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泉州陶瓷

泉州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2-06

陶瓷知识。

史前

在泉州新石器遗址,伴随着石器出土的陶器,属于东南沿海印纹陶的文化系统。1956年在永春牛头寨、鳌山,1960年在南安丰州狮子山、寨仔山等地遗址,就出土不少印纹“硬陶”。

1974年,在南安水头大盈村后寨山,唯一发现福建省成批周代青铜器遗址,遗物中不少原始青釉器。器表有青绿色、豆绿色、深绿色和黄绿色等。说明在3000年前泉州已有烧制青釉器的技术。不过,当时烧成温度不高,釉水与器体不甚密贴,出土时釉层多已斑驳,露出胎骨,有的近似于釉陶,是原始瓷器。

早期的陶器为粗陶,用陶土以手工捏制,内外不施釉,直接入窑以阳火烧制。质地粗糙,耐火实用。主要产品有饭钵、“茶鼓”(茶壶)、风炉、药罐、火钵等。

另一类为釉陶,质地较细,制作较精,多带花纹图案装饰,装匣钵入窑,以阴火烧成。产品多为生活用品,如大小缸、瓮、钵、罐、瓶、碗、碟、杯、盏等。

由于粗陶和釉陶价廉实用,易于烧制,其技术在泉州沿用至今。

西晋——南朝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在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磁灶,出现烧制小型生活用陶技术,南朝、隋、唐以后进一步发展,“故磁灶是以陶瓷而得名”(据清《西山杂志》)。

溪口山古窑址:1956年,在晋江市磁灶镇下官路村西双溪口小山坡发现一座古窑,出土物有盘、盘口壶等,年代始于南朝晚期延续至初唐,是迄今为止在泉州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窑址。该窑址命名为“溪口山窑址”,1961年5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至南朝时期,青瓷器不但用作生活用的器皿,也作为墓葬中的主要随葬品。

九日山六朝古墓:1956年,厦大历史系林惠祥教授带领考古实习队在南安丰州九日山下,发现六朝古墓,其后又多次发现。其中有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墓葬,随葬品中有双耳罐、四耳罐、碗、钵、带盘小杯、花插、小瓶、虎子、鐎斗、博山炉、浅圆盘等19件瓷器。内有青瓷小盂1件,平底小碗1件,为浙江传来的青瓷器。

松仔岭隋墓:1950年,厦大考古队在南安丰州前埔头北松仔岭下发现隋墓,墓砖文为开皇十六年(596年),随葬品中有注水式瓷罐、双耳瓷瓮。

唐——五代

南安产瓷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人开始烧瓷。

府衙北唐初古墓:1936年,厦大历史系庄为玑教授在泉州中山公园(古泉州府衙)北端,发现唐初古墓。墓砖文为贞观三年(629年)、岁次癸丑(永徽四年,653年)等。出土的冥器有灶、便壶、鐎斗、瓿、壶瓶、唾壶、灯台、洗、盆、盏、碗、盘、杯盘、杯、豆、甑等18大类173件。说明隋、唐时代,泉州的陶瓷业更加兴盛,生产品种物类已涉及日常用品的各个方面;技术更为进步。这一时期,陶瓷生产不仅着眼实用,也讲究美观,器皿上有刻划纹、曲线纹等装饰。釉层透明细净,色以青为主,亦有青绿、青黄、黄绿黑等色。器底多露胎,用单烧或叠烧法。釉料较前广泛,粒度更细,烧成温度亦较高。

五代·留从效(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泉州人名录·留从效》)治泉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陶瓷铜铁,远贩蕃国。”青瓷的生产规模、制作技术、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发现唐——五代的古窑址19处,其中南安境内4处。产品以罐为主,次为壶、钵、盆、缸、碗,釉色多为青釉、青绿釉。

宋——元

宋代特别是南宋,泉州跃居为我国海上交通中心,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海丝之路》)。泉州各色的窑业空前发达,所产的青瓷、白瓷、黑釉瓷成为外销的大宗商品。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女专家何翠媚亲临闽南各地古陶瓷窑址考古,她在国际学术会上曾以《闽南古陶瓷的地区性及国际性地位》做出结论:泉州“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泉州日用陶瓷挺进迪拜酒店


“与人们常见的出口日用瓷不同,这些酒瓶、茶具在推广酒文化、茶文化的同时,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价格也更高。”陶瓷业内人士郑秀莞随手拿起一款鎏金茶壶向记者介绍,“普通茶壶一道工艺即可,但这一产品经过了六道工艺,就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艺术品。”

事实上,沿着“日用陶瓷艺术化,工艺陶瓷日用化”的发展思路,德化陶瓷企业主们正努力打破“艺术品不实用”的传统观念,尝试把日用陶瓷做成实用艺术品。

艺术抬高产品身价

“牡丹花、双龙戏珠等各色造型的酒瓶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架上,花鸟虫鱼、青山绿水活灵活现地浮现在茶具上……”在德化一陶瓷文化城里,琳琅满目的陶瓷产品令人应接不暇,或温润明净,或精巧秀雅。记者看到,这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城分三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主题。其中,第一层为专卖店,主要展示茶具、餐具等日用瓷。

“陶艺企业要实现品牌价格和市场份额双提升,必须扩展产品线与服务领域。在工艺、技术之外,瓷器与家居生活等应用领域的结合,是陶瓷行业和企业的出路之一。”一直坚持定位于中高端礼品陶瓷和艺术陶瓷的铭思艺,正试图将产品线向更为广泛的日用瓷器延伸,比如,与酒类企业合作,推出造型别致的酒瓶,与酒店联营,生产销售高档餐具。

“公司生产的陶瓷茶具的种类有上千种,其中纯手工打造的浮雕彩绘占三分之一,每一件都可称为是艺术品。”在德化福德窑陶瓷茶具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德顺看来,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前,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实用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全县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已形成传统瓷雕、西洋工艺陶瓷、日用陶瓷等三大门类,80%以上的产品销往欧美日等国外市场。将艺术设计融入日用陶瓷产品的研发中,已使企业受益匪浅。”德化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德化日用陶瓷产品已形成了艺术性非常高的杯、盘、碗、罐、碟、瓶等多品种热销世界各地的格局,出口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拉近国际距离

据了解,在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地震”中,涉及的1500家中国陶瓷企业,没有一家是德化瓷。“这说明德化陶瓷产品在质量上和价格上都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做陶瓷外销的环宇陶瓷有限公司总裁黄美罗自信中仍带有忧虑,“不过,和欧洲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德化日用陶瓷注重艺术化,然而要打开欧美高端陶瓷市场,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感受当地文化,进而将这些因素结合在陶瓷产品研发设计当中。”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秘书长赖耀清给出了他的建议。

品牌叩开高端市场

产品要走向高端,和研发新产品同样重要的,还有品牌建设。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就专注开发用于高级日用西餐和星级酒店的品牌,先后申请了110个版权专利以及6个产品器型专利。“公司的产品85%以上出口,走的都是高端市场,平均单价是国内日用瓷出口价格的4倍以上,甚至出现在高档的阿联酋迪拜‘帆船酒店’内。”该公司总经理许庆水介绍。

事实上,随着利润空间的收窄,越来越多的日用陶瓷企业已把“转型升级”当成长期策略,加大自主创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自泉州检验检疫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泉州出口日用陶瓷5389批、货值1.01亿美元,批次持平,但货值却增长了4.72%。其中80%以上由德化出产。

福建泉州陶瓷卫浴出口份额大幅上升


随着目前国内卫浴出口形势的严峻化,再加上福建出口王牌地区南安企业全盘回撤,使得福建出口城市的地位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泉州出口份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达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17.2%,要知道在当前出口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一个地区能够获得出口数字的增长已经是着实少见了,但是泉州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让众多业内人士都不敢相信这个数字,泉州靠着这一实力数字在整个福建卫浴出口地区的地位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泉州在2013年的1-6月份出口的总数额在福建整个省份出口总数额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显示出其超强的后劲,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福建省一个正处于快速崛起的新卫浴城市,目前福建省主要的知名卫浴地区当属厦门和南安两大卫浴陶瓷地区,但是随着泉州的后来崛起,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福建卫浴市场将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状况,那么到底谁最有可能成为福建的王牌之师?我们也将拭目以待泉州是否能够扮演一批具有超强连续性的大黑马,在福建省当中打出响亮的名声,在整个国内市场上也扮演半路杀手的角色,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国内市场上一课闪耀的新星。

不过和南安以及厦门两大卫浴陶瓷城市所不同的是,泉州的卫浴陶瓷产品走的是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其实这三个城市的卫浴陶瓷产品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如此形成的一种竞争局面其实对于大家更加有利。不像一些城市企业数量众多,而且所有的企业生产产品都是走的一条路线,你做卫浴洁具,我也做卫浴洁具,你今天做一套新的马桶,明天我也照着你的马桶仿造,这样会形成一种行业新的混乱性竞争,最终大家在这个圈子里都不能占到任何的便宜。

福建三座卫浴陶瓷城市旗帜各自都非常鲜明,厦门主要是五金卫浴配件,而南安则是以水暖卫浴产品为主,泉州则是以陶瓷饰品和生活陶瓷用品为主,此外,还包括一些陶瓷雕像和陶瓷瓷砖等产品,所以这种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外省借鉴的,不要形成雷同的发展状况而导致卫浴行业出现过度饱和的状况。

泉州日用陶瓷走销国际市场


福建泉州日用陶瓷产品2010年持续走俏国际市场,延续去年出口迅猛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年上半年,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检验出口日用陶瓷2814批、货值47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83%和96.35%。

延续2009年出口迅猛增长的好势头,今年泉州日用陶瓷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泉州日用陶瓷出口大幅增长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国际需求旺盛。去年10月以来,国际市场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云,需求开始趋旺,国际客户持续下单;二是产品升级换代快。金融危机暴发后,泉州陶瓷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年开发个性化新产品达2万多种,特别是针对“轻质陶”易碰易碎特点,重点研发的“重质陶”约占新产品的40-50%;三是受益文化创意。做好“瓷酒联姻”,与台湾金门等17家酒类企业合作,正在建设国际陶瓷艺术家创作基地和海峡两岸(德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项目,扩大陶瓷影响力,促进出口。四是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能力提高。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改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检验监管,有效确保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100%不超标。

今年上半年,泉州又有6家出口陶瓷企业获“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讫今,泉州市共有76家出口陶瓷企业获得双认证。

目前,泉州日用陶瓷企业正努力化解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已形成了艺术性非常高的杯、盘、碗、罐、碟、瓶等多品种日用陶瓷热销世界各地的格局。

福建泉州建筑陶瓷行业再临“环保革命”


泉州陶瓷业曾有200多根烟囱林立,粉尘飞扬,这样的场景将在年底前全面结束。昨天上午,泉州市在南安官桥召开现场会,要求全市建筑陶瓷行业铺开煤气脱硫技术,年底前未安装脱硫设施的企业,将依法被关闭。

据了解,泉州在上世纪90年代对建筑陶瓷行业“拔烟囱”、除粉尘后见效明显,此次是泉州市对建陶行业的第二轮集中治理。

泉州市目前有建陶企业200多家,主要分布在晋江和南安,其中晋江现有163家,南安有47家。据统计,泉州市二氧化硫排放源主要是企业的锅炉和窑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了67%,其中南安市占四成,晋江市占两成多。目前,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把泉州市建陶业的污染防治作为减排的重点。

据介绍,年底前完成治理和减排任务的企业,环保部门将给予补办相关手续的便利,未完成任务的企业,一律按市政府要求进行关闭拆除。同时,在此次脱硫减排工作中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陶瓷企业,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其中,南安市环保局表示,将拿出至少100万元奖励此次减排先进企业。

泉州陶瓷要从围局中找机会


随着市场的不景气,陶瓷行业的“年终假”也提前来临。以往不少企业是没有放年假的,可今年六月份之后就开始有个别企业陆续停窑减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业冬天已来临,而且持续时间会较长。从目前国家出台十项扩大内需的措施看,除了民生工程外,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就是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仍然受控制。近日建设部表示未来3年将筹集9000亿资金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及地震灾后重建等,都会对建陶产品有一定的需求拉动。由于房产的滞后性,短期内难以带动建陶产品销售量的上升,且今年建陶产品库存量也不少。所以新政的利好并没有消除陶瓷企业对短期市场的悲观情绪。以生产外墙砖为主的泉州产区,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局势,笔者认为偶尔受寒感冒并不代表“冬天”,陶瓷行业不象大家分析想象的那么冷。

首先是中央、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救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楼市回暖。虽然房地产对建陶有滞后性,但今年在建楼房也不可能完全停滞,就象陶瓷行业一样不少企业停产减产,但也有不少企业照常满负荷生产,销量增长,如晋江豪山、信源、南安协进等企业生产销售两不误。房地产商也是企业,楼市虽然不景气,可为了维持企业的运转,楼盘还得照建;况且在建工程停下来后,这些新政的利好又重新启动;再有中国市场的容量,东一点西一点加起来市场的份额就不少,这些份额足以让陶企度过短期内因房地产滞后性产生的空档,何况还有停产减产让出来的市场份额。

其次,在这样不利的大环境下,有的人看到的是失望,有的人却看到了机会。近年来由于建陶市场的红火,企业急于应对生产,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员工素质提高等工作。产品升级慢,低价竞争是建陶行业的软肋。管理创新、设备更新、品牌打造又是企业发展、提升的重要环节。泉州陶企正好利用市场淡季这段时间挖掘内部潜力、更新设备、完善企业管理、做好员工培训、裁减不合格员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执行能力、员工责任感,减少各环节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研发创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炼就更加扎实的功底,迎接行业春天的到来。

还有,闽南有本土爱拼敢赢基因以及庞大的市场营销大军,这些因素会增强泉州陶企的“抗寒能力”。泉州陶企老板有不少是亲自管营销的,也有不少是做销售出身,并且企业自营销售网点多,市场嗅觉敏感,企业主敬业、吃苦耐劳,企业生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又有经销商与企业同心协力,这个“冬天”会更从容走过。

泉州举行陶瓷聚会 学问真不少


哎呀,伸个懒腰,招财猫眯了眯眼睛,不要以为是阳光太强烈了,而是眼前一堆陶瓷发出的光彩实在太诱人了!白的、蓝的瓷器包裹着一身的“油光”,在灯光下徐徐流动,偶尔闪耀出五彩的斑斓……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陶瓷盛宴呀!

31日上午9时,“荐宝面对面”活动准时在泉州博物馆开始。因为陶瓷鉴定起来比较费时,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在人数上进行了限制,但面对面过程中,不时有读者带着宝贝“闯”进来,要求鉴定或向专家咨询。最后,10位读者的宝贝经过专家法眼鉴定,可惜没有发现特别值钱的宝贝。

不过,招财猫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陶瓷宝贝刷不得

石狮永宁的龚先生在包里揣了一尊彩陶,一大早就赶到泉州……急什么?因为有“疑难杂症”啊,他的这个彩陶是十几年前从外地买来的,据说是汉代的宝贝,但有个遗憾,陶像的脑袋掉了!

所以龚先生这次来,一是想鉴定一下这尊彩陶是不是汉代的,二是想向专家请教如何补救。第一个问题,专家看了一两眼,就给了个让人失望的答案:“仿的。”一是因为颜色跟年代不符,二是细看陶俑内里两边有明显的接痕,这就说明是用合模技术做成的,汉朝可没这跨时代的技术哦。

仿归仿,人家可也是明清时期的仿制品,陈建中老师详细地给龚先生提供了一套补救的方案。而后陈老师还告诉大家,如果收藏的陶瓷制品表面有沙土陈迹,一定不要自己用砂纸等工具清除,这样会对藏品造成很大的损害,甚至使图案和铭文掉落,降低收藏价值。

真金不发光

马先生也来自石狮,不过他老家在辽宁,这次他带来的是一个祖传的花盆,爷爷那辈就有了!可是专家说了,这个基本上真不了。在鉴定这个花盆时,专家从盆身图案看出了端倪——图案模仿的是宋元的样式,但在风格和笔法上却跟那一时期不符。

专家还特别提醒,我国瓷器上的金色,一般来讲1840年鸦片战争前,用金粉描画,金色深沉;1840年以后,用金水(即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描画,光泽度好。因此鉴别古瓷的金色,可以说1840年是一条分界线。此外,古瓷的金色历久磨损变色,或仅留下痕迹,仿古瓷金色艳丽耀眼。

“不过,收藏了几代,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起码再藏几年,后代就可以用了。”陈老师的收藏观真是特别呀。

吴鲁真迹征集

十月份,泉州博物馆将举办吴鲁四代人书法展,如果你的家中有相关的字画收藏,特别是如果有吴鲁本人的真迹,赶快拨打28019110,就有机会参展哦!这可是让你的收藏大放光彩的机会,各位厝边莫错过了!

泉州陶瓷20年“洗牌”终尘埃落地


泉州陶瓷经过近20年的发展,优胜劣汰,顺应市场,至今已经形成特色,步入更为理性的发展轨道。

泉州陶瓷的发展史可追溯至距今1700多年前的历史,是我国的陶瓷发源地之一;而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则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

当时正是各类商品紧缺的时代,只要生产得出来,就卖得出去。于是,泉州产建筑陶瓷一度在国内市场上所向披靡。至上世纪90年代,泉州陶瓷红极一时,后来逐渐淡出市场的汇源、东方、万通、中辉、新盛、美亚等建陶集团企业,便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泉州陶瓷开始遇到困境。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陶瓷业有利可图,争先恐后地开办陶瓷厂,一段时间内泉州出现了上千家陶企,造成空前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企业的竞争又都是同质化的竞争,从产品到管理再到营销都极其相似,大规模的价格战随即爆发。

与此同时,由于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泉州陶企的盲目扩张造成了严重供过于求的不良局面。这造就了当时一句极为经典的话:“泉州陶企仓库积压的产品,足够国内市场消费十年“。于是一场行业大“洗牌”来临。

大洗牌后,泉州陶企变得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发展,更多的企业把目光盯在外墙砖这一利润虽然相对较低、国内竞争对手少的领域,从而迎来新的发展时代。

泉州工艺陶瓷出口量约占全国65%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环顾福建泉州,据不完全统计,泉州运动鞋和旅游鞋占世界总产量20%,石材出口量约占全国35%,工艺陶瓷出口量约占全国65%。泉州企业不断转变提升,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今年10月,福建省泉州进出口额突破2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98.9亿美元,比增11.8%,进口额103.1亿美元,比增超150%。

走进顺美集团展示厅,圣诞老爷爷、白雪公主、复活节彩蛋……一系列“洋”元素的陶瓷产品引人注目。“五年前,顺美的出口额每年1亿多元,如今出口额已经达到每年3亿多元。今年以来,我们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40%。”公司总经理郑鹏飞介绍,“为了扩大出口,顺美在十年前将分公司开到了德国法兰克福,并通过研究世界各地的流行趋势、品种、文化,迅速占领了欧洲同行业近10%的市场。”

作为一家主要面向欧洲出口童装的公司,格林集团拥有9家国外专卖店。公司不再以单纯的低成本和高产量作为出口优势,而是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打造品牌,在世界市场站住了脚跟。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大戏同时在多个行业上演。

今年,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正式开业。不仅揭开首家在地级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面纱,亦代表泉州引进与利用外资的方式迈向了更加开放的轨道。

明超石业在菲律宾与当地华人合作开采矿山所得的荒料,不仅可供自身加工,还可以向同行批发;峰华石材有限公司在摩洛哥建立石材采掘、加工企业。服装纺织企业当中,七匹狼引进法国设计师,将欧洲最前端的设计理念融入新产品;匹克集团的国际足迹延伸至迪拜、洛杉矶等地,获得当地百姓的喜爱。

世界商海,泉州鼓风前行。在保持沙特阿拉伯、欧盟、东盟、美国等贸易市场优势的同时,泉州将继续出台、落实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提振信心、拓展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确保全市进出口贸易增长。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泉州陶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泉州陶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