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三代瓷器鉴别 > 导航 >

陶瓷相关文章: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三代瓷人群像

陶瓷相关文章: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三代瓷人群像

清三代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清三代官窑瓷器 全瓷瓷砖

2022-01-15

清三代瓷器鉴别。

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三代瓷人群像在这里,我们把本书介绍的景德镇瓷人群体分成三代人:第一代是民国以前的"瓷人"群;第二代是民国"瓷人"群、第三代是当今"瓷人"群。我们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做到"一人一像"地去描述——我们只能描述出一个"共生像",因为这个"共生像"基本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这些"瓷人"的音容笑貌。在这里,感谢那些在瓷器上提写款识的"瓷人"——因为他们提写的款识,让我们又多了一条寻找和记住他们的途径;在这里还要感谢保留着那些器物的人们,因为他们保留的器物,让我们才有机会拿在手里重新把他们的名字抄写在这里……——第一代瓷人群像——人群名称:晚清瓷人人群构成:旧式民窑从业人群人群籍贯:五府十八帮社会背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家庭状况: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位:被剥削被奴役思想状态:小农思想精神面貌:逆来顺受、坚忍忠厚、老实巴交社会角色:小手工业者生活水平:温饱线下外表特征:留着一条黄辫子面部表情:面黄肌瘦工作环境:寒窑+油灯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者居多衣:春秋两季:一件长袍;夏:两件汗褂单衣;冬:打着补丁的棉袄棉裤食:糠粥粗食+萝卜白菜住:低矮窑屋行:夏日骑牛(草鞋)冬天行舟(蚌壳鞋),其余步行——第二代瓷人群像——人群名称:民国瓷人人群构成:民国私营瓷业公司从业人群人群籍贯:浮梁县景德镇社会背景:清帝退位、军阀混战、工农革命、日军侵华家庭状况: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实质未变社会地位:无产阶级思想状态:小农思想精神面貌:坚忍宽厚、老实巴交社会角色:手艺人+文人阶层生活水平:基本解决温饱外表特征:短发或光头面部表情:面有菜色工作环境:桌椅板凳+油灯文化程度:私塾水平衣:中山装+鸭舌帽食:萝卜白菜+偶尔小鱼小虾住:窑砖瓦房行:夏蹬纺车(布鞋)冬乘舟(蚌壳鞋)——第三代瓷人群像——人群名称:当今瓷人人群构成:大学教授+陶瓷世家+陶瓷名人人群籍贯:景德镇市社会背景: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家庭状况:有产阶层社会地位:政协委员、社会名人思想状态:小农思想精神面貌:自命不凡、鹤立鸡群社会角色:工艺美术师+各类"大师"生活水平:一部分小康、一部分发达国家水平外表特征:个性发型面部表情:神采飞扬工作环境:独立工作室文化程度:教授、副教授、大学毕业、函授本科、进修生衣:西装革履食:鸡鸭鱼肉住:商品房+别墅行:私家车或"打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经典范文 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瓷人名谱之三


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瓷人名谱之三(注:一言提示——景德镇第三批"瓷上留名"者以"新粉彩瓷"画工为主体。)以"光绪浅绛三大家"为首的、以清光绪朝为活跃期的浅绛彩瓷人群,以及以"民国粉彩十名家"为代表的、以民国为活跃期的新粉彩瓷人群,他们相对独立又彼此依承,汇同所有瓷人,成就了景德镇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但是在民国时期景德镇除了上述两大瓷人群体之外还有"瓷上留名"者,甚至能"史上留名"。比如:精通颜色釉的王昌彬和王廷芳父子、精通青花王春秀和王步父子、精通雕塑的游长子和曾龙升、蔡金台师徒等,都是史上留名的瓷人。民国时期活跃的瓷人群体的主要代表人物如下:l 张志汤:(1893-1971年),江西婺源人。享年79岁。善画"点工山水",笔法工整,构图严谨,参临宋元山水画法,有文人遗风。擅画骏马,形象逼真生动。题"张志汤"全名款,堂号"亦陶斋"。 刘仲卿:(1889-1969年)江西莲塘人。享年81岁。以粉彩花鸟见长。多参临宫廷花鸟画,擅长点线绘制技法,有官窑风骨,略显艳俗之美。题"刘仲卿"全名款。 方云峰:(18971957年),江西浮梁人。享年61岁。擅长粉彩花鸟、人物,"水点法"画牡丹尤具特色。画品高,诗、书、画、印皆长。题"方云峰"全名款,堂号"惜花轩"。 王步:(1989-1968年),江西丰城人,享年70岁。少年时代始学仿古青花,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后师从王琦学习中国画。青花山水、人物、花鸟皆长,中国画的水墨画技法和"铁线描"笔法在他的青花作品中都找到了合适的表现方式,成为开"中国画与青花装饰相结合"之先河的人物。王步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把青花彩绘装饰当作中国画来对待,这和他具有深厚的中国画功底有着必然的联系之外,和他的创新精神也有紧密的关系。题"竹溪道人"和"陶青老人"款,堂号为"愿闻吾过斋",被后世称为"青花大王"。 余翰青(1902-1987年),江西乐平人,享年86岁。粉彩花鸟参临宋元明清画稿,题材广泛,作品一般自画自填自题诗,工整典雅、精细缜密;对诗文、金石、书法都有研究,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一家。 汪大沧(1906-1952年),安徽黟县人,享年47岁。渴笔粉彩山水,画法简练。 刘希任(1906-1967年),江西南昌人。擅长画人物,用"行云流水"线,风格与王琦相近。题"刘希任"全名款,堂号"再思轩"、"永华堂"。 汪小亭:(1906-1970年), 江西乐平人,享年65岁。早期作品多参临其父汪野亭作品,但构图在紧凑与疏松的处理上不如其父。用色亦全仿其父,整体上画面较清丽秀雅。后期作品有自己的特点,常以秃笔彩绘,有少数作品能与其父作品比肩。四十年代中期与王筱帆、徐天梅等被人称为"八小名家"。书法学其父,题"汪小亭"、"平山草堂主人"。图片9034

陶瓷知识浅析: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瓷人名谱之二


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瓷人名谱之二(注:一言提示——景德镇第二批"瓷上留名"者以"珠山八友"画工为主体。)1)皇权倒塌,粉彩技法流行民间,新粉彩瓷人"应时而生"辛亥革命推翻清政权,景德镇御窑厂宣告关闭,民间粉彩获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自雍正朝始,粉彩作为宫廷皇室的专有,严格控制流入民间,这样的特权一直到御窑厂监造"官瓷"的事实崩坏为止。(注:太平天国焚烧御窑厂、清剿御用瓷人的事件发生后,一大批"避祸"成功的御用瓷人流向民间后都以绘制"浅绛瓷"为手段,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粉彩"当时只能在"官瓷"上绘制,所以御用瓷人们即使流向民间又不得不议绘瓷为谋生手段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跟随了程雪笠翁,选择了浅绛。)御窑厂的终结宣告了皇权的倒塌,粉彩在民间遍地开发成为必然,粉彩瓷人群的形成也就"应时而生"。 从留存的景德镇瓷器上也可以判断:粉彩瓷人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浅绛瓷人。这是因为宣统至民国初由于时代变迁、市场变化等,大批浅绛瓷人都改画粉彩瓷的事实在瓷器上"一览无余"。2)教育机构、瓷业公司、研究社团等培养了更多"粉彩瓷人"清末民初的1906年,张浩(注:江西新建人,曾留学日本学习窑业)与康达创办的江西瓷业公司合作,在江西鄱阳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开设教室,培养一大批粉彩瓷人,粉彩名家汪野亭、汪太仓、程意亭、梁兑石、余文襄、汪云泉、张景寿等都曾是学员。(注:1912年陶业学堂与江西瓷业公司分立,改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张浩任校长。次年设分校于景德镇,定名"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任教名师有:汤有光、潘陶宇、方云峰、徐永权、张筱耕、周鼎、张志扬等。)1912年,王琦与汪野亭等人组织"瓷业美术研究社",开展陶瓷技艺研究活动,社员有300多人(注:当时要请吴蔼生出任社长。王琦和王晓棠先后担任副社长。)粉彩瓷人群始终都是核心。3)开设"红店",挂帐授徒,"粉彩学徒"成长后"瓷上留名""太平天国"兵败以后,景德镇虽然重新回到新政府的辖制之下,民间的绘瓷活动比以前活跃很多,尤其是"红店"大量开设为民间新粉彩瓷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有趣的是当时很多浅绛瓷人也都纷纷受聘各大"红店",帮助"红店"绘瓷授艺——因为"浅绛彩"和"新粉彩"在手法方面是"通脉异法"的,所以浅绛名师和"粉彩学徒"在教授方面和培养方面完全可以做到"一脉相承"。(注:著名粉彩瓷人何许人翁曾自设"红店",挂帐授徒自产自销;著名的"落地粉彩"技法独创人王大凡翁当时曾在"红店"习学技艺并拜"红店"画师浅绛名家汪晓棠为师;著名粉彩瓷人王琦、徐仲南也都曾入"红店"习学……)4)"月圆会"雅集、"珠山八友"创造了景德镇"粉彩瓷人"称谓1928年王琦、王大凡等发起成立"月圆会"研习粉彩,前后十人效仿"扬州八怪",被史上誉为"珠山八友",他们确立了景德镇民间粉彩瓷人的最高地位。由于前后一共有十人加入"月圆会",所以又称作"民国粉彩十名家"。(注:"民国粉彩十名家"本身有较深的"渊源":有师生情谊关系的邓碧珊和王琦——王琦1901年初到景德镇曾拜邓碧珊为师;有义理父子关系的王琦和刘雨岑;有儿女亲家关系的王大凡和毕伯涛——王大凡之女嫁于毕伯涛之子毕渊明;有联姻结亲的徐仲南和刘雨岑——徐仲南的儿子徐天梅迎娶了刘雨岑的妹妹;有陶业学校校友关系的汪野亭和程意亭。)因为这十人和同时代的一些粉彩瓷人都依照传统老法"传子嗣"、"带徒弟",景德镇呈现的"粉彩瓷人族群现象"至今影响着瓷器彩绘人群。(注:民国后期,景德镇粉彩瓷人中还有一个被称作"珠山小八友"的群体,实为八人——其中"珠山八友"子嗣占四人:徐仲南的儿子徐天梅、邓碧珊的儿子邓碧荪、汪野亭的儿子汪小亭、王大凡的儿子王筱帆,另有四人分别是:草虫名家李明亮、工比粉彩花鸟名家石宇初、名家陆云山和王琦高徒魏镛生。)□"新粉彩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 徐仲南1)彩绘特点:徐仲南的彩绘瓷器的题材主要有两种,花鸟画和人物画,其中花鸟画比重较大,工松竹石木,画枝叶时善用短碎笔法,走笔不拖沓,喜用色料点染。2)形成过程:幼年开始学画,尤其喜爱清代画家戴熙的画作,后期画法受海上画派风格的影响,并对南宋文人画有所吸收。徐仲南少年时代进入南昌帮的"红店"学习瓷器彩绘工艺,长期的瓷艺实践过程中,充分掌握了运用粉彩色料表现中国绘画的意境。瓷器作品和清代画家戴熙画作的构图、用笔、设色如出一辙(注:在一定程度上说,徐仲南是运用瓷器绘制工艺参临和借鉴绢纸画家的作品的较高成就的一个)。3)书法水平:徐仲南的书法艺术成就较高,善行书,熟悉料性,瓷器上的"料字"饱满,骨感较强(注:字如其人,可以推想徐仲南的为人个性有较硬的风骨)。4)字号堂款:徐仲南作品提款常见"仲南"、"竹里老人"、堂号有"栖碧山馆"。5)生平简介:徐仲南(l872l952年),江西南昌人,享年81岁,留有大量作品,其中大件作品主要是l9l8年受聘于江西瓷业公司以后创作的。 邓碧珊1)彩绘特点:邓碧珊喜画鱼藻,受宋元时期工细风格的文人画和东洋画的影响较大。邓碧珊的彩绘瓷器一般不画水纹,在瓷胎白地上绘制游鱼和水藻,通过用笔能使人感觉到水文流动,邓碧珊善用绘制瓷像时常用的"细笔",犹如头发丝(注:这种及其工细的绘画手法本身能取长补短,取其掌握技法之长,补其艺术创作功底之短)。2)形成过程:少年时期喜爱画肖像,民国初,入景德镇乙种工业学校教授人物肖像(注:邓碧珊最早在瓷板上使用"九宫格"教授绘制人物肖像,开创瓷像画法之先河)。3)书法水平:邓碧珊出身铁匠家庭,曾入私塾,光绪晚期参加乡试中得秀才,楷书苦临颜、柳二体,兼习魏碑、汉隶,所以写得一手"草形、隶意、楷骨"的好字,以行草见长。4)字号堂款:邓碧珊的彩绘瓷器提款常见:"碧珊"。5)生平简介:邓碧珊(18741930年),江西余干人。因有"秀才"之名,能写会画,口才好,常于人讼状。民国19年红军到景德镇时执行左倾路线,染祸被杀,享年57岁。存世作品不多。 何许人1)彩绘特点:何许人擅长粉彩山水,尤以雪景山水为最。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吴伟、戴进的流脉;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彩绘精神上有一种平淡天真,悄然闲逸的艺术意味。2)形成过程:少年时期的何许人生活在徽商家庭,对徽州地区的山水情有独钟,习画后转攻山水,临摹宋元文人山水作品较多,后又跟随家人走商北京,对北国冬雪世界感触很深,在北京期间结交八旗子弟,常有诗画往来。3)书法水平:何许人的书法饱满丰厚,雍容有度,兼书楷书和隶书。4)字号堂款:何许人的彩绘瓷器提款常见:"南陵何许人"。5)生平简介:何许人(18821941年),安徽南陵人。别名"花子",享年60岁。存世作品不多。 王琦1)彩绘特点:王琦彩绘人物画张狂处能收敛、写意处能留实。线条软于"铁线描"而又硬于"竹叶描",偶用"钉头鼠尾"和"行云流水";参用西方绘画的手法绘制人物头像;善用色彩,尤喜淡赭、古翠。2)形成过程:17岁时曾跟随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师从浅绛彩名师钱慧安学习,他对人物结构的把握能力和彩绘技艺的领悟能力是促成它形成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后又受"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的画风影响,专仿黄慎(注:王琦彩绘艺术虽高,意气豪放,但始终未能摆脱黄慎的风骨)。3)书法水平:王琦书法以草书见长,圆润饱满,气势流畅、旋转呼应。4)字号堂款:王琦的彩绘瓷器上有"碧珍"、"陶迷散人"等提款。5)生平简介:王琦(18841937年),江西新建人,祖籍安徽。享年54岁,存世作品不多。 汪野亭1)彩绘特点:汪野亭的彩绘瓷器的题材主要是山水,山体外部或上部着笔较多且密,山体内部或下部基本不着笔,只用色染。多配树木陪衬,喜以草屋、舟船点缀。汪野亭山水布局借鉴传统的宋元山水构图,着色喜用赭色、苦绿、古翠等,善用"披麻皴"法。2)形成过程:因喜山水,17岁入中国陶业学堂,受张晓耕、潘陶宇的影响较深,耳濡目染了当时的浅绛山水画法。后又接触和临摹画稿以明朝画家沈周和清代画家王石谷为蓝本。总结出瓷器彩绘的"晕染皴"法,注重着色,一改浅绛山水用色不足的弱点,开创"青绿山水"的先河(注:汪野亭的山水在技法上具有别开生面的生动性,但在山水构图上仍以参临名家画稿为主,这时彩绘山水瓷人普遍的瓶颈,缺乏游历名山大川的生活经历和写生创作实践)。3)书法水平:汪野亭的书法以楷味很重的"行楷"为主,用笔粗短,厚实有余、流畅不足。4)字号堂款:汪野亭作品提款常见"汪野亭"、"传芳居士",堂号有"平山草堂"。5)生平简介:汪野亭(18881942年)江西乐平人,享年55岁,存世作品较多。 毕伯涛1)彩绘特点:毕伯涛擅花鸟,喜画小品,有中国文人花鸟画的神韵,尤其是受元、明文人画的影响较深。用笔有骨感,喜用偏冷色调,整体效果清新透气,"一枝花、两只鸟;花有情、鸟有声"的意境。2)形成过程:毕伯涛出身徽商家庭,少年读私塾,乡试得秀才,到景德镇后,关门绘瓷,临习《芥子园画谱》,因为性格内向,不张扬,画品较高,不追名逐利,故彩绘技法内向,处处体现文人心思。3)书法水平:毕伯涛曾学怀素,但只用笔意,善行草,笔锋流畅,柔中有意。4)字号堂款:毕伯涛作品常见"伯涛"、"黄山樵子"。5)生平简介:毕伯涛(18851961年),名达,安徽歙县人。享年77岁,存世作品不多。 王大凡1)彩绘特点:王大凡粉彩人物画兼工带写,多用"行云流水"线。人物形象逼真,神情庄重慈祥,有动感显飘逸;王大凡在浅降彩的基础上,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用色丰富,彩绘画面色调统一。2)形成过程:王大凡少时在"红店"学古彩,后拜汪晓棠、周筱松为师。彩绘手法借鉴钱慧安、费晓楼,中年以后参临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3)书法水平:王大凡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兼写汉隶。4)字号堂款:王大凡作品提款常见"王堃"、"希平居士"、"黟山樵子"。5)生平简介:王大凡(18881961年),安徽黟县人。享年74岁。 田鹤仙1)彩绘特点:早期山水仿宋元构图,着色厚重,略显沉闷。所画梅花,有风骨亦有神情,枝干穿插时笔意有势;点染花头时色彩含情。有元代画家王冕的痕迹(注:王大凡曾有诗赞:"山水清浑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2)形成过程:田鹤仙曾功山水,因汪野亭以享有"青绿山水"盛名,于是在亦师亦友的徐仲南的指点下改换题材,专攻梅,和徐仲南的松竹呼应。田鹤仙的画梅技法学王冕,单独有己见,对"梅花弄影"有深刻领悟。3)书法水平:田鹤仙的书法水平较高,行草见长,4)字号堂款:田鹤仙才会作品中常见"田青"、"田鹤仙"、"荒园老梅",斋号"古石"。5)生平简介:田鹤仙(l894l952年),浙江绍兴人。享年59岁。 程意亭1)彩绘特点:程意亭的花鸟以工笔为主,一小部分兼工带写。极具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尤其是和宫廷画派的花鸟画风格接近。布局上不繁琐,构图上又比文人小品画丰富。用色非常精美,色中有光,洗染细腻。2)形成过程:少年时期经常在裱画店观画,16岁考入江西中国陶业学堂,习人物山水。校有成就,但当时有人指出他的山水瓷板画有仿已有盛名的汪野亭之嫌,于是放弃山水,改画花鸟。程意亭后师从海上画派的花鸟画家程瑶笙,得真传,并把绢纸之上的工笔花鸟演绎的极其到位。3)书法水平:程意亭的书法水平较高,行楷、行草皆长。4)字号堂款:程意亭的彩绘作品上常见:"程甫"、"程意亭"、"翥山樵子",斋号"佩古"。5)生平简介:程意亭(18951948年),江西乐平人。享年54岁。 刘雨岑1)彩绘特点:刘雨岑的粉彩花鸟以写意为主,以较重的功夫彩绘鸟,能传神,早期的作品借鉴清代文人小品画的笔意,用色大多比较含蓄,布局比较简洁,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痕迹较重。后期作品在粉彩技法上有创新,把中国画中"没骨法"的技法转移到瓷器彩绘中形成"水点法",此法画桃花,被叫做"水点桃花",享有盛名。2)形成过程:刘雨岑粉彩艺术仿任伯年,在形成并掌握"水点法"之后形成自己的花卉特点,但鸟的绘法变化不大。3)书法水平:刘雨岑的书法水平较高,笔法婉转,后期书法轻盈却有力,以行书见长。4)字号堂款:刘雨岑的彩绘作品提款常见"雨岑"、"刘雨岑"、"澹湖渔人",斋号"觉庵"。5)生平简介:刘雨岑(19041969年),安徽太平人。图片90249025(注:根据史料和记载"珠山八友"可分"初始珠山八友"如下:王琦、邓碧珊、何许人、汪野亭、毕伯涛、王大凡、程意亭、刘雨岑;"补续珠山八友"如下:徐仲南、邓碧珊、王琦、汪野亭、王大凡、程意亭、田鹤仙、刘雨岑。笔者在这里之所以受其提出"初始珠山八友"和"补续珠山八友"两个新名词是为了重新界定"珠山八友"之实,以此为证:"毕伯涛奔丧鄱阳、何许人艺游九江"——说明在当时毕伯涛和何许人确实离开"月圆会"之后由徐仲南和田鹤仙续补"珠山八友"之实。"初始珠山八友"和王大凡翁曾经所述一致,应当属实;但是据年龄最小的刘雨岑翁回忆,曾否定了邓碧珊和毕伯涛两人,估计另有原委。从最初"珠山八友"合作"雅集图"所题写的诗句来看,邓碧珊和毕伯涛两人是肯定列入其中的,有诗为证:"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其中邓碧珊善画鱼而毕伯涛善画兽。不管"珠山八友"具体是哪八位,按照笔者分为"初始珠山八友"和"续补珠山八友"可以解决史上对所谓"珠山八友之谜"的争论。)附表014:"珠山八友"瓷人谱系一览

清三代官窑瓷


清三代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细腻,胎土淘练精细,胎釉结合好,器形多样而雄浑,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本文专访中国古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以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瓷器特点为中心展开,从各朝釉色、造型、装饰及款式创新入手,结合帝王喜好与文人气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以及与外销瓷的渗透影响等,全面立体地还原一个清三代官窑的辉煌历史。

陶瓷:陶瓷鉴赏 陶瓷知识

一、追慕前朝 仿古创新

中国瓷器生产,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历史高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清代继承发扬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并开创了绚丽多彩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色釉,而镂雕、转颈、转心的工艺技巧,更是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

丘小君认为,清三代官窑的特色首先是从明代官窑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他说:“清三代官窑在明代官窑基础上,继承了明代很多优秀的传统内容、烧造方法、品种等。特别是康熙、雍正两朝,受到明代最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影响,对其非常崇敬与赞赏,也全面继承了明代成化时期瓷器的优秀工艺。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清代早期不写官款而写成成化、宣德款的青花瓷器,都是源于对明代官窑瓷的继承与膜拜心理。”

清康熙仿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图1)

清雍正仿明宣德青花团龙凤纹葵花式洗(图2)

“康仿成化、雍仿宣德”即指这批不写本朝款识的瓷器。其中,成化款的多是康熙时期所写,这批写款与成化的写款有所区别,具有康熙时期的写款风格。

清康熙仿明成化青花款(图3)

明成化青花款(图4)

而雍正时期在仿宣德苏泥勃青料的效果方面做到了极致,追求苏泥勃青料的自然晕染,有起伏深沉的古朴风格,在青花料的绘画上注重了渲染,人为加重涂染和点染,烘托出青花的晕染效果。

清雍正仿明宣德青花晕散效果(图5)

明宣德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与清雍正仿品对比(左:明宣德 右:清雍正)(图6)

“所以,清三代官窑瓷器首先是对明代官窑的继承,然后才有开拓。这个开拓完全改变了明代时期的风格。明代以古朴古拙为主,胎体不如清代精细,有‘粗大明’之称,且釉面较清代肥厚,而清代比较坚致细薄。两个时代风格截然不同。区分明代与清代瓷器,从胎和釉上就能看出两种不同的风格。”丘小君补充道。

明宣德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足底与清雍正仿品对比(左:明宣德 右清雍正)(图7)

此外,和明代一样,景德镇代表了整个时代的水平。清代在景德镇恢复了御窑厂。明清两代御窑厂不完全相同。清代御窑厂的督陶官,不像明代由中官担任,而是由朝廷派遣官员担任,并且采用了雇佣劳动力的方式,御窑厂平时只有少量额定人员(约二三十人)。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为满足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可以不计成本地提高质量和仿制古代名窑器,创制新品种。这就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整个制瓷业的发展。同样颇为重要的是,清三代御窑厂督陶官也对制瓷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丘小君说:“整个清代制瓷都以清三代官窑风格为主导,而清三代官窑相当一部分成就得益于一些优秀的工匠和督陶官。他们的贡献对中国陶瓷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康熙年间著名的“臧窑”,就是指臧应选督造的官窑。文献记载,康熙朝监制官窑瓷器的还有刘源和郎廷极,著名的郎窑红即出自这个时期。此外,还有“熊窑”“年窑”“唐窑”等。

清三代青花瓷砚


瓷砚。属于实用品,是用来磨墨的。而当时却把精致瓷砚用作收藏品,基本上没有人再用来磨墨,从古至今瓷砚都是文房用品里不可缺少的品种。尤其是青花瓷砚在清朝的烧造最为广泛。

青花瓷砚,康熙时烧造最为精致,此时的青花大多使用国产的浙料,从色釉到胎釉都要经过窑工们的严格提纯,有时一窑出不了多少精品。康熙中期的青花,在绘画上较富有实感,山水,人物,楼阁。无论是远山近水,层峦叠嶂。还是阴阳反面。既能表现粗犷的纹饰,又能表现淡雅纤细的图案,层次表现之多,是历朝之最。图中康熙青花瓷砚,就表现出这样特征,连体的云纹,深浅不一的青花色,非常有立体感,又不失古朴的风格。

瓷砚的口部为唇口,通过口部磨釉看到了胎为洁白细腻的瓷胎,口的里端为凹下去的圆圈槽,槽里施釉,釉色为康熙典型白中闪青,此种釉面的硬度较高。而浆白釉面就显得较为疏松,有易碎的感觉,总之,康熙时期的青花,呈多种深浅不一的青色,可达到数十种,只有多种色才能显出远山近水的感觉。此时的造型品种,达到了青花器制作的高峰,而青花瓷砚就是当时的一个品种,文房器里还有青花笔筒,青花笔架等等。这一时期的器物,大多带有本朝的年款,款式书写工整,到了清代的晚期,也就是光绪时期,仿制品大量盛行,造型仿,青花纹饰也仿。

另一件青花山水瓷砚,即为仿康熙时期的作品,但还是有本时代的特征,首先造型上,口里收,凹槽中不施釉,露出的沙地儿,较康熙时期的粗,没有康熙时细腻的感觉,青花色虽然很浓艳,但明显比康熙时期少了些层次感。青花绘画比较呆板,口部双蓝圈,接口处断断续续,釉面显得粗松,质软,光绪时期器物的圈足处理的也不规矩,有的棱角花浓艳,也有层次感,有时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青花的色泽层次还是没有康熙时期的多,胎体时薄时厚,所以手头也不均。注意光绪时期的款式书写,此时有两种书形式:一种为仿康熙年制款;另一种为本朝代款,仿款多字体较胖。本朝代款,官窑器规整,民窑器大多无款,即便有也很潦草,均为青花书写。光绪时期除了注意观察器形,胎釉和纹饰有何差异外,还注意一下底足的处理,往往仿品的二层底足处理的不规整。

青花瓷砚作为文房用具之一,已不局限于实用,而是用来收藏,用来欣赏,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瓷砚的价值也越来越高,拍卖会上也时有瓷砚出现,但精品还是越来越少,尤其是清三代的青花瓷砚,可以说少之又少,后仿者在一些市场上还是能见到的。

推荐阅读:寻入瓷门•补记:“瓷典”


寻入瓷门·补记:"瓷典"图:10000在合上这本关于景德镇瓷器"入门"的书籍之前,我想补记一些文字,除了有必要对这些文字的形成作说明之外,还想对前人著述关于景德镇瓷器的文字表达敬意——因为那些著述中每一个关于景德镇瓷器的文字都饱含了著者的心血!因为那些著述具有我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再次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原本想在此列举出他们的名字和著述,供"寻入瓷门"的人们在"寻瓷"的路上有更多的发现,但是又唯恐把那些论瓷典籍铺排于此,逃脱不了无穷的压力——因为在撰著这本类似于"看图说话"的《寻入瓷门》之初,便一直背负了这些"词典"的重荷,至此搁笔之际免不了急速膨胀放松心情偷得轻快的欲念……在此只列举明代宋应星之《天工开物•陶埏》;清代蓝浦之《景德镇陶录》、唐英之《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吴极之《昌南记》、朱琰之《陶说》、龚轼之《陶歌》;民国江思清之《景德镇瓷业史》、郭葆昌之《瓷器概说》;当代陈海澄之《景德镇瓷录》……所列举的"瓷典"帮助我突破了三十多年来在景德镇的"所见"之不足以及"所闻"之有限,更是让我跨越今生、跨越前朝,追索到更远的时空里寻觅瓷器的声色光影。重新记忆曾经"玩瓷泥、扔渣饼"的童年时代,那是坐在"瓷门"的门槛上一个满身泥痕的孩子——那时候,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方无限遥远的火光,那是窑火么?慢慢地,他在长大,在那浩如烟海的关于"瓷"的文字里长大——长成今天一个模仿撰著文字的晚生——为给那些不曾阅读"瓷典"的人们做一个轻松铺垫,通过阅读这"寻"得来的文字,突感"瓷门"近在眼前之轻松……尤其还要感谢历代"瓷典"中记述的那些人,是他们创造并传承了瓷文化和瓷历史!

【陶瓷文化】清三代青花瓷真赝对比鉴定


清朝的青花瓷当推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最为杰出,而清三代中,又以康熙青花瓷最为著名。《陶雅》里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康熙青花瓷胎质洁白,质地细腻,所罩之釉的色调呈浅蓝色或淡青色。康熙早期的青花瓷釉层薄,一些盘和瓶的底部施釉差不多呈干枯状态,或有缩釉点,这是鉴定的一个特征。由于这种类似玻璃釉的釉层较薄,形成明亮的白色背景,青花容易被衬托的色真鲜美。康熙中期,青花发色掌握得很准,往往呈现出纯蓝色,明亮爽目,鲜艳浓翠,成为康熙最为出名的青花色。

康熙青花是继明永乐、宣德、成化青花之后又一个青花瓷的辉煌时期。康熙青花青分五色,画山水都可以显出层次,这自然是受到国画的影响。国画历来有墨分五色之说,仅仅以含水多少,就可描绘出层次丰富、具有立体感的山水人物。将国画这种技法运用到瓷器上来,康熙朝功不可没。正因为有如此特点,康熙青花才得以“独步本朝”。

康熙青花瓷制作时常留有手指印的纹样,这是康熙青花鉴定的又一个特征。在纹饰上,盛行冰梅纹,山水画习惯用“斧批皴”技法。这时期出现了一些用象征手法和纹章图案来代替书写的款式,成了一个时代标志,常见的有玉兔子、半月形、灵芝、乔叶、梅花,虽然大部分出自民窑,但相当部分质量甚高。

虽说康熙青花成就高于雍正、乾隆时期,但雍正、乾隆青花同样名贵,只是与康青比较,没有康青那么容易辨识罢了。

雍正青花瓷青花发色比康青更纯正一些,画意也更精细,常常不像手工描绘,而像印刷所致;但细看,却能见手工这种描绘的笔触,这种似是而非的效果,极具欣赏价值。清三代官窑特别是雍正、乾隆两朝,画意通常在细节上做文章。比如一片叶子,有深浅变化,层次感强,阴阳不同,显出动感,而仿品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有时只要对比细节,就能立判真赝。放大镜下气泡有大小,但泽躁刺眼。

再看清乾隆青花瓷器,造型十分工整,花纹精细极致,对称极致,技法老练,一看便知是宫廷大手笔所为。白釉底色略含青,为乾隆的典型色,纯正厚实,沉郁幽靓。放大镜下见气泡疏朗,大小不一,釉面玉质感强。可见一件艺术品的形成,光有金钱的投入、较高的机械化程度,是不行的,更需要艺术家的修养以及责任心。

雍正、乾隆青花瓷较难区别。雍正青花采用的浙江上等青料,加工精细,因而呈色纯真幽静,淡雅匀称,有晕散现象。纹饰上已少见康熙时的人物故事,而多见传统纹饰,如花卉、花鸟、龙凤。乾隆初期的青花瓷与雍正没有多少区别,之后乾隆青花晕散现象渐渐不见了,青花发色也显得更为亮丽一些。从器形上说,前者可能略显轻盈,后者在装饰上更为繁复一些。雍正、乾隆瓷器的表面大都有橘皮纹,底部圈足皆呈糯米粉感的泥鳅背状。

目前清三代高仿品不少,鉴定时一定要多种要素齐上,如有一个要素不对就要小心了。

为什么清三代官瓷瓷器价格上涨快


这些年,国内外许多文人墨客、收藏爱好者、鉴赏家,不惜一掷千金,相争收藏雅俗共赏的“清三代”官瓷。“清三代”官瓷之所以能够受到这么多中外藏家的青睐,除了她本身制作的精良、品相细腻之外,更因为它拥有一般瓷器无法拥有的质地,“清三代”官瓷具备一种雍容华贵和华丽典雅的质感。从它昂贵的价格来说,“清三代”官瓷之所以具备这样的价值,就是因为他用了官窑的“出身”,生来就有了贵族之气,所以始终能够维持着不菲的身价。曾有人用10万的价格收藏了“清三代”官瓷,但现在50万都难以买到,那么,这是不是能够说明古玩投资的稳健呢?

专家提示,任何投资,包括古玩投资都有一定风险,只是比例多少而已。经历了前几年的股灾之后,中国的股票市场渐渐趋于平稳,没有大涨也不会出现大跌的情况。而古玩投资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人们对艺术古玩的需求在增加,古玩交易也随着变得越来越红火,所以,现在的古玩投资还是比较稳健的。同时,我们可以回看历史,从来就只听说过金融海啸,没有出现过古玩投资有过“大海啸”的现象。古董收藏自古以来即便在战争时期,升值缓慢一些,却从未出现过贬值的情况。

清三代官瓷等藏品属于一种稀有、艺术价值较高的藏品,因此近几年上涨非常明显。同时,高古瓷是近两年古玩投资行业的亮点,但因为高古瓷本身的艺术水平不高,价格容易出现波动,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停滞的情况。对古玩投资来说,我国的国画市场交易近年来有稍稍下滑的趋势,许多名家的作品虽然没有跌幅,但是升值也并不见大。相对来说,书法的冲击要稍微小一些,涨势依然强劲,近代书法名家的作品成交量在逐步上升。不过一些古代名家与普通名家的作品价格差距非常大,有时还会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

因此,对古玩进行投资时要尽量做到力所能及的观察,尽量挑选一些稀有的精品,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知识,同时也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最基本的投资常识。我们要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而对于直接进行交易的藏家来说,要注重拓展自己的店面渠道和销售渠道,多多运用代售、送拍、微拍等方式交叉进行。通过观察市场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文化名人收藏过的古玩和作品价格都很坚挺,特别是清宫旧藏,因为深厚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一直是市场的宠儿。

推荐阅读:寻入瓷门·跋·自言自语:推门看“此”都


寻入瓷门·跋·自言自语:推门看"此"都(关键词)混浊 七零八落 慵懒国企改制 闲人莫入 瓷柱子 残垣断壁 紊乱失调 无知 冷漠愤怒l 前言:今天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注:你,暂时忘却由"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所展开的所有联想、暂时放弃从"瓷国向号是此都"的瓷都景德镇所展开的所有联想、暂时把目光从陶瓷历史博物馆展示的景德镇千年来的瓷器发掘物移开、暂时关上你手头的典籍史书、暂时把从道听途说听来的赞誉之词统统丢到一边……)你来一趟景德镇吧!亲身感受一下今天的景德镇,睁开你的眼睛,不错过收入眼底的任何机会……l 设身处地:你终于亲自来了,看一看这眼前的景德镇,你将诧异!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吗?这里是"千年瓷都景德镇"吗?两眼混浊,满腹狐疑……景德镇的符号竟然不能轻松捕获?(注:瓷文化:跨越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极,太宽泛,最怕的就是这种,既是有形的物、又是无形的文化,很难形成一个鲜明的物化形象,让你很难捕捉!)你从火车站出来,如果是凌晨四点到达,你从出口处走来,到处是抢着拉客揽生意的:出租车司机、"摩的"司机、车站附近小旅馆雇用的中年妇女、邻近村镇的中巴车主、行李搬运工、卖早点的……围着你。你应付着这形形色色的"纠缠"之外你还要留一根神经守护你的钱包——因为你知道,即使在有着一千年历史的古城,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小偷——在这样一个"热烈紧张"的时间的段里,你确实无法捕捉到景德镇的符号……面目全非:你终于能一个人走在景德镇的大街上。远远近近清一色慵懒的灯光,你能在这样的浑黄中识别出你事先在资料中查找的那条路吗?(注:在一些书上,你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文字:那是一条沉积着整整一个朝代的碎瓷片的马路,俯身下去,你就能捡起一片残瓷,不是乾隆就是雍正!不是官窑就是民窑!)现在你俯身下去,是绝找不到古瓷残片的,地上到处是垃圾……数百米远影影绰绰的环卫工人还没有到来,你继续往前……这里已经七零八落了,因为改革的力度大,时代的脚步自然加快。国企改制的那些年,国营企业的十大瓷厂以不同的方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50年代新建的厂房现在已经显出了颓势,蒙上一层又一层尘土,有大跃进时代的尘土、有社会主义大炼钢铁时代的尘土、有文化大革命时代的尘土,也有国企改制时代的尘土——每一层尘土都从最初的新鲜积淀到后来的陈旧,挂在眼前。(注:景德镇的国企改制造成两大现象:第一,生产资料被极少一部分人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获得,以小私有者的身份传承着旧时代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其中有点样子的竟然还频频受到行政部门的嘉奖,他们的"事迹"最后也被形成了文字,印在纸上,被坐在藤椅里的你读到——现在,你因为他们而来,来到了景德镇;第二,数十万产业大军纷纷下岗,有能力的和没有能力的、"有奈的"和无奈的一起在为再就业工程添砖加瓦。其中一部分有能力的和"有奈的"加入到开办小作坊争当民营企业小老板的行列,促成了景德镇当前小手工作坊空前繁盛的局面,在行政者的书面报告里被写作"家家户户努力创业、创建和谐社会新景象"——等天亮一些,你将看到这个努力发展经济的再就业人群繁忙的身影。还有一部分"无能的、无奈的"转入其他人流展开再就业,卖报纸卖光碟烤红薯修皮鞋贩蔬菜拉板车跑展销打扑克搓麻将当小偷唱卡拉OK摆排档当小工搞陶瓷评论开出租打"摩的"男的应聘保安女的应聘超市收银员年轻的外出打工年老的投奔亲友或者干脆退休提前下乡种玉米种红薯种水稻务农养老……)l 迷途欲返:阳光出来了,凌晨拥挤在火车站的那上百辆出租车现在又疯狂地穿行在马路上,你这时候才发现,每一辆车都像在稻田里打过滚的牛犊子!你放弃了乘坐出租的念头,你继续步行,你停留在御窑厂前面,你看到了一堵墙,修缮不久,有徽州建筑的意味,却没有读到瓷的符号——矮墙里面什么也没有,门前却挂着"闲人莫入"的警示牌,你掂量了自己,迅速把自己归为"莫入"的一类,择路逃离。你继续往前走,你已经开始焦虑,你已经开始质疑,是不是走错了一个城市?是不是景德镇曾经遭遇了"城池全毁"的灾难而唯独自己被"特意"蒙在了鼓里!你自嘲地笑了:我是谁啊?终于,你在马路的两侧看到了"瓷的符号"——那是一根根立着像树一样的瓷器的灯柱子,直径一尺高四米,清一色圆滚滚的,笔直笔直的……你眼睛一亮,快走几步奔过去,你甚至开始兴奋,因为你终于发现自己来到的这个城市,可以判断就是景德镇,你的心灵的激动和满足已经让你"无视"那瓷器灯柱的粗制滥造,原本你对瓷器的赏析眼光很高格调也高,现在,你已经顾不得这些,你抱着瓷器的灯柱,久久的,舍不得放弃……(注:其实,你是幸运的,在数年以前,原本这里并没有瓷器灯柱子!埋入每一根灯柱的那个洞里都长着一颗比这根灯柱粗壮一倍的大树,是法国梧桐——如果是梧桐树的话,你会拥抱吗?现在,这一根根瓷柱子像一个个头顶一盏路灯的士兵一样,排着马路两旁,他们在守卫什么?守卫历史么?——那是一个过了50岁的老职工都遭遇一刀砍的年代,超过50年树龄的梧桐树也没有幸免逃脱……不是这样一根灯柱子,你能最终确定没有走错一个城市?)l 恍然如梦:你拿出地图,判断你所在的方位。是的,就连土生土长的景德镇镇巴佬崽俚子现在也不能认得自家门前的马路了,开发商来了,说要开出一条路来,于是,从前鳞次栉比的青色陶瓦在顷刻之间坍塌,只剩下窑砖的残垣断壁,这里面目全非!修桥修路招商引资搞开发,都是时代的音符,在这种建设的新气象中,人们容忍着一些破坏!——或者说,人们还沉浸在大拆迁的热情当中,对于这种破坏已经不再能触动神经了……前人按图索骥,你按图寻瓷,你终于在大拆迁中找到了一片陶瓦窑砖的所在,那是一条青石板的路引你而入的,在这里,你终于看到了光着膀子流着汗油的坯房佬、你看见了晒坯场、你看见了修坯车、你看见了一堆堆坐在竹椅子上专心画坯的少年男女、你看见了窑……(注:在这里,你再现了梦中的一幕:你坐在燃烧着的窑前面,坐在竹椅子里,看着烧窑的伙计在"把庄师傅"的要求下添加柴禾,好客的窑老板陪你喝着谷酒,吃着他的都昌佬老婆煮的大碗海带排骨汤、大碗鲇鱼炖豆参、猪油渣炒辣椒、韭菜花炒鸡子……直到夜深,你满脸红光地在火光里向窑老板致谢告别……但是这天夜里,你辗转难眠——你从和窑老板的对话中知道了这样的所在零星散落在景德镇的土地上并且颓势难收;你感受着他们中老实本分者的柔弱和无力回天的焦虑困惑;你感受到了他们中投机取巧者的狡黠和乘火打劫的幸灾乐祸;你将感受到,彻夜难眠的绝对不止你一个外来的客人……)l 粉身碎骨:你第二天红肿着眼睛起来的时候,继续搜寻,你转来转去,你被突然开辟的"新大路"挡住的同时失去了方向,你被这新的世界激怒了,浸泡了一宿的哀伤在愤怒来临之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你还没有失去理性,你尽量控制着自己,你调转你的头,继续探寻,你最后像一只晕头的苍蝇一样,那苍蝇的复眼最后看明白了:一座千年的老城,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象征着新兴城市的道路和代表新的经济增长的建筑肆意占领着他们可以炫耀的地盘,他们是钢筋!是水泥的坚硬!瓷器,被碰到粉身碎骨……(注:难道一个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就不能保持和维护那些承载瓷文化和瓷历史的结构么?难道一定要拷贝千变一律的所谓现代都市而让积淀千年历史的窑砖陶瓦化作粉尘么?)l 尾声无言:你来这里,是因为你热爱这里。你在这里因为悲伤因为愤怒,你有可能陷于绝望——这是热爱景德镇的外来客的真实情感……你终于控制不住了,热血沸腾了,不是因为你踏上了这片曾经誉为"瓷业高峰是此都"的景德镇的土地,而是你积郁的哀伤爆发,你愤怒了!你高喊着:我要离开!(注:不,我向你走来,我要挽留你片刻,邀请你一起来到昌江河畔,坐在河岸上,我一意孤行地跟你讲一些幼稚的话,渴望刺激你的神经,渴望你这个外来客同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镇巴佬崽俚子一起变得平静,同我一起等待——我是这样说的:你看这昌江的河水呀,上游的水始终往这里流淌,这里的水始终往下游流淌……我们再耐心些等待吧!我跟你讲:还有高岭村还有瑶里还有三宝蓬还有……我们的景德镇啊,有过高峰,跌入低谷,是重新开始攀升的前兆。景德镇,需要这样一段时间……)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自己却在想:假如景德镇完成了历史使命,累了,急于埋入地下长眠,我们能阻止么?一千年后,在一个"花园城市"或者一个"现代城市"的地底下挖出一些瓷片,还可以述说怎样一个千年的历史呢?那冰冰凉的瓷啊!尽管它曾经在1350度上下的高温里煅烧……那冰凉凉的心啊!你可不能停止跳动啊!……2008年3月23日上海工作室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相关文章: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三代瓷人群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相关文章:寻入瓷门第九·知人辩器·三代瓷人群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三代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