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成语故事 > 导航 >

成语故事:与虎谋皮

成语故事:与虎谋皮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动画 中国成语故事

2021-10-09

成语故事。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成语故事内容,积累大量的成语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帮助,有什么好的成语故事需要我们摘抄下来的?笔稿语文网给大家整理了很多成语内容,都在《{成语故事:与虎谋皮》里了

【成语】: 与虎谋皮 与的成语、皮的成语接龙

【拼音】: yǔ hǔ móu pí

【解释】: 谋: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成语故事】:

古时候,东周地方有一个人,特别爱穿皮衣,爱吃珍异的美味。

有一次,他想弄一点美味的羊肉作祭品,于是便跑到山上,跟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商量:我想借你身上的肉去祭神,你肯吗?这只绵羊一听,吓得咩咩叫着跑进密林深处躲藏起来。这个人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去了。

又过了些时候,他又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狸皮袍子,就跑进深山老林里,找到一只狐狸,跟它商量:你能不能把皮剥下来,给我做一件皮袍子呢?这只狐狸一听,吓得掉了魂,掉头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这个人只好叹口气,又无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演化成与虎谋皮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绝不能成功。

延伸阅读

成语故事:从善如流


【成语】: 从善如流 从的成语、流的成语接龙

【拼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解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自然。

成语故事:背道而驰


【成语】: 背道而驰 背的成语、驰的成语接龙

【拼音】: bèi dào ér chí

【解释】: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国,可是他在路途中听到魏王准备要攻打赵国邯郸的消息,就赶紧回国去劝魏王。

匆忙回国的季梁对魏王说:“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个驾着车子的人,他赶着马想要去北边,说他准备到楚国去。”魏王说:“楚国应该是向南走的,为什么他要往北走呢?”

季梁回答说:“我也这么跟他说的啊!可是,他认为他的马是匹好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带了足够的钱;而且车夫经验丰富,所以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此,他不听我的劝告,就继续往北走了。”魏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个疯子。虽然他有很多好的条件,但是他却往反方向走,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

接着季梁就告诉魏王说:“大王说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像大王现在这样一直攻打附近的国家,这种举动也会让大王离称霸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不也是和那个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样吗?”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成语】: 围魏救赵 围的成语

【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成语故事:见利忘义


【成语】: 见利忘义 见的成语、义的成语接龙

【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成语故事】: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成语见利忘义,指看到有利可图就忘掉了道义。

成语故事:以貌取人


【成语】: 以貌取人 以的成语、人的成语接龙

【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解释】: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成语故事】: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淡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成语故事:有恃无恐


【成语】: 有恃无恐 有的成语、恐的成语接龙

【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解释】: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成语故事】:

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位。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酒食去稿劳齐军。这时,齐孝公的军队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到了齐孝公。展喜对齐孝公说;“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你们鲁国人感到害伯了吗?”齐孝公傲慢他说。展喜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害怕。”齐孝公听了,轻蔑他说:“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没有庄稼,连青草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害怕呢?”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当初,我们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协力地辅助成王,废寝忘食地治理国事,终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对他俩十分感激,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诫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不害怕。”齐孝公听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讨伐的念头,班师回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