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艺宝瓷砖 > 导航 >

新锐瓷艺刮目相看

新锐瓷艺刮目相看

艺宝瓷砖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2020-05-30

艺宝瓷砖。

■岑仕英《深秋怡情硕果图》

■郑灿煌《唐人马球图》

在瓷都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创作领域里,活跃着一批在正规学府接受专业教育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人们戏称其为“新锐派”陶艺家,他们在接受系统陶瓷教育的同时,又具有“80后”那种天马行空、敢想敢做的闯劲。近日,上海珍艺堂在黄陂南路卓维700创意园举办“景德镇新锐艺术家迎新春陶艺作品展”,让人们领略到一种继承传统技法同时又充满个性、表现力张扬的“新锐派”风采。

在这些作品中,让人明显感觉到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一种多元化的创作理念。无论是在画面构思、题材表现还是技法运用上均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特色,有的作品利用变幻万千的高温颜色釉表现,那“入窑一色,出窑万千”、巧夺天工的窑变,也迸发出创作者诸多的灵感,正可谓是“天人合一”,可遇不可求,如作品“清香瓷板”、花鸟四条幅屏均是运用此种技法,运用高温颜色釉窑变表现的花蕾、荷叶与釉下绘画结合,构图简洁流畅,删繁就简,颇有大家风范;有的作品则是以创意取胜,如景德镇艺术研究院青年陶艺家、研究生岑仕英创作的《深秋怡情硕果图》瓷瓶,用釉下青花大写意表现整体画面,与釉上彩料工笔描绘的颗颗硕果形成了虚实对比,使画面生动、鲜活,情趣盎然;还有的是把陶瓷作为载体,用新颖的技法描绘传统题材,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的研究生郑灿煌,利用传统国画中的“没骨”技法结合高温色釉创作的《唐人马球图》瓷瓶,画面中六位唐朝仕女姿态各异,动感十足,嬉戏、打闹、争球的场面活灵活现,由于作品全部由釉下创作完成,作者对画面构图精准的把握可见一斑。其首先在未施釉的坯胎上勾勒出面部细节,再施以传统釉里红与多种釉料表现人物服饰以及奔跑的马匹,最终效果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又如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董相杰,用青花斗彩描金的技法来表现“关公”,这些作品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编辑推荐

现代瓷艺绚烂而静穆


■ 水乡系列之一(高温窑变釉下彩镶器)

■ 秋荷(高温窑变釉下彩瓷瓶)

■ 秋雨(高温窑变釉下彩瓷筒)

■ 静物系列之二

■ 荷香消晚夏(高温窑变釉下彩瓷瓶)

评论家尹荣指出:尉涧松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笔墨功力渗入釉彩,铺染在造型古朴的瓷土基底上,再经1300℃以上高温烧炼,借天工之手得窑变之绚烂,出人意料而成其妙,合乎天机而显其奥。

尉涧松,字公木,别署四更楼主、松石楼主。一九五九年生于上海,一九八八年起旅居日本,多次在上海、东京等城市成功举办个展。

尉涧松近年来醉心于高温窑变瓷画的研究,为国内外极少数熟练掌握高温窑变瓷绘高端技术的专家之一,他此番推出高温窑变瓷艺,粗看展露着千头万绪和捉摸不定的一面,细观却规范在绚烂而静穆,富贵而内敛的格局之中,实为作者内心的透射与高温窑变天成之间,展开了一次诗性对话;亦如夹入艺术史之几枚书签。

策展人徐强认为,尉涧松引入人文思辨和传统修养,使瓷艺意象内涵化了,将东方传统美学精髓恰当运用到现代艺术表达上,因此之故,他的瓷艺超越匠人之器作而登列艺术之创制。

朱辉球禅宗瓷艺


“低眉信手,拈花一笑”是一种禅宗的姿态与心境,也是朱辉球艺术生涯的心性体现与陶瓷作品的笔意流露。在新的时代下,朱辉球用笔墨渲染出对于禅宗的感悟与理解,这是一种对自我阅历的闵怀、对自然大化的感怀以及对人世百态的普世关怀。

在陶瓷艺术创作之中,朱辉球挥洒着自己的艺术体会和创作才情。朱辉球倾尽笔墨对待创作之事,他工于综合装饰、高温颜色釉等工艺手法,他擅长花鸟、山水等绘画题材。他更是着力于传统之上的重新演绎,他致力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法、新思维的运用。因此他的作品灵韵倍生,充分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浓郁的时代气息。

童年的朱辉球便心性使然,他喜欢在大千世界上找寻各种快乐、各种美好,所以他一直嬉戏快乐着。而这份童年的天真与淳朴一直保留到今后的陶瓷艺术生涯之中,在陶瓷艺术创作之中,他一直徜徉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之中,朱辉球一直找寻着可以让自己快乐的美好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经过他的过滤与纯化,一一展现于他的作品之中。而他的作品也衍生着大千世界的无限妙趣,从而给予观者极高的审美趣味。在他的《吉祥高原》、《康定情歌》、《春风得意》等一些草原系列作品中,充分展现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感怀。他以一双审美与寻美的艺术眼光,领略到了草原上的无限风采,体会到了草原人民与自然相处的亲密无间,从而在作品之中再现草原风采,传达给我们一种自然淳朴的乐趣与大化简约的纯美。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朱辉球,还有“猫王”之称,这源于他对于花鸟动物的细腻笔绘与淋漓表现。在动物题材中,朱辉球运用着颜色釉与综合装饰的独特手法,让笔下的动物形神具备、姿态各异。而这种对于动物的笔触,亦流露出了朱辉球的无穷笔意,这是一种入得肌理的绘画之道,这是一种对于绘画题材的深入骨髓的理解,这是一种对画面质感入木三分的表现手法。而这种以动物为题材的初衷,显露出朱辉球“择芸芸众生之一相入笔”的绘画体悟,然而“万法归一”,朱辉球对于自然大化的认知,便是一种见微知著的灵犀相通。“万法归一”,而“一”又归于何处?“一”理应是归于朱辉球作品中缤纷流溢的色彩、灵动神现的笔线以及巧妙构思的设计装饰。

陶瓷艺术因丰富缤纷的表现方式而形态各异,各种陶瓷工艺更是魅力独具,好比颜色釉,它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它的变化莫测。对于颜色釉,朱辉球坦言:“很多人在用高温颜色釉画画,我感觉这违背了装饰的宗旨。色釉是抽象的东西,需要依靠窑变而形成。相对而言,它的形体感、画面效果应该让人感觉未知的神秘、色彩的斑驳、空气的通透。现在很多人对于颜色釉的理解与运用已经产生了偏执,这与其个人素质、艺术修养有关。如果运用高温颜色釉单纯地绘图,那么画面的色彩、肌理就会显得过分具象,这便无法体现出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全面认识。对于艺术而言,具象的东西很难具有深度,也便难以具有神秘感。”陶瓷艺术的美感的确是一种深度式、轻盈式、迷幻式、神秘式的存在,而朱辉球基于自己对于艺术理念的认知与工艺手法的掌握,为我们揭开陶瓷艺术的层层面纱,以一种曲径幽深式的神秘渠道,将陶瓷艺术的真实美感传递给我们。

对于艺术而言,应该追求一种集体人格的共鸣,应该追求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作为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朱辉球,更是深谙此道。朱辉球一直重视于作品中人文基调与集体共鸣。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之中,朱辉球窥到了艺术与宗教的相通之处,那便是一种普世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是对人生百态洞若观火之后的惺惺相惜。基于对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的认知与感悟,朱辉球运用陶瓷工艺与绘画手法,对这两种文化进行了一种互通有无式的融合,从而诞生佛教题材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佛教菩萨,或低眉信手,或姿态祥和,或隐现笑意,或缄默淡然,体现出一种端庄正中的处世观念与“拈花一笑”的禅宗精神。而画面中的色彩点缀更是灵韵倍生,从而氤氲出千世百转的轮回灵韵之美,让观者心静意收,不自觉地流连于轻盈迷幻的画面美感之中。

这种禅宗文化的底蕴与墨色洒脱的笔意,充分体现了朱辉球对于人生感悟的高度提炼、对于工艺笔墨的娴熟纯化。朱辉球极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修养、笔墨涵养以及艺术感悟,为此他教学相长、出门写生、潜心创作,无不躬行践履。在以往的时间里,朱辉球曾去过西藏、新疆等地采风写生,他醉心于当地人物形象、风土人情、服装服饰所具有的民族特点与自然美感。最近,朱辉球更是详细谈到他的写生经历,“2013,我对四川藏区进行了大量的写生,那里美得让我赏心悦目。人物的服装、服饰,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当地人的民族服装,无论袍子或裙子,都反应出宗教、人文、风俗等元素与底蕴,从而别有一番风味。”

在人生与艺术的道路上,朱辉球便是这般地行万里路,他一直勇于去践行自己的艺术道途。在自己的道途之中,他一直感怀于所遇所知的美好事物。但他并不独揽这些美好的事物,他怀有宗教式和艺术式的人文胸怀,他将陶瓷艺术作品中美感送赠给人们,让人们可以赏心悦目。笔者一直对朱辉球的作品《康定情歌》影响深刻,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朱辉球人生信仰与艺术理念的写照。朱辉球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出一种且歌且行式的姿态与心境。而结合着朱辉球对于禅宗文化“低眉信手,拈花一笑”的灵犀相通,便可形成他作为陶瓷艺术创作者的个性修养和精神涵养。然而此种修养与内涵之下,理应氤氲出朱辉球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而这种艺术语言理应是陶瓷艺术界中的全盛之景。

瓷艺与画意的完美融合


当代陶瓷创作者将 “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的完美融合,造就了新时期的精品力作。力争借上海 “世博会”之窗口,献给热情追捧于陶瓷艺术的中外嘉宾。

2010年7月9日,嘉定区安亭镇黄渡许家村,画家——陈军(陈步兵),在上海 “世博会”乌克兰国家馆内,代表“申窑”展出了他的瓷画作品。还将他的2件精品分别赠送给了乌克兰驻沪领事和乌克兰国家馆馆长。乌克兰客人品赏了陈军的作品后,由衷地敬佩,赞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风采。

陈军的瓷画作品,出手不凡,很有特色。他擅长山水画创作,善于学习西洋画技巧,刻意地在陶瓷作品中糅进中国画的神韵,西洋画的色泽。讲究立意,注重装饰,追求静水流深的艺术效果。用笔繁简有度,设色清雅丰润,构图灵巧超脱。

我欣赏了他最近烧制的一件陶艺笔筒,把玩在手,颇感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清旷雅致,浑然天成。画上三二人物,几笔溪边修竹,或名士,或仕女,犹抱琵琶,饮酒赏月。整件作品,灵秀中透出几分宁静,古朴中横生了一些妙趣,真乃是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传世之作。

陈军告诉我,要成就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它的造型胚胎好比是骨,它的色泽图画好比是肉,骨肉相连,完美融合,经过熊熊窑火的烧制考验,才可孕育出千态百姿的艺术佳作。更使创作者激动的是窑变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时会出现遗憾,有时会出现精彩。所以那种亲自临窑的感受,那种望眼欲穿的焦虑,那种佳作出窑的狂喜,此种况味,不啻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感叹。

因此,一件陶瓷器物的烧造完成,便被赋予了神秘的灵性,无一不被浸渗着创造者们的智慧结晶。

五虎出更 咆哮瓷艺


老虎身上的毛发根根可见

城市晚报讯 昨日,民博会第三天,市民们的观展热情不减,顶着30℃的高温来逛展会,参观人数达19.8万人次,销售额突破680万元人民币。从袖珍伞到巨型恐龙再到瓷砖刻画……市民们在展馆内不断地发现惊喜、感受奇特的民间艺术文化。

布雕孔子只展不售 喜爱者被“打酱油”

要用“精美”二字来形容,那就要属八大名品展区的布雕孔子了,孔子先生身着绿纱外衣,头上戴着蓝色裹头巾, 脚上穿着布履,夹着一卷书卷,长长的胡须,慈祥的面容,仿佛是真的孔子站在人们面前一样,从头发到衣角每一个细节都制作得天衣无缝。展商介绍,这座精致的孔子像的制作过程可不简单,陶土雕塑、配服饰到彩绘,整个过程全部为手工。

这个精致的“圣人”经常被观展的市民“围观”。但展商介绍,这个孔子的布雕只展出,不出售,对于那些爱不释手的喜爱者只能被“打酱油”了。

净月潭落叶“聚会” 叶艺陶罐惹人爱

陶罐上粘满各种树叶,上上颜色,一个精美的叶艺陶瓷就出炉了。这就是观展市民们喜爱的“叶艺系列”的作品。“你看这个,不知道有多少树叶,这就是落叶大聚会啊!”一位观展的市民抚摸着粘满树叶的陶罐说。

目前展出的作品均是在上等的陶罐上用净月潭的落叶加以装饰,制作出一种极具艺术气息的美感。展商介绍,装饰在这些陶罐上的叶子种类多达上百种,大多都是具有东北特色的叶子,希望通过这样的工艺让更多人感受到东北地区的自然特色。一般制作一个这样的作品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从制作陶罐到落叶处理,20天左右就可以制作完成。

记者了解到,叶艺陶罐是今年新推出的系列,与那些昂贵的稀有珍品相比,叶艺陶罐成为了观展市民心中可以购买的佳品。

用笔作画不算啥 瓷砖刻画顶呱呱

“咦,这幅画不光能看到老虎,怎么还能摸到老虎的毛发啊?”这是发生在4号展厅一个展位里的一幕,一位六旬的老人抚摸着老虎说。原来这就是刻瓷工艺,刻瓷的作者钟先生介绍,他所做的画,不是用笔画的,而是刻上去的。

刻瓷工艺对于制作的材料、过程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刻的工

具要经过打磨改造才能应用,瓷砖需要硬度高、平面光滑、釉色正,是从厂家特制的瓷砖。钟先生说,制作一幅作品需要临摹、刻画、上色、封蜡四个步骤。稍有不慎,便会成为败笔之作。记者在展位上看到,一幅《五虎图》标价5万元、一幅《八仙神通图》标价8万元。钟先生说这里每幅作品都耗时3个月之久。

袖珍工艺伞 遮不住一个小孩头

“来,我抱着你照一张,把伞打在头上,摆耶!”一个七八岁样子的小男孩一边指挥着妹妹,一边对着妈妈的镜头灿烂地笑。他们手中的这把袖珍小伞连一个小孩的头都遮不住,但却成了展会上孩子与大人的合影对象。

这新奇的袖珍伞用蕾丝制成,上面手工绣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纹,只要看到袖珍伞的人都会上来观摩一下,合张影再接着逛。因为小巧的特征,这把精美的袖珍伞几乎成了孩子们照相的小道具,每个孩子都抢着要与其合影,而与袖珍伞合拍的姿势百变的照片也成为了“民博会一游”的永久纪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