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 导航 >

孟晖:明朝的另一面

孟晖:明朝的另一面

明朝瓷器鉴别 四面楚歌的故事

2022-01-25

孟晖:明朝的另一面

“南澳一号”水下考古作业在电视中进行了现场直播,依我看来,中小学校真应该把组织学生们观看这类考古活动的直播或录播列为教学内容。

如此直观的科学教育,能够最好地让孩子们明白考古学绝不是《印第安纳·琼斯与圣殿》、《木乃伊》中那种怪力乱神的胡闹。在直播现场,打捞文物一点也不浪漫,相反是谨慎小心,时时需要考虑天气条件与海洋状况,以致过程拖沓得近乎乏味,甚至会因风浪过大而中途暂停,逼得观众对于最终结果不得不耐心等待,这其实恰恰是让大众感受科学工作之艰辛与严谨的最好方式。因此,完全值得强迫青少年们在电脑前枯坐半天,经受水下考古的细致缓慢的磨练。哦,孩子们肯定会在观看期间偷偷打游戏、网聊之类,绝不会聚精会神地从头跟到尾,没关系,要紧的是,通过这种实地的操作过程给他们解一解毒,让他们明白真实的成功与好莱坞电影中那种连串的抖机灵无关。

更何况,这种直播还是现场的历史教育。当一篮又一篮的青花瓷器终于浮出将它们藏在心底达四百年之久的蔚蓝海水,由考古工作者用水管冲去淤泥,瓷器鉴定专家陈华莎女士对着镜头指点当年景德镇工匠在一只瓷盘上巧手画就的“米颠拜石”图样,在那一刻,明朝全部的辉煌仿佛都在我眼前映亮。可笑的是,节目中的电视主持人满脑子都是以拍卖会上卖高价为标准的观念,反复追问作为嘉宾的文物专家,一下出水这么多瓷器,也并非件件都是能卖高价的精品吧?那么这些瓷器还有意义吗?害得专家不得不一再解释,这一船瓷器的数量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数据和历史证据,在学术角度来看,那条沉船甚至比船中瓷器在研究价值上更其珍贵呢。——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当年福特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普通汽车大概也难在拍卖行中卖高价,但是,了解一条流水线上的年产量,对于懂得美国在那个时期的国力却有重要参考意义!用福特来打比方还真不算太夸张,须知,当南澳一号沉入海底开始睡美人的长眠之时,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包括整个欧洲——都还完全没有掌握烧瓷技术呢。

关于明代海上贸易的活跃,以及其在彼时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意义,已有很多学者开展了极具启发的研究,甚至有西方学者提出了“西班牙帝国的兴起和衰落最好是从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的背景来考察”这类令人惊异的激进观点。就我来说,迷人的始终是翻阅明清文献时不期然撞上的那些细节:《长物志》讲述明代士大夫的理想园林生活方式,其中却屡屡提到日本制的小型家具、生活用具以及高丽特产的琉璃(低温玻璃)球灯;冒辟疆曾经以朋友赠送的一端“西洋布”为董小宛做了件效果堪比“张丽华桂宫霓裳”的轻衫;据《天工开物》介绍,明人不仅熟悉美洲出产的蔗糖“西洋糖”,而且因为这种外来品白细甘甜,所以在中国竟成了“好糖”的同义词,以致从明代开始本土生产的优质白糖也一律称为“洋糖”——这应该就是《红楼梦》中蘅芜苑派婆子给潇湘馆送来的那“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的根底。不过,清初的《广东新语》中却有着不同的观点,说之所以有“洋糖”一名,乃是因为这种优质白糖会出口到“东西二洋”。至于《广东新语》中最惹人遐想的细节,乃是提到番禺蓼涌出产一种用露头花制作的芳香芬烈的“露花油”,“洋舶争买以归”,沿袭着中国历史上美容化妆用品长期出口的优良传统。当然,神奇的还有“平儿理妆”时用到的妆粉“茉莉粉”。早在秦兰征作于崇祯年间的《天启宫词》中就提到,这种用紫茉莉花籽里的白粉做成的擦脸粉先是在民间流行,然后由天启朝的张皇后引入宫中。然而,据植物学家们研究,紫茉莉花是从美洲传入的一种植物,如果此话不假,那么这种植物显然经历了与玉米一样的万里航程。曾经有多少如南澳一号的海舶在风涛中来去,承载着当日的丰富、今天的谜题啊!

如果把中国人在明朝初年与末年的生活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其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与贸易交流推动下的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相勾连。生活史,物质史,技术史,贸易史,海运史……同政治史一样,是明朝人生命经历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生命经历的一部分,因此,值得后人以同样的谨慎态度去追寻,去理解。▲

taoci52.coM精选阅读TAoci52.com编辑推荐

【精】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翟翕武同志(右)正在接受采访。省档案馆 徐洁萌 供图

翟翕武口述 何力迈整理

(何力迈系《浙江档案》杂志主编》

外国专家要“雪拉同”

上世纪50年代,一些外宾来中国访问,其中有些喜欢中国瓷器的,问到外交部当时的外事人员,向他们要“雪拉同”。外事人员不懂,就回答说:没有。对有些不是很熟悉的外宾说没有,也就算了。后来,有位苏联专家也要“雪拉同”,大家就重视了,不能回答说没有。专家拿着茶杯说:就是这类东西。外事人员说瓷器嘛,我们有著名的景德镇、唐山的瓷器。最好的给他们看,他们说:不是,直摇头。那怎么办呢?

后来,他们(外事人员)想出个办法,到故宫陶瓷博物馆问陈万里。陈万里是中国青瓷专家,他喜欢中国陶瓷,《中国青瓷史》就是他写的。那些外交人员到故宫博物馆找到陈万里。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就问他,苏联专家一定要“雪拉同”,各方面瓷器给他看了都不是,到底是什么东西?陈万里就笑起来:哎呀!你们这些青年,“雪拉同”就是我们龙泉青瓷嘛!陈万里就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中国青瓷史》,说:是我写的,“雪拉同”的故事里面讲得很详细,你们回去仔细看一看。青瓷史里面就写了,宋朝龙泉青瓷出口到东南亚,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后来到法国去了。法国人一看到龙泉青瓷就非常喜欢,认为是世界上的珍品。当时法国很流行一个小说,里面男主人公是个牧童,名字叫“雪拉同”,他的衣服颜色像青瓷一样,淡青色,一年到头穿这种衣服。他就像中国的西施一样有名。大家说就叫(龙泉青瓷)“雪拉同”吧。小说主人公大家都知道的,人人都喜欢的,这样就叫开了。后来,欧洲这些国家都叫“雪拉同”,美国也叫“雪拉同”,青瓷就是“雪拉同”。

这件事周总理知道了。当时,他就决定叫轻工业部赶快恢复龙泉青瓷。他说,不但是龙泉青瓷,中国五大名窑都要恢复。周总理说,恢复五大名窑,特别是龙泉青瓷一定要早点恢复,外国人来访问中国就要看这些东西。当时,周总理给轻工业部部长讲。部长在南京开会,他就告诉浙江,要恢复这个。当时,我是轻工业厅厅长,就组织了一些专家,把全国专家都找来,有南京、上海、北京、我省美院,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反正是全国比较知名的专家,陶瓷美术方面的,成立了恢复龙泉窑委员会,我牵了这个头。

祖传秘方不愿公开

委员会成立起来,我就着手研究如何恢复。当时摸不着边际,已经失传了700多年,找不到一个线索。后来,我们又去找陈万里。陈万里就提供了一个线索:龙泉有兄弟两个人,一个叫李怀德,一个叫李怀川(弟弟)。他说,特别是李怀德是关键人物,祖传秘方是传给他的,他是哥哥。秘方几百年下来,李家祖训非常严格,青瓷釉的秘方只能传儿子不能传女儿,女儿要出嫁的。一个儿子就没问题,兄弟几个只能传大儿子,其他人不传,就这样一直传下来。李怀德是个全才,陶瓷原料处理、造型、烧制,青瓷的雕塑,上面还有花纹,关键是外面一层釉子,釉子是个秘方。外人是不知道的。你们回去,两个人找到一个,特别是李怀德,找到就不会走冤枉路。有门道了,我们很高兴,回来就和叶宏明去。

叶宏明是天津大学毕业的一个学生,分配到轻工业厅来,学硅酸盐的,专业就是搞陶瓷。这个学生是优等生,功课好,老师很赞扬他。那时候,他跟着我到龙泉去找李怀德。到处找,找不到。龙泉都是山沟沟,到哪去找呢?怎么办,就去问吧。到一个村先问有没有姓李的,一个一个村庄去问,没有的,马上走。问、问、问,快到福建了,有很多村是有姓李的,但没有李怀德。有一个村,问一个老头,你们村有没有姓李的?说,有的。有没有一个叫李怀德的?他说,李怀德倒有一个。我说,你领着我们去见见他。他说,那可不行,他已经被监督劳动。那时土地改革,划成地主的,就要监督劳动。不能到外面去,也不能接触外面的人。我们说,那看一看。老头说,不行。我说,回去找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姓王,(我们)问,能不能找李怀德?他说,我不能负责,没这个权力。我说,好吧,回去找江华,找省委书记。我们(对江华说)李怀德非找他不行,是周总理决定的,要执行这个决定,技术在他手上掌握,是不是给他摘了帽子,把他请出来。江华说,好的,回去跟县委书记说,摘帽子,请出来。我们再回去,走一趟真费事,当时又没公路。回去跟县委书记讲,江华讲了给他摘帽子。我说,你要不相信直接给江华打电话。县委书记说,你们讲了我们相信,好吧,给他摘帽子。就给村里干部打了电话,把李怀德地主的帽子摘掉。这样,就把他请出来了。

把他安排到哪里去呢?当时龙泉有个上烊瓷厂就把他请来。问他秘方,他不讲,我们说,这是周总理决定,他也不响。后来,他说,要用他也可以(来做)。他在一个房子里把门反锁,在屋里面捣鼓,弄来弄去,谁也看不见。他把釉子配好,门一开,说,你们去用好了。工人拿出上釉。先把胎子烧好,然后把釉刮上去烧,烧出来,就很好。这样烧了几件。我说,这样不行,我们去请上海科学院的周仁。周仁是什么人呢?国民党政府时,中央什么研究所的所长,在国外学习多年。这人水平是高的,他本来不是学陶瓷的,是学冶炼的,金属冶炼。当时,他(对龙泉青瓷的恢复)贡献也不小。他有兴趣,我们把他请来。当时他70多岁,跟我们到龙泉。与他说了(李怀德的)情况,也见了李怀德,李怀德也没多少话。他说他会做,配方还是不往外拿,这怎么办呢?周仁就出了个点子,他说,算了,我就不相信现代科学发展到现在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与我讲,你找个有出息的大学生,能钻研的,交给我,和我一起到上海去共同研究。

牺牲一件国宝级文物

那人就是叶宏明。五十年代浙江尖端仪器光谱、色谱都没有,只有上海有,北京也不一定有。就到上海科学院,叶宏明就跟他去了,采取了什么办法呢?他给陈万里写了一封信。周仁嘛,全国闻名的,周总理到上海来找科学家,就找周仁。科学家由他带队的,周总理也很看重周仁,他和陈万里也很熟,亲笔给陈万里写了一封信。他说,周总理现在决定恢复龙泉青瓷,没办法,要豁出个代价,要牺牲一件标准的出土的南宋龙泉青瓷。要是别人陈万里他根本不会拿出来的,那是国宝,钱多少都是买不到的。他一看周仁写的信,叶宏明交给他的。他说,没问题,要恢复就要牺牲,他就找了一件标准的南宋出土的龙泉青瓷,交叶宏明带回来。周仁就叫他(叶宏明)拿金钢刀把釉子刮下来,用色谱、光谱作化学分析。现代的仪器过去是做不到的。里面的化学成分,含铁多少,含铜多少,这样就把青釉化学成分分析出来了。周仁和叶宏明就研究出一个方子,配方研究好,叶宏明就带着到龙泉来。根据这个配方,把原料配好,挂上釉子就烧,叶宏明在窑门口等着。一个窑要烧成,大概要一天一夜,可能还要长。他就等在窑门口,为什么要等着?他从洞口看,要烧还原焰。龙泉瓷土是紫金土,红颜色,红土壤,它里面含铁很高,铁还原氧化铁,经过多少温度,就反应出青色,青色主要是铁还原。要烧就要从窗口看着,什么时候温度多少,要掌握这个温度。这个差事很苦的。等烧好了就开窑,拿出来一看不理想,不像李怀德的那样漂亮。他就拿着成品到上海,周仁和他共同研究,调整配方,再拿到龙泉去烧。烧了后,再拿了成品到上海,这样经过大半年。(那时)跑一个来回很不容易,不像现在有高速公路,来来回回六七十次也有。一趟趟调整,到最后烧成了,拿出来一看,大家高兴了,跟南宋的一样的。拿着到上海,周仁一看说,行了,完全一样,达到南宋水平。这样,就到国务院报喜,《人民画报》登出来了。

|>>>>|

[最新范文]高中每周一记(篇一)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了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当我无意读到安德鲁的这句名言时,心不由得一颤。我想起了这个被日渐麻木的人们逐渐抛弃的东西——宽容。

二战时期时,在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出席的宴会上,一位对丘吉尔恨之入骨的女士在与丘吉尔干杯时用冷漠的语气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夫人,我一定会在你的酒里下毒。”宴会的气氛一瞬间尴尬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两人身上。这位英国首相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轻松回答道:“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一定会将它一饮而尽。”一句玩笑般的话,让气氛活跃了许多,那位出言不逊的女士惭愧的退出了宴会。这便是宽容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又能有多少人拥有呢?

宽容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守则,以宽阔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人,也成就了自己。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能成就大业。

越王勾践虽然能忍受吴王的羞辱和折磨,却在国家重新崛起并打败吴国后将夫差和他的所有家人全部杀害,因为它没有一颗能够宽容的心,这也是他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统一天下的原因。三国时期的周瑜虽然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却对诸葛亮的才华耿耿于怀,想尽办法想要害他,最后自己却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身亡。引发这样的悲剧同样是因为他没有宽容的心。

只有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一切,才能活得更加潇洒,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紫罗兰香味的语句中,我想起了宽容。

慈禧瓷器揭示一个女人的深宫岁月


慈禧瓷器揭示一个女人的深宫岁月

“故宫珍藏——慈禧瓷器展”目前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展出的百件套瓷器是故宫所藏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官窑精品。展览以慈禧个人用瓷为主,有杯、碗、碟、果盘、花盆、鱼缸、捧盒、痰盂等精美瓷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慈禧当时精致的生活状态。

有人说,慈禧的瓷器,是这座没落帝国最后的颜面,它们深居皇宫,看尽繁花散落,装着满腹不能言说的故事,它们有着共同的主人——慈禧。慈禧的瓷器,是晚清制瓷业的一道独特风景,但在这道风景背后,却有着一个女人从青葱岁月逐渐步入迟暮之年说不尽的情感经历,也映射出那个没落帝国的余晖。它们都被烧入这些瓷器中世代流传……

同治大婚用瓷——

宛若30岁慈禧的心境

同治皇帝该大婚了。作为母亲,儿子的婚姻大事是断不能马虎的,更何况他是家中的独子,又是大清帝国的皇上。于是,同治六年(1867年)宫里便开始了大婚典礼的准备。

同治六年三月,宫廷造办处交下预备将来新皇后所用的瓷器画样,发至刚刚从太平天国战火中恢复过来的景德镇御窑厂,下令加紧烧造。然而,由于处在战后恢复期,御窑厂工艺失传、工匠流失,即使督陶官景福也要用两年时间才能全部烧齐,瓷器还得不到清宫内廷的首肯。

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传旨,认为完成的一万零七十二件皇帝大婚瓷器“烧造粗糙,不堪应用”。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年)很不满意,下令补烧。

同治九年(1870年),清宫传旨江西九江关,给督烧御窑瓷器的负责人景福,所造“各项瓷器要端正,毋得歪斜,其里外花釉及颜色均烧造一律精细鲜明,勿使稍有草率”。同时,为了年轻皇帝大婚急需,还要求烧成后“迅即解京”,不得延误。为了完成帝国的头等大事,满足慈禧的心愿,赶烧这批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甚至停烧了当年宫廷每年所需的常备大运瓷器。同治大婚的瓷器,宛若此时慈禧的心境——三十五岁左右的母亲,为独子的大婚而装扮,所烧瓷器华丽、热烈、富贵、喜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皇帝终于大婚了。为了筹备儿子的婚礼,母亲特地从国库中拨出白银1100万两,造办一切大婚用品。所造大婚瓷器底部,除了特意为大婚颁发的“同治年制”四字红色喜庆楷书款外,有的还特意用吉祥的语句书写,如:“吉祥如意”、“燕喜同和”、“长春同庆”等红彩款识,代表着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祝福。

然而,遗憾的是,大婚后没有几年,同治就驾崩了。失去独子的母亲,虽然精心挑选了妹妹的儿子来继承帝国大统,但是心境却再也无法恢复……

光绪十一年(1881年),清廷按照慈禧太后旨意,开始准备光绪皇帝未来大婚典礼的用瓷。但是,这一批瓷器却不再像之前同治皇帝大婚用瓷那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不仅没用为皇后专门烧造的妆奁用瓷,也没用专门烧造宴饮用瓷。也许,这是在特意避免触及母亲心中的那份痛……

大雅斋瓷器——

40岁的慈禧“致青春”

皇室的女子,讲求闺秀文风。作为一国太后,更应成为举国的表率。四十岁的慈禧,或许是为了自己特别的寿辰,而订制了署有自己画室名字的瓷器——大雅斋瓷器。

大雅斋,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景区内一处建筑的名称。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皇帝曾写挂“平安室”、“天地一家春”的两面“大雅斋”匾,赐予圆明园中年轻的慈禧。就是在圆明园中,慈禧生下了同治皇帝。

1860年,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大雅斋也付之一炬。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皇帝曾想重建圆明园大雅斋,而最终因皇帝驾崩等原因而作罢。然而,紫禁城内,却仍旧保留“大雅斋”匾额于长春宫中,作为供慈禧皇太后绘画习字的画室。

光绪时期的“大雅斋”款瓷器,或许正是为这两处建筑特别烧造的慈禧皇太后专用瓷。因为是为自己订制,所以“大雅斋”款瓷器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诸器色调光鲜、色彩明丽、器形多样、绘画精美。与同时期其他官、民窑器物相比,无论在质地和工艺上都最为考究,体现了光绪朝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三十日,太监刘得印将画好的大雅斋瓷器画样“鱼缸、花盆、花瓶纸样等十五件,合牌花盆、水仙盆样等十八件”,交予造办处并传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同年,同治皇帝驾崩。独子的去世,加之烧造时间紧促,使得这批大雅斋瓷器于光绪元年和二年,方始烧成。

以“大雅斋”为自己书斋画室的名字,慈禧怀念着当年在圆明园中年轻的时光。为了致青春,在同治时期,年轻的皇太后还曾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专门绘有兰草的花神杯。就是在那曾经的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17岁的叶赫那拉氏进入了咸丰皇帝的视线,初封兰贵人。于是兰草,成为她的最爱。在此后的生活中,在精美的瓷器上,在华美的服饰上,兰草一再出现。

万寿节用瓷——

50岁的慈禧尽显统治者权势

万寿节,是宫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大寿的时候。作为一个日渐年老的女人,皇太后对自己生辰庆典活动极为重视,并热衷于此。喜爱热闹,对于一个曾经丧子的老年女子来说,想来也不是什么错事。但她,因是帝国最高统治者,于是,一切皆有了国家的意义。慈禧的寿辰,除了改建紫禁城宫殿、修建颐和园外,还钦命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大批万寿用瓷进呈。所制官窑瓷器于光绪一朝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造型式样几乎囊括了传统的各类器形。

此外,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皇太后50岁寿辰,在慈禧紫禁城旧居储秀宫内,改建“体和殿”,并沿用当年四十寿辰烧造“大雅斋”款瓷器旧例,于光绪十二年(1882年)烧造“体和殿”款瓷器——由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的供该殿陈设和慈禧皇太后用膳的御用瓷器。

在这以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窑厂为慈禧太后60岁、70岁生日大寿庆典,而烧造万寿节用瓷。此时的太后,年纪已老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彰显自己的权势,慈禧每次都耗费大量的银两,烧造御用万寿节用瓷,以致入不敷出。最终,在主管银财的户部反对声中,慈禧于光绪三十年不得不下懿旨“所有传办瓷器,著即停止”。其时所制,器物色彩、图案鲜艳夺目,寓意吉祥,反映着一位老年女性的色彩。

自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开始成为帝国的统治者以后,御窑厂为她的万寿庆典共大规模烧造过四次瓷器,分别为慈禧太后四十万寿庆典的大雅斋瓷器、五十万寿庆典的体和殿瓷器,以及后期六十、七十万寿庆典用瓷。这四次万寿庆典用瓷及之前的同治大婚瓷器,映照着一个女人年华的衰老,以及一个帝国的余晖。(原标题为《慈禧与瓷器共度的那些岁月》,作者戴岱)

一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集锦60句)


我们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注定很重要,人活在世上身边总会有人比我们先离开,而我们则可以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思念,思念逝去的亲人朋友的说说该怎么写呢?淘词语文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篇一)

1.望山息园,是我为父亲选的家,等着群山葱绿的时节,父亲就可以长眠在那里。

2.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3.及时尽孝才是最好的孝,事后补孝毫无意义。

4.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本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5.我的内脏也会随着我的眼泪抽搐,我忘了怎么哭,只是在不停的笑,不停的笑,不知在笑什么,为什么而笑。

6.要是没有了眼泪,心是一片干枯的湖。

7.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8.转眼、又是清明时节;思恋故人的心足以用沉重二字来形容。逝去的人在天堂里是否安乐?已然什么都不知!留下的只有活在尘世间亲人们的痛楚!轻轻闭上双眼,故人的一切都仿佛在眼前、却又相隔那么遥远……我看到了小时侯的自己,那个在亲人关怀和朋友簇拥下的自己。我看到的,和当初经历时,感觉却截然不同!

9.让我们一起为逝去的亲人:点盏心灯,送上对亲人的缅怀之情;送去寒衣,让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燃段心香,祈求家族兴旺、子孙平安!奉上鲜花,感念亲恩,铭记一生情分!

10.在路上,我想,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报答他们。烧纸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父母还健在时好好对待他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当失去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亲情是多么珍贵。

11.“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要到了,我思念我的亲人,我怀念我的爷爷和姥爷。因为,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2.由于爱过,以是不会成为仇人,由于伤过,以是不会做朋侪。

13.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了记忆,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14.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辈子最重要的是亲情!是前世几辈子修来的福,才成为了一家人,可是,我在干什么!姨姨,我对不起你!所有的哭泣,悲伤,痛心,都已无用,都无法挽回你逝去的生命!

15.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遥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16.风起,是我绵绵的牵挂;云涌,是我的柔柔的思念;雨来,是我细细的倾诉;阳光,是我暖暖的微笑!

17.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8.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

19.告蔚英烈,安息长眠。

20.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是永不会停止的,而思念却是多种的,阿婆的伤痛,妈妈的文字,我的小女儿情绪,不管怎样,已故的亲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一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篇二)

21.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忧愁烦恼病痛。

22.失去的人要永远记在心里,这是最宝贵的,大自然生老病死,这些现象我们是改变不了的。

23.一株茉莉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地开放。无论你在何方,父亲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

24.缅怀逝者,致敬英雄!

25.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26.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27.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作者:郭敬明)

28.山净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东风已解千层雪;子弟难忘先烈恩。

29.儿子想您们了,母亲深情似海,父亲恩重如山。儿行千里,糸母心。身在他乡,父牵挂。

30.惊悉于玲阿姨不幸去世,我代表我全家对此表示深切的哀悼!望您节哀顺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给我打电话。

31.泪凝蒙眼,悄然夜彻。念以悒郁,思而废食。

32.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33.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34.父亲去逝一年了,他老人家走时,我不在身边。现在,第一个清明节来临,我也无法回去为他敬一杯洒,叩几个头。遥望家乡,感觉漂泊无依,身不由已。

35.清明节到了!只希望爸和外公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开开心心的,不要象在世时那么的辛苦!也许他们也已相遇。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相遇的。

36.我现在只能记住一句话,把会做的事做到极致,每天鞭策自己,愿父亲在天堂看守着我们,愿平淡是真。

37.可如今,路过你的窗前,我再也看不见那张,微笑着的,安祥的脸。

38.清明雨落,思念成疾。

39.捧一束白菊,代表惦记;烧一些纸币,代表关心;洒一杯美酒,代表心意。逝去的人,我们从未忘记过你们。

40.奶奶,我好想你啊,大家都好想你,你在那边过的好吗,虽然孙子现在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您放心,我会加油的,因为我是您亲手养大的孙子,我们永远都在一起。

一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篇三)

41.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42.一朝离别后,两地人消瘦,三餐没胃口,四季少春秋,五体投地愁,六亲劝不住,七情无归宿,八分是孤独。

43.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44.又是一年,几多哀思,几多牵挂,几多泪水。远在天堂的亲人朋友们,你们可好?我们虽天涯永别,我们虽天各一方,但心中的那份牵挂,却心心念念,直到永永远远。

45.这段时间,我总觉得眼色朦胧湿润,总是寻找原因而不知,是清明将至,逝去的亲人在那边思念我,而或我在怀念我故去的亲人?

46.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只不过是有人选择了无畏。

47.愿天堂一切安好,没有病痛和疾苦。

48.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的。

49.特殊的年特殊的日子,亲爱的父亲走了,走的很安详。愿天堂有暖阳,有鲜花,没有病痛。父亲一路走好!

50.看似平淡,感情至深!愿逝者安息,阿弥陀佛!

51.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飘过夜的窗台。不知道,在这样的雨夜,又将有多少的生命,带着美好或遗憾,会在某一终点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这条生命终结的路上吗?我,不也正是在朝着有您的天堂,渐渐靠近吗?

52.写我的亲人们,其实只是写自己,写自己在经历许多不幸,面对了许多死亡后的痛与思,怀念我的亲人们,让我今天用这滋意流淌的泪水,用这蘸泪写成的文章祭奠我逝去的亲人,祭奠我们已经流逝的光阴。

53.人间最珍贵是友情;最浪漫的是爱情;最动人的是恋情;最想要的是真情;我最想见到的是你有好心情!祝你快乐

54.有些遗憾,永生难忘。

55.今天笑着和你分手,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56.很后悔没有去参见你的葬礼,也许是远离了那个家庭,他们都遗忘了我;但是你对我的好,我一直记得。你待我如自己的亲生女儿。如果有可能我会我能去你的墓地给你磕头。

57.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家里举行追悼仪式,共同寄托对我慈母老人的哀思。

58.想起老父亲!特别的日子,想起特别的人!老父亲和母亲在天堂可好?人间的疫情恐怕影响不了天堂的净地吧!

59.逝者为大,于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60.听到悲伤的消息,我们极其悲痛。我知道,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你在我心中。

精品文章: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抹青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抹青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青花山水人物纹罐(清·康熙)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 随着如今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话。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其次,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当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