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是什么 > 导航 >

什么是彩陶?

什么是彩陶?

瓷砖是什么 什么瓷砖 用什么瓷砖

2020-02-05

【www.taoci52.com - 瓷砖是什么】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日常使用或随葬的陶器上面有红黑等色的彩绘。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据测定,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为700-900摄氏度,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

舞蹈纹彩陶盆

有的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这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大多数的彩陶都制造得非常精美。一般地看,它的造型凝重,气魄粗犷,器物上的图案线条整洁,结构严密,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也有少数的绘动物纹。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腹部,而在器物的下部或往里收缩部分一般不施彩绘。虽然只有一两个色料,却显得复杂绚烂。

简言之,彩陶是用含有氧化铁、氧化猛的原矿作彩料,在坯体上用毛笔进行彩绘,经700-900摄氏度高温烧成的陶器。

有趣的是,彩陶与我国的酿酒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学家在考证7000年仰韶文化时,仰韶遗址出土的陶器六孔大瓮,证明先民们已懂得了酿酒技术,古代大汉口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陶制酒器,如高柄杯等等。考古学家在考证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窟也出现了陶盉等陶器,盉,古代喝酒的陶杯,也出现在距今6000年左右历史的大溪文化居民村落遗址和墓葬中。陶器酒具的产生,是远古人类酿酒的一个重要标志。

精选阅读

什么是“越窑”


所谓越窑,是指绍兴、上虞等地的早期瓷窑与唐宋时代的越州窑这样一个前后连贯的瓷窑体系。自东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阶段。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更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当时余姚、上虞一带属越州,故曰“越窑”。越窑烧造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釉色青中微带黄色,后改进到清水般的湖绿色。唐代瓷器胎较厚。中唐以后出现划花,印花装饰;五代时刻花大为盛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卉,草虫都有。越窑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厂,宋初时产量极大,吴越降宋后,越窑兴盛时期随之告一段落,此后走上了衰微的道路。

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这时的制品胎灰白,色较深,质粗而坚,釉色有灰青,青中闪黄、绿等色。釉泡大而稀朗,流釉显著,开片较少。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它始于唐,盛于五代,并被作为贡品。秘色釉的特点是青中泛灰蓝,无光。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而不重视纹饰。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刻花,贴花等;刻花多用细竹片,线条细而有力。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等。

越窑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地均有越瓷遗物发现。

什么是汝瓷


“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婉世称宝。”如果用美学的眼光来看汝窑瓷器,造型古朴大方,端庄凝练,,形神兼备,清雅肃静,釉如碧峰翠色,晶莹明丽,土质细润,坯坚细腻,釉药浑厚,清澈温润,和谐完美。

汝官窑瓷器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温润古朴,清新爽目;抚其釉面,平滑如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的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的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汝官窑满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状支钉痕,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辰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汝瓷的美”含蓄的美、平淡的美,和谐的美,素雅的美、清纯的美、宁静的美、古典的美、柔婉的美、浑厚的美、明润的美、大气的美、集东方美学于一身、大美无言的美。

解读汝瓷的美,我们既要看到她形式的美,又要把握她意蕴的美。

“清雅浑厚夺造化,珠光宝气移人魄”汝瓷首先表现在工艺形式上的美感:和谐、单纯、平淡。她和谐的美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端庄的形体,流畅的曲线,宁静的釉色,优美的韵律。而她的单纯和平淡,绝不是“淡乎寡味”。在釉色上汝瓷最讲究细洁和净润,又更追求奇妙丰富的肌理层次和“精光内蕴”的质地效果。在造型和装饰上,汝瓷既注重于矛盾中的统一,又善于从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充满生命的动感中求得和谐的表现。

西方有位大家说:“一只希腊花瓶是所有古典和谐的典型。同一时期,东方另一个伟大的文明之邦——中国,已将陶器发展成为一门最可爱和最典型的艺术。中国人在这门艺术上的奇特造诣甚至超过了希腊人所取得的成就。希腊花瓶显现出静态和谐,而中国花瓶,一旦摆脱了来自其他文化与技巧的影响,则能表现出动态的和谐。中国花瓶不仅呈现出数的关系,而且表现出生命运动。”是的,一件汝窑器虽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她是在不停运动的,她所蕴含的意味之美才是真正的古代艺术之美。

汝瓷为美而生。汝瓷的美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纯美的一面,童心、亲情、爱情、,尤使我们联想到美丽的女人。汝瓷色纯、胎细,在半透明的状态中弥漫着神秘而温润的气息,似乎和东方女性的纯洁温柔细腻内敛有着隐秘的联系。汝瓷质脆、宁静,具有脱俗的气质,这使我们想到生活中需要时时呵护的爱情,防止失手将它打碎,要经常拭去它身上的尘埃。惟其如此才能永远释放出冰清玉洁般的光辉。

汝瓷的烧造过程是一个“窑变”的过程。每一件器物在窑内所放的位置的不同,受到的热度不同,产生的窑变效果也不同。同时,它成瓷时对窑外的气候十分敏感,阴晴冷暖、风雨霜雪、春夏秋冬,都有可能影响成瓷的效果。它不但在窑内变化多端,而且在在停火降温中,它还随着温度的冷却进行着三次变化:月白色,天蓝色,天青色。只有准确的把握好这瞬间的变化,方能烧出天青色的瓷器。

汝瓷经验着窑变的神奇之美、壮烈之美、创造之美、变化之美……汝窑在燃烧,圣火在歌唱,于是在神奇的窑变中诞生了青瓷的艺术精灵。汝窑的窑变神秘莫测,火助神成,不规而圆,不矩有方,像火中泼墨,似炉中晕染,正常中孕育着意外,意外中蕴含着理智,在永远的变数和创造中,把生命的才情、意识的灵动、艺术的升华、想象的空间都熔进了瓷器之中。

汝瓷是有魂灵的。她“经千锤百炼的陶冶,而后注入了人类的灵魂;经圣火熊熊的洗礼,达到大彻大悟的坦然。”正是由于汝瓷经过了圣火的炼狱,并的到了灵魂的回归和升华,所以才达到了宠辱不惊境界,才达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旷达和超然,从而最终实现了一抹天青自然的亮点,被奉为世界博物架上的奇珍。每观汝瓷,我总要听到她——青精灵艺术的歌唱:追求物之理念;佛之辉煌;道之宁静;禅之淡然;天地之谐;万物之序。

甘肃彩陶


甘肃彩陶 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

站在博物馆陈列柜的彩陶面前,历史的风霜呼啸而来。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怀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制作、绘制陶器。千年之后,这些深藏在地下的文明得以重见天日。它们,静默地向世人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甘肃彩陶,以其独有的姿态绽放出“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之后,又显示出其史诗般厚重的底蕴。

缘起

先民们的生活用品

在讲述彩陶的历史之前,让我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场景:暮色降临,一家人在山洞里准备吃饭,顽皮的小儿子把用泥巴捏出来的小碗扔进母亲煮饭的火塘里,过了几天,父亲整理火塘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已经变得很坚硬的小碗。从此以后,陶器就诞生并开始作为器皿广泛应用,由于土质、纹饰的原因,我省出土的大量陶器都被称之为彩陶。

最初的时候,陶器依用途可以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三种类型,跟我们现在生活中普遍用到的碗、碟、钵、壶、瓶、罐、杯的用途都是完全一样的。彩陶一经出现,就被先民们大量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类上,足以说明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更后来的时间,部落的首领去世的时候,都喜欢带着自己钟爱的陶器陪葬,这就令陶器产生了另外一种用途——殉葬品。大量被埋入地下的殉葬品,在古老的黄河之畔安静地沉睡了漫长的几千年。

发现

千年后重见天日

公元1923年的一天,风尘仆仆的外国学者安特生惊扰了这些长眠在地下的文明。

1921年4月,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经批准,安特生和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以彩陶为标志的仰韶遗址的发现,被确认为距今7000年~5000年,这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1923年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走到兰州之后,他赶赴临洮,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种新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使马家窑文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驰誉世界,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的地位。

随后安特生逆洮河而上,在衙下集发现了寺洼文化;顺洮河而下发现了辛店文化;在广河县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因此安特生成为华北地文期的早期研究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首位调查者、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的最早发现者。甘肃是我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我省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史前文化和彩陶文化研究者郎树德在他的著作《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彩陶》一书中指出,彩陶是大地湾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根据大地湾、西山坪等遗址的统计,彩陶数量约占全部陶器的三分之一,比例如此之高,的确有些出人意料,可见甘肃彩陶问世之初,即具有一种奔腾磅礴的气势,迅速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辉。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大量彩陶呈现出比较多的原始性,纹饰比较单调、千篇一律,尚未出现变化多样的图案,说明史前先民的思维和艺术水平还处在最初的原始阶段。它们尽管远不及仰韶彩陶那样绚丽多姿,但是它毕竟将彩陶引入了人类的生活,将美好的色彩带到了人间,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考证

马家窑文化成就彩陶巅峰

在我省临洮发现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传播后融合当时的地方特点产生的一种地方类型,距今5800年至4800年之间。中原的仰韶文化衰落以后,大陇山以西的马家窑文化却异军突起,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马家窑文化还承载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的多种珍贵信息,是破译这一段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时代的神圣天书。

目前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经历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连续发展的文化类型,持续时间长达1000多年。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介绍,马家窑彩陶图案都是先民们怀着崇拜虔诚的心理绘制而成,绝不是随意为之。有反映农业和植物采集的草叶纹、花卉纹,有反映生育观念的葫芦纹、鱼纹有反映大自然的流水漩涡纹、水波纹、起伏山川纹,有反映社会活动的人形踏歌舞蹈纹,有代表文字雏形的“田”、“十”、“米”字纹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纹饰上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在兰州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会长王海东指着纹饰变化向记者讲解:“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彩陶上圆形纹饰的变化,初期圆形比较小,越来越大,逐渐在圆形中加入鱼形点,加入十字,最后网格。这种变化可以视为先民们对水的歌颂赞美,逐渐的变为对田地的赞美。网格纹饰说明当时的农业社会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了。”

马家窑文化大盛时,相继传往我省各地,甘肃广河县发现的距今4500年的半山遗址、距今4400至3600的和政齐家坪遗址、距今4350~4050年的青海马厂遗址、距今3900~3400年的山丹地区四坝遗址、距今3400~2800年的临洮辛店遗址、距今3400~2700年的临洮寺洼遗址,都是马家窑文化的分支,还有一支经过河西传往新疆,经历了民族交融后形成楼兰风格,这从楼兰古城出土的具有浓郁西域特征的彩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1948年,考古专家裴文中先生在1923年安特生对民勤沙井子考古的基础上,再次提出了沙井文化。沙井文化距今约3000~2500年,主要以没有纹饰的素陶为主,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

现状

马家窑文化还是潜力股

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马家窑文化就作为一种重要的史前文化被世界学术界所熟知,但上世纪,大众对这种在甘肃大地上常见的器皿,并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认识。“以前临洮的彩陶资源非常丰富,人为破坏了很多,非常遗憾。很多农民平整土地的时挖出墓葬,看到陶罐后,认为里面装着人的灵魂,是‘鬼罐’,一铁锨就拍碎了;顽皮的孩子们将很多陶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拿着弹弓,砰,一弹弓碎一个;胆大的村民有时候也将一些器型实用的陶罐带回家中喂鸡。”兰州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海东痛心的提起马家窑文化的那段厄运。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马家窑文化的粗浅认识,开始有人前往各个遗址收集彩陶,当时的彩陶几乎就是捡东西,遇到喜欢的就可以占为己有。接下来,开始1块、2块的和当地村民交易。后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沿海、国外开始有人花高价收购彩陶。但作为中国瓷器鼻祖的彩陶,当时的市场交易价格和瓷器仍然相差几百几千倍。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手里的经济的宽裕,马家窑热真正兴起,一件陶器的价格上涨了数百倍。以前几千块钱的一件陶罐,现在可以在收藏界可以达到几十万,以前十几万的彩陶,现在达到几百万之多。但这一热度催生出来的是人们对马家窑文物的掠夺式发掘,据王海东回忆,“目前临洮地下的彩陶几乎已经枯竭了,一年出不了几件好东西,还都是藏家手里出的。”2004年、2005年是马家窑文化最热的时候,当时临洮的漫山遍野几万人都挖掘彩陶。蜂拥而上的后果,也让一些制作复制品的贩子有了可趁之机:“黄土下已经没有了资源,赝品就应运而生了。许多刚刚开始收藏彩陶的人不明就里,很容易上当受骗。”

目前来说,马家窑的热度才刚刚兴起,王海东笃定地认为:“别看过去的十年上涨了那么多,目前的马家窑文化还是潜力股。因为其不可复制性以及历史性,马家窑逐渐被国人,被世界所认识。同时,马家窑文化因其历史研究性,成为那段没有文字的史前的唯一史料。彩陶上面绘制的很多画面还是没有明确的意义,现在我们也只是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比如连串的十字花纹,比如里面有谷物痕迹类似花瓶的陶器等,希望后人们能够破解这些彩陶图案上的未解之谜。”

马家窑彩陶片


小晏工作于甘肃博物馆,我和他是在扬州文物培训中心古陶瓷鉴定班认识的,一见如故。临别时,我送了他许多青花瓷片,他很感激,说扬州在新石器时期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也有一些原始陶器出土,但由于地域关系,基本不见彩陶的踪影,以后一定会在当地古玩市场买些彩陶标本送给我。事隔数年,我几乎忘了这件事。今年烟花三月,小晏托一位来扬州旅游的朋友,不远千里带给我一块彩陶标本,这位西北汉子果然不食前言。

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农业已经非常发达,陶器的产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彩陶和马家窑彩陶更如天外来客,作为人类最早的文明标志,开启了中国绘画史。仰韶文化彩陶上大量绘画鱼纹、鸟纹、植物纹,说明人们在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的长期生活中,学会了观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并发挥想象力,把客观现实中的事物,提炼成艺术形象,装饰在陶器上。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就是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处女作:五人一组,手拉手,头侧各有发辫,激情洋溢地跳着集体舞,是祈祷苍天赐福,还是庆祝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原始舞蹈,过去仅见于一些神话传说,但原始舞蹈一定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发之于心,动人心弦,使今天的现代舞蹈家受到有益的启发。

无论是半坡平直线条的画鱼,还是马家窑弧线感觉的画水,都蕴含了天地自然间的节奏与韵律之美。马家窑彩陶上面旋转的线条,是先民赖以生存的武器——飞石索,还是河流中泛起的涟漪……虽时光相隔六千余年,仍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

彩陶艺术的写实与抽象一直处于融合状态,反映了先民的巫术思维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目有所见,心有所悦,在彩陶艺术中,我们看到了人类的乐观精神和创造的激情。马家窑彩陶遗址在甘肃临洮境内,唐诗中描绘这个地方,用了“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等句子,正是西北这块荒凉广袤的土地上,繁育了人类最古老的灿烂文明。

彩陶盆上的原始舞蹈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

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字串8

关于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正如德国学者格罗塞所说:“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

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关于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正如德国学者格罗塞所说:“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

原始物质文化之原始彩陶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

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

舞蹈纹饰陶盆

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

舞蹈纹彩陶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上说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仿品,器物大小和纹饰都十分相似。彩陶的销售与仿制多年以来自成体系,有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商贩长驻北京负责联系客户,有专门负责挖盗、负责仿制以及长途贩运的。彩陶长期以来真假掺半,鱼目混珠,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由于彩陶的发展持续了几千年,分布的地区遍及北方数省,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数不清的原始部落遗存,出土物相当多。除了木头和树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容器可以使用的年代,水需要贮藏,食物需要盛装,全部依赖于陶质容器,数量极多是十分正常的。连绵不断的挖掘至今没有穷尽,与瓷器相比,真的彩陶在民间流通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10年前,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东西,精美的器物明显地少了,绝大多数是新烧。一件仿品,与原物大小一致,是完全照实物制作的,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实物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会发现:首先在造型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仿品的腹部线条很拙笨,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泥质粗,泥料中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土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的粘土淘洗得相当细腻,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水的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现代仿品由于使用一般黏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也厚而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地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所画的舞蹈纹样与真品对比,真品飞扬灵动的笔触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的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是临摹,图案有重描断笔的现象,且分量较重。

彩陶鲵鱼纹瓶--仰韶文化


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结成较大的部落,在文化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交流,但各自氏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性,并都有与众不同的信仰和崇拜。同半坡的人面鱼纹一样,这件彩陶瓶上的鲵鱼图案也是器物制作者信奉的神话形象。

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鲵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生长在山溪之中,四肢短小,尾大而扁,身上有斑纹,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称为“娃娃鱼”。鲵鱼在现今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鲵鱼绘于瓶上,是这个不知名的氏族的图腾纹样,可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鲵鱼的脸酷似人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彷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像是在呼喊着生命,又像是跃动着自由。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也不无道理。

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