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陶瓷行业 > 导航 >

陶瓷浅析:深山蕴瓷史 浙江宝溪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陶瓷浅析:深山蕴瓷史 浙江宝溪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陶瓷行业 史字组词 艺宝瓷砖

2022-03-10

陶瓷行业。

深山蕴瓷史 浙江宝溪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偏远乡镇,本该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在龙泉青瓷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于式微中延续着青瓷的血脉,于断断续续中承载着传承的窑火,在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展史上,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宝溪也因自身所深蕴的历史内涵,一如镶嵌在大山中的一棵明珠,熠熠生辉。

山中乡镇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宝溪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历史。

“宝溪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填补了龙泉青瓷历史上的空白,还在龙泉瓷厂的恢复和当代青瓷发展的两个过渡时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宝溪乡乡长周义泉在谈到宝溪的制瓷历史时这样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宋元,而衰落于明末清初。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从宋元以来极盛数百年的龙泉青瓷几近断脉。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批土生土长的宝溪青瓷艺人却一直在家乡传承着龙泉青瓷的窑火。

据《龙泉瓷厂厂志》记载,1825年间,宝溪乡溪头村李君义在当地建窑称“李生和号”,这是近代龙泉青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私人窑厂。

1934年,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邀本乡瓷工李怀德、张高岳、张高文、张照坤等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仿古青瓷研究小组,青瓷生产技术和工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复承,仿制古青瓷的热情也在龙泉民间一度高涨。

“应该说,民国时期宝溪的仿古青瓷技艺已经很精湛了,否则,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也不会挑选百余件精品送给政府。”据周义泉介绍,1945年,陈佐汉曾把仿宋弟窑制品牡丹瓶、凤耳瓶等100余件仿古青瓷精品寄送南京中央实业部请功,分送盟友,并被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予以勉励。而这在宝溪的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

至于宝溪在现代龙泉青瓷史上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据张高岳老人的回忆录记载,1955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恢复面临绝迹的“龙泉青瓷”生产。当时,浙江省政府按照总理批示成立了11人的仿古小组,由他牵头,连他在内,包括李怀德、李怀荣、李怀川、张照坤、龚庆平、张高文等共有七位宝溪青瓷艺人参与其中。当时,仿古小组把地址也设在了宝溪,即当时的宝溪张二昌小厂内,取名“宝溪仿古瓷厂”。可以说,现代龙泉青瓷的第一窑火就是在宝溪点燃的。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宝溪仿古青瓷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据周义泉回忆,1967年,从张家菜园里挖出300多件仿古青瓷没收,八十年代中期,仿古青瓷被禁,很多仿古艺人也不得不放下了这门手艺。但时隔不久,80年代后期随着浙江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90年代初仿古瓷又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龙泉瓷厂、艺术瓷厂等国营企业先后破产,龙泉青瓷又一次走向困境,一大批宝溪青瓷艺人下岗回到了家乡。而正是这批下岗工人,重新拿起瓷土,做起了仿古瓷。

对此,宝溪青瓷艺人曾轶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大批国营瓷厂倒闭的时候,龙泉青瓷行业几乎是奄奄一息,但是一大批宝溪工人却回到宝溪做瓷,形成了一个仿古青瓷的文化市场,延续着青瓷的血脉。 “在关键时刻,宝溪总是成为青瓷文化延续的最后一块净土,把宝溪称为近现代龙泉仿古青瓷中心一点也不为过”。taoci52.Com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浅析:龙泉窑青瓷器如何从四个方面辨伪


龙泉窑青瓷器如何从四个方面辨伪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1.器型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2.胎釉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3.纹饰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4.装烧方法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陶瓷浅析:官窑与官窑瓷


官窑与官窑瓷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本人且从第三种说法。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陶瓷浅析:瓷制酒器(图)


瓷制酒器(图)

瓷器始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过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的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就有蒸馏酒。唐代就有了桌子,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的酒壶,有喙柄,既能盛酒,又能将酒注入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瓷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生了注子和酒碗的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用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流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具特色。清代的瓷制酒器则是以具有清代特色的珐琅彩、素之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制品为主。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名扬天下,灿烂辉煌的历史自隋唐以来名扬天下。米通瓷业立足于景德镇这一方热土,继承古老瓷都的优秀工艺,优选各种精制原材料,大胆引入现代文化元素,为当代名酒提供了最具文化气息的新型瓷制酒器。

陶瓷浅析_中华传承走近藏宝图 走近文化渊源瓷器


中华传承走近藏宝图 走近文化渊源瓷器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陶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第一部:汝窑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因其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汝窑,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鉴赏:

精品文章_千年窑火:生生不“熄”,炼铸永恒之美


千年窑火:生生不“熄”,炼铸永恒之美

在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小黄冶村的工作室里,游光明在施釉(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新华社郑州9月16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丁、桂娟、双瑞) 河南,巩义,小黄冶村。

从门口、路边到窗台、桌面,到处堆满瓶瓶罐罐,连花盆都是自己烧制的废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知名窑口——巩县窑的黄冶窑窑址附近,63岁的游光明把简陋的农家院当工作室,专注研究和复烧历史上的经典器型。

“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审美,让家乡人用上过去宫廷贵族才能享用的巩县窑瓷器。”游光明说,沉浸在瓷器世界近20年,每复烧出一个器型,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黄冶村旁有一条黄冶河,现在已经没有水了。历史上,黄冶河先流入伊洛河,再随伊洛河汇入黄河。黄冶窑位于河洛文化区腹心地带,是所有窑址中离黄河最近的一处。

“巩县窑在普通人中认知度不高,但在陶瓷史上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介绍,巩县窑是最早烧制白瓷的,它还是目前发现最早、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唐三彩窑,早在唐代,巩县窑产的三彩就外销许多国家和地区了。

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说,巩县窑所处区域是黄河和大运河交汇处,这些瓷器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中亚、欧洲,向东顺伊洛河、黄河、大运河通济渠段到开封,经扬州走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南亚、非洲等地。

瓷器,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最重要的印象之一。从古到今,鲜有一件物品像瓷器一样,与一个国家的联系如此直接而紧密。精美的瓷器,把中国人的艺术审美、精神追求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瓷器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5000年中华文明史上,长达3000年贯穿着瓷器文明。”孙新民说。

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早期,最早的瓷器就出现了。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原始瓷尊,内外满施光亮晶莹的青灰色釉,有玻璃质感和光泽,用手轻轻叩击,会发出清脆的金石之声。

到了东汉,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考古发掘出的汉代瓷片,透光性好,吸水率低,釉层透明而有光泽,经由1300℃左右高温下烧制而成,具备了瓷器的各项基本条件。

此后,泥与火的艺术幻化出新的神采。宋代,瓷器烧造走向高峰,后世所熟知的五大名窑都集中在这一时期,釉色之美、釉质之美,达到新的美学境界——

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釉色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汝窑含蓄莹润,以“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色泽为人称道;哥窑釉面可开出天然纹理,美称“墨纹梅花片”。还有,耀州窑富有流动韵律美的刻花,景德镇窑碧如湖水的青白瓷色,龙泉窑青梅般莹亮的青瓷……

“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人们对瓷器的推崇,不只是其作为实用器和艺术品的价值,还因为其倾注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隐含着为人处世的态度。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仍在执着于解读古老的瓷器密码。

比起创新,游光明更在意守正。巩县窑烧制持续时间漫长,传承下来的器物达3000多种,目前他已复制出100多种典型器物。他说,再现祖先创造的美,是自己的使命。(完)

经典文章:浙江鉴宝大会今出征先进机器当伯乐


浙江鉴宝大会今出征先进机器当伯乐

□本报记者庄小蕾通讯员任凝

早报讯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鉴宝》栏目重磅推出的“全省巡回鉴宝大会”今天正式启程。

此次《鉴宝》栏目组特意邀请到了6位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强大的文物鉴定团队。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这支文物鉴定团队将巡回全省各地举办文物鉴定讲座,并为民间藏家们进行文物鉴定。

将先进的X线荧光频谱仪引入文物鉴定节目,一直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鉴宝》栏目的一大特色,这次的X线荧光频谱仪等先进鉴定仪器也会一路跟随文物鉴定团,到全省各地去当一回伯乐。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鉴定仪器不仅是去当伯乐,专家们说,它们才是绝对的权威。“当我们的经验与仪器结论发生矛盾时,毫无疑问,我绝对服从仪器的判断。”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朱震说。

对于自己的仪器服从论,朱震解释说,专家鉴别文物往往依靠的是自身经验,但是对于古老的东西来说,任何人的经验于零。相比之下,机器却能比较准确地对文物进行分析,根据仪器提供的分析数据,专家们才能更准确地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现在很多人在拿捏不准文物的真假时,因为怕把假的认成真的丢面子,宁愿把真的说成假的,对于这样的现象,鉴定团的专家们都很痛心。“把假的当作真的,只能说明你个人水平不到家,这没什么关系,但是把真的说成是假的,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亵渎,是在犯罪!”朱震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