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美家美瓷砖 > 导航 >

龙泉青瓷美如玉

龙泉青瓷美如玉

美家美瓷砖 美缝瓷砖 古代青瓷器

2020-05-29

美家美瓷砖。

南宋·龙泉窑青瓷五嘴罂高十三点二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碗口径二十六点一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WwW.tAocI52.com

南宋·龙泉窑青瓷蟠龙罂通高25厘米遂昌县文管会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五嘴蟠龙罂通高23.8厘米遂昌县文管会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五嘴罂通高18.6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自古陶瓷重青品。青瓷何以具有这般吸引力?跑遍那些制作青瓷的古窑遗址,你会发现,长满草皮的山谷和残存的清澈透亮的水面对人的感染与青瓷有多么相似,青瓷不就是大自然中的绿色与人类心中美好的希望相交织、相交融的媒介吗?

龙泉窑因何盛衰

青瓷由于因袭了自然的某种秉性而具有永恒的魅力,它的盛衰也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水质、坯料、气候、材薪、釉料等因素决定了一件件青瓷作品的优劣。瓯江两岸瓷土蕴藏丰富,水路畅达,山峦叠嶂,植被茂盛,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龙泉窑蓬勃发展的基本条件。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发展于北宋至南宋前期,南宋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结束于清,是浙江历史上著名的青瓷窑址。在16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中,龙泉窑又可以划分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几个阶段。

龙泉窑的实地调查工作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以后龙泉窑考古工作获重大突破,不仅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窑场规模和生产布局,而且发现了众多的瓷器制作和产品烧成的系列工艺工序遗迹以及大量的文物精品。经过文博部门长期调查,南宋至元的龙泉窑青瓷,分布在浙南龙泉、庆元、景宁、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武义、青田、永嘉、文成、泰顺等县市。

龙泉窑青瓷特色

南宋、元代,无论粉青、梅子青,或其他釉色,龙泉青瓷釉面的质地给人的感觉与玉极为相似,温润而有光泽。古语云“金声玉色,久而弥彰”,玉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温柔敦厚”的美学观念以及“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念都可以在玉中找到。到了南宋,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玉更是人们追随、膜拜的对象。专为皇室生产瓷器的南宋官窑从一开始就无止境地追求釉面的“玉质感”。

以前龙泉窑生产的厚胎薄釉单面刻花瓷器,质量不高。公元1200年左右,龙泉窑开始学习吸收南宋官窑的胎釉配方、上釉方法。以前使用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为了增加厚度,提高青釉的美感,改为钙钾釉,使青釉厚而不流,气泡不致变大,釉面更加柔和。另外,采用了多次上釉的复杂工艺,素烧、上釉多次反复(最多达5次),釉层大大加厚。坯料也进行了改进,此前仅用瓷石一种原料做坯,瓷器胎壁厚重,后改用瓷石和紫金土两种配料,做成薄胎细瓷。掺入较多紫金土的黑胎厚釉青瓷,瓷胎灰黑如铁,通称“铁骨”,圈底无釉的地方呈黑褐色,称“铁足”。这一类器物釉面往往有开片。白胎厚釉青瓷,掺入的紫金土较少,圈足底无釉处的胎面在烧成后期的冷却阶段经过二次氧化,呈淡朱红色。

南宋、元代的龙泉窑青瓷中,有不少是模仿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的造型,即使是后来或当朝创新的品种,也做得非常规整、大气,给人典雅端庄的美感。青铜器是古代贵族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战、宴享和婚冠等活动时使用的器皿,尽管南宋、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功用已远远不止这些,扩展到生活用具、文房用具、陈设用具、敬神敬祖的礼器等各个方面,但由于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公元1092年)及稍后的《宣和博古图》(公元1107年—1111年)的刊行,加上宋室南迁及外族入侵的因素导致博古文化在南宋和元代普遍流行,使这一时期龙泉窑青瓷的造型带有浓郁的青铜文化的色彩。龙泉窑青瓷的器物造型在南宋形成自己独有的淳厚优美的风格,器底厚重,给人以稳定感,入元后,基本上沿袭了南宋这一风格。

体现玉的精神的釉色和青铜器文化的造型,是南宋至元龙泉窑青瓷鼎盛期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不但超越了前人,也使后来者难以追仿。

寻访龙泉窑祖庭

行走在一座座荒废的窑址上,丛林、山丘、烟霭、白云,黄泥打墙的房屋妥帖地散落其间,无意识却符合生态、地形的特点。人们聚居于此,世代相续。俯首拾到一片碎瓷,刚好是青釉菊瓣纹碗的底,带圈足,菊瓣残得长短不一,但还是可以看到一朵近乎完美的正在怒放的幽婉的菊花。

熟谙中国陶瓷史的人都知道,官窑是中国古代专门伺候朝廷的陶瓷工厂。朝廷是特权阶层,只要喜欢,烧一件东西无论花多少钱都不会心疼。乾隆时期,一尊甜白观音居然烧了一年,雍正更是百般挑剔:“藤萝花……不必画此样”,“墨菊花……嗣后少画些”,“菊花瓣画草了,嗣后照千层叠落花瓣画”……这就是所见“官窑”款款不苟、笔笔入扣的道理。不过,在“乾坤微合德,日月耀重光”的大气之中,官窑处处流露出所受的理性束缚和小心翼翼规范化操作的痕迹,给人的感觉总是不那么亲和,一派“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的味道。龙泉窑一直是—个民窑,因为受到当时政府的青睐,按照统一规定的样式、花纹去制作瓷器,很像官窑。但是,与正宗的官窑相比,也呈现出自在、单纯、稚拙、清丽、温馨的风格,一派关良笔意。

穿过一个垭口,豁然开朗,一块鱼腹形的盘地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岙底,是世界青瓷的核心区,龙泉窑的祖庭。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考古人员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龙泉市大窑龙泉窑遗址中的岙底片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在明代初年的地层里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不少瓷器的特征还与明初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官窑器物十分相似。最新的考古成果表明,龙泉窑在明朝不仅没有衰落,相反还成了中国青瓷发展历史中的最后亮点,改写了以往考古界“龙泉窑到明代已经衰落”的判断。

这不仅是个结论,也是一个充裕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

编辑推荐

龙泉青瓷的由来


龙泉青瓷的由来要追溯到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

龙泉市宝溪乡山光水色,风景奇秀,是近现代古龙泉窑集聚地,保存了清至民国龙窑9座。龙窑依山而筑,气势非凡,龙窑在中华大地延续烧了2000余年,它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见证。近年来,随着液化气窑炉的使用,龙窑失去了往日的功能,绝大多数龙窑作坊歇业,窑场皆废。

曾有人亲眼目睹龙泉古窑祭灶点火的壮观场景。祭台上放着猪头、鱼、酒等美味佳肴,窑工恭恭敬敬地行礼,祈祷窑神护佑。这种古老的仪式延续了几千年,表达了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土地及火种的敬畏。陶瓷是土和火的美炒结晶。窑工轻轻地将木柴掷入炉膛中,熊熊烈火燃起,火出窑尾,烈焰腾空,蔚为大观,让人思古之幽情顿生。

龙泉青瓷出炉的那一刻,一阵鞭炮声后,一件件精美青瓷从窑炉中缓缓传递而出,整齐地排列在铺着红布的陈列桌上,有粉青花瓶、弧瓶、琮瓶、香炉、碗盏等等,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目不暇给。一帮痴迷青瓷的老外,忍不住欢呼起来,睁大眼睛,争先恐后抢拍下这难忘的镜头。我轻手抚摸着带着炉温的美如湖水般的青釉炉具,太精致了,此刻,我的心真的醉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力,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但毋庸讳言,窑炉中次品之多,出乎意料,由于炉温等原因成为残器,这真是叫人无法把握的事,要烧制出一尊良器不易啊。

在龙泉有一个历史人物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龙泉窑的发现者中华陶瓷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先生。龙泉这块土地,到处是崇山峻岭,当年日寇都无法侵入,但陈公却骑着毛驴,翻山越岭,八次来到龙泉考察。中国瓷器及中国陶瓷研究在陈公之前,大都集中在书斋里。陈公虽然非考古科班出身,但他多方面的学养,异乎常人的悟性,敢于打破陈规,重实证而少自矜。正是在他的身体力行下,陶瓷考古由“学问”向科学转变。他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名医,写的章草书法,今人无法企及;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家,他的《大风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个人摄影集。他还会唱昆戏,写剧本,爱美食,玩收藏,搞研究。

当今的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一些精神滑坡,士气低迷,丑闻迭出的现象,有人以“犬儒病”概括。究其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的政治运动扭曲了人格,思想改造阉割了精神;也可以追溯到十几年来拜金主义败坏了风气,权钱交易搞乱了秩序。面对陈公这样的先贤,我们发出如此痛心疾首的声声慨叹!

龙泉青瓷复兴之路


故宫(微博)不慎砸了一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不得不又出来面对舆论和学术界的压力。这件美丽的瓷器布满有“金丝铁线”之称的开片裂纹,真的碎裂成片的时候,却叫人无不惋惜。中国人骨子里喜欢把玩温润内敛却又暗含曲折意境的物件,哥窑的真正魅力就在于此——窑变温度无法掌握,裂纹的美感只能听天由命,往往百来件中才出得一件精品。而成品即使已经与其他玲珑放置在博古架上赏玩,它周身绵密的小裂纹,仍然时不时地绽放一下,于是,一件器物在漫长岁月里可能产生的不断变化,使那些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古代精英们趋之若鹜。

哥窑属龙泉产青瓷,明朝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被誉为“古代居宅陈设第一雅文化体验”,其美感、权威性和作用等同于当时的Wallpaper。在器物一章里,文震亨同时把哥窑和官窑奉为雅致上品。两个世纪以后,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先驱莫里斯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了同样的道理:“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

复兴之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古陶瓷研究教授三上次男曾经在《海上陶瓷之路》一书中感慨龙泉青瓷的辉煌:从五代到宋朝,龙泉青瓷以其精湛的品质独步于世界。“具体地说,一进入这个时期,生产青瓷的中心就转到浙江省的龙泉地方,这种瓷器的青色,其清澈犹如秋高气爽的天空,也如宁静的深海,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龙泉窑青瓷。”这部记述中国古陶瓷调查经过和出土概况的书,特别突出龙泉青瓷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位置。

龙泉青瓷鼎盛于宋,明朝后期渐渐没落;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法国人跑来中国找“雪拉同”(龙泉青瓷在国外称Celadon),周恩来总理让轻工业部赶快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因为“外国人来中国要看这些东西”;2007年发现的大窑枫洞岩窑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龙窑遗址;然后是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烧造技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艺美术门类里中国入选的仅有两项,另一项是南京云锦织造技术。

整个龙泉青瓷的起落,是中国传统工艺复兴的缩影。

时代之貌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传统工艺类艺术收藏市场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反而借着“非遗”的东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按照北京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了”。

现在市场走向好的收藏门类,一种是依赖命运和用故事吸引顾客的古董;一种是凭借稀缺的原材料来吸引藏家,如翡翠和玉石。瓷器、织物这类艺术品,门槛更高,需要有一定审美品位,对工艺高低也要具有判断力,受众还在逐渐培养中。

中国有300多个工艺美术门类,基本都是经过老一辈代代相传的技艺,只是经过文化断层,在岁月流逝中被淡忘许久,中国人愿意蜂拥去买国际奢侈品大牌,原本骨血里的审美品位和传统良器,都在生活中退了位。做了许多年“世界工厂”,背负了无数盗版恶名,真正属于自己的符号、工艺、设计,反倒被冷落在了角落里。近现代手工艺术品被大规模欣赏和接受才是个起步,从龙泉青瓷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它具备日后升值潜力股的大师级艺术作品;一方面又在不断完善日用瓷的开发和推广,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是青瓷传承的走向,也是社会心态的反映。

良器之美

回到器物本身,韩小英描述传统手工艺的美好之处在于“是一个纯净的行业”,环保无污染,倡导回归手工制作的质感以及用心烧造的精神,才能赋予器皿本身以灵魂。在此基础之上,精益求精的大师愿意花大半辈子的功夫研究出古时未有的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独特色泽的良器,让技艺有继续传承的可能,有不断发展的前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描述手工艺之美的社会价值,在于“良器能够纯化周围的一切,人们的慌乱心态,也能因此而心平气和。若是没有器物之美,世界将是一片荒芜,杀心四起。器物之美成就的世界才是宜居的世界”。

专访北京青城青国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

收藏艺术品就是收藏个人价值观

韩小英在北京经营着业内最权威的,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在她多年的经验中,得出传统艺术行业与其他行业在商业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如果做生意往往容易伤和气的话,艺术正相反,是聚拢人气的行业,它令人际关系变得忠实,在手递手易主的同时,激起的是怜惜与珍爱,而非破坏与戾气。“收藏艺术品的第一要义必须是喜欢,在据为己有的同时有分享的欲望;第二是艺术感与本人价值观的共鸣,喜欢景德镇青花瓷和喜欢龙泉青瓷的人可以相通,但气质上肯定有区别;第三才考虑的是市场投资,青瓷价格逐年攀升且变现能力强。”

但凡业内一顶一的企业家,都必须具备文化和商业均衡兼顾的大气与能力,对韩小英来说,一方面她要通过经营来推广传统文化,一方面又需要依靠文化来带动商业发展;一边要对真正具有才华和天赋的手工艺者进行保护与提携,一边又需要他们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

“即使是获得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艺术家,对其作品也要进行一定的筛选,确保最能体现行业内顶尖工艺的作品进行陈列和展示,因为多年的信誉和口碑,也建立起相当的诚信和行业标准。平时批量生产的日用瓷,也确保做到最高品质,例如粉青釉,哪怕是一个小茶杯,也必须上足好几层釉才能最佳展现龙泉青瓷烧造技艺中‘类玉’的温润感。古时龙泉青瓷都是在龙窑中烧造,长达几十米的长龙形窑口,一次送几万件拉好的坯进去,足足烧上一个月,出窑时烧了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挑选入宫进贡的,绝对都是万里挑一的珍品。釉色瓷的魅力就在于,原料、高温、厚釉中仍旧有不可控性,因此好的作品成品率低,如果精益求精,必须花比其他作坊更高的成本去做。”

“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目前仍然是以家族、师承方式传承为主。虽然拍卖价格是艺术价值的风向标,但一件好的作品是无价的,它代表了作者的理解和信念,以及可遇不可求的意境。”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一、简介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二、溯源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2、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制,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虽然现在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制贡器。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3、元明

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致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1975-1977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此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而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残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

到了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但是,明代龙泉窑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对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不禁豁然开朗,两者在造型纹饰上的不谋而合正昭示着这类龙泉窑青瓷器的正统身份。

到了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三、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王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色古香的审美情趣。另一类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窑,被誉为民窑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红底足或露胎图形,产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运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现,人物塑像的脸、手、足等,盘类器物内底的云、龙、花卉等,装饰独具神韵。

龙泉窑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

龙泉青瓷工艺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施釉和素烧、装匣、装窑、烧成八个环节组成,其中施釉和烧成两个环节极富特色。坯件干燥后施釉,可分为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厚釉类产品通常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如此反复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层以上,然后才进入正烧。素烧温度比较低,一般在摄氏800度左右。而釉烧则在摄氏1200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温、控温,控制窑内气氛,最后烧成成品。南宋至元代前期,龙泉窑曾烧制薄胎原釉器物,施一层釉烧一次,最厚可达十余层。

青瓷烧制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上乘青瓷青翠滋润、莹澈剔透,富于韵味,有类玉之美,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传承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了清末民初以来衰微的青瓷烧制工艺。现今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民间制瓷作坊众多,产品产要是仿古青瓷。龙泉窑的制瓷艺人在吸收传统的陶瓷工艺上,不断开拓新的表现手法,如哥、弟窑泥的纹胎拉坯器皿,具有很高的工艺性。

但由于青瓷器皿的功能逐渐被现代物品所代替,故社会需求并不多。目前青瓷生产的一些技艺渐被遗忘,加上现代机械的介入,传统手工制瓷技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濒于消亡,亟待拯救、保护。

炉香幽幽话龙泉——龙泉青瓷香炉赏析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而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都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三足炉 宋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菱口三足炉 宋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双绳耳三角炉 元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兽头足大炉 元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鼓丁炉 元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双绳耳刻花大炉 明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龙泉窑始于五代,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元明时期继续烧制,至明中叶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有大清康熙五十一年铭文,是龙泉窑烧制的下限。千余年来,龙泉青瓷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宗教、艺术等方方面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鬲式炉 宋代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鬲式炉 南宋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鬲式炉 民国 龙泉青瓷博物馆馆藏

龙泉窑鬲式炉产生于文化高度发展的宋代,宋瓷的美学风格,近于沉静素雅。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色质地之精。青釉鬲式炉,为龙泉青瓷中的精品,源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鬲,以瓷器仿青铜器样式,在宋朝达到了高峰。由于宋人对香道的特殊喜好,因此宋代窑场大量生产各类焚香炉具,尤以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名气最大。

蜚声中外的龙泉青瓷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烧成的瓷器是青瓷,而青瓷的主要产地是浙江。从上虞窑、越窑、瓯窑、婺州窑到秘色窑、龙泉窑、郊坛下官窑,全属于庞大的青瓷窑系。“江山代有名瓷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有这些名窑中,尤以龙泉青瓷最为杰出。它后来居上,超越群伦,直登青瓷的高峰,以其绝代的风姿和极高的艺术造诣,蜚声中外,誉满艺林。 龙泉窑始于北宋初,盛于南宋中晚期,衰于明末。龙泉瓷窑是一个划时代的名窑,尤其在南宋时期,它的成就最为杰出,约计有下列八大特点: 历史悠久 龙泉青瓷大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崛起于浙南龙泉乡间,后经南宋、元、明,跨越了四个朝代、七个多世纪。其历时之长,仅次于越窑,在我国陶瓷业中是罕见的。如果连同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龙泉古窑的生产,那就有一千多年,居全国之冠。 产区辽阔 龙泉青瓷除了以大窑为中心产区,窑场密集之外,在它周围各县如庆元、云和、遂昌、松阳、丽水、缙云、武义、永嘉、泰顺、文成等,已发现从宋初至明末各时期的龙泉青瓷窑址达400多处。元代以后,还扩展至福建、江西、广东等邻省,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青瓷窑系。其分布范围之广、产量之大是空前的,证明它是名实相符的名窑,拥有辽阔的生产基地和雄厚的实力。 产品丰富 龙泉窑初期产品种类不多,以烧造盘、碗、钵、罐等日常用器为主。北宋中期以后,陆续生产五管瓶、龙虎瓶、带盖盘口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宋室南渡后,浙江瓷业取代了中原市场的地位,蓬勃发展,产品大量增加。其中代表性的产品如:以饱满的莲瓣作为装饰的莲瓣碗、莲瓣盘、莲瓣钵、莲瓣盖罐,以动物作为装饰的凤耳瓶、鱼耳瓶、螭耳瓶、双鱼盘、双鱼洗、云龙盘,以花果作为装饰的荷花碗、莲蓬碗、石榴瓶、荷叶盖罐、桃式把杯等等,还有觚式瓶、琮式瓶、鬲炉、鼎炉、贯耳瓶、执壶、双层暖碗、文具、粉盒,以及何仙姑、汉钟离等瓷塑,可谓洋洋大观,表现了龙泉匠师们的独创才华和极高的艺术造诣。 风格鲜明 龙泉青瓷出于自然,不假做作,静穆渊深,精光内蕴。黄宾虹先生常用“浑厚华滋”四字来评价中国画的高度成就,借来评论龙泉青瓷,也是很恰当的,它包含了造型美和釉色美的主要特点。“端庄杂流丽,刚劲含婀娜”,正是“浑厚华滋”的具体表现。 勇于改革 龙泉窑在初创阶段约经过二百年左右的长时间徘徊,进展缓慢。然而,大器晚成,不容小看,到了南宋中期,它在原有基础上出现质的飞跃。提高龙泉青瓷的水平,关键在于突出一个“青”字。这时,该窑正调动一切技术力量解决青的呈色问题,由厚胎薄釉改为薄胎厚釉。这一来不仅改革了胎釉的化学组合,而且对成型、上釉以及装饰等一连串工艺技术,都进行了彻底改革。因为要使青釉色度深而且青,既非增加氧化铁的含量可以收效,也不能靠薄釉可以达到要求,必须正确掌握釉层厚度。正如海水越深而青色越浓,南宋龙泉青瓷精品皆上三四层厚釉,多次上釉,多次素烧。并改用石灰碱釉,使釉层高温黏度加强,厚而不流,釉面光泽柔和,烧制出粉青和梅子青两种代表性的精品,浑厚华滋,厚如凝脂,青比美玉,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 擅于吸收 南宋龙泉青瓷在改革工艺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先进的经验。龙泉窑采用薄胎厚釉之后,青色显著提高,但在装饰施工上又出现新的矛盾,不能再用刻划花及篦纹。因为胎薄,刻划易于破裂;釉厚,篦纹难于明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吸收官窑的风格,以简胜繁,有些不施任何纹饰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南宋龙泉青瓷精品,艺术风格与官窑一脉相承,既吸收了官窑的特色,又不是依样照搬,大量创新的品种为官窑所没有,显示了龙泉窑匠师们的智慧和独创才能。 人造美玉 青瓷的釉是绿的,最美的绿色无过于美玉,故历代制瓷匠师都竭力追求玉的美感。玉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物质,受到古人特别的喜爱,把它看作吉祥、美好和幸福的象征。数真如绿玉,惟有南宋龙泉的粉青和梅子青杰作,可以当之无愧。它实现了历代陶瓷匠师们梦寐以求的心愿,在中国陶瓷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青瓷高峰 南宋龙泉窑的突出成就表现在烧制工艺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南宋龙泉窑自从掌握了薄胎厚釉技术,产品大多胎骨细薄,釉层丰厚,色佳制精,同时在艺术上采用新的设计,使装饰密切结合施工要求,使青瓷美化效果与工艺技术融为一体。产品独占中国青瓷的高峰。如果把南宋龙泉瓷和其他各名窑青瓷相比,不难得出下列结论:越窑发展最早,曾经获得诗人们的称誉,但工艺技术未够成熟,釉色多青、黄不一,接近艾色,虽被陆羽评为“如冰似玉“,但和美玉有很大距离;瓯窑的缥瓷则釉薄而色淡,青中闪白;婺州、寿州、岳州、鼎州等青瓷,釉多黄褐,且斑驳不纯;北方的耀州窑、临汝窑,釉薄胎厚,以黄绿色居多;北宋汝窑,制作很精,但釉色闪蓝呈天蓝色,别具一格,汴京官窑和南宋郊坛下官窑,都有极美的粉青釉,但都有开片,尚存在胎釉间膨胀系数不一致的缺点。只有南宋龙泉白胎青瓷,釉层晶莹如玉,无论在工艺上、艺术上,均可称第一。 从以上所举的龙泉青瓷八大特点来看,它不仅是中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大量的史实足以证明,这个名窑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怀疑的。早在唐代,中国瓷器即以新兴的商品畅销国外,东销日本、高丽、西销印度、波斯直至埃及。宋代,瓷器是重要出口商品,贸易数量超过唐代,尤其南宋是龙泉青瓷鼎盛时期,外销产品都以龙泉青瓷为主。那时荷兰商人来泉州贩运青瓷至欧洲,价与黄金同值。由于世界其他国家还未能烧制瓷器,所有博物馆无不以收藏中国瓷器为荣,供不应求。元、明两朝,外商涌入泉州、广州、温州等口岸,大量贩运青瓷至欧洲各国。当龙泉青瓷首次传至法国,立即使法国人士为之倾倒,美丽的青色,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只有杜尔夫所著的《牧羊女亚司泰来》传奇剧中牧羊人雪拉同(celadon)在演出时所穿的舞台服装的颜色青与之相似,于是便用“雪拉同”来称呼龙泉青瓷,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了龙泉青瓷一个外来雅号。

现代龙泉青瓷艺人的思考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这是中国考古界先驱、有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之父”美誉的陈万里先生,对龙泉青瓷的高度评价。2009年9月30日,这是一个龙泉人必须记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第一而且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位于浙西南部,有着丰富的制瓷资源。三国两晋时期,龙泉的制瓷业继越窑、婺州窑、瓯窑之后,迅速地发展起来。南宋是龙泉青瓷发展鼎盛时期,至清初走向衰落。建国以后,在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由省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濒临失传的青瓷制作工艺再次得到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龙泉的先民在这块蕴含千年文化的土地上,借助大自然的生命色——青绿色,制作出被世人称之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青瓷艺术品。其高贵的品质,象征晶莹清澈、温润敦厚的高尚人品,从而陶冶人们的心境。其造型端巧精简,釉色晶莹剔透,充溢自然生机,达到了“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高层次高品位审美境界,实现了国人的审美理想。

从龙泉青瓷诞生之日起,有多少文人墨客,用尽华丽的辞藻来赞美龙泉青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她“夺得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她“温润纯朴色形备”,不必有所附丽;“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她独立成景,又意味深远,情景交融。

50多年来,龙泉青瓷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不断发扬光大,科技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全面进步,呈现了又一个高峰期。如今,这朵世界陶瓷艺林中的奇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如龙泉市委书记赵建林先生所说的,“中兴龙泉青瓷,我们责无旁贷”。作为现代龙泉青瓷的艺人,应该以“申遗”的成功为契机,本着以史为根,以德为先,以艺为魂,以质为重的理念,在继承中求创新,创新中求发展,努力打造“龙泉青瓷”这张金名片,切实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创作出更多绿色生态、符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原创艺术品,使得龙泉青瓷这一千年文化品牌,在我们这一代艺人手中,再度走向辉煌。

一、继承传统,以史为根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的就是现代的。龙泉窑是我国烧制时间最长、品种最多的一个窑系。龙泉窑在各个时期烧制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现代龙泉青瓷艺人,要善于去继承传统,用传统的养分来滋润自己。纵观龙泉青瓷的发展轨迹,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时期:三国两晋至五代及北宋初为开创期;北宋初期至南宋中期为发展期;南宋中晚期至明中期为鼎盛期;明晚期至清为衰落期。龙泉青瓷从初创到成熟,从鼎盛到衰落都是沿着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变化,各个时期的青瓷,有着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这些各个时期优秀的青瓷作品中,去继承创新,使我们这些现代青瓷艺人的创作有根源,更具有原创性。

现代的龙泉青瓷艺人,要忠实地继承传统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青瓷作品的造型、装饰、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尽量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努力尝试新的突破。时下好多的青瓷艺人,摒弃了传统,觉得去继承传统就是简单的仿古,离开传统去谈创新,作品的意义显得空洞、苍茫无力。其实我们现代陶瓷创作的灵感之源是传统,传统是一块丰富的沃土,传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推移,表现出某种相对性,并显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积极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发现”传统的价值,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家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一个有创造意识的陶艺家,只有善于用将来的眼光来审视传统与现代的陶艺创作现象,这个陶艺家才富有创造性,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为此,真正的现代青瓷艺人,必须以史为根,在植根传统的继承上,亲身去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

二、德艺双馨,以德为先

立身先立德。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艺,即艺人的知识和才能,是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艺术技能。现在很多的青瓷艺人,不思进取,急于求成;技艺不高却心气甚高,耻于向同行请教;不读书,不研究,不创新,而是一味的抄袭别人,甚至于只会“签名”。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青瓷行业的整体声誉。孔子教导我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代的先贤已经用他们的经历和对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有用,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技能,而在于他的道德修养。

近期中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选用干部要以德为先。我们的青瓷行业何尝不是如此,一个现代青瓷艺人,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虚心请教,静下心来从事青瓷的创作,切不可心气浮躁。从艺之人,一定要德艺双馨,以德为先。

三、志坚行苦,以艺为魂

艺术家的人生道路是坎坷曲折的,每个艺术家的成名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艺术是属于社会的,陶艺的创作主体,也就是陶艺家的问题。作为现代青瓷艺人应该更敬业,沉下心来,心平气和地探讨青瓷制作工艺的一些规律。熟翻材料,熟悉工艺,拓展材料的表现,拓展工艺的技巧,去掉浮躁,扎实地做,调整创作心态,把艺术的探索纳入个人生活的过程。

作为现代青瓷艺人,要进行“匠”转化为“艺”,把创作艺术精品放在第一位上。青瓷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龙泉青瓷的艺术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脱离实用的观念。为此,我们要勤奋刻苦,大胆创新,开发具有现代意识的青瓷艺术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性,使得我们的千年传统文化散发出书画时代的气息,并利于世界的前列。

四、品牌文化,以质为重

龙泉青瓷的品牌文化,随着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所显现的价值越来越大。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有许多青瓷艺人,却忽视了对品牌文化的维护和爱戴,意义低劣的产品充斥青瓷市场,误导消费者和青瓷爱好者,没有尽到作为一个现代青瓷艺人的职责。我认为青瓷作品的创作应该注重品质,向高品质发展。对青瓷艺术品的创作,应该符合其基本的规范,并达成一种共识,尤其应该介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文脉的挖掘。在继承传统龙泉青瓷的基础上,把制瓷技艺向前推进,充分体现现代青瓷艺人的情感和思想。

时代发生了变化,生活空间在扩展,青瓷艺术表现领域在拓宽,对制作技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独特的一个现代青瓷艺人在艺术语言和风格的创立,应该具有现实性和当代意义,陶艺家作品风格也应产生转变。陶艺家因学识、气质、对形式的敏感、综合修养的不同,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会产生变化,但是,“以质为重”是青瓷创作永恒的主题。我们所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坚守质量的主题,而绝不能惟利是图,以次充好,让低俗粗劣的青瓷产品,流入市场,那样,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的整个青瓷行业。

作为现代青瓷艺人,我们要努力建立起精品意识,并有较现代的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社会审美的跟进。提倡向传统和民间学习,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浮躁,把握好创作心态。同时,加强对外界的交流,虚心请教,不抄袭,扎扎实实搞创作。现代龙泉青瓷艺术,也如同绘画、雕塑、装饰等现代艺术形态,是全方位地向当代文化展开的一门艺术。当代优秀的青瓷艺人应该深刻认识和掌握龙泉青瓷的特性,培养现代青瓷的意识,把龙泉青瓷文化推向前进。因此,作为现代青瓷艺人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位置,调整陶艺家与公众的关系,更多地走向社会;同时,青瓷艺术在创作上应该走向开放,将陶艺家和公众的界限变小。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积极参与展览、研讨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应该孤芳自赏。另外必须要勤奋,注重自己本身的修养,实现本体价值的艺术便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龙泉青瓷发展的每一步都浸润着龙泉制瓷人的心血和智慧,龙泉青瓷的每一项成就都与龙泉制瓷人不断探索,勇于探索是分不开的。“不断创新,吸收提高,推陈出新,开放自信”是龙泉青瓷永葆青春的法宝。对于一切外来的优秀工艺技术,凭着开放的姿态为我所用,吸收提高;对于一切优秀的传统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对于一切高新技术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嫁接融化。龙泉青瓷的后继者明白,要让传承一千多年的龙泉青瓷技术继续发扬光大,发展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这也是龙泉青瓷带给我国传统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


“真如绿水中,一朵芙蓉出”,这是对龙泉青瓷的赞美。中国美院陈淞贤教授曾撰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作为由韩美林大师题写书名《徐朝兴从艺五十周年回顾展》的序一。在这篇点评当代青瓷泰斗徐朝兴大师的文章中,我们也许能隐隐约约看到徐凌的影子。徐凌是徐朝兴之子,也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认得徐凌是在他父亲这本书在上海的首发会上。那时,他年轻又很低调,谦虚诚恳又贴近生活。展览会上,他什么活都抢着干,像个地道的布展工作人员,只是问及那抢眼艺术作品的作者时,方才知道那个象学生模样的人原来是位大师。在龙泉青瓷艺术家群体中,徐凌在他那个年龄的中青年中算是抗旗的人,这得益于自幼跟着父亲从手工练泥、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凡是与青瓷艺术有关的工作他都抢着干,与青瓷艺术有关的书,他也抢着看。“天道酬勤”,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作品在成百上千次火与土的历练中脱颖而出。例如:在作品《大窑情思》中,吸取了唐代绞胎泥的装饰技法。又如获奖作品《哥窑刻花牡丹瓶》中,继承了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哥窑釉裂成纹见长,釉层饱满丰厚,庄重典雅的特点。他还学习了徐朝兴的跳刀装饰技法,创作了不少让藏家着迷的作品,深受青瓷爱好者的青睐。徐凌曾赴日本留学,吸取了当代国际流行的审美观念。他的最大特点是跳出传统的框框,从传承走向创新。在这点上,他父亲徐朝兴讲得很坦然,他说:“徐凌的风格和我不同”。这就是后生可畏之处,也就是龙泉青瓷明天的希望,未来更上一层楼的必由之路。陈淞贤教授在《求新求变——再创龙泉青瓷艺术高峰》一文中,特地点了徐凌等人的名字,认为他们是当今龙泉青瓷的新生代。由于受新潮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更加注重‘人性’展露,体现了年轻一代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他们应该是龙泉青瓷的未来和希望。徐凌继承了其父的创作风格,其作品清新素雅,又融入了当代的审美意识,其作品能令人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他还擅长不同装饰技艺的综合运用,形成虚实相间的视觉图式,自成风格,并有前卫感,受到大家欢迎。作品《手足情》获第六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优秀奖。作品《秋韵》获国际民间手工艺术品展览会金奖。作品《秋韵系列》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他的作品还多次赴海内外参展,在韩国举办的中韩青瓷文化交流展览会上深受外国朋友的好评。最近,他的力作被龙泉市博物馆收藏。

青瓷之乡— 龙泉大事记


乾元二年(759)

分松阳县龙泉乡和遂昌县部分地置龙泉县,属括州。

五代

贞明五年(919)

龙泉金村、刘田(今属小梅镇)等地制瓷作坊已具有规模。

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

建造华严塔(俗称金沙塔)。

太平兴国七年(982)

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

天禧二年(1018)

建县学(儒学)于县东隅,学额二十。

治平四年(1067)

吴深、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人同登进士,县民建五桂亭(绍圣中更名籍桂堂)于县东崇因寺左、大溪之涯,题名于亭。

元丰四年(1081)

县令黄发,兴学校,给诸生讲课,入学者众。

元祐五年(1090)

苏东坡为龙泉灵溪之洲命名为留槎洲,并为留槎阁书榜。继而陈舜俞题诗。时谓阁之雄伟,榜之遒劲,诗之警拔为三绝。

元祐七年(1092)

七至十二月,疏浚龙泉溪。处州各县均仿效。于是昼夜行舟,不再有沉覆之危。

宣和三年(1121)

龙泉县改名剑川县。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

宣和中,因朝廷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靖康元年(1126)

知县姚珏以郑公垟堰为基础,修筑蒋溪堰;新凿云水渠。冬,兴工,次年仲秋竣工。可灌溉畈田三十顷。

南宋

建炎四年(1130)

五月下旬,溃兵杨京力扰龙泉,毁县学,仅存大成殿。绍兴二年(1132)秋,重建。

绍兴二年(1132)

十一月,福建农民起义领袖范汝为余部范忠率起义军攻克龙泉。

庆元三年(1197)

分龙泉县南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

开禧三年(1207)

岁旱,修蒋溪堰和云水渠。次年虽续旱,但李山畈受益于渠堰灌溉,水稻获丰收。

嘉定二年(1209)

县人何澹修纂《龙泉县志》。

端平三年(1236)

太学士赵宗王晋 报请朝廷,准建笏洲书院,并祭祀朱晦庵。

淳祐元年(1241)

六月,昴山崩,声闻数十里。

宝祐三年(1255)

是年至五年(1257),虎伤人一千六百多。

咸淳十年(1274)

十二月,元兵入浙,兵部尚书季可(龙泉人)奉命回故乡募兵抗元。元

至元十三年(1276)

十一月,元兵入龙泉,县官降。

至元十五年(1278)

六月,梧桐川(今风鸣乡)木岱村张三八集众二万起事。元行省遣宣慰使伊奇哩率兵镇压。

青田起义军季文龙部攻克龙泉,城郭两千余户毁于战火。

(后)至元六年(1340)

六月,大雨,水涨入县城,深丈余。

十一月, 民饥,拨常平仓粮救济。

至正十一年(1351)

十一月,雷雹雨雪,十二月雨黑黍。

至正十二年(1352)

闽农民起义定攻龙泉八都。浙江副元帅镇处州石抹宜孙率兵星夜驰至龙泉,义军退走。

至正十三年(1353)

旱,歉收。十二月大雨雪。次年大饥。

至正十五年(1355)

六月二十日,青田潘惟贤起义军攻占龙泉,县达鲁花赤台宝忽丁携县印潜逃。章溢集乡兵围县城六日,起义军弃城撤走。

至正十七年(1357)

七月,红巾军由浦城、松溪攻龙泉,元参军胡深集乡兵拒于湖山。

九月,章溢拨私田一百五十亩,于八都玉峰山麓建龙渊义塾。

至正十九年(1359)

十一月,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克处州,龙泉县归之。

洪武二年(1369)

御史中丞章溢卒,葬于龙泉八都横溪桥头。弘治十五年(1502)墓被盗,朝廷续葬。

洪武三年(1370)

庆元县并入龙泉县,设巡检司于查田;十三年(1380)复置庆元县,巡检司撤。

洪武十年(1377)

正月十八日夜降黑雨,水色如墨汁。

正统元年(1436)

正统间,顾仕成在琉田(今大窑村)主青瓷窑。

正统八年(1443)

知县李善捐俸银购青砖,将城内数条卵石路基改为砖道。

正统十三年(1448)

十二月,叶希八率矿工起义军,攻克龙泉县城。

正统十四年(1449)

七月,矿工起义军陶得二别部攻龙泉,至济川桥,乡兵关闭南北桥门,桥上义军尽被害。

成化元年(1465)

林农广制松香。年贡松香七十斤十五两。造纸作坊遍布,年贡黄白纸五万三千七百九十六张。

成化八年(1472)

八月二十三日未时,城镇直街叶善增家起火,延烧二千余家及济川桥。

弘治三年(1490)

龙泉饥荒,饥民破官仓取粮,为首者遭杀害。

弘治六年(1493)

昂山崩。

正德四年(1509)

春夏大饥,民采榉树皮舂磨作饼充饥,食之多死。

正德八年(1513)

七月二十二日,县前店起火,延烧总铺谯楼(县衙前)、按察司、济川桥及民居二千家。

九月二十六日,崇因寺佛殿起火,毁寺房及五千斤重铜钟一口。

正德十一年(1516)

叶溥出资刊行叶子奇《草木子》。

嘉靖元年(1522)

二至四月初旬不雨,溪井皆竭。五月十五至十九日大雨,平地水漫一丈五尺,人畜死伤无算,留槎洲民居漂荡殆尽。

嘉靖二年(1523)

十月,修蒋溪堰

冬,于城东建籍桂社学,次年秋建成。

嘉靖三年(1524)

知县朱世忠捐俸置田二十亩,建仁山书院。

嘉靖四年(1525)

县人叶溥、李溥合辑《龙泉县志》。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大饥,县人吴文焕赈米三百石济饥民。

嘉靖三十八年(1559)

九月,戚继光至处州府招募矿工、农民从军,组建“戚家军”,龙泉丁壮踊跃应募。县民制“糖光饼”,欢送入伍士兵。

嘉靖四十年(1561)

闽广义军张琏部属三千余突入龙泉,据城六日。

隆庆元年(1567)

七月,处州矿工数百人集龙泉瞿源起义。处州知府李学礼发兵镇压,矿工散走。

万历二十六年(1598)

知县夏舜臣主修《龙泉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

政和县张某与麻某聚众千余人起事。冬至日黎明破龙泉。知县刘明爽被缚。张、麻部据城一日夜,后撤走。

顺治三年(1646)

明督抚田仰、勋镇方国安溃兵散窜城乡大掠,民皆逃匿。

顺治四年(1647)

原明处州府推官王廷简(龙泉人)联合龙泉柯进春抗清。清遣刘登瀛部镇压,进春死,廷简被擒。

十一月初,程煌联合龙泉曹飞宇发动千余人起义,克龙泉城,达十天。处州参将陈元魁率部镇压,曹飞宇等退驻漈根安营扎寨。

顺治五年(1648)

二月,龙泉柳国柱等起义,屯西乡木岱口等处,陈元魁军镇压。

十月,朱匡明(青田人)、曹飞宇等屯龙(泉)遂(昌)边境。与清兵战,败。次月,冯生舜等扎龙泉西山(木岱一带),清兵进捕。

顺治六年(1649)

六月,龙泉李魁选据山抗清,遭清兵围困,被捕。

顺治八年(1651)

疏浚龙泉溪。

顺治十二年(1655)

胡世定、傅梦吁纂《龙泉县志》。

康熙十三年(1674)

五月,靖南王耿精忠部将徐尚朝攻陷龙泉,抢掠后,纵火焚东前街。十五年八月,清总兵李荣、陈世凯荡平徐尚朝部。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四月,大水,冲毁桥梁庐舍田禾无算。

康熙四十四年(1705)

是年前后,修蒋溪堰,疏云水渠。

康熙四十八年(1709)

闽起义军彭子英、董天福攻龙泉,乡兵对抗于道太,彭子英等退走遂昌。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夏大水,秋旱,次年大饥。

雍正三年(1725)

大饥。

雍正五年(1727)

县常平仓添建仓廒二十五间,每间储谷六百石,总合储谷一万五千石。

雍正九年(1731)

六月大水,夏大饥。

雍正十年(1732)

虫灾。县民柯国荣于济川桥施粥济饥民。十一年,续饥,县民汤云汉赈饥民半月。

乾隆元年(1736)

创立聚英讲堂。

乾隆十一年(1746)

建育婴堂。

乾隆十三年(1748)

铁匠郑义生在县城东街开设剑铺。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建县丞署于安仁镇,至光绪十六年(1890)裁撤。

云水渠被民侵占,堙塞,知县苏遇龙亲自查勘得复,并督促浚通。

乾隆二十七年(1762)

重刊叶子奇《草木子》,有齐召南、苏遇龙序。并聘县学沈光厚重纂《龙泉县志》。于留槎洲建立留槎书院,勘出百念丘荒田为学田,并将渎田笏洲书院遗址地二亩五分供师食用。

乾隆三十年(1765)

建瀛亭于县衙前长堤上,左右为荷池,池各广七亩许,亭前为三思桥。同治元年改瀛亭为问心亭。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在县署东建金鳌书院。

嘉庆十年(1805)

龙泉巨富李鹤堂捐银一万四千两,复建济川桥。移桥址留槎洲下,历时两年竣工。

嘉庆十一年(1806)

四月,秀才汤瑾出资独兴留槎洲上。自此,洲之阁不再合于桥上。

夏,大旱。

嘉庆二十一年(1816)

岁大荒。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小梅开设三和堂中药店,并附设药厂,制中成药。

道光元年(1821)

夏至后历四月不雨成旱灾。县城蔡云轩施粥济饥民。

道光三年(1823)

龙泉李澄捐银二千两,重建普济堂。

道光十三年(1833)

大旱,乡民来城觅食,饿死道旁者不计其数。

道光二十八年(1848)

岁歉收。

咸丰八年(1858)

六月十五日,太平军石镇吉部克龙泉,至七月十五日全部离境去浦城。

咸丰十一年(1861)

十一月,福建总兵林文察率师驻龙泉。

周老九、周六儿兄弟开设“万字号”剑铺。

同治二年(1863)

知县祝乡绅主持补刊乾隆二十七年《龙泉县志》。

同治三年(1864)

设厘卡,开征厘金。宣统二年(1910)升为厘金总卡。

同治七年(1868)

重修蒋溪堰及云水渠。十月开工,次年五月竣工,用钱三千缗(每缗1000文铜钱)。用石三千丈,用夫数百人,绵亘十余里,灌溉四千亩次。

同治十年(1871)

三月,集资疏浚龙泉溪滩。

光绪三年(1877)

知县顾国诏主修《龙泉县志》,次年刊行。

光绪十四年(1888)

城镇直街失火,全毁。

光绪十八年(1892)

建留槎精舍,招收诸生,知县毕诒策亲自讲课。

知县毕诒策督建城镇直街和东前街葫芦门防火墙。

光绪十九年(1893)

重建育婴堂,严禁溺女婴。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基督教由德籍传教士传入龙泉。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古董商收购古瓷,大窑村青瓷古窑址被掘破坏。

光绪三十年(1904)

日商天野静之等由上海来大窑村购出土青瓷。

夏至(六月十七)大水,水满城内与屋檐平,船可撑至清修寺边。

六月二十四日,龙泉始设代ban邮政分局(民信局)。

八月二十五日,外国传教士数人被处州双龙会龙泉分部会众驱逐,当夜乘船离境。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书院,兴学堂,金鳌书院改为剑川学堂。其他书院、社学陆续改之。

徐杰、李为蛟、周传濂、李为麟,翁望甫、李有麟等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创办私立毓英初等小学堂,为县第一所女子学堂。

宣统二年(1910)

福州南台太和药房老板(日商)行原始平至大窑村搜购古青瓷。嗣后,年必数次,连续十余年。

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廿五日,处州府城光复,成立处州军政分府,龙泉县属之。

设立县劝学总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