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石湾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长沙窑

长沙窑

石湾窑瓷器鉴别 清宫窑瓷器鉴别 怎样鉴别柴窑与电窑瓷器

2020-02-06

石湾窑瓷器鉴别。

瓷制生活用具。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园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据说最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谈瓷枕,离不开宋。我见过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形容宋枕,得用许多话,简单一点说,就是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造形……

宋朝有“张家造”,此外还有“赵家造”、“王家造”等等。今天看来,千余年前宋人生产的瓷枕仍可谓之“美不胜收”,比如一鹭鸶置身芦苇之中,双腿岔开,回首相望,用笔寥寥,一派生机;一孩童持竿垂钓,神情专注,几条小鱼欲咬欲溜,意趣盎然;两束萱草,丰满柔韧,舒展大方……

这些图案都让我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瓷枕发展总的来说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枕中常见不足一拃长(张开拇指和中指间的长度)的,人称脉枕,是否为号脉专用有待考证。宋枕尺寸适宜,辽金以后,尺寸加大,可达尺半,显得笨拙。瓷枕为生活用器,常随亡者下葬。因历史淘汰,极少见传世品。瓷枕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老子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这股俗气使后人得以窥见宋人的情趣。宋人图安逸,不尚浮华,干不出唐人那等辉煌热烈的事来。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鸟,无不流露宋人知足常乐的人生观。你可以想见宋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丰之际,陶醉于这种“小家碧玉”的气氛之中,自得其乐。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长沙窑址


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

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黄褐和微带红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层化妆土。胎体较疏松。(2)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青中带黄色者为多。釉面均有细小纹片。(3)产品以盘、碗、碟、杯、壶、瓶、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还有猪、羊、马、狮、青蛙等玩具。器物造型前期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后期趋于秀丽。以壶为例,前期腹体圆浑,短颈,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单曲柄,条形横系竖系。后期多为瓜棱腹,喇叭口,细长颈,圆管长流,双曲柄,模制印花耳系。(4)装饰技法有釉下、釉中彩绘及印花、贴花、彩色斑点等。釉下、釉中彩绘初期形式是单一的褐彩,绘以简单草率的花草纹,以后逐步演进到褐、绿两种彩色,一种是以笔直接绘画纹饰,另一种是在胎上先刻划纹饰轮廓,然后在刻线上填绘褐绿彩。以彩色斑点作装饰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的纹饰,大圆斑有褐色、褐绿色两种,小斑点则多数为褐绿或褐蓝相间的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双鱼、葡萄和圆景等,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晚唐出现印花装饰工艺,主要见于盘、碗、碟的器内,纹饰以花卉居多,较简练。此外,以诗和商品宣传文字为题材的装饰也多见。(5)碗、盘、碟一类器物采用叠烧,器心与器底均无釉露胎,很少使用支具垫烧,故烧成后一般都不存在痕迹,仅个别喷心发现3枚支钉痕,其中一部产品在露胎部分加彩遮盖美化。

此外,盘心有作方块状露胎的。盒类器物平底外凸,口沿及底无釉露胎。罐类器物则平底内凹,一般器外底中心有釉,中心以外无釉露胎。 

长沙窑、铜官窑、潭州窑


大凡一个古陶瓷窑口的命名,古有旧名则援用其名,如岳州窑、越窑、邢窑等;没有旧名,则根据窑址所在地的名字重新命名,如河南的扒村窑等。长沙窑窑址在古文献上少有记载,更没有窑址名称,所以窑址的名称只能根据地名来设定了。

最初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专家考察时,考虑到窑址紧挨铜官镇,而铜官镇烧制陶瓷又有悠久的历史,定名为铜官窑则大有追根溯源之意。然而,随着对长沙窑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一些专家认为“铜官窑”的名称不够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现在的铜官窑烧造的是陶器,而唐朝的窑烧造的是瓷器;二是“铜官”的地名太小,远不能与唐朝这个窑口的市场范围及历史影响相匹配。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古陶瓷专家们的斟酌,遂以“长沙窑”作为这个窑口名称,但古陶瓷专家仍有不同意见,因此遗址保护牌上还是兼顾各方观点而铭以“长沙铜官窑”的名称。最早来考察这个遗址的专家,也就是我国著名的古陶瓷界权威冯先铭先生也曾提出过命名“潭州窑”较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最终没有采纳。

那么,现在用得最多的名称“长沙窑”是否得当呢?“长沙”一名,秦朝已有“长沙郡”,汉朝有“长沙国”,即使到了唐朝,“长沙”的地名也始终存在。武德三年,唐高祖曾封李世民之子李恪为长沙王;天宝元年,此地改名为“长沙郡”,唐太宗的重孙李岘便当过“长沙郡太守”;唐朝著名书法家怀素在他的自述帖中就说:“怀素家长沙”,而并非“家潭州”。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潭州“有府一,曰长沙”。

湖南省的古陶瓷专家对长沙窑的创烧年代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在安史之乱前后,兴盛于中晚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在隋唐时期创烧,延续于整个唐朝和五代。不管哪种观点,长沙窑的创烧时期正是此地名为“长沙”之时。

由此可见,定名“长沙窑”也不是没有讲唐代地名的历史渊源。而且,以历史地名的影响力来看,“潭州”之名远不及“长沙”名字的历史悠久和深入人心,对宣传长沙市而言,恐怕“长沙窑”的名字更为有利。

最后补充一点,曾有研究者认为唐代长沙窑是官窑性质。古陶瓷学术界所指的“官窑”是专门为皇帝烧造瓷器的窑口,并非官府管理的窑口就是“官窑”,连能够向皇帝进贡瓷器的“贡窑”都不能称为“官窑”。要证明“长沙唐代潭州窑是官窑”这个命题,我们以为还是要从实物中去寻找证据。最近有人发现了一片写有“窑司垸子”的长沙窑瓷片,窑司是官府中专门管理窑业的部门,由此便能够证明当年确实有官府在管理着这片规模庞大的瓷器窑场。

铜官古窑址(长沙窑)


长沙铜官窑又称铜官窑、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境内,为唐五代时期民窑,现仅存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釉下彩瓷器,证明了这里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遗址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长沙望城区铜官镇和丁字镇一带,沿湘江东岸分布,分铜官镇和石渚湖两大窑区。历史上长沙窑并未见于任何史书的记载,但据研究,它应从岳州窑发展而来,始于唐初,兴盛于中晚唐,而衰落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它是一处民间的瓷窑,早期以烧制盆、碗、罐、壶等生活器具为主,后来也兼烧镇纸、砚台等文房用品和动物造型的玩具。其制品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不少出口,远销至日本、朝鲜、暹罗、南洋甚至西亚、非洲等地。

长沙窑早已废弃达千年之久,目前仅存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已发掘了19处瓷窑,最大的达万余平方米。不少遗址内瓷器碎片堆积如山(自古瓦渣坪的地名由此而来),最厚的达4米之多。其中较典型的是陈家坪窑,它是一座龙窑,依山而建,窑床为斜坡式,长34米,宽4米,坡度约20度。其火膛、火门和风道、烟道等均为砖砌,窑底部有多层烧结面,窑内还残存一些窑具。

长沙窑附近曾有着丰富的瓷土,部分采矿洞坑留存至今。现在古窑周边的制陶业依旧比较发达,部分小型作坊还在使用传统的工艺进行生产。

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窑址包括铜官镇和石渚湖两个赛区,北端依山临江,南端沿江面湖,相距5公里。铜官镇窑区沿江千米,有残存窑场多处,出土以碗最多。石渚湖窑区面积 100多万平方米,现存20多万平方米。窑址区有采掘陶土的洞坑,其中最大一处长85米,深6.5米,宽35米。有废弃窑包,现存13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取得唐元和三年(808)纪年铭文和不少釉下彩绘画、题字诗文的瓷器.1978年50多天的调查发掘中。获得遗物 2223件,按器形分44类,款式规格在百种以上。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占很大比例,有413件。实用器物、窑具、工具以轮制为主。瓷器胎多灰白,胎表大多涂有白色衬釉,瓷化程度高.纹饰有人物、山水、花草、云气、鸟兽等,美观大方。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商业都会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以及江淮流域的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已有不少出土,在朝鲜、伊朗、日本、印尼、埃及也都有发现。

唐代长沙窑彩瓷辨识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就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在中晚唐,终结于五代。长沙窑彩瓷的出现,既代表了中国陶瓷从注重釉面装饰到注重釉下彩绘的审美追求的一种新发展,它又是应承当时外销出口的需要,是当时最著名的一种外销瓷,是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一个实证。因此,在鉴识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形制到装饰,长沙窑除了展现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发展以外,也融合了很多西域的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和印度佛教等的艺术元素,这些在鉴识中都要予以充分的关注。

从胎釉角度看,早期的制品胎质较粗疏,呈灰黄、暗红或青灰色。中期以后胎质稍坚硬,色呈深灰或浅灰。胎体一般显粗厚。但长沙窑的壶、罐相对显轻薄,且在内壁留有瓦棱状的轮旋纹。仿品常忽略这一制作特征,且胎壁往往做得过厚,胎体显重。仿品对胎质常把握不好,不是过粗,就是过细;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

长沙窑彩瓷施釉早期为米黄、姜黄,中期以后青色加重,为青黄或青绿。壶罐的外壁施釉不到底。为绘画需要,在胎釉之间,均施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在这上面作画。仿品常无化妆土。和唐代其他彩釉瓷一样,长沙窑彩瓷釉面大多有流淌现象,且在放大镜下均可见器身上布满了细小的鱼子纹开片,且开片内可见腐蚀之痕和个别爆裂之处。壶类制品的短流口沿和模印贴花的贴塑折角之处应有爆釉现象,这也是长沙窑瓷真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仿品常把开片做得偏大,过分明显,开片中不见腐蚀痕迹,短流和贴花的交楞处也没有爆裂现象。

还有一点,长沙窑彩瓷的釉下绘画创意独特,线条灵活而流畅;模印贴花的刀功熟练,刻画生动。这是最难仿制的。仿品常在这些地方露出马脚。仿品的褐彩模印贴花人物器常常是褐彩淡而无力,人物形态呆滞,刻画线条模糊,形象缺乏精神。人物的衣褶之处也不见剥釉现象。

鉴识唐代彩釉瓷,要从胎釉特征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去全面考察,要仔细去发现现仿品人工仿造的痕迹。比如,真品的棕眼自然,大小不一。仿品常无棕眼,或以人为做出。在形制造型的大小范式、比例协调,以及做工的精细程度等等方面。凡遇刻意精工之作,就要小心,因为,古代制品技艺娴熟,随心所欲,瓷品反而有粗糙厚薄不均之态。再,现在仿造技术高超,即便所有特征都对,也要看看是否有真正的旧气?有否人为的痕迹?不然,就容易吃药。

长沙窑褐绿彩罐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它兴盛于唐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五代。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型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生活器皿。它虽在质地、成型、精巧等方面逊于越窑青瓷、邢窑、定窑白瓷,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开创陶瓷史上釉下彩绘的先河,特别是釉下彩绘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写,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清新气息,而深受海内外人们的挚爱。

地处安徽省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安庆地区,墓葬中时有长沙窑器物出土,品种有壶、罐、碗、玩具等等。图为怀宁县一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长沙窑褐绿彩双系罐。此双系罐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17.5厘米,直颈,口沿外侈,窄肩,直腹,底部内凹,肩贴双系,双系两面用褐绿彩点绘相似的斜方形状图案纹饰,斜方纹内用绿彩点绘波浪纹。整件器物形体大方,修胎规整,釉层莹润光滑;为衬托出彩料的成色,达到其彩绘美的效果,器物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起到了增强胎体的致密度和增加瓷胎白度的作用;同时纹饰采用点、线表现手法,水墨晕散效果的抽象图纹,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是一件难得的唐代长沙窑珍品,2004年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局部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底部

长沙窑模印贴花褐斑注子,唐,高22.5cm,口径10cm,底径14.5cm。注子直口,阔颈,丰肩,腹壁斜直,平底。肩置八棱形流,对称处安三条形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一对三条形系。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略显灰黄。肩、腹处模印贴花椰枣纹,其上覆盖大块褐色釉,形成三个椭圆形斑块,突出了图案的装饰效果。此件注子的贴花纹反映了长沙窑贴花艺术的特点,朴实、自然、生动。器物造型和图案特殊,是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外销西亚各国的产品。长沙窑的釉色种类较多,仅单色釉即有青釉、黄釉、褐釉、黑釉、白釉、绿釉、蓝釉等。模印贴花装饰是长沙窑瓷器的特色之一,出现于唐中后期,系在器物的系或腹上作局部装饰。其做法是先用模具印出装饰物,趁坯体未干时把装饰物粘贴在坯体上,经施釉、涂彩后,再入窑经高温烧成。塑贴花纹有双鱼、双鸟、花朵、葡萄、椰枣、狮子、宝塔、人物等。

唐代长沙窑装饰艺术


长沙窑,早在九世纪初就被诗人吟咏。刘言史的煎茶诗中就有“湘瓷泛青花”的诗句。具考证,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以后,至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长沙窑,这个唐代著名的外销瓷器窑,以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和九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长沙窑是岳州窑的继续和发展,唐代时,由于经济的发达,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瓷器最初主要经丝绸之路销往国外,而且大多是岳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二组合。随着唐代瓷器产业的日趋发展以及海上交通的开通,瓷器外销逐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长沙窑就是在这一时期(九世纪)兴盛起来的。此时的外销瓷己由以往的“二组合”发展为汝窑青瓷、定窑白瓷和长沙窑瓷器的“三组合”。

长沙窑位于现在的长沙市望城县的石诸湖一带。九世纪中期湖南澧州诗人李群玉的石渚一诗中对长沙窑的描写更为壮观:“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就是当年长沙窑烧窑的情景。长沙窑多为龙窑,原料取自当地,制瓷原料有:窑头冲粘土、觉华山土、瓦坪渣底土、张家坡土、蓝岸嘴粘土、泥洞粘土,以上原料均含90%左右的SiO2,属富含硅原料,烧成温度为1200士20至1270士20之间。长沙窑瓷器前期胎质较粗松,胎色为暗红色后期胎质细密,胎色呈灰白或香灰色。长沙窑产品大多以手工拉坯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贴花等用单模、分模、手捏制成。此外还有雕刻、镂空、堆雕等手法。长沙窑瓷器造型之多在唐窑中很少见。烧制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又兼文房用具及各种瓷塑玩具。早期长沙窑的产品,以碗、盘、壶、罐、盂为主,规格划一,后期除增加洗枕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烧制镇尺、砚滴、笔洗、砚台等文房用品及俑、鸟、狗、猪、羊等瓷塑玩具。当时品种不断增加,而且形式风格趋于多样。另外,由于长沙窑陶瓷产品大量外销的原因,还出现了为迎合胡人及西域人所喜爱的金银容器式样的酒壶和酒盏。长沙窑瓷器在造型上各时期变化很丰富,比如:前期的喇叭口壶,长腹、粗壮颈、口微外撇,略具喇叭的雏形,罐为长形圆鼓腹,腹的最大径在中部,肩经有对称的条形,半圆形系耳,后期的喇叭口壶,瓜棱腹,有的成橄榄形,颈长而细,多棱流,比前期略长,并由前期的单曲带形变为双曲耳形,流从多棱,较短变为圆罐、长流。罐的最大腹颈在上部,肩安模制穿孔,竖耳,有的罐顶有四片带横穿耳。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沙窑陶瓷造型前期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后期形态趋于隽丽,有出新意以应时宜之用,且大都具雄浑洒脱之唐风。

唐长沙窑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釉下彩的发明,无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据考古发掘,南京三国(吴)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釉褐彩盖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釉下彩瓷器。长沙窑的釉下彩装饰,从最初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褐彩的成色剂为铁,用其描画,色泽稳定,绿彩为铜。铜由于在高温下容易流散,因此往往用来填彩或晕染。一般情况下,先用绿彩勾轮廓,再用褐彩描绘细部,装饰纹样有动物的腿、嘴、羽毛、植物的叶脉、山石的肌理、人物衣纹等,线条刚柔相济,色彩对比协调,若是写意装饰则浑然天成,线条奔放洒脱。瓦坪渣窑址发现的盘、罐上画着折枝的花卉,菊花、莲花等纹饰,虽寥寥数笔,但神态如生,颇得写意之妙。长沙窑釉下彩的这种写意效果,是由当时的环境决定的,长沙窑当时产量很高,画工在坯上画彩是就要追求数量,由数量的加大而提高速度,由于速度提高自然就对所绘的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致使所绘形象更简洁,从而出现了空灵生动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见到的颇得写意之妙的长沙窑瓷器了。可以推断,后来发展起来的写意画是受其影响的。长沙窑瓷器的装饰除了釉下彩极具特色之外,它的模印贴花也很有代表性。长沙窑的模印贴花装饰都是采用阴模,而且多以局部装饰为其特征。

长沙窑在装饰素材上有人物、植物、动物、山水、抽象纹样等几个方面。长沙窑的装饰纹样除了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纹样之外,也由于产品的外销,一部分吸收了外来文化,从而形成了长沙窑独特的装饰风格。在长沙窑的装饰人物中的传统图形形象生动,自然洒脱。比如手持莲花童孩的纹饰就是一例,它用笔挺健,整个画面清秀、自然、仿佛能感到丝带在童子的奔跑中飘动而莲花莲茎也随之颤动。在装饰图形中,还有些是釉下彩绘的波斯人,模印贴花的骑士、吹笛的胡人、骑马俑的雕塑。其中,长沙窑中模印贴花和雕塑的舞蹈者形象头戴宝冠,披巾裸上身,右足立于蒲团之上,左脚曲做舞蹈状,称为“三道弯”式。这种造型,在印度的古代雕塑中极常见。

长沙窑中的植物纹饰在它的釉下彩中大多是中国传统的纹饰,如:莲花纹、菊花纹、折枝纹、蕨草纹等,这些纹饰舒展生动,简练洒脱。除了釉下彩的植物纹以外,在模印贴花图形中还出现了在唐代铜镜与波斯金钱器屡屡出现的椰枣纹、棕榈纹、铁树等纹饰。其中,椰枣树是西亚的主要树种。而这些地区也是长沙窑的外销国,可见长沙窑也是为了迎合外销市场。还有一种印度佛教装饰题材的“沙椤树”也在长沙窑出现,这个印度佛教中的圣树,被长沙窑的艺人们以模印贴花的形式装饰在长沙窑的壶腹流下和双耳罐上。长沙窑中,釉下彩绘的动物很多,仅鸟纹就有20多种,典型的有:长尾鸟纹、飞鸟纹、回首鸟纹、彩凤纹、鹭纹等等。此外,山羊、野鹿、狮、鱼、豹、獐等题材在长沙窑也很常见。在模印贴花中还出现了摩羯和狮子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深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在印度雕刻和绘画中摩羯的形象常常出现,长沙窑中模印贴花狮子常做人立状,并往往与佛塔和菩萨状的舞蹈者组合到一起,甚至有些狮子蒲团之上,我们知道,狮子形象在古埃及和希腊雕刻中多有出现,而且在印度佛教中狮子也是护法神兽,从以上几点看,这些纹饰深受西域文化影响。在长沙窑的釉下彩绘中也出现了大量抽象图形,有的由连珠纹组成作串珠状,类似波斯地毯的效果。有的则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舒展,变换丰富的线条,似蔓草、宝石纹理。这种装饰的形成,主要是迎合伊斯兰教徒在习惯上对抽象纹样喜爱。另外,长沙窑还生产了大量捏塑的动物玩具,题材包括:狮、象、豹、牛、羊、虎、猪、狗、鸡、鸭、鸽和人物等等。这些形象无论人物还是动物都憨态可掬,造型概括生动,就连狮、虎一类凶猛的动物也塑造得可爱、童真,如顽皮的孩童。在每只玩具下并钻有两只圆孔,可以吹响,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见当时长沙窑的产品多么普及。

在长沙窑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诗文壶,这种诗文壶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需要,除了在壶上提诗,在瓶、碗心、盏心、筒形器上也有发现。所提多为五言绝句,少有六七言,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民间的俗语、俗话、谚语、题材和款式等,它们大多用毛笔以铁绘于器物上,大多以行书居多,也有少量草书。如初唐杨师道的《南行别弟》,盛唐张氲的《醉吟三首》,杼彬的《丹阳作》、晚唐贾岛的《遇海联句》等在壶上都有所见。其中一首与白居易的《问六十九》大同小异:“二月春澧酒,红泥小火炉。今朝天色好,能饮一杯无。”“不意多离别,临别泪痕难,愁容生白发,相送到长安。”“岁岁常为客,年年不在家。见他桃李树,思忆后园花。”

这样的引酒闲诗、闲情题于壶上,与朋友畅饮或一人独酌,酒意与诗意相应相容,情趣盎然,极具文人气质与从俗于生活的情趣。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长沙窑艺术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其装饰风格博绘画染缬、书法、雕塑市场,又具中西亚地方特色和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某些装饰于一体,从而形成长沙窑独特的艺术语言。它的模印贴花器物中严谨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作为精致的局部装饰,与器物大面积的空白相对比,装饰性极强。它的釉下彩绘有张有弛,舒展洒脱,物我两忘,俊逸不羁,长沙窑的釉下彩虽没有景德镇青花的华丽丰富,但有自己独特的厚重、朴实的艺术语言,它的花鸟人物装饰,比之磁州窑的繁满,更显简洁、生动、空灵、动感十足。长沙窑艺术的形成与唐代开放的社会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唐代是一个开放和吸收的时代,从长沙窑艺术中,我们可以略见,长沙窑的各种艺术形式,他表现了一种随意、洒脱、放松的意味,长沙窑的发展是在唐代,它的鼎盛是在中晚期,当时社会开放而文明,中西文化互渗互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才出现了有别于其他窑区的装饰,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洒脱、自由的长沙窑。长沙窑艺术风格和精神气质是唐代这个时代造就的,它的不狭隘、不拘谨,旷雅风度也是唐代所特有的。同时,长沙窑注重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融合中西文化和佛教文化,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沙窑艺术风貌。

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唐代的文化精神气质,同样的,这种文化精神气质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搞陶瓷设计的艺术家应该去研究的课题。

浅谈唐代长沙窑瓷器


中国的瓷器太多,每一种拿出来都是精品存在,都有无数人追捧、收藏。然而,在这些瓷器当中,也有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比如唐代长沙窑瓷器。说到唐代,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时代,文化繁盛,科技进步,此时的大唐人不仅生活富裕,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

在这个时期,制瓷工艺不仅有了更好的发展,且进一步提升,带来很多变化。唐代瓷器是在青瓷、白瓷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它的精细程度让后人赞叹,也让当时的人痴迷。在唐朝时期,不仅有各种美轮美奂的瓷器,更有南青北白的瓷窑系统,而长沙窑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出现的,犹如一匹黑马,冲进大唐制瓷工艺的领域。

从陶瓷行业来分析,最早的陶瓷其实就是起源于湖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它不仅传遍了大江南北,还走出了国门,成为很多国际友人追捧的对象。在唐代时期,瓷器制作窑系众多,南方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边以河北邢窑为代表,这种格局在当时十分出名,甚至对后世产生影响。

唐代长沙窑并不是非常有名气的窑口,它在当时的名气并不大,直到宋朝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大窑系。至于唐代长沙窑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烧制的?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从之前的考古记录可以发现,唐代长沙窑瓷器最早的落款是元和,为唐宪宗时期的瓷器,后来还有唐穆宗的会昌、唐宣宗的大和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平,唐明宗时期的天成,这些都死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唐明宗时期的唐代长沙窑瓷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发展最鼎盛的。

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种是陶胎,一种是瓷胎,这两种形成的产品系列达到70多种,除了日常用品之外,还有一些儿童玩具和雕塑,造型多样,惟妙惟肖,非常有趣。不仅如此,唐代长沙窑瓷器的造型非常小巧,珠圆饱满非常受人喜爱。

唐代长沙窑瓷器的主要特色是釉下多彩装饰,它分为图案、绘画以及书法三种。大部分图案都是褐绿或者是蓝色连珠纹,少数是大朵莲花。绘画纹饰多以花草为主,书法则是唐代长沙窑瓷器的首创,在当时非常出名。唐代长沙窑瓷器的书法以诗歌和警世格言居多,字体结构严谨,文体隽丽。除了汉字之外,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中还能看到阿拉伯文,是当时专门为阿拉伯人或者是伊斯兰教外商制作的。

唐代长沙窑瓷器价格参考:

1:明长沙窑系龙柄执壶,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100,000 ~ 120,000,成交价: RMB 92,000 ,成交时间:2018.06.30,拍卖公司: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口沿微侈,圆腹平底。肩部置短流、双系和曲柄。腹部写“酒”字,胎呈灰白色,质地坚硬,除底外通体施青中泛黄色釉,釉色均匀稳定,釉面开细碎纹片。彰显古朴意味。长沙窑为唐代重要瓷窑之一,地处今湖南省长沙北郊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始烧于中唐,盛于晚唐,至五代以后渐衰。长沙窑装饰方法多样,有贴塑、印花、划花、文字、绘画、点彩等,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并成功创烧了釉下铜红彩,是釉里红的鼻祖,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沙窑器型繁多,除常见的碗、盘、碟、壶、罐外,文房用品、瓷枕、烛台也多见,并有净瓶、炉、佛像等佛教用品和笛、鼓等乐器发现。

2:唐长沙窑绿彩盖盒,尺寸:口径8.3厘米,估价:HKD 40,000 ~ 60,000,成交价: HKD 51,525 ,成交时间:2014.11.27,拍卖公司:宝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3:唐长沙窑青黄釉葫芦形执壶,尺寸:高19厘米,估价:HKD 20,000 ~ 40,000,成交价: HKD 47,500 ,成交时间:2018.10.04,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10月拍卖会。

4:唐长沙窑铜红釉红绿彩小枕,尺寸:长16.2厘米,估价:RMB 20,000 ,成交价: RMB 42,560 ,成交时间:2010.09.19,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四季(第69期)2010金秋拍卖会。

5:唐长沙窑彩绘鸬鹚纹执壶,尺寸:高19.5厘米;口径8.5厘米,估价:RMB 25,000 ,成交价: RMB 34,500 ,成交时间:2016.12.11,拍卖公司: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赏析:壶盘口,束颈,丰肩,腹壁斜直,平底。肩置八棱形流,对称处横向安三条形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一对三条形系,壶身呈瓜棱状,平底。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略显灰黄。壶身青釉下褐、绿两色彩绘生动的鸬鹚纹、图案线条流畅,鸬鹚炯炯有神,气宇非凡,站立于花卉丛中。流有老磕,但不影响欣赏,其器型规整,是件不可多得的唐代长沙窑瓷器珍品。

6:明长沙窑“镇国茶瓶”执壶,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34,500 ,成交时间:2018.06.30,拍卖公司: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执壶,樽酒之用。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这件壶绘有花卉纹,壶口沿外翻,粗颈短流,背部装有一执手。瓜棱形腹,平底。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题有“镇国茶瓶”四字,极为珍稀。长沙窑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的,成为中国彩瓷之路的源头和重要的彩瓷外销地的,据瓷库中国网专家分析的,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我国历史上其他名窑所不具备的特点的。长沙窑在世界陶瓷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它的贡献是发明了釉下多彩技术的,此后的,陶瓷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貌的,以前都是“南青北白”单一色调的。因此的,国外专家指出:“在中国陶瓷史上的,这是装饰技法上发生的划时代的变化”的。此外的,长沙窑所出土的文物形象地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生活的,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光芒的,如诗的、画及对外关系都有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物以稀为贵”的,长沙窑作为唐代独具特色的民间釉下彩陶瓷美术工艺品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长沙铜官窑除了墓葬和窑藏中出土比较完整的器物外的,窑址中有些虽残损不全的,但却极为罕见的绘画的、雕塑和异国图文等珍贵资料的,同样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的。

7:五代长沙窑褐彩双系罐,尺寸:高16CM,估价:RMB 25,000 ~ 35,000,成交价: RMB 28,000 ,成交时间:2010.12.08,拍卖公司: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冬季拍卖会。

整件器物形体大方,修胎规整,釉层莹润光滑;为衬托出彩料的成色,器物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起到了增强胎体的致密度和增加瓷胎白度的作用,是一件难得的五代长沙窑珍品。

8:宋长沙窑青釉褐斑水滴及白釉菊瓣盘,尺寸:盘10.3厘米,估价:HKD 10,000 ~ 15,000,成交价: HKD 21,250 ,成交时间:2018.05.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5月拍卖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长沙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长沙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石湾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