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分类 > 导航 >

古瓷釉的类别分类

古瓷釉的类别分类

瓷砖的分类 瓷砖分类 怎样鉴别古瓷器的年代

2020-05-26

瓷砖的分类。

豇豆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清末至民国时,有仿品,但很粗劣。

矾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TaoCi52.cOm

珊瑚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胭脂红——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800℃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孔雀绿——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

洒蓝——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青花——釉下彩的一种品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釉里红——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五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

斗彩——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清代仍有烧制,风格趋于清逸淡雅。

粉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软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

茄皮紫——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鳝鱼黄——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

茶叶末——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窑制品最多最精。

珐琅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珐琅彩瓷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画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釉的分类法


釉的分类法有许多种,现举几种主要的介绍如下:

1) 按坯体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瓷釉,陶釉以及炻器釉。瓷釉中又有硬瓷釉的软瓷釉之分。

2) 根据釉配方的组份来分,有长石釉,灰釉,铅釉,硼釉,铅硼釉等等。

3) 按烧成温度进行分类。一般将1100度以下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1100-1250度之间烧成的釉为中温釉;1250度以上烧成的釉为高温釉。

4) 按釉面特征分类时,釉可分为透明釉,结晶釉,无光釉,变色釉,乳浊釉,裂纹釉,花釉,颜色釉等。

5) 按电性能将釉分为普通釉和半导体釉。

6) 按釉料的制备方法可将釉归纳为下面四种:

 1. 生料釉。此釉所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先熔制,直接加水调制成浆。

 2. 熔块釉。此釉在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成玻璃状物质并用不淬成小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制釉浆。

 3. 食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入食盐,锌盐等发物,使与坯体表面作用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4. 土釉。此釉是采用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西欧各国一般采用长石釉,日本也以长石釉为主,我国除了采用长石釉外,采用石灰釉的也很多。这两种釉都是高温釉。

陶瓷釉及其分类浅析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薄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有了这层釉,陶瓷不止抗腐蚀耐用,还异常美观。像我们知道的哥窑青瓷冰裂纹釉,钧瓷窑变结晶釉等等。今天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陶瓷釉及其分类浅析。

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和灰釉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和高岭松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掺入其他化学成分。就回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釉经过窑烧后就会紧紧附在瓷胎上,使瓷器致密,光泽柔和,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给人以明亮如镜的感觉。

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分,有瓷釉,陶釉,火石器釉。按照烧成温度可分为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按釉面特征可分为白釉、颜色又、结晶釉、窑变纹釉,裂纹釉;按配料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食盐釉等;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生料釉;按烧温度可分为融熔块釉;少层温度可分为低温釉和易融釉等

古陶瓷的烧成与分类


我国古来造字的标准原则,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所谓“六书”的方法。对一个汉字的分析研究,往往可以从中得出当时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规律。为了归纳我们的祖先对陶瓷本质的解释,不妨先从文字谈起。

“陶”字古作“匋”、据汉许慎《说文》的解释是“瓦器”。汉司马迁《史记》上也说“匋,瓦器也”。在梁顾野王《玉篇》中才正式指出“今作陶“。本来“匋”字按明张字烈《正字通》的注释为“余韶切,音遥,与窑同”,并且引古语说“南山有汉武旧匋”。又据《一切经音义》解释说“按西域地之卑湿,不能为窑,但累坯器露烧之耳。诸书亦借音为姚,字体作窑,音姚”。而《中国风俗史》内则进一步解释说“陶,窑字,古止作匋。外从勹,象形。内从缶,指事也”。说明“匋”字是包之古体“勹”与“缶”字结合而成,本是“窑”的古字。按古人造字的习惯看来,“勹”代表穴窑或馒头窑,“缶”代表陶瓦罐之类。这个字的出现,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最初的陶窑特征和器物属性。虽然象《一切经音义》的作者唐僧元应所说的那样,西域一带因为“地之卑湿,不能为窑”,直到唐代还有部分地区保留着“累坯露烧”的原始方法,但毕竟是个别现象。例如早在《诗经·大雅》内就有所谓“陶复陶穴”的词句,《尔雅、释丘》则说“再成为陶丘”。汉刘熙《释名、释丘》也说:“再成曰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为之,如陶灶然也”。这些都说明由于生产发展,穴窑渐不适用,因而依山傍丘,改在斜坡、丘陵地带构筑所谓“龙窑”。由于“丘”、“阜”同义,所以用来作为偏旁而有“陶”字的出现。如《尔雅、释名》说“土山曰阜”,《说文》也解释说“陶”,再成丘也,从启,陶声”。由此也可约略看出我国早期制陶工艺在烧成方法上的发展过程。并且得知古人对“陶”的本质解释是“瓦器”。

决定陶瓷器本质的条件除了内在的原料成分外,还同外在的窑炉有无乃至烧成方法分不开。换言之,一定的窑炉结构和烧造技术才能生产一定品质的陶瓷。我国古陶瓷窑炉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古陶瓷性质的变化。总的看来,是由升焰式逐步发展为半倒焰式与平焰式。由于结构的限制,升焰式窑炉的温度、气氛都不具备烧成瓷器的条件。而半倒焰式窑炉既可烧陶也可烧瓷。例如前面所说的无窑“累坯露烧”和“穴窑”以及升焰式圆窑、方窑等都属于升焰式,“馒头窑”属于半倒焰式,“龙窑”属于平焰式。

原始的烧陶方法是不用窑的。不仅从文献上得知的唐代西北一带曾保留过这种古老的烧法,而且根据最近的实地调查,至今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无窑烧陶法”仍然持续未变。这种方法是在地面上铺放适当的柴草,放置晒干或烘干的陶坯后再用干柴草包围四周及顶部,外面涂抹一层薄黄泥浆(约1厘米),并留有通风小孔,以免燃烧过快。然后将地面柴草点燃,任其自然升温,约经二至八小时便可烧在陶器。由于这种烧陶法不能控制升温速度,尤其当周围柴草燃烧时,使陶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只能烧低温(约800℃以下)的氧化气氛,所以烧成的陶器呈红色或褐色。而一部分和草木灰接触的陶器则因受烟熏而成灰陶或黑陶。

从无窑到有窑烧制陶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中以“穴窑”出现最早,今日考古发掘所见,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南北各地商代以前的陶窑,大多属于这一类型,至少已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穴窑有竖穴、横穴之分,小的只烧一件陶器,大的直径可达一米。有的穴窑底部分布进火孔( 孔),孔下是火道。从发掘的古窑址看来,进火孔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大小及数目各不相同。火道的排列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围绕窑床一圈呈环形(如陕西汾县下孟村陶窑),有的并列分支(如河北邯郸涧沟村陶窑),有的呈非字形(如陕西客省庄二期文化陶窑)。还有的穴窑并无带 孔的窑床,火膛和窑室是连成一体的,陶坯放在垫柱上(如河南陕县三里桥与山西芮城东庄村的陶窑)。

虽然穴窑四周有窑壁,可以避免大量的冷空气,使烧成温度略有提高,但也很难控制空气量,所以仍是烧1000℃以下的氧化焰。产品多为红陶、褐陶。如果投柴过多,或将窑顶封闭,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碳素,使陶器薰烟而成灰陶、黑陶。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陶、灰陶、黑陶往往同时出土,而龙山文化时期的灰陶、黑陶也不例外。这些都可说明它们在氧化气氛而且熏烟的情况下烧制出来的。

这种挖在地下的圆窑直到商代仍在使用。但窑室直径逐渐增大,有的达到1.5米(如河北邢台曹演庄陶窑)乃至1.8米(如河南郑州碧沙岗陶窑),而且多数将燃烧室的位置移至窑床的正下方,容积也比较宽大。由于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窑在结构上有了许多改进,从而才有可能提高烧成温度。如郑州二里岗早期红陶的烧成温度为1000℃上下,而硬陶的烧成温度竟达1180℃左右。同地出土釉陶的烧成温度也与此相近。这种“釉”是用铁作为着色剂而烧成的铁青釉,釉的熔剂主要是氧化钙,属于石灰釉范畴。由于各窑的烧成气氛不尽相同,或为氧化,或氧化与还原兼而有之,所以呈浅黄绿或灰青色。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陶瓷史上一次很大的飞跃。

进入周代前后,陶窑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根据多年来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陕西一带的西周窑炉在结构上又有了较大的改进。如窑后有烟囱,有窑顶、窑床平坦,无出火孔,窑壁近于垂直,燃烧室移回窑床前下方,有窑门和通风道,以及窑形近于椭圆等。但是,这些优点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在同一座西周窑址上。据推想,著名的沣西张家坡的西周窑很可能就具备了这些特长。因而具备了提高烧成温度的条件,方能烧出那种基本上烧结,矿物组成接近于瓷器,烧成温度近于1200℃的器物。其它如山西侯马东周窑址出土的已经烧结,烧成温度高达1230℃的釉陶,当然也应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条件。这样结构的窑,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馒头窑”,或者说它是挖在地下的馒头窑(参见表17)。

值得注意的是,东周时期的湖北江陵毛家山窑的设计,已在地面上建窑床,床面平整,无火道及出火孔,其前方设燃烧室,呈扇形,窑室呈椭圆形,并用窑室将燃烧室包围在内,窑后设一烟囱,窑前设窑门,门前设有通风坑道,兼用于存灰,有窑顶。这种建在地面上的镘头窑,更为后世窑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应该说,由穴窑到将窑建在地面上,又是一大进步。

这种“馒头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成一个馒头形的空间。当火焰自火膛喷向窑顶时,因为顶上没有出路,便倒向窑床,流经坯体而将它们烧熟,烟气从排烟口、竖烟道排出窑外,所以是半倒焰式。

馒头窑靠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因而烧成温度较高,可以达到1300℃,可以烧还原气氛。发掘结果证明,我国北方不少古瓷都是在这种窑里烧成的。例如著名的钧窑、定窑、磁州窑、博山窑以及耀州窑等。其中耀州窑早自北宋时期就已经使用煤作燃料,而且用耐火材料砌筑炉栅。博山窑在北宋早期虽然烧柴,实际上已是全倒焰的圆窑。可见我国用煤烧窑和倒焰窑的发明都比欧洲早以一千年以上。

我国南方并非没有此种馒头窑,例如在南京雨花台眼香庙就曾发现过六座直径约三米的馒头窑,而且也是全倒焰的圆窑。然而,更多的还是“龙窑”。

龙窑的历史据现在所知,最早的为广东增城的战国时代龙窑,其次为浙江上虞的东汉、三国、两晋龙窑,丽水的南朝龙窑,江苏宜兴的唐代龙窑,浙江龙泉、广东潮安、福建建阳、德化的宋代龙窑,以及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明、清时期龙窑。可以说是两千年来广泛应用,连绵不绝,直到今天仍在许多地方继续保留,并有所发展。

根据推断,那种火膛与窑室连成一体的升焰式方窑发展到后期,将窑顶封闭,窑身倾斜,最低的一端为火膛,最高的一端开排烟口,便成为龙窑。由于窑身为长条形,依山傍丘倾斜构筑,犹如一条火龙自空而下,因而有“龙窑”之称。窑身的长度随同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例如上述的占国龙窑长不足10米,三国龙窑长约13米,到唐代为40米左右,南宋时期更发展到45~53米。

由于龙窑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烧成时间和产量,因此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了长期实践和反复思索,终于摸索了比较合理的一种形式,使窑头坡度大,易于上火,窑尾坡度小,易于存火。否则坡度过大就会增加抽力,使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而降低温度,不易维持还原气氛,影响产品质量。例如从考古发掘的古窑址来看,东汉的两条龙窑后段斜度和为21和14度,均比现代龙窑大。三国时期的龙窑前、后段的倾斜度同现代龙窑正好相反。只是西晋龙窑的后段斜度为10度(前段窑址因遭破坏无从得知),比较趋向合理。

龙窑的主要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速烧。尤其是使用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而且火焰较长,便于快速烧成,并维持还原气氛。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影青瓷、黑釉瓷(如建窑“兔毫”、“油滴”,以及吉州窑的“玳皮”“鹧鸪斑”等)大多是用这种窑烧成的。

我国古代聪明的制瓷工匠们充分利用了龙窑的这些优点,掌握了它适合于焙烧坯胎较薄、粘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的规律,终能烧成所谓“类冰”、“类玉”那般纯净莹沏的越窑青瓷,乃至所谓“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那样空前精致的影青瓷器。尤其这种体薄色青、具有半透明性的瓷器的制作成功,除了具备龙窑的优良烧成条件外,当然也关系到瓷土纯度的高低,坯胎玻璃相的多少,以及白度、强度、透明度与吸水性如何等一系列问题的合理解决。它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陶瓷史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古陶瓷釉面的鉴定


古陶瓷釉面的鉴定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

釉与器物窑口鉴定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类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

陶瓷砖类别如何区分


建筑陶瓷砖按品种可分为四大类别:

陶瓷墙地砖、饰面瓦、建筑琉璃制品和陶管。

1、陶瓷墙地砖

陶瓷墙地砖指由粘土和其他无机原料生产的薄板,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其它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再在满足性能需要的一定温度下烧成。

2、饰面瓦

又称西式瓦,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混炼、成型、烧成而制得的陶瓷瓦,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屋面或作为建筑物的构建。

3、建筑琉璃制品

建筑琉璃制品是指用于建筑物构建及艺术装饰的具有强光泽色釉的陶器。

4、陶管

陶管是指用来排输污水、废水、雨水、灌溉用水或排输酸性、碱性废水及其它腐蚀性介质所用的承插式陶瓷管及配件。

装饰装修陶瓷砖分为下列几大类别:

釉面砖指砖表面烧有釉层的砖。这种砖分为两类:一是用陶土烧制的;另一种是用瓷土烧制的。目前的家庭装修约80%的购买者选此砖为地面装饰材料。

通体砖这是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一般所说的“防滑地砖”大部分是通体砖。

抛光砖通体砖经抛光后就成为抛光砖,这种砖的硬度很高,非常耐磨。

玻化砖这是一种高温烧制的瓷质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有时抛光砖被刮出划痕时,玻化砖仍然安然无恙。

马赛克规格多,薄而小,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彩色多样,用途广泛。

瓷器“釉”与瓷釉的区别


瓷器上的釉水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加以水稀释,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

宋代名釉

影青釉:釉色青白中带有深浅不一的浅湖色;表面晶莹润澈,透明性强。宋代景德镇著名瓷釉。(注:施以影青釉的瓷器叫做“影青瓷”,瓷质坚硬,釉色似白而青,暗雕花纹的话,凹凸交接处因着釉略后,釉色泛青;器身平整处着釉较薄,青中透白)。也叫“隐青”或“映青”。影青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300℃。

元代名釉

釉里红:(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把产生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并在元代成为名贵品种的釉里红看作是颜色釉的一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釉色红黑之中泛紫;在高温窑火中易流动,呈色及其不稳定。是元代景德镇著名的釉下彩绘色料。

釉里红一般研磨极细后,用于彩绘材料,和元代的“青花料”共同构成“红”和“蓝”色料(注:釉里红的用法等同于青花料的用法,但是和其它颜色釉的用法相比较来说差异较大,原因就在于它的呈色难度比其它颜色釉都要大)。釉里红也叫“元紫”或“钧紫”。一般人把釉里红归属为“铜红系釉”,以铜化合物为着色剂。釉里红绘制在生坯上后,需再罩上一层与之匹配的青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明代名釉

甜白釉:在色调上温润如玉,清甜滋润,故称“甜白釉”。明代永乐朝景德镇的著名瓷釉。(注:甜白釉和青花料相容性好,且在色泽上既能有效衬托清华发色效果,又能和青花的蓝色相映成趣,在一定程度上说为成就明代青花的历史地位功不可没)。又称“填白釉”。甜白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

浇黄釉

在色调上黄润光滑,如葵花初开之色。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多用于刻有花纹的瓷胎,黄色纯正且透明性强,刻画的花纹清晰可见。也称“娇黄釉”。浇黄釉属“铁系釉”,以铁中的赭色为着色剂,在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2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注:在素烧坯上施浇黄釉900℃左右的温度在红炉亦可烧成)。

铁系釉

在色调上深沉安定,不脱口,无浮光也没有流淌现象,口底有都有灯芯边——这个“灯芯边”在鲜红釉面的衬托之下显得轻松舒缓(注:清《历代名瓷图谱》中对祭红的说明文字:……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祭红是明代宣德朝成功创新的著名瓷釉(注:由于当时烧造这种红色釉是为了装饰大明皇权的祭器,其他任何器皿上都不被允许使用,是皇权唯一可以使用的瓷釉,所以被叫做“祭红”)。

祭红

景德镇方言中“祭”和“醉”发音一样,所以又把祭红叫做“醉红”,同样因为方言的原因,还有把祭红叫做“极红”或者“鸡红”(注:又由于这种红色釉湿润温和,镇民们又把祭红称作“霁红”;)。明代晚期,祭红开始被允许在其它器皿上进行装饰,但是祭红釉对烧成条件的敏感性极大,因此成品率极低,成功烧造之后身价高。(注:历史上历代官窑在配置祭红釉时,都不惜工本,使用珊瑚、玛瑙、寒水石、玉石、珍珠、黄金等,但是极少有成功作品存世)。祭红釉属“铜红系釉”,在生坯上施釉,以1250℃至1320℃的温度烧成。

清代名釉

桃花片:一种浓淡相间的浅红色,颇似桃花、海棠红色调,故称“桃花片”或“海棠红”,也称“美人醉”或“美人祭”。清代康雍时期盛行的著名瓷釉。其色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色变化大,是色釉里最难烧造的瓷釉之一(注:因其呈色千变万化极难掌握,按照呈色效果得名不同:呈淡色时称做“粉红”或“豇豆红”;呈粉红又略带灰色时称“乳鼠皮”;呈色最为艳丽时才叫“美人醉”;呈粉红又略带绿点时叫“胎果青”;呈粉红又略有积块时被叫做“孩儿脸”)。桃花片属“铜红系釉”,是颜色有发生“窑变”现象的典型代表性瓷釉。一般在生坯上先施较薄的青白釉,再施桃花片釉,最后罩一层白釉,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郎红

在色调上发类似于红宝石般的鲜艳红色。清初郎廷极督陶期间景德镇著名瓷釉。又称“宝石红”或“郎窑红”(注:据说郎红釉的形成有偶然性,是在仿明“祭红釉”时因配置误差或者烧成控制不当,阴差阳错烧制出“郎窑红”瓷釉,从配釉、工艺、烧成等情况推测,这种推测有相当的可信度)。郎窑红属“铜红系釉”。郎红釉也是极难控制的瓷釉之一,是容易发生“窑变”的代表性瓷釉之一。在生坯上均匀施釉,以1300℃至1320℃的温度烧成。

乌金釉

在色调上乌黑如漆、光泽发亮。我国名贵高温色釉之一。清代康乾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注:乌金釉是在定窑和建窑的瓷釉基础上创新得出的,同时得益于产于景德镇本土的乌金土,这种土含铁量在13.4%,色泽纯正)。乌金釉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1至1.5毫米,以1250℃左右温度烧成。

冬青釉

在色调上青中泛绿,釉面浑厚明亮,质坚有寒光,故名“冬青釉”。大清乾隆朝以后景德镇的著名瓷釉。也叫“冻青”(注:冬青釉是实际上是仿北宋东窑瓷釉而制,所以原本应该叫作“东青”。景德镇在明代时只仿釉色,乾隆朝冬青釉瓷盛极一时,后来把高级瓷泥生产的冬青釉瓷叫做“东正器”)。冬青釉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厚1.5毫米,以1300℃温度烧成。

茶叶末

是由督陶官唐英研制官釉时新创的,最开始分为“鳝鱼黄”、“皮绿”和“黄斑点”三种单独色釉,后整合出在色调上呈暗绿色,又散布着暗黄色星点的一种瓷釉,看上去像茶叶细末,被叫做“茶叶末”(注:茶叶末釉面呈亚光状态,一般研磨的颗粒较粗,故意保留较大颗粒的铁、镁与硅酸化合物,可使暗黄色星点形成机理,从而产生结晶)。茶叶末是清雍正朝景德镇著名瓷釉。茶叶末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1毫米左右,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祭蓝

在色调上鲜艳发亮,釉色不流淌,无纹理,呈色稳定(注:是从天蓝釉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因为釉色积淀深沉,又叫“积蓝”)。清代著名瓷釉。在祭蓝釉烧成的瓷器上,用金水描绘各种花卉图案再经红炉焙烧,形成“祭蓝描金彩”(注:这是釉下和釉上综合装饰手法,金线耀眼,相得益彰)。祭兰以钴为着色剂,配以釉果、长石,以钙、镁做助溶剂。在生坯上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陶瓷的分类


陶瓷器根据其使用的粘土、长石、硅石等原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可分为半瓷器、硬质陶器、瓷器、硬质瓷器等几种。其它还有用石灰石代替长石的石灰质陶器,用白云石代替长石的白云石陶器,用骨灰代替长石的骨灰瓷器等等。

一般来说,烧制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最初在700~800℃的温度下进行素烧,素烧后上釉,然后再在1100~1300℃的温度下进行烧制;另一种方式是先在高温1100~1250℃下进行烧制,然后上釉再以900~1000℃的温度进行烧制。

瓷器上釉后再进行绘画装饰的方法称为釉上彩(700~800℃)上釉前进行绘画的方法称为釉下彩(1000~1300℃)。

我国的陶瓷装饰丰富多彩,富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如果按照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来分门别类,则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雕塑类: 刻花、剔花、堆花、镂花、浮雕、塑造

颜色釉类: 结晶釉、裂纹釉、砂金釉、无光釉、流釉色坯

釉上彩绘类: 古彩、新釉、粉彩、广彩;印花、喷花、刷花、贴花

釉下彩绘类: 青花、五彩、釉黑红、贴花

贵重金属类: 亮金、磨光金、腐蚀金、本金、贴花

陶器的分类


陶器的分类。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红陶是原始社会最常见的一种陶器,它的颜色有如红砖色。这是在烧窑时,充分供应气体,形成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便呈现出红色了。

(一)灰陶

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

(二)红陶

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

(三)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称其代表作。彩陶花纹是陶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彩绘牢固地结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上的纹饰有变化多端的植物纹、形态各异的动物纹和几何形纹饰等。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贮藏器和吸水器。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即为一例。

还有一种彩陶是在陶器烧成后进行彩绘的,称"烧后彩绘陶",彩色易剥落。秦始皇陵兵马俑即为彩绘陶。是彩绘陶也是带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区别是陶器烧成后再着色。由于颜色没有经过焙烧,与坯体粘结不牢,很容易脱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就属于彩绘陶。

(四)黑陶

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投入木炭产生浓烟(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见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现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五)白陶

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

(六)釉陶

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的胎呈红色的陶器,其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凡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古瓷釉的类别分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古瓷釉的类别分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