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陶瓷器 > 导航 >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0-05-26

中国古代陶瓷器。

柯玫瑰 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前馆长 以私人收藏来说,如今想要看到一批既可囊括在中国陶瓷史中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又同时拥有稀少、高质及丰富学术价值这三个条件的私人收藏已是难上加难。而奉文堂之珍藏正好全部具备,这也让笔者兴奋不已以提笔为其收藏撰写本文。 奉文堂藏品中年代最早的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聚居在中国不同地区(更多着作以「文化」见称)的人们创造出的精妙之器。笔者曾告诉自己的学生,若要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新石器时期一定是我的首选。因为这个时期所体现的陶艺技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最为丰富多样。

Lot 252 新石器时代彩陶网纹罐或齐家文化估价:HK,000 -100,000 Lot 128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估价:HK0,000 -1,000,000 Lot 129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估价待询 自青铜器时代开始,大约于公元前二千年,中国南部(特别是浙江和江苏地区)的陶工开始烧制通体施釉的「青釉器」。至汉及晋代,便出现上釉并以氧化铁或绿彩装饰的器物。酱釉通常是用来仿青铜器效果,而大多数的绿釉兽形小件器物,则是受到当时大型雕塑、青铜器、漆器和彩绘壁画装饰的。 中国北方的所烧造的青釉陶瓷在6至7世纪发展越趋成熟。有的采用铅釉,有的采用高温釉,多姿多彩。到北齐时期更有重大突破,烧造出以浮雕、模制及花纹为饰的青釉大瓶。其装饰深受从中亚和西亚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器物的影响,这包括音乐、舞蹈、时装和宗教的传入。佛教既是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到中国的。 Lot 145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249 辽绿釉贴花穿带瓶 估价:HK0,000 -1,200,000 辽代时期仍流行使用铅釉装饰。但此时烧製的陶瓷亦开始在形制和装饰上仿制银器。公元10世纪之前,用以仿制金属器的模具还未出现,制作白瓷或青瓷器的陶匠在拉坯前都会在器壁上作凹线,使得器物在拉坯后呈类似银器的棱口。此种技法既是对金属器的模仿,而又并非完全复制。这种技法曾在邢窑白瓷中较多使用。 Lot 124 五代 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估价:HK0,000-600,000 至公元10世纪,更精细的青釉瓷在中国南北方各窑址都有烧造。其中棱花口盌最为典型,其造形仿自金器、银器及漆器。这类器形在浙江越窑,陝西耀州窑及河北的定窑都有烧造。其中四瓣式盌常多见于唐代,五瓣式盌则为五代时期的产物,到北宋则出现六瓣式。 Lot 245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估价:HK0,000 -250,000 湖南省境内的所烧造的陶瓷则有不同的发展,沿湘江而上的窑场在7至10世纪已开始生产以釉下彩装饰的器物。他们不但为当地所用,亦被货船顺长江运至各贸易港口,并远销国外。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就曾出土大量长沙窑烧制的产品。而大约于826年沉没于西爪哇海域的“Belitung号”阿拉伯货船沉船中也打捞出57,000件陶瓷,其中大部份都是长沙窑器。 Lot 105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梭罐 估价:HK0,000 -1,200,000 Lot 158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估价:HK0,000 -1,200,000Lot 159 北宋/金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17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盘 估价:HK0,000-600,000 宋代为中国陶瓷史一个巅峰,烧造成熟,纹饰优雅。宋代早期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以及北方邢窑和定窑烧造的白瓷和一些耀州窑烧造的器物都被钦点进贡朝廷。奉文堂收藏中亦包括了这四个窑场烧造的产品,当然也不乏被形容为「雨过天青」色的钧窑。 Lot 240 唐鲁山窑花釉注子 估价:HK0,000 -200,000Lot 193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95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纹盖罐 估价:HK

中国古代陶瓷器。

柯玫瑰 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前馆长 以私人收藏来说,如今想要看到一批既可囊括在中国陶瓷史中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又同时拥有稀少、高质及丰富学术价值这三个条件的私人收藏已是难上加难。而奉文堂之珍藏正好全部具备,这也让笔者兴奋不已以提笔为其收藏撰写本文。 奉文堂藏品中年代最早的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聚居在中国不同地区(更多着作以「文化」见称)的人们创造出的精妙之器。笔者曾告诉自己的学生,若要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新石器时期一定是我的首选。因为这个时期所体现的陶艺技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最为丰富多样。

Lot 252 新石器时代彩陶网纹罐或齐家文化估价:HK$70,000 -100,000 Lot 128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估价:HK$700,000 -1,000,000 Lot 129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估价待询 自青铜器时代开始,大约于公元前二千年,中国南部(特别是浙江和江苏地区)的陶工开始烧制通体施釉的「青釉器」。至汉及晋代,便出现上釉并以氧化铁或绿彩装饰的器物。酱釉通常是用来仿青铜器效果,而大多数的绿釉兽形小件器物,则是受到当时大型雕塑、青铜器、漆器和彩绘壁画装饰的。 中国北方的所烧造的青釉陶瓷在6至7世纪发展越趋成熟。有的采用铅釉,有的采用高温釉,多姿多彩。到北齐时期更有重大突破,烧造出以浮雕、模制及花纹为饰的青釉大瓶。其装饰深受从中亚和西亚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器物的影响,这包括音乐、舞蹈、时装和宗教的传入。佛教既是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到中国的。 Lot 145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249 辽绿釉贴花穿带瓶 估价:HK$800,000 -1,200,000 辽代时期仍流行使用铅釉装饰。但此时烧製的陶瓷亦开始在形制和装饰上仿制银器。公元10世纪之前,用以仿制金属器的模具还未出现,制作白瓷或青瓷器的陶匠在拉坯前都会在器壁上作凹线,使得器物在拉坯后呈类似银器的棱口。此种技法既是对金属器的模仿,而又并非完全复制。这种技法曾在邢窑白瓷中较多使用。 Lot 124 五代 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估价:HK$400,000-600,000 至公元10世纪,更精细的青釉瓷在中国南北方各窑址都有烧造。其中棱花口盌最为典型,其造形仿自金器、银器及漆器。这类器形在浙江越窑,陝西耀州窑及河北的定窑都有烧造。其中四瓣式盌常多见于唐代,五瓣式盌则为五代时期的产物,到北宋则出现六瓣式。 Lot 245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估价:HK$150,000 -250,000 湖南省境内的所烧造的陶瓷则有不同的发展,沿湘江而上的窑场在7至10世纪已开始生产以釉下彩装饰的器物。他们不但为当地所用,亦被货船顺长江运至各贸易港口,并远销国外。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就曾出土大量长沙窑烧制的产品。而大约于826年沉没于西爪哇海域的“Belitung号”阿拉伯货船沉船中也打捞出57,000件陶瓷,其中大部份都是长沙窑器。 Lot 105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梭罐 估价:HK$800,000 -1,200,000 Lot 158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估价:HK$800,000 -1,200,000Lot 159 北宋/金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17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盘 估价:HK$400,000-600,000 宋代为中国陶瓷史一个巅峰,烧造成熟,纹饰优雅。宋代早期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以及北方邢窑和定窑烧造的白瓷和一些耀州窑烧造的器物都被钦点进贡朝廷。奉文堂收藏中亦包括了这四个窑场烧造的产品,当然也不乏被形容为「雨过天青」色的钧窑。 Lot 240 唐鲁山窑花釉注子 估价:HK$150,000 -200,000Lot 193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95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纹盖罐 估价:HK$1,000,000- 1,500,000 Lot 199北宋/金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刻花执壶 估价:HK$800,000 -1,200,000 唐代时期河南鲁山烧造的花瓷,可谓是钧釉的一种雏形。其黑釉上不规则天青色流釉的装饰令人着迷。奉文堂主人对黑釉器情有独钟。中国北方陶工制作的黑釉器通常都简洁耐用,但尽管其外表内敛,但有时也会烧造例如「油滴」、「兔毫」、「铁锈斑」、「白腹轮」、等赏心悦目的装饰效果,有时甚至可见以描金装饰。大部分北方黑釉器都属于磁州窑系产品。磁州窑器中也有以深刀刻画或黑色画花等高水准工艺装饰手法。 Lot 185 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兔毫盏 估价:HK$350,000 -400,000 而中国南部福建所烧造的建窑黑釉器,大多是利用长达100多米的龙窑烧造。此类黑釉器釉质肥厚,适于用于热茶,通常会以如银色之「兔毫」纹装饰。由于当时茶文化的盛行,建窑成为民间甚至宫廷渴求的饮茶佳器。而因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于日本交流甚密。日本僧侣喜爱前往当天目山寺庙朝拜,并将建窑黑釉茶盌带回国,因此建窑黑釉茶盏在日本又被称为「天目瓷」。Lot 174 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双凤纹梅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83 南宋吉州窑彷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Lot 187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茶盌 估价:HK$700,000 -900,000 奉文堂收藏中亦可见到时下较受大众宠爱的类别,即吉州窑器及青白釉瓷器。吉州窑器可说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中的「灰姑娘」,其窑址于1980年才发掘,但后续有关考古工作比其他较为着名的窑址有所欠奉。然而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新的考古发掘,因此希望可在未来几年对吉州窑器进一步的了解。吉州窑器装饰技法多样, 纹饰丰富,包括酱釉、绿釉、以及不用釉色以模彷玳瑁、剔犀纹等装饰技法,可谓鬼斧神工。另外还有剪纸贴花技法以及烧掉树叶以后留下来的静脉痕迹的「木叶纹」装饰技法。 Lot 211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估价:HK$400,000 -600,000 Lot 215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估价:HK$300,000 -400,000Lot 216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位于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址则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其最重要的便是湖田窑。湖田窑的陶工善于制作陶俑、盖盒、精緻的杯子、盌和盘子、花瓶以及不同类形的酒器。在唐代,酒是常作暖身之用,因此会设计一个温壶,把酒器放置其中,以保持酒温。许多同时代的画作及壁画均有可见此类温酒壶以及设计典雅的酒杯。湖田窑烧造的青白釉瓷器上还经常可见诙谐人物及动物装饰,有时亦会以铁褐彩点缀。 Lot 113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估价:HK$600,000 -1,000,000Lot 114 元龙泉釉印花八仙八角梅瓶 估价:HK$700,000 -1,000,000 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中亦是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窑场不但为宫廷烧造瓷器,也外销至海外市场。而浙江南部的龙泉窑在其中又扮演重要的位置。龙泉窑始烧于宋代,至元代时得到最大的发展。龙泉窑烧造的大形青瓷迎合中东的餐饮需求,这些器物当时在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中为皇宫贵族使用。而较小器形的龙泉青釉瓷则出口至东南亚市场,质量最上乘的则留在国内。 陶瓷的烧造在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奉文堂所藏瓷则是对此中国陶瓷至高无上地位的完美呈现。

精选阅读

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

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中国古代窑址概略


一 河北省

河北省是宋代著名白瓷定窑瓷器产地,北方民间瓷窑的代表磁州窑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河北省境内的瓷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有关单位并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一定收获。

1.河北省磁县贾壁窑

窑址在磁县北贾壁村。遗物有高足盘、碗、钵等标本。为隋代青瓷窑。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碗有大、有小,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微内凹。安阳隋卜仁墓出土的青瓷,有可能是该窑烧造的。

2.河北省磁州窑

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窑址位于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广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地黑花瓷最具代表性,装饰题材来自民间。展出的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3.河北省邢窑

唐代著名白瓷产地之一。窑址在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窑址出土了精、粗两种器物,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出土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此外还出土有唐代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金代在临城还烧制定窑风格的白釉印花器物。

4.河北省定窑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还烧造少量黑釉和酱釉瓷,绿釉瓷最为少见。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瓷器以刻划花、印花装饰较为多见,以印花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覆烧方法,器口无釉,称之为“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5.河北省井陉窑

窑址在井陉县。窑址调查表明,井陉窑窑址范围较大,烧造具有定窑白瓷印花风格的器物,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时期。井陉窑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一般采用盘碗里心刮釉叠烧法,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所烧器物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

6.河北省隆化窑

窑址在隆化县。元代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钧釉器物。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器物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钧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二 河南省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瓷器发源地,省内瓷窑发现较多,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全省共有18个县、市发现古陶瓷窑址,少的发现两三处,多的达上百处。已发现窑址年代最早者为隋代。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定窑四个窑系瓷器,其中以钧瓷、青瓷所占比重最大。

7.河南省巩县窑

窑址在巩义市(原巩县)的冶子村、白河乡、铁匠炉村。巩县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开元时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唐代还烧造三彩釉陶、绞胎、黑釉、茶叶末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瓷器。

8.河南省密县窑

窑址在密县窑沟窑、西关窑。唐代烧造品种有白釉、黄釉、青釉、黑釉及珍珠地划花瓷等。珍珠地划花品种以西关窑出现最早,该技法借鉴唐代錾胎金银器。窑沟窑为金元时期窑址,以烧白釉瓷为主,还有白地黑花品种。

9.河南省鲁山窑

窑址在鲁山县段店。该窑早在唐代就已烧造黑釉带花斑的器物,既印证了唐人南卓《羯鼓录》中所记载的“鲁山花瓷”,也解决了传世花瓷腰鼓的确切窑口问题。宋代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青釉印花、黑釉、钧釉及三彩。白釉划花复线纹瓶、三彩陶枕及浮雕莲瓣纹灯都是鲁山窑颇具特色的品种。

10.河南省登封窑

窑址在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残片也散落很多。刻柳斗纹钵也是该窑具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绿釉及三彩器物。

柳斗纹是登封窑颇具特色的瓷器装饰。系仿柳编器物烧造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深刻粗线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器物以小钵最为常见。

11.河南省修武窑

窑址在修武县。宋代瓷窑。窑址遗物中有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瓷等标本。白釉剔花瓷和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黑釉剔花品种制作精细,黑白对比强烈,与磁州窑同类装饰难分伯仲。

12.河南省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宝丰宋代属汝州管辖,故称汝窑。汝窑在北宋后期元?至崇宁间的二十多年里曾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器胎较薄,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三至六个支烧痕。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匀净滋润,多有细小开片。

13.河南省宝丰窑

窑址在宝丰县青龙寺(即清凉寺)。烧瓷品种丰富,有印花或刻花青瓷、白釉刻花及绿彩瓷、三彩釉陶、黑釉瓷、酱釉瓷、黑釉凸线纹瓷等。特别是有一种剔刻麦粒纹饰者异常别致。宝丰窑烧瓷时间在北宋、金、元,明显受到耀州窑、磁州窑的影响。

麦粒纹是宝丰窑在北宋、金时期所采用的装饰技法,其他瓷窑未曾见有。从标本上可以看到在黑釉瓶等器物上刻出类似麦粒状的花纹,颇具特色。

14.河南省鹤壁窑

窑址在鹤壁市盘石头村、水泉村、龙王村等处。创烧于唐,产品以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黄釉及黑釉短流执壶也有所发现。宋代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黄釉品种,以黄釉刻划花盆最具特色。就新发现的资料看,鹤壁窑是河南省北部烧瓷历史较早及烧瓷品种比较丰富的瓷窑之一。

15.安阳窑

窑址在安阳县。窑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善应、装货口、楼上坡、天僖镇等地。安阳窑隋至元代烧制瓷器。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钵、瓶、杯等。唐代有黑釉碗标本。善应等三处窑址为金元时期,主要烧制钧釉、青釉器物。青釉器物以碗为主,钧釉有盘、碗、罐、炉、瓶等,有的带有红斑装饰。

16.河南省内乡窑

窑址在内乡县大窑店。旧称邓窑或邓州窑。唐至元代瓷窑,宋代为其兴盛期。唐代烧黑釉及带斑点装饰的花瓷。花瓷有罐、瓶等器物。宋金时期烧造青瓷,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有光素者,也有印、划花装饰者。

17.河南省淇县窑

窑址在淇县黄洞乡、西渔泉、前嘴西坡。元代瓷窑。明清文献记载淇县产青瓷。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80年代曾派人考察该窑,采集的标本中绝大多数为钧釉器物,兼有少量白釉、黑釉器物。钧釉器物有碗、钵、壶、盘、炉、瓶、蒷等,有的饰以紫红色斑块。

18.河南省郏县窑

窑址在郏县黑虎洞、黄道等处。烧瓷时间为唐代到元代。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有白釉绿彩、黄釉、黑釉、白地黑花瓷等。在黄道窑遗址里曾采集到黑釉斑点壶、罐等标本,为解决传世同类器物的窑口提供了资料。

19.河南省宜阳窑

窑址分布在宜阳县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宋金时期瓷窑。烧瓷品种以青釉瓷为主,兼烧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划花瓷及三彩釉陶。青釉瓷标本较为丰富,器型以碗为大宗,有光素者,也有以印花、划花、刻划花等装饰,造型、纹饰风格与临汝、宝丰、内乡、登封、鲁山等窑同类器物相似,均属耀州窑青瓷系统。

20.河南省新安窑

窑址在新安县下孤灯。宋至元代瓷窑。已发现窑址10余处,多烧造钧窑系瓷器,亦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红绿彩及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刻花等品种。

21.河南省扒村窑

窑址在禹县扒村,1950年发现。金元时期烧制磁州窑风格的器物。主要品种有白地黑花、白釉、白釉划花、黑釉、黄釉、绿釉、三彩、红绿彩、孔雀绿釉,还烧制钧窑系的钧釉、青釉品种。其中白地黑花色调对比强烈,我院收藏的白地黑花折沿盆为该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2.河南省禹县钧窑

窑址在禹县(今禹州市)的八卦洞、扒村、刘家庄、刘家门、下白峪、黄庄、苌庄、大洞磨街等地,已发现窑址近百处。创烧于唐,终烧于元。以八卦洞窑为代表。八卦洞窑发掘出土了大量官钧窑瓷器标本,解决了大量传世底刻数目字的钧窑花盆、尊、洗的产地及宫廷用瓷问题。八卦洞窑除了烧造钧瓷外,还烧造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等民间用瓷。

钧釉是一种窑变釉。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因釉中加入氧化铜作着色剂,而呈现铜红窑变效果,有海棠红、玫瑰紫等名贵色釉。

23.河南省临汝窑

窑址在临汝县严和店、轧花沟、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刘家沟、东沟、大峪班庄、石板河、陈沟、黄庄、岗窑等处。烧瓷时间主要在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青釉、青釉印花、钧釉瓷器。烧瓷品种和装饰特征与耀州窑、钧窑有一定关联。此外还烧白釉、黑釉器物。

三 山东省

山东省目前已发现淄博、枣庄等窑址。

24.山东省淄博窑

窑址在淄博市磁村窑、寨里窑。出土物表明磁村窑始烧于唐,终烧于元,有六百年的烧瓷历史。唐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宋代改烧白瓷。装饰技法有剔花、划花、绿彩、褐彩等。金元时期除烧白瓷外,黑釉瓷占有一定比例,以黑釉凸线纹装饰最具特点。还新出现了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绘等装饰,似受河北磁州窑的影响。

凸线纹装饰主要用在黑釉瓷器上,盛行于金代,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瓷窑里均有所见。淄博窑所烧黑釉凸线纹瓷器,造型规整,线纹清晰,一般在罐的双系下方,饰有斜十字纹,颇为独特。

四 山西省

山西省瓷窑遗址较多,明清两代方志中多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仅发现3处窑址。1973年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山西省有待调查的窑址逐个进行了调查,方志记载的古瓷窑遗址中有二分之一得到了证实,并有新的发现。

25.山西省介休窑

窑址在介休县洪山镇。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和民国。宋代烧定窑系白釉,黑釉印花盘、碗等。白釉划花填黑彩、白地黑花与河北磁州窑有一定关系。白釉酱花品种富有介休窑特色,有桔红色彩者。金代盛烧褐釉印花器皿,装饰纹样以孩童荡船于莲池较为多见,而在其他瓷窑产品中这种图案则极少见。

26.山西省霍县窑

窑址在霍县陈村一带。创烧于金,而盛烧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霍县窑器物胎釉洁白,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五个小支钉痕。霍县窑即文献记载“彭窑”所在地。元以后烧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27.山西省大同窑

窑址在大同县瓦窑沟,这里就是《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磁窑”。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有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作风粗犷;划花线条较细,以复线水波纹稍多见,亦见有划花水波游鱼者。

28.山西省怀仁窑

窑址在怀仁县。金、元时期瓷窑。以烧黑釉瓷为主,器物有弦纹瓶、大口罐等。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釉面乌黑晶莹。大口罐的口较厚,与大同窑的口沿削平不同。釉有的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除黑釉外,还烧白釉、白地黑花、酱釉品种。

29.山西省浑源窑

窑址在浑源县。发现窑址3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度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造瓷器品种之丰富多样,在燕北地区是少见的。

30.山西省榆次窑

窑址在榆次县孟家井,孟家井旧属榆次县。宋至明代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釉色白中闪黄,因系叠烧,碗心有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还发现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31.山西省阳城窑

窑址在阳城县畔沟。金代瓷窑。烧造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装饰技法见有划花。器形有折腰盘、碗等。

32.山西省平定窑

窑址在平定县柏井村。唐代至金代瓷窑。平定窑的烧瓷历史历经唐、五代、宋、金时期。平定距河北较近,因此所烧造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邢、定两窑的影响。以烧白釉为主,兼烧黑釉,装饰有刻划花、剔花、印花。

33.山西省河曲窑

窑址在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为河曲窑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弦纹供器。

34.山西省盂县窑

窑址在盂县磁窑坡村。宋金时期瓷窑。该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器物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刻划花装饰者。白釉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不施化妆土。除白釉器物以外,还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品种。

35.山西省交城窑

窑址在交城县。唐代至元代瓷窑。唐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产量最大,还发现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以外,还烧黑釉瓷。

36.山西省河津窑

窑址在河津县北午芹。唐代烧白釉、黑釉瓷,白瓷有注子、碗等。宋代烧白釉折腰盘、盆、碗等,装饰技法有浮雕莲瓣纹、绿彩、印花、珍珠地划花、剔花等。

37.山西省长治窑

窑址在长治县八义镇。金代瓷窑。以烧红绿彩绘碗、塑像为主,兼烧少量白地黑花器物。红绿彩碗的里心、圈足上都有五个支烧痕,纹饰以花卉为主,另有少量鱼纹、题写的诗文。

金三彩

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瓷窑烧造的彩瓷品种之一。器物以小碗为主,一般在白釉器物上,以红、绿、黄三色,有的还加以黑色彩绘画纹饰,有些仅有红、绿二色(故又称红绿彩),与景德镇红绿彩有一定关系。

38. 山西省临汾窑

窑址在临汾县。烧瓷时间为元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兼烧酱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等品种。黑釉、酱釉瓷器中以直口碗数量最多,为典型的元代造型。黑釉漆黑光亮,还有油滴与兔毫纹碗。白釉中还有采用印花、划花、剔花、彩绘装饰的。

油滴釉

是一种结晶釉,以釉面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银白色圆点形似油滴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富集,冷却时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形成油滴。油滴釉瓷在宋、元时期瓷窑产品中比较多见,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省的一些瓷窑均有烧造。

39.山西省晋城窑

近些年发现的晋南地区瓷窑,窑址在晋城县境内。金元时期瓷窑。主要烧造钧釉瓷器,器形以碗最为常见。

中国古代精美陶器欣赏


上朔远古时代,中国陶器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除了色彩纹饰的华丽,器形的造型比例和拿捏艺术也精美异常,带有一种大道至简奇异的精灵之气。

齊家文化 陶罐 約公元前2000至1000年 高30厘米

鳥形陶器 東周 約公元前8至7世紀 高33.5厘米,長36厘米

黑陶雙耳罐 西漢 高33.5厘米,寬38厘米

陶瓷代釉臥狗 東漢 約公元2至3世紀 長23厘米 瑞士Jürgen L.Fischer先生舊藏

彩繪陶俑 漢代 高 45.5厘米

彩陶朱雀玄武 汉代 54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男僕陶俑 西漢 高60.8厘米

騎士彩繪陶俑 西漢 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 高 35.5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4.7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7.7厘米

唐代陶器用于冥器的很多,无论神像、人物与动物其形象都极为丰满和逼真写实,并带有浓郁的异国风情,这也是当时的国体所在吧。按理说,这类器物无论价值如何,都不可以用于府宅中的收藏,阴气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在阳间镇邪的。然而在西方欧美等国,可能基于艺术欣赏的口味不同,这类陶器上世纪早中期流于海外很多很多,因而自然也成了拍卖市场和古董收藏中的常客。

陶马 唐代 HEIGHT 35,5 厘米

騎馬仕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7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29厘米

綠釉青蛙紋陶瓷小壺 唐代 高9.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7.7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2.8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4.1厘米

绿釉陶罐 汉代 H13,2 厘米

陶瓷帶釉羊坐像 三國至晉 HEIGHT 12,5 厘米, LENGTH 14,4 厘米

紅陶男僕頭 宋代 高23厘米

陶胎彩绘马球仕女俑 唐 高36.5 厘米

来源:佛朗西斯高•玛利亚,塔里安利•得•马基奥侯爵(1887-1968)及马加烈特•奥地利-托斯卡纳女大公,塔里安利•得•马基奥女侯爵(1894-1986)伉俪收藏 于1939年9月12日购自北平古董商通艺公司

三彩双龙耳壶 唐 高44 厘米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体上施以黄、绿、赭三种釉彩,有的单色篮彩或黄、绿两彩,这些器物都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唐三彩”这个名称并非当时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此作品瓶口外撇,细颈内束,肩部丰满,下腹渐敛,平底,器形古朴,典雅大方。瓶口两侧各有一龙耳,龙口紧紧衔住口沿,龙颈大幅弯曲,龙身下垂至瓶肩,线条流畅,身形矫健。龙耳、肩部、上腹施低温彩釉,黄、绿、褐数色交融,斑斓绚丽,透露出浓厚的盛唐气息,勾起人们对远古盛世的向往。此瓶形制经典,釉色炫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缛华丽的元素,确实是一件唐代陶瓷制品的代表之作。

三彩長頸瓶 唐7~8世紀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唐三彩為唐代代表陶瓷器作品,為低溫鉛釉陶器的一種,因器表經常施黃、綠、白三色而通稱為「三彩」。事實上,三彩器上的顏色變化多樣,除黃、綠、白,也可見有褐、藍等色,且三彩器也不一定局限在三種顏色,也見有單色釉、二彩等,「三彩」只是個通稱。唐三彩最常見者為墓葬出土的鎮墓獸及各式人俑,尚有少許器皿類作品。受到中國唐三彩影響,日本奈良地區於奈良至平安時代曾有奈良三彩的燒製,傳世品以東大寺正倉院所藏之奈良三彩為經典代表。

三彩龍首角盃 唐代 516,500 美元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7至1985年(借展)

角盃,原為牛角或犀牛角製,飲用器,於中亞及西亞以銀或寶石製作,後傳至中國,最早於漢代已有所見,材質多樣,如陶、琉璃以及銀等。唐代角盃,多以波斯銀器為模本。本品角盃,器形優雅,珍珠地飾花葉紋,精巧細緻,當屬現存唐代角盃中精佳之品。

漆盘 汉代直径16厘米

三彩凤首壶 唐代 高29厘米

为经典的唐三彩作品,壶口呈凤首状,细长颈,圆形扁腹,高足外撇,平底,凤首凸显雍容华贵,整体造型丰润饱满,充分体现唐代审美的特点。通体施褐、黄、蓝等色釉,釉色鲜明绚丽。尤其是器耳上所施篮彩,为唐代稀缺彩料,更显出尊贵风采。一侧置曲柄,曲线优雅大方。壶腹两侧有开光,均内饰神鸟凤凰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画面刀工精美,刻画细致,具有极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且暗藏“有凤来仪”之兆,寓意富贵吉祥。

陶神兽 东汉

彩绘陶舞俑 西汉 53.3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2

这个陶俑形象生动地呈现汉代诗歌中描述的舞蹈节奏,捕捉到了一个精美的舞动瞬间。

绿釉禽舍 东汉 H. 9 1/4 in. (23.5 厘米); W. 14 3/4 in. (37.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Collection,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4

典型的冥器,为逝者提供丰富的财富供给。汉朝汉字的推广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说明权力是如何在皇权政治和贵族之外流传到更广泛的官僚阶层的。在汉初,儒学成为主流哲学,汉帝国依靠这一类的学者官员。他们希望自己和家人在来世依旧富贵,从而在这丰富的陶土模型中得到满足。塑造成这类原始陶器精美的琉璃器皿模型,是当时广大贵族社会阶层墓葬的理想媒介。

彩绘陶舞娘 唐代 38.4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Anonymous Gift, in memory of Louise G. Dillingham, 1978 陪葬品

彩陶乐俑 唐代 7th century 14.6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Rogers Fund, 1923

游牧民族彩陶俑 唐代 7th century 51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Barbara and William Karatz Gift, 2002

此陶俑是北方非汉族人物的一种罕见的表现形式,如他丰满的双眸与脸庞,双辫的长发,宽大的翻领,宽松的裤子,尖的靴子。他的腰带,一个三角袋,一把刀,一个圆形的盒子悬挂着,也反映了北方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彩陶镇墓兽 北魏-北齐 mid-to-late 6th century 30.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Ann Eden Woodward Foundation Gift, 1979

欧美地区形容它是一种梦幻般的生物

彩繪陶鋪首 唐代 高:28 厘米 寬:25 厘米

灰陶模製圓形獸面,銅鈴大眼突出,怒目聳眉,呲牙咧嘴,雙角突伸,大耳外擴,鬃毛飛揚。表面罩以乳白色層,再以黑彩點睛,橘紅彩線描出血盆大口。耳洞、嘴角外側及下巴中央均有穿孔,應為穿繩綁縛之用。漢代墓室門常見以鋪首裝飾,祈以猙獰獸面(或許源自上古青銅之饕餮紋飾)袪除邪鬼。

陶狮 唐代 17厘米

龟形陶砚 汉代 24.5厘米

陶加彩羅漢俑一組五尊 宋代

陶加彩女立俑 唐代

,000,000- 1,500,000 Lot 199北宋/金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刻花执壶 估价:HK0,000 -1,200,000 唐代时期河南鲁山烧造的花瓷,可谓是钧釉的一种雏形。其黑釉上不规则天青色流釉的装饰令人着迷。奉文堂主人对黑釉器情有独钟。中国北方陶工制作的黑釉器通常都简洁耐用,但尽管其外表内敛,但有时也会烧造例如「油滴」、「兔毫」、「铁锈斑」、「白腹轮」、等赏心悦目的装饰效果,有时甚至可见以描金装饰。大部分北方黑釉器都属于磁州窑系产品。磁州窑器中也有以深刀刻画或黑色画花等高水准工艺装饰手法。 Lot 185 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兔毫盏 估价:HK0,000 -400,000 而中国南部福建所烧造的建窑黑釉器,大多是利用长达100多米的龙窑烧造。此类黑釉器釉质肥厚,适于用于热茶,通常会以如银色之「兔毫」纹装饰。由于当时茶文化的盛行,建窑成为民间甚至宫廷渴求的饮茶佳器。而因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于日本交流甚密。日本僧侣喜爱前往当天目山寺庙朝拜,并将建窑黑釉茶盌带回国,因此建窑黑釉茶盏在日本又被称为「天目瓷」。Lot 174 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双凤纹梅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83 南宋吉州窑彷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估价:HK0,000 - 1,200,000 Lot 187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茶盌 估价:HK0,000 -900,000 奉文堂收藏中亦可见到时下较受大众宠爱的类别,即吉州窑器及青白釉瓷器。吉州窑器可说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中的「灰姑娘」,其窑址于1980年才发掘,但后续有关考古工作比其他较为着名的窑址有所欠奉。然而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新的考古发掘,因此希望可在未来几年对吉州窑器进一步的了解。吉州窑器装饰技法多样, 纹饰丰富,包括酱釉、绿釉、以及不用釉色以模彷玳瑁、剔犀纹等装饰技法,可谓鬼斧神工。另外还有剪纸贴花技法以及烧掉树叶以后留下来的静脉痕迹的「木叶纹」装饰技法。 Lot 211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估价:HK0,000 -600,000 Lot 215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估价:HK0,000 -400,000Lot 216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估价:HK0,000 -800,000 位于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址则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其最重要的便是湖田窑。湖田窑的陶工善于制作陶俑、盖盒、精緻的杯子、盌和盘子、花瓶以及不同类形的酒器。在唐代,酒是常作暖身之用,因此会设计一个温壶,把酒器放置其中,以保持酒温。许多同时代的画作及壁画均有可见此类温酒壶以及设计典雅的酒杯。湖田窑烧造的青白釉瓷器上还经常可见诙谐人物及动物装饰,有时亦会以铁褐彩点缀。 Lot 113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估价:HK0,000 -1,000,000Lot 114 元龙泉釉印花八仙八角梅瓶 估价:HK0,000 -1,000,000 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中亦是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窑场不但为宫廷烧造瓷器,也外销至海外市场。而浙江南部的龙泉窑在其中又扮演重要的位置。龙泉窑始烧于宋代,至元代时得到最大的发展。龙泉窑烧造的大形青瓷迎合中东的餐饮需求,这些器物当时在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中为皇宫贵族使用。而较小器形的龙泉青釉瓷则出口至东南亚市场,质量最上乘的则留在国内。 陶瓷的烧造在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奉文堂所藏瓷则是对此中国陶瓷至高无上地位的完美呈现。

精选阅读

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

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中国古代窑址概略


一 河北省

河北省是宋代著名白瓷定窑瓷器产地,北方民间瓷窑的代表磁州窑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河北省境内的瓷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有关单位并进行了发掘,取得了一定收获。

1.河北省磁县贾壁窑

窑址在磁县北贾壁村。遗物有高足盘、碗、钵等标本。为隋代青瓷窑。装饰图案仅发现划刻波浪纹一种。胎体厚重,施釉厚而透明,垂釉现象比较普遍,在器皿外壁下部聚集成黑绿色玻璃体滴珠是其特征。碗有大、有小,多敞口深腹,小平底,中心微内凹。安阳隋卜仁墓出土的青瓷,有可能是该窑烧造的。

2.河北省磁州窑

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窑址位于磁县的观台镇、东艾口、冶子村及彭城镇等地。窑址范围广大,遗物丰富,烧造品种繁多,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以白地黑花瓷最具代表性,装饰题材来自民间。展出的白地划花填黑彩及白地划花填酱彩瓷,不仅色彩对比强烈,纹饰也新颖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3.河北省邢窑

唐代著名白瓷产地之一。窑址在内丘县城关、临城县祁村一带。窑址出土了精、粗两种器物,精者胎釉洁白如雪,印证了文献有关“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记载。窑址出土碗底刻划“盈”字铭文的标本。此外还出土有唐代黑釉、黄釉、褐黄釉瓷及三彩釉陶。金代在临城还烧制定窑风格的白釉印花器物。

4.河北省定窑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川村及北镇村一带。创烧于晚唐,北宋时期有较大发展。所烧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还烧造少量黑釉和酱釉瓷,绿釉瓷最为少见。唐代器物多光素无纹饰,北宋时期瓷器以刻划花、印花装饰较为多见,以印花最为精美,居宋代各窑之冠。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覆烧方法,器口无釉,称之为“芒口”,是定窑瓷器的特征之一。

5.河北省井陉窑

窑址在井陉县。窑址调查表明,井陉窑窑址范围较大,烧造具有定窑白瓷印花风格的器物,烧瓷时间始于唐终于元,宋、金时期是其兴盛时期。井陉窑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一般采用盘碗里心刮釉叠烧法,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从总体上看,所烧器物质量略逊于曲阳定窑瓷器,但其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

6.河北省隆化窑

窑址在隆化县。元代瓷窑。已发现该窑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钧窑系的钧釉器物。白地黑花器物以大件缸、罐为主,器物胎体厚重,胎质较粗,白釉泛黄,彩呈褐色。所烧钧釉瓷器以碗为主,胎质粗,釉色为灰蓝色,较暗淡。

二 河南省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瓷器发源地,省内瓷窑发现较多,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全省共有18个县、市发现古陶瓷窑址,少的发现两三处,多的达上百处。已发现窑址年代最早者为隋代。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定窑四个窑系瓷器,其中以钧瓷、青瓷所占比重最大。

7.河南省巩县窑

窑址在巩义市(原巩县)的冶子村、白河乡、铁匠炉村。巩县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开元时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唐代还烧造三彩釉陶、绞胎、黑釉、茶叶末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瓷器。

8.河南省密县窑

窑址在密县窑沟窑、西关窑。唐代烧造品种有白釉、黄釉、青釉、黑釉及珍珠地划花瓷等。珍珠地划花品种以西关窑出现最早,该技法借鉴唐代錾胎金银器。窑沟窑为金元时期窑址,以烧白釉瓷为主,还有白地黑花品种。

9.河南省鲁山窑

窑址在鲁山县段店。该窑早在唐代就已烧造黑釉带花斑的器物,既印证了唐人南卓《羯鼓录》中所记载的“鲁山花瓷”,也解决了传世花瓷腰鼓的确切窑口问题。宋代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青釉印花、黑釉、钧釉及三彩。白釉划花复线纹瓶、三彩陶枕及浮雕莲瓣纹灯都是鲁山窑颇具特色的品种。

10.河南省登封窑

窑址在登封县曲河镇。始烧于唐,下限到元代,宋代为极盛时期。盛烧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遗留有大量瓶类标本,瓶身高达40厘米以上,珍珠地划花枕残片也散落很多。刻柳斗纹钵也是该窑具有特色的产品。此外,还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黑釉、绿釉及三彩器物。

柳斗纹是登封窑颇具特色的瓷器装饰。系仿柳编器物烧造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深刻粗线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器物以小钵最为常见。

11.河南省修武窑

窑址在修武县。宋代瓷窑。窑址遗物中有白、黑、酱色釉、白釉剔花、绞胎瓷等标本。白釉剔花瓷和绞胎瓷是该窑最具特色的品种。黑釉剔花品种制作精细,黑白对比强烈,与磁州窑同类装饰难分伯仲。

12.河南省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宝丰宋代属汝州管辖,故称汝窑。汝窑在北宋后期元?至崇宁间的二十多年里曾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器胎较薄,多采用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三至六个支烧痕。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匀净滋润,多有细小开片。

13.河南省宝丰窑

窑址在宝丰县青龙寺(即清凉寺)。烧瓷品种丰富,有印花或刻花青瓷、白釉刻花及绿彩瓷、三彩釉陶、黑釉瓷、酱釉瓷、黑釉凸线纹瓷等。特别是有一种剔刻麦粒纹饰者异常别致。宝丰窑烧瓷时间在北宋、金、元,明显受到耀州窑、磁州窑的影响。

麦粒纹是宝丰窑在北宋、金时期所采用的装饰技法,其他瓷窑未曾见有。从标本上可以看到在黑釉瓶等器物上刻出类似麦粒状的花纹,颇具特色。

14.河南省鹤壁窑

窑址在鹤壁市盘石头村、水泉村、龙王村等处。创烧于唐,产品以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黄釉及黑釉短流执壶也有所发现。宋代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划花、黄釉品种,以黄釉刻划花盆最具特色。就新发现的资料看,鹤壁窑是河南省北部烧瓷历史较早及烧瓷品种比较丰富的瓷窑之一。

15.安阳窑

窑址在安阳县。窑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善应、装货口、楼上坡、天僖镇等地。安阳窑隋至元代烧制瓷器。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钵、瓶、杯等。唐代有黑釉碗标本。善应等三处窑址为金元时期,主要烧制钧釉、青釉器物。青釉器物以碗为主,钧釉有盘、碗、罐、炉、瓶等,有的带有红斑装饰。

16.河南省内乡窑

窑址在内乡县大窑店。旧称邓窑或邓州窑。唐至元代瓷窑,宋代为其兴盛期。唐代烧黑釉及带斑点装饰的花瓷。花瓷有罐、瓶等器物。宋金时期烧造青瓷,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有光素者,也有印、划花装饰者。

17.河南省淇县窑

窑址在淇县黄洞乡、西渔泉、前嘴西坡。元代瓷窑。明清文献记载淇县产青瓷。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80年代曾派人考察该窑,采集的标本中绝大多数为钧釉器物,兼有少量白釉、黑釉器物。钧釉器物有碗、钵、壶、盘、炉、瓶、蒷等,有的饰以紫红色斑块。

18.河南省郏县窑

窑址在郏县黑虎洞、黄道等处。烧瓷时间为唐代到元代。烧造品种以白釉瓷为主,此外还有白釉绿彩、黄釉、黑釉、白地黑花瓷等。在黄道窑遗址里曾采集到黑釉斑点壶、罐等标本,为解决传世同类器物的窑口提供了资料。

19.河南省宜阳窑

窑址分布在宜阳县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宋金时期瓷窑。烧瓷品种以青釉瓷为主,兼烧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划花瓷及三彩釉陶。青釉瓷标本较为丰富,器型以碗为大宗,有光素者,也有以印花、划花、刻划花等装饰,造型、纹饰风格与临汝、宝丰、内乡、登封、鲁山等窑同类器物相似,均属耀州窑青瓷系统。

20.河南省新安窑

窑址在新安县下孤灯。宋至元代瓷窑。已发现窑址10余处,多烧造钧窑系瓷器,亦烧造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红绿彩及耀州窑系的青釉印花、刻花等品种。

21.河南省扒村窑

窑址在禹县扒村,1950年发现。金元时期烧制磁州窑风格的器物。主要品种有白地黑花、白釉、白釉划花、黑釉、黄釉、绿釉、三彩、红绿彩、孔雀绿釉,还烧制钧窑系的钧釉、青釉品种。其中白地黑花色调对比强烈,我院收藏的白地黑花折沿盆为该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2.河南省禹县钧窑

窑址在禹县(今禹州市)的八卦洞、扒村、刘家庄、刘家门、下白峪、黄庄、苌庄、大洞磨街等地,已发现窑址近百处。创烧于唐,终烧于元。以八卦洞窑为代表。八卦洞窑发掘出土了大量官钧窑瓷器标本,解决了大量传世底刻数目字的钧窑花盆、尊、洗的产地及宫廷用瓷问题。八卦洞窑除了烧造钧瓷外,还烧造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等民间用瓷。

钧釉是一种窑变釉。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有天蓝、月白、天青等色,有些器物因釉中加入氧化铜作着色剂,而呈现铜红窑变效果,有海棠红、玫瑰紫等名贵色釉。

23.河南省临汝窑

窑址在临汝县严和店、轧花沟、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刘家沟、东沟、大峪班庄、石板河、陈沟、黄庄、岗窑等处。烧瓷时间主要在宋、金、元时期。主要烧造青釉、青釉印花、钧釉瓷器。烧瓷品种和装饰特征与耀州窑、钧窑有一定关联。此外还烧白釉、黑釉器物。

三 山东省

山东省目前已发现淄博、枣庄等窑址。

24.山东省淄博窑

窑址在淄博市磁村窑、寨里窑。出土物表明磁村窑始烧于唐,终烧于元,有六百年的烧瓷历史。唐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宋代改烧白瓷。装饰技法有剔花、划花、绿彩、褐彩等。金元时期除烧白瓷外,黑釉瓷占有一定比例,以黑釉凸线纹装饰最具特点。还新出现了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绘等装饰,似受河北磁州窑的影响。

凸线纹装饰主要用在黑釉瓷器上,盛行于金代,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瓷窑里均有所见。淄博窑所烧黑釉凸线纹瓷器,造型规整,线纹清晰,一般在罐的双系下方,饰有斜十字纹,颇为独特。

四 山西省

山西省瓷窑遗址较多,明清两代方志中多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仅发现3处窑址。1973年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山西省有待调查的窑址逐个进行了调查,方志记载的古瓷窑遗址中有二分之一得到了证实,并有新的发现。

25.山西省介休窑

窑址在介休县洪山镇。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和民国。宋代烧定窑系白釉,黑釉印花盘、碗等。白釉划花填黑彩、白地黑花与河北磁州窑有一定关系。白釉酱花品种富有介休窑特色,有桔红色彩者。金代盛烧褐釉印花器皿,装饰纹样以孩童荡船于莲池较为多见,而在其他瓷窑产品中这种图案则极少见。

26.山西省霍县窑

窑址在霍县陈村一带。创烧于金,而盛烧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光素者居多,间有少量印花装饰。霍县窑器物胎釉洁白,用支钉支烧,器里及足均留有五个小支钉痕。霍县窑即文献记载“彭窑”所在地。元以后烧白地褐花高足杯、碗等器物。

27.山西省大同窑

窑址在大同县瓦窑沟,这里就是《大同府志》中提到的“青磁窑”。烧瓷时间为金、元两代。窑址遗物以黑釉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器物有瓶、罐、盆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和划花两种。剔花作风粗犷;划花线条较细,以复线水波纹稍多见,亦见有划花水波游鱼者。

28.山西省怀仁窑

窑址在怀仁县。金、元时期瓷窑。以烧黑釉瓷为主,器物有弦纹瓶、大口罐等。划花装饰者较多,线条简练,釉面乌黑晶莹。大口罐的口较厚,与大同窑的口沿削平不同。釉有的产生油滴结晶,但发现不多。除黑釉外,还烧白釉、白地黑花、酱釉品种。

29.山西省浑源窑

窑址在浑源县。发现窑址3处,以古磁窑烧造年代最早,始烧于唐。窑址遗留不少白釉、黑釉碗、罐标本。度纹装饰与河南瓷窑作风相同,里白釉外黑釉碗具有地域特征。金元两代盛烧雁北地区常见的黑釉剔花瓷。此外,还有青釉、黑釉瓷,白釉划花、剔花、印花、白地黑花及钧釉瓷器。该窑所烧造瓷器品种之丰富多样,在燕北地区是少见的。

30.山西省榆次窑

窑址在榆次县孟家井,孟家井旧属榆次县。宋至明代瓷窑。窑址遗物以黑釉、白釉瓷所占比重最大,白釉瓷多有印花装饰,线条粗犷,釉色白中闪黄,因系叠烧,碗心有一圈无釉。黑釉瓷也有以印花装饰者,但数量较少。还发现少量酱釉、青釉印花、白地黑花瓷器标本。

31.山西省阳城窑

窑址在阳城县畔沟。金代瓷窑。烧造器物以白釉瓷为主,装饰技法见有划花。器形有折腰盘、碗等。

32.山西省平定窑

窑址在平定县柏井村。唐代至金代瓷窑。平定窑的烧瓷历史历经唐、五代、宋、金时期。平定距河北较近,因此所烧造瓷器在造型、釉色、装饰上受到邢、定两窑的影响。以烧白釉为主,兼烧黑釉,装饰有刻划花、剔花、印花。

33.山西省河曲窑

窑址在河曲县阳坡泉与硬地节。金代瓷窑。阳坡泉烧造白釉、黑釉器物。白釉瓷有盘、碗、盆等造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印花等,划花线条均为细线条。不上化妆土者釉呈灰青色,为河曲窑瓷器特有的色泽。黑釉器物有刮釉叠烧的碗,数量较多,此外还有弦纹供器。

34.山西省盂县窑

窑址在盂县磁窑坡村。宋金时期瓷窑。该窑以烧白瓷为主,白釉器物有光素者,也有印花、刻划花装饰者。白釉器物一般施化妆土,较粗者不施化妆土。除白釉器物以外,还烧造白釉黑花、绞胎、黑釉瓷及低温黄釉陶等品种。

35.山西省交城窑

窑址在交城县。唐代至元代瓷窑。唐代烧瓷品种以白瓷产量最大,还发现黑釉斑点拍鼓标本。宋代仍以烧造白瓷为主,装饰技法有凸雕莲瓣纹、釉上赭彩彩绘、珍珠地划花、划花等。除白釉瓷以外,还烧黑釉瓷。

36.山西省河津窑

窑址在河津县北午芹。唐代烧白釉、黑釉瓷,白瓷有注子、碗等。宋代烧白釉折腰盘、盆、碗等,装饰技法有浮雕莲瓣纹、绿彩、印花、珍珠地划花、剔花等。

37.山西省长治窑

窑址在长治县八义镇。金代瓷窑。以烧红绿彩绘碗、塑像为主,兼烧少量白地黑花器物。红绿彩碗的里心、圈足上都有五个支烧痕,纹饰以花卉为主,另有少量鱼纹、题写的诗文。

金三彩

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瓷窑烧造的彩瓷品种之一。器物以小碗为主,一般在白釉器物上,以红、绿、黄三色,有的还加以黑色彩绘画纹饰,有些仅有红、绿二色(故又称红绿彩),与景德镇红绿彩有一定关系。

38. 山西省临汾窑

窑址在临汾县。烧瓷时间为元代。以烧黑釉瓷为主,兼烧酱釉、白地黑花、白釉划花等品种。黑釉、酱釉瓷器中以直口碗数量最多,为典型的元代造型。黑釉漆黑光亮,还有油滴与兔毫纹碗。白釉中还有采用印花、划花、剔花、彩绘装饰的。

油滴釉

是一种结晶釉,以釉面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银白色圆点形似油滴而得名。其形成原因是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富集,冷却时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形成油滴。油滴釉瓷在宋、元时期瓷窑产品中比较多见,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省的一些瓷窑均有烧造。

39.山西省晋城窑

近些年发现的晋南地区瓷窑,窑址在晋城县境内。金元时期瓷窑。主要烧造钧釉瓷器,器形以碗最为常见。

中国古代精美陶器欣赏


上朔远古时代,中国陶器集实用与艺术为一身,除了色彩纹饰的华丽,器形的造型比例和拿捏艺术也精美异常,带有一种大道至简奇异的精灵之气。

齊家文化 陶罐 約公元前2000至1000年 高30厘米

鳥形陶器 東周 約公元前8至7世紀 高33.5厘米,長36厘米

黑陶雙耳罐 西漢 高33.5厘米,寬38厘米

陶瓷代釉臥狗 東漢 約公元2至3世紀 長23厘米 瑞士Jürgen L.Fischer先生舊藏

彩繪陶俑 漢代 高 45.5厘米

彩陶朱雀玄武 汉代 54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鴨形陶罐 西漢 高29.5厘米 長46.5厘米

男僕陶俑 西漢 高60.8厘米

騎士彩繪陶俑 西漢 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 高 35.5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4.7厘米

衛兵彩繪陶俑 北齊 高 27.7厘米

唐代陶器用于冥器的很多,无论神像、人物与动物其形象都极为丰满和逼真写实,并带有浓郁的异国风情,这也是当时的国体所在吧。按理说,这类器物无论价值如何,都不可以用于府宅中的收藏,阴气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在阳间镇邪的。然而在西方欧美等国,可能基于艺术欣赏的口味不同,这类陶器上世纪早中期流于海外很多很多,因而自然也成了拍卖市场和古董收藏中的常客。

陶马 唐代 HEIGHT 35,5 厘米

騎馬仕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7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29厘米

綠釉青蛙紋陶瓷小壺 唐代 高9.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女僕陶俑 唐代 高38.6厘米

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7.7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42.8厘米

女彩繪陶俑 唐代 高 34.1厘米

绿釉陶罐 汉代 H13,2 厘米

陶瓷帶釉羊坐像 三國至晉 HEIGHT 12,5 厘米, LENGTH 14,4 厘米

紅陶男僕頭 宋代 高23厘米

陶胎彩绘马球仕女俑 唐 高36.5 厘米

来源:佛朗西斯高•玛利亚,塔里安利•得•马基奥侯爵(1887-1968)及马加烈特•奥地利-托斯卡纳女大公,塔里安利•得•马基奥女侯爵(1894-1986)伉俪收藏 于1939年9月12日购自北平古董商通艺公司

三彩双龙耳壶 唐 高44 厘米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体上施以黄、绿、赭三种釉彩,有的单色篮彩或黄、绿两彩,这些器物都属于唐三彩的范畴。“唐三彩”这个名称并非当时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此作品瓶口外撇,细颈内束,肩部丰满,下腹渐敛,平底,器形古朴,典雅大方。瓶口两侧各有一龙耳,龙口紧紧衔住口沿,龙颈大幅弯曲,龙身下垂至瓶肩,线条流畅,身形矫健。龙耳、肩部、上腹施低温彩釉,黄、绿、褐数色交融,斑斓绚丽,透露出浓厚的盛唐气息,勾起人们对远古盛世的向往。此瓶形制经典,釉色炫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缛华丽的元素,确实是一件唐代陶瓷制品的代表之作。

三彩長頸瓶 唐7~8世紀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唐三彩為唐代代表陶瓷器作品,為低溫鉛釉陶器的一種,因器表經常施黃、綠、白三色而通稱為「三彩」。事實上,三彩器上的顏色變化多樣,除黃、綠、白,也可見有褐、藍等色,且三彩器也不一定局限在三種顏色,也見有單色釉、二彩等,「三彩」只是個通稱。唐三彩最常見者為墓葬出土的鎮墓獸及各式人俑,尚有少許器皿類作品。受到中國唐三彩影響,日本奈良地區於奈良至平安時代曾有奈良三彩的燒製,傳世品以東大寺正倉院所藏之奈良三彩為經典代表。

三彩龍首角盃 唐代 516,500 美元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7至1985年(借展)

角盃,原為牛角或犀牛角製,飲用器,於中亞及西亞以銀或寶石製作,後傳至中國,最早於漢代已有所見,材質多樣,如陶、琉璃以及銀等。唐代角盃,多以波斯銀器為模本。本品角盃,器形優雅,珍珠地飾花葉紋,精巧細緻,當屬現存唐代角盃中精佳之品。

漆盘 汉代直径16厘米

三彩凤首壶 唐代 高29厘米

为经典的唐三彩作品,壶口呈凤首状,细长颈,圆形扁腹,高足外撇,平底,凤首凸显雍容华贵,整体造型丰润饱满,充分体现唐代审美的特点。通体施褐、黄、蓝等色釉,釉色鲜明绚丽。尤其是器耳上所施篮彩,为唐代稀缺彩料,更显出尊贵风采。一侧置曲柄,曲线优雅大方。壶腹两侧有开光,均内饰神鸟凤凰腾云驾雾,展翅高飞,画面刀工精美,刻画细致,具有极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且暗藏“有凤来仪”之兆,寓意富贵吉祥。

陶神兽 东汉

彩绘陶舞俑 西汉 53.3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2

这个陶俑形象生动地呈现汉代诗歌中描述的舞蹈节奏,捕捉到了一个精美的舞动瞬间。

绿釉禽舍 东汉 H. 9 1/4 in. (23.5 厘米); W. 14 3/4 in. (37.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Collection, Gift of Charlotte C. and John C. Weber, 1994

典型的冥器,为逝者提供丰富的财富供给。汉朝汉字的推广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说明权力是如何在皇权政治和贵族之外流传到更广泛的官僚阶层的。在汉初,儒学成为主流哲学,汉帝国依靠这一类的学者官员。他们希望自己和家人在来世依旧富贵,从而在这丰富的陶土模型中得到满足。塑造成这类原始陶器精美的琉璃器皿模型,是当时广大贵族社会阶层墓葬的理想媒介。

彩绘陶舞娘 唐代 38.4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Anonymous Gift, in memory of Louise G. Dillingham, 1978 陪葬品

彩陶乐俑 唐代 7th century 14.6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Rogers Fund, 1923

游牧民族彩陶俑 唐代 7th century 51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Barbara and William Karatz Gift, 2002

此陶俑是北方非汉族人物的一种罕见的表现形式,如他丰满的双眸与脸庞,双辫的长发,宽大的翻领,宽松的裤子,尖的靴子。他的腰带,一个三角袋,一把刀,一个圆形的盒子悬挂着,也反映了北方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彩陶镇墓兽 北魏-北齐 mid-to-late 6th century 30.5 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Purchase, Ann Eden Woodward Foundation Gift, 1979

欧美地区形容它是一种梦幻般的生物

彩繪陶鋪首 唐代 高:28 厘米 寬:25 厘米

灰陶模製圓形獸面,銅鈴大眼突出,怒目聳眉,呲牙咧嘴,雙角突伸,大耳外擴,鬃毛飛揚。表面罩以乳白色層,再以黑彩點睛,橘紅彩線描出血盆大口。耳洞、嘴角外側及下巴中央均有穿孔,應為穿繩綁縛之用。漢代墓室門常見以鋪首裝飾,祈以猙獰獸面(或許源自上古青銅之饕餮紋飾)袪除邪鬼。

陶狮 唐代 17厘米

龟形陶砚 汉代 24.5厘米

陶加彩羅漢俑一組五尊 宋代

陶加彩女立俑 唐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