。

睫毛:元,眼睫毛现象不明显;明,洪武至正德的眼睑上方常常竖起一绺水藻般的长睫毛、有些睫毛似竖立起的长螺蛳,嘉靖朝起,龙的眼睫毛比较写实,眼睑的上边缘处一般用数根短竖线表示睫毛;清,睫毛形态多样化,不少被画成竹叶形(有的竹叶呈倒垂状),顺治时睫毛现象习见,康雍时期眼睫毛现象时有时无,乾隆朝起,眼睫毛现象十分普遍。

须:元,上颌部少见有双须;明,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皆前冲,直而不弯;清,八字般长须外撇弯曲,特别是须尖,绝大多数带翻卷。

爪:元,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趾的形态无定制;明,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腾舞、爪子却着地受力的韵味。

除上述基本特点之外,龙身的装饰在各时代亦多有变化。一般而言,元代龙身喜饰鳞片纹,明代龙身饰网格纹、锯齿纹较多,清代鱼鳞纹常见,鱼鳞多半带有染点。元代龙纹构图突出双龙追逐或邀游云间的艺术效果,是双龙者均为一龙昂首前瞻,一龙回首后望,前后呼应;明清布局着重立体感,双龙于一器者多以龙头位置的一高一低作上下应和,特别是清龙,身体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坠,酷似蛇的腹部,为历代龙纹所独有。

细说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越窑青瓷有哪些装饰技法和特点?


越窑青瓷有哪些装饰技法和特点?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

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

五代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到宋代,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等;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

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各窑口青瓷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各窑口青瓷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南定瓷器鉴别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