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分享:成化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陶瓷知识分享:成化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陶瓷知识 古代瓷器知识 瓷器鉴别知识

2022-03-21

【www.taoci52.com - 陶瓷知识】

成化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1、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4、盘有塌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5、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6、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7、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知识分享: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和“正和年制”。钧窑器底内有一二三四......数目字。元瓷款识,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民窑有款者甚少。 明代瓷器款识种类很多,官窑款“某某年造”字样,亦有“某某年制”的。清代普遍用“制”字,用“造”字的极为罕见。 题款位置,以在底足内居中者为最普遍。高足者有题在足内层之边际,也有题在足外层边际的,都是横书款,又有题在口沿或腰腹部位的,亦属横款。 清代资器款识种类更为复杂,现将清代各朝瓷器款识汇录如下: 康熙瓷器款识 单圈、双圈。元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凹雕、凸雕。地挂白釉宇挂黑釉。地与字均挂一色釉,白地写兰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书、篆书,半行书、宋堑体、欧玉体。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方栏内不可辩认的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秋叶、梅花、团花,园鹤,团蜗,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 雍正朝瓷器款识 形式较之康熙为少,但较之康熙也有些变化,有: 六字双圈、四字无边栏、四字方边 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均挂一色釉,白地写红字、白地写兰字。楷书、篆书、宋集体、图书款、方栏内不可识的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雍正时之无字者除双圈、秋叶、团龙、团鹤、团蜻外。 其余款识,大抵与康熙时款识不甚相远。康熙、雍正又多不书写本朝代款,而书写明代款,康熙时书写“宣德”者居多,雍正书写“成化”者居多,宣、成两朝为明代瓷器最盛时期。 乾隆时瓷器之款识 六字双圈、六字单圈、六字无边栏、四字无边栏、四字方边、双线正方形。凹雕 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兰宇、白地红字、绿地红字、绿地黑字。楷书、篆书、欧王款 宋案体、宋体书、图书款、砂底不挂釉凹雕,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西洋文(以上有字者)印花、团花、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凡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或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这三种款识,历朝皆有。六字分两行者,大都是官窑。字以端楷庄整重者为贵。 嘉道以后,一般都沿袭前朝款式,有减无增,渐有趋于一致之势。篆书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书有两种:一种无边栏,字或红或兰不等;一种有双边, 红字居多,即所谓图书款。图书款以道光末年、咸丰、同治之间最为盛行。 康雍两朝是楷书盛行时期,篆书很少,乾隆篆、楷皆有,而篆多于楷。嘉庆至同治为篆书盛行时期,而楷书很少。光绪、宣统两朝除仿古外,则又楷多于篆。

陶瓷知识分享:中国瓷器的发明


中国瓷器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成熟,故认为中国由陶向瓷的过渡完成于东汉。 瓷器的产生,与高温烧成技术,制瓷原料的精选,以及釉的发明这三个条件紧密相关。 瓷器是以精选的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 瓷器烧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降低Fe2O3,提高Ai2O3,也就是说必须是富含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以保证胎质的洁白;二、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成,使胎质致密坚硬,不吸水,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三、是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胎釉紧密结合,釉层不易剥落,厚薄均匀,吸水率低于1%。 瓷器和陶器的分别,因其烧制的条件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主要有使用原料不同,釉料不同,烧成温度不同,坚硬程度不同,透明度不同。由于瓷器无论在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比陶器具有诸多优点,便逐渐取代了汉朝之前陶器在陶瓷史上的主角地位,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奇葩。 瓷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陶过程中,发挥才干和智慧,积累长期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方法,提高烧成温度,总结施釉技巧,而作出的创造性成果。 瓷器取代陶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其在每一个工艺过程中凝聚的古代先民的智能和辛勤汗水,更是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瓷器在汉唐以后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当时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为世界人民所认识,获得“瓷国”的美誉。 同时,瓷器还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对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瓷知识分享:洋彩瓷器


洋彩瓷器

何谓洋彩?督陶官唐英说:「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再释:「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活计档》将磁胎洋彩与磁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则将磁胎洋彩与磁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磁胎」项下,说明二者的关系密切。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类,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1.西洋元素的应用与融合根据档案与实物,唐英所说洋彩必须符下列四要件:(一)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二)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此一绘法几乎未使用於磁胎画珐琅上(三)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四)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磁胎洋彩黃地洋花方瓶 磁胎洋彩黄地蕉叶美人花觚 磁胎洋彩瑞芝洋花蝉纹罇 磁胎洋彩人物胆瓶2.宫廷绘画与皇帝的诗印乾隆洋彩器上传统山水、花卉纹饰,多为四季山水、折枝花卉写生,以珐琅白料渲染出花卉的浓淡与层次,设色妍丽,风格上与同时代院画家相似。洋彩与画珐琅器上的山水或折枝花卉纹饰虽然相近,但两者所饰诗文与章印完全不相同,画珐琅以唐宋明诗文为主,洋彩则完全采用清高宗制诗、及钤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记,如「乾隆辰翰」、「惟精惟一」。 磁胎洋彩诗句菊花玉梅瓶 展开图 磁胎洋彩锦上添花山水诗意方瓶 磁胎画珐琅四季花绿地四寸碟3.锦上添花纹饰与技法所谓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锦纹的隙处,再添纹饰。乾隆六年(1741)开始,大量使用於画珐琅与洋彩器上。锦上添花纹饰,分剔地锦纹与描画锦纹二种,剔地锦纹,纹饰微凹,描画锦纹则略凸。二者皆精雕细琢、笔触细腻,将各式锦地纹如:凤尾形卷草纹,卍字锦纹、绣球花纹、六角龟甲纹、方形柿蒂纹、花叶纹,以及修饰边沿的莲瓣纹、回纹、云纹等,剔工精妙,一丝不茍,将锦上添花工艺美学推到极致。 磁胎洋彩锦上添花有盖痰盂 磁胎洋彩翠地锦上添花茶锺 磁胎画珐琅锦上添花黄地四寸碟〈正面〉 磁胎画珐琅锦上添花黄地四寸碟〈背面〉4.鬼斧神工:玲珑转旋器配合清高宗艺术创作旺盛的企图心,身为御窑厂的监造官唐英费尽巧思,屡屡开创新样,博取君心。自乾隆七年始,磁胎洋彩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层层相套、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选展的「玲珑镂空转心瓶」被後世誉为鬼斧神工。乾隆八年(1743)四月二十一日唐英在〈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摺〉中提到烧造得九种新样式进呈,这些新样皆可从院藏器一一对照得出。 磁胎洋彩官釉金花葫芦转旋瓶 磁胎洋彩青地金花鱼游春水瓶展开图
相关推荐