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姚永康陶瓷艺术展亮相北京798艺术区

姚永康陶瓷艺术展亮相北京798艺术区

陶瓷艺术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艺术瓷砖

2022-03-03

陶瓷艺术。

姚永康陶瓷艺术展亮相北京798艺术区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专电“随性卷塑——姚永康陶瓷艺术展”自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桥空间开幕以来,已有上万人次慕名而至。展品在材料运用、成型烧造、形象构思等方面,突破了雕塑一般原理,展示了创作者内心的呼唤和渴望,以及对人文环境的关切,对自由的向往与求索。

姚永康1941年11月生于江西吉安,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江西省雕塑艺委会主任。本次他带来的50件陶瓷雕塑作品以“世纪娃”系列、“水”系列、“青苹果”系列为主。

姚永康说,他十分珍爱“世纪娃”系列,“1997年《世纪娃》面世,是我在心中孕育长久、对千年传统文化的一种体悟。”而有的观众对其中的“水”系列尤为赞赏,称“这是作者用他擅长的人体语言诠释了生命之源”。tAOCI52.CoM

雕塑家钱绍武说,姚永康为陶瓷艺术开拓了一个新境界,其作品有着写意随性的捏塑味,不是受西方几何体演变而来,而是从亲切的具体感受中来,从陶瓷土与火的深入把握中来,从天趣与人力交相融会中来,从偶然与必然的心手相师中来,从千百年的传统和天才的领悟相结合而来。

国际陶艺协会副主席温·海格比说:“姚永康的陶艺毫无疑问是中国陶艺当代进化的中心。他的作品是对中国艺术史的线的图解,是意义重大的标志。”

展览将于10月9日结束。

taoci52.coM精选阅读TAoci52.com编辑推荐

陶瓷知识分享:中国海瓷艺术北京国际艺博会好评如潮


中国海瓷艺术北京国际艺博会好评如潮

法国艺术家让保尔·保塔利斯在展览现场作画。

为期5天的第13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以“艺术创意,融入生活”为主题,共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优秀画廊及众多艺术家参加。刘大为、霍春阳、姜宝林、张志民等32件中国海瓷艺术精品在艺博会上高调亮相,并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此次艺博会最大看点,受到与会领导及国内外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好评如潮。

在展览现场,本届博览会组委会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黄跃金边观看海瓷作品,边连声夸赞:“确实是好东西,果然名不虚传”。在开幕式当天,众多收藏家、艺术家和观众都慕名而来一睹海瓷风采,并表示要收藏海瓷作品。当得知海瓷作品以展览为主不对外出售时,大家都十分遗憾。北京的屈女士看中了一件瓷雕作品《观音》,她每天到展览现场“软缠硬磨”要求收藏,工作人员被其收藏热情感动,破例在展会没结束的情况下,满足了其收藏愿望。

海瓷作品给国内外观众和艺术家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在海瓷艺术作品所在的69号展位,中外众多书画名家、陶瓷研究家、收藏家说海瓷、议海瓷、评海瓷,海瓷展厅变身艺术家们切磋交流的平台。北京的林坚先生一直对篆书情有独钟,看到海瓷艺术品后,很想在海瓷作品上一展身手,为满足林先生的愿望,工作人员为其调好颜料,拿来了海瓷盘,林先生泼墨挥毫,一幅作品一挥而就,自己非常满意。来自法国DYNAMIC ART LINE的艺术家让保尔·保塔利斯(Janpol PORTLIS),第一次接触到海瓷艺术后,对中国海瓷艺术和国画相结合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大加赞赏,并在海瓷盘上尽情挥毫泼墨,过了一把海瓷创作瘾,亲身体验了在海瓷上作画独特的艺术感受。两幅作品完成后,他恳请工作人员作品烧好后送给他带回法国展示。在展览现场,漫画家张汉忠先生提出将漫画艺术形式融入到海瓷艺术的建议。在展览现场,众多艺术家纷纷表达了携手海瓷艺术的愿望,并现场达成了合作意向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是亚洲规模最大、办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艺博会之一。中国海瓷艺术作品通过参加本届艺博会,不但进一步扩大了海瓷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使更多国内外观众和艺术家加深了对海瓷艺术的了解,感受了海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作、发展过程,大大提高了海瓷艺术在国内外的社会知名度。

陶瓷浅析:日陶艺家办彩绘瓷器展 望弘扬中国陶瓷艺术


日陶艺家办彩绘瓷器展 望弘扬中国陶瓷艺术

图:艺术家正端详着刚刚完成的瓷器作品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5月28日开始,日本长野县佐久市内山的陶艺家末冈信彦(61岁)将在佐久市野泽的一家名叫“白桦”的咖啡厅举办为期3天的“春季陶艺展”。据悉,末冈信彦师从有“东京人类国宝”之称的藤本能道,出师后来到佐久,迄今已经17年。期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彩绘瓷器的更高境界。本次展览将会展出他的大约20件精美作品。末冈信彦的作品采用的烧制工艺是先素烧之后烧釉,随后再对上过釉的半成品瓷施以彩绘,最后再烧一次定样的技法。每一件作品大概都需要两个月周期才能完成。末冈信彦设计的图案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在即将展出的展品中,有一件钵形器物,盖上画有苹果花,打开盖子会发现展品底部绘有一个红红的苹果。而钵体周围则绘有野草等装饰。据末冈信彦介绍,瓷器业发达的国家当属中国,尤其是没有彩绘的白瓷和青瓷。而像他作品这种有彩绘的瓷器,采用的则是日本独有的技术。末冈信彦表示“瓷器,英文就是‘china’,和‘中国’国名的发音是一样的。他希望通过努力可以为日本彩绘瓷器开辟一个新世界,让全世界都知道彩绘瓷器是‘made in Japan’”。另外据悉,在本次展览上,居住在佐久市和小诸市等末冈信彦的4名弟子的80多件作品也将同时展出,并会进行现场销售。

【精】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会开幕 160万五鱼盘亮相


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会开幕 160万五鱼盘亮相

图为清代雍正年间“五鱼盘”,其一对盘子的估价为160万元。 作 者:郭晋嘉

作为亚洲艺术节的传统活动,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会14日在重庆开幕,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上千件艺术品参会,估价160万元的清代雍正年间“五鱼盘”等一批文物亮相。

上千件文物来自云南、新疆、江苏、四川、陕西、山西、湖北、福建、贵州、重庆10个省市的15家国有文物商店,包括新疆和田玉、云南翡翠、扬州官窑瓷器、陕西象牙制品、重庆名人书画等品种。

价值160万元的蓝色扬州官瓷吸引诸多眼球。据扬州文物交易厅负责人严慧称,该蓝色瓷瓶是清代道光年间文物,因其形似包袱,故称“包袱瓶”。同时,该交易厅内清代雍正年间的一对“五鱼盘”也喊出160万元的高价。

喜欢玉制品的重庆市民则将目光聚集在新疆交易厅内。新疆交易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参展的最好玉器属青花籽料玉和羊脂玉,其中,青花籽料玉是经过上亿年河水撞击冲刷而成,细腻度很高;而羊脂玉则圆润无比,现场一只羊脂玉手镯便叫价45万元。

主办方称,该交易会将从14日持续到16日,此间文物爱好者和重庆市民可到现场品鉴、欣赏和收藏文物艺术品。(记者 连肖 郭晋嘉)

【精】原始青瓷精品展亮相故宫博物院


原始青瓷精品展亮相故宫博物院

“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烧山等窑址考古成果汇报展”10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展厅开幕。

原始青瓷是学术界对商至西汉时期烧造的高温青釉窑器的称法。作为中国瓷器的鼻祖,原始青瓷的创烧,在中国乃至世界瓷器发展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解决原始青瓷的发展序列问题,2007年3月至5月,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德清县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先后发掘了南山窑、亭子桥窑和大园坪窑等遗址,获得了大量遗物,基本确立了从商代早期到东汉时期原始青瓷的发展序列,并揭示了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演变过程。

本次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藏品和近几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浙江省北部东苕溪流域德清火烧山、湖州南山等商周原始瓷窑址发掘出土的标本和德清县博物馆、绍兴县博物馆所藏原始瓷精品,共计105件。展览分为“原始青瓷的功用”和“浙江原始瓷窑址考古发掘成果”两大部分。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表示,原始青瓷品类繁多,从功用上可大致划分为立国安邦的重器礼乐器、普通百姓使用的日用器皿以及兵器和农具,它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越人的宗教祭祀、日常生产和生活等活动,是越文化内涵中的精髓,更是研究越文化的重要资料。商、西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的原始青瓷在浙江地区都有烧造,南山窑、火烧山窑和亭子桥窑是上述各个时代的代表性窑址。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指出,何时何地开始出现原始青瓷、南方原始青瓷与北方墓葬中发现的原始青瓷是什么关系、原始青瓷礼器化的过程以及突然消失的原因,这些问题在学术上如今仍尚存争议。此次关于原始青瓷的考古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都有重要的史料作用。

据悉,展览为期5个月,将于2012年3月25日闭幕。(记者 应妮)

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 图


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 图

(1)11月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2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媒体预展上,来自上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宝(左)向本届展览组委会负责人、巴黎行政管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当布龙介绍他的作品。第22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3日在巴黎开幕,世界各国遗产修复、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专业人士云集于此,其中中国翡翠青瓷、敦煌艺术等传统工艺品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展览中的两件翡翠青瓷作品色泽清透,造型轻盈。一位法国参观者边看边询问其烧制方式,并连连赞叹中国陶瓷文化的精妙。

上述两件作品的作者何志隆介绍说,翡翠青瓷的奥妙在于将不上釉的土坯入窑,通过高温熔融方式,使窑内灰烬自然落着在液化坯体表层,在精准的数据估算及温度控制下,经过400多个小时烧制而成。

展览中的中国珠宝工艺品同样极具吸引力。这些工艺品大都以花鸟为造型,融入中国画、篆刻等传统艺术元素,平均每件作品需要3到6个月的精雕细琢才可完成。其作者刘红宝表示,以大自然为基本元素,用中国传统艺术方式演绎是他的珠宝设计理念。

本届展览组委会负责人、巴黎行政管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当布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赞这些珠宝作品“巧妙地将艺术和技巧完美结合,具有很深的中国文化意蕴”。

展览现场,中国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浮雕壁饰作品,景德镇陶瓷学院青年陶艺教师们的创新之作,苏州刺绣艺术品,以及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中华老字号香粉等也悉数亮相。

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自创办以来,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与传承为宗旨。本届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主题研讨会和专业影片展映等活动。

精品文章:咖啡配艺术成为艺术城市的计划


咖啡配艺术成为艺术城市的计划

当艺术不再是咖啡馆的装饰,而成为咖啡馆的“主角”时,带给观众的又将是怎样的全新体验?

从咖啡馆开始,艺术的“辐射”还可以深入社区、书店、商场、学校等等,当整个城市都随处可以邂逅艺术,这座城市能不美吗? (姜锡祥摄)

文艺咖啡馆如今已不少见,可你听说过可以听讲座参与互动的艺术咖啡馆吗?如今在南京,就有这样一家。这家名叫南洋老咖啡店是“AMNUA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艺术城市计划”2015年8月的第一期,它让艺术从美术馆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辐射到了城市生活中。

全城艺术共享 让欣赏与学习成为习惯

尽管年轻人们就是爱咖啡馆的所谓“艺术范”,但其实严格说起来,大多数被赞为“艺术咖吧”的地方更多的是“文艺范”,它们往往有着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但与真正的艺术还有一定距离。而7月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AMNUA艺术城市计划”推动下,城市中的咖啡馆变成了真正的艺术载体,这是一项由咖啡与艺术的结合,衍生出对于城市进行艺术覆盖的一系列公益的艺术教育与艺术互动项目,将来还会在社区、书店、中小学、商场等地,全方位提供定制化的艺术辅导、艺术观赏与服务。

最早加入艺术城市计划的咖啡馆叫做南洋老咖啡,刚开始的活动是以艺术影像作品播放加上艺术家讲解及问答开始,内容并不多,但是这样的理念却值得很多城市借鉴:要让艺术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就要让艺术欣赏与学习变得更加便利,这样惬意地接触艺术,怎叫人不心动?

从咖啡馆开始 灵感与思考需更多空间

从咖啡馆入手,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先不说咖啡馆在一二线城市有多受欢迎,先看看国外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咖啡馆就能略知一二。梵高的经典名画《夜间咖啡馆》人尽皆知,梵高最爱坐在这家咖啡馆欣赏小镇美景,尽管如今已变成了酒吧,但人们依旧愿意坐在梵高曾经坐过的地方寻找灵感;巴黎最大的露天咖啡座——和平咖啡馆,曾经是莫奈创作的源泉,定期邀请各国时尚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为咖啡馆设计别出心裁的限量时尚创意甜点,在这里品尝美食,思考人生太合适了。在国内,不少咖啡馆都依靠有特色的美食来做招牌,有了艺术城市计划后,会否有更多咖啡馆以艺术讲座或是艺术参与活动来吸引顾客呢?

从文艺到文化 一杯咖啡的时间无限大

文艺青年喜爱的咖啡馆,或是创意的、或是文学的、或是音乐的,如果是艺术的,相信他们也一定喜欢。这几年,人气爆棚的艺术展在大城市越来越多,人气居高不下,如果不想人挤人,一件艺术咖啡馆岂不是很好的选择?点上一杯咖啡,几块甜点,在咖啡馆悠闲放松的氛围中,听听艺术家的讲座,或是看看店里布置的小小艺术展,岂不惬意?不要小看这一杯咖啡的休闲时光,艺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走进你的心,或许下一个梵高就此诞生也说不定呢。(尹仁沐 文)

陶瓷浅析:长沙窑陶瓷艺术与湘楚文化


长沙窑陶瓷艺术与湘楚文化

长沙窑器具敦实的造型、写意般的釉下装饰图案是对楚地民风生动活泼的反映。其装饰题材体现了湖湘人平和、朴实,热爱生活的特征,书法装饰和伊斯兰图案则反映了对现实的关注,装饰中的佛教文化形象又表现出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两个特征表现出长沙窑陶瓷器具兼具了入世和出世的精神之美。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大致兴起于唐代中期,于五代逐渐衰落。唐代时,我国瓷器已大量外销,外销陶瓷品种多样,除邢窑白瓷、越窑青瓷以及三彩陶之外,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器亦可谓独树一帜。长沙窑是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吸收三彩陶以及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釉下彩工艺,成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长沙窑的陶瓷艺术受着诸多文化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是其根基。长沙窑是楚人的智慧结晶,是湘楚大地培育的艺术之花。楚地的环境、文化与湘民桀骜不驯的性格,使得长沙窑在唐代陶瓷业繁荣的时期形成了不同于其它瓷窑的风格特征。“长沙窑陶瓷器中数量最多的产品是碗、碟与壶”,从这些饮食器具与众不同的造型和装饰中可以感受到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湘民独特的性格特点。

一、敦实的艺术特征

长沙窑出土的陶瓷器中,壶的数量很多。其造型都很丰满,大都壶颈偏短,壶腹体量偏大,因此形体给人感觉偏胖;壶的底足直径大都较长,器形更显敦实。有一部分为溜肩椭腹壶,更显挺拔。罐的口径长,只略短于底径,器形像中间略鼓起的圆筒,尤显庄重大方;有些罐的腹部直径大于器身的高度,更显浑圆结实。长沙窑出土的瓶与壶的造型难以区别,都是同样的敦实圆浑。但出土的文物中有自名为“瓶”者,其中长颈大盘口瓶的口径只略短于腹部直径和底径,与其它窑的瓶类造型不同,同时期的越窑的秘色瓶则多有长颈小口,显得修长俊俏,温润秀美。可以看出长沙窑出土的陶瓷器中,代表性的壶、罐、瓶类等器具造型敦实,有一种阳刚之美。

长沙窑器具的装饰以独具特色的青色釉下彩绘花纹饰最为出名。其内容有人物、走兽、花草、几何抽象图案。长沙窑的釉下彩装饰以线描为主,其用笔和设色已有一定的规范性,主要可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铁线式,多用于褐彩白描,线条灵活,犹如铁线一般遒劲有力。

第二种为棉线式,以粗线条做没骨画,大多数呈绿色。这种线条有如浸水绒线,其软如绵。

第三种为复合式线条,即铁线式和棉线式两种线条配合使用,它是长沙窑釉下彩绘中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一般用绿色棉线式线条勾画轮廓,再用褐黄色铁线条描绘细部,比如动物的眼、嘴、羽毛,植物的叶脉等等。线条刚柔相济,色彩对比协调。若是写意画的装饰图案,则用笔洒脱肯定,线条变化莫测,像草书一样潇洒率性,如行云流水般,与器形的弧线相互映衬。

长沙窑的器具所显示出来的这种细腻中不失洒脱之美,深深根植于楚文化当中。秦汉以后,楚地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成为南学的摇篮,禅宗的温床,理学的中心和新学的基地。正是在这种楚文化的影响下,才出现了长沙窑器具圆浑饱满的造型与写意般的装饰图案。特别是其装饰图案,构图多流转回旋之态,线条兼凝重与轻盈之美,是楚文化精神内涵的生动反映。

二、质朴的艺术特征

长沙窑的产品不属于高档瓷。胎质一般不够精细,或含有细砂;虽然胎壁轻薄,但内壁往往残留凹凸不平的工具痕。而且,其烧成温度不高,没有达到真正的瓷化程度。长沙窑出土的壶具的流部大都为棱柱形,这些棱形不是很规范,棱边宽窄不一,多少不定,以八棱形最多,也有九棱、十棱或多至十二棱,据推测棱边是以快刀信手削出。长沙窑碗碟的圈足制作一般比较粗放,底沿往往有明显的刀削痕,孔心顺手旋挖而不正圆,甚至歪斜作桃子形。与长沙窑相比,同时期邢窑和越窑的器具造型更为端庄,底足也很规整。长沙窑器具不规则而严谨的造型,虽然略显随意,却让人感觉自然畅快,有一种清新的质朴之风。

长沙窑的陶瓷产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产品物美价廉。长沙窑瓷能在既不如邢窑瓷器之白,又不如越窑瓷器之坚的劣势局面下,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它的价格定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长沙窑的陶瓷器具不属于宫廷用的高档瓷器,主要是用于外销和国内广大百姓使用,所以其器具的造型和装饰呈现出浓厚的民间风韵,反映了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沙窑陶瓷器具的质朴生动之美,是湘楚大地的淳朴民风、生机蓬勃的风土人情的一个重要反映。长沙窑的陶瓷器具就像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湖湘人一样,具备了平和、朴实、憨厚的品格。

三、体现文化背景的精神特征

以书法作为装饰,是长沙窑瓷器制作上的又一特点。长沙窑瓷器上收录的大部分诗歌、格言通俗易懂,很少引用典故,大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古佚诗和谚语。有反映商人经济生活的,反映做客的,反映男女感情的,反映求学科考的,都是对世俗生活的集中体现。

长沙窑器具装饰上还有一种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釉下点彩装饰,以及釉下彩绘的图案中有“外国女郎”、“异国情侣”的波斯人。这些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反映了湘楚文化有一种开放的气度,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在精神文化上,只要可取,湘楚人民都加以吸收。

对现实的关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不难看出楚人对生活的热爱。巫学是楚人的传统文化,“巫学不是今人所讲的装神弄鬼,它是一种原生态的学术”,其中有原始科学、原始艺术、原始哲学,当然也有巫术、巫法。原始科学中有天文、历象、算术、地理、医药等,这表明关注生活、执着于现世、富有创造性,是楚文化的重要特点。

长沙窑器具上的釉下彩绘外,还有模印贴花。在模印贴花装饰中出现了佛教形象,是湘楚文化对佛教文化吸收的反映。莲花,是佛教圣花,它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在长沙窑的模印贴花中有很多莲花造型,特别是在有的模印贴花中莲花内还有孩童形象,据推测“不仅与吉祥语‘连生贵子’有关,而且很有可能是象征‘莲花佛陀’”。除此之外,模印贴花中还出现了佛教人物纹饰造型、佛塔模印贴花,以及观音菩萨的坐骑鱼龙——摩羯等。

长沙窑作品的书法装饰中还出现了一些为佛教教义作宣传的诗歌,如“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还有“念念催年促,由(犹)如少水渔,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余”等。

长沙窑器具装饰中出现的佛教文化的形象,表现了湘楚文化深受道家玄学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湘楚文化崇尚道学,早在春秋晚期的时候,在北方盛行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时候,在南方长江中下游主要是楚地,则盛行老子的道教学说。西来的佛学主要借助玄学,实现佛教的中国化,有一种说法叫“老子化胡”。

湘楚人民不仅有对物质的要求,还有对精神的追求。楚地的人才自古便有两极发育的趋向,蕴育出了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哲学家。春秋时期,楚庄王有着“三年不飞,飞则冲天 ;三年不鸣,鸣则惊人”的雄心壮志。在哲学上则有老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家和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所以,湘楚大地才蕴育出了兼具了入世和出世精神之美的长沙窑陶瓷器具。

经典文章: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四知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四知

随着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陶瓷艺术品投资是一种回报颇高的投资方式,但许多人却苦于不知如何准备,导致迟迟不敢出手。其实,搞现当代艺术陶瓷投资收藏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神秘,普通人只要按照一定的章法认真实践,并长期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习篇:

要想在当代艺术陶瓷的投资收藏方面获得成功,学习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时候,投资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投资者的品位和发现能力,而不是财富多寡。普通人若想进行陶瓷艺术品投资,需具备应有的陶瓷基本鉴赏知识。要认真学习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请教甚至聘请各方面的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除了阅读《中国工艺美术史》、《景德镇陶瓷精品鉴赏》、《景德镇中国陶瓷大师》等专业书籍外,入门者还要对当代艺术陶瓷作品的工艺、造型、构图、釉料、印鉴、题跋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可能有的矢放地进行投资,也才可能获得成功。

练眼篇:

投资收藏现当代艺术陶瓷,除了从书籍中学习陶瓷理论知识外,培养专业眼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是关键的一步。而“练眼”的方法,无非就是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入门者应到大型陶瓷博物馆、艺术陶瓷拍卖会、名家陶瓷展销会、艺术博览会上走一走,多看顶级大师、资深教授的代表作品、艺术精品,并比较作品的异同点。

陶瓷制作的整个工艺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选料、造型、拉坯、利坯、绘瓷、上釉、烧窑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瑕疵、冲口、缺足、崩裂、脱釉等毛病。艺术陶瓷投资、收藏除了查看以上工艺细节外,还应审验颜色是否纯正,如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精湛的工艺能确保胎釉细滑、胎骨洁白,画面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不失国画的风韵。

当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唯美的。瓷上画面有画家的艺术个性,好瓷、好釉、好光泽,再配上好画,若细细观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好的瓷器装饰品应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心态篇:

艺术陶瓷投资、收藏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盲目跟风,要慢慢地、长期地积累,形成自己的投资收藏风格和系统。正如景德镇现当代陶瓷收藏名家张海国先生所言,投资艺术品,要服从的是自己的内心,要买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抱着即时获利的心态去做短线投机。

张海国先生向笔者分析,以景德镇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普通规格作品在1000元以内,90年代末在1万至3万元,而在2009年更是攀升至10万至30万元,演绎了10年涨10倍的传奇。部分大师、教授的作品拍卖价格已近200万元。在2009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以680万元落槌,成为公开拍卖活动中,成交价格最高的当代陶瓷艺术品。经验表明,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时间越久,回报率越高。

市场篇:

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一些展览、展销,那么,在市场上看到自己满意的或感兴趣的,而又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作品,这时投资、收藏者就应该立即出手购藏,以免日后遗憾。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曾有这样的经历,他看中了一位名家的一个瓶子,但总感觉价格高了一点,希望等价格降下来再购藏。结果,一等几年下来,他看中的那件作品价格非但没有降下来,反而以每年30%的幅度上涨,且被他人捷足先登,令他追悔莫及。最近,笔者在艺术陶瓷市场上了解到,一些当代名家艺术瓷作品价格正如笔者年初撰写的《2010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中判断的一样,已悄然上涨30%左右,一些大家的作品更是供不应求。

随着市场对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再认识,现当代艺术陶瓷价格会不断走高,投资、收藏者应及时出手,才能抱得“美瓷”归。

当然,作为普通投资、收藏者,笔者建议,刚进入艺术陶瓷领域时,应从“小”开始。可以先从几百元几千元的小茶杯、小笔筒、小瓷盘等“小陶瓷艺术品”入手,这样既可以练手,还可以练眼、练心,万一投资失败,也不至于损失惨重。

陶瓷艺术品是一种既能观赏,还能把玩,既能使用,还能投资收藏的工艺品、艺术品。入门者,只要常学习、多沟通,勤比较、多观赏,并从工艺性、观赏性、装饰性和造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揭开现代陶瓷艺术品投资的神秘面纱,踏上投资、收藏的康庄大道。(吴爱华)

【精】AI学会了艺术创作 艺术家就要消失了吗


AI学会了艺术创作 艺术家就要消失了吗

“人类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控制,因为人类无法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生物。”马云说。

“我非常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可以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东西,但不一定是人。”马斯克说。

钢琴机器人特奥在自弹自唱

8月29日,在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云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样针锋相对地“吵”了起来。

不管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比人类更聪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AI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曾被视作独属于人类的艺术创作领域。如果说艺术家和AI的合作,不过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段,但AI自身学会了艺术创作,则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对于讲究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人文艺术创作而言,AI的参与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艺术”?未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吗?走在潮流尖端的艺术家们给了我们各自的回答。

1 智能大会现场体验:体感遥控、AR“穿越”都是人机互动

走进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IBM展区,双手举过头顶做出爱心的姿势,随着54321倒数结束,你就会成功激活一名叫CIMON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屏幕上,这位宇航员还会跟随着你做出的一些肢体动作来“摆动”肢体——他正代表着你“登上月球”。你还可以下载自己“登上月球”的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这位CIMON就是IBM推出的首位“AI宇航员”,它曾在40年前助力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而在商汤科技和故宫合作的“金榜题名”展区,你只要作个揖,就能“穿越”到古代和孔夫子互动合影,还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变身”为进京赶考的秀才,参加一回古代的科举考试。

青年画家李元素利用AI技术创作的艺术品《南京西路风格迁移》,也是展馆内备受热捧的互动项目。当观众进入展区,摄像头会捕捉到相应画面,这些画面经过人体检测、背景分割、人机互动等技术处理,再由计算机结合对画家过往作品的学习并做出实时创作。在显示屏上,观众能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实时地成为风格化影像。虽然这些作品还只是停留在人机合作的创作基础上,但不可否认,AI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互动引发反向触发: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表现智能物体”

事实上,进入AI时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AI相融合已然成为“新潮流”,彼此间已有许多互动。

2017年,谷歌推出了一款能帮人画简笔画的工具Autodraw,只需你随便画几笔,算法就能识别出你想画什么并为你优化出来;2018年,数字创作工作室OUCHHH在法国巴黎艺术中心推出名为《PoeticAI》的展览,AI通过学习那些改变了人类历史的科学家的文章,将其转码成文字和图像,再通过136台投影仪投射在3300平方米的空间中,光线和运动的效果也通过预设的算法自动生成,便能为现场观众提供一种结合声、光、影的沉浸式体验;同在2018年,佳士得拍卖会,AI创作的画作《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以售价43.25万美元(约301万元人民币)被拍下。

有趣的是,李元素指出一个新现象:艺术家以前喜欢表现人物、花鸟和山川,当AI出现后,有人开始思考“如何表现智能物体”。“过去的艺术家也许会描绘波光粼粼的水面,而让当代艺术家觉得兴奋的,也许是那些一闪一闪的LED灯和超级计算机的运算界面。”他认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灵感的反向触发。”

3 不断解锁新技能:会写诗、唱歌的微软小冰还学会了画画

2014年5月,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推出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横空出世,这是一位注重EQ、走情感路线的少女。5年过去,微软小冰不断解锁新技能。她推出了诗集,学会了唱歌,能主持节目,还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编外”研究生学会了画画。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冰的画作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不少观众。

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小冰”个展

画家小冰的出道时间并不长,但已小有名气。今年5月,微软小冰化名“夏语冰”,在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展上首次展出作品,成为央美的“编外”硕士毕业生。

毕业后的微软小冰“马不停蹄”。今年6月15日到7月15日,《小冰,“绘”有期》当代艺术跨界展又在杭州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展出小冰独家创作的绘画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家周林玮与小冰互动创作的VR沉浸式作品。其后,小冰的首次个展《或然世界》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现在只要进入这位“少女画家”小冰的主页,在页面上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激活她,你便可以委托小冰为你作一幅画。经过抽取意向、激发创作灵感、选择内容主题、尝试画面构图、起草线稿造型、底层颜色涂抹、画面层次深入、细节反复打磨几个环节后,三分钟后,小冰为你创造的画作就可以出炉了。

微软小冰团队介绍,小冰用了22个月学习艺术史上236位着名画家的画作,在受到文本或其他创作源激发时,小冰能独立完成百分百原创的绘画作品。这种原创性不仅体现在构图上,也体现在用色、表现力和细节上。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强调:“小冰的绘画能力不是建立在滤镜和迁移技术上——即从风景图库中搜索相应主题的画面,然后用油画滤镜做处理。”他说,绘画模型是继文本、语音之后的第三类AI模型,也是耗时最长、最艰苦的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对小冰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小冰的作品风格多样,手法比较娴熟,画得也快,数量很大,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很多挺好的画。”邱志杰说,“我们给人工智能定下几条美学规则,它会用这些规则组合出无穷的变化。如果你给它设置‘不重复’的指令,AI其实有更大的机会摆脱套路。”

小冰正在朝琴棋书画的路线发展,这一切让她看起来更像“人”。2017年5月,小冰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AI创作的诗集。今年,小冰和诗人联合创作的诗集《花是绿水的沉默》问世,这也是人机线上共同写诗的征文成果,从6000首投稿中最终选出约200首。

不过,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小冰的作品仍然明显带有AI的痕迹。比如说,诗歌意象之间缺乏有效过渡、逻辑之间存在不合理、诗意不明显,等等。虽然小冰团队称小冰的绘画已接近人类水平,但观众还是能用肉眼看到小冰的作品没有油画的立体感,显得更平面,也看不出一笔一画的线条。

4 人类难被取代:缺乏情感的AI歌手难以打动人心

8月29日晚,当虚拟歌手洛天依的歌声在上海奔驰文化中心响起,人们熟悉的《茉莉花》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已经连续3年举办万人全息演唱会,开创了“国内虚拟歌手AR实时直播登上大型综艺晚会”的先河。

随后登台的还有来自意大利的钢琴机器人特奥。只见其53根手指迅速准确地在琴键上飞舞,自弹自唱英国歌手艾德·希兰的《Perfect》,特奥那硬核大脑袋和独特的歌声,给观众留下别样的记忆。

在这场国内首次打造的AI与艺术融合的视听盛宴上,AI带我们进入全新的艺术世界。人机交互、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全息影像、三维影像等技术手段和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相融合,共同营造出光影交错的镜像世界、虚实幻化的视觉奇观。

不过,当你细细聆听,洛天依和特奥的歌声还是少了几分自然和灵动。尽管音域的高低起伏能靠AI实现,但人声的自如流淌和感情流露,永远不可能出现在AI机器人身上。

人工智能极大地拓宽了艺术的边界,让机器变得更像人。但“0”和“1”并不能教会机器具备人类独有的情感。缺少情感的艺术表达,很难真正击中观众的心扉,当然也更让人体会到人声的“不可替代”。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开发AI制作艺术的|>>>>|

陶瓷浅析: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浪潮


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浪潮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值此《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行之际,我作为“总论”部分的一名参与者,愿同各位分享三点个人感受。

第一,中国艺术正处在活力充沛而又矛盾尖锐的兴旺时期。一批批青年艺术家成长迅速,在艺术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跨媒介或跨界艺术创作脱颖而出,创作势头喜人;大量资金纷纷涌入,激发旺盛的艺术市场活力。但与此同时,艺术界内部隐伏的矛盾也显露得日趋尖锐,其突出表现在于,商业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如何实现平衡?艺术品应当如何协调身体美学与心灵美学的悖逆?公众应当如何面对感官娱乐与理性沉思之间的对峙?艺术家与公众之间应如何协调艺术趣味上的分歧?这些矛盾都属于中国艺术兴旺期的必然现象,需要在发展中加以化解。

第二,互联网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不可低估。如今凡是在公众中产生重要公共影响力的艺术品,往往都与互联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常常由在互联网上获取高人气的原创作品改编、加工而成,并再次被以网民为主体的观众群体所认可。似乎正是互联网人气在决定一部艺术品的命运。但也应看到,互联网时代虽然通过技术变革带来平民化等便利,毕竟这个虚拟世界里也积蓄着多重可能性。这是文艺理论评论应进一步研究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受到艺术界和其他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同文艺创作一样,也是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家对艺术品及其他相关艺术现象加以评论,具有引领文艺发展方向的作用。一批批伴随互联网成长的青年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的茁壮成长和脱颖而出,让人看到中国文艺评论的新希望之所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