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

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古代落款

2020-05-28

景德镇古代瓷器。

陶瓷是景德镇风光的内核,始自汉代,这里有二干多年陶瓷生产的悠久历史,其所产瓷器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尤以陶瓷“三古”风光甲于天下,组成陶瓷三古的古矿、古窑、古作坊风光为当今世界所独有,使人踏足瓷都有如入制瓷历史长河的意境。

景德镇古窑陶瓷坊位于瓷都的“风水宝地”——枫树山蟠龙岗风景区。四周青山环绕,树木葱郁,环境雅静。是景德镇市集古陶瓷、古建筑、古工艺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博旅游景点。

坊内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 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这里的陶瓷工匠给我们一一作了介绍。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春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

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釉色变化: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古窑里的老工匠还告诉我们,现在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已经电气化了,考虑到环境保护、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成功率等多方面因素,不论是仿古瓷类、艺术瓷类,还是日用瓷类的瓷器都在电脑的控制之下,用汽窑烧制,原先的用柴窑制作陶瓷时的工序远不止这些,有72道之多呢……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亮相沙特


讯:由国家文化部主办,国家宗教事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驻沙特大使馆联合主办的2013年沙特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于当地时间4月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拉开帷幕。文化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参展项目进驻沙特中国馆。景德镇市陶瓷书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丹忱和青花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范双梅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上,沙特国民卫队司令、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主席米特阿卜亲王,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来到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展区观看了精美的陶瓷作品展示和两位传承人的技艺展演。两位传承人代表中国向米特阿卜亲王赠送了代表千年瓷文化的礼品。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到4月19号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景德镇市将通过作品展示、技艺展演、手工制瓷视频播放、观众互动等方式,向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全方位展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文化与现代风貌,力求让沙特民众看到一个既有传统文化传承,又有现代发展创新的活力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并通过这一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分享璀璨深厚的陶瓷文明。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亟待保护和发展


景德镇是传统的手工制瓷名都,博大精深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历经千年,已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有陶瓷企业的改制,在鼓励全民创业政策的推动下,一批身怀陶瓷技艺和绝活的能工巧匠办起了传统的手工陶瓷作坊,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到了空前的传承与光大。但传统的手工陶瓷作坊主要是在居民家中或租赁的简陋旧厂房,生产效率低,自身做大做强的内外部条件存在较大问题。

为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政协委员熊皓、于集华、刘伟、龚循明、范敏祺联名建议,要研究制定支持和鼓励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政策措施;设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名坊园及类似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项目;将景德镇手工制瓷名坊园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重点项目,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等部门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相关政策及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正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档案刚刚申报成功,那么现在我希望我们五位共同按下手印,希望‘制瓷72道工序’能成为世界记忆名录!”19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陈平等5人在一个瓷坯上按下自己的掌印后说,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世界上独一无二,她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帮助“制瓷72道工序”申报成功。

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陈平功不可没。陈平是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第一个提议者!“景德镇的一部非常好的书,它用图说的方式,把景德镇柴窑72道工序的制瓷工艺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和描述,是人类非常杰出的记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陈平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还有一个遗产名录叫世界记忆名录,这个记忆名录主要是以档案、史料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录为申报条件。她来到古窑看到了制瓷工艺后很是兴奋,认为很有必要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据了解,制瓷72道工序分大类共有8项,包括8道加工工序、2道造型工序、9道制模工序、29道成形工序、7道素烧工序、8道上釉工序、8道釉烧工序、1道检验工序。陈平表示,她将会和景德镇相关方面一同努力,共同挖掘和推动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景德镇市手工制瓷发展有新突破


讯: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手工制瓷工艺,整个工序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等多项工艺,分工精细。近年来,景德镇手工制瓷产业出现飞跃式发展,它的发展轨迹如何?3月6日,记者走进玉柏陶瓷、喻晨啸和吕艺陶瓷,了解景德镇市目前手工制瓷的现状和发展。

产量增加的同时更注重质量和创新

吕艺陶瓷是景德镇市重点扶持的一家民营企业,“我们主要生产高、中档陶瓷酒瓶和青花玲珑日用瓷等品种,2012年,总销售收入实现4300万元,产量4700万元。而手工制瓷属于玲珑日用瓷的一种,青花玲珑日用瓷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主要集中在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等产品,手工制瓷的品种齐全、花色新颖、做工考究、质量精致。”吕艺陶瓷的工作人员表示。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际,我们跨入了2013年,在充满希望和梦想,面临危机和挑战的2013年里,我们公司将围绕“强化管理上质量,以销促产增效益”这个工作中心,以健全完善企业基础工作和现场管理入手,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力争公司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一个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吕艺陶瓷的工作人员表示,预计2013年,生产玲珑日用瓷60万件,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生产和创新。

振兴手工制瓷培养专业人才

当天,记者来到喻晨啸陶瓷,看到几位市民正在选购茶具。一旁的销售员说:“目前,手工制作的茶具很多,餐具大多属于贴花。从销售量来看,近几年来,手工制瓷的销售量很可观。”她表示,近几年,景德镇市教育部门本着“特色瓷都”的宗旨,大力兴办特色教育,在大中专院校以及职业高中开设了许多与陶瓷相关的专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

在她看来,振兴手工制瓷,就是要肯定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走百花齐放的道路,把传统手工艺精华推向更高的高度和更广的市场,只有这样,手工制瓷的未来才能更加辉煌。

“如今,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基本完善,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高峰。”玉柏陶瓷工作人员表示,一直以来,玉柏陶瓷是一家以茶杯、茶具为主导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手工制瓷方面的技术人员有很多,而且另有多名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为其创作设计画面。

“手工制瓷艺者们的劳动是伟大的。因为这是创造性劳动,要动脑筋去钻研,我们一定要保护传统手工艺,珍惜它。”一位市民说。

当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遇上洛阳牡丹


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历史悠久、享誉世界。洛阳市的牡丹瓷工艺虽然诞生不久,但发展迅速,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当牡丹瓷这颗瓷界“新星”遇上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

洛阳、景德镇制瓷技艺相结合

近日,一群来自俄罗斯的游客来到位于龙门大道牡丹宫的洛阳牡丹瓷博物馆参观,一款制作精美的牡丹瓷花瓶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拿起相机拍照,并询问如何购买。

记者看到,这款牡丹瓷花瓶胎质很薄,上面画有老寿星等吉祥图案,外壁上竞相“开放”着朵朵立体的瓷质牡丹,花瓣及叶子的纹路清晰可见,颜色深浅不一,看上去十分逼真。

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学武介绍,这款牡丹瓷花瓶是新研制成功的,将景德镇手工拉坯技艺与洛阳牡丹瓷制作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牡丹瓷工艺品。

这款牡丹瓷花瓶瓶身由景德镇手工制造技艺目前唯一的传承人何国平制作,牡丹花用洛阳制作工艺制成,之后再将其巧妙地“嫁接”到瓶上,制作技艺独特。

攻克技术难关,成为全国首创

李学武说,目前,大多景德镇花瓶的外表装饰为平面画,而我市的牡丹瓷工艺凸显了牡丹花的立体美感。此外,瓶寓意平安,牡丹寓意富贵,将立体的牡丹瓷与精湛的景德镇制瓷技艺相结合,不仅寓意平安富贵,而且能显现立体与平面的融合之美。

2011年7月,在清华大学参加培训的李学武遇到景德镇人何国平。其间,李学武表达了将牡丹瓷与景德镇制瓷工艺相结合的想法。听到该想法后,何国平表示愿意尝试一下,并于2011年8月首次来到洛阳。

在牡丹瓷制作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拉坯的何国平。他将一块长约20厘米的圆柱状瓷土安放在转盘上,将双手沾湿后开始拉坯,先从瓷土中心开始,实心的圆柱状瓷土渐渐变成空心的水杯状,再依次显现出瓶身、瓶颈、瓶口……

何国平说,他拉坯近40年,将洛阳牡丹瓷工艺与景德镇拉坯工艺相结合,属全国首创。最初制作时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洛阳本地高岭土土质不同于景德镇,用本地高岭土制作的瓷土硬度大,无法采用景德镇工艺进行拉坯。此外,质地轻薄是景德镇瓷瓶特色,恰恰与瓶身上立体牡丹花的重量形成矛盾。最终,经过调整瓷土成分及瓷瓶外观设计等,这些困难被一一克服。

应注重培养本地技术人才

这种牡丹瓷新品制作采用纯手工工艺,需要经过上百道工序,至少烧制6次,耗时近2个月,因此售价不菲,最便宜的近3万元,档次较高的在10万元以上。

虽售价不菲,但牡丹瓷花瓶一直供不应求,一般情况下,制作好的花瓶还未在市场上露面,便被预订一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公司不断接到北京、香港等地的订购电话,全力赶制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景德镇拉坯师傅在我市的工资水平为每天2000元,且每个月仅来工作15天,但报酬如此优厚的行业中却少有本地人才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我市牡丹产品开发企业发展较快,但从事牡丹产品制作的技术型人才缺口却一直很大。不少企业高薪聘请“外来和尚”,成本增大的同时却仍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应在引进外地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地技术型人才,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才队伍。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传承中心基地揭牌


7月4日上午,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传承中心基地暨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演示中心揭牌仪式在陶瓷历史博览区举行,镇窑维修工程开工仪式也同时举行。市委常委、副长市卢正大,市政府及文化局有关领导和我市首批10位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老艺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卢正大等揭牌。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千年窑火留下了精湛的制瓷技艺,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传统制瓷技艺的瓷业工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项目已被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市领导非常重视传统制瓷老艺人及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去年9月,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景德镇市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规定程序,评审产生了我市首批10位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老艺人,促进了我市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陶瓷历史博览区保留了传统的镇窑和作坊,聚集了一大批制瓷老艺人,是我市最大的4A级景区,在这里建立手工制瓷技艺保护传承中心基地及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演示中心,充分发掘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有力举措。把这个“基地”和“中心”建设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镇窑是我市300担规模柴窑的唯一遗存,把窑房建筑保护好,将窑炉“修旧如旧”,同时维持生产性保护方式,以保护传承砌窑、烧窑的传统技艺,其意义和影响深远切实把瓷都的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


日前,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哇陶众创空间协办的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市圆满结束。

此次实验课程班为期9天,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5位博士生、17位硕士生、6位本科生,1位中学生,以及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9所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共38人参加了理论、实验实践以及作坊群、古代窑址和博物馆的考察等课程的学习。

在结业典礼上,河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宫鑫、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娜妮、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刘云松、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闫铭等分享他们参加课程的收获与感想,其他学员们也提出了课程学习中应推荐一些书目、纪录片,参观博物馆时需增加更多的细节介绍,实践课程中应更加合理规划时间等意见和建议。

结业典礼上还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翁彦俊作为导师代表作了结业总结,首先向学员表示了祝贺和感谢,表示今后会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其他单位建立长期的陶瓷课程项目,希望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并建立更多的专项陶瓷课程实践项目。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崔剑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的各位老师以及景德镇哇陶众创空间表达了感谢,正是因为各单位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才使得这次课程成功举行,让学生既能体会陶瓷理论的博大精深,又能了解到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

8岁孩子成景德镇传统手工瓷艺传人


景德镇传统手工瓷艺处境尴尬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传统制瓷技艺曾长期代表着世界制瓷技艺的最高科技水平。日前,作为景德镇市市政府评审产生的首批10位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老艺人之一的王炎生,因担心祖传的拉坯手艺到自己这一代就失传,将8岁的外孙梁渊晟正式列入了传承人谱系,由此在坊间引起关注。记者18日介入采访后却发现,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潜藏的是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传承青黄不接,保护工作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

王炎生教外孙梁渊晟

现状:绝活面临失传 8岁孩子成传人

因有一手祖传的拉坯绝活,一次成型可以拉出多达13节而且中空的葫芦,现年76岁的王炎生,于2008年被景德镇市市政府评定为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每月享受着政府给予的400元津贴。由于5个子女当中,没有一个对陶瓷传统手工技艺感兴趣,日前,担心祖传的拉坯手艺到自己这一代就失传的王炎生,在几经思量后,将对陶瓷技艺颇感兴趣的外孙梁渊晟正式列为自己的传承人,希望外孙能将代代相传下来的拉坯手艺发扬光大。

8岁的梁渊晟由此成了这个拉坯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景德镇市目前最小的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对此,只有8岁的梁渊晟只说了几个字:“我喜欢。”

调查:年轻人不愿学 机械化挤压空间

尽管儿子因“喜欢”而高高兴兴地成为传承人,但曾经在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工作的梁渊晟的父亲梁国华却明确地告诉记者,这“活”太麻烦,我从一参加工作开始就不喜欢,所以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转成了行政工作。这“活”又苦又累、经济效益不大,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很多都不太喜欢学这门手工技艺,王炎生说,现在有不少已被确定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传承人。机械化生产挤占空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